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3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物联合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神经节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周泽宇 马蕴涵 +5 位作者 李佳瑞 胡余梦 袁博 张银娟 于晓敏 付秀美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物(ANA)联合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脊神经节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50只雄性SD大鼠,10只制备ANA;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NA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分离右侧坐骨神经,于梨状肌下缘5 mm处去除1...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物(ANA)联合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脊神经节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50只雄性SD大鼠,10只制备ANA;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NA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分离右侧坐骨神经,于梨状肌下缘5 mm处去除10 mm制备SNI模型。ANA组将制备好的ANA连接在损伤神经的两断端处。联合组于ANA连接术后2 d采用电子针疗仪电针“环跳穴”和“阳陵泉穴”,15 min/d,7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电生理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评估受损轴突再生情况;尼氏染色观察脊神经节中神经元的形态结构;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脊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降低(P<0.01);神经节神经元中的尼氏体因肿胀、溶解导致结构不完整,数量显著减少(P<0.01);NGF和BDNF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ANA组和联合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P<0.01);神经节神经元中尼氏体损伤减弱,数量明显增加(P<0.01);NGF和BDNF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ANA组比较,联合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P<0.01);神经节神经元中尼氏体形态较规则,数量明显增加(P<0.01);NGF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ANA联合电针可提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节中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发挥对脊神经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神经元中NGF和BDNF蛋白的表达,尤其是NGF蛋白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物 电针 神经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坐骨神经损伤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原文传递
碳纳米材料在周围神经再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翟耘浩 钱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423-2429,共7页
背景:虽然神经导管为周围神经修复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手段,但传统神经导管只能为修复过程提供机械通道支持,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碳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在电化学及组织工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负载碳纳米材料的神经导管,... 背景:虽然神经导管为周围神经修复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手段,但传统神经导管只能为修复过程提供机械通道支持,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碳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在电化学及组织工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负载碳纳米材料的神经导管,在经过适宜的功能化修饰后,有望进一步提升神经修复质量。目的:对近年来负载碳纳米材料的神经导管/支架应用于周围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在周围神经再生方面应用碳纳米材料导管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carbon nanomaterials,carbon-based nanomaterials,nerve conduit,nerve guidance conduit,scaffold,nerve regeneration,peripheral nerve repair,peripheral nerve injury”,中文检索词为“碳纳米材料,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神经导管,神经支架,神经修复,神经再生,周围神经损伤”,最终纳入69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碳纳米材料主要通过激活钙离子通道及诱导胞内钙活动发生的方式恢复受损神经生物电信号传导,不同神经导管设计策略的应用提高了神经修复的效果。②神经内血管化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前提,碳纳米材料生成的活性氧及活性氮触发了后续相关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内新生血管形成。③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变化会影响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碳纳米材料在损伤早期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以发挥抗炎和促神经再生作用。④部分碳纳米材料在胞内诱导过量活性氧生成,可能具有不利于神经修复的细胞毒性,但合适的功能化修饰能够改善碳纳米材料产生的不良作用。⑤碳纳米材料虽然能够恢复周围神经损伤微环境,发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固有的细胞毒性及不明确的体内转归降解途径,碳纳米材料距离临床应用仍有距离。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如功能化改性等方法提高碳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而经过改良的碳纳米材料在神经组织工程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材料 碳材料 石墨烯 碳纳米管 神经导管 神经支架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 神经再生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角膜神经移植在神经营养性角膜病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徐三华(综述) 吴洁丽(审校) 邵毅(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NK)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其中角膜神经受损导致角膜感觉减退,严重者可致失明。传统的NK治疗旨在支持角膜愈合和防止角膜损伤的进展。近年来,角膜神经移植在NK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与传统治疗相比,角膜神经移植不仅能解决...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NK)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其中角膜神经受损导致角膜感觉减退,严重者可致失明。传统的NK治疗旨在支持角膜愈合和防止角膜损伤的进展。近年来,角膜神经移植在NK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与传统治疗相比,角膜神经移植不仅能解决角膜神经缺损的问题,从而避免后续发生的角膜病变;还能显著恢复角膜敏感性、角膜上皮和视力等。角膜神经移植手术主要分为直接角膜神经移植和间接角膜神经移植两大类。如今,该手术方法已逐渐用于临床,并在疱疹病毒和神经瘤引起的单侧NK以及双侧NK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然而,对于干眼、糖尿病和慢性青光眼等引起的NK的手术治疗知之甚少。未来可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研究来进一步完善针对NK的病因治疗。