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网络对中青年群体养老责任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 2018年数据的检验
1
作者 陆杰华 谷俞辰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5,共15页
从人口代际更迭的角度看,我国目前的中青年群体步入老年阶段后将面临重度老龄化和高龄老龄化并存的养老困境,亟须通过前瞻性制度规划和资源准备避免养老压力的代际叠加。由于认知是意愿形成和行为选择的前提与基础,中青年群体对养老责... 从人口代际更迭的角度看,我国目前的中青年群体步入老年阶段后将面临重度老龄化和高龄老龄化并存的养老困境,亟须通过前瞻性制度规划和资源准备避免养老压力的代际叠加。由于认知是意愿形成和行为选择的前提与基础,中青年群体对养老责任归属的态度直接关系未来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的养老方式,厘清其对养老责任主体的倾向与偏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判未来潜在的养老需求,从而在养老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均的情况下实现“有备而老”的积极老龄化目标。同时,我国是典型的人情关系社会,人们往往会借助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网络及相应资源降低养老活动的运行成本,尤其在家庭养老功能日趋萎缩的背景下,社会网络正在成为个体应对养老风险的重要支持力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形式日益普及,也为保障老年福祉提供了新的可能。但目前学界相关研究对中青年群体和社会网络因素关注不足,仍然存在研究内容和研究维度上的缺位。基于此,本研究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分析我国中青年养老责任认同的变迁趋势,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社会网络各因素对中青年养老责任认同的作用机制,并以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家庭赡养功能持续弱化的宏观背景下,传统的代际责任伦理在我国中青年群体中仍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同时其对社会养老机制和自我养老机制的接受度逐渐提高。而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发挥非正式保险的效用,对正式养老制度形成补充,进而降低社会风险对家庭的冲击。其中,以朋友交往为代表的强关系对子女养老发挥强有力的替代作用,弱关系网络主要具有补充功能,说明群体信任更强的强关系网络具备弱关系无法比拟的养老资源优势。而互联网作为社会网络中交往行为和互动关系的新表征形态,通过信息传递与政策普及,增强互助养老意识,社会信任则代表个体获取社会关系网络中信息与资源的能力,通过建构社会资本,弱化人们对子女和家庭养老的依赖。因此,以社会支持网络对现有养老实践作出补充,或将在有限养老资源的约束下缓解我国持续加剧的养老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责任认同 中青年群体 养老责任主体 社会网络
下载PDF
社会网络、政府支持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肖双喜 魏思敏 李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基于安徽省344份农户数据,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探究社会网络和政府支持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并研究政府支持在社会网络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政府支持对农户保... 基于安徽省344份农户数据,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探究社会网络和政府支持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并研究政府支持在社会网络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政府支持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决策和采用程度都有显著正向影响;(2)社会网络、政府支持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3)政府支持在社会网络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针对特定样本区域的情况进行定制化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其次,提高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视程度,并拓展强化农户社会网络,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的广度、深度和配套设施建设;最后,优化政府激励支持以削弱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社会网络 政府支持
下载PDF
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老年人社交活动特征与可持续更新思路: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3
作者 黄瓴 瞿欣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在人民城市理念背景下,针对山地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的现实困境,需要更加长期、动态、准确地理解社区老人的社交需求与活动特征,进而结合地方自然、经济和人文特征,提出长效的可持续更新思路。运用社会网络... 在人民城市理念背景下,针对山地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的现实困境,需要更加长期、动态、准确地理解社区老人的社交需求与活动特征,进而结合地方自然、经济和人文特征,提出长效的可持续更新思路。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选取山地城市老旧社区特征显著且老龄化严重的重庆市渝中区凉亭子社区为研究区域,以居住在该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实地观察、访谈和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厘清各类社群关系下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分布及活动类型特征,剖析老年社群—社交空间—社交活动的整体关系,进而明确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的问题与目标,提出因地制宜的可持续社区更新思路。对于突破山地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更新的社区资产认知、持续改善和提升社区公共空间品质、整体构建和谐的社区社群关系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 可持续更新 社会网络 老年人 社交活动
下载PDF
高铁建设是否缩小了区域创新差距?——基于多期差分法和社会网络分析
4
作者 胡艳 彭紫薇 李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0-81,共12页
