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自主神经症状评分-31在老年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雪莉 韩树霞 贠秀俐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271-19281,共11页
目的:通过复合自主神经症状评分-31 (COMPASS-31)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病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探讨COMPASS-31量表在老年2型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中的评估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胃肠道分级评估量表(GSRS)和COMPASS-31量表于2022年8月~... 目的:通过复合自主神经症状评分-31 (COMPASS-31)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病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探讨COMPASS-31量表在老年2型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中的评估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胃肠道分级评估量表(GSRS)和COMPASS-31量表于2022年8月~2023年5月调查评估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吴起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和普外科30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GSRS评估患者有无胃肠相关症状并将其分为两组(NGSRS组和GSRS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及COMPASS-31得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GSRS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OMPASS-31对患者胃肠病的筛查能力,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OMPASS-31总得分与GSRS量表的相关度,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174 (57.80%)例患者COMPASS-31量表得分 ≥ 1分,平均得分为7.00 (4.75, 9.00),其中43.19% (130/301)患者存在便秘情况,占比最高,80.00% (104/130)的患者便秘严重情况在中重度水平,其次(85/301) 28.24%的患者存在早饱感。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为0.743,两种量表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856 (P < 0.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06 (P < 0.001)。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56 (95% CI 0.932, 0.980),最佳评估诊断切点为1分,灵敏度为91.2%,特异度为95.0%。结论:COMPASS-31评分与经典的GSRS量表一致性和相关性较好,对老年2型糖尿病胃肠病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COMPASS-31评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12项问题通俗易懂,选项独立清楚,应用简便、快速、临床操作性强,更适合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病的评估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复合自主神经症状评分-31 糖尿病性胃肠病 胃肠自主神经病变 老年
下载PDF
复合自主神经症状评分-31在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知音 马瑜瑾 +4 位作者 付留俊 李利平 刘婕 彭慧芳 姜宏卫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2期229-234,共6页
目的:探讨复合自主神经症状评分-31(composite autonomic symptom score-31,COMPASS-31)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CA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0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复合自主神经症状评分-31(composite autonomic symptom score-31,COMPASS-31)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CA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0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105例。根据心血管反射试验(cardiovascular reflex tests,CARTs)结果将患者分为CAN组(41例)和非CAN组(64例),比较2组间的临床特征及COMPASS-31得分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COMPASS-31评分与CARTs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CAN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多指标联合的诊断模型,运用ROC曲线评价COMPASS-31评分及联合模型对CAN的诊断价值。结果:CAN组患者COMPASS-31总得分明显高于非CAN组(P<0.001)。COMPASS-31总得分与CARTs指标相关性良好(P<0.05)。COMPASS-31总得分升高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COMPASS-31总得分诊断CAN的最佳切点为大于19.5分,AUC值为0.788,敏感度为68.3%,特异度为79.7%。将COMPASS-31总得分引入一般危险因素模型后诊断CAN的AUC值显著提高(0.845 vs 0.905,P<0.05)。结论:COMPASS-31评分简便快速、临床操作性强,对2型糖尿病CAN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一种CAN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复合自主神经症状评分-31 诊断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伦多神经症状评分与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张颖 简娇敏 +1 位作者 娄晓丽 朱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多伦多神经症状评分(TCSS)与炎症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受试者132名,分为体检正常人群(NC组)33名、T2DM无神经病变(NDPN)组34例、DPN轻度(DPN+)组23例、DPN中度(DPN++)组21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多伦多神经症状评分(TCSS)与炎症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受试者132名,分为体检正常人群(NC组)33名、T2DM无神经病变(NDPN)组34例、DPN轻度(DPN+)组23例、DPN中度(DPN++)组21例和DPN重度(DPN+++)组21例。ELISA检测血浆TNF-α和IL-1β水平。比较各组临床资料、FPG、HbA1c、C-RP、红细胞沉降率(ESR)、HOMA-IR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99例T2DM患者完成TCSS评分检查,平均检查时间为(13±2)min,DPN患病率为65. 7%。DPN组C-RP、TNF-α及IL-1β高于NDPN组及NC组,且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上升(P<0. 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CSS评分与C-RP、TNF-α和IL-1β呈现正相关(r=0. 243、0. 273、0. 558,P<0. 05),与ESR无相关性(r=-0. 035,P=0. 