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背景下能源关键元素暴露的神经效应研究进展
1
作者 崔佳璟 李希涵 +2 位作者 陈汉清 陈瑞 李晓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1,共10页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能源关键元素(Energy-critical elements, ECEs)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将显著增加,增加了人群暴露风险,但是其健康效应尚未明确。ECEs主要为金属元素,如锂、钴及稀土元素。为了解金属ECEs的潜在健康效应,重点关注其...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能源关键元素(Energy-critical elements, ECEs)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将显著增加,增加了人群暴露风险,但是其健康效应尚未明确。ECEs主要为金属元素,如锂、钴及稀土元素。为了解金属ECEs的潜在健康效应,重点关注其神经危害或风险,为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健康问题提出干预策略。回顾了与金属ECEs相关的毒理学、职业安全和健康问题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的文献报道,主要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实验动物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对上述金属ECEs神经效应的综述。目前,金属ECEs健康效应的研究面临一些挑战:现有的人群研究数量有限,亟需更多的研究为建立有关健康、环境影响和安全的监测系统提供科学依据,为绿色能源行业建立一个可持续、安全和健康的职业环境,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能源关键元素 稀土元素 金属 神经效应
下载PDF
第十一届国际血管神经效应器机制与心血管药理学和医学研讨会成功举行
2
作者 罗健东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1期29-29,共1页
第11届国际血管神经效应器机制与心血管药理学和医学研讨会暨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苏州卫星会议于2006年6月26日至29日在苏州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第二军医大学、The Academy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Excellence、亚洲血管生物学会... 第11届国际血管神经效应器机制与心血管药理学和医学研讨会暨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苏州卫星会议于2006年6月26日至29日在苏州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第二军医大学、The Academy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Excellence、亚洲血管生物学会和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共同承办单位有苏州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国际药理学联合会、中国药理学会、广州医学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一届 国际血管神经效应器机制 心血管药理学 医学研讨会
下载PDF
第11届国际血管神经效应器机制与心血管药理学和医学研讨会成功举行
3
《中国药理通讯》 2006年第4期66-66,共1页
第11届国际血管神经效应器机制与心血管药理学和医学研讨会暨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苏州卫星会议于2006年6月26日至29日在苏州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亚洲血管生物学会和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共同承办单位有苏州大... 第11届国际血管神经效应器机制与心血管药理学和医学研讨会暨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苏州卫星会议于2006年6月26日至29日在苏州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亚洲血管生物学会和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共同承办单位有苏州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国际药理学联合会、中国药理学会、广州医学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1届国际血管神经效应器机制与心血管药理学和医学研讨会 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 承办单位 会议论文
下载PDF
罗库溴铵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
4
作者 谢思宁 熊蔚 +3 位作者 李享佳卉 陈良 范议方 韩如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1-705,共5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与非PD患者罗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方法纳入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Ⅲ,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PD患者(PD组)31例和...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与非PD患者罗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方法纳入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Ⅲ,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PD患者(PD组)31例和行面神经减压的非PD患者(non-PD组)24例为研究对象。麻醉诱导单次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采用四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TOF)监测肌松,记录罗库溴铵体内作用时间(the duration of 90%recovery of TOF,DURTOF 90%)、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和术毕2 h内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non-PD组比较,PD组DURTOF 90%和临床作用时间均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的罗库溴铵DURTOF 90%与病程相关,病程越长,DURTOF 90%越长。2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PD患者应用罗库溴铵的DURTOF 90%和临床作用时间明显延长,且DURTOF 90%与病程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罗库溴铵 神经肌肉阻滞效应 全身麻醉
下载PDF
骨骼肌介导的运动神经保护效应:作用途径和分子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少堃 王世强 +2 位作者 王一杰 郭凯林 胥祉涵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66,共9页
