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2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与关系社会学理论创新
1
作者 边燕杰 马旭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时代任务。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聚焦社会行为从传统向现代的模式转变,但囿于欧美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哲学理念,欧美社会学家提出的论断漠视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忽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时代任务。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聚焦社会行为从传统向现代的模式转变,但囿于欧美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哲学理念,欧美社会学家提出的论断漠视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忽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续性,轻视社会行为背后的联系性研究。中国主体话语的关系社会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社会学派的联系性理论视角,创立十余年来获得了中国关系纽带、关系机制、关系文化、关系网络等四个方面的理论突破。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中国特色出发,就关系社会学的未来研究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命题,包括人口规模巨大视域下的社会关系模式渐变命题和代际关系调适命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视域下的促进型和抑制型关系机制命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视域下的关系纽带变迁命题和关系行为惯习命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域下加强环保意识和强化环保行为的关系作用命题、走和平发展道路视域下的中国关系网络相对优势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学理论 关系社会学 社会资本
下载PDF
“空间生产”与“场所建构”——基于社会学理论的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路径探究
2
作者 周详 李哲 《新建筑》 202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在风景园林由一级学科变更为专业学位的背景下,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社会学理论需求,以及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的现实任务。借鉴景观人类学方法,综合“空间生产论”的外部景观视角与“场所建构论”的内部景观视角,对风景园林专... 在风景园林由一级学科变更为专业学位的背景下,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社会学理论需求,以及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的现实任务。借鉴景观人类学方法,综合“空间生产论”的外部景观视角与“场所建构论”的内部景观视角,对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的理论方法与实施途径展开研究。通过设置4个实践模块,即景观社会观察、社区场所营造、城市治理转型、乡村振兴研究,探寻一种能够在实践环节有效联结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的专业实践方式。提出:打破“空间生产”与“场所建构”之间的内外壁垒与上下隔阂,创造一种“多相律”景观平衡、共融发展的模式,不仅是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方法探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中拓展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专业实践 方法论 空间生产 场所建构
下载PDF
布尔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翻译研究中的接受
3
作者 朱晓甜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4期368-375,共8页
继“文化转向”后,翻译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西方学者又提出“社会学转向”。社会学路径的翻译研究依托社会学理论,其中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以其特别的方法论为翻译研究学者所接受并运用,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 继“文化转向”后,翻译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西方学者又提出“社会学转向”。社会学路径的翻译研究依托社会学理论,其中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以其特别的方法论为翻译研究学者所接受并运用,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中国学者对社会翻译学的研究崭露头角,并且主要关注和广泛应用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这一理论为我国翻译研究打开新视角,也带来了新启发。本文主要介绍布尔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如何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以及它在中国翻译研究中的接受现状,最终指出运用该理论进行翻译研究时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尽可能提出应对策略,促进这一理论资源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迪厄 反思性社会学理论 社会翻译学 中国翻译研究 接受
下载PDF
社会学理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景萍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社会学具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经过一百多年的洗礼,社会学理论形成了特有的精神品格:实证性——社会学理论的科学精神,价值性——社会学理论的人文精神,批判性——社会学理论的拓展精神,本土性——社会学理论的扎根精神。社会... 社会学具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经过一百多年的洗礼,社会学理论形成了特有的精神品格:实证性——社会学理论的科学精神,价值性——社会学理论的人文精神,批判性——社会学理论的拓展精神,本土性——社会学理论的扎根精神。社会学理论应用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论社会学在各分支社会学中的应用,二是社会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社会学理论是一门包含多种范式的学科,应用时也会呈现出多元化。社会调查和阅读社会学原著的过程也是应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的精神 社会学理论的应用
下载PDF
中国技术要素市场演化——基于市场社会学理论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安涌洁 胡贝贝 刘海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共13页
