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葫芦巴总皂苷联合磺脲类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卢芙蓉 沈霖 +1 位作者 秦铀 高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葫芦巴总皂苷(TFGs)与磺脲类降糖药(SU)合用对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单纯使用SU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在服用SU的基础上,分别加服安慰剂和TFGs,观... 目的:观察葫芦巴总皂苷(TFGs)与磺脲类降糖药(SU)合用对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单纯使用SU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在服用SU的基础上,分别加服安慰剂和TFGs,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均<0.01),体重指数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TFGs联合SU治疗T2DM,显示了较好的降糖效果,同时能改善临床症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属 糖尿病 2型 磺脲类降糖药 继发性失效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患者应用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6
2
作者 荣文 蔡凌霜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SU 2型糖尿病 T2DM 血糖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原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玲 陆雷群 +3 位作者 沈莹 郁忠勤 王宇森 罗邦尧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时发生继发性失效的原因。方法 应用单一磺脲类药物(日最大剂量)1个月后,空腹血糖(FBS)≥10.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3.9 mmol/L者作为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组(失效组,43例);应用单一磺脲类药物(服... 目的 探讨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时发生继发性失效的原因。方法 应用单一磺脲类药物(日最大剂量)1个月后,空腹血糖(FBS)≥10.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3.9 mmol/L者作为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组(失效组,43例);应用单一磺脲类药物(服用剂量≤日最大剂量),FBS≤7.0 mmol/L且餐后 2 h血糖≤10.0 mmol/L者作为磺脲类药物有效组(有效组,41例)。测定两组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的变化,了解B细胞分泌功能。静脉推注正规胰岛素,观察血糖下降的最大速率,估计胰岛素的敏感性。静脉推注胰高糖素,了解 B细胞的储备功能。结果 磺脲类降糖药物刺激后,有效组的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明显高于失效组;两组胰岛素敏感性大致相同,失效组中大部分(约3/4)病例对胰高糖素刺激仍保持较好的反应性。结论 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的原因主要是B细胞对磺脲类药物反应性降低、分泌功能减退,而对胰岛素敏感性变化不大;失效组中大部分患者的B细胞对胰高糖素仍有较好的反应性。故胰高糖素试验仅可作为判断B细胞储备功能的指标而不宜作为区别磺脲类药物是否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脲 继发性失效 B细胞 磺脲类降糖药 胰高糖素 静脉推注 餐后2H血糖 刺激 水平 分泌功能
下载PDF
一种新的长效磺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 被引量:22
4
作者 童南伟 梁荩忠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格列美脲 化学结构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处方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军 汪龙 +1 位作者 张冠军 朱玲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8-712,共5页
目的分析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pADIs),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某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磺脲类降糖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所有门诊处方,鉴别潜在pADIs,对pADIs危险严重性进行分级,... 目的分析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pADIs),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某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磺脲类降糖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所有门诊处方,鉴别潜在pADIs,对pADIs危险严重性进行分级,并对国内外数据库收载的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进行复习。结果共收集到磺脲类降糖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55张,发生pADIs处方26张,分别为喹诺酮类药物21张(左氧氟沙星19张,莫西沙星2张)和克拉霉素5张,其危险程度分级均为“严重”。检索出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28篇共34例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50~94岁,平均71岁,均为低血糖反应,使用抗菌药物5 d内出现低血糖31例(91.2%)。结论该院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存在pADIs,需要加强监测和干预,尤其是用药5 d内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抗菌 不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罗格列酮与磺脲类降糖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蒙碧辉 罗佐杰 +3 位作者 刘广钊 梁世坤 包小娟 戴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与磺脲类降糖药联合应用于 2型糖尿病治疗对肝脏酶学、血常规和肾功能、心电图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 ,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经磺脲类降糖药治疗 1个月以上未能取得良好控制者加服罗格列酮 ,治疗...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与磺脲类降糖药联合应用于 2型糖尿病治疗对肝脏酶学、血常规和肾功能、心电图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 ,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经磺脲类降糖药治疗 1个月以上未能取得良好控制者加服罗格列酮 ,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心电图、血压和体重等相关参数。结果 :联合用药后血清总蛋白、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均比基础值低 (P <0 .0 0 1 ,P =0 .0 4 8,P =0 .0 0 1 ,P =0 .0 2 ) ,但其均值仍在正常范围内 ;肝脏酶学、肾功能、心电图、血压和体重变化不明显 ;其他不良事件包括水肿 2例 (4 .8% ) ,眩晕发作 1例 (2 .3% ) ,经适当处理后症状均逐渐消失 ,无低血糖症状发生。结论 :罗格列酮与磺脲类降糖药物短期联合应用治疗 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罗格列酮 磺脲类降糖药 安全性 耐受性 治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二甲双胍合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姚苏宁 严小惠 +4 位作者 周菊芝 朱燕文 何佳 兰雄力 刘文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9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合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经济成本。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社区医院中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种联合用药治疗方案为期1年的随访,并作疗效及成本的经济学分析。3种不同方案为:二甲双胍+格列...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合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经济成本。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社区医院中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种联合用药治疗方案为期1年的随访,并作疗效及成本的经济学分析。3种不同方案为:二甲双胍+格列本脲(A组)、二甲双胍+格列齐特(B组)、二甲双胍+格列吡嗪(C组)。结果:A、B、C3组方案药物成本分别为485元、634元和652元;对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90.7%和87.7%;对餐后2小时血糖总有效率分别为83.1%,87.7%,86.1%;对空腹血糖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5,7.0,7.3;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8、7.2、7.6;B、C组对于A组对空腹血糖的增量成本比为49.7、111.6。B、C组对于A组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增量成本比为32.4、55.8。结论:三组治疗方案疗效均较好。从成本-效果比分析A组更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但对于老年患者或经济条件较好患者建议选用B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磺脲类降糖药 2型糖尿病 降糖治疗 二甲双胍 口服降糖 治疗效果 糖尿病患