78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FPG、C-RP及IL-1β是TCS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CSS评分作为DPN简便、有效的严重程度分级指标,与C-RP、TNF-α和IL-1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多伦多神经症状评分 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神经症状评分(NSS)和神经体征评分(NDS)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书 唐媛媛 +2 位作者 孙易红 米雪 黄松涛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年第5期84-85,共2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容易并发足病、Charcot神经-骨关节病,甚至截肢[1],肌电图作为周围神经病变筛查的金标准,而NSS和NDS操作简单,适于基层推广。1资料与方法1)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糖尿病(DM)患者586例为对象,男302例,女284例,年龄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容易并发足病、Charcot神经-骨关节病,甚至截肢[1],肌电图作为周围神经病变筛查的金标准,而NSS和NDS操作简单,适于基层推广。1资料与方法1)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糖尿病(DM)患者586例为对象,男302例,女284例,年龄10~83均龄62.7岁。2型糖尿病553例,1型糖尿病25例,特殊类型糖尿病+分型待定8例。其中首次确诊98例,余488例病程5月至23年,均7.2年。其中196例具有DM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神经症状评分(NSS) 神经体征评分(NSD)
原文传递
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评分与疼痛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静 李君 +12 位作者 冯艺 李虎 樊碧发 刘波涛 毛鹏 金毅 程祝强 张挺杰 杨进军 刘益鸣 钟志芳 李思纪 朱赛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索慢性腰痛病人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疼痛评分(leeds assessment of 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LANSS)与疼痛强度的关系。方法:(1)三家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入选的慢性腰痛病... 目的:探索慢性腰痛病人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疼痛评分(leeds assessment of 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LANSS)与疼痛强度的关系。方法:(1)三家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入选的慢性腰痛病人填写LANSS量表及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2)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LANSS量表评分与疼痛强度的关系。结果:入组2115例慢性腰痛病人,总合格率为90.0%,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0.1±15.6年,合格病人中男778例,女1125例。LANSS评分中值随疼痛强度的增加有一定的增长,但是两者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小于0.4,且LANSS量表各项评分与疼痛强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均小于0.4。结论:中文版LANSS评分随疼痛强度的增加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是两者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疼痛评分 疼痛数字评分量表 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强度
下载PDF
量表评分和定量感觉检查在中医药诊治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赵进东 余婵娟 +4 位作者 牛云飞 徐华兵 吴吉萍 刁小川 方朝晖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37-240,共4页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缺乏统一,其患病率差异较大。文章就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多伦多临床评分等评分以及无创的定量感觉检查系统在中医药诊治DPN应用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了...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缺乏统一,其患病率差异较大。文章就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多伦多临床评分等评分以及无创的定量感觉检查系统在中医药诊治DPN应用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了解各诊断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后期可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个性化的评估手段,或合理的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明确糖尿病病史的基础上,提高DPN的诊断率,以期早期发现,并应用中药、针灸、刮痧等早期干预,提高治疗效果,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症状评分 神经缺陷评分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 多伦多临床评分 定量感觉检查
下载PDF
不同评分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7
作者 常湛 冯红 +1 位作者 孟令华 谷春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评价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和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7例,均... 目的评价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和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7例,均进行NSS/NDS、MNSI及TCSS检查,并以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结果作为评价诊断结果的"金标准"。比较3种评分法的检出率,与NCV检查的相关性,评价3种诊断性能及所用时间。结果NSS/NDS、MNSI、TCSS与NCV诊断结果均呈正相关(P<0.001)。MNSI≥2分与NCV诊断结果的相关性最好(r=0.751,P=0.000 1);TCSS≥6分与NCV诊断结果的相关性最好(r=0.653,P=0.000 2)。MNSI、TCSS和NSS/NDS诊断DP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6、0.864和0.734,MNSI与TCSS的AUC大于NSS/NDS的AUC(P=0.024,P=0.017),但MNSI与TCSS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3组比较,TCSS评分≥6分对DPN诊断的灵敏度(77.21%)及特异度(96.59%)较高,与NCV检查一致性较高(κ=0.680)。MNSI评分平均耗时最短,而TCSS评分平均耗时最长。结论MNSI≥2分、TCSS≥6分对DPN诊断与NCV有较高的相关性,TCSS≥6分与NVC检查一致性较高,MNSI评分法操作简单,耗时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乳没泡脚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洁 施红 何威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乳没泡脚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DM健康教育、西药降糖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热水泡脚,观察组给予乳没泡脚方泡脚。2组均以治疗12天为1个疗... 目的:观察乳没泡脚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DM健康教育、西药降糖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热水泡脚,观察组给予乳没泡脚方泡脚。2组均以治疗12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神经症状积分及运动传导速度(NCV)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症状疗效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40.0%;综合疗效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4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浅反射障碍证、麻木、疼痛、痿、神经反射异常等神经症状体征发生率治疗后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浅反射障碍证、麻木、疼痛、神经反射异常等神经症状体征发生率治疗后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痿发生率无降低。上述神经症状体征发生率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没泡脚方可改善DPN患者的末梢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 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神经症状评分