技术要素市场作为技术要素交换的承载空间,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市场社会学视角,构建政府—社会结构—行动者三维技术要素市场分析框架,使用历史数据分析我国技术要素市场演化过程。... 技术要素市场作为技术要素交换的承载空间,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市场社会学视角,构建政府—社会结构—行动者三维技术要素市场分析框架,使用历史数据分析我国技术要素市场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在我国技术要素市场40多年发展历程中,政府、社会结构、行动者嵌入是一以贯之的常态。政府嵌入体现为通过建立制度环境、投资技术要素供给、规制市场失灵、改善市场不平等构建市场;社会结构嵌入体现为关系网络和交换网络不断调整与互构,通过改变社会资本分配机制、市场利益传导机制和资源公平获取机制形塑市场;行动者嵌入体现为在不同利益导向下,不同类型主体参与市场、调节供需结构以及维持和推动市场运行。在3种力量的共同嵌入下,技术要素市场从再分配机制到市场化机制、从平等性不足向平等性增强、从市场效益低到市场效益高不断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要素市场 市场社会学理论 政策文献计量 网络分析
下载PDF
可松动的共识:2022年社会学理论研究趋势
6
作者 孙宇凡 《清华社会学评论》 2023年第1期124-148,共25页
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共识,往往在于以个别人物思想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解读方式,并强调对社会的批判诊断。然而,以2022年社会学界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近年相关发展趋势来看,这三点共识都有所松动。本文提出以下综述与观点,包括三个方面... 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共识,往往在于以个别人物思想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解读方式,并强调对社会的批判诊断。然而,以2022年社会学界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近年相关发展趋势来看,这三点共识都有所松动。本文提出以下综述与观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迈向社会学理论史的量化研究。社会学家开始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工具,关注社会学人物思想的集体传记,既能回答传统的“经典化”等议题,又开拓了精英传承等新问题视角。二是迈向作为认知实践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学家开始超越将理论作为文本成果,转向探索理论家如何运用抽象、隐喻等认知工具进行“做理论”及其教学实践,从而打开理论文本如何形成的“黑匣子”。三是迈向规范评估的社会学批判。社会学理论家打破了批判与规范的二分法,不再只满意于问题诊断层面,而是积极参与提供社会变革的规范方案以及总结社会行动者从第一人称视角给出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 批判社会学 理论
下载PDF
社会学的时代感、实践感与全球视野——郑杭生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兴起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敏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3,共6页
本文通过郑杭生的四个社会学理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的内涵、要义、特征,从一个侧面探讨了时代感、实践感和全球视野对于社会学理论的构建和更新的根本性意义,展现了郑杭生与“中国特色社... 本文通过郑杭生的四个社会学理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的内涵、要义、特征,从一个侧面探讨了时代感、实践感和全球视野对于社会学理论的构建和更新的根本性意义,展现了郑杭生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兴起,及其思想的推进与中国社会学步入成年期的内在关系,并对“四论”的学术贡献和发展前景给予了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 社会运行论 社会转型论 学科本土论 社会互构论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下高校教师职称改革的困境与突破——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1
8
作者 马国顺 甘真玮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114,共8页
"双一流"建设为高校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强大的外部动力,而作为高校发展的内在驱动,高校教师职称改革尚不能与"双一流"的要求相匹配。本研究结合"双一流"建设的特点,从教学提升、业绩评价、人才发展... "双一流"建设为高校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强大的外部动力,而作为高校发展的内在驱动,高校教师职称改革尚不能与"双一流"的要求相匹配。本研究结合"双一流"建设的特点,从教学提升、业绩评价、人才发展三个方面分析高校教师职称改革面临的困境。鉴于高校教师职称改革的特点,本研究引入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从"场域-资本-惯习"的研究视角,对职称改革困境形成的原因作行为分析和制度分析,指出"迎合外部评价的惯习""单一资本依赖和符号权力失衡"是职称改革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据此,本研究提出通过重构教学价值、优化任职条件、完善同行评议、推动制度改革等手段探索实现高校教师职称改革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校教师 职称改革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
下载PDF
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挑战、危机和超越的寻求 被引量:8
9
作者 肖瑛 曾炜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共25页
本期《社会》分专题刊发了9篇研究报告,意在总结2004-2006年间我国社会学部分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问题启示下一步研究。由于经验有限和时间仓促,本次尝试错漏在所难免,尚祈学界同仁谅解。作者的某些观点可能存在争议欢迎讨论或指正。我... 本期《社会》分专题刊发了9篇研究报告,意在总结2004-2006年间我国社会学部分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问题启示下一步研究。由于经验有限和时间仓促,本次尝试错漏在所难免,尚祈学界同仁谅解。作者的某些观点可能存在争议欢迎讨论或指正。我们计划把这项工作常规化,每2-3年集中推出若干个专题研究报告,诚盼国内外社会学界各领域的专家积极参与,共襄此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专题研究报告 中国 社会 研究成果 常规化 国内外
下载PDF
在反思中前行: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的新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文军 王谦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2,239,共9页
