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武帝的神不灭论新探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玮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3-116,83,共5页
梁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很有名的奉佛君主,并且在位期间曾经发动并组织了针对范缜《神灭论》的大规模批判。然而,关于梁武帝所主张的神不灭论,以往的研究较少从梁武帝自身的佛学和儒家思想背景出发来加以深入考察;而如果联系梁武帝的... 梁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很有名的奉佛君主,并且在位期间曾经发动并组织了针对范缜《神灭论》的大规模批判。然而,关于梁武帝所主张的神不灭论,以往的研究较少从梁武帝自身的佛学和儒家思想背景出发来加以深入考察;而如果联系梁武帝的《立神明成佛义记》,就会发现其神不灭论的真实意义在于强调因果理论,并以此在伦理教化方面融合儒释二教,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武帝 神不灭论 儒家 佛教
下载PDF
神不灭论对世俗政治秩序的辅助作用——兼论范缜的《神灭论》
2
作者 张践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南北朝时期,无神论者范缜批判佛教的"神不灭论",对于阻止佛教的过快传播产生了积极意义。但是范镇的神不灭论,对于儒家"神道设教"的政治思想,也有不利之处。佛教在反驳范缜的神灭论时,也比较充分地论证了佛教对于... 南北朝时期,无神论者范缜批判佛教的"神不灭论",对于阻止佛教的过快传播产生了积极意义。但是范镇的神不灭论,对于儒家"神道设教"的政治思想,也有不利之处。佛教在反驳范缜的神灭论时,也比较充分地论证了佛教对于中国古代宗法政治的辅助作用,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武帝处理"神灭论"之争时搁置矛盾的方法,对于构建和谐的政教关系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佛教 神不灭论 灭论 梁武帝 政教关系
下载PDF
宗炳的神不灭论思想
3
作者 张敬川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2-27,共6页
宗炳是庐山慧远的俗家弟子,他继承并发展了慧远的神不灭论思想,作《神不灭论》一文阐释其观点及理论依据。宗炳结合当时佛教义学的核心内容,具体阐明了神、心、识、情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从神不灭推出了人必成佛的结论。他认为每个人都... 宗炳是庐山慧远的俗家弟子,他继承并发展了慧远的神不灭论思想,作《神不灭论》一文阐释其观点及理论依据。宗炳结合当时佛教义学的核心内容,具体阐明了神、心、识、情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从神不灭推出了人必成佛的结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识神,在未成佛之前识神处于染的状态,修行就是澄净识神的过程。当人的识神完全清净时便是涅槃的状态。既然人人都有不灭的识神,并最终可以通过修行使识神澄净,这就意味着人人都可以成佛。这一思想与涅槃佛性思想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炳 神不灭论 心识
下载PDF
谈庄子的无神论和神不灭论的矛盾
4
作者 张季平 《齐鲁学刊》 1982年第2期35-38,共4页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变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多种的层次,人们头脑反映客观事物也具有层次性;分析、把握人们思想的层次是理解人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环节,理解一个思想家的思想也是这样。庄子思想是多层次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往往呈...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变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多种的层次,人们头脑反映客观事物也具有层次性;分析、把握人们思想的层次是理解人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环节,理解一个思想家的思想也是这样。庄子思想是多层次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往往呈现矛盾的情况,但又是有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一、庄子的无神论思想春秋战国时代反对宗教迷信,具有无神论思想的有法家、兵家和道家学派。法家主要是从政治实践方面来反对宗教迷信,兵家则从你死我活的战争经验中认识到天命鬼神的不可信,但他们并没有上升到哲学高度加以阐明。从哲学上阐明这一问题的是庄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迷信 论思想 神不灭论 思想体系 宗教思想 宗教观念 庄子思想 上帝 天命鬼 重要环节
下载PDF
范缜反对“神不灭论”的斗争——兼论南北朝儒法斗争的特点
5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46-52,共7页
范缜(公元450—515年),字子真,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是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战斗的无神论者。在儒佛合流、神学泛滥的齐梁时期,他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积极宣传无神论思想,对维护门阀士族反动统治的佛教神学唯心主义进行了无情... 范缜(公元450—515年),字子真,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是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战斗的无神论者。在儒佛合流、神学泛滥的齐梁时期,他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积极宣传无神论思想,对维护门阀士族反动统治的佛教神学唯心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表现了这个法家人物敢于反潮流的战斗精神。他的哲学著作《神灭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论 批判佛教 南北朝时期 神不灭论 论思想 论者 灵魂不灭 学唯心主义 儒家思想 萧子良
