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全过程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代鹏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3-96,共4页
高校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培养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在对现阶段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件研读下发、活动宣传动员和相关培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及时报备、推荐和交流反馈、动态调整;最... 高校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培养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在对现阶段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件研读下发、活动宣传动员和相关培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及时报备、推荐和交流反馈、动态调整;最后进行总结表彰和加大宣传力度,达到更好完成社会实践工作的目的,同时从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为青年成长进步搭建广阔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工作 过程 能力提升
下载PDF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社会实践工作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河 王天见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5-97,共3页
社会实践工作对独立学院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许多独立学院社会实践工作起步晚,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因此,积极探讨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社会实践运行模式是独立学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社会实践工作
下载PDF
基于“服务学习”的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工作机制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99-101,共3页
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服务意识认识不到位、组织实施缺乏连贯性和深入性、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服务学习"理念为切入点挖掘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 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服务意识认识不到位、组织实施缺乏连贯性和深入性、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服务学习"理念为切入点挖掘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启示,进而探索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学习 大学生党员 社会实践工作机制
下载PDF
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以医学院校为例
4
作者 齐颖 《中国集体经济》 2014年第6期93-94,共2页
现阶段中,社会实践工作是医学院校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社会实践结合了综合素质拓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两项内容,是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而社会实践又是医学院校研究生踏入社会掌握民情的主要手段,因此需要挖掘社会实践所带... 现阶段中,社会实践工作是医学院校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社会实践结合了综合素质拓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两项内容,是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而社会实践又是医学院校研究生踏入社会掌握民情的主要手段,因此需要挖掘社会实践所带来的育人功能,以此能够为我国培养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从而为社会大众提供最优化的医疗服务。本文主要以医学院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研究生 社会实践工作 探索 思考
下载PDF
用体验式学习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质量
5
作者 杜晓青 《商情》 2012年第35期103-103,共1页
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在情景中通过促进人格的发展、改善心智模式、激发人类潜能的方式来提高学习的质量。对当前就业局势下改变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方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体验式学习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视阈下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研究——以江南大学为例
6
作者 江慧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9期250-251,共2页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方式之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则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南。在高校社会实践日益推广的今天,仍然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与专业结合紧密度不够,考评机制尚未健全的问题。笔者以江南大学为例,...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方式之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则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南。在高校社会实践日益推广的今天,仍然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与专业结合紧密度不够,考评机制尚未健全的问题。笔者以江南大学为例,把社会实践纳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视阈,充分理清其内涵,反思当前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成效和不足,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主线,进一步推进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项目化、过程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 高校 社会实践工作 江南大学
下载PDF
聚焦民族社会工作实践 推进基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评《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研究》
7
作者 库少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社会共同参与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必不可少的一环。引入社会工作力量参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推进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社会共同参与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必不可少的一环。引入社会工作力量参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推进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实践探索。卢时秀所著的《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以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为研究视角,从现实与学理基础上阐释了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契合性,同时,基于上海、深圳两地的实践探索,揭示了嵌入性实践中的困境,并从模式选择与机制完善两个维度提出了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社会工作嵌入 社会工作实践 嵌入性发展 学理基础 模式选择 高质量发展 有益实践
下载PDF
中国残障社会工作发展与趋势:基于理论变迁与模式转型的文献述评
8
作者 刘明波 徐岩 欧雪芳 《社会工作》 2024年第2期123-141,164-166,共22页
残障社会工作是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有效力量之一,梳理其理论发展脉络和模式变迁对提升残障服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残障社会工作理论变迁、实践模式转型后发现:残障模式转型带动残障社会工作理论视角迁移,重点表... 残障社会工作是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有效力量之一,梳理其理论发展脉络和模式变迁对提升残障服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残障社会工作理论变迁、实践模式转型后发现:残障模式转型带动残障社会工作理论视角迁移,重点表现为在问题视角与优势视角为主线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整合和变革。以此为契机,残障社会工作理论逐渐从个体取向转为系统取向,且更强调残障人士的主体性及能力。受此影响,我国残障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历经服务理念萌芽到行政性社会工作、再到协同性发展的转型,最终形塑出需求为本、社区为本和证据为本的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我国残障社会工作应进一步回应时代需要,构建更具整合性的理论和实践框架,可尝试从本土化、数字化和专业化方向再度突破,进而更好地与我国残疾人事业融合,共同推进残障群体服务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障社会工作 残障模式 残障社会工作理论 残障社会工作实践
