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王冰玉 黄巧玲 +1 位作者 傅金英 刘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祛瘀通络方口服联合灌汤1号保留灌肠治疗,疗...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祛瘀通络方口服联合灌汤1号保留灌肠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局部症状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局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局部症状的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8、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8、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80.00%(4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用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治疗,可改善自觉症状及妇科阳性体征,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通络方 灌汤1号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益气祛瘀通络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患者的效果及对外周神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方锦舒 朱宝龙 翟萍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0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祛瘀通络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患者的效果及对外周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 目的探讨益气祛瘀通络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患者的效果及对外周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益气祛瘀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比较两组外周神经毒性分级、中医证候疗效、卡诺夫斯凯计分(KPS)、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外周神经毒性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KPS和血红蛋白水平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血尿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益气祛瘀通络方能有效改善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反应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祛瘀通络方 气虚血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外周神经损伤
下载PDF
祛瘀通络方治疗脑血管病脑梗死170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黎明 魏爱环 《陕西中医》 2009年第7期822-823,共2页
目的:观察祛瘀、益气、通络药配伍治疗脑血管病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70例,采用祛瘀通络方(川芎、丹参、黄芪、女贞子、大黄、水蛭)治疗中风(中经络);对照组85例,采用静脉点滴706代血浆,维脑路通为主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 目的:观察祛瘀、益气、通络药配伍治疗脑血管病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70例,采用祛瘀通络方(川芎、丹参、黄芪、女贞子、大黄、水蛭)治疗中风(中经络);对照组85例,采用静脉点滴706代血浆,维脑路通为主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P<0.05。结论:本方法具有抗凝、消炎、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中医药疗法 活血剂/治疗应用 理气剂/治疗应用 @祛瘀通络方
下载PDF
祛瘀通络方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创伤性反应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阎伟 李金松 +3 位作者 闫茹 刘希斗 骆帝 宋克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 :观察祛瘀通络方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肢体创伤性反应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因单纯膝骨性关节炎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骨科护理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 目的 :观察祛瘀通络方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肢体创伤性反应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因单纯膝骨性关节炎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骨科护理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后第2天加服祛瘀通络方水煎剂,每日1剂,观察术后第1,3,5,7天患肢肿胀程度,检测术后第1,3,7天C-反应蛋白(CRP)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第3、7天的CRP、IL-6水平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通络方可以有效调控术后患者血清中的炎性指标CRP与IL-6水平,明显缓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创伤性反应,改善术后膝关节的功能,有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祛瘀通络方 创伤性反应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志勇 王松龄 《光明中医》 2009年第10期1905-1906,共2页
目的:观察导师王松龄教授自拟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口服化痰祛瘀通络方,对照组60例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疗程均为15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观察导师王松龄教授自拟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口服化痰祛瘀通络方,对照组60例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疗程均为15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为8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药治疗 化痰祛瘀通络方 急症
下载PDF
强肾祛瘀通络方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肾虚络瘀型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甘文渊 王银 肖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66-1970,共5页
目的:探讨强肾祛瘀通络方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肾虚络瘀型IgA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收治的78例IgA肾病肾虚络瘀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及利... 目的:探讨强肾祛瘀通络方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肾虚络瘀型IgA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收治的78例IgA肾病肾虚络瘀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及利尿治疗等,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奥美沙坦酯。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另给予强肾祛瘀通络方。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含量,主要项目包括微量白蛋白(MA)、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素氮(BUN);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主要观察项目包括面色晦黯、定位刺痛、口干唇燥、失眠心烦、腰酸乏力及浮肿头晕;检测其中IgA肾病标记物含量,主要检测项目包括补体C3、免疫球蛋白A(IgA)、干扰素-γ(IFN-γ)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主要检测项目包括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血浆黏度。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主要检测项目包括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MA、胱抑素C、Ccr、24 h尿蛋白定量及BUN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面色晦黯、定位刺痛、口干唇燥、失眠心烦、腰酸乏力及浮肿头晕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补体C3、IgA、IFN-γ及TGF-β1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DA、GSH-PX、SOD及T-Aoc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血浆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肾祛瘀通络方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肾虚络瘀型IgA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肾祛瘀通络方 奥美沙坦酯 肾虚 IGA肾病
原文传递
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游振阳 尹利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0期1800-1802,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血清转移生长因子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分别为(12.38±1.38)分、(16.25±1.74)分,分别低于治疗前的(21.47±1.58)分、(21.36±1.69)分(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8%,高于对照组的81.93%(P<0.05);治疗组FEV1%、FEV1/FVC水平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EV1%、FEV1/FVC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上升(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TGF-β1、b-FGF水平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TGF-β1、b-FGF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更低(P<0.05)。结论采用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脾气虚证
下载PDF
自拟祛瘀通络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吕林英 罗艺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气滞血瘀型心绞痛使用自拟祛瘀通络方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入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拟祛瘀通络... 目的研究气滞血瘀型心绞痛使用自拟祛瘀通络方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入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拟祛瘀通络方,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值,统计治疗前后1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49%(33/41),高于对照组58.54%(24/41)(P <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值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祛瘀通络方对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进而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及硝酸甘油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通络方 气滞血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化痰祛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入络型急性脑梗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甘俊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入络型急性脑梗塞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3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化痰祛瘀通络方(生黄芪30g,半夏20g,丹参、当归各15g,...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入络型急性脑梗塞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3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化痰祛瘀通络方(生黄芪30g,半夏20g,丹参、当归各15g,生地黄20g,川芎、赤芍、三七各15g,水蛭、石菖蒲、葛根、川牛膝、酒大黄各10g)1剂/d,水煎2次,取混合液汁400mL分早晚口服,口服困难者予鼻饲给药。言语不清加远志10g以祛痰宣窍,痰瘀交阻加桃仁10g以活血化瘀;风阳上扰加天麻10g以平肝潜阳。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46%;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0.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祛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入络型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脑细胞缺氧、缺血和脑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风痰入 中风 化痰祛瘀通络方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风痰入络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丽 罗衍(指导) 周海秀 《内蒙古中医药》 2020年第1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风痰入络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科确诊的86例风痰入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风痰入络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科确诊的86例风痰入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疗程均为14 d,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观察组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比黏度、全血低切比黏度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风痰入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风痰入 化痰祛瘀通络方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祛瘀通络方治疗脑梗塞急性期56例临床观察
