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9篇文章
< 1 2 1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BAergic网络在神经发育和脑疾病中对髓鞘再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范晓迪 张业昊 刘建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6,共6页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是中枢神经系统轴突髓鞘形成和脱髓鞘疾病髓鞘再生的关键事件。研究表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是中枢神经系统轴突髓鞘形成和脱髓鞘疾病髓鞘再生的关键事件。研究表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GABAergic突触及其网络调控对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及髓鞘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该文总结了近些年关于GABA及其受体在少突胶质细胞谱系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GABAergic中间神经元与OPCs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介导髓鞘形成的网络调控和未来潜在的候选药物的研究。基于此了解控制OLs分化机制对于确定促进髓鞘修复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围绕GABAergic的研究可能对开发脱髓鞘疾病的新型修复疗法具有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GABA能网络 少突胶质细胞 中间神经 髓鞘再生 神经发育与疾病
下载PDF
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预防性早期干预研究进展
2
作者 农绍汉 余卫红 +1 位作者 李翠红(综述) 周晓光(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已成为影响全球儿童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内目前对高危儿一般采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干预模式。近年来,国外开始探讨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的预防性早期干预新技术,并取得较好效果。该文对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已成为影响全球儿童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内目前对高危儿一般采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干预模式。近年来,国外开始探讨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的预防性早期干预新技术,并取得较好效果。该文对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预防性早期干预的开始时机、方法和干预模式等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预防性早期干预技术的认识水平,促进此干预技术在我国的临床研究与应用,降低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障碍 预防性干预 高危儿
下载PDF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家庭支持方案效果评价
3
作者 张培 杨丽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37-0141,共5页
评价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家庭支持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患儿48例,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执行家庭支持方案。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均无显著... 评价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家庭支持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患儿48例,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执行家庭支持方案。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Gesell量表各项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Gesell量表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试验组治疗后的社会生活能力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患儿实施家庭支持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各项能区评分及社会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家庭支持方案 Gesell量表 社会生活能力评分
原文传递
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及其与神经发育特征的关联
4
作者 吴媛 杨亭 +6 位作者 陈红羽 龙丹 向雪利 冯钰茹 韦秋宏 陈洁 李廷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目的调查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_(12)(vitamin B_(12),VB_(12))水平及其与神经发育水平的关联。方法招募324例2~6岁ASD儿童和318例2~6岁健康儿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 目的调查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_(12)(vitamin B_(12),VB_(12))水平及其与神经发育水平的关联。方法招募324例2~6岁ASD儿童和318例2~6岁健康儿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和VB_(12)水平,采用社交反应量表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估ASD儿童的核心症状,采用格塞尔发育量表评估神经发育水平。结果ASD儿童的血清叶酸及VB_(12)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儿童(P<0.05)。ASD儿童血清叶酸水平与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血清VB_(12)水平与适应性行为、精细运动、语言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2~<4岁ASD儿童血清叶酸水平与各能区发育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VB_(12)水平与语言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ASD男童血清VB_(12)水平与语言、个人-社会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结论学龄前ASD儿童血清叶酸和VB_(12)水平较健康儿童低,且与神经发育水平相关,尤其<4岁ASD儿童。因此,保持正常的血清叶酸和VB_(12)水平可能有益于ASD儿童,特别是<4岁ASD儿童的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神经发育水平 叶酸 维生素B_(12) 儿童
下载PDF
犬尿氨酸通路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荆晓琦 方成志 张丙宏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31-435,共5页