基于我国2005-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从高铁开通和高铁网络两个视角,实证检验高铁建设对区域创新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差距具有显著的缩小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差距的缩小效应对西部地区的... 基于我国2005-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从高铁开通和高铁网络两个视角,实证检验高铁建设对区域创新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差距具有显著的缩小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差距的缩小效应对西部地区的作用更大,且在二线以上城市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高铁建设影响区域创新差距的中介路径,且后者的作用更大;社会网络分析则认为,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联系广度和中心性越高,高铁对区域创新差距的缩小效应越强。基于此,文章从优化高铁网络配置、改善要素流动机制和制定区域创新发展策略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建设 创新差距 社会网络分析 中心度
下载PDF
流入地社会网络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 2017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何志扬 姜晓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研究流入地社会网络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为提高流动人口幸福感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 2017),使用有序回归分析Oprobit模型,探讨流入地社会网络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 目的研究流入地社会网络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为提高流动人口幸福感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 2017),使用有序回归分析Oprobit模型,探讨流入地社会网络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流入地社会网络能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但在3个子维度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亲戚关系的系数为0.053、邻里关系为0.070、朋友关系为0.141。主观阶层认同在提高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机制作用,中介效应为0.042,占总效应的12.65%。结论流入地社会网络、主观阶层认同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发挥显著作用。需要重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网络的建立;政府、社区应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和协助流动人口建立社会网络,提高主观阶层认同,从而提升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流入地社会网络 阶层认同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在线知识社区中社会网络结构对用户创意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周密 吴书慧 郭文杰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个人在在线社区中与其他用户建立联系产生的社会关系是影响个人知识贡献意愿与产出能力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学界对此缺乏探究和解释。因此,为有目的地推进在线知识社区中高质量创意的产出,区分创意的客观质量和主观质量,探究在线知识社区... 个人在在线社区中与其他用户建立联系产生的社会关系是影响个人知识贡献意愿与产出能力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学界对此缺乏探究和解释。因此,为有目的地推进在线知识社区中高质量创意的产出,区分创意的客观质量和主观质量,探究在线知识社区用户的社会网络结构对两种创意质量的影响机制。以知乎平台为对象,利用931个用户数据,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用户的出度中心性、入度中心性、强关系3个网络结构变量对创意客观质量、创意主观质量的影响,以及用户的社区地位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用户的出度中心性正向影响创意客观质量,入度中心性正向影响创意主观质量;用户的强关系数量正向影响创意客观质量,负向影响创意主观质量;同时,社区地位加强用户的出度中心性对创意客观质量的积极影响和用户的入度中心性对创意主观质量的积极影响,削弱用户的强关系对创意客观质量的积极影响,但加强用户的强关系对创意主观质量的消极影响。由此提出,在线知识社区管理者应有意识地支持和引导用户从出度中心性、入度中心性、强关系3个角度构建自己的网络结构,为社区持续稳定提供高质量创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知识社区 创意质量 社会网络结构 中心性 强关系
下载PDF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空间改造策略——以三邻桥社区中心项目为例
7
作者 宋靖华 陈君洋 胡艺璇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1,共10页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减慢,城市工业遗产的改造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对工业遗产建筑现有空间进行合理再利用是改造项目中的一大要点。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存在功能布局、空间可达性、空间序列多样性三个客观问题亟需解决,以上海三邻桥...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减慢,城市工业遗产的改造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对工业遗产建筑现有空间进行合理再利用是改造项目中的一大要点。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存在功能布局、空间可达性、空间序列多样性三个客观问题亟需解决,以上海三邻桥社区中心改造项目为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三邻桥厂区空间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通过对改造后的空间重新构建空间网络模型再次分析验证了厂区的空间结构得到优化。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为将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公共建筑提出了空间方面的策略,可以为类似的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空间改造 社会网络分析 量化评价 改造策略 三邻桥社区中心
下载PDF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优化车联网安全信息传播
8
作者 汪颖 刘泽良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本研究探讨了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优化车联网(VANETs)中安全信息传播的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车辆用户的社会特征,进而建立一个结合这些社会特征的车辆移动模型。基于此模型,开发了一种新的安全信息传播机制,该机制考虑了... 本研究探讨了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优化车联网(VANETs)中安全信息传播的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车辆用户的社会特征,进而建立一个结合这些社会特征的车辆移动模型。基于此模型,开发了一种新的安全信息传播机制,该机制考虑了车辆密度和分布的挑战。通过仿真测试,评估了该模型和机制在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优化VANETs中的安全信息传播,为车联网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社会网络分析 安全信息传播 车辆移动模型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成因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例
