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开展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管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压达标率高于管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及夜间,研究组收缩压波动值、舒张压波动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管理后,两组血压监测管理、用药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评分高于管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管理实用性、可操作性、便利性、持续改进性的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压,减少血压波动,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管理模式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 老年 高血压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影响并发症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0期167-168,共2页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影响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60例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值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空...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影响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60例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值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中能改善患者血压,降低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 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 并发症 效果
下载PDF
分析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3期114-115,共2页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62例,随机分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和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管理模式实施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62例,随机分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和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管理模式实施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空腹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长期治疗期间,引入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帮助改善血压指标、控制并发症等可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 并发症 效果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影响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钢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4期176-176,178,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影响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影响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 慢性病管理模式 并发症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谭勇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年第11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经专业医疗机构及我社区中确诊为高血压的24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提供常规社区门诊管理;另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社区接收的240例高血...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经专业医疗机构及我社区中确诊为高血压的24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提供常规社区门诊管理;另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社区接收的240例高血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施以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前后的病情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知识知晓程度等。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对疾病知晓程度较管理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研究组管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仅有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对预防并发症、改善病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高血压 慢性病管理模式 预防 并发症 分析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松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年第9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我社区已确诊的1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成观察组(行慢性病管理模式)和对照组(行常规社区门诊管理模式),两... 目的分析和探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我社区已确诊的1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成观察组(行慢性病管理模式)和对照组(行常规社区门诊管理模式),两组各72例。两组管理模式各执行4年,4年后对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降低幅度进行统计,并统计出4年后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年后,观察组SBP降低幅度为(21.9±5.7)mm 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4.4)mm Hg,DBP降低幅度为(13.0±4.3)mm 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8)mm 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高血压状态,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高血压 慢性病 管理 并发症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影响并发症的效果
7
作者 吴献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13期74-75,共2页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观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高血压患者92例并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常规...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观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高血压患者92例并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值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产生并发症的人数只有2人,而对照组中有13人发生并发症。结论: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稳定血压值,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 慢性病管理:并发症
下载PDF
全面全程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超重患者健康结局影响研究
8
作者 周鹭 刘海燕 张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176-179,共4页
通过全面全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超重患者进行管理,促使患者体重降低,腹围下降,血压、血脂下降/正常,从而达到疾病风险等级降低的目的。方法 将2023年1-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超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全面全程慢... 通过全面全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超重患者进行管理,促使患者体重降低,腹围下降,血压、血脂下降/正常,从而达到疾病风险等级降低的目的。方法 将2023年1-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超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全面全程慢性病健康管理,从诊断入院到出院后1年内实施全面全程慢性病健康管理,建立高血压管理档案:通过患者一般信息采集,评估患者存在的疾病风险因素及疾病风险等级,制定并落实个性化的疾病管理措施,通过戒烟、限酒、增加运动、限盐、按时服药等可改变性健康行为落实,出院随访,跟踪、评价1年(出院,出院后1月、3月、6月、12月),对比患者管理前后1年内,健康行为落实情况,腹围变化情况,血压、血脂控制情况。结果 对高血压超重患者实施全面全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后,患者健康行为的各项评分均提高,腹围下降,血压、血脂下降(P<0.05)。结论 全面全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超重患者实施后,达到了有效控制腹围增长以及稳定血压、血脂水平的效果,进而可使得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患者日常生活受到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 超重 健康
原文传递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浅析
9
作者 李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25-0128,共4页
探究社区慢病管理运用于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6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时间为2023.1~2024.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30例,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慢性病管理模式),比较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评分... 探究社区慢病管理运用于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6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时间为2023.1~2024.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30例,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慢性病管理模式),比较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评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血压数值均低于参照组,其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试验组按时服药、血压管理、合理饮食及坚持运动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以上结果均P<0.05。结论 将社区慢病管理模式运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可以使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是一种值得推广和采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护理 社区 老年高血压 护理管理
下载PDF
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邵新珠 姜德阔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滕州市鲍沟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98例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9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慢性病管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高血... 目的:探讨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滕州市鲍沟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98例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9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慢性病管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高血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识掌握度、血压控制达标率。结果: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环境、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防治知识、用药注意事项、血压正常值、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更高(P<0.05)。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血压控制达标率更高(P<0.001)。结论: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识掌握度和血压控制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社区慢性病管理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张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28-0131,共4页
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5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得分、血压监测水... 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5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得分、血压监测水平、生活质量得分、满意度、疾病知识认知、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用于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 老年高血压管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12
作者 许媛媛 彭丽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93-0096,共4页
探究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接收的3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对比两组... 探究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接收的3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值、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实施了社区慢性病管理以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对他们的生活和饮食进行指导的同时,也更加合理和规范了他们的生活和饮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增强了他们对自己的病情的控制,这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管理 老年高血压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以高血压、糖尿病为切入点 利用信息化构建全链条慢性病管理模式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敏 左雨佳 孟如芳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第4期56-59,共4页
