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5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作者 肖铮铮 张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球囊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球囊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经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微血管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球囊组(P<0.05)。微血管组的手术时长、总住院时长显著长于球囊组(P<0.05)。术后,微血管组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显著高于球囊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均可取得较佳疗效,但后者较前者的预后效果更佳,而前者较后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更小,在临床选择中需考虑患者的耐受度与适应证合理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 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 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融合及神经导航技术在小儿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赵崇舜 王勇强 +1 位作者 陈民 王杭州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5期49-52,共4页
小儿神经系统结构复杂,手术操作困难,对于专科医师能力要求高,相应的教学难度也较大。介绍了多模态影像融合及神经导航技术助力小儿神经外科医师的教学培训,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及神经导航技术为培训医师提供直观的三维结构图像,并在术... 小儿神经系统结构复杂,手术操作困难,对于专科医师能力要求高,相应的教学难度也较大。介绍了多模态影像融合及神经导航技术助力小儿神经外科医师的教学培训,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及神经导航技术为培训医师提供直观的三维结构图像,并在术前、术中辅助精确定位,有助于降低小儿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难度并提高培训的标准化水平,从多个方面提高低年资医师的专业能力,对小儿神经外科医师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融合 神经导航 小儿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小骨瓣开颅内镜下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轩 李齐印 李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小骨瓣开颅内镜术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HBG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39例)接受显微镜开颅术...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小骨瓣开颅内镜术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HBG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39例)接受显微镜开颅术,导航组(39例)接受神经导航辅助小骨瓣开颅内镜术。观察两组手术指标、神经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神经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导航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常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NSE、MIP-1α、S100β水平降低,导航组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PSV、Vm、PI升高,导航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NIHSS、GC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NIHSS、ADL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导航组NIHSS、ADL评分低于常规组,GC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小骨瓣开颅内镜术能优化HBGH患者手术情况,增强血肿清除效果,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昏迷风险,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导航 开颅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神经导航结合B超在脑功能区及脑深部胶质瘤手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庆新 洪文明 +2 位作者 吴炳山 王卫红 徐培坤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
探析神经导航结合B超在神经外科脑功能区及脑深部胶质瘤手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神经外科实习的40名硕士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在脑功能区及深部胶质瘤手术的临床教... 探析神经导航结合B超在神经外科脑功能区及脑深部胶质瘤手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神经外科实习的40名硕士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在脑功能区及深部胶质瘤手术的临床教学中,实验组接受神经导航及B超等设备辅助下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考核、教学满意度统计及问卷调查等对该教学方式进行效果评价。实验组规培生教学后的理论知识、病案分析、医患沟通、临床实践考核及教学总满意率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此教学方法认可度较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外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脑功能区 脑胶质瘤 手术教学 神经导航 B超
下载PDF
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在低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凌国源 莫立根 +5 位作者 郭方舟 邓腾 黄乾荣 蒋骞 温粮宝 石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3-1838,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术中显影辅助在低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显微镜下常规手术的21例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 LGG)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常规手术组,分别使用5 mg/kg(常规剂量组21例)和1 mg/kg(小剂量...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术中显影辅助在低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显微镜下常规手术的21例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 LGG)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常规手术组,分别使用5 mg/kg(常规剂量组21例)和1 mg/kg(小剂量组25例)的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 FLS)联合神经导航手术的46例LGG患者纳入研究,比较3组手术效果及术后6个月KPS评分。结果:常规剂量组、小剂量组、常规手术组的肿瘤全切除率分别为81.0%(17/21)、76.0%(19/25)、42.9%(9/21),对3组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6个月KPS评分进行两两对比,常规剂量组、小剂量组分别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常规剂量组、小剂量组显影率分别为76.2%(16/21)、68.0%(17/25),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1.665,P=0.645)、(χ^(2)=0.378,P=0.539)],2组显影与神经导航一致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874,P=0.350)。