9
作者 孙家坤 姚慧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明确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关键成因及其关联性,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为此类事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文章收集2012—2021年间华东地区的145份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基于文本挖掘进行结构化处理,识别出25项成因要素,运... 明确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关键成因及其关联性,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为此类事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文章收集2012—2021年间华东地区的145份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基于文本挖掘进行结构化处理,识别出25项成因要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构建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关系网络,分析了整体网络密度、个体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以及核心边缘结构。结果表明:主体责任不落实、防护措施不到位、监督检查不力、现场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等7项要素是高处坠落事故中的关键成因,可将其作为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控重点,以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处坠落事故 建筑施工 社会网络分析 文本挖掘 关键成因
下载PDF
社会网络方法在城市更新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潜力探索
10
作者 翟宇琦 彭姗妮 《住宅科技》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城市更新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博弈,研究者运用社会网络技术方法,量化分析多方行动者关系网络与更新实践的互相影响,为更新实践提供策略指引。文章对我国城市更新领域学者应用社会网络方法的文献进行检索,针对文献在社会网络相关理... 城市更新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博弈,研究者运用社会网络技术方法,量化分析多方行动者关系网络与更新实践的互相影响,为更新实践提供策略指引。文章对我国城市更新领域学者应用社会网络方法的文献进行检索,针对文献在社会网络相关理论与技术方法方面的应用,探讨社会网络方法在城市更新研究的应用现状、有效性和不足,并探索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社会网络方法能揭示行动者关系、权力结构和信息流动,评估行动者对更新的贡献和影响,促进协商与合作,推动可持续更新,在城市更新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未来研究可加强理论框架构建,并结合新技术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为城市更新实践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方法 城市更新 研究应用 CNKI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全球预防医学教育发展前景可视化研究
11
作者 刘早玲 唐溢乐 +3 位作者 祖丽皮娅·祖农 马小谍 于亚乐 谢东 《统计学与应用》 2024年第2期351-359,共9页
运用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可视化方法,初步阐明预防医学的发展和兴衰趋势,并预测学科未来发展趋势。以(Education OR Student)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OR Public Health)于PubMed文献库进行文献检索,共纳入文献605篇,使用Bicomb ... 运用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可视化方法,初步阐明预防医学的发展和兴衰趋势,并预测学科未来发展趋势。以(Education OR Student)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OR Public Health)于PubMed文献库进行文献检索,共纳入文献605篇,使用Bicomb (书目共现系统)建立词篇矩阵和共现矩阵,SPSS25.0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战略坐标图,使用Ucinet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图谱。图谱显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预防医学教育发展的核心点,联合培养、跨学科交流、PBL、远程教育可以推动预防医学教育发展;将基因组学纳入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文化能力培养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预防医学教育发展较为稳定,如何推进预防医学的跨学科交流、文化能力培养以及各方联合培养是未来预防医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 社会网络分析 预防医学教育 可视化
下载PDF
社会网络、创业学习与农民电商创业绩效
12
作者 张倩倩 郭红东 杨小山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基于386个农民电商创业者的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检验法,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创业学习和农民电商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创业学习的中介效应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规模和社会网络强度对农民电商创业学习具有显著的... 基于386个农民电商创业者的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检验法,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创业学习和农民电商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创业学习的中介效应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规模和社会网络强度对农民电商创业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规模和社会网络强度对农民电商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认知学习在社会网络规模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实践学习在社会网络规模和社会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均发挥中介作用。据此,鼓励农民电商创业者积极拓展与电商经营相关的社会网络,实现高质量电商创业;建议政府营造“学习导向型”营商环境,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电商创业 社会网络 创业学习 创业绩效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社会网络视域下2型糖尿病管理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斌芳 杨佳欣 +1 位作者 周建松 曹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1,共5页
