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沈淑娴 湛雪群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空腹血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50)和正常尿酸组(n=150)。比较两组入院时...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空腹血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50)和正常尿酸组(n=150)。比较两组入院时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随访90天预后情况;并通过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尿酸水平与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血症组NIHSS评分高于尿酸正常组,轻度神经功能受损率低于对照组(42.00%VS 65.33%),中重度神经功能受损率高于对照组(58.00%VS 34.33%),P<0.05。高尿酸血症组mRS评分高于尿酸正常组,预后良好率低于对照组(38.00%VS 63.33%),预后不良率高于对照组(62.00%VS 36.67%),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预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相比尿酸正常患者,急性脑梗死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NIHSS评分及预后mRS评分更高,其血尿酸水平与NIHSS评分及预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时机抗结核治疗脊柱结核伴神经功能受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振文 罗敏 洪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结核治疗脊柱结核伴神经功能受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01—2011-01收治的脊柱结核伴神经功能受损患者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所有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矫形、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手... 目的探讨不同抗结核治疗脊柱结核伴神经功能受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01—2011-01收治的脊柱结核伴神经功能受损患者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所有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矫形、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手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3周,对照组>3周。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植骨融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植骨融合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19,P=0.5475)。结论临床针对脊柱结核伴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不同手术时机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机 手术治疗 脊柱结核伴神经功能受损
下载PDF
ACI伴OSAHS患者血清NGB、Cor水平与患者认知、神经功能受损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婧 康馨匀 崔涛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脑红蛋白(NGB)、皮质醇(Cor)的变化与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CI起病2周以内且病情稳定患者172例,对患者实施睡眠多导(PSG)监测,并根据呼...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脑红蛋白(NGB)、皮质醇(Cor)的变化与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CI起病2周以内且病情稳定患者172例,对患者实施睡眠多导(PSG)监测,并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OSAHS组(ACI伴OSAHS)74例、非OSAHS组(单纯的ACI患者)9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LOTCA)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探讨ACI伴OSAHS患者血清NGB、Cor水平与患者认知、神经功能受损的相关性。结果OSAHS组和非OSAHS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受教育年限、收缩压、舒张压、吸烟率、脑梗死面积、脑梗死部位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的定向力、知觉力、视运动组织能力、思维运作能力及LOTCA评分均低于非OSAH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的NIHSS评分、NGB、Cor、AHI均高于非OSAHS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的NIHSS评分与NGB、Cor、AHI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OSAHS组的LOTCA评分与NGB、Cor、AHI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ACI伴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受损更加严重,血清NGB、Cor水平与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受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脑红蛋白 皮质醇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受损
下载PDF
皮内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4
作者 蒋巍 刘慧慧 +3 位作者 肖小玥 楮俊博 刘旭 洪深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6期24-27,50,共5页
目的研究皮内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周龄,体重为(230±10)g的SD清洁级雄性大鼠1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皮内针组),每组30只。皮内针组和电针组,分别以皮... 目的研究皮内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周龄,体重为(230±10)g的SD清洁级雄性大鼠1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皮内针组),每组30只。皮内针组和电针组,分别以皮内针和电针对大鼠进行预处理后,制备大鼠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模型组仅接受造模处理,假手术组仅进行开颈手术,但不进行结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分析造模后大鼠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mNSS评分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和皮内针组mNSS评分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IL-1β和IL-6含量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和皮内针组IL-1β和IL-6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病灶部位Caspase-3、Bax蛋白水平高于假手术组,BCL-2蛋白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和皮内针组Caspase-3、Bax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BCL-2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针预处理可显著降低CI/R后大鼠病灶部位炎症因子,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CI/R后大鼠脑神经功能损伤。此外,皮内针预处理具有方便,医疗成本较低的优势,有利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皮内针 电针 神经功能受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RDW联合血清CRP、PCT、sTLT-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夏瑜 康艳飞 +2 位作者 曹敬然 孙明 王玉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2期2356-2360,共5页
目的: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骨髓细胞样转录因子-1(sTLT-1)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ACI... 目的: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骨髓细胞样转录因子-1(sTLT-1)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中度损伤组(61例,NIHSS≤15分)和重度损伤组(39例,NIHSS>15分);根据不同脑梗死体积分为小灶梗死组(41例,梗死体积<5 cm^(3))、中灶梗死组(35例,5 cm^(3)≤梗死体积≤15 cm^(3))、大灶梗死组(24例,梗死体积>15 cm^(3));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不良组(31例,mRS>3分)和预后良好组(69例,mRS≤3分)。对比不同脑梗死体积、不同NIHSS评分、不同预后ACI患者的RDW和血清CRP、PCT、sTLT-1水平,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小灶梗死组、中灶梗死组、大灶梗死组患者的RDW和血清CRP、PCT、sTLT-1依次升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损伤组的RDW和血清CRP、PCT、sTLT-1水平高于轻中度损伤组(P<0.05)。预后不良组的RDW和血清CRP、PCT、sTLT-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在脑梗死分型、吸烟史、性别、入院时NIHSS评分、年龄、梗死体积、饮酒史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偏高、梗死体积偏大、脑梗死分型为完全前循环脑梗死、RDW偏高、CRP偏高、PCT偏高、sTLT-1偏高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RDW和血清CRP、PCT、sTLT-1水平可有效反映ACI患者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且ACI患者的预后受到入院时NIHSS评分、梗死体积、脑梗死分型、RDW、CRP、PCT、sTLT-1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W CRP PCT sTLT-1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体积 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预后