结论:2种剂量(5 mg/kg、1 mg/kg)的FLS在LGG术中可实现较好的荧光显影效果,与神经导航的联合应用,能提高肿瘤全切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神经导航 荧光素钠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术中显影辅助切除脑转移瘤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朱雷 雷奕 +5 位作者 莫立根 凌国源 邓腾 黄乾荣 蒋骞 石柳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57-662,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FLS)术中显影辅助在脑转移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25例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is,BM)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FLS)术中显影辅助在脑转移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25例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is,BM)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神经导航联合FLS术中荧光显影辅助手术切除的87例BM患者归为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组,单纯神经导航下手术切除的38例BM患者归为神经导航组纳入研究,比较两组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1个月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scale,KPS)评分。结果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组全切率为85.1%,明显高于神经导航组的65.8%(P=0.028)。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后,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组的全切率是神经导航组的1.849倍(OR=1.849,95%CI:1.130~3.026,P=0.014)。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组的术后1个月KPS评分高于神经导航组(78.96±13.81 vs 65.00±18.56,P<0.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少于神经导航组(均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联合FLS术中荧光辅助切除BM能提高肿瘤全切率,改善患者短期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神经导航 荧光素钠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7
作者 欧阳仲瑞 蔡昭文 +1 位作者 黄建兴 江志贤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辅助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8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HIC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手术治疗,对照...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辅助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8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HIC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昏迷情况及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第12周、第24周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术前与术后1周昏迷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肤切口长度为(4.32±0.33)cm,短于对照组的(6.43±1.4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84.89±22.89)mL,少于对照组的(200.02±33.7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4.23±1.69)d,短于对照组的(18.30±4.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24周,试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CH患者的血肿部位可以通过神经导航辅助内镜手术准确定位,手术微创,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康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效果 预后
下载PDF
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切除左侧颞叶深部小型脑动静脉畸形1例
8
作者 陈其钻 王守森 +1 位作者 刘峥 张尚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62-63,共2页
1病例资料53岁男性,因脑出血术后1年突发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发作1 d于2019年12月入院。2018年12月因左侧基底节区出血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能自行下地行走。1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出现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发作,每次持续2~3 min,... 1病例资料53岁男性,因脑出血术后1年突发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发作1 d于2019年12月入院。2018年12月因左侧基底节区出血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能自行下地行走。1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出现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发作,每次持续2~3 min,共发作3次。当地医院头颅CT示左侧颞叶多发血肿(图1A),较大者约1.3 cm×0.6 cm;CTA未见明显血管畸形(图1B)。入院体格检查:神志嗜睡,运动性失语,左侧额颞顶部可见弧形手术疤痕切口,颅骨缺如,骨窗凹陷,右侧肢体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力稍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病理征阳性。DSA检查示动脉期及毛细血管期见左侧颞叶可见迂曲血管影(图1C),大小约1.0 cm×0.4 cm,由左侧大脑中动脉分支供血,外侧裂皮层静脉引流(图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颞叶 神经导航 显微手术
下载PDF
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洪海 黄小山 +1 位作者 曾海勇 陈建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 分析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01—2022-01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100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与对照组... 目的 分析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01—2022-01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100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与对照组(n=50,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治疗),均术后跟踪随访观察半年。比较2组患者手术有效性指标、内分泌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全切率为98.00%,视力改善率为92.00%,均高于对照组的86.00%、78.00%;肿瘤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00%;治疗后内分泌激素hGH、ACTH、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能够提高肿瘤全切与视力改善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肿瘤复发率,改善内分泌激素水平,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经鼻蝶切除术 内分泌激素