下载PDF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嗣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5期192-19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2例,分别给予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2例,分别给予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治疗后周围神经症状评分、周围神经体征评分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药治疗的运用可以改善患者之后周围神经症状评分和周围神经体征评分,促进患者的更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症状评分 周围神经体征评分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济洲 赵健雄 乔成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8-389,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症状及震动觉阈值改善情况。方法: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2007年版);治疗组(30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症状及震动觉阈值改善情况。方法: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2007年版);治疗组(30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静滴,每日1次。治疗时间15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振动觉阈值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 丹红注射液 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 震动觉阈值
原文传递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神经兴奋性的变化
11
作者 Krishnan A.V. Kiernan M.C. 朱光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9期34-35,共2页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diabetic neuropathy remains unclear,although pathological studies have suggested an ischaemic basis related to microangiopathy, possibly mediated through effects on the energy-dependent Na+/K+p...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diabetic neuropathy remains unclear,although pathological studies have suggested an ischaemic basis related to microangiopathy, possibly mediated through effects on the energy-dependent Na+/K+pump. To investigat e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iabetic neuropathy, axonal excitability techniques wer e undertaken in 20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europathy severity graded through a c 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 (QST) using a vibratory stimulus, ass essment of symptom severity using the Total Neuropathy Symptom Score (T-NSS) an d measurement of glycosylated haemoglobin as a marker of disease control. To ass ess axonal excitability,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 were recorded at rest from 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following stimulation of the median nerve, and sti mulus-response behaviour, threshold electrotonus,a current-threshold relationship and the recovery of excitability were recorded in each patient. All patients had established neuropathy,with abnormalities of T-NSS present in all patients and QST abnormalities present in 65%. Compared w ith controls,diabetic neuropathy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maximal C MAP amplitude (P < 0.0005), accompanied by a‘fanning in’of threshold electroto nus. In addition, the strength-duration time constant was decreased in diabetic neuropathy patients and recovery cycles were altered with reductions in refract oriness,the duration of the 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superexcitability and su bexcitability. It is proposed that while the changes in threshold electrotonus w ith supportive findings in the currentthreshold relationship are consistent with axonal depolarization,possibly mediated by a decrease in Na +/K+pump activity , the alterations in the recovery cycle of excitability could be explained on th e basis of a smaller action potential, reflecting a limitation on the nodal driv ing current imposed by a reduction in Na+conduc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兴奋性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症状评分 定量感觉测试 拇短展肌 神经轴突 相对不应期 微血管病 严重度分级 电紧张
下载PDF