本文将从角膜神经移植手术的具体术式、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的时机三个方面介绍这一新型外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 角膜神经移植 神经结合 角膜感觉 疱疹性角膜病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与单纯显微镜下听神经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李瑞 王治超 +10 位作者 程星 李华宁 尹建星 颜伟 张军霞 陶超 王慧博 骆慧 刘宁 尤永平 王协锋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辅助与单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听神经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显微镜+内镜辅助组)28例与对照组(显...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辅助与单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听神经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显微镜+内镜辅助组)28例与对照组(显微镜组)44例,比较两组肿瘤全切率、内听道后唇磨除范围、术后并发症率、术前及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情况(House-Brackmann分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全切率及术后面神经功能障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内听道后唇磨除范围直径(5.70±0.58)mm低于对照组(6.70±0.58)mm,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可以减少内听道后唇的磨除范围,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内镜 显微手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肾神经消融术治疗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艾东 朱国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尽管有多种治疗药物,但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仍未达到指南推荐的理想水平。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通过使用导管消融技术去除肾神经包括肾交感传出神经...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尽管有多种治疗药物,但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仍未达到指南推荐的理想水平。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通过使用导管消融技术去除肾神经包括肾交感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从而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成为高血压重要的补充和非药物治疗方法,特别是用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临床研究显示了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血压、改善高血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神经 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 交感神经活动
下载PDF
脊髓背根神经节ZXDC介导CCL2对慢性压迫性 神经损伤小鼠神经性疼痛的作用
6
作者 李文媛 王晓宇 +4 位作者 吕忠孝 刘东明 李艺 王淑影 王莹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转录因子锌指X连锁复制C(zinc finger X-linked duplicated C,ZXDC)介导CCL2/CCR2信号通路对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uction injury model,CCI)诱导神经性疼痛的作用及机...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转录因子锌指X连锁复制C(zinc finger X-linked duplicated C,ZXDC)介导CCL2/CCR2信号通路对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uction injury model,CCI)诱导神经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正常情况和CCI造模后DRG中ZXDC及CCL2表达变化;将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Sham)组、CCI+AAV-NC组和CCI+AAV-ZXDC siRNA组;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CCI造模后各时间点DRG中ZXDC、CCL2和CCR2表达,RT-qPCR检测DRG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mRNA表达,机械性缩足反射测试检测神经性疼痛行为改变。结果ZXDC表达定位在DRG大、中、小神经元。CCI损伤后1~3天DRG中ZXDC和CCL2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高,CCI后7天二者表达显著降低,ZXDC和CCL2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P均<0.05)。CCI后3天,与Sham组比较,CCI+AAV-NC组和CCI+AAV-ZXDC siRNA组ZXDC、CCL2、CCR2蛋白表达、TNF-α和IL-1βmRNA表达显著增高,其中CCI+AAV-ZXDC siRNA组较CCI+AAV-NC组ZXDC、CCL2、CCR2蛋白表达、TNF-α和IL-1βmRNA显著降低(P均<0.05)。与Sham组比较,CCI+AAV-ZXDC siRNA组和CCI+AAV-NC组CCI后各时间点机械缩足阈值均显著降低,其中CCI后7天,CCI+AAV-ZXDC siRNA组机械缩足阈值显著高于CCI+AAV-NC组(P均<0.05)。结论脊髓背根神经节ZXDC基因敲减通过抑制CCL2/CCR2信号通路介导CCI诱导的神经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根神经 锌指X连锁复制C CC趋化因子2 神经损伤 慢性神经疼痛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神经网络三维动态手势识别方法综述
7
作者 王瑞平 吴士泓 +1 位作者 张美航 王小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8,共16页
动态手势识别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机交互手段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基于视觉的识别方式因其使用便利性和低成本的优势成为新一代人机交互的首选技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中心,综述了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方法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类型人工神经网... 动态手势识别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机交互手段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基于视觉的识别方式因其使用便利性和低成本的优势成为新一代人机交互的首选技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中心,综述了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方法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类型人工神经网络在手势识别中的发展现状,调研并归纳总结了待识别数据和训练数据集的类型及特点;此外,通过开展性能对比实验,客观评估了不同类型的人工神经网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调研内容进行了总结,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动态手势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手势识别 人机交互 人工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混合神经网络
下载PDF
神经传导阻滞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张凯华 杨硕 卜淑芳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CB)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为AMAN组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CB)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为AMAN组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为AIDP组的患者共3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神经电生理特点,并比较两组伴或不伴神经CB及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最高的Hughes评分和4周后Hughes评分下降的差异。结果本研究34例患者中AMAN 20例、AIDP 14例。AMAN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可逆性神经CB,与无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相比,Hughe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中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13例,其中AMAN 8例,AIDP 5例。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Hughes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可逆性神经CB的AMAN患者临床恢复可能更快,优于不伴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神经节苷脂抗体与GBS疾病短期预后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节苷脂抗体 神经传导阻滞 急性运动轴索神经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神经 Hughes评分