既往探讨运动神经保护效应生理机制的研究主要关注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骼肌在机体运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从外周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效益。以骨骼肌为外周靶点,结合运动干预的影响,全面... 既往探讨运动神经保护效应生理机制的研究主要关注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骼肌在机体运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从外周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效益。以骨骼肌为外周靶点,结合运动干预的影响,全面总结骨骼肌介导运动神经保护效应的作用途径和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出促进脑健康切实可行的运动干预策略。综述发现,运动时骨骼肌通过内分泌、能量代谢和抗炎等途径与大脑建立分子联系,是介导运动神经保护效应的主要作用途径;运动时骨骼肌能产生并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鸢尾素、组织蛋白酶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瘦素、脂联素等肌细胞因子,这些肌细胞因子以激素的形式作用于大脑,产生神经保护效应;运动时骨骼肌会产生大量能量代谢产物,其中乳酸和α-酮戊二酸能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产生神经保护效应;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可作为抗炎器官为机体创造良好的抗炎环境,通过诱导外周抗炎效应,缓解神经炎症,产生神经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运动 神经保护效应 肌细胞因子 神经炎症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通过激活CREB/BDNF信号通路减轻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笛 温昌明 +5 位作者 李祥欣 孙军 高军 张在行 张东焕 张保朝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基于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7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帕罗西汀组(10 mg/kg腹腔注射)、艾司氯胺酮组(15 mg/kg...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基于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7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帕罗西汀组(10 mg/kg腹腔注射)、艾司氯胺酮组(15 mg/kg腹腔注射)、k252a组(CREB抑制剂,20μl/kg脑内注射)、艾司氯胺酮+k252a组。通过旷场实验、糖水消耗试验对大鼠行为学进行观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尼氏(Nissl)染色法观测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BDNF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REB、BDNF通路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元损伤加重,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糖水偏好率,海马组织匀浆5-HT、DA、NE水平,海马组织CREB、p-CREB、BDNF水平明显下降,停留不动时间明显增长(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帕罗西汀组、艾司氯胺酮组神经元损伤减轻,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糖水偏好率,海马组织匀浆5-HT、DA、NE水平,海马组织CREB、p-CREB、BDNF水平明显升高,停留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k252a组神经元损伤加重,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糖水偏好率,海马组织匀浆5-HT、DA、NE水平,海马组织CREB、p-CREB、BDNF水平明显降低,停留不动时间明显增长(P<0.05);与艾司氯胺酮组相比,艾司氯胺酮+k252a组神经元损伤加重,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糖水偏好率,海马组织匀浆5-HT、DA、NE水平,海马组织CREB、p-CREB、BDNF水平明显降低,停留不动时间明显增长(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通过激活CREB/BDNF通路,降低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改善大鼠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症
下载PDF
母鼠妊娠期服用豆腐果苷对仔代的神经行为效应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苹 李健 +2 位作者 纳冬荃 耿菊敏 尚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 应用神经行为畸胎学方法评价豆腐果苷对大鼠仔代的神经行为毒性。方法 妊娠 6~ 15 d大鼠采用豆腐果苷 0 ,2 7,2 70 ,135 0 mg/kg· d剂量连续 ig染毒 ,17只孕鼠自然分娩。观察母鼠妊娠期和分娩后的生理、生育指标 ;16 0只... 目的 应用神经行为畸胎学方法评价豆腐果苷对大鼠仔代的神经行为毒性。方法 妊娠 6~ 15 d大鼠采用豆腐果苷 0 ,2 7,2 70 ,135 0 mg/kg· d剂量连续 ig染毒 ,17只孕鼠自然分娩。观察母鼠妊娠期和分娩后的生理、生育指标 ;16 0只仔鼠出生后的体重增长、早期生理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指标 ;随机选择 32只仔鼠于 10周龄时进行自动化操作行为测试。此外 ,对 10周龄仔鼠 2 4只进行脑组织的光镜观察和单胺类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 -羟色胺 )的测定。整个实验采用双盲法。结果 未观察到豆腐果苷对大鼠的母体毒性 ;3个剂量组仔鼠的体重增长、早期生理发育及神经行为发育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操作行为测试中 ,仔鼠学习记忆能力无性别差异 ,3个剂量组仔鼠的学习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 ,各剂量组仔鼠脑组织均未观察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 ,脑神经递质含量也未见异常 (P>0 .0 5 )。结论 未观察到胚胎期服用豆腐果苷对大鼠仔代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果苷 行为致畸 神经效应
下载PDF
去神经效应对环肺静脉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远期疗效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常栋 褚振亮 +7 位作者 丛培鑫 高连君 张树龙 夏云龙 尹晓盟 董颖雪 张荣峰 杨延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观察去神经效应对环肺静脉消融(CPV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远期成功率的影响,探讨去神经效应在CPVA治疗PAF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顺序人选106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有临床症状的PAF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PVA至肺静脉电隔离。无30s... 目的观察去神经效应对环肺静脉消融(CPV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远期成功率的影响,探讨去神经效应在CPVA治疗PAF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顺序人选106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有临床症状的PAF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PVA至肺静脉电隔离。无30s以上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被定义为无复发。根据末次消融前后动态心电图,观察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及对成功率影响。结果共有102例患者完成了研究,平均每例患者接受(1.31±0.50)次手术。随访(46.92±17.38)个月,成功率77.5%。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两组:成功组,79例未复发AF,且不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发组,23例AF复发。两组消融前HRV相似,消融后HRV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O.05);成功组CPVA术后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差为均方根(rMSSD)、RR间期差值超过50ms为NN间期所占百分数(PNNSO)、心率变异系数(CV)、总功率(TF)、极低频功率(VLF)、低频(LF)、高频(HF)均较复发组进一步显著降低(P〈0.05)。成功组与复发组左心房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SDNN是CPVA远期成功率的惟一有效预测因素(P〈0.05)。结论CPVA可产生心房去神经效应,后者有助于提高CPVA治疗PAF远期成功率。除了肺静脉电隔离,去神经效应可能也是CPVA治疗PAF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效应 环肺静脉消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率变异性
