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和全岩成分识别东昆仑祁漫塔格斑岩-矽卡岩矿床成矿岩体和贫矿岩体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嘉情 钟世华 +7 位作者 李三忠 丰成友 戴黎明 索艳慧 郭广慧 牛警徽 薛梓萌 黄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56,共16页
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铜钼铁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发育卡尔却卡、野马泉、维宝、乌兰乌珠儿等许多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矿床。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对祁漫塔格成矿带花岗岩成矿潜力的研... 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铜钼铁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发育卡尔却卡、野马泉、维宝、乌兰乌珠儿等许多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矿床。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对祁漫塔格成矿带花岗岩成矿潜力的研究,已成为推动该地区金属矿产储量增长的重要突破口。为此,笔者在系统收集祁漫塔格成矿带典型斑岩-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和贫矿岩体(即非成矿岩体)的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数据基础上,选取28种常见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借助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开展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建立能够识别该地区斑岩-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和非成矿岩体的新方法。根据模型评价指标,笔者训练得到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准确率为0.90,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成矿岩体和非成矿岩体。该研究为祁漫塔格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了新思路,将极大地提高找矿效率、降低找矿经济和人力成本,从而更好的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相关机器学习代码已上传至GitHub,地址为https://github.com/ShihuaZhong/2023-Qimantagh-RF-whole-rock-classif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潜力 全岩主微量元素 随机森林 机器学习 祁漫塔格 东昆仑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青海祁漫塔格浅覆盖区铁多金属矿区深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以野马泉矿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喻忠鸿 王金海 +4 位作者 詹俊 张占雄 才智杰 刘国燕 曹创华 《矿产勘查》 2023年第2期204-213,共10页
祁漫塔格成矿带上的许多矿床位于山前覆盖区,地质和化探手段受到限制,以往找矿工作中以磁法寻找铁多金属矿产为主,弱磁异常区段的成矿潜力尚未进行研究。野马泉矿区是该成矿带上典型的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经过多年找矿工作后,磁异常已... 祁漫塔格成矿带上的许多矿床位于山前覆盖区,地质和化探手段受到限制,以往找矿工作中以磁法寻找铁多金属矿产为主,弱磁异常区段的成矿潜力尚未进行研究。野马泉矿区是该成矿带上典型的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经过多年找矿工作后,磁异常已经评价完毕。为研究深边部,尤其是弱磁异常区的成矿潜力,近年来在该矿区开展了重力和广域电磁法联合方法,成功追索了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带的深部延伸情况,综合物探方法在野马泉矿区深边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表明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覆盖区深部找矿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为祁漫塔格成矿带覆盖区深边部找矿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深边部找矿 覆盖区 祁漫塔格 野马泉 青海
下载PDF
新疆祁漫塔格花土沟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马德成 席振 +1 位作者 高光明 李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9-612,共14页
东昆仑祁漫塔格志留纪到泥盆纪岩浆活动强烈,其形成与大洋岩石圈俯冲造山、碰撞-后碰撞造山活动有关。本文对东昆仑祁漫塔格花土沟地区花岗闪长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岩石成岩过程及构造背景。花岗闪长岩LA-ICP-M... 东昆仑祁漫塔格志留纪到泥盆纪岩浆活动强烈,其形成与大洋岩石圈俯冲造山、碰撞-后碰撞造山活动有关。本文对东昆仑祁漫塔格花土沟地区花岗闪长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岩石成岩过程及构造背景。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396.5±4.6)Ma,为早—中泥盆世岩浆活动产物。全岩SiO_(2)含量为63.01%~74.70%,显示高K_(2)O(1.53%~4.01%)、Na_(2)O(2.16%~3.80%)和Al_(2)O_(3)(12.95%~14.48%)特征,Mg#为17.01~61.23,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中等倾斜的右倾平滑型曲线,具有负铕异常(δEu=0.48~0.72),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Rb、Th、La、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Ba等高场强元素,属I型花岗岩。