下载PDF
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9
作者 肖铮铮 张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球囊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球囊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经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微血管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球囊组(P<0.05)。微血管组的手术时长、总住院时长显著长于球囊组(P<0.05)。术后,微血管组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显著高于球囊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均可取得较佳疗效,但后者较前者的预后效果更佳,而前者较后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更小,在临床选择中需考虑患者的耐受度与适应证合理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 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 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Hcy、NS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张钢 杨志森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4-66,71,共4页
目的 分析糠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NS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就诊的6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是否发生DPN分组,将31例单纯DM患者作为试验1组,将29例DPN... 目的 分析糠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NS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就诊的6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是否发生DPN分组,将31例单纯DM患者作为试验1组,将29例DPN患者作为试验2组,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体检中心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组,对比3组血糖、血清Hcy、NSE、神经传导功能,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Hcy、NSE与血糖、神经传导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2组FPG、2hPG、HbA1c均高于试验1组,试验1组均高于对比组(P<0.05)。试验2组血清Hcy、NSE均高于试验1组,试验1组血清Hcy、NSE均高于对比组(P<0.05)。试验2组MN感觉传导速度、运动传导速度、CPN感觉传导速度、运动传导速度均低于试验1组,试验1组均低于对比组(P<0.05);试验2组MN F波潜伏期、CPN H反射潜伏期均高于试验1组,试验1组均高于对比组(P<0.05)。Hcy、NSE与FPG、2hPG、HbA1c、MN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CPN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均呈正相关性(r值均>1),Hcy、NSE与MN F波及CPN H反射潜伏期呈负相关性(r值均<1)。(P<0.05)。结论 DPN患者机体血清Hcy、NSE较高,血清Hcy、NSE浓度越高,神经传导功能受损越严重,可通过动态监测血清Hcy、NSE变化,评估DPN患者疾病进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传导功能
下载PDF
硫辛酸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晋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 分析硫辛酸胶囊的基础上辅助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主要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均以甲钴胺片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 目的 分析硫辛酸胶囊的基础上辅助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主要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均以甲钴胺片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均以硫辛酸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结果 对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MNCV与SNCV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TCSS评分较低(P<0.05)。结论 以硫辛酸胶囊辅助甲钴胺片治疗DPN患者可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延缓疾病进展,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胶囊 甲钴胺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
下载PDF
基于不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体测成绩
12
作者 刘建伟 董征宇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65-70,76,共7页
为更加准确地反应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基于多个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体测成绩预测模型,为降低体测成绩中各项目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集进行处理。使用BP神经网络结合脉冲神经网络构建一个预测模型,加强模型处... 为更加准确地反应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基于多个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体测成绩预测模型,为降低体测成绩中各项目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集进行处理。使用BP神经网络结合脉冲神经网络构建一个预测模型,加强模型处理分析数据集的能力,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中加入注意力机制构建另一个预测模型,使模型更加关注数据集中的关键信息。通过实验,预测模型输出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重合率高达90%以上,预测准确率整体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测成绩分析 神经网络模型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脉冲神经网络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13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57,共1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神经病学类专业期刊。办刊宗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充分反映我国神经内外科临床科研工作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所设栏目包括述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神经病学类专业期刊。办刊宗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充分反映我国神经内外科临床科研工作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所设栏目包括述评、专论、论著、临床病理报告、应用神经解剖学、神经影像学、循证神经病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临床医学图像、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刊宗旨 中国医师协会 神经疾病 神经解剖学 普及与提高 神经病学 专业期刊 神经内外科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14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2,共1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神经病学类专业期刊。办刊宗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充分反映我国神经内外科临床科研工作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所设栏目包括述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神经病学类专业期刊。办刊宗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充分反映我国神经内外科临床科研工作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所设栏目包括述评、专论、论著、临床病理报告、应用神经解剖学、神经影像学、循证神经病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临床医学图像、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刊宗旨 中国医师协会 神经疾病 神经解剖学 普及与提高 神经病学 专业期刊 神经内外科
