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神经元突触重塑参与神经免疫调节网络的功能重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扬 许潇天 +3 位作者 孔祥茜 洪礼传 刘火媛 林嘉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免疫调节网络的功能重建模式。方法用大鼠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分析下丘脑外侧区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相关信号表达;用数据库分析差异基因的功能树。结果免疫组大鼠基因表达谱有632个差异基因(其中免疫2 d组374个,免疫4 d组62个,... 目的探讨神经免疫调节网络的功能重建模式。方法用大鼠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分析下丘脑外侧区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相关信号表达;用数据库分析差异基因的功能树。结果免疫组大鼠基因表达谱有632个差异基因(其中免疫2 d组374个,免疫4 d组62个,免疫6 d组196个);对差异基因中的398个上调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树相关分析显示,27个基因为参与信号传导功能的已知功能基因,涉及31个细胞功能信号传导通路,涵盖了已知的突触重塑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结论突触重塑可能构成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功能重建的重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调节网络 下丘脑外侧区 突触重塑 神经元再生 网络功能重建
下载PDF
神经元凋亡与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功能下调模式
2
作者 洪礼传 高扬 +3 位作者 许潇天 周异群 孔祥茜 林嘉友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功能下调模式。方法应用大鼠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分析免疫大鼠下丘脑外侧区和杏仁核前区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相关神经元凋亡等的相关信号表达;应用数据库对差异基因功能树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基因表达谱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功能下调模式。方法应用大鼠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分析免疫大鼠下丘脑外侧区和杏仁核前区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相关神经元凋亡等的相关信号表达;应用数据库对差异基因功能树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有632个差异基因,经功能树相关分析显示其中34个基因参与信号传导功能的已知功能基因,涵盖了已知凋亡信号和凋亡调节信号相关传导路。结论在LH和AA脑区存在以神经元凋亡方式实现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相关的网络功能下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外侧区 杏仁核前区 神经免疫调节网络 网络功能下调 神经元凋亡
下载PDF
免疫源性IL-1在神经免疫调节网络传入通路中的作用
3
作者 高扬 洪礼传 +3 位作者 孔祥茜 周异群 刘火媛 林嘉友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阐明免疫活性细胞表达的功能信号IL-1在神经免疫调节网络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向电泳分离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实验大鼠外周血清中神经免疫功能相关差异组分的氨基酸组成。结果 2D电泳在相... 目的阐明免疫活性细胞表达的功能信号IL-1在神经免疫调节网络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向电泳分离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实验大鼠外周血清中神经免疫功能相关差异组分的氨基酸组成。结果 2D电泳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18000、PI约5.0位置观察到1个与IL-1物理性质相似的特异性差异表达点;MALDI质谱检测、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在相关数据库检索结果中报告了18个来源的19个相关肽段序列,共247个氨基酸,但相关结果不能满足任何已知物质的氨基酸序列排序要求。结论实验否定了免疫活性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IL 1参与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功能的可能;是否存在网络神经元多极换元换能后间接活化中枢脑区功能的可能,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调节网络 免疫源性IL-1 网络上传信号
下载PDF
中医五脏调控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焱 回世洋 张庆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188-189,共2页
五脏调控系统是中医学有关人体稳态理论的核心,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是整体性地维护机体稳态的重要物质体系。通过分析五脏调控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关系认为,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相似之处,NIM网络理论将为从微观分析的... 五脏调控系统是中医学有关人体稳态理论的核心,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是整体性地维护机体稳态的重要物质体系。通过分析五脏调控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关系认为,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相似之处,NIM网络理论将为从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五脏的结构、功能、病证特点及五脏调控的科学内涵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调控系统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整体观念
原文传递
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期湿热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贲莹 高长玉 +1 位作者 刘桂宇 王彩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急性期湿热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关系。方法:对GB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证组和非湿热证组。对两组分别进行植物神经功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急性期湿热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关系。方法:对GB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证组和非湿热证组。对两组分别进行植物神经功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测定。将实验数据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湿热证组和非湿热证组植物神经兴奋类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两组之间植物神经兴奋类型亦有差异,其中湿热证组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占60.0%。