下载PDF
睡前胰岛素与磺脲类降糖药联合治疗糖尿病继发失效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昭穗 刘开渊 +2 位作者 黄胜立 陈志忠 方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33-534,共2页
目的 :探讨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治疗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 12 8例经足量磺脲类药物 (SU)治疗 2年以上 ,原先口服SU有效 ,近 3个月来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 ,于每晚给予一次中效胰岛... 目的 :探讨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治疗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 12 8例经足量磺脲类药物 (SU)治疗 2年以上 ,原先口服SU有效 ,近 3个月来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 ,于每晚给予一次中效胰岛素 (NPH ) 4~ 2 0U ,疗程半年。B组继续原方案治疗 3个月后改用A组方案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 3个月和半年后各查糖代谢和脂代谢。结果 :A组治疗后空腹血糖 (FBG )、餐后 2h血糖 (PBG )和糖化血红蛋白 (GHbA1c)水平均有显著降低 ,餐后 2hC肽水平有升高 ,B组前 3个月FBG、PBG和GHbA1c水平无变化 ,后 3个月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 ,餐后 2hC肽亦明显升高。结论 :应用睡前低剂量NPH联合SU可以取得满意血糖控制 ,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减少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磺脲类降糖药 联合治疗 糖尿病 副反应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格列齐特剂量与血脂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邸阜生 成建军 +4 位作者 王璐 赵树新 张征 范友兰 李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剂量与血脂学指标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6例T2DM患者,均口服格列齐特共计57d,药物剂量逐渐增大至血糖达标或格列齐特达240mg/d,所有观察对象的最大用药量(DI)经体质量校正后排序,以50百...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剂量与血脂学指标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6例T2DM患者,均口服格列齐特共计57d,药物剂量逐渐增大至血糖达标或格列齐特达240mg/d,所有观察对象的最大用药量(DI)经体质量校正后排序,以50百分位数分为小剂量A组、大剂量B组,比较2组一般情况及血脂情况。结果:(1)2组除体质量指数(BMI)外,其余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组除TC外,DI、TG、HDL-C、LDL-C、TG/HDL-C及AI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DI与动脉硬化指数穴AIP雪、TG/HDL呈正相关(P<0.01);DI与BMI呈负相关(P<0.01)。(4)DI(Y)与血脂指标及其他各因素(X)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IP(X1)、体质量(X2)、胆固醇(X3)、TG/HDL-C(X4)。回归方程:Y赞=6.011X1-0.0346X2-0.0217X3-0.66X4+4.022。结论:血脂异常与T2DM患者格列齐特用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T2DM患者磺脲口服降糖药剂量大小与脂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格列齐特 剂量 血脂学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2型糖尿病的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行端 黄玉英 +1 位作者 梁旦 关秀玲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 4例 ,随机分为 2组 ,各 32例。治疗组予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 ,对照组予格列吡嗪速效片治疗 ,观察 8wk(治疗... 目的 :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 4例 ,随机分为 2组 ,各 32例。治疗组予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 ,对照组予格列吡嗪速效片治疗 ,观察 8wk(治疗组分成 4wk剂量调整期 ,4wk维持期 )。治疗前后行 2次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 (IRG)和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比较 2组治疗前后血糖 ,血胰岛素 ,IRG ,ISI和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水平下降 ,ISI增高 ,P <0 .0 1;但胰岛素水平及IRG与服药前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 (5 6 .2 % )显著高于对照组 (9.3% ) ,P <0 .0 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可改善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糖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吡嗪控释片 物治疗 磺脲类降糖药失效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指数
下载PDF
非磺脲类降糖药的研究现状与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石革 宋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非磺脲类降糖药有别于磺酰脲类 ,不仅在结构上且表现在作用靶位上 ,其快速释放又快速关闭 ,对餐时、餐后血糖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不累及胰岛 β细胞 ,不导致胰岛素分泌耗竭 ,被誉为“餐时血糖调节剂”。本文旨在回顾此类药物的研... 目的 :非磺脲类降糖药有别于磺酰脲类 ,不仅在结构上且表现在作用靶位上 ,其快速释放又快速关闭 ,对餐时、餐后血糖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不累及胰岛 β细胞 ,不导致胰岛素分泌耗竭 ,被誉为“餐时血糖调节剂”。本文旨在回顾此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临床应用 ,并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结论 :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证实 ,非磺脲类降糖药具有鲜明的特点 ,降低餐后血糖迅速 ;同时与二甲双胍作用互补 ,为餐时高血糖、孤立性餐后高血糖、胰岛素分泌第 1时相障碍者和饮食不规律者的血糖控制确立一道坚实的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餐后血糖 临床评价 临床应用 胰岛素分泌 靶位 餐时血糖调节剂 关闭 屏障 障碍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失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献山 耿秀琴 王林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2期164-165,共2页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应用胰岛素泵(CSⅡ)或多次皮下注射(MSⅡ)的方法,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分泌节律,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从而延缓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应用CSⅡ方法对临床45例磺脲类降糖药物(SU)继发失效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强化...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应用胰岛素泵(CSⅡ)或多次皮下注射(MSⅡ)的方法,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分泌节律,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从而延缓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应用CSⅡ方法对临床45例磺脲类降糖药物(SU)继发失效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强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胰岛素强化治疗 继发失效 2型糖尿病 临床观察 延缓 模拟人 水平 方法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爱芳 张颖 +1 位作者 裘国花 杨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年第5期396-397,共2页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其继发失效的发生率每年为55%~10%,连续五年后可达40%~50%。