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赜 被引量:2
1
作者 谭亚莉 周怡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社会互构论认为政治社会化具备交互性、多元性、谐变性的基本特征。研究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应从教化和内化的关系入手,明确互构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关注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机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联动方法论上存在与多元主体交互的广度... 社会互构论认为政治社会化具备交互性、多元性、谐变性的基本特征。研究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应从教化和内化的关系入手,明确互构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关注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机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联动方法论上存在与多元主体交互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利用新兴网络主体赋能的形式尚待发掘的问题,在个人主体性发挥路径方面存在尚未掌握内化规律、尚未充分利用反向型塑功能的问题,导致联动时出现主体单一、交互不足、谐变受阻。针对此,应在宏观层面充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空间,探索校内和校外以及虚拟空间中多重场域联动育人功效;在微观层面关注受教育者内化过程,通过锚定“Z世代”的群体特质来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对话沟通建立良性“互构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构 政治社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并存、互构、谐变——社会互构论视域下档案意识的二元构成及其共建同升
2
作者 葛悦 郭朗睿 丁华东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9期42-50,共9页
社会互构论着力于理解和阐释多元行动主体间相互形塑、同构共生的社会现象及其关系机制,为研究“档案意识”这一动态的社会建构过程和多元的主体互构关系提供了思想工具。在深入考察和剖析档案意识内部结构性矛盾后可以发现,“专业”主... 社会互构论着力于理解和阐释多元行动主体间相互形塑、同构共生的社会现象及其关系机制,为研究“档案意识”这一动态的社会建构过程和多元的主体互构关系提供了思想工具。在深入考察和剖析档案意识内部结构性矛盾后可以发现,“专业”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二元划分和各自差异性的档案认知构成了矛盾存在的基础。专业档案意识和社会档案意识之间的互构经由智性逻辑机制、意志驱动机制、实践反思机制和情性调适机制发生,并由此实现对各主体社会行动及意义的推进、调节和创新。档案意识谐变的目标在于打造档案意识共同体,这离不开解释语境的共融和互构场域的延伸,而依托“记忆”这一理论要素的联结和社会主体的再生产,档案意识的共建同升得以以实践为最终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意识 社会互构 社会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社会互构论的和谐警民关系构建——兼论新媒体背景下警察网上话语权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帅 李楠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社会互构论视角下的警民关系构建大致经历“压制性的警民关系”—“契约性的警民关系”—“互构性的警民关系”三个发展阶段。社会转型期的和谐警民关系构建,在互构背景方面承认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警民利益的对立矛盾,在互构... 社会互构论视角下的警民关系构建大致经历“压制性的警民关系”—“契约性的警民关系”—“互构性的警民关系”三个发展阶段。社会转型期的和谐警民关系构建,在互构背景方面承认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警民利益的对立矛盾,在互构框架方面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复合主体作用发挥,在互构平台方面注重建设连通警察与公众的“联结场域”。在新媒体背景下,公安机关和警察队伍面临舆论弱势困境,可通过增强政治引领感召力、政法话题原创力、平台合作影响力、“引关圈粉”吸引力、克难攻坚创新力、网宣铁军战斗力,争取警察网上话语主动权,着力构建“强警察—强民众”的舆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警民关系 社会互构 新媒体 网上话语权
下载PDF
社会互构视域下工科女博士“社会性成人”的叙事研究
4
作者 尚宇菲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4,共11页
博士生社会化是理解博士生培养的代表性视角和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切入点。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互构论,以工科女博士群体为例,建立工科女博士“社会性成人”的分析框架,运用叙事研究方法考察其博士生教育经历。研究发现,工科女博士... 博士生社会化是理解博士生培养的代表性视角和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切入点。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互构论,以工科女博士群体为例,建立工科女博士“社会性成人”的分析框架,运用叙事研究方法考察其博士生教育经历。研究发现,工科女博士在专业社会化与性别社会化两个维度,知识、身份与情感三个层面实现“社会性成人”,这是女性与社会环境悖向同变的结果。博士生教育经历具有秩序强化或再造的功能,它对工科女博士“社会性成人”产生正反双重作用,女性在专业秩序和性别秩序的影响下体验到“双重强制”与自我冲突。工科女博士群体“社会性成人”的历程及其特点,以女性群体经验的形式折射出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的困惑与矛盾。博士生教育应当将性别视角融入学理研究、在育人实践中保有性别观照,为工科女博士“社会性成人”提供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女博士 社会性成人 社会互构 叙事研究
下载PDF
社会互构视域下女性在城市社区治理的参与
5
作者 马晋文 花晨 《老区建设》 2024年第9期51-60,共10页
女性群体作为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主力军,凭借其自身优势及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助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基于对南昌市S社区观察可知,女性作为城市社区的使用者、服务者和支持者,通过志愿性参与、娱乐性参与及民主协商性参与的方式... 女性群体作为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主力军,凭借其自身优势及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助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基于对南昌市S社区观察可知,女性作为城市社区的使用者、服务者和支持者,通过志愿性参与、娱乐性参与及民主协商性参与的方式,凝聚女性力量,培育社群感,通过情感联结,将“陌生人社区”联结起来,实现城市社区整合,充分体现了女性群体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组织优势、增能优势和补位优势。社区女性社会组织的成立,扩大了女性自主性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参与途径与空间,同时也对女性个人参与能力提出更高诉求。女性在城市社区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提高自身社会参与能力的同时,也为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 社会互构 女性参与