20世纪末的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无论是理论本身还是理论实践都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危机,曾盛极一时的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也因此由盛转衰。进入21世纪以后,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从重视经济发展转向重视社会发... 20世纪末的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无论是理论本身还是理论实践都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危机,曾盛极一时的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也因此由盛转衰。进入21世纪以后,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从重视经济发展转向重视社会发展、从一味地相互批判转向不断地自我反省、从宏大理论叙事转向微观经验研究、从非历史分析回归历史分析视角、从市场导向重回国家导向、从单一学科视角向跨学科视角转变等一系列新变化。可以说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研究在整个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又开始复归。而如何在理论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互构中前行,在发展社会学理论的自我反思中重视和重构"发展"研究,依然是当前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研究亟需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社会学理论 发展实践 发展研究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之路——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访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杭生 童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共11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学 郑杭生 博士研究生 学术理论 学术品格 聘任工作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 被引量:6
12
作者 常进锋 尹东风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49-56,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来,青少年犯罪受到社会学学科的持续关注,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主要从社会控制理论、社会失范理论、社会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亚文化理论、社会解组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系统理论等... 改革开放40年来,青少年犯罪受到社会学学科的持续关注,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主要从社会控制理论、社会失范理论、社会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亚文化理论、社会解组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系统理论等理论视野出发,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防治路径进行了深刻的理论解读,为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深入发展与规范前行提供学理支撑和研究准备。未来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将朝着坚持理论自觉、理论整合、西方理论与本土理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力求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剖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影响与防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越轨行为 社会学理论
下载PDF
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贯通——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兆曙 蔡志海 《学术论坛》 2004年第5期61-65,共5页
在现代社会学综合运动和后现代社会学解构热潮的背景下,经典社会学理论被指责为制造了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不可调和性。经典理论中的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在解释立场和解释路径上的确是相互对立的,但两种范式在各自的逻辑起点和前... 在现代社会学综合运动和后现代社会学解构热潮的背景下,经典社会学理论被指责为制造了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不可调和性。经典理论中的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在解释立场和解释路径上的确是相互对立的,但两种范式在各自的逻辑起点和前提上却又相互提供了解释性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理论是对立的,但同时又是相互贯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社会学理论 范式 结构 行动
下载PDF
加强中国社会学理论建设三人谈——关于加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7
14
作者 郑杭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82,共3页
对于如何加强中国社会学理论建设,郑杭生认为,时代在呼唤社会学观念的变革,社会在要求社会学理论创新,中国社会学界应当以宽容的理论胸怀、广阔的理论视野、崭新的理论观念、深邃的理论思维,创造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回答中国社会... 对于如何加强中国社会学理论建设,郑杭生认为,时代在呼唤社会学观念的变革,社会在要求社会学理论创新,中国社会学界应当以宽容的理论胸怀、广阔的理论视野、崭新的理论观念、深邃的理论思维,创造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回答中国社会问题的新理论。刘少杰分析了经验描述社会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及局限性,肯定了费孝通所创建的重视经验考察,同时又不忽视理论概括的社区人类学研究,认为应当将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提升到理论思维的层面上。谢立中从当前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中,分析了五个具有明显理论自觉的研究范式或框架式理论雏形,认为这些理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学“重经验、轻理论”的实用型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理论建设 理论思维 理论建构
下载PDF
观察“风险”何以可能 关于卢曼《风险:一种社会学理论》的评述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戌凡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3-187,共15页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风险社会 卢曼 现代化理论 风险理论 文化关系 文化维度 系统理论 法律思想 格拉斯
下载PDF
