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40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曹宁 王文涛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40(miR-340)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3例神经母细胞瘤及其瘤旁组织标本进行实验研究;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将细... 目的探讨微小RNA-340(miR-340)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3例神经母细胞瘤及其瘤旁组织标本进行实验研究;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miR-340过表达(miR-340 mimics)组、miR-340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组、miR-340 mimics+pcDNA组及miR-340 mimics+SKP2组,分别检测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各组SH-SY5Y细胞miR-340、SKP2mRNA表达及各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SKP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340与SKP2的靶向关系。结果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miR-340表达水平为0.55±0.08,明显低于瘤旁组织的1.05±0.15,SKP2 mRNA表达水平为1.96±0.20,明显高于瘤旁组织的1.01±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miR-340与SKP2存在靶向调控关系;与对照组和miR-340 NC组相比,miR-340 mimics组SH-SY5Y细胞miR-34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存活率、划痕迁移率、侵袭数、SKP2 mRNA和蛋白表达、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340 mimics组和miR-340 mimics+pcDNA组比较,miR-340 mimics+SKP2组细胞存活率、划痕迁移率、侵袭数、SKP2 mRNA及蛋白、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母细胞瘤中miR-340低表达,过表达miR-340可抑制SH-SY5Y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KP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40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EGFP基因在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朝晖 杨宇 +3 位作者 庄鹏辉 许杰华 马延兵 胡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3T3荧光表达细胞的数量来确定病毒的浓度;使用RV载体感染SK-N-SH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学荧光检测明确RV在SK-N-SH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转移载体RV/EGFP,确定重组病毒的浓度为8.3×106病毒颗粒/mL。在SK-N-SH细胞RV/EGFP稳定转染并有效表达。在SK-N-SH细胞EGFP的荧光表达显示RV的转移并且表达的效率达到30%以上。结论SK-N-SH细胞能被RV病毒载体有效感染,在转基因细胞株外源基因的表达长期稳定并且显示RV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基因转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反转录病毒载体
下载PDF
叠氮钠对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兰 李林 +5 位作者 班立勤 安文林 刘树森 李晓明 薛冰 徐艳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 观察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IV(即细胞色素 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 (NaN3)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线粒体缺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叠氮钠与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 SH-SY5Y细胞共同孵育,用... 目的 观察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IV(即细胞色素 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 (NaN3)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线粒体缺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叠氮钠与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 SH-SY5Y细胞共同孵育,用微测量法测定线粒体复合体 IV活性,噻唑兰(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 结果 16~ 64 mmol/L叠氮钠与培养的 SH-SY5Y细胞共孵育 1 h,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 C氧化酶活性下降; 16~ 128 mmol/L叠氮钠作用 1~ 8 h,细胞存活率下降,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叠氮钠使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荧光强度值下降,尤以细胞突起内降低最为显著,门控内正常细胞数减少。结论 叠氮钠与培养的 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共孵育导致细胞损伤,其机制是使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能量合成障碍,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钠 线粒体跨膜电位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下载PDF
三维微小凹图式的加工及其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复合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泽志 KISAALITA W.S. +2 位作者 ZHAO Y.-P. WANG L. 张利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7-302,共6页