从糖尿病管理理论框架、社会网络特征及其主要评估工具、社会网络视域下的糖尿病管理(社会网络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并发症,预防及照护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有效管理2型糖尿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社会网络 社会支持 发病风险 并发症 内科护理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社会网络助推水库移民数字化生计的增收效应研究
14
作者 赵旭 陈祺睿 彭胜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7,共14页
因修建国家水电工程,搬迁后的大量农村移民往往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和库区产业空心化带来的生计恢复困境,“数商兴农”为移民家计数字化提供了契机。首先从移民社会网络分类及重构进程出发,探寻了以安置区信任感为中介的网络与数字化行... 因修建国家水电工程,搬迁后的大量农村移民往往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和库区产业空心化带来的生计恢复困境,“数商兴农”为移民家计数字化提供了契机。首先从移民社会网络分类及重构进程出发,探寻了以安置区信任感为中介的网络与数字化行为间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村的实地调查数据,通过UCINET工具得出各类型移民社会网络结构与特征值;最后采用二次指派回归法(QAP),分析异质性网络对移民数字化生计模式增收的影响以及特殊与一般信任感所起的差异化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家计模式能有效解决移民农业与非农生计中的痛点,而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则对其具有差异化的助推效应;集中或分散安置方式会影响各子类网络带来的数字化家计收入水平,信任感的中介作用显著且一般信任关系处于主导地位;迁入地的选择同时影响社会网络重构与数字化家计发展进程,也将引发信任感中介效应的强弱变换。由此建议根据区位条件、扶持资源配置、安置方式、安置主体等特征,借助重构后的社会网络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移民家庭生计数字化增收,拓宽移民收入渠道的同时持续推动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数字化生计 数商兴农 水库移民
下载PDF
从权力规制走向关系治理: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校内部权力失范及其治理研究
15
作者 黄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9,80,共11页
高校内部权力的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是高校权力规制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权力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影响相对较小、隐匿性强的权力失范现象仍时有发生。对高校内部权力失范案例进行梳理发... 高校内部权力的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是高校权力规制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权力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影响相对较小、隐匿性强的权力失范现象仍时有发生。对高校内部权力失范案例进行梳理发现,“关系”是隐匿在权力失范背后的力量。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看,高校内部权力主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富集性、自主性和联通性等特征。高校存在“首长”主导型、跨部门“合谋”型、同部门“合谋”型三类关系结构截然不同的小团体。高校应从重视权力规制走向重视关系治理,从重视制度建设走向重视规则完善,从重视决策过程走向重视决策监管,将权力运行场域重塑、权力行为规范和权责意识强化有机统一起来,有效实现对权力失范的系统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失范 关系治理 高校 社会网络
下载PDF
特殊教育社会网络范式的理论、规则及应用分析
16
作者 皮悦明 王庭照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5,共7页
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分析方法、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综合体,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和创新点。特殊教育与社会网络之间的耦合机理符合学科的发展需求和教育规律。特殊教育系统是复杂社会网络的有机结合体,社会网络的结构环境直接或间... 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分析方法、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综合体,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和创新点。特殊教育与社会网络之间的耦合机理符合学科的发展需求和教育规律。特殊教育系统是复杂社会网络的有机结合体,社会网络的结构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主体行动。这是源于社会网络的自主性、建构性、兼容性和赋能性等的本质属性,影响或推动着特殊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育人以及主体行动力提升。基于社会网络范式的特殊教育研究应遵循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分析手段等规则,并从关系取向或位置取向的结构特征理解特殊儿童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社会网络范式 特殊儿童 社会行为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的建筑行业科技创新主体合作网络演化研究——以“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为例
17
作者 薛寒 郑志哲 +2 位作者 周海青 赵霞 苏义坤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4期93-100,共8页