结合岩体成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认为花岗闪长岩为造山带地壳物质特别是增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幔源物质的混入,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长石等矿物的结晶分离作用,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末期向后碰撞转化阶段下的挤压向伸展过渡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花岗岩 高钾钙碱性系列 泥盆纪 东昆仑造山带 祁漫塔格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库德尔特金矿区花岗闪长岩的时代、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4
作者 张勇 张爱奎 +4 位作者 何书跃 刘智刚 刘永乐 张鹏 孙非非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库德尔特金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金矿床,金矿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中。通过对花岗闪长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探讨该矿床成岩时代、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为一套准铝质... 库德尔特金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金矿床,金矿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中。通过对花岗闪长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探讨该矿床成岩时代、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为一套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分配模式,具有较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活泼不相容元素(Th、U)和LREE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HREE元素和Sr元素,成岩年龄为(242.9±1.3)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库德尔特花岗闪长岩是在中三叠世大洋板块俯冲与碰撞转换环境中形成的I型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特征 金矿床 库德尔特 东昆仑祁漫塔格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1
5
作者 王松 丰成友 +3 位作者 李世金 江军华 李东生 苏生顺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84,共11页
笔者在对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进行典型解剖基础之上,开展了矿区内与矽卡岩型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 U-Pb精细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轻... 笔者在对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进行典型解剖基础之上,开展了矿区内与矽卡岩型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 U-Pb精细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具弱的负铕异常(δEu=0.61~0.91);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亏损Nb、Sr、Ti为特征;获得15个锆石数据点的^(206)Pb/^(238)U年龄为(237±2)Ma(MSWD= 0.8),表明岩体形成于中三叠世,属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笔者认为本区花岗闪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后碰撞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锆石SHRIMP U—Pb测年 祁漫塔格 卡尔却卡 东昆仑造山带
下载PDF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的矽卡岩类型和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71
6
作者 丰成友 赵一鸣 +4 位作者 李大新 刘建楠 肖晔 李国臣 马圣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8-1115,共8页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主要发育两类矽卡岩,即钙矽卡岩和锰质矽卡岩,少数矿区还有镁矽卡岩。钙矽卡岩的组成矿物主要有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铝-钙铁系列石榴石、绿帘石、阳起石和方柱石,常伴随Fe、Cu、M...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主要发育两类矽卡岩,即钙矽卡岩和锰质矽卡岩,少数矿区还有镁矽卡岩。钙矽卡岩的组成矿物主要有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铝-钙铁系列石榴石、绿帘石、阳起石和方柱石,常伴随Fe、Cu、Mo矿化,构成钙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或铜(钼)矿床,而锰质矽卡岩主要由锰钙铁辉石组成,含少量锰三斜辉石,常伴随Pb、Zn(Ag)矿化,构成锰质矽卡岩型铅锌(银)矿床;镁矽卡岩主要组成矿物有透辉石、镁橄榄石、钙镁橄榄石和金云母,仅伴随磁铁矿化。因此,矽卡岩类型是判别矿化类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矿床 矿物学特征 铁铜多金属矿床 祁漫塔格 东昆仑 青海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区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7