色氨酸在体内主要通过犬尿氨酸通路(KP)代谢为血清素、褪黑素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与多种器官和细胞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KP中重要酶活性和代谢物水平的改变通过影响受体和调节细胞信号传导的方式影响儿童脑发育。该... 色氨酸在体内主要通过犬尿氨酸通路(KP)代谢为血清素、褪黑素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与多种器官和细胞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KP中重要酶活性和代谢物水平的改变通过影响受体和调节细胞信号传导的方式影响儿童脑发育。该研究主要围绕KP及其代谢产物在儿童神经发育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协助诊断和治疗干预提供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尿氨酸 儿童 神经发育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癫痫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增重和喂养方式对其子代神经发育迟缓的影响
6
作者 刘雨诗 林青梅 +5 位作者 何曼 苏阳 杨音 林华亮 蔡赞怡 郭晓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增重和喂养方式对其子代神经发育迟缓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纳入队列的8 023例产妇及其子代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在调整协变量后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增重和喂养方式和其子代神经发育...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增重和喂养方式对其子代神经发育迟缓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纳入队列的8 023例产妇及其子代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在调整协变量后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增重和喂养方式和其子代神经发育迟缓的关联。结果 研究对象妊娠年龄为(29.46±4.57)岁,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为(21.38±3.09)kg/m2。纳入子代中,男性4 450例(55.5%),采用母乳喂养4 351例(54.2%),出生时有735例(9.2%)为低体重新生儿。在校正了协变量后的logistic模型中,人工喂养与神经行为发育迟缓呈正相关[OR=1.70,95%CI:1.24~2.33]。在校正了协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增重不足,人工喂养与总发育商呈负相关(β=-0.44,95%CI:-0.87~-0.008;β=-0.73,95%CI:-1.25~-0.22;β=-0.80,95%CI:-1.34~-0.26)。母体妊娠糖尿病对其子代大运动和社交能力发育迟缓有明确影响(P <0.05);产妇增重不足对其子代五大能区的神经迟缓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工喂养对其子代五大能区的神经迟缓有明确影响(P <0.05)。结论 产妇妊娠期增重不足以及采用人工喂养的方式是子代神经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母体妊娠糖尿病是其子代大运动和社交能力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神经发育 喂养方式 孕期增重
下载PDF
血清Nesfatin-1联合aEEG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及短期神经发育预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向晶晶 王云 王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20-26,共7页
目的 探究血清Nesfatin-1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和短期神经发育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早产儿8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合并脑损伤组(n=50... 目的 探究血清Nesfatin-1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和短期神经发育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早产儿8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合并脑损伤组(n=50)和未合并脑损伤组(n=39);合并脑损伤组按照胎龄分成胎龄<32周组(n=24)、胎龄32~33周组(n=14)和胎龄34~37周组(n=12)。所有入选早产儿均在生后24h内进行血清Nesfatin-1水平检测,72h内进行aEEG检测,住院期间完善头颅核磁(MRI)检查,并在纠正胎龄达40周时行神经行为测定评分(NBNA),纠正胎龄3个月时行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对血清Nesfatin-1、aEEG评分与NBNA评分、Gesell各能区发育商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Nesfatin-1联合aEEG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合并脑损伤组患儿的血清Nesfatin-1水平高于未合并脑损伤组,aEEG各指标评分及Gesell各能区发育商均低于未合并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介于-8.039~-3.030之间,P<0.01);3组不同胎龄患儿的血清Nesfati-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2周组的aEEG连续性、波带宽度和总评分均低于胎龄34~37周组,胎龄32~33周组的aEEG连续性低于胎龄34~37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介于10.766~24.600之间,P<0.01);血清Nesfatin-1水平与NBNA评分、Gesell各能区发育商之间显著负相关(r值介于-0.582~-0.438之间,P<0.01);aEEG总评分与NBNA评分、Gesell各能区发育商显著正相关(r值介于0.479~0.572之间,P<0.01);血清Nesfatin-1水平、aEEG评分和二者联合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68、0.834、0.903。结论 合并脑损伤组早产儿血清中的Nesfatin-1水平在生后早期有所增加,而aEEG监测指标均下降,二者均与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血清Nesfatin-1 振幅整合脑电图 神经发育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低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损伤后神经发育的影响
8
作者 吴珺珺 吴斌 +1 位作者 文艺 田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低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对早产儿脑损伤后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200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低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对早产儿脑损伤后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200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营养支持、水电解质纠正、血糖、血压维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低剂量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比较两组患儿脑损伤相关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8-羟基脱氧鸟苷(8-OHdG)、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8(IL-18)、Toll样受体4(TLR4)]水平、神经发育异常情况、智能等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NSE、S100β、8-OHdG、8-iso-PGF2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TNF-α、IL-18、TLR4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神经发育异常项目≥3项及异常项目≥1项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智能等级均呈升高趋势(P<0.05),且观察组升高趋势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m NGF、低剂量rhEpo可有效降低患儿脑损伤相关因子水平及神经发育异常率,提高智能等级,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神经发育 神经生长因子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损伤相关因子 智能等级 安全性