下载PDF
新时代警民协同条件的再审视--以社会互构论为视角
6
作者 郭云超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8-54,共7页
警民协同不仅是基层警务的重要运行机制,也是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必由之路。警民协同需要具备主体、运行和制度保障等前置条件。以社会互构理论为视角,通过H省社区警务实践实地调研,对警民协同诸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警民协同不仅是基层警务的重要运行机制,也是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必由之路。警民协同需要具备主体、运行和制度保障等前置条件。以社会互构理论为视角,通过H省社区警务实践实地调研,对警民协同诸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现阶段,警民协同存在多元化参与及主体资格能力条件不足、互构域的构建存在薄弱环节、协同达成的制度保障条件阙如等限制因素。为此,需要重新审视协同过程的前置预设与条件,具体从主体、运行、制度等方面重塑警民协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警务 警民协同条件 社会互构
下载PDF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军虎 崔永江 王永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4,共4页
社会互构论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人的关系理论为基础,以全球化与社会转型为独特视角,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着力阐释多元社会行动主体间“互构”和“谐变”的关系,给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以重要启发。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来看,需要反... 社会互构论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人的关系理论为基础,以全球化与社会转型为独特视角,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着力阐释多元社会行动主体间“互构”和“谐变”的关系,给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以重要启发。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来看,需要反思和审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分”关系模式,通过“共谋共享共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的结构转化,通过“并存互构谐变”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价值取向,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实现对主客体关系的建构,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地位与职责的动态平衡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构 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关系
下载PDF
基于社会互构论的共青团中央新媒体青年思想引领路径优化研究
8
作者 刘涵慧 杨晓笛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3期33-37,共5页
以社会互构论为基础,从青年政治心理切入,借助类属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共青团中央三个本级账号在2021年9月至11月以及2022年9月至11月的共2978条文案或视(音)频。研究发现,主流媒体已经在以下三条路径上进行了青年思想引领路径优化:用流... 以社会互构论为基础,从青年政治心理切入,借助类属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共青团中央三个本级账号在2021年9月至11月以及2022年9月至11月的共2978条文案或视(音)频。研究发现,主流媒体已经在以下三条路径上进行了青年思想引领路径优化:用流行文化克服政治冷漠,激发青年政治兴趣;创新精简模式以减轻认知负荷,增进理解以助力认同;以严密逻辑引导青年思考,培育理性政治认同。在继续完善上述路径的同时,还要深入挖掘隐藏在青年政治心理背后的青年性格、青年认知神经加工方式、情绪-认知“双脑联动”模式等,依性格特征解锁流行“密码”,提高青年政治兴趣;以认知激活提高理解效率,巩固青年理性认同;用情绪规律促进“双脑联动”,构筑青年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思想引领的创新性、可持续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社会互构 主流媒体 政治心理 思想引领
下载PDF
多元主体社会互构视域下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9
作者 游贵兵 庞德虎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1-25,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了多元主体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提升中的互构关系及其过程。研究认为,政府通过宏观把控和政策制定,社区通过精细服务满足居民需求,共同推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提升;不同的体育组织在社区公共体育...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了多元主体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提升中的互构关系及其过程。研究认为,政府通过宏观把控和政策制定,社区通过精细服务满足居民需求,共同推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提升;不同的体育组织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中发挥不同作用,它们互相合作和竞争,需要与社区形成双向互动关系,以满足多元化的社区居民需求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政府和体育组织之间的互动和监督机制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提升中有关于逆向冲突的治理与预防措施包括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先行示范区,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和体育产业融合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社会互构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 质量提升
下载PDF
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 被引量:78
10