7
作者 丰成友 王雪萍 +6 位作者 舒晓峰 张爱奎 肖晔 刘建楠 马圣钞 李国臣 李大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06-1817,共12页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较为典型的兼具正接触带矽卡岩亚型和外接触带矽卡岩亚型的接触交代型矿床。笔者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地质特征解剖和高精度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属成矿元素组合复杂,矿化主要产于侵入...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较为典型的兼具正接触带矽卡岩亚型和外接触带矽卡岩亚型的接触交代型矿床。笔者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地质特征解剖和高精度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属成矿元素组合复杂,矿化主要产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不同时代地层间的断裂带或不整合面及不同岩性界面,自成矿岩体内部向外具有明显的金属矿化与蚀变分带。利用锆石LA-ICP-MS和SHRIMP U-Pb法,获得成矿花岗闪长岩体和二长花岗岩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235.4±1.8)Ma(n=24,MSWD=1.7)和(219.2±1.4)Ma(n=11,MSWD=0.83);利用辉钼矿Re-Os法,获得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石和矽卡岩型钼矿石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25.0±4.0)Ma(n=7,MSWD=0.24)和(230.1±4.7)Ma(n=5,MSWD=0.12),厘定矿区成岩成矿时代为中—晚三叠世。综合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已有年代学资料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该区印支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和多金属成矿作用形成于后碰撞构造阶段,为区域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旋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多金属矿 锆石U-PB测年 RE-OS同位素测年 同位素 虎头崖 祁漫塔格 东昆仑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花岗片麻岩记录的岩浆和变质事件 被引量:49
8
作者 孟繁聪 崔美慧 +2 位作者 吴祥珂 吴久芳 王建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07-2122,共16页
东昆仑青海祁漫塔格尕林格一带原定为金水口群的眼球状花岗片麻岩,实际为新元古代早期形成的花岗岩。采用SHRIMP和LA-MC-ICP-MS两种方法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了测试,获得的年龄分别为938±5Ma和938±2Ma,代表了花岗岩的形成时代。... 东昆仑青海祁漫塔格尕林格一带原定为金水口群的眼球状花岗片麻岩,实际为新元古代早期形成的花岗岩。采用SHRIMP和LA-MC-ICP-MS两种方法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了测试,获得的年龄分别为938±5Ma和938±2Ma,代表了花岗岩的形成时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S-型,属于钙碱性系列的弱过铝-过铝质花岗岩,εNd(0)为-9.4~-11.7,εNd(t=938Ma)为-0.6~-3.2,显示低的负值,tDM为1.6~2.1Ga,推测其源岩与白沙河岩组类似。东昆仑东段、柴北缘以及阿尔金均有1000~900Ma的花岗岩形成,表明这次岩浆活动比较广泛,可能与我国西部不同陆块间的汇聚有关,是我国西部新元古代克拉通基底形成的反映,同时也响应于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形成。花岗片麻岩中1粒锆石边部获得了416±11Ma的年龄,与区域上志留-泥盆纪花岗岩形成时代一致,代表了新元古代花岗岩发生变质作用的时代,其中白云母40Ar/39Ar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406±2Ma,代表了变质花岗岩的冷却年龄,这些年龄表明新元古代花岗岩卷入了古生代中期与祁漫塔格洋/海盆关闭有关的造山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片麻岩 新元古代 古生代中期 金水口群 祁漫塔格 东昆仑
下载PDF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蚀变特征 被引量:84
9
作者 赵一鸣 丰成友 +4 位作者 李大新 刘建楠 肖晔 于淼 马圣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共19页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目前已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和最有找矿潜力的矽卡岩铁多金属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上,该地区属东昆仑造山带;成矿主要与印支期(204~237Ma)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有关;控矿地层包...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目前已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和最有找矿潜力的矽卡岩铁多金属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上,该地区属东昆仑造山带;成矿主要与印支期(204~237Ma)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有关;控矿地层包括蓟县系狼牙山组大理岩、硅质岩,奥陶系—志留系滩间山群大理岩、碎屑岩、硅质岩、中-基性火山岩和石炭系结晶灰岩、碎屑岩等。区内发育3类矽卡岩,即钙矽卡岩、镁矽卡岩和锰质矽卡岩,以前者为主。钙矽卡岩常伴生Fe、Cu、Mo(Pb,Zn)矿化,镁矽卡岩主要伴生Fe矿化,锰质矽卡岩则伴生Pb、Zn(Ag)矿化;矿石矿物组合多种多样,矿化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内接触带侵入岩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与矽卡岩类型一起构成该类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地质背景 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矽卡岩类型 钾质交代现象 祁漫塔格地区 青海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东段晚二叠世-早侏罗世侵入岩岩石组合时空分布、构造环境的讨论 被引量:44