下载PDF
“神不灭”论与魏晋南北朝文艺美学中的重“神”思想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晶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4-130,共7页
关于“形神”关系的不同辩难 ,与关于“神灭”论同”神不灭”论的论争 ,是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思想界的一个焦点。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看 ,“神灭”论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而“神不灭”论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这是不容置疑的 ;而从美学... 关于“形神”关系的不同辩难 ,与关于“神灭”论同”神不灭”论的论争 ,是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思想界的一个焦点。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看 ,“神灭”论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而“神不灭”论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这是不容置疑的 ;而从美学的意义上看 ,这场论争则大大提高了当时的思辨水准 ,深化了人们对精神现象的超越性、丰富性和广延性的认识 ,并直接强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美学中的重“神”倾向。深入分析慧远、宗炳等人的“神不灭”论思想 ,可揭示出其与顾恺之、宗炳和刘勰等人在文艺领域里对“神”的重视与“神不灭”思想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不灭”论 以形写 山水之
下载PDF
从“无我轮回”说到“神不灭”论——印度佛教业报轮回说与中国六朝时期佛教因果报应论的问题意识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林 《学海》 CSSCI 2004年第5期75-80,共6页
在“无我”说前提下如何安立“轮回主体”的问题和业报轮回之有无问题 ,乃是印度和中国佛教构建自身业报轮回理论不同的问题视域 ,而此一差异 ,蕴含了相当深远的思想史意义。
关键词 佛教 业报轮回说 因果报应论 问题意识 不灭”论
下载PDF
元神不灭论"的迷信邪说
8
作者 方立天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神不灭论 批判“法轮功” “用” “质” 李洪志 中国哲学史 相关联 灭论》
原文传递
“形神”不定:魏晋南北朝思想的一个面向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梁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9,共7页
"形神"不定("神"不定,形神关系不定)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思想的一个重要面向。魏晋时期,神灭论者认为神是精气,形神之间是地位相等的两种实体间的合同共处关系;神不灭论者如慧远以神为灵魂,认为它是轮回业报之主体。... "形神"不定("神"不定,形神关系不定)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思想的一个重要面向。魏晋时期,神灭论者认为神是精气,形神之间是地位相等的两种实体间的合同共处关系;神不灭论者如慧远以神为灵魂,认为它是轮回业报之主体。南北朝时代,神不灭论者如梁武帝、沈绩,从成佛的根据讲神识不灭;神灭论者范缜说的"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因为两派讲的"神"不是同一概念,范缜的神灭论并没有在佛性论层面与梁武帝、沈绩思想形成实质意义的交锋。不过,他们都共享了体用思维:一方面,范缜认为形神关系是形体与功用之间的相即关系;另一方面,梁武帝、沈绩以体用范畴论证湛一不变的神明与因境而起、无明无常的心识之间的关系,在体用关系上主张体独立于用而支配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论 神不灭论 业报 体用
下载PDF
重提古代的形神之辩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静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20-26,共7页
形与神的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古代的形神之辩曾是异常尖锐和激烈 ,从鬼魂说与精气说的对立 ,经过神定说与形定说之争 ,到形尽神不灭说与形尽神灭说的斗争达到了最高潮。而一直到今天 ,形神之辩从未停止过。在新的形势下 ,它... 形与神的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古代的形神之辩曾是异常尖锐和激烈 ,从鬼魂说与精气说的对立 ,经过神定说与形定说之争 ,到形尽神不灭说与形尽神灭说的斗争达到了最高潮。而一直到今天 ,形神之辩从未停止过。在新的形势下 ,它又增添了新内容 ,赋予了新含义。今天 ,重提古老的形神之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辩 鬼魂说 精气说 神不灭论 灭论 古代
下载PDF
《形影神》主旨探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声扬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6-11,共6页
