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汇聚社会力量 助力社工发展 第十三届中国社工年会在京举行
1
作者 《中国民政》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1月20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公益时报》社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社工年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指出,新时代社会工作要适应社会转型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实现社工理论中国化、社工工作组织... 1月20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公益时报》社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社工年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指出,新时代社会工作要适应社会转型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实现社工理论中国化、社工工作组织化、社工队伍职业化、社工服务专业化、社工经费预算化、社工发展法治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工服务 社工理论 社工队伍 经费预算 美好生活 社工 职业化
下载PDF
乡镇(街道)社工站驻站社工人才管理研究——以L市镇街社工站为例
2
作者 曹迪 魏星鑫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驻站社工人才队伍治理和管理体制。文章以一家兼任一市督导总站及社工站承接机构的H社工机构为个案,围绕其对于L市镇街社工站驻站社工人才的管理展开研究,发现该机构立足党建引领,运用信息化系统及... 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驻站社工人才队伍治理和管理体制。文章以一家兼任一市督导总站及社工站承接机构的H社工机构为个案,围绕其对于L市镇街社工站驻站社工人才的管理展开研究,发现该机构立足党建引领,运用信息化系统及社工协理员等辅助力量进行人才管理的特点,同时也存在驻站社工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尊重,自主权受限以及职业发展前景模糊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驻站社工人才管理机制,研究提出探索与政府互利的连贯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驻站社工个体的需求、权益及其职业成长空间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街道)社工 驻站社工 人才管理
下载PDF
郑州市社工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黄彩辉 卫佳宁 +4 位作者 范会芳 赵金凤 谢薇 徐晖 刘东玲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调查郑州市社工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采取便利抽样法,使用问卷星在2022年3月~4月对166名郑州市社工进行问卷调查。郑州市社工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有待提高(47.56%),性别、学历和家属中有无慢性病患者是社工慢性病防治素养的影... 调查郑州市社工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采取便利抽样法,使用问卷星在2022年3月~4月对166名郑州市社工进行问卷调查。郑州市社工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有待提高(47.56%),性别、学历和家属中有无慢性病患者是社工慢性病防治素养的影响因素。女性、文化水平高者、家属中有慢性病患者的社工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高(P<0.05)。开展健康教育时要重点关注合理饮食、肿瘤早期筛查和高血压自测的相关知识,重点关注男性、低学历、家属中没有慢性病患者的社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工 慢性病防治素养 影响因素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兼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
4
作者 陆文荣 《创新》 2024年第1期70-80,共11页
社工机构作为专业性极强的一种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丰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拓展了社会服务的主体,增强了社会服务的专业性。在预防社会犯罪、助力平安建设,发挥专业优势、提供心理疏导... 社工机构作为专业性极强的一种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丰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拓展了社会服务的主体,增强了社会服务的专业性。在预防社会犯罪、助力平安建设,发挥专业优势、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培育“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助人自助、引领社会风尚,赋能家庭、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多方合作共治的新时代背景,一方面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扶持和推动社工机构发展,另一方面社工机构积极使用能动策略,主动作为嵌入服务体系。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拓展了为民服务的主体,增强了服务的专业性,丰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工机构 会治理 新时代“枫桥经验”
下载PDF
乡镇(街道)社工站发展困境与对策的个案研究--以广东“双百工程”J市L街道社工站为例
5
作者 曹迪 吴玉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我国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建设进程中面临着行政色彩重、督导人才不足和制度未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对广东J市L街道社工站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分析L街道社工站主要存在行政事务繁重、专业服务空间缩减... 我国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建设进程中面临着行政色彩重、督导人才不足和制度未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对广东J市L街道社工站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分析L街道社工站主要存在行政事务繁重、专业服务空间缩减、“零基础”社工较多、欠缺专业服务能力、专业培训数量多但实效性不足、督导人才紧缺、专业支持难以保证、薪酬待遇有限、社工职业认同感低的发展困境,并提出强化社工站监管机制、提升职业准入门槛和健全社工服务评价体系、改善社工培训机制、健全社工督导薪酬体系和增强督导人才队伍建设、出台社工薪酬晋升政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全国乡镇(街道)社工站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街道)社工 作者 发展困境 对策建议
下载PDF
论以社工站为基石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设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涛 蒋斌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25,共12页
随着民政部于2020年部署在全国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进入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设的关键阶段,本文将其总结为以社工站为基石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设阶段。其中“社工站制度”是该制度体系的基石,而社... 随着民政部于2020年部署在全国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进入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设的关键阶段,本文将其总结为以社工站为基石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设阶段。其中“社工站制度”是该制度体系的基石,而社工站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围绕面向城乡社区居民生产、传递和提供普遍可及的基本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配套制度。社工站服务提供制度的核心又是“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制度”。为保障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体系的有效建设和可持续运行,相应的社工站人才队伍制度建设应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服务制度 社工站制度 社工站服务提供制度 作服务提供制度 社工站人才队伍建设制度
