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后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1例
1
作者 冯超逸 孙平 +2 位作者 陈倩 孙兴怀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68-170,共3页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CAR-T)因其高度的特异性与强大的肿瘤细胞杀伤力,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与淋巴瘤患者的根治性治疗。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mmune effector cell a...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CAR-T)因其高度的特异性与强大的肿瘤细胞杀伤力,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与淋巴瘤患者的根治性治疗。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mmune effector cell 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syndrome,ICANS)为CAR-T细胞回输后诱发的内源性或输注的T细胞和(或)其他免疫效应细胞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效应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 淋巴瘤患者 根治性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 神经毒性综合征 白血病 CAR
下载PDF
CAR-T免疫疗法所致细胞因子释放和神经毒性综合征的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许苗(综述) 代兴斌 朱学军(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9-635,共7页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免疫治疗尤其在复发/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卓越的疗效,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但是CAR-T免疫治疗中可引发独特的毒性作用,其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免疫治疗尤其在复发/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卓越的疗效,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但是CAR-T免疫治疗中可引发独特的毒性作用,其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mmune effector cell-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syndrome,ICANS)在临床应用中最为常见,并具有潜在的致死性,使得CRA-T疗法的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CAR-T免疫治疗的同时努力减少或预防CRS和ICANS的发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深入了解CRS和ICANS的发生机制能为新的预防措施提供思路。早期识别相关危险因素及鉴定生物预测标志物,熟悉其分级与治疗措施,有利于规范CAR-T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和患者安全管理。本文就CRS和ICANS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分级与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CAR-T疗法常见毒性作用的规范管理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淋巴瘤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与神经毒性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3
3
作者 石亚群 俞妍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8-271,共4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engineered T cell,CAR⁃T)是一种将特定肿瘤抗原的识别能力与T细胞的强大抗肿瘤效应相结合的工程化分子。目前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和...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engineered T cell,CAR⁃T)是一种将特定肿瘤抗原的识别能力与T细胞的强大抗肿瘤效应相结合的工程化分子。目前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早期临床试验中已显示出良好的靶向性、杀伤性、增殖性和持久性。但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mmune effector cell⁃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syndrome,ICANS)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了解这些不良反应的分级及管理有助于指导和改善预后。本综述讨论了CAR⁃T细胞治疗所导致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分级及管理,以及针对这些不良反应的优化策略,旨在为减少不良反应、提高CAR⁃T治疗成功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细胞 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下载PDF
2例白血病患者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合并严重神经毒性的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阮海涛 张姿怡 +1 位作者 周丽 徐丽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总结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合并严重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2例患者护理重点措施包括:关注高发人群、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早期识别患者;做好患者神经... 目的总结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合并严重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2例患者护理重点措施包括:关注高发人群、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早期识别患者;做好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管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症状护理及用药等急救护理来保证患者安全;对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结果2例患者均由昏迷转为清醒,无认知障碍,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对患者的早期识别,有效的神经精神症状管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症状护理及用药等急救护理,专业的心理支持等,可保证患者安全,疏导患者及家属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1例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何莹 李梦娇 +5 位作者 岑亚丽 豆白涛 舒柔 李彦玲 姚浩 范方毅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1-576,共6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罕见类型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只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既往研究显示,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可改善PCNSL患者的缓解...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罕见类型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只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既往研究显示,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可改善PCNSL患者的缓解深度和生存。CD19 CAR-T细胞疗法已成功治疗多种B细胞谱系恶性肿瘤,但其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表现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尚有限,主要因为潜在的毒性。本文报告1例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后未出现任何级别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且获完全缓解的难治性PCNSL患者,以期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CAR-T细胞治疗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下载PDF