构建社会学理论的哲学方法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运清 刘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29,共7页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完备的社会认识论,为社会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合理的逻辑前提。具体而言,构建社会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于人的问题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前者是社会学的中心问题,因为人是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社会学研究...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完备的社会认识论,为社会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合理的逻辑前提。具体而言,构建社会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于人的问题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前者是社会学的中心问题,因为人是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社会学研究的"中轴",社会学研究的直接对象是具体的历史的人;后者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这要求在方法论上必须从人与社会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层面进行社会学研究。此外,构建社会学理论还应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具体与抽象相统一、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逻辑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唯物史观 人学 哲学方法论
下载PDF
西方情感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被引量:30
17
作者 郭景萍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46,共21页
西方情感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形成时期虽然理性主义占统治地位,但与此同时情感的研究颇有步步为营之势,非理性主义思潮也偶露峥嵘。在情感社会学发展时期,社会危机论、情欲革命论、批判理论、... 西方情感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形成时期虽然理性主义占统治地位,但与此同时情感的研究颇有步步为营之势,非理性主义思潮也偶露峥嵘。在情感社会学发展时期,社会危机论、情欲革命论、批判理论、冲突论成为情感研究的主流导向和强势声音;成熟阶段的情感社会学研究朝着学科化和现实化两个方向发展。情感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呈现出五大特征(或五大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情感社会学理论 发展脉络 五大态势
下载PDF
现代性过程与社会学理论的个性——社会互构导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之一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杭生 杨敏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20,共9页
对现代性过程的三个重要阶段上的社会学理论形态———工业化社会的社会学、民主社会与转型社会的社会学、现代性遭遇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学———进行了分析 ,对社会学理论范域的多变形态进行了探讨。这些讨论所包含的蕴意在于 ,“现代”... 对现代性过程的三个重要阶段上的社会学理论形态———工业化社会的社会学、民主社会与转型社会的社会学、现代性遭遇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学———进行了分析 ,对社会学理论范域的多变形态进行了探讨。这些讨论所包含的蕴意在于 ,“现代”是个人和社会经历巨大裂峡的时代 ,也是个人和社会的共生互构的时代。当代社会学应当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理论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社会学理论的个性 社会学理论范域
下载PDF
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反思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玉珍 姜利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21,共4页
自社会学创立之初,中国也随后积极地加入了社会学的学科研究行列中,并在当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由于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国内的社会学研究始终与世界的主流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国内三代社会学家努力提倡的"社会学本土... 自社会学创立之初,中国也随后积极地加入了社会学的学科研究行列中,并在当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由于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国内的社会学研究始终与世界的主流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国内三代社会学家努力提倡的"社会学本土化"愿望中,社会学真正的本土化标志应该在于理论的本土化。但目前中国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历史发展的境遇和学科理论发展的逻辑中寻找突破口,应是新时期我们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反思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本土化 路径 历史境遇 人性和社会情境
下载PDF
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现代性议题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文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3-80,共8页
作为现代性产物之一的社会学,其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现代性。不仅如此,从其诞生之时起,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命运就与现代性紧紧拴在一起了。无论是古典社会学,还是现代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理论研究,其核心主题都是围绕现代性而展开的。同... 作为现代性产物之一的社会学,其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现代性。不仅如此,从其诞生之时起,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命运就与现代性紧紧拴在一起了。无论是古典社会学,还是现代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理论研究,其核心主题都是围绕现代性而展开的。同时,其形成的研究范式也是一种以民族国家中心论、西方中心论和人类主体中心论为特征的现代性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起点 核心主题 社会学理论 古典社会学 现代社会学 当代社会学 现代性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