采用紫外光光刻、硅蚀刻及软光刻技术分别制备了阴性光刻胶SU-8和聚乳酸及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小凹图式。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与三维微结构进行复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及caicein荧光染色评价所加工图式的结... 采用紫外光光刻、硅蚀刻及软光刻技术分别制备了阴性光刻胶SU-8和聚乳酸及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小凹图式。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与三维微结构进行复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及caicein荧光染色评价所加工图式的结构形态及细胞的生长行为。实验制备出名义直径约100μm、高纵横比(接近或大于1)并可叠加微通道连接的SU-8及PLGA三维微小凹图式。所加工的图式透明,符合三维细胞生物传感器的光学检测的需要。细胞培养结果表明,该结构尺寸的图式能引导在三维环境神经细胞的排布、神经突起延伸及形态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加工 SU-8 聚乳酸及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三维 SH—SY5Y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下载PDF
不同价态锰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宣登峰 李洁 +3 位作者 张杰 吴萍 褚金花 李国君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价态、不同浓度锰引起神经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对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分别用 0 ,0 2 5 ,0 5 0 ,0 75mmol/L二价锰、三价锰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SH SY5Y)染毒 2 4h ,观察测定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 目的 探讨不同价态、不同浓度锰引起神经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对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分别用 0 ,0 2 5 ,0 5 0 ,0 75mmol/L二价锰、三价锰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SH SY5Y)染毒 2 4h ,观察测定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丙二醛 (MDA)、GSH Px/MDA及细胞膜脂荧光各向异性的变化。结果 二价锰、三价锰染毒各低、中、高剂量组细胞SOD活力 [(5 2 2 1 2± 5 7 74 ) ,(4 98 38± 37 2 9) ,(4 6 4 86± 2 4 0 9)和 (4 99 79± 30 86 ) ,(4 77 2 3± 6 1 6 6 ) ,(4 35 95± 74 0 4 )NU/mg蛋白 ]与对照组[(86 1 2 4± 35 74 )NU/mg蛋白 ]比较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GSH Px活力 [(1 9 0 4± 5 1 6 ) ,(1 7 74± 5 91 ) ,(1 5 99± 5 6 2 )和 (1 6 5 8± 6 1 9) ,(1 5 79± 7 2 9) ,(1 4 2 3± 5 2 0 )活力单位 ]均较对照组[(2 9 2 3± 7 83)活力单位 ]降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GSH Px/MDA较对照组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MDA和细胞膜脂荧光各向异性有所升高 (P <0 0 5 ) ;相同染毒剂量情况下 ,三价锰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比二价锰组明显。结论 锰通过抑制SOD、GSH Px活力 ,降低细胞抗氧化能力 ,造成细胞膜功能的损伤。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过氧化 神经毒性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下载PDF
玛咖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意 蒋静娴 +1 位作者 储智勇 栾洁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玛咖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过氧化氢损伤模型,并给予玛咖多糖预保护。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测定培养液中乳... 目的探讨玛咖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过氧化氢损伤模型,并给予玛咖多糖预保护。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以及胞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酶含量以及细胞周期。结果与过氧化氢模型组相比,玛咖多糖给药组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减轻过氧化氢引起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损伤,且呈浓度依赖性关系,可减少乳酸脱氢酶的释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缓解细胞周期S-期阻滞。结论玛咖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多糖 过氧化氢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组织因子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方峻 汤浩 +5 位作者 夏凌辉 魏文宁 陈燕 周木想 胡豫 宋善俊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构建组织因子(TF)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TF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TFsiRNA-pSUPER表达载体,限制酶切予以初步筛选,基因测序进行证实。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人神... 目的:构建组织因子(TF)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TF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TFsiRNA-pSUPER表达载体,限制酶切予以初步筛选,基因测序进行证实。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MC。以WesternBlotting检测TF表达。结果:所构建TFsiRNA-pSUPER表达载体经基因测序证实。SK-N-MC细胞高表达TF,TFsiRNA-pSUPER表达载体转染48h后,TF表达水平与转染pSUPER质粒的对照细胞相比显著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人神经母细胞瘤SK-N-MC中TF异常高表达,本研究构建的TFsiRNA表达载体可在SK-N-MC中特异性下调TF表达,可作为干预TF表达、研究其非凝血功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表达载体 组织因子 神经母细胞 因子表达 细胞组织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分子生物学方法
下载PDF
丙泊酚通过促进小泛素化相关修饰蛋白1表达增加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钙内流水平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常晶 陆菡 +1 位作者 薛庆生 于布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23-827,共5页