10
作者 王秉璋 陈静 +3 位作者 罗照华 陈发彬 王涛 郭贵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13-3228,共16页
祁漫塔格地区是青藏高原北部最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晚二叠世-早侏罗世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以祁漫塔格东段为研究区分析讨论了祁漫塔格及临区晚二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特点,从晚二叠世-早侏罗世可以识别出4个阶段5个花岗岩组合。... 祁漫塔格地区是青藏高原北部最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晚二叠世-早侏罗世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以祁漫塔格东段为研究区分析讨论了祁漫塔格及临区晚二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特点,从晚二叠世-早侏罗世可以识别出4个阶段5个花岗岩组合。(1)晚二叠世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与偏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组合,LA-ICP-MS U-Pb年龄在252.0~258.5Ma,普遍含暗色铁镁质微粒包体;(2)中三叠世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LA-ICP-MS U-Pb年龄在226.9~238.6Ma,富含暗色铁镁质微粒包体,为偏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Sr含量一般在400×1^0-6~537×10^-6,δEu在0.67~0.95;(3)晚三叠世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LA-ICP-MS U-Pb年龄在211.7~214.1Ma,为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Sr含量一般在341×10^-6~515×10^-6,δEu在0.69~0.95之间;(4)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组合,LA-ICP-MS U-Pb年龄在199.5~204.4Ma,为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Sr含量在54×10^-6~195×10^-6。晚二叠世花岗岩组合为大陆边缘弧火成岩构造组合,与古特提斯洋俯冲相关;中三叠世花岗岩组合出露面积巨大,构成了印支期北昆仑岩浆弧的主体,形成于俯冲-碰撞转换阶段,与俯冲岩石圈板片的断离相关,这一事件在东昆仑具有普遍意义,是东昆仑造山带最具规模的地幔物质注入与壳幔岩浆混合事件,晚三叠世花岗岩组合形成于后碰撞阶段,是加厚陆壳底部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石组合 晚二叠世-早侏罗世 祁漫塔格 东昆仑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形成环境 被引量:45
11
作者 郝娜娜 袁万明 +4 位作者 张爱奎 曹建辉 陈小宁 冯云磊 李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1-215,共15页
东昆仑祁漫塔格构造—岩浆岩带发育大量与加里东期造山有关的花岗岩,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为祁漫塔格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新信息,而且对探讨整个东昆仑造山带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祁漫塔格东部那棱郭勒河东黑云母二... 东昆仑祁漫塔格构造—岩浆岩带发育大量与加里东期造山有关的花岗岩,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为祁漫塔格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新信息,而且对探讨整个东昆仑造山带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祁漫塔格东部那棱郭勒河东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祁漫塔格乌兰乌珠尔钾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并对研究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进行探讨。本区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20.6±2.6Ma、421.2±1.9Ma。祁漫塔格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花岗岩类整体属高钾钙碱性准铝—过铝质花岗岩,稀土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中等负铕异常,微量元素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Sr、P、Ti亏损的特征;该时期为后碰撞构造环境,岩石成因类型以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为主,但同时出露同时期S型花岗岩,推测在同碰撞挤压造山作用向后碰撞区域拉伸构造体制(约420Ma)的转换时期,产生了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的花岗岩、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及过铝质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晚志留一早泥盆世 祁漫塔格 东昆仑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野马泉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48
