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优供需分配法的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分析——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1
作者 刘志强 非凡 +1 位作者 洪亘伟 余慧 《园林》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城市更新”背景下,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研究有助于优化社区公园供需匹配状况,推进高品质社区生活圈建设。针对传统空间可达性测度方法对供需关系识别不够精准的问题,引入最优供需分配法(OSD),以苏州市姑苏区为实证区域,探究社区公园与... “城市更新”背景下,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研究有助于优化社区公园供需匹配状况,推进高品质社区生活圈建设。针对传统空间可达性测度方法对供需关系识别不够精准的问题,引入最优供需分配法(OSD),以苏州市姑苏区为实证区域,探究社区公园与居民的最优服务配置,根据配置结果确定各居住区居民获取服务所需时间、社区公园服务覆盖率。(1)OSD通过对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最优分配,能客观呈现社区公园供需匹配的实际情况,对于服务盲区的识别更为精准,所得可达性指标的物理意义明确。(2)最优供需分配结果显示,姑苏区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水平整体较低,可达性空间分布较为均衡,高值集中在中南部,低值则在中部片状聚集。(3)空间可达性低值区域,可针对性通过增设社区公园、微绿地、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加服务供给,并完善路网结构,优化可达性水平。研究结果可为社区公园布局规划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空间可达性 最优供需分配法 苏州市姑苏区
下载PDF
哈尔滨社区公园人流分布影响研究
2
作者 黄锰 郑泽伟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社区公园是城市居民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使用率和品质对人群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中选取哈尔滨典型社区公园作为研究案例,采用问卷、测试、无人机观测等方法获取试验数据,通过空间句法和SPSS统计分析法,研究夏秋两季热舒适与空间... 社区公园是城市居民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使用率和品质对人群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中选取哈尔滨典型社区公园作为研究案例,采用问卷、测试、无人机观测等方法获取试验数据,通过空间句法和SPSS统计分析法,研究夏秋两季热舒适与空间组织对公园人群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热舒适和空间组织对公园内部人流分布的综合影响大于单个影响因子,夏季公园人群活动主要受到UTCI,活动设施数量和整合度的影响,高温天气导致使用者的活动强度较低,秋季各区域的UTCI值对人群活动影响降低,选择度和活动设施数量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热舒适 空间组织 人流分布
下载PDF
公园城市视角下基于行为仿真的社区公园适老化研究——以成都市和美社区公园为例
3
作者 徐瑞良 甘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8-203,共16页
我国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由于生理衰老与机体疾病等因素导致对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困难.城市社区公园作为老年群体日常行为活动的高频发生地,其适老化发展是顺应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趋势.选取成都市公园社区示范地——和美... 我国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由于生理衰老与机体疾病等因素导致对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困难.城市社区公园作为老年群体日常行为活动的高频发生地,其适老化发展是顺应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趋势.选取成都市公园社区示范地——和美社区公园为案例地,利用行为注记法与PS-PL调研法进行观察调研,共获取老年群体活动数据男性2231人次、女性3203人次;基于ArcGIS、AutoCAD和Depthmap软件的数据分析,将老年群体时空行为特征结合空间句法对老年群体进行行为仿真,结果表明:在性别、时间粒度、活动类型差异下,老年群体有不同的时间行为特征,不同健康程度的老年群体对社区公园的体验程度与使用难度差异较大.对此,提出社区公园适老化策略:1)以老年群体行为总体模式为导向,考虑不同的活动模式需求;2)以老年群体时间行为特征为导向,进行高峰冲突疏解,实现时空资源共享;3)以老年群体空间行为特征为导向,使空间布局合理化、功能多元化和设施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化 行为仿真 社区公园 空间句法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社区公园设计研究
4
作者 刘宇 吴冬蕾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期199-201,共3页