下载PDF
乡镇(街道)社工站参与乡村振兴的入场困境与实践策略--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分析
7
作者 李曼毓 李雪 杨国庆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第8期12-15,共4页
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阶段,乡镇(街道)社工站普遍面临角色地位边缘化、服务专业性遭受质疑、实践权力缺乏等入场困境。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进一步解释,可以发现:在乡镇(街道)社工站实践场域中,由于不同地位的主体对社会工作的专业... 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阶段,乡镇(街道)社工站普遍面临角色地位边缘化、服务专业性遭受质疑、实践权力缺乏等入场困境。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进一步解释,可以发现:在乡镇(街道)社工站实践场域中,由于不同地位的主体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存在质疑、专业惯习与本土实践场域之间的“脱节”以及不对等的权力关系诸多制约因素,乡镇(街道)社工站驻站社工只能在满足政府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服务探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补充加强乡镇(街道)社工站参与乡村振兴的经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街道)社工 乡村振兴 场域理论
下载PDF
差序格局视域下民办社工机构参与乡村社区治理的过程与路径研究
8
作者 王垚 孟庆天 +1 位作者 杨盼盼 于增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乡村社区治理是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发挥政治、专业以及地缘优势成为乡村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在差序格局视角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经历主动建立信任关系—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乡村社区共同体的治... 乡村社区治理是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发挥政治、专业以及地缘优势成为乡村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在差序格局视角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经历主动建立信任关系—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乡村社区共同体的治理过程,并提出中国特有乡土关系的特征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乡村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区治理 民办社工机构 差序格局 乡土关系 路径
下载PDF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工介入助力农民工子女成长的举措
9
作者 傅敏 李爱芹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2期48-49,共2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涌入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环境、教育等问题需得到关注和帮助。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有助于全面了解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环境,并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生态系统理论 农民子女 社工介入 农村劳动力 干预措施 现代化进程 成长 环境
下载PDF
康复驿站专业社工精神科药学知识水平与培训需求调查
10
作者 徐屠孙 袁念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康复驿站专业社工的精神科药学知识水平及接受培训的意愿,为后续培训提供数据。方法2023年对姑苏区17个康复驿站的专业社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8份,平均30.1分(总分50分),及格8人(40分为及格),占比28.57%;所... 目的了解苏州市康复驿站专业社工的精神科药学知识水平及接受培训的意愿,为后续培训提供数据。方法2023年对姑苏区17个康复驿站的专业社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8份,平均30.1分(总分50分),及格8人(40分为及格),占比28.57%;所有专业社工都认为培训十分必要,且对工作提升帮助会非常大。培训知识需求前3位依次为药品不良反应识别(82.14%)、处置(71.43%)、指南(64.29%);每次时长最多选择的是2小时(64.29%),培训频率选择最多的是每季度1次(39.29%),培训形式选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占75.00%。结论根据康复驿站专业社工精神科药学知识水平以及需求,制定针对性的精神科药学知识培训规划,可提高其专业素质,为康复驿站的患者提供更好的精神科药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驿站 专业社工 药学知识 培训需求
下载PDF
走向实践自觉:社工站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W镇社工站实践的思考
11
作者 刘振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05,共8页
当下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但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难题。基于W镇的实际经验,社工站本应是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本土实践三者的融合,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专业实践悬浮、社会实践角色功能不清以及本土实践趋同等问题... 当下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但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难题。基于W镇的实际经验,社工站本应是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本土实践三者的融合,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专业实践悬浮、社会实践角色功能不清以及本土实践趋同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社工站在实践智慧、主体意识、在地认知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社工站需要走向实践自觉,即构建实践智慧,形塑社工站的专业实践;培育主体意识,保障社工站的社会实践;生成在地认知,落实社工站的本土实践。实际上,社工站面临的专业化、社会化、本土化等实践困境是当下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社会工作专业更加美好的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工 实践自觉 实践智慧 主体意识 在地认知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研究
12
作者 徐梦凡 张玉坤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7,155,156,共13页
社工站建设本是基层现代化治理进程中的重要产物,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长期对众多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实地调研和对站内社工的访谈,可以看出,当前社工站建设呈现出“急需求、重建设、弱发展”的基本处境。其中,人才管理和服... 社工站建设本是基层现代化治理进程中的重要产物,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长期对众多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实地调研和对站内社工的访谈,可以看出,当前社工站建设呈现出“急需求、重建设、弱发展”的基本处境。其中,人才管理和服务机制不完善是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中的重要困境,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站点建设中的发展性需求。而在本土语境下,为了更好地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保障公共财政制度的经费、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站点的专业化和独立自主性、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跨时空发展是未来可行的重要实践面向。同时,从顶层设计、主体定位、内生动力、培养机制等方面展开路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工站建设的现代化转型,达到提质增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镇(街道) 社工站建设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医务社工联动介入老年居家安宁疗护共照模式的探索