下载PDF
麻醉剂依托咪酯诱导斑马鱼幼鱼神经发育毒性
9
作者 马栋栋 李思颖 +7 位作者 张金阁 卢志杰 龙小冰 黄争 黄楚舒 刘昕 史文俊 应光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3,共14页
依托咪酯(etomidate,ET)在临床上常被用作麻醉剂。ET长期高剂量地使用会导致人类意识下降和认知障碍等负面效应。但ET对鱼类的神经毒性机制尚不清楚。在本文中,2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ET(0.010、0.... 依托咪酯(etomidate,ET)在临床上常被用作麻醉剂。ET长期高剂量地使用会导致人类意识下降和认知障碍等负面效应。但ET对鱼类的神经毒性机制尚不清楚。在本文中,2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ET(0.010、0.091、0.501、9.400、84.31和664.4μg·L^(-1))至168 hpf。通过分析ET对斑马鱼胚胎生理发育、早期行为、细胞凋亡以及多巴胺(dopamine,DA)和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通路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评估其对斑马鱼幼鱼神经发育毒性。结果表明,664.4μg·L^(-1)ET显著增大48 hpf和60 hpf斑马鱼胚胎孵化率。0.091μg·L^(-1)和0.501μg·L^(-1)ET诱导168 hpf幼鱼体长减少。0.010、0.091、0.501、9.400、84.31和664.4μg·L^(-1)ET增大48 hpf胚胎畸形评分。0.501、9.400、84.31和664.4μg·L^(-1)ET暴露显著增大96 hpf胚胎畸形评分。0.501、9.400和664.4μg·L^(-1)ET显著增大168 hpf胚胎畸形评分。0.010μg·L^(-1)ET促进了大脑细胞凋亡,而664.4μg·L^(-1)ET抑制了大脑细胞凋亡。行为分析显示,ET所有浓度均抑制触碰行为。0.091μg·L^(-1)ET增强幼鱼游泳行为,而664.4μg·L^(-1)ET减弱游泳行为。并且ET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导致焦虑行为增加。qPCR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ET显著上调了DA和GABA通路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而高浓度ET显著抑制了这些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这些结果表明,ET对发育早期斑马鱼具有明显的神经发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斑马鱼 神经发育毒性 运动行为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力成像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及神经发育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玲 陈阳 +3 位作者 黄炳龙 林少珠 敖当 蔡娜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张力成像(DTI)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及神经发育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产儿149例,均行头部MRI+DTI检查,记录感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根据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WMI组4...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张力成像(DTI)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及神经发育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产儿149例,均行头部MRI+DTI检查,记录感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根据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WMI组40例、nWMI组109例,并按检查时纠正胎龄分为33~34周、35~36周、≥37周,比较WMI组与nWMI组各胎龄FA值、ADC值。39例早产儿在纠正月龄约6个月时用格塞尔(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发育情况,其中适应性行为发育落后18例、个人-社会行为发育落后16例、大运动行为发育落后21例、精细运动行为发育落后25例、语言行为发育落后19例,Spearman相关法分析FA值、ADC值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nWMI组不同纠正胎龄阶段各ROI的FA值均高于WMI组(P均<0.05)。纠正胎龄33~34周,WMI组侧室旁白质、胼胝体膝部白质的ADC值高于nWMI组(P均<0.05);纠正胎龄35~36周,WMI组胼胝体膝部、内囊后肢ADC值高于nWMI组(P均<0.05);纠正胎龄≥37周,WMI组半卵圆中心白质、脑室旁白质、胼胝体膝部及内囊后肢白质ADC值高于nWMI组(P均<0.05)。大运动发育落后早产儿脑室旁白质的ADC值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94,P<0.05),认知行为发育落后早产儿内囊前肢的ADC值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24,P<0.05)。结论DTI检查的内囊前肢、后肢及脑室旁白质FA值可反映早产儿WMI情况,脑室旁白质ADC值可反映其大运动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弥散张力成像 神经发育 各向异性分数 表观弥散系数 格塞尔发育量表 早产儿
下载PDF
非营养性吸吮配合穴位按摩对早产儿体格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
11
作者 刘焕利 杨利娟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36-638,共3页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配合穴位按摩对早产儿体格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按摩护理)和观察组(非营养性吸吮),各40例。两组早产儿均接受对症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21 d,记录早产儿体格及行为神...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配合穴位按摩对早产儿体格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按摩护理)和观察组(非营养性吸吮),各40例。