目的立足于小泛素化相关修饰蛋白(SUMO)化修饰这一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全新角度,通过研究丙泊酚对细胞蛋白SUMO化修饰和钙内流的变化探讨丙泊酚的全身麻醉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丙泊酚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SY)SUM01... 目的立足于小泛素化相关修饰蛋白(SUMO)化修饰这一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全新角度,通过研究丙泊酚对细胞蛋白SUMO化修饰和钙内流的变化探讨丙泊酚的全身麻醉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丙泊酚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SY)SUM01化水平变化的影响。并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SUMO特异性蛋白酶(SENP)1导入3×Flag—SUMOlSHSY5Y细胞系降低SUM01化水平,以观察丙泊酚对细胞钙内流变化的影响。采用Fluo一3AM钙离子荧光测定法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以50“mol/L丙泊酚分别孵育3×Flag—SUM01一SHSY5Y细胞系0、30、60、120rain,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UMO化水平升高,且与蛋白结合状态的SUMO增加,游离态SUMO减少。以5、10、25、50ffmol/L丙泊酚孵育细胞60rain,细胞蛋白SUMO化水平随丙泊酚浓度增加而升高。临床浓度丙泊酚(50Ⅱtool/L)引起细胞钙内流呈双向性变化,在加入丙泊酚的最初数分钟,细胞内钙离子迅速增加,约10~15min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以45~60min为转折点,随后逐渐低于对照组,与细胞内SUMO化水平变化趋势相同。与0umol/L相比,50、37.5、25ffmol/I。丙泊酚作用60min后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值显著降低(P值均d0.05),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受到抑制。转入野生型SENPl的细胞中丙泊酚(50~mol/L)对其钙内流影响的双向性消失,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值与溶剂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在表达突变体SENPl和空载体的细胞中,丙泊酚对钙内流的抑制性影响仍然存在,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值均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P值均d0.05)。结论丙泊酚通过诱导3×Flag—SUM01一SHsY5Y细胞系SUMO化水平表达增加抑制细胞钙内流变化,这也许是丙泊酚发挥抑制效应的全身麻醉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小泛素化相关修饰蛋白化修饰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钙内流 全身麻醉机制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与RhoGTPases信号通路的活化相关 被引量:1
9
作者 丁雪冰 王雪晶 +1 位作者 马明明 滕军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α-Syn寡聚体诱导SHSY5Y细胞凋亡模型,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H-SY5Y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SH-SY5Y细胞内α-Syn阳性包涵体;Pull down检测SH-SY5Y细胞Rac1、Cdc42、R...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α-Syn寡聚体诱导SHSY5Y细胞凋亡模型,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H-SY5Y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SH-SY5Y细胞内α-Syn阳性包涵体;Pull down检测SH-SY5Y细胞Rac1、Cdc42、RhoA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α-Syn寡聚体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内α-Syn阳性包涵体数量增加,Rac1、Cdc42、RhoA活性增高。结论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与Rho GTPases信号通路的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GTPases信号通路 Α-突触核蛋白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凋亡
下载PDF
牛磺酸对毒胡萝卜素致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晶 宋云飞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5期54-57,77,共5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调控内质网应激对毒胡萝卜素(TG)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内质网应激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TG制备内质网TG+应激细胞模型,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筛选出适用于造模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G... 目的:探讨牛磺酸调控内质网应激对毒胡萝卜素(TG)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内质网应激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TG制备内质网TG+应激细胞模型,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筛选出适用于造模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G组、TG+10μmol/L牛磺酸组、20μmol/L牛磺酸组及TG+4-苯基丁酸(4-PBA)阳性药组;MTT检测各组细胞存活能力;TUNE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转录因子C/EBP的同源蛋白(CHOP)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不同浓度TG处理的SH-SY5Y细胞存活能力显著降低,且TG致细胞内质网应激损伤的最佳造模条件为10μmol/L孵育24 h;与TG组比较,给予高、低剂量的牛磺酸均能显著改善受损细胞的形态,提高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抑制Caspase-3的活性,降低GRP78和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牛磺酸可显著改善TG诱导SH-SY5Y细胞的形态,提高其存活能力,减少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内质网应激 毒胡萝卜素 细胞凋亡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效果的影响因素
11