中毒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及DWI的价值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庆先 夏爽 祁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各种中毒性脑病的CT与MRI表现。方法8例中毒性脑病患者,其中3例接受CT检查,4例接受MRI检查,1例接受CT和MR检查。结果中毒性脑病主要累及脑白质,部分神经核团及灰质也可受累,MRI均见广泛脑白质长T1、长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 目的观察各种中毒性脑病的CT与MRI表现。方法8例中毒性脑病患者,其中3例接受CT检查,4例接受MRI检查,1例接受CT和MR检查。结果中毒性脑病主要累及脑白质,部分神经核团及灰质也可受累,MRI均见广泛脑白质长T1、长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CT表现为相应部位低密度,病变对称分布,无占位效应。有机溶剂中毒性脑病表现为广泛的大脑白质及神经核团长T1、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提示血管源性水肿;H2S中毒性脑病表现为大脑白质及部分神经核团多发长T1、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降低,40天后复查MRI病变范围较前缩小,DWI信号较前减低;有机磷及安定中毒性脑病均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灰白质均受累。结论CT和MRI能发现脑白质及神经核团的变性和坏死改变。与常规MRI相比,DWI能更敏感地反映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性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序贯CD19/2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徐丽 万滢 +2 位作者 陈琳 陈芳媛 丁迎春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总结13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3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CD19/2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严格落实治疗前中枢神经系统评估、规范... 目的总结13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3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CD19/2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严格落实治疗前中枢神经系统评估、规范塞替派预处理方案的用药护理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输注后28 d内的不良反应监测等护理措施。结果13例患者中性粒细胞均移植成功,中位时间为13 d。随访时间为14.20(1.37~24.17)个月,其中2例患者因多种病毒感染和/或疾病快速进展死亡。患者均未出现3~4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例出现3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及时发现和处置后缓解。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CD19/2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实现长期缓解且毒副作用可控,严格规范的专科护理配合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嵌合抗原受体疗法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损伤 护理
下载PDF
DWI对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附7例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易海玲 陈剑贤 +1 位作者 孙占友 车友谊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探讨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DWI表现。方法:对7例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患者行头颅常规MRI及DWI检查,并测量病灶的ADC值。结果:7例均可见双侧额颞枕顶叶皮质下及白质、小脑齿状核、豆状核、丘脑、外囊和内囊等区域异常信号,常规MRI上呈... 目的:探讨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DWI表现。方法:对7例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患者行头颅常规MRI及DWI检查,并测量病灶的ADC值。结果:7例均可见双侧额颞枕顶叶皮质下及白质、小脑齿状核、豆状核、丘脑、外囊和内囊等区域异常信号,常规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DWI上呈高信号,轻症患者(5例)ADC图上病灶呈高信号,重症患者(2例)ADC图上病灶呈低信号。结论: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具有较典型的MRI表现,DWI对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 神经毒性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管理:ASCO指南》解读 被引量:5
9
作者 肖希斌 李萍 +1 位作者 梁爱斌 钱文斌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免疫疗法革新了多种癌症的治疗现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巨大成功。与传统化疗不同的是,CAR-T疗法有独特的不良反应包括细... 免疫疗法革新了多种癌症的治疗现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巨大成功。与传统化疗不同的是,CAR-T疗法有独特的不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中枢神经毒性等。自2021年6月以来我国已经批准两款CD19为靶点的CAR-T细胞产品上市,用于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淋巴瘤;此外,我国有数百项CAR-T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随着CAR-T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相关临床研究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于2021年11月推出了首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管理:ASCO指南》。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对ASCO指南进行解读,以期为CAR-T疗法不良反应的管理带来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O指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风暴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相关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伟 侯淑玲 +1 位作者 陈潘 党雪萍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88-91,共4页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主要与大脑壁细胞破坏、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炎症作用以及内皮细胞激活有关。ICANS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失语、震颤...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主要与大脑壁细胞破坏、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炎症作用以及内皮细胞激活有关。ICANS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失语、震颤、书写困难、嗜睡、癫痫,严重者可出现窒息、昏迷或脑水肿,甚至危及生命。影响ICANS的因素包括年龄、CAR-T的扩增峰值、产品种类和疾病类型等。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推荐对轻度ICANS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严重者可以采用激素冲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 神经毒性综合征