下载PDF
社会工作实践智慧——一个“信息加工”的问题解决模型
9
作者 季俊含 范斌 李晴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2023年第1期162-189,259-260,共30页
社会工作实践智慧是社会工作后现代复杂性实践与反思性实践的研究重点。德鲁斯基于西蒙的“有限理性原理”、坎贝尔的“进化认识论”以及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研究,提出了整合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智慧模型,但是其理论模型依然存在内部运作机... 社会工作实践智慧是社会工作后现代复杂性实践与反思性实践的研究重点。德鲁斯基于西蒙的“有限理性原理”、坎贝尔的“进化认识论”以及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研究,提出了整合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智慧模型,但是其理论模型依然存在内部运作机制模糊、结果分析存在选择性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德鲁斯社会工作实践智慧模型的研究局限,进一步从认知科学角度发展出了社会工作实践智慧“信息加工”问题解决模型:首先,在问题解决信息加工范式下的“通用问题解决程序”基础上,提出了四阶段“通用社会工作实践问题解决程序”;其次,基于该程序拓展了德鲁斯模型中的“行动中认识”与“行动中反思”,并辨析了实践问题解决过程中两者之间可能的四种组合形式及其与社会工作实践智慧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农村社会工作实务的实证研究进一步阐释了新的理论模型。社会工作实践智慧“信息加工”问题解决模型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与促进后现代专业实践中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生产与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实践智慧 反思性实践 信息加工 问题解决
下载PDF
农村困留儿童关爱服务社会工作实践——以Z县困留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为例
10
作者 柴瑜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6-50,共5页
困留儿童是我国现存社会结构与制度下的产物,社会对该群体的关注已从制度层面走向社会服务层面。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对困留儿童的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S市H社会工作机构(以下简称H社工机构)服务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工... 困留儿童是我国现存社会结构与制度下的产物,社会对该群体的关注已从制度层面走向社会服务层面。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对困留儿童的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S市H社会工作机构(以下简称H社工机构)服务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在农村困留儿童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并基于困留儿童需求分析及服务视角,探寻专业服务路径,总结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困留儿童群体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提升困留儿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困留儿童 社会工作实践
下载PDF
从“反理论”到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被引量:52
11
作者 文军 何威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78,共14页
在社会工作学科发展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分割运行一直是社会工作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极大障碍。而这种分割运行,更像是一种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对理论的主动抛弃。因此,许多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专业层面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很难... 在社会工作学科发展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分割运行一直是社会工作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极大障碍。而这种分割运行,更像是一种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对理论的主动抛弃。因此,许多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专业层面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很难系统性地自觉运用任何一种理论。社会工作过度强调实务的取向使得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中常常会带有某种"反理论"立场的倾向,而这种"反理论"的立场又使得社会工作实践本身宝贵的专业价值更多地流于经验层面,从而最终造成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不利影响。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学科体系构建的不断完善,离不开其专业理论的发展,而这当中倡导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理论自觉意识便首当其冲,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工作者专业认知和实务方法提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理论” 理论自觉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实践
下载PDF
道德的重量:论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实践 被引量:50
12
作者 古学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78,共12页
文章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困境作为背景,梳理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阐释社会工作专业作为道德和政治实践的面向。在介绍社会工作研究发展历史的基础,指出其知识生产与其他社会科学差异之处,以及实证主义研究的问题。最后讨论行动研究... 文章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困境作为背景,梳理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阐释社会工作专业作为道德和政治实践的面向。在介绍社会工作研究发展历史的基础,指出其知识生产与其他社会科学差异之处,以及实证主义研究的问题。最后讨论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从而认为行动研究是最具有社会工作性格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价值观 道德实践 政治实践 行动研究 社会工作实践
下载PDF
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8
13
作者 马凤芝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社会工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模式。从知识与实践整合的角度可以发现,从以权威为本的实践模式、以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到以设计为本的实践模式的演变,三种实践模式之间存在差异,各有长短,分别更加适应不同的情境,对我国社... 社会工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模式。从知识与实践整合的角度可以发现,从以权威为本的实践模式、以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到以设计为本的实践模式的演变,三种实践模式之间存在差异,各有长短,分别更加适应不同的情境,对我国社会工作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实践模式 以权威为本 以证据为本 以设计为本
原文传递
重构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学科建构意义上的思考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锐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74,共8页
随着构筑社会工作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在学科建构的层面上已不具有充足的意义,无法回应来自社会工作价值规范与伦理要求、因果解释、意义理解三个方面的挑战。挑战的实质是实在论、诠释论与规范论的统一性问题。巴斯卡... 随着构筑社会工作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在学科建构的层面上已不具有充足的意义,无法回应来自社会工作价值规范与伦理要求、因果解释、意义理解三个方面的挑战。挑战的实质是实在论、诠释论与规范论的统一性问题。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提供了一个思路。重构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可以以批判实在论为基础,将情景、需求、介入、机制、改变置于一个框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社会工作 批判实在论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建设的路径研究——基于上海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中社会工作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12
15