穴位注射对铂类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大一 何滔滔 赵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0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探讨温经和血通痹方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对奥沙利铂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系统症状评分(NSS)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奥沙利铂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甲... 目的探讨温经和血通痹方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对奥沙利铂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系统症状评分(NSS)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奥沙利铂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温经和血通痹方,比较2组周围神经毒性分级、N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周围神经毒性分级0~2级明显增多、NSS评分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加快(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50/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9%(43/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和血通痹方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能有效减轻奥沙利铂化疗导致的神经毒性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和血通痹方 甲钴胺穴位注射 奥沙利铂 化疗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系统症状评分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临床诊断方法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13
13
作者 龙振钊 赖绮云 李伟坤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探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和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三种不同诊断方法对DN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Kappa值和ROC曲线对3种DPN诊断方法进行评价。结果:MNS... 目的:探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和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三种不同诊断方法对DN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Kappa值和ROC曲线对3种DPN诊断方法进行评价。结果:MNSI和TCSS与神经传导综合诊断标准一致性较高(P>0.05),NSS/NDS的一致性较低(P<0.01)。TCSS和MNSI的诊断准确率中等,Az分别为0.829和0.793;NSS/NDS诊断准确率低,Az为0.563。结论:NSS/NDS检查法不适用于临床DPN的筛查和诊断,MNSI法适用于门诊检查;TCSS法适用于住院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 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
下载PDF
中药内服及足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月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8期181-184,共4页
目的 探究中药内服及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该科2018年1月—2020年10月纳入研究的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联合足浴治... 目的 探究中药内服及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该科2018年1月—2020年10月纳入研究的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联合足浴治疗,对比神经症状及神经缺陷指标和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症状及神经缺陷指标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2、2.733,P<0.05)。结论 相比常规西药治疗,实施中药内服联合足浴干预后,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方面,治疗效果较明显,患者各指标更优,中药内服联合足浴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内服联合足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 治疗效果 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
下载PDF
正常范围内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15
作者 刘欢 韩萍萍 +2 位作者 孙琳 张碧琳 张军霞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常范围内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132例,按照血尿酸水平中位数将其分为低尿酸组(66例)和高尿酸组(6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常范围内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132例,按照血尿酸水平中位数将其分为低尿酸组(66例)和高尿酸组(6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周围神经系统专科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2DM患者发生DPN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T2DM患者正常范围内血尿酸水平与周围神经系统专科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低尿酸组,腰围(WC)、血尿酸、血肌酐(SCr)及甘油三酯(TG)水平均高于低尿酸组(P<0.05)。132例T2DM患者血尿酸中位数为291.00μmol/L,DPN患病率为29%,DPN患者血尿酸水平为233.00(191.50,281.50)μmol/L。高尿酸组神经病变症状评分(NSS)、神经病变缺陷评分(NDS)、发生DPN及其阳性体征患者比例均低于低尿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吸烟史均为T2DM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正常范围内血尿酸水平、舒张压(DBP)均为T2DM患者发生DPN的保护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正常范围内的血尿酸水平与NSS、NDS及DPN阳性体征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正常范围内的血尿酸水平、WHR与NSS均呈负相关,年龄与NSS呈正相关;T2DM患者正常范围内的血尿酸水平与NDS呈负相关,年龄及糖尿病病程与NDS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正常范围内的血尿酸水平与T2DM患者DPN的发生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范围内血尿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症状评分 神经缺陷评分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miR-9、miR-124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莉芳 卢昌均 +3 位作者 魏晓玲 杨茜 顿玲露 王少洲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360-1364,1371,共6页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miR-9、miR-124的影响。方法:取健康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缺血再灌注配合永久性结扎双侧CCA法制备模型,将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安慰剂组,每组12只。中药组大鼠予通窍活血汤灌...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miR-9、miR-124的影响。方法:取健康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缺血再灌注配合永久性结扎双侧CCA法制备模型,将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安慰剂组,每组12只。中药组大鼠予通窍活血汤灌胃,安慰剂组大鼠予同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分别持续灌胃4周,1次/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不予干预。于造模后第1天及干预28 d测定大鼠卒中指数评分、神经病学症状评分及行为学检测,用RT-q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miR-9、miR-124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病理学结构情况。结果:通过HE染色可知,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结构完整,细胞核染色均匀;模型组及安慰剂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结构残缺,神经元丢失,细胞核染色不均匀,形态固缩;中药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结构相对完整,神经元有少量丢失,细胞核染色程度减低,细胞核固缩形态相对减少;通窍活血汤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可降低其卒中指数及神经病学症状评分(P<0.05),缩短其逃避潜伏期耗时,增加穿越平台次数(P<0.05),其海马组织miR-9、miR-124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及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海马区miR-9、miR-124的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通窍活血汤 海马组织 卒中指数 神经病学症状评分 行为学