原文传递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锦洲(综述) 黄湘华(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CAR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新手段之一。T细胞表面修饰的CAR可绕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打破宿主免疫耐受状态,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而达到杀伤目...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CAR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新手段之一。T细胞表面修饰的CAR可绕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打破宿主免疫耐受状态,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而达到杀伤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M)是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新药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约1/3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但最终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复发。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MM(R/R-MM)的临床研究显示较高的临床缓解率和较长的缓解持续时间(DOR),同时具有良好安全性。本文就CART在R/R-MM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FAERS对维泊妥珠单抗不良事件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12
作者 阮聪 杜琼 +5 位作者 叶玲 王祺茹 胡伟琼 钱佳佳 翟青 徐蕊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2,共6页
目的对靶向CD79b的抗体偶联药物维泊妥珠单抗进行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ADE)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提取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ADE报告,合并去除重... 目的对靶向CD79b的抗体偶联药物维泊妥珠单抗进行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ADE)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提取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ADE报告,合并去除重复报告,并对ADE信号采用比例失衡法筛选分析。结果获得以维泊妥珠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共1037例,筛选后得到说明书中未记载的ADE信号23个,包括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结论挖掘的真实世界ADE报告与说明书中相近,同时报告了新的ADE,为维泊妥珠单抗临床安全应用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泊妥珠单抗 数据挖掘 不良事件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原文传递
司妥昔单抗中国专家推荐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
13
作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 马军 +2 位作者 赵东陆 张路 张弦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4年第8期449-455,共7页
司妥昔单抗是一种抗白细胞介素6(IL-6)的单克隆抗体, 可通过靶向中和致IL-6失活, 从而有效治疗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司妥昔单抗在我国于2021年获批, 并于2023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多项研究显示, 司妥昔单... 司妥昔单抗是一种抗白细胞介素6(IL-6)的单克隆抗体, 可通过靶向中和致IL-6失活, 从而有效治疗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司妥昔单抗在我国于2021年获批, 并于2023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多项研究显示, 司妥昔单抗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疾病治疗领域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鉴于目前我国临床医师对司妥昔单抗的用药经验有限, 专家组成员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 讨论制定了司妥昔单抗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旨在为我国医师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司妥昔单抗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1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药学实践
14
作者 孙佳能 封甦婷 +1 位作者 朱斌 张成远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06-709,共4页
报道1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复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药学实践。患者,女性,56岁,于2022年1月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023年5月4日行CAR-T回输治疗,回输后第2天出现高热,第5天突发癫痫并伴有低血压、低氧血症等症状,结... 报道1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复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药学实践。患者,女性,56岁,于2022年1月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023年5月4日行CAR-T回输治疗,回输后第2天出现高热,第5天突发癫痫并伴有低血压、低氧血症等症状,结合辅助检查,诊断为CAR-T免疫治疗后引起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3级)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4级),予托珠单抗(8 mg·kg^(-1))及地塞米松(20 mg·d^(-1))治疗后未见缓解,改用大剂量激素甲泼尼龙(1 g·d^(-1))抑制炎症反应,同时予以升白细胞、升血小板、抗癫痫、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经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17例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滕腾 李本尚 +5 位作者 王莹 李璧如 钱娟 任宏 宁铂涛 张建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研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重症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经过以及预后,为其提供及时干预指导方向。方法将2015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CAR-T治疗后出现较为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 目的研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重症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经过以及预后,为其提供及时干预指导方向。方法将2015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CAR-T治疗后出现较为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免疫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需要转入PICU进一步治疗的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经过和多项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儿接受CAR-T治疗后出现CRS反应进入PICU,临床症状以呼吸窘迫(13例)和循环障碍(10例)最为常见,其中7例合并有重度ICANS。输注CAR-T细胞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显著,在第(5.1±1.6)天达到峰值,发生重度CRS的患儿血清IFN-γ以及IL-6水平明显高于轻度CRS患儿(P均<0.05)。输注CAR-T细胞后,高肿瘤负荷患儿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低肿瘤负荷患儿(P<0.05)。出现血清TNF-α水平升高的患儿病死率更高(5/5比3/11,P<0.05)。发生严重CRS反应的患儿更易发生4级ICANS(4/4比0/3,P<0.05)。氧合指数(P/F值)<200 mmHg(1 mmHg=0.133 kPa)的患儿病死率更高(5/5比2/12,P<0.05),死亡组患儿的血管活性药物评分[M(Min,Max)]明显高于生存组患儿[29.5(14.0,50.0)比1.5(0,25.0),Z=8.000,P=0.027]。结论血清IL-6和INF-γ是引起CRS的重要原因,高肿瘤负荷是引起血清高炎症因子水平的因素之一,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是最常受累的系统,对这两个系统的评估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炎症因子释放综合征 免疫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