作者 解龙昌 张珊珊 +2 位作者 黄莉 龙友明 高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01-1803,共3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PEI)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电泳阻滞实验测定PEI与DNA形成复合物时所需的比例,通过MTT法测定PEI对SH-SY5Y细胞的毒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探索转基因次数对PEI转基...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PEI)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电泳阻滞实验测定PEI与DNA形成复合物时所需的比例,通过MTT法测定PEI对SH-SY5Y细胞的毒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探索转基因次数对PEI转基因效率的影响。结果 PEI完全结合DNA的N/P比为≥3。PEI转基因时,PEI终浓度应≤7μg/mL。在N/P=9时,转染细胞阳性比例较高。增加转染次数不能提高转染效率。结论 PEI是有效的体外真核细胞转染剂,可作为SH-SY5Y的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基因载体
下载PDF
鹿茸多肽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王旭凯 周群 +3 位作者 赵鸿博 赵宇 王英 冷向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2期2140-2143,共4页
目的研究鹿茸多肽溶液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抑制其凋亡作用。方法鹿茸多肽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共同培养,通过MTT法测定其细胞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通过MTT细胞活性检测证明,鹿茸多肽促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效果明... 目的研究鹿茸多肽溶液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抑制其凋亡作用。方法鹿茸多肽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共同培养,通过MTT法测定其细胞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通过MTT细胞活性检测证明,鹿茸多肽促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效果明显,而且鹿茸多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当鹿茸多肽剂量达到400mg/ml,其凋亡百分数是50.02%;当鹿茸多肽剂量达到800mg/ml,凋亡百分数51.24%,可观察到400mg/ml和800mg/ml的鹿茸多肽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鹿茸多肽促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效果明显,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鹿茸多肽具有明显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多肽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鱼藤酮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氧化水平研究
13
作者 张萍 邵靓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鱼藤酮干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后细胞内氧化物和抗氧化物的表达水平。方法常规胎牛血清培养2 d后,根据不同细胞处理方式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和鱼藤酮组,其中鱼藤酮组按照浓度梯度分亚组为25、50、100、200、500、1000、20... 目的探讨鱼藤酮干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后细胞内氧化物和抗氧化物的表达水平。方法常规胎牛血清培养2 d后,根据不同细胞处理方式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和鱼藤酮组,其中鱼藤酮组按照浓度梯度分亚组为25、50、100、200、500、1000、2000 nM(nM:nmol/L)。分别使用光镜观察上述不同鱼藤酮干预浓度梯度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及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从而探讨最佳鱼藤酮干预浓度。使用流式细胞仪观察鱼藤酮干预后的细胞内氧化水平DCFH-DA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以及细胞内氧化物质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MTT检测和光镜检测显示,SH-SY5Y细胞活力与鱼藤酮的干预浓度呈浓度依赖性,诱发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而不过度造成细胞死亡的浓度为500 nM的鱼藤酮,而2000 nM的鱼藤酮加入培养基后细胞几乎停止生长。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使用500 nM鱼藤酮处理后的DCFH-DA染色SH-SY5Y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抗氧化物SOD活性水平减少,氧化物脂质过氧化产物(TBARS)增多。结论鱼藤酮促进SH-SY5Y细胞内抗氧化物SOD活性水平减少,氧化物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氧化应激水平增高。SH-SY5Y细胞活力与鱼藤酮的干预浓度呈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细胞死亡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氧化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硫代巴比妥酸活性物质
下载PDF
磁共振报告基因FTH1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小娅 蔡金华 +1 位作者 秦勇 高雅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38-2342,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铁蛋白重链多肽1(fevritin heavy chaik 1,FTH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中的表达。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将FTH1基因转入SK-N-SH细胞中。实验组(SK-N-SHFTH1)、空载组(SK-N-SH-GFP)和空白... 目的构建携带人铁蛋白重链多肽1(fevritin heavy chaik 1,FTH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中的表达。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将FTH1基因转入SK-N-SH细胞中。实验组(SK-N-SHFTH1)、空载组(SK-N-SH-GFP)和空白组(SK-N-SH),均用含500μmol/L枸橼酸铁铵(FAC)的培养基培养并连续4次传代。CCK-8试剂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普鲁士蓝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聚铁效能;MR成像(MRI)观察T2WI信号变化;Western blot检测FTH1表达情况。