12
作者 宋忠宝 贾群子 +6 位作者 张占玉 何书跃 陈向阳 全守村 栗亚芝 张雨莲 张晓飞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09-217,共9页
前人认为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属矽卡岩型,笔者首次在野马泉矿区发现在矿体的顶部有喷流岩——紫红色碧玉岩出现,证明在野马泉矿区曾发生过海底喷流成矿作用。通过分析对比,认为该区早期为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晚期为矽卡岩成矿作用,也就是说... 前人认为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属矽卡岩型,笔者首次在野马泉矿区发现在矿体的顶部有喷流岩——紫红色碧玉岩出现,证明在野马泉矿区曾发生过海底喷流成矿作用。通过分析对比,认为该区早期为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晚期为矽卡岩成矿作用,也就是说野马泉铁铜矿床的成因应为喷流沉积+矽卡岩型。对于在该区找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沉积+矽卡岩型 成因 铁铜矿床 野马泉 祁漫塔格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75
13
作者 丰成友 王松 +2 位作者 李国臣 马圣钞 李东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5-678,共14页
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的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不仅是一个特征显著的构造-岩浆岩带,而且也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对该区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组成研究,并探讨了成矿意义。结果表明,本区中... 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的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不仅是一个特征显著的构造-岩浆岩带,而且也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对该区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组成研究,并探讨了成矿意义。结果表明,本区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均系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晚三叠世花岗岩具有更高的K2O/Na2O比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中等初始锶比值和偏负的εNd(t)值表明它们主要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深熔或重熔,并可能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发育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的中三叠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30~237Ma,大多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的晚三叠世高分异富钾花岗岩形成于204~228Ma,表明大约240Ma祁漫塔格主造山已由挤压转入伸展并伴有幔源岩浆活动,晚三叠世后演化到后碰撞阶段;中晚三叠世花岗岩与本区密集产出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时空与成因关系密切,具有重要找矿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地质年代学 中-晚三叠世 后碰撞 祁漫塔格 东昆仑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索拉吉尔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1
14
作者 丰成友 李东生 +4 位作者 屈文俊 杜安道 王松 苏生顺 江军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索拉吉尔铜钼矿床是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与含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中的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规模大、品位高。利用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技术,获得9件样品的模式年龄为(236.9~240.1)Ma,加权平均年龄为(238.8±1.3)Ma... 索拉吉尔铜钼矿床是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与含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中的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规模大、品位高。利用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技术,获得9件样品的模式年龄为(236.9~240.1)Ma,加权平均年龄为(238.8±1.3)Ma,其加权平均方差(MSWD)为0.32,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239±11)Ma(MSWD=0.48),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结果集中一致,表明铜钼成矿作用发生于中三叠世。索拉吉尔铜钼矿床辉钼矿样品中铼含量为73.8~98.5μg/g,指示其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合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吉尔矽卡岩型铜钼矿床 辉钼矿 铼-锇同位素定年 祁漫塔格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走廊域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岩石组合及时空格架 被引量:58