作者 费梅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8-16,共9页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强调本土化、处境化以及回应地区及服务对象之特色和需求。衡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于其能否不断回应社会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不断探索本土化、处境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促进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强调本土化、处境化以及回应地区及服务对象之特色和需求。衡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于其能否不断回应社会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不断探索本土化、处境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机制在于是否构建起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环境、是否形成了能力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是否激发了社会工作者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动机和热情,是否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本文以上海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中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发展为背景,通过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发展轨迹的归纳分析,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影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建设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专业能力 社会工作实践
下载PDF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探讨——生态系统概念的引入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柳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91,共4页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知识、技能和理念能否很好地内化,这与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息息相关。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机构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本文将生态系统概念引入,改变实践教学的阶段性做法,树立实践教学的...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知识、技能和理念能否很好地内化,这与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息息相关。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机构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本文将生态系统概念引入,改变实践教学的阶段性做法,树立实践教学的常态性观念,认为需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三者整合在一起,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并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围系统和宏观系统几个层次上,不断地寻找提供服务的机会,从而提高服务案主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 常态性 生态系统 微观系统
下载PDF
探寻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政治逻辑——读弗雷德·鲍威尔的《社会工作政治学》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选国 戚玉 《社会工作》 2014年第3期141-149,共9页
著名社会工作学者弗雷德·鲍威尔(Fred Powell)于2001年出版的《社会工作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Social Work)①,虽至今尚未有中文翻译版面世,但其思想和观点却在社会工作学术界有着持久的影响力。该书从后现代社会对社... 著名社会工作学者弗雷德·鲍威尔(Fred Powell)于2001年出版的《社会工作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Social Work)①,虽至今尚未有中文翻译版面世,但其思想和观点却在社会工作学术界有着持久的影响力。该书从后现代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诸多挑战和责难入手,提出“后现代社会:社会工作会终结吗?”的疑问,同时,作者综合了以往诸多学者的观点,建构了“历史-当代”的分析范式,以社会工作在历史和当代发展脉络下的特征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实践 政治学 鲍威尔 弗雷德 政治逻辑 后现代社会 2001年 WORK
下载PDF
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6
18
作者 聂玉梅 《社会工作》 2009年第4期25-27,共3页
我国社会工作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存在着脱节。通过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中国社会工作实践教育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实验室教学和社会实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开拓社会工作新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加... 我国社会工作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存在着脱节。通过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中国社会工作实践教育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实验室教学和社会实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开拓社会工作新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践 实践教育
下载PDF
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模式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晓红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年第4期23-29,89,共7页
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很强价值导向的工作,也是一项面向社会实践问题的工作。近几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广东沿海等发达地区,大力推动街道成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型职业蓬勃发展。在肯定社会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 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很强价值导向的工作,也是一项面向社会实践问题的工作。近几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广东沿海等发达地区,大力推动街道成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型职业蓬勃发展。在肯定社会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的时候,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工作专业所遭遇到的四类伦理困境。一是西方移植与社会系统多元;二是专业的独立性与依附性;三是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与资源缺乏;四是量化的绩效评估与缺失的人类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实践 伦理困境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下载PDF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选择与实践整合——基于社区能力建设理论的社区服务行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诚彦 卓彩琴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年第6期77-91,共15页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包括服务困难群体和推动社区发展两方面,但在实践过程中两者总是存在冲突和张力。以广州市B街社会工作站的6年服务历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范式呈现专业社会工作在社区服务实践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能力...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包括服务困难群体和推动社区发展两方面,但在实践过程中两者总是存在冲突和张力。以广州市B街社会工作站的6年服务历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范式呈现专业社会工作在社区服务实践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能力建设理论指导专业实践,实现服务群体和社区发展的整合,最后提炼出社区能力建设的阶段进程及不同阶段对应的服务治理问题、能力建设维度和社会工作行动策略。结果表明,以社区能力建设理论为框架实现社区群体服务和推进社区发展的有机整合有助于消解整合目标之间的张力、不同领域之间的张力、理论和实务的张力、不同主体之间的张力、行动和结构的张力。而社会工作社区实践具备群体服务和社区发展的双重性,其实践本质是社区发展和服务群体的动态平衡和有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能力建设 社会工作整合实践 行动研究 社区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