目的: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人们对城市社区公园的要求逐渐提升,对城市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功能性、亲和性的要求尤为突出。传统的社区空间在疫情期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亟须解决。方法:文章通过阐述社区公园的发展历史和... 目的: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人们对城市社区公园的要求逐渐提升,对城市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功能性、亲和性的要求尤为突出。传统的社区空间在疫情期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亟须解决。方法:文章通过阐述社区公园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综述,明确社区公园的定义和空间特色,通过比较分析疫情前后城市社区居民的行为、心理,探究居民与活动空间的互动关系。结果:对比分析后发现传统综合公园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后疫情时代社区公园的需求及居民行为特征的变化,力求通过设计实践揭示适合现代城市社区居民的活动空间模式。结果:得出后疫情时代的城市社区公园强调自然生态、创新体验、情感共鸣的新需求。后疫情时代,社区公园设计应以健康为导向,强调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引导,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并且满足社区居民亲近自然、锻炼身体、缓解压力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以此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可达性、生态性、功能性、亲和性、创新性的社区公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后疫情时代 心理需求
下载PDF
可食用景观在北方社区公园中的设计探究
5
作者 门思源 毕善华 单晖 《现代园艺》 2024年第6期113-116,共4页
将可食用景观引入社区,是减少食物里程、获取绿色食材、增强邻里交往、增加社区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可食用景观为切入点,提出将可食用景观引入社区公园的景观规划中,阐述了可食用景观在社区公园中的设计原则,并列举了一些北方常见... 将可食用景观引入社区,是减少食物里程、获取绿色食材、增强邻里交往、增加社区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可食用景观为切入点,提出将可食用景观引入社区公园的景观规划中,阐述了可食用景观在社区公园中的设计原则,并列举了一些北方常见可食用植物。以大连美林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对美林公园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以期为人们在社区公园中实现种植等生活体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用景观 社区公园 美林公园 植物运用
下载PDF
健康城市背景下社区公园设计再思考
6
作者 李相逸 田梦 袁磊 《城市建筑》 2024年第5期98-103,116,共7页
社区公园作为健康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集运动、休闲、绿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城市居民活动最便捷的公共空间。文章将分析平时与灾后社区公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从生理、心理与社会健康三个方面详细探讨社区公园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机制,并... 社区公园作为健康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集运动、休闲、绿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城市居民活动最便捷的公共空间。文章将分析平时与灾后社区公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从生理、心理与社会健康三个方面详细探讨社区公园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机制,并根据既往研究建立社区公园与居民健康关系的理论模型。之后,以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范围内提升公共健康水平为导向完善社区公园的设计理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及对应的9项设计策略,以完善社区公园的健康属性,提高其使用价值。社区公园作为健康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疫情之后城市的精细化、网格化发展中将起到更大的作用,本研究将为其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居民健康 绿色空间 公共卫生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社区公园游憩规律及其空间特征关联研究——以上海为例
7
作者 邵钰涵 卢慧霖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0,共9页
【目的】对社区公园进行精细化游憩规律分类,并探索游憩规律与空间特征的关系,对社区公园游憩效率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对上海市中心城区110个社区公园进行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社区公园绿地周期游憩活跃规律并进行频谱聚... 【目的】对社区公园进行精细化游憩规律分类,并探索游憩规律与空间特征的关系,对社区公园游憩效率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对上海市中心城区110个社区公园进行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社区公园绿地周期游憩活跃规律并进行频谱聚类;结合多源数据,提取区域功能、交通可达性和公园空间特征并与游憩到访率进行关联。【结果】社区公园日周期游憩规律可分为单波峰活跃型和多波峰活跃型2类,包括晨间、午间、晚间波峰活跃型和早晚间、中下午、中晚间波峰活跃型,活跃类型与周边用地功能呈现直接关联。游憩到访率与空间特征要素的关联中,总体与周边空间商业用地占比、公交站点密度、道路密度呈现强相关,不同游憩活跃类型中也各呈现出与公共管理用地占比、绿地可达性、公园面积、硬质景观占比等指标的相关性。【结论】各游憩活跃类型的绿地游憩效率提升应结合游憩规律考虑不同的指标,例如中晚间波峰活跃型绿地宜更加关注绿地可达性、硬质活动场地的面积等。这些发现为研究城市社区公园游憩时空行为、精准提升社区公园服务水准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游憩行为 手机信令数据 社区公园 相关性
