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9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1
作者 赖建海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的 对比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在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诊治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意愿分为全身治疗组(40例)和局部治疗组(45... 目的 对比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在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诊治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意愿分为全身治疗组(40例)和局部治疗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全身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全身亚低温治疗,局部治疗组接受脑部亚低温治疗。对比2组患者免疫功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1天、第3天2组患者CD3^(+)、CD4^(+)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第7天,全身治疗组患者CD3^(+)、CD4^(+)水平高于局部治疗组(P<0.05),NSE水平低于局部治疗组(P<0.05)。进一步重复测量分析提示,不同时间点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说明不同组别CD3^(+)、CD4^(+)及NSE水平变化趋势不同。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及颅脑损伤程度,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亚低温 局部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免疫功能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钙粘蛋白、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表达水平与化疗响应以及预后影响分析
2
作者 姜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0016-0018,共3页
探究化疗前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N-钙粘蛋白、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影响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年生存期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 探究化疗前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N-钙粘蛋白、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影响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年生存期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0例于2019年11月到2020年5月在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非细小肺癌患者,化疗前采集患者血液样本以及肿瘤组织样本。分析其在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将三个指标水平表现为高浓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相对高水平表达群体共93例,三个指标水平表现为低浓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相对低水平表达群体共107例。观察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响应情况,2年随访期间的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PD发生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NSE、ProGRP、N-钙粘蛋白表达浓度,分期是影响化疗响应的重要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期、NSE、PROGRP、N-钙粘蛋白是影响化疗反应的重要因素(P<0.05)。相对低水平表达群体生存期和生存率高于相对高水平表达群体。结论 化疗前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钙粘蛋白、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表达水平与化疗响应具有一定的关系,且影响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钙粘蛋白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疗响应 2年生存期
原文传递
血清铁蛋白、S100B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雅芳 戴军 +2 位作者 石云琼 黄咏梅 曹雄彬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血清铁蛋白(SF)、S100B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65例HCH患者为观察组,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对比不同病情HCH患者血清SF、S100B及...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血清铁蛋白(SF)、S100B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65例HCH患者为观察组,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对比不同病情HCH患者血清SF、S100B及NSE差异,分析不同预后患者血清各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及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及异常率随着病情加重而显著升高,各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在入院后各时点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及异常率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CH患者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显著升高,临床上可通过监测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以及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血清铁蛋白 S100B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及嗅标记蛋白在不同胎龄胎儿嗅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史丽 陈瑛 +2 位作者 任翔 张寒冰 丁元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0-182,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enolase ,NSE)及嗅标记蛋白 (olfactorymarkerprotein ,OMP)在不同胎龄胎儿嗅黏膜中的表达。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E及OMP在1 2、1 6、2 0、2 4、2 8和 34周 6例不同胎龄胎儿嗅黏膜... 目的 探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enolase ,NSE)及嗅标记蛋白 (olfactorymarkerprotein ,OMP)在不同胎龄胎儿嗅黏膜中的表达。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E及OMP在1 2、1 6、2 0、2 4、2 8和 34周 6例不同胎龄胎儿嗅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NSE免疫阳性反应在孕 1 2~ 34周的胎儿嗅黏膜中均有表达 ,各胎龄胎儿嗅黏膜切片中均可见大量阳性着色的双极嗅神经细胞。孕1 2周时 ,阳性细胞数量很多 ,排列紧密 ,胞体多位于嗅上皮中下部且阳性嗅神经上皮占据胎儿鼻腔上2 /3的黏膜 ,随着孕龄的增大 ,阳性细胞逐渐成多层次排列 ,所占鼻腔黏膜面积却逐渐减小 ,至孕 34周时 ,仅局限于鼻腔上 1 /3黏膜。OMP免疫反应在孕 1 2周胎儿鼻腔上 2 /3黏膜切片中仅发现少量阳性着色的双极神经细胞 ,明显少于同龄胎儿NSE阳性反应细胞。随着胎龄的增加 ,OMP阳性细胞逐渐增多 ,且胞体多位于嗅上皮中上部 ,但其数量仍相对少于同龄NSE阳性细胞。结论 人胚胎 1 2周时嗅黏膜中已有大量的嗅神经细胞 ,其中少数嗅神经细胞已开始发育成熟。随着胎龄的增大 ,嗅上皮面积逐渐缩小 ,但成熟的嗅神经细胞逐渐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嗅标记蛋白 胎龄 胎儿 嗅黏膜 免疫组 嗅觉神经