结果 CCK-8试剂检测发现3组细胞未添加FAC培养时,其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实验组(0.99±0.03),空载组(0.99±0.02),空白组(0.98±0.05);P>0.05];然而,添加500μmol/L FAC后,其增殖能力[实验组(0.73±0.08),空载组(0.76±0.02),空白组(0.73±0.39)]均较前明显减低(P<0.05)。普鲁士蓝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细胞内聚集较多的铁颗粒;MR扫描显示在500μmol/L FAC培养条件下,实验组T2WI信号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FTH1表达,且经4次传代后仍持续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携带FTH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证明FTH1在SK-N-SH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及聚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H1 慢病毒载体 磁共振报告基因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原文传递
狂犬病病毒HEP-Flury M基因重排后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梅明珠 杨先锋 +9 位作者 龙腾 张琼 赵静 田钦 彭娇娇 罗均 姜贺 林颖仪 林志雄 郭霄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9,共7页
【目的】探究狂犬病病毒HEP-Flury M基因重排对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病毒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A)细胞中的表型变化与M基因重排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以及病毒在NA细胞中的生长和扩散试验,对亲本毒株... 【目的】探究狂犬病病毒HEP-Flury M基因重排对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病毒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A)细胞中的表型变化与M基因重排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以及病毒在NA细胞中的生长和扩散试验,对亲本毒株rHEP-Flury和M基因重排毒株M2、M4在NA细胞中的基因转录、表达、生长和扩散进行比较。【结果】狂犬病病毒结构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主要受病毒基因组RNA合成的影响,但是在一个完整转录过程中单个结构基因的转录比例与其所在位置相关,M基因重排病毒的Leader RNA(LeRNA)和L mRNA的转录比例显著高于亲本毒株rHEP-Flury。M基因重排病毒在NA细胞中的生长和扩散都劣于亲本毒株rHEPFlury。【结论】狂犬病病毒亲本毒株rHEP-Flury具有狂犬病病毒原始的基因组顺序,在NA细胞中的生长和扩散都明显优于M基因重排病毒。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主要决定其在一次转录过程中的转录比例,进而影响病毒在NA细胞中的生长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HEP-Flury 基因重排 基质蛋白 表型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下载PDF
聚乳酸三维微结构条件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电压依从式钙通道的功能响应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治星 黄岂平 +6 位作者 王正伟 张利光 罗美蓉 廖彦剑 金良 KISAALITA W S 吴泽志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6-312,共7页
以紫外光光刻、硅蚀刻及软光刻技术制备了聚乳酸(poly-L-lactide,PLLA)三维微小凹图式,考察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在微小凹结构上的生长与分布行为。以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钙离子荧光染料Calcium Green-1,AM评价SH-SY5Y细胞在PLLA... 以紫外光光刻、硅蚀刻及软光刻技术制备了聚乳酸(poly-L-lactide,PLLA)三维微小凹图式,考察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在微小凹结构上的生长与分布行为。以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钙离子荧光染料Calcium Green-1,AM评价SH-SY5Y细胞在PLLA三维微小凹图式和平面基底上电压依从式钙离子通道(VGCCs)的功能响应性。实验发现,分布在微小凹顶部的细胞为二维生长方式,凹内侧壁的为三维生长方式,凹内底部的为边界二维生长方式;以50 mmol/L高钾溶液去极化刺激发现,三维及边界二维细胞VGCCs阳性响应比率为75%和81%,较平面培养的91.2%明显降低。上述结果表明,PLLA三维微结构及细胞生长行为是影响SH-SY5Y细胞VGCCs功能响应性的重要因素,微小凹图式是模拟神经细胞三维生长环境进而构建三维细胞生物传感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微结构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电压依从式钙离子通道 共聚焦显微技术 聚乳酸
下载PDF
三叶苷对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芮萱 马松涛 蒋刚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研究三叶苷(Trilobatin)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SH?SY5Y细胞NMDA损伤模型。分设对照组(0 mmol/L NMDA)、NMDA损伤模型(... 目的研究三叶苷(Trilobatin)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SH?SY5Y细胞NMDA损伤模型。分设对照组(0 mmol/L NMDA)、NMDA损伤模型(0μmol/L三叶苷)组、三叶苷组(10,50,100μmol/L)。对照组正常培养,NMDA损伤模型组以2 mmol/L的NMDA为造模浓度,三叶苷组在NMDA损伤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以10,50,100μmol/L的三叶苷为细胞活性测试浓度。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三叶苷对SH?SY5Y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检测三叶苷对NMDA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促凋亡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cl?2及NMDA受体调节亚单位NR2B蛋白表达水平,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三叶苷在1~100 mmoL/L范围内不影响SH?SY5Y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NMDA损伤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为(53.13±3.3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三叶苷组(10,50,100μmol/L)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6.28±2.05)%、(68.64±1.74)%及(75.98±1.84)%,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F=293.3,P<0.001),LDH释放量减少,细胞凋亡明显降低(F=314.1,P<0.001)。