下载PDF
城市社区公园游憩感知评价研究——以上海九子公园为例
8
作者 杜雅丽 唐真 赵彦 《湖南包装》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在“公园城市”背景下,上海提出“千座公园”计划,同时要求提升公园原有功能,拓展新功能,满足市民日常休憩以及日益增加的娱乐需求。基于此,九子公园结合自身文化与空间场地条件开展拓展项目,深受市民喜爱。从游客游憩感知角度切入,研... 在“公园城市”背景下,上海提出“千座公园”计划,同时要求提升公园原有功能,拓展新功能,满足市民日常休憩以及日益增加的娱乐需求。基于此,九子公园结合自身文化与空间场地条件开展拓展项目,深受市民喜爱。从游客游憩感知角度切入,研究九子公园游客游憩行为与需求以及公园功能拓展活动的举办成效,运用TF-IDF算法、Python软件及Snow NLP情感分析模块分析网络文本,探索九子公园游憩感知要素构成与游客满意度,并提出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社区公园 九子公园 游憩感知 要素构成 游客满意度
下载PDF
社交需求引导下城市社区公园营造探索——以常熟琴川城市公园为例
9
作者 唐小简 陈琛 马建梅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期86-88,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的迅速发展,社区公园成为社区居民公共活动、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承载着社区居民对高质量人居环境的期望。以社交需求为引导,结合江苏常熟琴川城市公园更新项目,以“邻里共享、文化聚合、绿色社交”为理念,进行“社... 随着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的迅速发展,社区公园成为社区居民公共活动、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承载着社区居民对高质量人居环境的期望。以社交需求为引导,结合江苏常熟琴川城市公园更新项目,以“邻里共享、文化聚合、绿色社交”为理念,进行“社交+”景观设计探索,激发公园的社交属性,将环境和社会行为共融,建立“特色、健康、友好”的社交环境,营造和睦的社区氛围,以达到从“社交+”到“社区家”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社交需求 景观营造
下载PDF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下的社区公园发展策略研究
10
作者 倪珉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聚焦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发展问题和人类“自然缺失症”严重化的社会背景,结合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核心研究内容,探讨在社区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运用其设计理念的重要性,提出理念运行的基本模型,总结出植物配置、场地设计和运营模式... 聚焦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发展问题和人类“自然缺失症”严重化的社会背景,结合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核心研究内容,探讨在社区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运用其设计理念的重要性,提出理念运行的基本模型,总结出植物配置、场地设计和运营模式三个方面的设计策略,为城市健康的生活发展模式构建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 社区公园 景观设计
下载PDF
老幼代际需求视角下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研究
11
作者 王琪 庞瑞秋 《山西建筑》 2024年第3期34-39,43,共7页
现阶段我国生育政策放开的同时老龄化日益严峻,社区公园作为与老幼代际人群联系最紧密的公园绿地,其空间布局缺乏从老幼代际需求视角的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ython语义分析等方法获取与老幼代际需求密切相关的18个主客观维度评分指... 现阶段我国生育政策放开的同时老龄化日益严峻,社区公园作为与老幼代际人群联系最紧密的公园绿地,其空间布局缺乏从老幼代际需求视角的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ython语义分析等方法获取与老幼代际需求密切相关的18个主客观维度评分指标,综合反映现状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特征。结果表明:客观维度评分差异悬殊,呈现北部优于南部的空间分布特征,低分值街道连片分布在四环路周边,高分值与较高分值街道围绕老城区周边与新区集中建设区域进行空间分布。主观维度整体分值跨度较小,高分值街道呈现由西北到东南的小范围带状分布,总体具有西部优于东部的空间布局特征。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空间布局加权汇总后,总体呈现出北部优于南部,西部优于东部,中部地区较为依赖现状城市公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空间布局 老幼代际需求 客观与主观维度
下载PDF
健康视角下社区公园对居民身心状态的影响
12
作者 刘玲杉 董建文 《住宅产业》 2024年第1期57-59,63,共4页