两组早产儿均接受对症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21 d,记录早产儿体格及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开始进口喂养时间、全进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的头围增长速度、身长增长速度、体重增长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神经发育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配合穴位按摩在早产儿的应用能促进体格发育,缩短开始进口喂养时间、全进口喂养时间与住院时间,还可促进早产儿的行为神经发育,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养性吸吮 穴位按摩 早产儿 体格发育 行为神经发育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经颅磁治疗联合感统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神经发育及睡眠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孙显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究经颅磁刺激(TMS)联合感统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神经发育及睡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儿保门诊收治的80例A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 目的探究经颅磁刺激(TMS)联合感统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神经发育及睡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儿保门诊收治的80例A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TMS治疗仪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EC),每次治疗20 min,1次/d,每周连续治疗5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感觉统合训练进行治疗,感统训练30 min/次,1次/d,每周连续训练5 d。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评定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SD严重程度、发育商评分、行为评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睡眠问题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发育商(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ARS评分、ABC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DQ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ARS评分、ABC评分低于对照组,DQ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问题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S联合感统训练可有效减轻患儿ASD严重程度,改善患儿神经发育并提升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感觉统合训练 孤独症谱系障碍 神经发育 睡眠功能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的影响
13
作者 陈思妤 高峰 王红利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期间出生的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初乳口腔...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期间出生的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情况、神经发育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重、头围、身高及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能够提高早产儿的喂养有效率,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口腔按摩 早产儿 生长发育 神经发育
下载PDF
低频电极治疗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疗效研究
14
作者 刘凤萍 朱志华 钟小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极治疗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就诊的78例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儿童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规范化治疗与综合康复训练,观... 目的:探讨低频电极治疗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就诊的78例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儿童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规范化治疗与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局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语言表达能力改善时间、运动能力改善时间、各项功能区发展变化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语言表达能力改善时间、运动能力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精细动作DQ分值、大运动行为DQ分值、个人—社交行为DQ分值、适应行为DQ分值、语言行为DQ分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应用低频电极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及运动能力改善时间,促进精细动作、适应行为等能区功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儿童 功能发展量表
下载PDF
早产儿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与矫正月龄12个月时神经发育的关系
15
作者 英俊 李娟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与矫正月龄12个月时神经发育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84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出生到矫正月龄40周时的体质量增长速率分为低速率组[<10g/(kg·d),... 目的:研究早产儿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与矫正月龄12个月时神经发育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84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出生到矫正月龄40周时的体质量增长速率分为低速率组[<10g/(kg·d),n=36]和高速率组[≥10g/(kg·d),n=48]。比较两组矫正月龄3、6、12个月体格指标、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采用Pearson法分析早期体质量增长率与矫正月龄12个月神经发育情况的相关性。结果:矫正月龄3、6、12个月,高速率组身长、体质量、头围均高于低速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矫正月龄6、12个月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均高于矫正月龄3个月,且矫正月龄12个月各项评分高于矫正月龄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月龄6、12个月,高速率组各项评分高于低速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与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产儿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会影响矫正月龄12个月时的体格指标和神经发育,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越慢,矫正月龄12个月时神经发育程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神经发育 体质量增长速率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脑电图特征与行为神经发育研究
16