非湿热证组交感神经兴奋占35.7%,副交感神经兴奋占28.6%。②湿热证组IgG含量高于非湿热证组和正常对照组,Ig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湿热证组COR含量高于非湿热证组和正常对照组,ACTH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期湿热证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存在异常,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IgG、IgA、COR升高,ACTH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湿热证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针刺治疗对高血压病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宏军 刘学会 许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7期2014-2016,共3页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制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刺治疗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不仅调节血压,还能调节各脏腑机能,因此,针刺辅助治疗高血压在靶器官保护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本研...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制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刺治疗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不仅调节血压,还能调节各脏腑机能,因此,针刺辅助治疗高血压在靶器官保护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本研究将基于近10年的相关文献,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制阐述针刺治疗高血压的潜在作用机制分析,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针刺治疗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新药LW-AFC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研究
7
作者 周文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2-843,共2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引起数以千万计老年人发生痴呆的首要因素。可是,目前对于AD的治疗效果却并不理想。六味地黄汤(LW)作为滋补肾阴的经典名方,长时间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中就包括痴呆。大量的药理学实验表明,LW对于AD具有改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引起数以千万计老年人发生痴呆的首要因素。可是,目前对于AD的治疗效果却并不理想。六味地黄汤(LW)作为滋补肾阴的经典名方,长时间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中就包括痴呆。大量的药理学实验表明,LW对于AD具有改善作用。LW-AFC是源于LW,由LW中的活性成分群所组成的新型组分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PS APP 转基因 模型小鼠 LW-AFC
下载PDF
针刺镇痛的中医理论与西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 被引量:42
8
作者 贾红玲 张永臣 单秋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9期6-7,共2页
就疼痛的中医病因病机、针刺镇痛历史、针刺镇痛机理和西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进行了论述,认为针刺镇痛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 疼痛 病因病机 针刺镇痛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在焦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乐瑶 赵宏伟 +2 位作者 齐冬梅 程肖蕊 常光哲 《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焦虑症是一组以病理性焦虑情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逐渐成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焦虑症的发病与遗传、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病理性焦虑情绪和一系列躯体... 焦虑症是一组以病理性焦虑情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逐渐成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焦虑症的发病与遗传、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病理性焦虑情绪和一系列躯体症状。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在维持和调节机体功能平衡和内环境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NIM网络在焦虑症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系统综述了焦虑症发病的NIM网络机制,旨在为焦虑症的防治策略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免疫
下载PDF
慢性应激对小鼠神经免疫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及药物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仲铭 李静华 +2 位作者 祖淑玉 朱广瑾 陈英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621-3624,3632,共5页
目的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动物模型,观察模型动物的神经免疫内分泌变化及药物干预作用。方法成年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组及大蒜、L-酪氨酸药物干预组。应激4周后,运用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 目的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动物模型,观察模型动物的神经免疫内分泌变化及药物干预作用。方法成年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组及大蒜、L-酪氨酸药物干预组。应激4周后,运用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检测模型动物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及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并评价慢性应激对内分泌、神经系统的损害及药物干预效果。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蒜组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NK细胞活性实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但L-酪氨酸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P<0.01);应激组TT3明显下降(P<0.05),TT4呈下降趋势(P>0.05),补充L-酪氨酸可以提高血清TT3(P<0.05)、TT4水平(P<0.01);应激组皮层、海马和下丘脑的DA含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P<0.01、P<0.05),应激组皮层、下丘脑NE含量也显著降低(均P<0.01)。补充L-酪氨酸后小鼠大脑皮层、海马和下丘脑组织中的DA、NE含量得到不同程度地恢复。结论慢性应激4周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模型小鼠血清TT3、TT4明显下降,补充L-酪氨酸可以提高TT3、TT4水平;应激小鼠脑组织DA、NE含量明显减少,补充L-酪氨酸能恢复脑组织DA、NE水平。提示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在慢性应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蒜和L-酪氨酸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网络