下载PDF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碱性髓鞘蛋白评估重型脑损伤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宁 沈建康 +3 位作者 占世坤 赵卫国 李云峰 蔡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重型脑损伤后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碱性髓鞘蛋白(MBP)浓度在预后的早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01/2002-12间40例重型脑损伤住院患者在伤后12h内进行血清NSE,MBP浓度检测,并结合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进行比较... 目的:研究重型脑损伤后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碱性髓鞘蛋白(MBP)浓度在预后的早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01/2002-12间40例重型脑损伤住院患者在伤后12h内进行血清NSE,MBP浓度检测,并结合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例重型脑损伤患者伤后血清NSE,MBP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不同预后组之间NSE,MBP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以伤后12h血清NSE浓度30mg/L,MBP10mg/L浓度为分界标准评估预后,NSE评估预后的特异度为77%,敏感度67%;MBP特异度为64%,敏感度61%。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则显示NSE对预后的评估较MBP更敏感更特异。结论:伤后血清NSE,MBP浓度对评估预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NSE浓度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较MBP更为敏感、特异,因此可作为评估重型脑损伤预后的一种可靠的临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碱性髓鞘蛋白 脑损伤 NSE MBP 血清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血及脑脊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变化及Mg^(2+)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学伍 迟兆富 +4 位作者 尚伟 王慧煜 于美娟 吴伟 庞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 (SE)患者血及脑脊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含量变化 ,并观察Mg2 + 的作用。方法 将 40例SE患者分为 2组 :常规治疗组 2 0例 ,给予地西泮 1 0~ 2 0mg缓慢静注等常规综合治疗 ;Mg2 + 组 2 0例 ,辅助性应用... 目的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 (SE)患者血及脑脊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含量变化 ,并观察Mg2 + 的作用。方法 将 40例SE患者分为 2组 :常规治疗组 2 0例 ,给予地西泮 1 0~ 2 0mg缓慢静注等常规综合治疗 ;Mg2 + 组 2 0例 ,辅助性应用硫酸镁治疗 ;两组患者在症状控制后 2 4h和 72h检查静脉血和脑脊液中NSE的含量。并分别与 2 0例非脑和脊髓病变的其它疾病患者 (无血和脑脊液NSE的异常 )作对照 (正常对照组 )。结果 正常对照组患者血和脑脊液NSE的含量分别为 9.1 1± 3 .2 4 μg/L和 1 1 .32± 3 .2 2 μg/L ;常规治疗组在症状控制后 2 4h和 72h血中NSE含量平均为 2 9.76± 6 .77μg/L和 2 6 .72± 5 .39μg/L ,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P <0 .0 1 ) ,脑脊液NSE平均为34 .31± 7.64μg/L和 31 .84± 6 .41 μg/L ,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P <0 .0 1 ) ;Mg2 + 组在症状控制后 2 4h和 72h血NSE平均为 1 6 .68± 3 .31 μg/L和 1 1 .35± 5 .68μg/L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P <0 .0 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 2 4h时差异较显著(P <0 .0 5) ,72h时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脑脊液NSE平均为 1 8.63± 6 .2 0 μg/L和 1 3 .94± 6 .2 3μg/L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显著 (P <0 .0 5)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 2 4h时差异较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脑脊液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硫酸镁 脑损害 神经保护剂
下载PDF
血液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龚玉芳 黄宏远 潘正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时 ,血液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浓度变化及其与HIE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47例不同程度HIE患儿生后第 1天、第 5天、第 10天血液中NSE浓度和 38例足月正常新生儿生后第一天...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时 ,血液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浓度变化及其与HIE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47例不同程度HIE患儿生后第 1天、第 5天、第 10天血液中NSE浓度和 38例足月正常新生儿生后第一天血NSE浓度 ,并进行比较。结果 :HIE患儿血液中NSE浓度于生后第 1天最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随着疾病的逐渐恢复 ,血NSE浓度逐渐下降。HIE越严重 ,增高的血NSE浓度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越长 ,也即恢复期越长。HIE越严重 ,血NSE浓度随时间下降幅度越明显。结论 :NSE可作为HIE脑损伤早期标志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临床意义 新生儿
下载PDF
标本保存时间和溶血对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邹自英 黄海 袁成良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610-611,共2页
目的:探讨标本保存时间和溶血对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磁性微粒分离的酶联免疫检测法,对正常人和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标本立即测定和放置1、2、3、4、5 d后测定,计算其NSE含量的变化;对不同浓度的溶血标本进... 目的:探讨标本保存时间和溶血对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磁性微粒分离的酶联免疫检测法,对正常人和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标本立即测定和放置1、2、3、4、5 d后测定,计算其NSE含量的变化;对不同浓度的溶血标本进行测定,计算溶血产生的血红蛋白与NSE含量的关系。结果:标本放置后再测定,其NSE含量显著增加(P<0.01);溶血对NSE测定结果影响显著(P<0.01),溶血每产生1 g血红蛋白就可以测出34.53μg/L的NSE。结论:标本久放和标本溶血对NSE的测定结果显著,在实际工作中,抽取标本后应该尽快测定,绝对避免使用溶血标本,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保存时间 溶血