原文传递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荟萃: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早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6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9年第8期8-8,共1页
对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进行的一项6个月的随访研究发现,患者早期阶段自主神经功能显著受损,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患病6个月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和心率变异性改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神经功能受损 临床研究 早期 自主神经功能 心率变异性 心脏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血清Hcy CRP及谷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景贺 贾贺 +1 位作者 李富慧 陈艳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按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生活自律程度标准分组,将12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按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生活自律程度标准分组,将12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梗死体积、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患者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评估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随脑梗死体积的增大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损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损伤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0.05)。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受损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谷氨酸
下载PDF
颈清扫手术中对迷走神经功能的监护 被引量:1
8
作者 焦粤农 林意 +1 位作者 于锋 于泓 《广州医药》 2005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颈清扫手术中迷走神经监护,探讨预防迷走神经医源性损伤的方法。方法全麻下对26例(37侧)头颈恶性肿瘤颈清扫术,采用气管插管式表面电极(endolaryngealsurfaceelectrodesmountedonanendo trachealtube,ETT),连续记录喉肌电活动,... 目的通过颈清扫手术中迷走神经监护,探讨预防迷走神经医源性损伤的方法。方法全麻下对26例(37侧)头颈恶性肿瘤颈清扫术,采用气管插管式表面电极(endolaryngealsurfaceelectrodesmountedonanendo trachealtube,ETT),连续记录喉肌电活动,对可疑部位用单极刺激器行迷走神经定位,及对其神经完整性进行评估。结果迷走神经定位成功率94.6%,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即使外观完整,共解剖前、后电刺激反应电流阈值差异常升高。结论颈清扫手术中应用气管插管式记录电极进行迷走神经监护,能有效定位迷走神经,以降低损伤的风险。迷走神经解剖前、后电刺激反应电流阈值差异升高时要警惕其功能损伤,对此更深一步的研究尚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功能 电刺激反应 头颈恶性肿瘤 神经功能受损 神经监护 气管插管 神经定位 医源性损伤 手术中应用 颈清扫术 表面电极 tube 肌电活动 记录电极 神经解剖 功能损伤 刺激器 升高 阈值 电流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国妮 徐耀琳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1期53-54,共2页
急性脑出血患者由于病灶部位出现广泛局灶性血流功能异常改变,从而导致缺血性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状况。本研究通过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以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脑出血患者 神经功能恢复 急性 神经功能受损 功能异常 病灶部位 局灶性
下载PDF
康复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对听力损伤患者心理状态及听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颖 汤淑斌 林格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2期2845-2848,共4页
听力损伤主要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听神经功能受损及内耳血液循环血流障碍使内耳血氧供不足所引起的一种耳部疾病。针对听力损伤临床上主要选择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听力损伤恢复较慢,且临床疗效... 听力损伤主要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听神经功能受损及内耳血液循环血流障碍使内耳血氧供不足所引起的一种耳部疾病。针对听力损伤临床上主要选择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听力损伤恢复较慢,且临床疗效易受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影响,因此还应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听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部疾病 生活行为方式 康复护理 延续性护理 听力损伤 血流障碍 神经功能受损 抗血小板
下载PDF
血液灌流对中老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肠胃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泽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2期3716-3718,共3页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中毒损伤类疾病,而有机磷农药(OPS)作为一类杀虫剂,当前在国内应用广泛且用量最高。中老年AOPP患者病情危重,同时进展速度快,能在较短时间导致肝肾肺等多个脏器衰竭,引发神经功能受损等[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中毒损伤类疾病,而有机磷农药(OPS)作为一类杀虫剂,当前在国内应用广泛且用量最高。中老年AOPP患者病情危重,同时进展速度快,能在较短时间导致肝肾肺等多个脏器衰竭,引发神经功能受损等[1]。因此,需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和处理,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确保其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受损 脏器衰竭 血液灌流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神经功能改善 AOPP 有机磷农药 有效治疗
下载PDF
手术时机对脊柱结核所致神经功能缺损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永宝 罗盛源 +3 位作者 罗福壮 莫海龙 黄再明 王卓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4期504-505,共2页
脊柱结核病变破坏椎体,其中98%累及前柱,治疗不及时或持续恶化可累及脊髓,产生脊髓、神经压迫,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截瘫[1]。本研究选择76例神经功能缺损的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患者症状至手术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术后神... 脊柱结核病变破坏椎体,其中98%累及前柱,治疗不及时或持续恶化可累及脊髓,产生脊髓、神经压迫,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截瘫[1]。本研究选择76例神经功能缺损的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患者症状至手术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术后神经恢复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21~71岁,平均(44.82±12.48)岁;体质量43~75 kg,平均(59.25±8.76)kg;病变椎体:胸椎42例,腰椎21例,胸腰椎13例;病椎数量:单椎体16例,双椎体34例,3椎体20例,>3个椎体6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2]:A级4例,B级17例,C级22例,D级3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神经功能受损 症状至手术时间 预后
下载PDF
瞬目反射对听神经瘤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田世元 马学芳 桑秋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5期712-714,共3页
听神经瘤是原发于听神经鞘膜上的良性肿瘤,常与颅神经和脑干解剖相邻,随病程发展可致三叉神经、面神经甚至脑干神经功能障碍。常规的神经传导检测评估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而对亚临床症状的神经功能评估敏感性不够。瞬... 听神经瘤是原发于听神经鞘膜上的良性肿瘤,常与颅神经和脑干解剖相邻,随病程发展可致三叉神经、面神经甚至脑干神经功能障碍。常规的神经传导检测评估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而对亚临床症状的神经功能评估敏感性不够。瞬目反射(BR)是一种涉及三叉神经和面神经的脑干反射[1],其异常可见于整个传导环路任何部位的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 亚临床症状 瞬目反射 病程发展 神经 神经功能受损 脑干反射