下载PDF
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免疫大鼠血清和脑脊液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祥茜 许萧天 +3 位作者 胡朝军 李永哲 林嘉友 高扬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7-29,32,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免疫调节网络的上传信号及信号传导途径。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对不同免疫状态大鼠的外周血和脑脊液组分进行比对分析,确定信号分子。结果在免疫大鼠外周血清中发现了221个具统计... 目的研究神经免疫调节网络的上传信号及信号传导途径。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对不同免疫状态大鼠的外周血和脑脊液组分进行比对分析,确定信号分子。结果在免疫大鼠外周血清中发现了221个具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峰,其中184个为正向表达峰值,37个峰为对照组表达增高的负向峰值。实验各组大鼠脑脊液中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异性差异峰表达,在血清中检测到的特异性差异峰在脑脊液中也未见相对应的同步增高。结论在神经免疫调节网络中,由免疫调质直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构成网络传入通路的证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调节网络 传人通路 上传信号
下载PDF
热应激状态下免疫应答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辉 孙黎明 马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热应激 免疫应答 动物模型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下载PDF
大蒜素对不同年龄组小鼠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亚囡 董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8期884-887,共4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不同年龄组小鼠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健康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各组又分设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组鼠是用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实验组喂食大蒜素14d,对照组灌服同...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不同年龄组小鼠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健康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各组又分设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组鼠是用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实验组喂食大蒜素14d,对照组灌服同体积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测各组小鼠血清5-HT和β-EP含量。结果:老年组鼠的β-EP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而老年组鼠和青年组鼠5-HT无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实验组鼠较青年对照组鼠的5-HT,β-EP水平明显增加(P<0.05);老年实验组较老年对照组的β-EP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5-HT仅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对β-EP的表达有明显的上调作用,对5-HT的上调作用青年组较老年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衰老模型 5-羟色胺 Β-内啡肽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NEI)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参与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分析
14
作者 秦越 张舒岩 +1 位作者 杨立彬 张现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3896-3897,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在儿童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23例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患儿临床病例分析并进行血清及脑脊液中IL-1、TNF-α的水平检测。结果: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IL-1、TNF-α的水...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在儿童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23例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患儿临床病例分析并进行血清及脑脊液中IL-1、TNF-α的水平检测。结果: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IL-1、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参与儿童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的病理过程,为临床上早期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病毒性脑炎 胰腺炎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IL-1 TNF-A
原文传递
应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谢兴振 迟晓丽 +2 位作者 周文霞 马渊 张永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375-1380,共6页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合适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研究的顺利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中按照应激反应类型(躯体应激、心理应激、综合应激)的不同,对每种类型应激动物模型的研制进程、目前较...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合适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研究的顺利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中按照应激反应类型(躯体应激、心理应激、综合应激)的不同,对每种类型应激动物模型的研制进程、目前较为公认的建模方法、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阐述,进而对各种应激模型动物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特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neuro-endocrino-immune network,NIM)调节网络平衡的角度探讨不同类型应激所致NIM网络平衡失调的共性与个性,以期为寻找有效的应激预防和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动物模型 躯体应激 心理应激 综合应激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下载PDF