原文传递
基于BDNF/CREB信号通路探讨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钦 刁丽梅 蔡萧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4,I0017,共7页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细胞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细胞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其中10只为正常组,对其余大鼠构建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后,再将其分为3组,即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3.17 mg·kg^(-1)),巴戟天组(3.17 g·kg^(-1))。持续灌胃后给药8周,1次/d,并先后在造模前、造模后和给药后开展了行为学实验,以判断大鼠的抑郁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研究大鼠海马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测定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用HE染色研究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并评分,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 mRNA相对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减少(P<0.05)。HE染色结果中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受到破坏,病理损伤评分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海马BDNF表现显著下降(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盐酸氟西汀组和巴戟天组大鼠活动的总里程明显提高(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增加(P<0.05),HE染色结果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明显复原,病理损伤评分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BDNF表现显著增加(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经慢性应激刺激后,巴戟天可能通过激活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其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抑郁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CD19 CAR-T细胞治疗:1例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何莹 李梦娇 +5 位作者 岑亚丽 豆白涛 舒柔 李彦玲 姚浩 范方毅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1-576,共6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罕见类型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只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既往研究显示,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可改善PCNSL患者的缓解...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罕见类型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只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既往研究显示,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可改善PCNSL患者的缓解深度和生存。CD19 CAR-T细胞疗法已成功治疗多种B细胞谱系恶性肿瘤,但其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表现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尚有限,主要因为潜在的毒性。本文报告1例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后未出现任何级别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且获完全缓解的难治性PCNSL患者,以期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CAR-T细胞治疗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下载PDF
天麻素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神经递质效应、应激反应、血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唐灵芝 孙晓莉 +2 位作者 阮超 武岳 李黎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神经递质效应、应激反应、血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间在本院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天麻素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神经递质效应、应激反应、血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间在本院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神经递质效应[包括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应激反应[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氧磷酶-1(PON-1)]、血管功能[包括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神经功能[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经递质效应、应激反应、血管及神经功能方面变化明显。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ox-LDL、NO、ET-1、BDNF及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5-HT及PON-1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NF-α、ox-LDL、NO、ET-1、BDNF及CG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5-HT及PON-1水平则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天麻素治疗可调节偏头痛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其血管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神经递质效应 应激反应 血管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ALAD基因多态性与铅致神经毒效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玉新 宋文佳 +4 位作者 王雅文 闫慧芳 周晓蓉 吴宜群 黄清霄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08-910,共3页