15
作者 王秉璋 罗照华 +2 位作者 李怀毅 谌宏伟 胡旭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9-782,共14页
基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构造走廊域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类的野外地质学、岩石学、时空分布和同位素定年资料,可以识别出5个构造岩浆阶段和5个构造岩浆带。研究区的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早中二叠世阶段、晚二叠世晚期—中三叠世早... 基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构造走廊域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类的野外地质学、岩石学、时空分布和同位素定年资料,可以识别出5个构造岩浆阶段和5个构造岩浆带。研究区的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早中二叠世阶段、晚二叠世晚期—中三叠世早期、中三叠世、晚三叠世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中二叠世阶段的岩浆活动产物为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组合、石英闪长岩+斑状石英闪长岩组合及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组合,晚二叠世晚期—中三叠世早期(254.1~240.6Ma)为(斑状)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中三叠世(安尼期晚期—拉丁初期)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组合;晚三叠世(212~225Ma)为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瑞替—郝塘期)代表性的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斑状)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这些火成岩组合有规律地分布在构造走廊域内,是揭示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祁漫塔格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侵入岩 火成岩组合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玛兴大坂晚三叠世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Nd-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43
16
作者 吴祥珂 孟繁聪 +1 位作者 许虹 崔美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80-3394,共15页
青海东昆仑祁漫塔格玛兴大坂岩体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主要矿物组合为斜长石(30%~35%)+钾长石(25%~33%)+石英(23%~25%)+黑云母(3%~5%),全岩地球化学总体显示SiO2为68.61%~69.37%,K2O为3.95%~4.08%,P2O5为0.11%~0.12%,FeOT/MgO为... 青海东昆仑祁漫塔格玛兴大坂岩体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主要矿物组合为斜长石(30%~35%)+钾长石(25%~33%)+石英(23%~25%)+黑云母(3%~5%),全岩地球化学总体显示SiO2为68.61%~69.37%,K2O为3.95%~4.08%,P2O5为0.11%~0.12%,FeOT/MgO为4.02~4.21,A/CNK(0.96~0.99)<1,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花岗岩,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其稀土元素配分图和蛛网图显示具有大陆弧花岗岩特点,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Sr、P、Ti、Nb和Ta等元素;玛兴大坂二长花岗岩的143Nd/144Nd比值为0.512326~0.512340、εNd(t)=-2.5~-3.2,指示该花岗岩具有壳幔混合I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LA-MC-ICP-MSU-Pb年龄数据显示玛兴大坂二长花岗岩体的侵位时代为218±2Ma;锆石176Hf/177Hf比值较低(0.28251~0.282623),εHf(t)值为-4.43~-0.62,可能为幔源物质(大的正εHf(t)值)与古老地壳物质(大的负εHf(t)值)混合后的结果。Nd同位素tDM2(1.20~1.25Ga)与Hf同位素tDM2(1.08~1.28Ga)基本一致,推测中元古代末期祁漫塔格地区存在壳幔分异作用,而玛兴大坂二长花岗岩的部分源岩为中元古代以前的物质。认为玛兴大坂二长花岗岩与祁漫塔格晚三叠世火山岩形成时代相近,响应于三叠纪末古特提斯洋的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年龄 地球化学 Nd-Hf同位素 二长花岗岩 玛兴大坂 祁漫塔格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斑岩铜矿的成矿条件和远景 被引量:30
17
作者 何书跃 祁兰英 +3 位作者 舒树兰 尹和珍 何寿福 景向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2,共9页
文章对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其形成于造山带汇聚阶段中后期的活动陆缘环境,与驱龙斑岩铜矿对比具有相类似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远景很大,特别是卡而却卡、乌兰乌珠尔、鸭子沟、尕怒大门等地区具有斑... 文章对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其形成于造山带汇聚阶段中后期的活动陆缘环境,与驱龙斑岩铜矿对比具有相类似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远景很大,特别是卡而却卡、乌兰乌珠尔、鸭子沟、尕怒大门等地区具有斑岩铜矿成矿的广阔前景,有希望找到新的大型超大型铜矿床。通过对乌兰乌珠尔矿床的解剖,该矿区构造裂隙发育,岩石蚀变强烈,具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分带:由中心向外依次为强硅化带→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成矿元素以铜为主,伴有铅、锌、锡等多种有用组分。岩浆岩、热液蚀变作用、热液运移和矿质沉淀的构造空间控制了矿床的产出。为进一步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祁漫塔格 斑岩铜矿 成矿条件 远景