下载PDF
纳洛酮对离体人脑神经元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波 吕国义 +2 位作者 薛玉良 李兰英 叶铁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纳洛酮对体外培养人脑神经元缺氧损伤后细胞内外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及NSE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无血清方法原代培养人胚胎大脑神经元,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神经元比例达80%以上,对神经...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纳洛酮对体外培养人脑神经元缺氧损伤后细胞内外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及NSE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无血清方法原代培养人胚胎大脑神经元,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神经元比例达80%以上,对神经元进行缺氧结合无糖处理。将24孔培养板上的细胞随机分为单纯缺氧1 h组、缺氧+纳洛酮0.25μg/ml组、缺氧+纳洛酮5μg/ml组、缺氧+纳洛酮10μg/ml组和对照组,每组6孔细胞。缺氧处理1 h后复氧,于复氧24 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内外NSE浓度。将25 ml培养瓶内的细胞随机分为单纯缺氧0.5 h组、缺氧+纳洛酮0.5μg/ml组和缺氧+纳洛酮10μg/ml组,缺氧处理0.5 h后复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缺氧及复氧后不同时间细胞内NSE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①单纯缺氧1 h组细胞外液NSE浓度明显升高(P<0.01),给药组随纳洛酮浓度增加,NSE浓度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至5μg/ml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②单纯缺氧1 h组细胞内NSE浓度明显降低(P<0.01),给药组随纳洛酮浓度增加,细胞内NSE浓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至10μg/ml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③单纯缺氧0.5 h组,缺氧后NSE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其后逐渐降低,并于复氧24 h后恢复至接近缺氧前水平。给予纳洛酮0.5μg/ml,NSE mRNA表达量在缺氧0.5 h后即刻仍明显升高。给予纳洛酮10μg/ml,NSE mRNA表达高峰延迟至复氧6 h出现。结论纳洛酮可减轻细胞膜损伤,减少细胞内酶的外漏,并在转录水平调节细胞NSE的表达,发挥对神经元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缺血 缺氧 纳洛酮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视椎蛋白样蛋白1水平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睿 初桂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检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视椎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为HIE早期诊断提供血清学参考指标。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E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建模后不予干预,治疗组建模后... 目的检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视椎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为HIE早期诊断提供血清学参考指标。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E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建模后不予干预,治疗组建模后予维生素E灌胃,每组各48只新生大鼠。以ELISA法检测各组1、6、12、24、48和72h时点血清NSE和VILIP-1水平。以24h时点NSE和VILIP-1水平绘制ROC曲线。结果①对照组12、24、48h时点NSE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24、48和72h时点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②对照组12、24、48和72h时点VILIP-1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6、12和24h时点VILI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③NSEROC曲线下面积为0.649(95%CI:0.511~0.898),以1630mg·L-1为阈值,诊断HIE的敏感度为72.4%,特异度为63.7%;VILIP-1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95%CI:0.622~0.931),以590mg·L-1为阈值,诊断HIE的敏感度为75.9%,特异度为99.9%;NSE与VILIP-1指标结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641~0.944),阳性预测值为0.9013。④维生素E对新生大鼠HIE模型NSE和VILIP-1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其神经行为学未见改善。结论 HIE可引起新生大鼠NSE和VILIP-1表达升高。VILIP-1诊断HI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NSE,两者结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视椎蛋白样蛋白1 诊断价值 维生素E
下载PDF
突触体素、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人免疫器官的分布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世军 刘雨清 +3 位作者 宗佩君 张伟栋 郭爱华 孙永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免疫器官突触体素、S -1 0 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支配和免疫反应细胞的分布 ,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正常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 目的 :探讨人免疫器官突触体素、S -1 0 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支配和免疫反应细胞的分布 ,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正常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各 3 0例。 1 0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结果 :胸腺 ,突触体素、S -1 0 0蛋白和NSE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从胸腺被膜随小叶间隔和血管到胸腺皮质 ,再延伸到髓质形成神经纤维网 ,在胸腺组织散在分布突触体素、S -1 0 0蛋白和NSE免疫反应细胞。淋巴结 ,免疫反应神经纤维沿被膜和门部结缔组织小梁及血管进入皮质后主要分布于副皮质区环绕淋巴滤泡 ,进一步分支到达髓质。在髓质髓窦内有NSE免疫反应细胞。脾脏 ,免疫反应神经纤维沿着血管的各级分支进入脾实质 ,主要沿着脾动脉的分支而分布在白髓、红髓和边缘区 ,穿插于淋巴细胞之间。