下载PDF
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丁永宏 梁成 +1 位作者 唐路 周立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入住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内镜治疗)58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入住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内镜治疗)58例和观察组(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治疗)52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0、3.032、17.592,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颅内再次出血、电解质紊乱及颅内感染的比例较小,且消化道出血者及颅内再次出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3、5.568,P<0.05)。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预后改良Rankin量表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1,P>0.05)。结论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3D重建技术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下扩大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世彬 陈图南 +2 位作者 吴国材 冯华 胡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19-220,共2页
1病例资料25岁女性,2017年2月初因持续性鼻塞、流涕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就诊于外院耳鼻喉科。2017年2月13日,外院活检术后病理结果考虑为异位垂体腺瘤伴部分细胞增生活跃,不能排除其它神经内分泌肿瘤。2017年2月28日,因交替性鼻塞、... 1病例资料25岁女性,2017年2月初因持续性鼻塞、流涕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就诊于外院耳鼻喉科。2017年2月13日,外院活检术后病理结果考虑为异位垂体腺瘤伴部分细胞增生活跃,不能排除其它神经内分泌肿瘤。2017年2月28日,因交替性鼻塞、流鼻涕、头痛、头昏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电子喉镜检查示双侧鼻腔中后部新生物,表面较多粘性物附着,堵塞左后鼻孔;鼻咽部右侧黏膜肿胀,左侧未窥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扩大经鼻蝶入路
下载PDF
荧光引导技术结合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功能、肿瘤复发率的影响
12
作者 毛彦君 孔德军 张冬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5期33-36,41,共5页
目的探究荧光引导技术结合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21例脑胶质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传统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和观察组(61例,荧光引导技术结合多模态影... 目的探究荧光引导技术结合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21例脑胶质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传统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和观察组(61例,荧光引导技术结合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下脑胶质瘤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失占比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两组的精氨酸加压素(AVP)、β-内啡肽(β-EP)水平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年,两组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年,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荧光引导技术结合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在脑胶质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引导技术 多模态影像神经导航 脑胶质瘤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对照
13
作者 谢文友 黄同亨 +1 位作者 杨燕汝 刘金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全麻下神经导航定位辅助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前景。方法收集阳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9月至2023年4月垂体腺瘤手术患者共68例,分为2组:实验组34例(神经导航定位辅助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目的探讨全麻下神经导航定位辅助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前景。方法收集阳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9月至2023年4月垂体腺瘤手术患者共68例,分为2组:实验组34例(神经导航定位辅助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对照组34例(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分析评价2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指标,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指标。结果肿瘤全切几率在术后影像学对比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患者激素指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效、住院时间短、全切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显微镜 垂体腺瘤
下载PDF
强化自能护理对神经导航辅助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陈晓莹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探究强化自能护理对神经导航辅助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脑肿瘤患者66例,均进行神经导航辅助下脑肿瘤切除术。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33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3例强化自能护... 目的:探究强化自能护理对神经导航辅助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脑肿瘤患者66例,均进行神经导航辅助下脑肿瘤切除术。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33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3例强化自能护理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自理能力。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患者自理能力量表(ESCA)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护责任感四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ESCA中四项得分均增加,且试验组得分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导航辅助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强化自能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导航 强化自能护理 并发症 自理能力
下载PDF