作者 杨敏 郑杭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社会互构论"以现代性之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为背景性视域,着力理解和阐释多元社会行动主体间的相互型塑、同构共生关系。"社会互构论"认为,"社会互构"体现了现时代社会现象及过程中蕴涵的根本性和实质... "社会互构论"以现代性之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为背景性视域,着力理解和阐释多元社会行动主体间的相互型塑、同构共生关系。"社会互构论"认为,"社会互构"体现了现时代社会现象及过程中蕴涵的根本性和实质性的关系机制,"我们身处于社会互构的时代"。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主题,"社会互构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对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给予了具体思考。"社会互构论"主张,社会学理论具有内在的实践性和价值性,真正的社会学必是且只能是实践的社会学。当代中国社会实践领域发生的结构性巨变,为中国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宽阔视野、重大题材和现实养料。这也决定了"社会互构论"是一个仍在继续发展和丰富的社会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互构 社会互构
下载PDF
“社会互构论”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刍议--基于南海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郑杭生 尹雷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110,共7页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社区文化建构凸显了国家、社会与市场关系重新定位的重要性。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正逐步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政府已不再是唯一权利主体。"社会互构论"注重分析多元...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社区文化建构凸显了国家、社会与市场关系重新定位的重要性。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正逐步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政府已不再是唯一权利主体。"社会互构论"注重分析多元社会行动主体间相互型塑、同构共生的关系,利用这一理论视角来看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其各个行动主体需要放弃自己的部分权利,建立平等的参与机制,通过对话来增进理解,确立共同目标,最终建立一种社区文化建设的运作联合体,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构 社区文化 主体参与
原文传递
“社会互构论”视阈下社会复合主体参与及互构机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郑杭生 尹雷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共4页
以"社会互构论"为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形塑社区文化形态最重要的三股力量,国家、市场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结构在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中形成,又在相互选择的结果中不断调整。国家、市场和社会在社区文化... 以"社会互构论"为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形塑社区文化形态最重要的三股力量,国家、市场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结构在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中形成,又在相互选择的结果中不断调整。国家、市场和社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已然形成了复合主体,这一主体功能的发挥需要各主体行为的良性互动和关系的合理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文化 复合主体 社会互构
下载PDF
社区主体意识的复苏及其参与行动的培育--社会互构论视野下的社区建设考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魏智慧 杨敏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88,共8页
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持续的快速转型,城市社区空间也经历了空前未有的变革。社区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取决于社区主体意识的复苏以及参与行动的培育和塑造。增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动员调动主体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过程,为社区及其主体"... 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持续的快速转型,城市社区空间也经历了空前未有的变革。社区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取决于社区主体意识的复苏以及参与行动的培育和塑造。增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动员调动主体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过程,为社区及其主体"增能"和"赋权",关系社区建设的未来方向和发展前景。在这一变化中,社区的特质如何与生活实际更为契合,如何更加能够吸引不同的主体融入到集体行动之中,通过对社区事务的参与表现其主体精神并实现其主体价值,社会互构论以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对上述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正在出现的新趋势和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主体参与 个人与社会 社会互构
原文传递
“社会互构论”视角下的中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基于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东颖 严春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3-439,共7页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也带来了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转型,竞技体育产业具有体育事业性与产业性2种属性,其发展与政府、市场与社会相关联。"社会互构论"是解释社会转型的本土化理论,主要是研究社会行动主体互构关系,其理论对...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也带来了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转型,竞技体育产业具有体育事业性与产业性2种属性,其发展与政府、市场与社会相关联。"社会互构论"是解释社会转型的本土化理论,主要是研究社会行动主体互构关系,其理论对于中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主体互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状况,其发展主体政府、市场与社会相互关系体现为:政府与市场合理划分边界与职能并相互合作,政府与社会是服务者与参与者的关系,市场与社会建立信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政府主体、市场与社会是协同发展的关系,并依据特定的环境发挥各主体的最佳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构论” 竞技体育产业 关系