目前认为主要原因有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进一步衰竭、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加重、磺脲类药物慢性脱敏、肝糖...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其继发失效的发生率每年为55%~10%,连续五年后可达40%~50%。目前认为主要原因有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进一步衰竭、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加重、磺脲类药物慢性脱敏、肝糖输出增加及周围组织糖利用减少等。本次研究采用日间口服瑞格列奈(由诺和诺德公司生产)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由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其疗效及安全陛。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患者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磺脲类降糖药 继发性失效 磺脲物继发失效 临床观察 治疗
下载PDF
对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认识历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祖谦 池建常 张星哲 《药品评价》 CAS 2012年第4期18-27,共10页
2型糖尿病的治疗面临两方面的挑战,首先是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增加,其次是复杂的发病过程需要多种治疗方法。在糖尿病患者中,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在诊断糖尿病时,患者就已经存在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英国糖尿病前... 2型糖尿病的治疗面临两方面的挑战,首先是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增加,其次是复杂的发病过程需要多种治疗方法。在糖尿病患者中,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在诊断糖尿病时,患者就已经存在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资料显示,在新诊断的糖尿病中,至少40%的患者已经存在某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继发失效 治疗方案 联合治疗 干预治疗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与黄连素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曾一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6期174-175,共2页
目的本次主要探析磺脲类降糖药与黄连素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用药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三组,给予所有患者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 目的本次主要探析磺脲类降糖药与黄连素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用药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三组,给予所有患者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黄连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磺脲类降糖药 二甲双胍 糖尿病
下载PDF
疏肝理气法对2型糖尿病继发磺脲类降糖药失效患者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CRP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志伟 安淑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383-384,共2页
探讨疏肝理气法对2型糖尿病继发磺脲类降糖药失效患者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血清CRP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 探讨疏肝理气法对2型糖尿病继发磺脲类降糖药失效患者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血清CRP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CRP以及空腹和2 h真胰岛素(FTI,2 hTI)等指标的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FBG及2 hPBG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TC、TG、LDL-c、CRP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变化;FTI、2 hTI、HOMA-IR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疏肝理气中药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继发磺脲类降糖药失效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血清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继发磺脲类降糖药失效 疏肝理气法 胰岛素抵抗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应用诺和锐30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晓红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267-268,共2页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后,药物疗效逐渐下降,且随着病程延长,其胰岛p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致使血糖不能有效控制。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对其中42例口服足量磺脲类降糖药后空腹血糖仍大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GH...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后,药物疗效逐渐下降,且随着病程延长,其胰岛p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致使血糖不能有效控制。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对其中42例口服足量磺脲类降糖药后空腹血糖仍大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GH—bAlc)〉9%的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特充)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患者 磺脲类降糖药 诺和锐30 继发性失效 疗效观察 治疗 门冬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和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时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18
作者 黄斌 谢雪 +2 位作者 张辉 刘雅 韩文琼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胰岛素 联合治疗 2型糖尿病 高胰岛素血症 血糖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桂明辉 宁光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磺脲类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近年来有许多临床研究显示其对心血管系统可能有不良影响。如:接受磺脲类药物治疗者更多倾向于发生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其发生心肌梗死时心肌酶谱的增高幅度小于其他患者。磺脲类药物治疗对心肌功能... 磺脲类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近年来有许多临床研究显示其对心血管系统可能有不良影响。如:接受磺脲类药物治疗者更多倾向于发生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其发生心肌梗死时心肌酶谱的增高幅度小于其他患者。磺脲类药物治疗对心肌功能有不良影响,但其对心血管事件预后的影响,不同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对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治疗应慎用磺脲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心血管系统 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肥胖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尚农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2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糖尿病 作用机理 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