研究陶诗者,总喜欢把《形影神》诗看作是批判慧远的《佛影铭》和《形尽神不灭论》的力作。其实,《形影神》诗是陶渊明哲学思想的一次自我阐发,比之《归去来兮辞》、《自祭文》、《桃花源诗并记》,尤能表示其思想的深度与广度。谨就以下... 研究陶诗者,总喜欢把《形影神》诗看作是批判慧远的《佛影铭》和《形尽神不灭论》的力作。其实,《形影神》诗是陶渊明哲学思想的一次自我阐发,比之《归去来兮辞》、《自祭文》、《桃花源诗并记》,尤能表示其思想的深度与广度。谨就以下几个方面试作说明。 《形影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诗 陶诗 自祭文 神不灭论 慧远 士不遇赋 玄学家 读山海经 己酉岁九月九日
下载PDF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论争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德清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47-53,共7页
无神论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贯穿无神论观点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就是在同宣扬宗教迷信的各种唯心主义思想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天人关系”和“形神关系”这两个主要问题上。以下仅就形神关系方... 无神论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贯穿无神论观点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就是在同宣扬宗教迷信的各种唯心主义思想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天人关系”和“形神关系”这两个主要问题上。以下仅就形神关系方面的论争,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 先秦两汉时期,以天人关系为中心,在思想领域内展开鼓吹“天命”论与反对“天命”论的论争,这是当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主要内容;同时形神关系的论战也在宣扬鬼神迷信与反对鬼神迷信的斗争中逐渐地开展起来,展示出我国古代无神论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神不灭论 论思想 论者 灭论 相即 宗教迷信 提倡佛教 天命 儒家
下载PDF
慧远冥神绝境之涅槃学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单正齐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4,100,共7页
庐山慧远融会般若学、小乘佛学及老庄玄学,建构了以法性本体为核心的涅槃学说,把反本求宗、证体达本、冥神绝境视作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并坚持禅智结合、修念佛三昧的方式,以期达到对涅槃的证悟。
关键词 返本求宗 证体达本 涅槃 不灭 念佛三昧
下载PDF
《搜神后记》的作者是陶潜吗?
14
作者 白广明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9-61,共3页
《搜神后记》的作者是陶潜吗?白广明《搜神后记》是一部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志怪小说,它的作者,旧题为晋·陶潜。陶潜,即陶渊明。将《后记》作者署为陶潜,见于《隋志》,其后两《唐志》、《宋志》等均未著录。早于《隋志》的... 《搜神后记》的作者是陶潜吗?白广明《搜神后记》是一部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志怪小说,它的作者,旧题为晋·陶潜。陶潜,即陶渊明。将《后记》作者署为陶潜,见于《隋志》,其后两《唐志》、《宋志》等均未著录。早于《隋志》的梁·慧皎《高僧传叙录》有陶渊明作《搜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后记》 陶潜 《四库全书总目》 神不灭论 陶渊明 《读山海经》 灭论 志怪书 唐宋类书 佛教思想
下载PDF
论陶潜《形影神》三诗的社会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德鸿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43-46,共4页
(一) 陶渊明《形影神》三诗,约作于公元四一三年(东晋安帝义熙九年)①。其时,陶已归隐了九年,四十九岁。这三首诗,在陶诗中别开生面。陶诗主要是抒情诗,平易自然;可是,这三首诗却是哲理诗,把作者的思想观点通过形、影、神三个艺术形象... (一) 陶渊明《形影神》三诗,约作于公元四一三年(东晋安帝义熙九年)①。其时,陶已归隐了九年,四十九岁。这三首诗,在陶诗中别开生面。陶诗主要是抒情诗,平易自然;可是,这三首诗却是哲理诗,把作者的思想观点通过形、影、神三个艺术形象的彼此赠答表现出来,针对性强,寓意深刻。这三诗,过去评述不多,对于它在陶诗中应占的地位也肯定不够。就是现在出版的一些名家选本②,也仍未予选录。清代马璞曾深感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社会意义 陶诗 佛教思想 因果报应 思想观点 神不灭论 寓意深刻 陶潜 慧远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家无神论思想的几个特点
16
作者 欧克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4-37,共4页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无神论思想,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批判的矛头主要指向世俗迷信西方极少中国式的世俗迷信,但宗教十分盛行,在中世纪甚至出现了神权控制皇权,哲学成为神学婢女的局面。因而哲学家的批判锋芒,主要指向宗教...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无神论思想,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批判的矛头主要指向世俗迷信西方极少中国式的世俗迷信,但宗教十分盛行,在中世纪甚至出现了神权控制皇权,哲学成为神学婢女的局面。因而哲学家的批判锋芒,主要指向宗教神学。在中国,由于在农业生产中培养出了一种非宗教的务实精神,人们有丰富的道德生活,士大夫奉行“达则兼善夫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大都不觉得心灵空虚要去寻求超现实、超人间的精神寄托,所以宗教并不发达。但是,由于自然和社会双重压迫而产生的世俗迷信,则源远流长,名目繁多,为害既深且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思想 道设教 中世纪 宗教 寄托 非宗教 灭论 神不灭论 天命