三叶苷参与调控NR2B亚单位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可降低NR2B蛋白与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三叶苷对NMDA诱导的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NR2B亚单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 神经母细胞 N?甲基天冬氨酸 印迹法 蛋白质 三叶苷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下载PDF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位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虹艳 赵长振 +2 位作者 陈泽军 徐耑 孔岩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研究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对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位(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MPP+0.25 mmol/L组、0.5 mmol/L组及1 mmol/L组,各MPP... 目的研究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对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位(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MPP+0.25 mmol/L组、0.5 mmol/L组及1 mmol/L组,各MPP+组细胞与含相应浓度的MPP+培养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对存活率;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TOR蛋白、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mTOR调控相关蛋白(Raptor)、雷帕霉素不敏感的mTOR伴侣蛋白(Rictor)以及与自噬相关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MPP+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0.001);mTOR、p70S6K、Raptor、Rictor表达明显降低(P<0.05~0.001);LC3Ⅱ和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P<0.05~0.001),均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MPP+通过抑制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诱导SH-SY5Y细胞自噬性死亡,并且与MPP+的浓度相关;这可能是MPP+导致PD动物模型发病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位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自噬 帕金森病
下载PDF
ERK抑制剂U0126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奕海 吕倩 +2 位作者 胡婉湘 李德丽 谢露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ERK抑制剂U0126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DMSO对照组(DMSO组)、缺糖缺氧再灌注组(OGD/R组)、U0126低剂量组(U0126-L组)、U012... 目的观察ERK抑制剂U0126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DMSO对照组(DMSO组)、缺糖缺氧再灌注组(OGD/R组)、U0126低剂量组(U0126-L组)、U0126中剂量组(U0126-M组)和U0126高剂量组(U0126-H组)。DMSO组给予0.06%DMSO,U0126-L组、U0126-M组、U0126-H组分别给予10、20、30μmol/L的U0126,24 h后OGD/R组、U0126-L组、U0126-M组、U0126-H组进行缺糖缺氧处理2 h,随后复氧24 h。采用CCK-8法测算细胞存活率,微量酶标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观察细胞完整性,Hoechst33258染色显示细胞核形态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cleaved-Caspase3蛋白。结果细胞存活率Control组、DMSO组>U0126-H组>U0126-M组>U0126-L组>OGD/R组(P均<0.05),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细胞中cleaved-Caspase3相对表达量Control组、DMSO组<U0126-H组<U0126-M组<U0126-L组<OGD/R组(P均<0.05),Control组与DMSO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GD/R组核膜破裂,细胞核固缩,染色加深明显,细胞数目明显减少;U0126-L组、U0126-M组、U0126-H组核染色变浅,细胞数目增多。结论U0126可保护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的SY-SY5Y细胞,提高细胞存活率,减轻细胞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抑制剂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乳酸脱氢酶 细胞凋亡 CASPASE-3蛋白
下载PDF
和厚朴酚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保进 王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0-1524,共5页
目的观察和厚朴酚(HNK)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来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现象,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用400μmol/L H2O2处理SH-SY5Y细胞24 h,建立细胞损伤模型。保护组用HNK预孵SH-SY5Y细胞6 h后,加入400μmol/L H2O... 目的观察和厚朴酚(HNK)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来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现象,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用400μmol/L H2O2处理SH-SY5Y细胞24 h,建立细胞损伤模型。保护组用HNK预孵SH-SY5Y细胞6 h后,加入400μmol/L H2O2共同作用24 h,探讨HNK的作用。采用CCK-8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以及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BIP、CHOP及Caspase-12表达。结果HNK增加H2O2作用下SH-SY5Y细胞活力(P<0.01),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Bcl-2/Bax比值,降低Caspase-3(P<0.05)、BIP、CHOP及Caspase-12蛋白表达(P<0.01)。结论HNK通过抑制ERS相关的凋亡保护H2O2对SH-SY5Y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