社区公园因具有很高的便捷性和可达性,是与居民联系最紧密的公共绿地。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健康视角下居民对社区公园的情感需求、健康需求和游览情况,探究居民基本信息及游览社区公园行为活动特征与情感需求、健康需求之间的相关性,为后... 社区公园因具有很高的便捷性和可达性,是与居民联系最紧密的公共绿地。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健康视角下居民对社区公园的情感需求、健康需求和游览情况,探究居民基本信息及游览社区公园行为活动特征与情感需求、健康需求之间的相关性,为后疫情时代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社区公园由于其便捷性可以缓解居民对城市公园的需求,在全民健康时代对缓解居民消极情绪和提升心理健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视角 社区公园 情感需求 健康需求
下载PDF
老龄化视角下社区公园供需空间布局评价——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13
作者 朱雪菲 《住宅产业》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公园作为老年人开展户外游憩活动、进行社会交流的重要场所,其空间布局与老年人需求的相互匹配,是建设积极老龄社会、营造友好老龄化环境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评价方法,以北京市朝阳区为实证案例...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公园作为老年人开展户外游憩活动、进行社会交流的重要场所,其空间布局与老年人需求的相互匹配,是建设积极老龄社会、营造友好老龄化环境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评价方法,以北京市朝阳区为实证案例,以街道作为最小的研究单元,在老年人需求的视角下对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进行评价,并依托朝阳区的区域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老龄化社会的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社区公园 供需匹配 耦合协调
下载PDF
重庆中心城区社区公园适老化问题优化策略研究
14
作者 李忆 周倩 +2 位作者 朱钧 郭小瑜 王会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81-87,共7页
社区公园是老年人日常户外活动的高频公共场所,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提升社区公园的适老化程度是实现全龄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本次调查筛选了重庆市中心城区具有代表性的16个社区公园,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发,通... 社区公园是老年人日常户外活动的高频公共场所,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提升社区公园的适老化程度是实现全龄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本次调查筛选了重庆市中心城区具有代表性的16个社区公园,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场地现状调查以及老人在公园内的使用情况数据分析,创建社区公园适老化“环境-需求”评价表,总结出公园内存在的适老化突出问题,从空间设计、设施设计、细节设计、生态性设计、后期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为未来社区公园的适老化更新改造和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适老化 老年人 景观要素
下载PDF
杭州社区公园植物景观与居民使用行为关系研究
15
作者 戴庭芳 罗以歆 +2 位作者 羊梦薇 韩舒先 王冰玉 《现代园艺》 2024年第5期54-57,共4页
居民作为社区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的使用主体,是直接感知社区公园植物景观的重要存在。目前关于居民行为与社区公园植物景观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从居民的使用行为出发,对杭州市主城区的社区公园植物景观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对样... 居民作为社区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的使用主体,是直接感知社区公园植物景观的重要存在。目前关于居民行为与社区公园植物景观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从居民的使用行为出发,对杭州市主城区的社区公园植物景观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对样地中居民的年龄结构与具体行为进行记录,将量化后的植物景观指标与不同的居民行为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总结归纳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社区公园植物景观优化策略,为未来杭州社区公园植物景观提升提供了标准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区公园 植物景观 居民行为
下载PDF
人本视角下常德市社区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16
作者 姚妍 杨光明 宁佳慧 《安徽建筑》 2024年第4期8-10,共3页
近年来,各城市逐渐进入存量规划阶段,文章随机选择7个近五年常德市新建的社区公园(启明街道游园、皇经阁游园、朗州路游园、晓岛游园、武陵游园、永安公园、甘露寺公园)为调研对象,分时段多次对其进行现场调查,进行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 近年来,各城市逐渐进入存量规划阶段,文章随机选择7个近五年常德市新建的社区公园(启明街道游园、皇经阁游园、朗州路游园、晓岛游园、武陵游园、永安公园、甘露寺公园)为调研对象,分时段多次对其进行现场调查,进行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调研发现,常德市社区公园的景观设计存在公共设施单一、人景互动性差、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基于人本视角,提出了多元治理模式、空间类型多元化、植入场所精神和记忆文脉、构建完整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视角 常德市 社区公园 景观设计