下载PDF
犬蜱麻痹症的神经电生理诊断和治疗
15
作者 张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犬的蜱麻痹症指患犬在接触了某些种类的雌性蜱虫吸血产生的神经毒素后,出现的一种急性进行性的、通常由后肢向前肢对称或不对称发展的弛缓性瘫痪。有时还可伴随吠叫失声。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患犬死亡。蜱虫产生的毒素干扰乙酰胆碱在... 犬的蜱麻痹症指患犬在接触了某些种类的雌性蜱虫吸血产生的神经毒素后,出现的一种急性进行性的、通常由后肢向前肢对称或不对称发展的弛缓性瘫痪。有时还可伴随吠叫失声。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患犬死亡。蜱虫产生的毒素干扰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的释放并抑制运动神经末梢传导神经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接头 运动神经末梢 神经毒素 乙酰胆碱 弛缓性瘫痪 犬蜱 蜱虫 传导神经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王苏豫 姚雨佳 +1 位作者 李佳骏 李柯然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神经血管耦合以神经血管单元(NVU)为基础,发挥神经细胞与微血管之间信号传导、代谢调节等功能并共同组成屏障结构维持微环境稳态。神经血管单元在视网膜中广泛分布,与视网膜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关系密切,而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血管... 神经血管耦合以神经血管单元(NVU)为基础,发挥神经细胞与微血管之间信号传导、代谢调节等功能并共同组成屏障结构维持微环境稳态。神经血管单元在视网膜中广泛分布,与视网膜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关系密切,而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血管稳态失衡会导致多种视网膜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RP)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视网膜也有广泛分布,通过与其受体TrkB结合发挥促神经生长和损伤修复等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BDNF在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稳态失衡早期,即神经退行阶段可发挥损伤保护作用,同时减少神经来源的促血管生成物质,延缓疾病进程并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单元 神经血管耦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
下载PDF
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促进神经干细胞的神经生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震 孙晓 +2 位作者 谢永鹏 荣旺 孙海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994-3999,共6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等。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被证实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损伤部位,促进神经修复。然而,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是否促进神经干细胞向有益于神经生...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等。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被证实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损伤部位,促进神经修复。然而,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是否促进神经干细胞向有益于神经生成的方向分化,帮助神经修复,还不是很明确。目的:探究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是否有利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生成的方向分化。方法:用胰酶消化法从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中提取神经元和神经干细胞。收集培养神经元的细胞上清,提取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将培养10 d的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或PBS共培养7 d,采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RT-qPCR技术分别检测神经元、神经干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共培养后,高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β3微管蛋白、神经丝蛋白200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髓鞘碱性蛋白,低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这些结果说明,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抑制其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干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细胞外囊泡 分化 干细胞移植 神经损伤
下载PDF
显微外科技术下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张松 陈步国 +1 位作者 吴尧 朱辉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下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23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为10~60岁,平均41.3岁,指神经损伤9例,腕...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下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23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为10~60岁,平均41.3岁,指神经损伤9例,腕部及前臂远端的正中神经损伤14例。神经损伤予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修复,记录病人两点辨别觉,参考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MCRR)的评定标准评估指神经恢复情况,手部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估。结果病人术后随访9~14个月,9例指神经损伤病人的两点辨别觉平均为7 mm,S3级6例,S3+级3例,14例腕部及前臂远端的正中神经损伤拇指对掌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优7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为71.4%。结论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在人体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中运用安全,能较好地改善神经恢复情况,在促进神经恢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 周围神经 神经功能 神经断裂
下载PDF
关于通过生物力学与神经生物学联合途径探索神经血管耦合规律和脑疾病发病机理的探讨
19
作者 Sunny C.Li 谌小维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1期97-98,共2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脑疾病伴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认为脑功能仅基于神经元活动和其网络连接.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脑疾病伴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认为脑功能仅基于神经元活动和其网络连接.但是,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指出,胶质细胞和血管也紧密参与到脑活动及其调控中,而脑血管的病变更有可能直接与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在不同尺度上和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管与神经的相互调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 国民健康 神经退行性疾病 脑疾病 神经生物学 神经元活动 血流动力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