为研究ALAD基因多态性对铅致神经毒性的影响 ,对 179名生活在严重铅污染环境中的 6~ 8岁儿童进行基因型分析、血铅和锌原卟啉 ,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智商和反应时测定。结果表明 ,与ALAD1- 1纯合子相比 ,ALAD1- 2杂合子的血铅和锌原... 为研究ALAD基因多态性对铅致神经毒性的影响 ,对 179名生活在严重铅污染环境中的 6~ 8岁儿童进行基因型分析、血铅和锌原卟啉 ,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智商和反应时测定。结果表明 ,与ALAD1- 1纯合子相比 ,ALAD1- 2杂合子的血铅和锌原卟啉都轻度增高但没达到显著性水平。而两组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参数都十分接近 ,但ALAD1- 2组的反应时延长 (P =0 0 2 )。在应用协方差分析充分均衡了两组的血铅水平后 ,ALAD1- 2的选择反应时间与ALAD1- 1组十分接近。结果提示ALAD1- 2基因型对铅致神经毒性效应与AL AD1- 1的效应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D 基因多态性 神经毒性效应
下载PDF
饮水氯化铝的神经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凤贞 于德奎 刘玉镛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8-151,共4页
本文通过小鼠30周氯化铝饮水染毒试验,证实饮水铝在4.4mg/L时,即可致小鼠脑铝有明显蓄积,脑AChE活性升高和病理学变化。这些变化均与动物饮水铝浓度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用曲线方程适度拟合法计算出饮水中铝浓度1.11mg/L时为预防动... 本文通过小鼠30周氯化铝饮水染毒试验,证实饮水铝在4.4mg/L时,即可致小鼠脑铝有明显蓄积,脑AChE活性升高和病理学变化。这些变化均与动物饮水铝浓度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用曲线方程适度拟合法计算出饮水中铝浓度1.11mg/L时为预防动物脑铝蓄积的最大无作用浓度。由此,预防和控制过量的水溶性铝摄入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氯化铝 神经效应
下载PDF
量子点的神经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添舒 唐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4-800,共7页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学特性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因而其安全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中枢神经系统作为量子点作用的潜在靶器官之一,量子点的神经毒性研究也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量子点可跨越血脑屏障...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学特性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因而其安全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中枢神经系统作为量子点作用的潜在靶器官之一,量子点的神经毒性研究也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量子点可跨越血脑屏障或通过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破坏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损伤神经突触可塑性等神经毒性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离子通道改变3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毒性效应 毒性机制
下载PDF
去自主神经效应对环肺静脉消融房颤疗效的影响
15
作者 侯磊 李述峰 +6 位作者 张丽丽 陈延军 杨庆辉 金丽娟 卢晓娟 李思慧 杨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7期5324-5328,共5页
目的:探讨去自主神经效应对环肺静脉消融(CPV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远期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有临床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PVA术。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术后每3个... 目的:探讨去自主神经效应对环肺静脉消融(CPV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远期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有临床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PVA术。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动态心电。随访房颤消融成功率(术后3个月无房颤被定义为无复发);并记录动态心电心率变异性(HRV)以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结果:本组研究共104例患者完成了CPVA术,平均手术次数为(1.35术次数为。变次,成功率为77.9%,共随访(24.27次数为。变异性个月。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将患者分为成功组(81例)和复发组(23例),所有患者CPVA术后的时域和频域各项参数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术后心率变异性(HRV)各项参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成功组患者的SNDD、SDANN、r MSSD、PNN50、HF、TF、LF、VLF较对照组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CPVA术可使心房出现去自主神经效应,进而增加去神经化效应,有利于提高其治疗房颤的远期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自主神经效应 环肺静脉消融 心房颤动 心率变异性
原文传递
中药特征与神经免疫效应的关系分析及其Logistic回归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永琦 吴晓晶 +3 位作者 范萍 陈丽 颜春鲁 张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08-1510,共3页
目的神经免疫网络是机体内多维立体网络调控体系。文章根据已发表的有关中药神经免疫调节作用的现代医学研究文献为基础,分析中药特征与神经免疫调节作用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收集、筛选198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2005年版《中... 目的神经免疫网络是机体内多维立体网络调控体系。文章根据已发表的有关中药神经免疫调节作用的现代医学研究文献为基础,分析中药特征与神经免疫调节作用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收集、筛选198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中药神经免疫研究的文献,根据检索结果统计不同传统功能分类、不同药性、药味、归经的中药和其中具有神经免疫效应的中药味数;用多元判别分析建立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同时具有神经免疫效应的中药有62味;补气药、补(肾)阳药、补血药、平肝熄风药以及归肾经中药的神经免疫效应研究比较活跃,同时具有神经免疫效应的比例高,与合计率比较,均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判别分析预测结果与原判定结果总符合率为89.3%。