下载PDF
青藏高原祁漫塔格地区早古生代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秉璋 罗照华 +3 位作者 潘彤 宋泰忠 校培喜 张志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0-874,共15页
祁漫塔格地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发育,初步确定该地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中晚奥陶世,可划分出4个火山岩带,分别为公路沟-乱石沟带、宽沟-小狼牙山带、巴音郭勒-苏海图带和那陵格勒河带。公路沟-乱石沟带火山岩为富铌玄武岩... 祁漫塔格地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发育,初步确定该地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中晚奥陶世,可划分出4个火山岩带,分别为公路沟-乱石沟带、宽沟-小狼牙山带、巴音郭勒-苏海图带和那陵格勒河带。公路沟-乱石沟带火山岩为富铌玄武岩组合,具有相对高的Nb(7.4×10-6~10.1×10-6)、TiO2(1.56%~2.24%)和P2O5(0.24%~0.34%)含量。宽沟-小狼牙山带火山岩岩石类型复杂,SiO2质量分数集中分布于2个端元,可进一步分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组合和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玄武岩中获得了440.2Ma±2.4Ma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值,流纹岩中获得了450.3Ma±1.2Ma的年龄值。巴音郭勒-苏海图带为拉斑玄武岩组合,具低钛(1.1%)、富钠(2.17%,)、低钾(0.14%)的特点。那陵格勒河带火山岩也为拉斑玄武岩组合,特征与巴音郭勒-苏海图带相似,但具有更高的Ti含量(1.64%)。这3类岩石组合均代表了弧后裂陷环境中形成的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地区 早古生代 海相火山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祁漫塔格造山带——青藏高原北部地壳演化窥探 被引量:22
19
作者 于淼 丰成友 +8 位作者 何书跃 赵梦琪 赵一鸣 李大新 瞿泓滢 刘建楠 王辉 周建厚 钟世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3-723,共21页
祁漫塔格是东昆仑造山带的一个分支,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夹持于柴达木盆地和库木库里盆地中间,向西被阿尔金走滑断裂错段。从元古代到早中生代,由于受到多期、多阶段大洋俯冲和关闭影响,导致不同地体间发生碰撞拼贴和大陆增生过程,并由... 祁漫塔格是东昆仑造山带的一个分支,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夹持于柴达木盆地和库木库里盆地中间,向西被阿尔金走滑断裂错段。从元古代到早中生代,由于受到多期、多阶段大洋俯冲和关闭影响,导致不同地体间发生碰撞拼贴和大陆增生过程,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岩浆事件。祁漫塔格造山带内发育新元古代花岗岩(1000~820 Ma)是对Rodinia超大陆形成的响应。以阿达滩和白干湖逆冲断裂为界,划分为南、北祁漫塔格两地体。北祁漫塔格地体作为活动大陆边缘,发育大量的早古生代与俯冲有关的花岗岩和VA型蛇绿岩;南祁漫塔格地体最初为洋内俯冲形成的原始大洋岛弧,发育早古生代SSZ型蛇绿岩、岛弧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火山岩。随着持续俯冲,年轻岛弧伴伴随地壳加厚转变为成熟岛弧。南、北祁漫塔格地体间的碰撞(弧-陆碰撞)可能发生在晚志留世(422Ma),并持续到早泥盆世(398Ma)。在此期间(422~389Ma),南祁漫塔格地体内发育一系列同碰撞型花岗岩;北祁漫塔格地体内发育一系列的大洋岛弧花岗岩。南祁漫塔格作为外来地体,碰撞拼贴对于大陆边缘、大陆增生意义重大。之后,南、北祁漫塔格地体进入后碰撞环境并发育一系列板内花岗岩。此外,伸展导致造山带垮塌,发育中泥盆统磨拉石建造。碰撞使得海沟后退,海沟阻塞导致俯冲减弱甚至停止,因而产生了石炭-二叠纪(357~251 Ma)岩浆活动缺口。古特提斯祁漫塔格洋的最终关闭可能始于晚二叠世,使得库木库里微板块拼贴于大陆边缘;碰撞抬升导致缺失上二叠统-中三叠统地层。早中三叠世(251~237 Ma)由于碰撞,俯冲大洋板片回转,之后断离,软流圈地幔物质沿岩石圈地幔通道上涌,使得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到了晚三叠世,大规模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物质拆沉,导致古老地壳物质发生熔融,形成了一系列后碰撞背景下的钙碱性和碱性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 构造-岩浆演化 古特提斯洋 蛇绿岩 弧-陆碰撞
下载PDF
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 被引量:26
20
作者 高晓峰 校培喜 +4 位作者 谢从瑞 过磊 董增产 奚仁刚 康磊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对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作用的研究表明,岩浆活动峰期为加里东期—印支期,并有从北向南逐渐变新的趋势。区域成矿峰期与岩浆活动峰期是一致的,主要成矿母岩为岩浆弧相俯冲-碰撞杂岩。另外,祁漫塔格地区主要发育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 对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作用的研究表明,岩浆活动峰期为加里东期—印支期,并有从北向南逐渐变新的趋势。区域成矿峰期与岩浆活动峰期是一致的,主要成矿母岩为岩浆弧相俯冲-碰撞杂岩。另外,祁漫塔格地区主要发育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带,北东向断裂是影响区域成矿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岩浆岩 祁漫塔格 东昆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