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体素 免疫器官 S-100蛋白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免疫反应神经纤维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模型兔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佟丽妍 金鑫 胡才宝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4期586-589,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模型兔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通道蛋白4(AQP-4)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造模成功的新西兰兔随机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只:脑出血模型组(模型...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模型兔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通道蛋白4(AQP-4)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造模成功的新西兰兔随机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只:脑出血模型组(模型组)、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组)、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醒脑静组)以及乌司他丁加醒脑静治疗组(联合组)。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兔造模前(0 d),造模后第1、3、5、7日动脉血中NSE、AQP-4的含量。结果造模成功后各组NSE及AQP-4水平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其他各组第1日NSE、AQP-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SE水平第3~7日均下降(P<0.05);乌司他丁组第7日、醒脑静组第5~7日、联合组第3~7日AQP-4水平下降(P<0.05)。与联合组比较,乌司他丁组及醒脑静组第7日NSE水平较高(P<0.05);醒脑静组AQP-4第1~7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第5日以后AQP-4水平较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使脑出血模型兔动脉血中NSE及AQP-4含量下降,对脑出血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醒脑静 脑出血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水通道蛋白4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含量变化及尼可林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学伍 邵忠民 +2 位作者 迟兆富 吴伟 尚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尼可林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3天内和治疗1周后血清NSE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观察尼可林对其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尼可林...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尼可林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3天内和治疗1周后血清NSE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观察尼可林对其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尼可林组发病3天内血清NSE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常规治疗组血清NSE含量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尼克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尼克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含量增高,而尼可林可显著降低血NSE的含量;尼克林的近期临床疗效也优予常规治疗组。表明尼可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清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尼可林
下载PDF
通过脐动脉血乳酸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华 张建华 +1 位作者 吴味辛 代小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中的乳酸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方法50例产前无胎儿窘迫征象,出生后1分钟minApgar评分≥9分的新生儿为对照组;25例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中的乳酸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方法50例产前无胎儿窘迫征象,出生后1分钟minApgar评分≥9分的新生儿为对照组;25例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为病例组。所有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收集脐动脉血,检测乳酸及NSE值。结果病例组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为4.55±1.07mmol/L、NSE水平为14.01±4.35μg/L。对照组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为2.37±0.29mmol/L、NSE水平为7.61±2.14μg/L。病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脐动脉血NSE与乳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32,P<0.01)。新生儿发生HIE的孕妇80%在孕期存在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仅有20%是由于产时急性缺氧所致。结论测定脐动脉血乳酸及NSE水平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多是产前并发症引起较长时间的缺氧缺血所致,也有少部分是产时急性缺氧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脐动脉 乳酸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脐血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菲 房欣娟 刘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30-731,共2页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脐血及静脉血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测定,评估脐血中NSE含量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在胎儿娩出未断脐及生后4h,分别采取22例有胎儿宫内窘迫表现剖宫产新生儿(观察组)及22...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脐血及静脉血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测定,评估脐血中NSE含量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在胎儿娩出未断脐及生后4h,分别采取22例有胎儿宫内窘迫表现剖宫产新生儿(观察组)及22例正常剖宫产新生儿(对照组)的脐血及静脉血2ml,测定脐血及静脉血中NSE含量。对两组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并评估其与血中NSE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脐血与静脉血中NSE含量基本一致,静脉血中NSE含量明显增高的新生儿,其脐血中NSE含量同样明显增高,且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对于脐血中NSE含量明显增高的新生儿,可以考虑尽早进行干预治疗以降低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窘迫 脐静脉 新生儿筛查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16