对创新主体合作情况进行研究,探究建筑行业创新主体合作现状和演化趋势。根据2007—2021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以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对创新主体合作整体、个体网络及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主体多通过跨类型机构... 对创新主体合作情况进行研究,探究建筑行业创新主体合作现状和演化趋势。根据2007—2021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以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对创新主体合作整体、个体网络及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主体多通过跨类型机构合作方式推进建筑科技创新,“校—企”合作是当前的主要合作模式;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展,创新主体逐渐向一个联通子图聚集,形成具有紧密关系的“小世界”;以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创新主体处于合作网络核心位置,促进边缘主体的建设科技创新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建设奖 创新主体 合作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价值感知、社会网络对农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基于甘肃省881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志恒 周洋洋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甘肃省881份农户微观调研统计数据,研究价值感知、社会网络对农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用实证分析法检验价值感知在社会网络影响农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最后讨论不同农户群体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差异。研... 基于甘肃省881份农户微观调研统计数据,研究价值感知、社会网络对农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用实证分析法检验价值感知在社会网络影响农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最后讨论不同农户群体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价值感知和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关键内、外部因素,显著增强农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价值感知在社会网络影响农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不同农户群体的价值感知、社会网络对其农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是否为村干部、家庭年收入、村庄到县城的距离等特征变量对农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有重要影响。据此,建议重视价值感知和社会网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内在激励和外在驱动作用,在制定政策时考虑不同农户群体价值感知和社会网络水平的差异。另外要做好村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专职培训、扩展政策的宣传和推广范围,以增强农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感知 社会网络 农村环境治理 农户意愿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基于节点交互度的社会网络链路预测
19
作者 徐瑞阳 徐振宇 +1 位作者 李家印 许力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3期43-51,共9页
链路预测是通过已知的网络拓扑和节点属性挖掘未来时刻节点潜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预测缺失链路和识别虚假链路的有效方法,在研究社会网络结构演化中具有现实意义.传统的链路预测方法基于节点信息或路径信息相似性进行预测,然而,前者考... 链路预测是通过已知的网络拓扑和节点属性挖掘未来时刻节点潜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预测缺失链路和识别虚假链路的有效方法,在研究社会网络结构演化中具有现实意义.传统的链路预测方法基于节点信息或路径信息相似性进行预测,然而,前者考虑指标单一导致预测精度受限,后者由于计算复杂度过高不适合在规模较大网络中应用.通过对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节点交互度(interacting degree of nodes,IDN)的社会网络链路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网络中节点间的路径特征,引入了节点效率的概念,从而提高对于没有公共邻居节点之间链路预测的准确性;为了进一步挖掘节点间共同邻居的相关属性,借助分析节点间共同邻居的拓扑结构,该方法还创新性地整合了路径特征和局部信息,提出了社会网络节点交互度的定义,准确刻画出节点间的相似度,从而增强网络链路的预测能力;最后,本文借助6个真实网络数据集对IDN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目前的主流算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在AUC和Precision两个评价指标上均表现出更优的预测性能,预测结果平均分别提升22%和54%.因此节点交互度的提出在链路预测方面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预测 节点交互度 网络拓扑 相似性 社会网络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我国安宁疗护付费政策研究
20
作者 张舒雨 陆心愉 +1 位作者 张慧超 张玉玺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付费政策,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和现状,为优化调整付费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关键词“安宁疗护”“付费政策”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23年7月25日之前的文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Bicomb2.04、Ucinet6.6和SPSS...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付费政策,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和现状,为优化调整付费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关键词“安宁疗护”“付费政策”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23年7月25日之前的文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Bicomb2.04、Ucinet6.6和SPSS26.0软件为研究工具,分析安宁疗护付费政策的文献,对关键词进行量化分析、可视化呈现和聚类分析。结果:检索到76篇文献,提取合并为141个关键词,当前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肿瘤、医疗费用、社区和医疗保险;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可分为:安宁疗护开展地点和形式、人群和影响因素、意义和资源分配、发展困境以及费用和保险5类。结论:完善安宁疗护付费政策,应进行医保改革,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推出综合服务包,加大政府对安宁疗护的投入,并且完善“居家-社区-医院”联动,促进安宁疗护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付费政策 社会网络分析 研究热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