糖稳态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控轴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荣华 黄洁 +1 位作者 闻晓东 李萍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100-2105,共6页
以中枢神经系统为核心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通过HPA轴、肠-脑轴等调控通路共同维持机体糖稳态的平衡。系统研究多器官、多信号通路中葡萄糖、脂肪等物质的整体代谢调控机制,改善和恢复机体的物质代谢平衡,将为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提... 以中枢神经系统为核心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通过HPA轴、肠-脑轴等调控通路共同维持机体糖稳态的平衡。系统研究多器官、多信号通路中葡萄糖、脂肪等物质的整体代谢调控机制,改善和恢复机体的物质代谢平衡,将为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调控轴 糖稳态
原文传递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继东 张庆民 +1 位作者 曹蔚云 李燕 《中国药业》 CAS 1996年第6期26-26,共1页
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aum(Thunb)Makino系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研究表明含有80多种人参皂甙、14种氨基酸及芦丁等黄酮类化合物,对人体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被誉为“第二人参”、“长寿草”。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用绞股蓝总皂甙(G... 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aum(Thunb)Makino系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研究表明含有80多种人参皂甙、14种氨基酸及芦丁等黄酮类化合物,对人体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被誉为“第二人参”、“长寿草”。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用绞股蓝总皂甙(GPS)水溶液对使用环磷酰胺和钴60照射引起的小鼠低白细胞血症具有明显升白细胞作用。对正常动物无影响,并且在剂量150—300mg/kg之间,作用强度与剂量成正比。3—5天间升白细胞作用最明显;第七天恢复正常(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总皂甙 环磷酰胺 低白细胞血症 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 保护作用 山东临沂 药理学
下载PDF
中枢VIP参与电针对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颖 申国明 +2 位作者 杨永兴 汪长中 许冠荪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枢迷走背核复合体 (DVC)血管活性肠肽 (VIP)参与电针对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束缚 冷应激法复制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 ,通过中枢DVC微量注射VIP ,观察电针对胃黏膜血流量 (GMBF)、损伤指数 (LI)和跨壁电位差 ... 目的 :探讨中枢迷走背核复合体 (DVC)血管活性肠肽 (VIP)参与电针对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束缚 冷应激法复制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 ,通过中枢DVC微量注射VIP ,观察电针对胃黏膜血流量 (GMBF)、损伤指数 (LI)和跨壁电位差 (PD)的影响。结果 :中枢DVC微量注射VIP后 ,模型组GMBF、PD明显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LI下降 (P <0 .0 1) ,电针对中枢DVC微量注射VIP后的GMBF增加有协同作用。结论 :VIP参与电针对损伤的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胃黏膜损伤 电针 迷走背核复合核 胃黏膜血流量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下载PDF
反观中医临床提出“皮肤是人的第三大脑”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吕中茜 郭义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7期11-13,19,共4页
"皮肤是人的第三大脑",中医许多外治法是通过刺激皮肤实现的。皮肤不仅有屏障、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作用,还能像大脑一样参与到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免疫调节,起到类似大脑的作用。皮肤与大脑密切联系,大脑既可受影响于... "皮肤是人的第三大脑",中医许多外治法是通过刺激皮肤实现的。皮肤不仅有屏障、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作用,还能像大脑一样参与到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免疫调节,起到类似大脑的作用。皮肤与大脑密切联系,大脑既可受影响于皮肤的状态,皮肤又可反作用于大脑,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笔者试图从中医临床角度及生命科学角度论述"皮肤是人的第三大脑",从皮肤及神经系统的胚胎发育、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中医外治法对机体的调节作用三方面,浅析皮肤与脑之间联系,希望能为指导中医临床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神经系统 胚胎发育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从脑肠关系认识气机紊乱的实质 被引量:2
20
作者 岳妍 《山东中医杂志》 2012年第8期539-541,共3页
人体气机圆运动是以"肾水升、心火降"为根本,肝脾助肾水以温升,上济心阴,肺胃助心火以凉降,下温肾阳,中焦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肝脾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为脑-肠轴失衡。脑-肠轴是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为核心,在这个... 人体气机圆运动是以"肾水升、心火降"为根本,肝脾助肾水以温升,上济心阴,肺胃助心火以凉降,下温肾阳,中焦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肝脾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为脑-肠轴失衡。脑-肠轴是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为核心,在这个网络中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以及免疫因子所介导的相互作用与调节,保持着该网络在整体水平上构成和维持机体内环境及生理功能的平衡和稳定。由此推测中医学的"气"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功能有关,气机紊乱的实质即该网络功能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紊乱 肾水 心火 脑-肠互动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