作者 彭雄文 沈乐园 宋仕聪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细胞肺癌(SCLC)辅助诊断以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次经病理诊断为SCLC患者127例作为SCLC组,同期正常...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细胞肺癌(SCLC)辅助诊断以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次经病理诊断为SCLC患者127例作为SCLC组,同期正常体检者127例作为正常体检组,同期初次经病理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27例作为NSCLC组,观察3组血清Pro GRP、NSE水平及二者诊断SCLC的价值与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Pro GRP和NSE水平均高于正常体检组(P<0.05),SCLC组Pro GRP和NSE水平均高于正常体检组和NSCLC组(P<0.05)。广泛期SCLC患者Pro GRP和NSE水平与局限期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Pro GRP和NSE均阳性(阳性指≥最佳截断值)诊断SCLC的特异性高于单纯Pro GRP和NSE(P<0.05),Pro GRP和NSE之一阳性诊断SCLC的灵敏度高于Pro GRP和NSE(P<0.05)。治疗无效者Pro GRP和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有效者(P<0.05)。结论检测血清Pro GRP和NSE有助于SCLC诊断,对SCLC化疗疗效具有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胃泌素释放肽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志华 王军 +2 位作者 李薇 王宝普 马国妹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489-149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4例ACI患者(ACI组)、4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由化学发光法测定NSE。结果 ACI患者血清Hcy、...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4例ACI患者(ACI组)、4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由化学发光法测定NSE。结果 ACI患者血清Hcy、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I患者血清Hcy与NSE水平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614,P<0.05)。结论血清Hcy、NSE水平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ACI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血清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兴平 曾秋耀 +2 位作者 李林芳 曾敬 吴明玮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癌临床病理分类中的诊断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10例肺癌患者血清NSE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数据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510例肺癌患者中共... 目的研究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癌临床病理分类中的诊断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10例肺癌患者血清NSE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数据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510例肺癌患者中共有150例患者血清NSE检测阳性,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126例,占全部NSCLC患者的26.27%(126/462);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24例,占全部SCLC患者的80.0%(24/30)。SCLC患者的血清NSE检测阳性的比例(80%)与NSCLC患者相比显著增高(χ2=10.64,P<0.01)。此外,NSCLC患者血清NSE为13.99±0.52ng/mL,SCLC患者血清NSE为45.50±19.61ng/mL。SCLC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NSCLC患者(P<0.01)。结论 NSE对SCLC患者是一种较好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可以用于肺癌的诊断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血清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阎飞 张定昌 朱爱琴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142例NSCLC治疗前NSE水平,选择阳性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选用VDS(或NVB)+DDP化疗方案,B组选用Vp-16+DDP化疗方案,评价3周... 目的 探讨血清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142例NSCLC治疗前NSE水平,选择阳性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选用VDS(或NVB)+DDP化疗方案,B组选用Vp-16+DDP化疗方案,评价3周期化疗后的疗效,随访生存率。结果 A组近期化疗有效率为51.2%,1年生存率为16.7%;B组近期化疗有效率为76.7%.1年生存率40.0%,两组差异有显著(P<0.05) 结论 血清NSE水平升高的晚期NACLC患者选用常用的SCLC化疗方案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学疗法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血清 NSE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性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舟 邹伟华 顾金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07年第8期645-646,65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性激素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28例急性脑损伤患者分为4组(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和特重型组),监测不同时间段(<12h、1d、3d、5d和7d)NSE、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性激素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28例急性脑损伤患者分为4组(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和特重型组),监测不同时间段(<12h、1d、3d、5d和7d)NSE、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四组患者入院12h内NSE、E2、P、T均升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特重型组和重型组3d后NSE明显升高,达到一个迟发高峰,特重型组持续升高。E2、T、P浓度男女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急性脑损伤患者体内NSE和性激素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进程及预后,为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性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