下载PDF
通脑溶栓胶囊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红英 黄琳红 +1 位作者 马耀茹 贺建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研究通脑溶栓胶囊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通脑溶栓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前两组灌胃5g/L的CMC-Na,其余各组灌胃等体积对应的受试品混悬液,连续给药30d,末... 目的研究通脑溶栓胶囊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通脑溶栓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前两组灌胃5g/L的CMC-Na,其余各组灌胃等体积对应的受试品混悬液,连续给药30d,末次给药后制备脑缺血模型,观察该药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症状、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梗死率的影响。小鼠分为5组:溶媒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通脑溶栓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溶媒对照组灌胃5g/L的CMC-Na,其余各组灌胃等体积对应的受试品混悬液,连续给药30d,末次给药30min后断头,记录小鼠喘气时间。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通脑溶栓胶囊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改善神经症状评分、脑水肿及脑梗死范围,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在改善脑缺血指标上有一定的药理学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媒对照组比较,通脑溶栓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可延长小鼠断头后喘气时间,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脑溶栓胶囊能保护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提高脑组织耐缺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脑溶栓胶囊 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症状评分 脑梗死
下载PDF
心理因素和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爱华 段国勋 +3 位作者 李志 肖国辉 徐州 杨小华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关系。方法:对11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和神经症状评分,并分析神经症状评分和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肝郁气滞型占41.59%,胃食管反流病四种证型的患者...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关系。方法:对11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和神经症状评分,并分析神经症状评分和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肝郁气滞型占41.59%,胃食管反流病四种证型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肝郁气滞型的神经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型。结论: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在GERD的发病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辨证分型 神经症状评分
下载PDF
耳穴贴压辅助治疗高血压危象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健敏 王远玲 +2 位作者 朱勇德 符国平 蔡德南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12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辅助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诊治的高血压危象患者85例,按诊治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取降压沟、降压点、耳尖、神门、交感、内分泌耳穴按压,...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辅助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诊治的高血压危象患者85例,按诊治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取降压沟、降压点、耳尖、神门、交感、内分泌耳穴按压,随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2.1%,对照组为4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压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痛、嗜睡、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较治疗前明显缓解,且观察组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辅助治疗高血压危象,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且快速下降血压、缓解神经系统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高血压危象 血压 神经系统症状评分
下载PDF
3种评分系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11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评价糖尿病神经症状评分(diabetic neuropathy symptom score,DNSS)、神经病变残疾评分(neuropathy disability score,NDS)和多伦多临床评分(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在筛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 目的评价糖尿病神经症状评分(diabetic neuropathy symptom score,DNSS)、神经病变残疾评分(neuropathy disability score,NDS)和多伦多临床评分(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在筛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18例分别进行DNSS,NDS,TCSS和神经电生理检测,以综合标准为诊断DPN的金标准,评价3种评分系统的诊断性能。结果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conduction velocity,SCV)与DNSS、NDS及TCS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402,r=-0.654和r=-0.772,P=0.000;DNSS,NDS及TCSS诊断DPN准确度分别为61.48%,74.33%和76.63%,AUC分别为0.666,0.793和0.833,NDS和TCSS的AUC均>DNSS的AUC(P<0.01)。结论 NDS和TCSS筛选DPN较DNSS更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筛查 神经症状评分 神经病变残疾评分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