原文传递
社会互构论视野下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研究——以“惠州模式”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向德平 雷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64,共7页
根据社会互构论的基本理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即是城市和农村两主体互构共变的机制,包括城乡互构的主体、互构动力、互构方式和互构域四个要素。随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探索日益丰富,"城乡整体互构共生"的统筹城乡发展... 根据社会互构论的基本理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即是城市和农村两主体互构共变的机制,包括城乡互构的主体、互构动力、互构方式和互构域四个要素。随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探索日益丰富,"城乡整体互构共生"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逐渐显现出其优越性和合理性。该模式主张城市和农村是互构共生的,互动地位将趋于平等合作,双方相互关系的维持依赖于利益需要的满足,互构结果将是互惠双赢。惠州的实践证明,各地在深入把握城乡互构机制的基础上,建构既有自己特点又遵从普适规律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社会互构 机制 惠州模式
下载PDF
合作博弈:乡村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基于社会互构论的阐释 被引量:20
16
作者 方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0-107,共8页
基于社会互构论的理论视野,运用交叉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乡村贫困治理场域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乡村贫困治理的地方性实践中,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并非整体性的静态固化格局,而是因不同的互动情境呈现出多元... 基于社会互构论的理论视野,运用交叉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乡村贫困治理场域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乡村贫困治理的地方性实践中,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并非整体性的静态固化格局,而是因不同的互动情境呈现出多元性的动态实践特征和持续演化过程,表现为一种制度化程度低、策略性行动强的"合作博弈"的实体关系。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动态博弈过程中寻求贫困治理合作的可能性,贫困治理的目标一致程度和行动主体的利益契合程度是影响二者博弈最终走向的关键变量。借助于这种互动模式,社会组织在当前行政治理体系异常强大、社会主体性发育水平尚处低位的时代背景下,嵌入到乡村发展场域中,不仅发挥了贫困治理的实际功能,还获得了组织自身的发展空间。不过,由于转型期国家的主导地位,合作博弈的过程本质上还是以呼应政府部门偏好为核心特征,从而强化贫困治理中工具主义导向的事本逻辑,而更长远的社会价值的追求依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治理 社会互构 合作博弈 利益契合
下载PDF
社会互构论:从差异走向认同的追求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3,共6页
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运行论”的出现,开创了中国本土社会学的理论话语形态;约20年后,郑杭生又推出了他的《社会互构论》,这一理论以新的理论话语表达了中国社会学对于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和谐共享社会的期待。本文通过《社会互构论... 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运行论”的出现,开创了中国本土社会学的理论话语形态;约20年后,郑杭生又推出了他的《社会互构论》,这一理论以新的理论话语表达了中国社会学对于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和谐共享社会的期待。本文通过《社会互构论》的内涵、要义及“互构谐变”的理念和原则,向大家阐释其所要表达的化解差异矛盾、增进沟通协商、达成包容谅解、实现互惠共赢,不断从差异走向认同的理论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 社会运行论 社会互构
下载PDF
社会互构论视野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取向及反思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玉珍 刘小峰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某种意义上,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再次调整、转变和互构过程。从社会互构论视野来看,国家与社会关系有两个建构趋向:国家职能从集权走向放权和社会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同时,当前学界对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市民社... 某种意义上,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再次调整、转变和互构过程。从社会互构论视野来看,国家与社会关系有两个建构趋向:国家职能从集权走向放权和社会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同时,当前学界对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市民社会问题,以及研究视角和路径等缺乏必要的反思,对其探讨更应关注中国特色的本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构 国家 社会 关系 反思
下载PDF
社会边缘化及其应对——“社会互构论”的视角 被引量:19
19
作者 徐晓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50,共9页
边缘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注结构上的边缘情境与关注心理上的边缘人格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取向,掉入了社会学经典的结构性与能动性"二元对立"的陷阱。而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来看,这种没有认清"人与社会关系"... 边缘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注结构上的边缘情境与关注心理上的边缘人格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取向,掉入了社会学经典的结构性与能动性"二元对立"的陷阱。而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来看,这种没有认清"人与社会关系"元问题的方法论,实际上是一种脱离实践的"理想类型"。这启示我们,结构性边缘与能动性边缘实际上是同构互生、互构谐变的关系,而并非截然对立、非此即彼。因此,需要从宏观结构调整与微观社会工作介入两条路径同时着手,才能较好地改善边缘人的边缘化生存状态,从而在个体和社会的双重意义上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边缘化 社会互构论” 性边缘 能动性边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