11
作者 周益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年第3期15-16,共2页
目的 :观察祛瘀通络方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塞急性期患者 10 8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6例在对照组 5 2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瘀通络方。 1疗程后 ,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 目的 :观察祛瘀通络方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塞急性期患者 10 8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6例在对照组 5 2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瘀通络方。 1疗程后 ,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1.7% ,对照组为 76 .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急性期 祛瘀通络方 血液流变性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
1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方术来源】河南中医学院临证效验[刘志勇,王松龄.光明中医,2009,(10):1905.1906][适应病症]急性脑梗死。[方术内容]①化痰祛瘀通络方:半夏12g,陈皮、川芎各12g,茯苓20g,白术、泽兰各30g,白芥子、泽泻各10g,天麻16g,全... [方术来源】河南中医学院临证效验[刘志勇,王松龄.光明中医,2009,(10):1905.1906][适应病症]急性脑梗死。[方术内容]①化痰祛瘀通络方:半夏12g,陈皮、川芎各12g,茯苓20g,白术、泽兰各30g,白芥子、泽泻各10g,天麻16g,全蝎8g。②加减:肝阳上亢明显,加代赭石15g,菊花10g;失语或语涩者,加远志10g;阴虚明显,加枸杞15g,女贞子30g。③用法:先将白芥子加水先煎30min,再入它药煎30min,二煎30min,两煎混合,日l剂,分2次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祛瘀通络方 化痰 河南中医学院 治疗 适应病症 肝阳上亢 白芥子
下载PDF
活血祛瘀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缓解期疗效观察
13
作者 符青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0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祛瘀通络方加减辨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采用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及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祛瘀通络方加减辨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采用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及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祛瘀通络方加减辨治,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状况、生活能力、凝血功能、炎症介质水平。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纤维蛋白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活血祛瘀通络方加减辨治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能力,改善机体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活血祛瘀通络方 神经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效果分析
14
作者 郑秀琴 马文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4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按1:1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9例,异丙托溴铵... 目的:分析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按1:1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9例,异丙托溴铵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观察组39例,常规西医加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评估其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治疗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有显著效果,症状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痰祛瘀通络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脾气虚证
下载PDF
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玉山江 王先敏 何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31-1533,共3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所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给予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祛湿化瘀...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所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给予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祛湿化瘀通络方。两组在年龄、病程、身高、体重、尿酸基线水平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2天后,治疗组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明显降低,对照组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也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少内生尿酸的生成和吸收,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同时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改善脂代谢紊乱;并对中医证候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高脂血症 湿化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祛瘀通络豁痰方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31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裕华 刘艳霞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豁痰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祛瘀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喉炎大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凤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4-217,I0047,共5页
目的研究祛瘀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喉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建模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祛瘀化痰通络方组各10只,正常组大鼠10只。祛瘀化痰通络方组给予祛瘀化痰通络加减方干预,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灌胃干预,模型组... 目的研究祛瘀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喉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建模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祛瘀化痰通络方组各10只,正常组大鼠10只。祛瘀化痰通络方组给予祛瘀化痰通络加减方干预,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灌胃干预,模型组和正常组两组大鼠均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干预。观察大鼠喉部组织病理学,统计体质量、肉芽增生、足肿胀、咳嗽次数,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β(IL-6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祛瘀化痰通络方组体重、肉芽增生、足肿胀、咳嗽次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祛瘀化痰通络方组IL-1β、IL-6β、ICAM-1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祛瘀化痰通络方组TNF-α、CRP、MMP-9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喉炎大鼠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起到抗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 慢性喉炎 白介素-1Β 白介素-6β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玉山江.艾克木 郑艳丽 +1 位作者 王先敏 哈丽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506,共2页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降糖药加祛湿化瘀通络方,对照组给予西医降糖药;2组疗程均为90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肾...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降糖药加祛湿化瘀通络方,对照组给予西医降糖药;2组疗程均为90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23.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肾功能、血脂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轻高尿酸患者血尿酸和肾脏损害程度、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湿化
下载PDF
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玉山江.艾克木 郑艳丽 +1 位作者 王先敏 姚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降糖药加祛湿化瘀通络方;对照组给予西医降糖药;两组疗程均为9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降糖药加祛湿化瘀通络方;对照组给予西医降糖药;两组疗程均为9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23.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血肌酐(Cr)外,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轻高尿酸患者的血尿酸、减轻肾脏损害程度、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湿化
下载PDF
电针联合祛瘀化痰通络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洋 金杰 +1 位作者 索丹风 张菲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1期72-73,113,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祛瘀化痰通络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血清P-选择素(CD62p)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9例,按照随机数...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祛瘀化痰通络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血清P-选择素(CD62p)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祛瘀化痰通络方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联合祛瘀化痰通络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清CD62p、PAC-1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及血清CD62p、PAC-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祛瘀化痰通络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降低血清中CD62p、PAC-1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电针 化痰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