下载PDF
甘泉路近零碳社区公园景观建设实践与思考
17
作者 林蕊 《花卉》 2024年第8期43-45,共3页
为解决深圳落实“双碳”战略,打造全市首个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共建示范试点项目,以甘泉路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公园进行研究,提出秉承近零碳理念,将近零碳技术和近零碳园林带入实施路径,运用了海绵措施、光伏发电、储能和智慧能源管理等... 为解决深圳落实“双碳”战略,打造全市首个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共建示范试点项目,以甘泉路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公园进行研究,提出秉承近零碳理念,将近零碳技术和近零碳园林带入实施路径,运用了海绵措施、光伏发电、储能和智慧能源管理等绿色低碳能源技术措施,通过公园为载体,实现片区人居环境的整体性重塑,本项目将成为深圳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事业的教育、实践及宣传基地,以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近零碳 共享
下载PDF
基于社区公园的地方依恋特征研究--以杭州市朝晖文化公园为例
18
作者 黄星月 王美琪 《现代园艺》 2024年第9期11-14,共4页
当前,我国的社区公园普遍存在风貌雷同、文脉延续不足以及特色展示不够等问题。地方依恋理论是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理论,旨在研究人与地之间的互动以及地方情感性认同。杭州市朝晖文化公园是杭州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公园之一,具有设... 当前,我国的社区公园普遍存在风貌雷同、文脉延续不足以及特色展示不够等问题。地方依恋理论是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理论,旨在研究人与地之间的互动以及地方情感性认同。杭州市朝晖文化公园是杭州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公园之一,具有设施完备、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以其为研究对象,对地方依恋的特征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利用实地调研法与问卷访谈法,对朝晖文化公园内游憩者的行为活动以及游憩倾向进行分析,提炼出朝晖文化公园游憩者的地方依恋特征,弥补当前社区公园研究理论方面的不足,并为社区公园今后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社区公园 人地关系
下载PDF
生态文明理念下景观小品设计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林琳 《住宅产业》 2024年第2期71-73,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公园设计质量,探讨基于生态文明的城市社区公园设计要点,本文对实际工程中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所得结论如下:(1)通过实际工程介绍了以初步设计、设计评价、设计改进及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新型城市...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公园设计质量,探讨基于生态文明的城市社区公园设计要点,本文对实际工程中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所得结论如下:(1)通过实际工程介绍了以初步设计、设计评价、设计改进及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新型城市景观设计过程;(2)通过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证明了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社区公园设计方案全生命周期成本远低于传统社区公园设计方案。本文研究内容对于提高城市社区公园设计质量,降低其全生命周期成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市社区规划 社区公园设计 全生命周期 设计优化
下载PDF
基于居民参与式营建社区公园的设计方法探究——以南京市栖霞区祥和雅苑社区公园设计为例
20
作者 郭金 孙丽娟 +1 位作者 郭硕烁 盛梦婷 《现代园艺》 2024年第3期116-119,共4页
居民参与式营建是一种新型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沟通、分享、合作和协调的基础上,保证设计结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居民参与营建社区公园应从区域景观提升、公园规划设计、居民互动活动等3个方面进行深入参与... 居民参与式营建是一种新型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沟通、分享、合作和协调的基础上,保证设计结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居民参与营建社区公园应从区域景观提升、公园规划设计、居民互动活动等3个方面进行深入参与,提高社区居民营建社区公园积极性。以南京市栖霞区祥和雅苑社区公园为设计对象,创新性地将场地分为景观参与区、互动参与区和规划参与区,并安排参与式活动,激发社区活力,研究成果以期为参与式社区公园的建设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参与式营建 城市更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