13
作者 孟祥楠 曹红京 +1 位作者 彭堃 田志军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老年人居家安宁疗护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服务模式,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和照护难度,单一的医疗服务模式往往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建立医务社工联动介入老年居家安宁疗护共照护理模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探讨老龄化趋势... 老年人居家安宁疗护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服务模式,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和照护难度,单一的医疗服务模式往往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建立医务社工联动介入老年居家安宁疗护共照护理模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探讨老龄化趋势下医务社工联动参与居家安宁疗护的共照模式,旨在探索适合我国养老体系下的居家安宁疗护模式,规范化指引医务社工参与居家共照工作,发挥社工介入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和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安宁疗护 医务社工 共照模式 老龄化
下载PDF
社工对于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介入
14
作者 何言萌 刘良轩 《中国市场》 2024年第7期25-28,共4页
摊贩这个群体已经存在了数千年,涉及范围广,群体数量庞大,给很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弥补了城市就业的缺口,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以中国来说,摊贩经济收入高达1.14亿元,相当于总城镇就业33%创造了15%的GDP。流动摊贩具有门槛低、价格低... 摊贩这个群体已经存在了数千年,涉及范围广,群体数量庞大,给很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弥补了城市就业的缺口,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以中国来说,摊贩经济收入高达1.14亿元,相当于总城镇就业33%创造了15%的GDP。流动摊贩具有门槛低、价格低廉、种类多样等特点,不仅满足了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更代表了地方文化,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是随着摊贩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三轮车堵塞了交通,果皮、油烟影响了市容市貌,低廉的价格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没有食品安全保障还影响了大众的身体健康,所以治理摊贩变得十分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工 流动摊贩 流动性 管理困境
下载PDF
福利共生:乡镇社工站福利治理实践研究——基于一项历时性考察
15
作者 王海擎 《社会建设》 2024年第1期68-88,共21页
作为新兴基层福利主体,乡镇(街道)社工站发挥关键性福利功能,弥补了基层民政力量的不足,新时期社工站与已有的基层福利主体如何协作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议题。共生理论为社工站与其他福利主体合作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基于对4家社工... 作为新兴基层福利主体,乡镇(街道)社工站发挥关键性福利功能,弥补了基层民政力量的不足,新时期社工站与已有的基层福利主体如何协作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议题。共生理论为社工站与其他福利主体合作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基于对4家社工站的跟踪调研,从共生主体、共生界面、共生环境三个方面解析社工站福利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以及两年来的变化,展现以社工站为核心的多元福利主体的共生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并探索多元福利主体共生的内在机制。“福利共生”的视角为基层福利主体协作的关系重构以及福利供给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推进基层福利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共生 乡镇社工 福利治理
下载PDF
街道社工站参与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构的行动逻辑
16
作者 温欣 王晓恬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4,共8页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社工站介入社区老年服务应从“供给-需求”转向“结构-行动”,参与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构。依托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构建社工站参与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行动框架,指出社工站应发挥整合优势,着眼于老年群体在健康...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社工站介入社区老年服务应从“供给-需求”转向“结构-行动”,参与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构。依托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构建社工站参与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行动框架,指出社工站应发挥整合优势,着眼于老年群体在健康老龄化中行动滞后与结构固化,通过“技术-社会”整合,连结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维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通过整合老年健康资源,活化社工站参与社区健康协同治理机制,为社区老年健康提供社会支持,弥合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进而突破老年健康治理的社会空间隔离,使老年群体在社区健康实践中增进社会信任与社会资本,实现积极的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结构化理论 积极老龄化 街道社工
下载PDF
乡镇社工站督导的角色实践
17
作者 姜萍 朴光星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自全国各省乡镇社工站建设以来,督导成为推动乡镇社工服务发展的重要主体和其中的一个环节。以H市督导实践为例,基于角色分析视角,认为乡镇社工站督导面对不同主体产生角色期待差异,在实践过程中扮演着行业专家、评估考核“第三方”以... 自全国各省乡镇社工站建设以来,督导成为推动乡镇社工服务发展的重要主体和其中的一个环节。以H市督导实践为例,基于角色分析视角,认为乡镇社工站督导面对不同主体产生角色期待差异,在实践过程中扮演着行业专家、评估考核“第三方”以及合作伙伴等角色,促使乡镇社工站督导存在与专业社工机构督导不同的行动与选择,具体体现在资源政策、机构管理和专业技能等层次。总结发现,由于多元主体介入、任务情境变化以及角色身份转换的影响,造成乡镇社工站督导面临一些困境。在此基础上,为利用督导身份和环节,建议从强化督导认识、丰富督导来源、完善督导内容以及评价监督机制等层次实现角色赋能,促进乡镇社工站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社工 督导实践 角色分析
下载PDF
结构洞视角下社工站资源链接社会网络的研究——以天津市J街道社工站为例
18
作者 张书萌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2期731-739,共9页
社工站建设作为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布局,对基层问题的解决与民生福祉的增进具有重大意义。社工站通过占据资源社会网络的结构洞中的桥梁位置,发挥着自己的链接作用,在基层治理与基层问题的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解基层社工站资源链接... 社工站建设作为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布局,对基层问题的解决与民生福祉的增进具有重大意义。社工站通过占据资源社会网络的结构洞中的桥梁位置,发挥着自己的链接作用,在基层治理与基层问题的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解基层社工站资源链接的过程,有利于帮助推动和培育更多基层社会问题解决的可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工 结构洞 资源链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