下载PDF
论佛经“薪火喻”在六朝“形神论”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17
作者 吴章燕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2,共5页
六朝时期佛经的大量翻译引发了思想界关于形神问题的大论争。佛经中的"薪火喻"内涵丰富,不仅用来比喻形神关系,也用来比喻烦恼、智慧、涅槃等其他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手段,它不断被六朝形神论者引用、发挥,借以阐发各自... 六朝时期佛经的大量翻译引发了思想界关于形神问题的大论争。佛经中的"薪火喻"内涵丰富,不仅用来比喻形神关系,也用来比喻烦恼、智慧、涅槃等其他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手段,它不断被六朝形神论者引用、发挥,借以阐发各自的思想主张。奉佛者强调薪尽火不灭,主张形尽神不灭;反佛者强调薪尽火灭,主张形神俱灭。"薪火喻"的运用,在六朝形神论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 薪火喻 六朝 形尽 形尽不灭
下载PDF
范缜的形神论与玄学的体用观
18
作者 高晨阳 《文史哲》 1987年第3期12-15,共4页
南北朝时期范缜创立的形神关系的理论,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范缜的理论贡献,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唯物主义形神理论发展的结果。实际上,范缜的形神论的突破性发展,原因不仅在于此,其玄学的体用观可能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范缜创立的形神关系的理论,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范缜的理论贡献,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唯物主义形神理论发展的结果。实际上,范缜的形神论的突破性发展,原因不仅在于此,其玄学的体用观可能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一、元气形神论的局限及其启示范缜形神论产生之前,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元气形神论者,大都把人的形体看作由粗糙之气构成,把精神解释为物质性精细之气。他们主张精神依赖于形体,形体毁坏,精神随之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 相即 关系 南北朝时期 神不灭论 灭论 学术界 体用观 思想界
下载PDF
关于《搜神记》作为世界认识方式的评析
19
作者 姜宗妊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3-211,共9页
一、引言 人们往往以为魏晋南北朝志怪是由当时混乱的世态和儒、佛、道(包括原始民间信仰在内)三教混杂,引发神秘主义观念而产生的一种文学范畴。因此,从古至今,对志怪小说的概念人们大都顾名思义,对它的理解不超过“对奇异怪诞的记录... 一、引言 人们往往以为魏晋南北朝志怪是由当时混乱的世态和儒、佛、道(包括原始民间信仰在内)三教混杂,引发神秘主义观念而产生的一种文学范畴。因此,从古至今,对志怪小说的概念人们大都顾名思义,对它的理解不超过“对奇异怪诞的记录”之类的意义。此说固然不错,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本文拟以东晋干宝《搜神记》为研究对象,要突破曾经被认为的“搜集神奇故事”之类的成见,而把它所描写的“神”从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的角度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记》 认识方式 《说文解字约注》 关系 的存在 志怪小说 神不灭论 咒术 人的世界
下载PDF
范缜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评介
20
作者 陈建清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63-65,共3页
范缜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评介陈建清范缜(约450~515),字子真,南阳舜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我国古代反佛斗争的勇士,杰出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他抓住佛教神学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神灭论”思想。... 范缜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评介陈建清范缜(约450~515),字子真,南阳舜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我国古代反佛斗争的勇士,杰出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他抓住佛教神学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神灭论”思想。范缜对佛教“神不灭”的批判和对“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论思想 范缜 神不灭论 活动 灭论》 唯心主义 佛教 关系 朴素唯物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