作者 卓琳琅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儿的脑电图特征与行为神经发育。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诊治的AE患儿67例作为脑炎组,同期选择67例儿童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小儿接受脑电图监测,记录脑电图表现,同时评...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儿的脑电图特征与行为神经发育。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诊治的AE患儿67例作为脑炎组,同期选择67例儿童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小儿接受脑电图监测,记录脑电图表现,同时评估行为神经发育评分。结果在67例脑炎患儿中,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28例,语言障碍33例,记忆障碍24例,抽搐18例,精神行为异常23例,走路姿势异常9例。脑炎组患儿脑电图表现为背景变慢23例,癫痫样放电17例,爆发-抑制8例,平坦10例,低电压9例;对照组表现为背景变慢2例,阵发性慢波增多2例。两组脑电图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炎组的行为神经发育评分(28.32±0.43)低于对照组(38.22±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6.157,P<0.001)。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临床表现多样,脑电图监测多表现为背景变慢、癫痫样放电、爆发-抑制等,且伴有行为神经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脑电描记术 行为神经发育
下载PDF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诊治取得新进展
17
作者 潘锋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期4-6,共3页
癫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晕厥等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儿和家庭生活质量。日前成都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上... 癫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晕厥等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儿和家庭生活质量。日前成都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上,多位专家介绍了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诊治热点问题和前沿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神经发育障碍 中华医学会 发育障碍性疾病 儿童神经 家庭生活质量 ADHD 晕厥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远期神经发育不良观察及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胡钰 《大医生》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远期神经发育不良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就诊的86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根据是否... 目的观察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远期神经发育不良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就诊的86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78例,未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与观察组(8例,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分析影响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预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的价值。结果86例足月新生儿中8例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发生率为9.30%。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占比均高于对照组,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整体异常程度重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内窘迫、aEEG重度异常、B/A升高和NSE升高均是影响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判断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789。结论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与宫内窘迫、aEEG重度异常、B/A升高和NSE升高有关,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可用于判断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远期神经发育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神经发育不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中期早产儿校正18月龄神经发育状况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力 黄亨烨 于广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452,共8页
目的·了解出生胎龄≤34周的早中期早产儿在校正月龄18个月时的神经发育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4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中心住院,并在出院后进行规律随访的早中期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早产... 目的·了解出生胎龄≤34周的早中期早产儿在校正月龄18个月时的神经发育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4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中心住院,并在出院后进行规律随访的早中期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早产儿及其父母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校正月龄18个月时的格塞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Schedule,GDS)结果,将早产儿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和神经发育迟缓组。比较2组在早产儿基本人口学特征、出生情况、父母亲基本人口学特征和产检情况方面的差异,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探讨早产儿神经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929例早产儿,其中男童527例(56.7%)、女童402例(43.3%),平均胎龄为(31.06±2.23)周,极早早产儿138例(14.9%)。在校正月龄18个月时,发生神经发育迟缓共147例(15.8%),在粗动作能、细动作能、言语能、应物能和应人能的异常率分别为7.4%、9.7%、17.9%、14.2%和13.7%。对神经发育迟缓组和正常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发现,性别、是否为极早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和是否发生宫内窘迫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男童(OR=1.60,95%CI 1.05~2.44,P=0.028)、剖宫产分娩(OR=1.67,95%CI 1.08~2.60,P=0.022)、极早早产儿(OR=2.20,95%CI 1.34~3.62,P=0.002)和发生宫内窘迫(OR=5.03,95%CI 2.11~11.99,P=0.000)是早中期早产儿神经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结论·男童、极早早产儿、剖宫产分娩和发生宫内窘迫的早中期早产儿发生神经发育迟缓的可能性较高,应重点关注和加强这类早产儿的随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神经发育 神经发育迟缓 危险因素 格塞尔发育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