旌阳区第三人民医院以“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管理为突破口,打通慢病管理主循环。将慢病工作室升级为慢病管理中心,通过“挂号、诊疗、缴费、取药”的一站式服务,提供包括“慢病诊疗、慢病随访、慢病连续长处方、上下级医院转诊、健... 旌阳区第三人民医院以“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管理为突破口,打通慢病管理主循环。将慢病工作室升级为慢病管理中心,通过“挂号、诊疗、缴费、取药”的一站式服务,提供包括“慢病诊疗、慢病随访、慢病连续长处方、上下级医院转诊、健康档案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健康咨询”等在内的全周期管理。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联动、医防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设置健康小屋,承接检后、出院、诊后等人群在院外的自助式健康指标监测,监测数据自动上传到医院信息平台,居民获得医生在线健康评测和指导,打通了健康管理、慢性病监测以及全科医生数据连接和共享。在畅通慢病管理侧循环方面,以村为单位,成立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推出“慢病健康管理小课堂”公益讲堂;向辖区内慢病患者发放“健康存折”,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利用大数据强赋能,拓展慢病管理外循环,搭建“互联网+慢病”云管理平台,患者在家测量血压/血糖,医院后台、患者本人及其子女同步收到测量数据,三方共管,实现智能监测。小切口深突破,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通过“防、管、治、转、随”五位一体,探索慢性病全链条管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信息化 慢性病 全链条管理模式 旌阳区第三人民医院
下载PDF
上海市整合式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14
作者 程旻娜 隋梦芸 +10 位作者 张晟 郑杨 顾凯 杨群娣 阮晔 王玉恒 严青华 杨沁平 付晨 余荣 施燕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70-1373,共4页
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使得慢性病的防治压力日益凸显且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上海市政府历来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建立起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机制、“四位一体”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和市区两... 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使得慢性病的防治压力日益凸显且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上海市政府历来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建立起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机制、“四位一体”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和市区两级的慢性病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近年来,上海市围绕“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策略,构建整合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出台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规范、完善慢性病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和推广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通过技术、数据和服务3个层面开展整合探索,不断完善和优化模式的内涵;模式实施成效显著,整合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并深入推广,完成健康风险评估217.61万人(其中共病随访服务61.99万人),开展高风险人群发现与管理,服务人数提高了9倍;同时建成72个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提供标准化服务390万人次,覆盖81万人,血压、血糖等指标异常检出率较常规提高了10%~20%,具有较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已被纳入健康上海行动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等多项政策并逐步推向长三角地区。未来将持续优化整合式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基于大数据应用,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干预服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式 社区 慢性病 健康管理模式 信息化
下载PDF
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汉翠 刘婕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1期162-164,168,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纳入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由抽签分组(30例/组),常规管理纳入对比组,联合管理(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纳入试验组,探究两组应用差异。...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纳入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由抽签分组(30例/组),常规管理纳入对比组,联合管理(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纳入试验组,探究两组应用差异。结果试验组的SBP、DBP、SAS、SDS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压正常范围、并发症、高危因素、健康生活方式等疾病认知水平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戒烟酒、监测血压、饮食控制、规律用药、规律运动等自我管理良好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管理可以改善情绪,也可显著提高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以显著降低血压,可获取更好的社区老年高血压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 老年人 健康教育 慢性病管理
下载PDF
慢性病管理模式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高秀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1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健康查体科诊断的高血压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服务,观察组采用慢性病管理模式。比较... 目的:研究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健康查体科诊断的高血压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服务,观察组采用慢性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血糖指标、干预效果、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管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改善患者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慢性病管理模式 血压 并发症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钟晓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48-051,共4页
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12月260例血压合并糖尿病为对象,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130例,分别予以常规管理、慢性病管理,对比临床指标、血压、血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12月260例血压合并糖尿病为对象,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130例,分别予以常规管理、慢性病管理,对比临床指标、血压、血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体质量、腰腹围、摄盐量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血糖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指标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慢性病管理模式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监控生活习惯,更好的控制血压、血糖,并有效预防并发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慢性病管理模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效果
18
作者 景智理 杨清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41-0044,共4页
分析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预防体现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全县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新纳入管理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全部120例患者分组,共两个组别平均60例。对照组干预方法为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干预方法... 分析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预防体现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全县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新纳入管理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全部120例患者分组,共两个组别平均60例。对照组干预方法为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干预方法为慢性病管理模式。基于血压指标、生活行为、并发症3个方面完成对两组患者综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其收缩压、舒张压指标经过干预后比各组干预前存在大幅下降(P<0.05);而相互比较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仍要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两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其吸烟率、饮酒率经过干预后比各组干预前存在大幅下降,低盐饮食率、合理运动率比各组干预前存在大幅提升(P<0.05);而相互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两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其糖尿病、高脂血症、肾功能损害、脑卒中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下降更显著,两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后有助于树立正确生活行为,提高血压指标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模式 高血压 生活行为 并发症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洪杰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且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按照临床实施的管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设为对照组(42例),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 目的观察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且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按照临床实施的管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设为对照组(42例),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设为观察组(42例),对比两组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后生理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FBG(5.63±1.20)mmol/L、mALB(20.13±4.30)mg/L、DBP(70.23±5.52)mmHg、SBP(141.89±12.52)mmHg、LDL(2.51±0.52)mmol/L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理功能(87.25±8.64)、物质功能(89.69±8.23)、社会关系(80.23±8.77)分及躯体功能(88.56±8.69)分均更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管理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可取得满意效果,并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 老年 高血压管理 效果
下载PDF
基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健康宣教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蔡莉莎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6期1790-1791,共2页
目的:探究基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健康宣教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2例EH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健康宣教,研究组采取社区慢... 目的:探究基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健康宣教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2例EH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健康宣教,研究组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进行宣教,观察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晨起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自我管理能力[EH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P-SMBRS)]变化,并分析比较干预3个月内两组患者入院次数及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晨起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P-SMB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内,研究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及住院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预可有效降低EH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压及脑血管疾病发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管理 健康宣教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