神经导航在Kawase手术入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君飞 张岩松 +5 位作者 吴劲松 惠国桢 常义 王海秋 姚建社 孙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2-655,F0003,共5页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下改良Kawase手术入路的科学性、实用性。方法用本手术入路暴露海绵窦及岩斜区解剖结构,用神经导航技术定位岩骨内部结构,如耳蜗、颈内动脉岩段、内耳道等,最大限度磨除岩尖,暴露斜坡鞍后区,上、中斜坡区等结构;并与该...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下改良Kawase手术入路的科学性、实用性。方法用本手术入路暴露海绵窦及岩斜区解剖结构,用神经导航技术定位岩骨内部结构,如耳蜗、颈内动脉岩段、内耳道等,最大限度磨除岩尖,暴露斜坡鞍后区,上、中斜坡区等结构;并与该区常用手术入路比较,对其安全性、实用性进行研究。结果神经导航下改良Kawase手术入路,可完全暴露神经膈,通过神经膈上的手术三角可对海绵窦内外病变进行直视手术;通过Meckel腔的打开,可切除Meckel腔内肿瘤,向中、后颅窝或向海绵窦扩展的各型肿瘤;在神经导航下,可安全磨除岩尖,最大范围暴露桥小脑角、斜坡鞍后区、上、中斜坡区等结构。结论在神经导航下改良Kawase手术入路,科学、安全、实用,能最大程度暴露蝶岩斜区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岩斜区 神经导航 显微解剖 神经导航技术 手术入路 MECKEL腔 岩斜区病变 解剖结构 其安全性 海绵窦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精准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党伟 林超群 +1 位作者 范学政 李维纳 《大医生》 2023年第11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及单纯神经内镜治疗垂体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8例垂体瘤患者分为内镜组(予以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及单纯神经内镜治疗垂体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8例垂体瘤患者分为内镜组(予以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和导航组(给予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联合应用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各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导航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内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内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和精神活力评分高于内镜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能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并且获得更好的手术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垂体瘤
下载PDF
开颅手术与神经导航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17
作者 叶劲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71-0074,共4页
探究开颅手术与神经导航靶向微创手术在脑肿瘤应用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手术治疗脑肿瘤患者48例开展病例比对,遵循患者个人意愿及不同术式分组,行开颅手术患者24例,行神经导航靶向微创手术患者24例,... 探究开颅手术与神经导航靶向微创手术在脑肿瘤应用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手术治疗脑肿瘤患者48例开展病例比对,遵循患者个人意愿及不同术式分组,行开颅手术患者24例,行神经导航靶向微创手术患者24例,观察手术指标、不良手术结局及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微创组手术总时长与开颅组时长差异具有同质性,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颅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致残率低于开颅组(P<0.05);脑肿瘤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前KPS评分比对,两组(P>0.05),可用作平行比对;术后脑肿瘤患者KPS评分呈现上升趋势,微创组术后KPS评分升高趋势明显,且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 脑肿瘤采用开颅手术与神经导航靶向微创手术均可取得一定疗效,神经导航靶向微创手术效果更佳,可降低不良手术结局,推动术后功能恢复,充分发挥微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开颅手术 神经导航靶向微创手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荧光素钠配合多模态神经导航提高脑胶质瘤全切率并降低复发率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王少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50-1652,1655,共4页
目的:研究荧光素钠(FLS)联合多模态神经导航对胶质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1~2022.9间本院收治的84例脑胶质瘤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传统导航下行肿瘤切除手术,观察组在FLS联合多模... 目的:研究荧光素钠(FLS)联合多模态神经导航对胶质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1~2022.9间本院收治的84例脑胶质瘤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传统导航下行肿瘤切除手术,观察组在FLS联合多模态神经导航下行肿瘤切除手术。分析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全切率、术后并发症、新发神经功能缺损,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肿瘤全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m疾病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LS联合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能提高肿瘤全切率,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钠 多模态神经导航 脑胶质瘤 肿瘤切除程度 复发率
下载PDF
研究比较神经导航下血肿抽吸与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19
作者 易椿钧 朱光升 +2 位作者 黄信超 苏一家 杨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106-0109,共4页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别予以神经导航下血肿抽吸治疗、开颅清除手术治疗所呈现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的时间起始于2020年9月,截止至2022年9月,纳入了200例,均发生高血压脑出血。分组时选择了随机数字表法,共分成两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别予以神经导航下血肿抽吸治疗、开颅清除手术治疗所呈现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的时间起始于2020年9月,截止至2022年9月,纳入了200例,均发生高血压脑出血。分组时选择了随机数字表法,共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其中的一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开颅手术,观察组为另一组,予以其不同于对照组的神经导航下血肿清除手术,每组的例数均为100例,最后将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包括并发症、治疗有效率等。结果 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看,未接受治疗时两组无差异,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高出很多,并且观察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均较好;统计两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观察组的例数较少,说明观察组的情况较佳;将两组的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得出的结果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中,选择经导航下血肿抽吸的方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更加有利,总体治疗效果获得较高的认可,同时可改善围术期指标,控制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导航下血肿抽吸 开颅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