下载PDF
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侯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溶栓治疗)与研究组(44例,介入溶栓治疗)... 目的分析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溶栓治疗)与研究组(44例,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其可促进堵塞血管的再通,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介入溶栓 神经功能受损
下载PDF
脑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对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吴希春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6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对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疗法,实验组实施卒中... 目的探讨脑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对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疗法,实验组实施卒中单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社会功能、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牛津残障评分(OHS)均低于常规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常规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综合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及躯体领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还能提高其生活能力与社会功能,利于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基层医院 卒中单元模式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受损 生命质量
下载PDF
20%甘露醇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海林 《海峡药学》 2021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20%甘露醇治疗对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为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则为20%甘露醇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血压...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20%甘露醇治疗对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为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则为20%甘露醇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血压、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损伤差异小(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并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20%甘露醇治疗时不仅可降低患者血压,同时也可改善神经受损以及生活能力,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甘露醇 血压 受损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脑出血急性期
下载PDF
间歇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训练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战军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6期251-252,共2页
神经源性膀胱( neurogenic bladder, NB)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造成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受损,其中以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由于长期尿潴留,易造成... 神经源性膀胱( neurogenic bladder, NB)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造成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受损,其中以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由于长期尿潴留,易造成泌尿系感染和肾功能损害。神经源性膀胱是临床康复的难题。我们采用间歇导尿法处理尿潴留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以及心理护理,膀胱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功能训练 间歇导尿 神经功能受损 神经系统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 膀胱功能恢复 功能损害
下载PDF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72例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小青 宋娜 王小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普遍存在意识模糊、吞咽不畅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等问题,再加上术后一般留置数种管道,一旦护理措施不到位,则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各种问题,如感染、出血以及窒息等。这将会给患者的预后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有必要...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普遍存在意识模糊、吞咽不畅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等问题,再加上术后一般留置数种管道,一旦护理措施不到位,则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各种问题,如感染、出血以及窒息等。这将会给患者的预后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如“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从而促进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神经内科 临床治疗 护理分析 护理措施不到位 神经功能受损 人性化护理 意识模糊
下载PDF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起病的视神经脊髓炎1例
19
作者 吴跃华 吴捷 林黎明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19-120,共2页
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NM0)、横贯性脊髓炎(TM)等.NM0在我国发病率比欧美国家高,预后差.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表现早期眼底视乳头水肿,晚期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表现为晚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脊髓受... 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NM0)、横贯性脊髓炎(TM)等.NM0在我国发病率比欧美国家高,预后差.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表现早期眼底视乳头水肿,晚期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表现为晚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脊髓受损表现为数小时至数天内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双侧受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可迅速进展为截瘫或四肢瘫,甚至出现脊髓休克.本患者是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起病,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与常规视神经脊髓炎不同,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脊髓炎 偏身感觉障碍 偏瘫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 横贯性脊髓炎 球后视神经 神经功能受损
下载PDF
定量温度觉检查在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亚辰 杨晓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03-1407,共5页
2008年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The Neuropathic Pain SIG,NeuPSIG)定义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1]... 2008年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The Neuropathic Pain SIG,NeuPSIG)定义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1]。NP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具有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等特点,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病史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缺乏早期、客观的诊断及神经功能受损评价指标。常用的电生理检查如神经传导功能检查、体感诱发电位等主要用于评估大的有髓鞘神经纤维(Aα纤维和Aβ纤维)的功能[2—3],但NP却是以Aδ和C纤维等小神经纤维受损为主,目前尚无鉴定小纤维神经损伤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检查 神经病理性疼痛 温度觉 自发性疼痛 神经传导功能 神经功能受损 体感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