提示中药的传统功能分类、归经与神经免疫效应关系密切,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作为中药神经免疫网络效应研究及临床用药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神经免疫效应 规律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阿曲库铵神经阻滞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维嘉 苗壮 +1 位作者 肖昭扬 杨毅欣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阿曲库铵神经肌肉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地塞米松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10 min后按顺序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 mg/kg...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阿曲库铵神经肌肉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地塞米松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10 min后按顺序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 mg/kg、阿曲库铵0.6 mg/kg;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之后给予相同剂量麻醉诱导药物。观测两组患者拇内收肌群TOF,记录T1消失的时间及第1次T0F恢复时T1出现的时间。[结果]地塞米松组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为(289.0±19.7)s,比对照组(226.4±11.2)s明显延长,恢复时间为(13.7±0.5)min,比对照组(20.8±3.2)min明显缩短(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减弱阿曲库铵对全麻病人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阿曲库铵 神经阻滞效应
下载PDF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低剂量与神经系统毒性效应的评估 被引量:16
18
作者 朱才众 熊鸿燕 +11 位作者 李亚斐 张耀 李莉 林辉 韩京 许斌 王思雄 吴波 马翔宇 韩家信 舒为群 曹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低剂量暴露对PC12细胞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制,为接触人群产生远期效应的生物学检测提供参考评价指标。方法: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株PC12细胞,培养基分别含有12.5,25,50,100,200mg/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用24,4... 目的:探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低剂量暴露对PC12细胞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制,为接触人群产生远期效应的生物学检测提供参考评价指标。方法: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株PC12细胞,培养基分别含有12.5,25,50,100,200mg/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用24,48,72和96h后,用细胞计数细胞毒法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椎虫蓝拒染法绘制生长曲线;乳酸脱氢酶释放检测细胞损伤程度;DNTB法测定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比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DNA凝胶电泳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①细胞毒检测结果显示浓度在12.5~200mg/L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剂量暴露对PC12细胞株处理24~96h,对PC12细胞生长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各实验组在各时相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PC12细胞暴露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8h,乳酸脱氢酶释放增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高;且随着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暴露剂量的上升乳酸脱氢酶浓度相应升高。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暴露剂量的变化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反比关系,与丙二醛含量呈正比关系。③DN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明显的DNA梯形条带。结论:不同剂量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暴露对PC12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在低剂量慢性暴露条件下对细胞产生以细胞凋亡为主的毒性效应;主要干扰神经细胞的DNA代谢,直接抑制PC12细胞生长,降低脂质过氧化物酶活性,产生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剂量效应关系 凋亡 细胞膜损伤 增塑剂 神经系统毒性效应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下载PDF
光明、太冲穴与中枢神经相关效应的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胡卡明 王承平 J.海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60-86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光明、太冲穴时,中枢不同区域的相关反应。方法将19名正常志愿者随机分为1组(视觉刺激加单侧针刺组)7人,2组(视觉刺激加双侧针刺组)6人和3组(单纯针刺双侧穴组)6人。用功能性磁共振(f MRI)观察各组在针刺光明、太冲穴时视... 目的观察针刺光明、太冲穴时,中枢不同区域的相关反应。方法将19名正常志愿者随机分为1组(视觉刺激加单侧针刺组)7人,2组(视觉刺激加双侧针刺组)6人和3组(单纯针刺双侧穴组)6人。用功能性磁共振(f MRI)观察各组在针刺光明、太冲穴时视觉皮质区与相关脑区的反应。结果发现视觉刺激及针刺进针时,视觉皮质的血氧饱和水平(BOLD)无明显变化(P>0.25),但在进行单侧和双侧持续刺激时,发现大脑相关区域有BOLD变化。结论针刺对单侧和双侧穴位的刺激均能改善大脑相关区域的BOLD,但与进行手法和视觉刺激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针灸效应 光明 太冲
下载PDF
神经毒物效应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凤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06-110,共5页
1损害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许多化学物因选择性地损害神经系统被称为神经毒物(neurotoxicants)。在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化学物中,多数神经毒物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性脑病,部分毒物可于急性中毒1~2周后导致迟发... 1损害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许多化学物因选择性地损害神经系统被称为神经毒物(neurotoxicants)。在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化学物中,多数神经毒物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性脑病,部分毒物可于急性中毒1~2周后导致迟发性脑病(delayedence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物效应 生物标志物 肠电信号 脑诱发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