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系非晶态半导体人工神经突触的可塑性
1
作者 陈直 曾敏 +1 位作者 范晓燕 原甜甜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模拟大脑中的神经突触是实现下一代计算机--类脑神经形态计算的关键一步。为了利用光子模拟神经突触的可塑性进而发展全光人工神经突触器件,文章开展了基于可控光诱导抑制效应的硫系非晶态半导体人工神经突触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材料化... 模拟大脑中的神经突触是实现下一代计算机--类脑神经形态计算的关键一步。为了利用光子模拟神经突触的可塑性进而发展全光人工神经突触器件,文章开展了基于可控光诱导抑制效应的硫系非晶态半导体人工神经突触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材料化学组分和抽运光功率对该人工神经突触的调控作用,描述了该人工神经突触的可塑性。结果表明掺入不同杂质的硫系非晶态半导体平面波导具有不同的可控光诱导抑制过程,且抑制深度受控于抽运光功率的变化。基于这些特性,该人工神经突触展现出了配对脉冲易化功能、短程抑制功能、长程抑制功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突触 可塑性 硫系非晶态半导体 可控光诱导抑制效应
原文传递
氧化钨-氧化锌忆阻器的制备及其神经突触特性
2
作者 李守亮 岳文静 李阳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8,共7页
为了实现忆阻器在神经形态计算中的应用,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衬底上依次生长氧化钨、氧化锌异质结的阻变层和银顶电极,制备氧化钨-氧化锌忆阻器,对制得忆阻器的结构、化学组成及电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 为了实现忆阻器在神经形态计算中的应用,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衬底上依次生长氧化钨、氧化锌异质结的阻变层和银顶电极,制备氧化钨-氧化锌忆阻器,对制得忆阻器的结构、化学组成及电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忆阻器具有类似生物的神经突触特性,阻变行为由界面势垒调控机制主导作用;制得的忆阻器交叉阵列用于分类识别的平均正确率达到86.3%,接近中央处理器网络的平均正确率87.4%,可用于神经形态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神经突触 射频磁控溅射 神经形态计算 分类识别 神经网络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毒性环境下Bryostatin-1对神经突触活性的影响和潜在机制
3
作者 潘文阳 陈鹏 +1 位作者 孙邈 包小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1,共7页
在原代海马神经元上建立通过外加Aβ寡聚体所导致的突触毒性模型,并使用蛋白印迹、激酶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和电生理等技术检测PKC激酶的非选择性激动剂Bryostatin-1是否可以保护Aβ寡聚体导致的突触毒性。结果显示,在Aβ毒性模型... 在原代海马神经元上建立通过外加Aβ寡聚体所导致的突触毒性模型,并使用蛋白印迹、激酶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和电生理等技术检测PKC激酶的非选择性激动剂Bryostatin-1是否可以保护Aβ寡聚体导致的突触毒性。结果显示,在Aβ毒性模型中,Bryostatin-1可以改善树突棘的形态,并促进树突棘成熟。此外,电生理结果显示Bryostatin-1可以显著改善突触后的微型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AMPA受体与NMDA受体的比例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蛋白印迹结果显示Bryostatin-1可以上调突触生物标记物水平。蛋白印迹试验结果表明,Bryostatin-1可以上调mTOR-S6K1信号通路的活性。通过在神经元中转染GFP-RFP-LC3质粒并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结果提示Aβ寡聚体可以抑制神经元内自噬通量,而Bryostatin-1可以提高被Aβ寡聚体所抑制的自噬通量。结果提示,Bryostatin-1激活mTOR-S6K1信号通路,并随后调节细胞自噬功能可能是其在Aβ寡聚体毒性环境下保护神经元突触功能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蛋白激酶C 神经元树突棘形态 神经突触功能 神经元自噬通量
下载PDF
石菖蒲活性成分对双转基因小鼠APP及神经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春霞 郭俊和 +6 位作者 陈云波 闫蓉 王奇 于旭华 魏刚 刘四军 程淑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石菖蒲活性部位β-细辛醚和丁香酚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表达及神经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PF级雄性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12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石菖蒲活性部位β-细辛醚和丁香酚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表达及神经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PF级雄性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12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安理申(以安理申为阳性对照药)组、β-细辛醚组及丁香酚组,每组3只,用同龄同背景APPswe/PS1dE9转基因阴性小鼠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4个月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大脑内海马及皮层APP表达水平,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及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在海马CA1区和皮质的APP阳性面积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理申组和β-细辛醚组在海马CA1区和皮质的APP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丁香酚组皮质的APP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神经毡内突触结构表现为大片的轴浆空泡化,突触数量减少,突触界面变短或融合消失,突触小泡数量明显减少,突触前膜、后膜及突触间隙大多模糊不清,突触后成分致密区厚度变薄,典型的突触结构已遭破坏,部分线粒体有轻微破损。安理申组、β-细辛醚组及丁香酚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突触结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在细胞器结构、轴浆空泡化、突触数量、突触界面、突触小泡数量及突触结构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β-细辛醚及丁香酚可以抑制APP的过量表达,对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突触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石菖蒲 Β-细辛醚 丁香酚 双转基因小鼠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神经突触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心源性猝死者窦房结神经突触素定量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姚青松 宋一璇 +2 位作者 邓平 祝家镇 梁赏猷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79-81,共3页
探索常规检验尚未查清的心源性猝死者的死因。采用 L 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对窦房结中突触素阳性物作计算机图像分析 ,定量检测及其检验处理。对照组窦房结中突触素阳性物平均每视野 1.75± 0 .6 7;在猝死组 10例中 ,A组 5例窦... 探索常规检验尚未查清的心源性猝死者的死因。采用 L 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对窦房结中突触素阳性物作计算机图像分析 ,定量检测及其检验处理。对照组窦房结中突触素阳性物平均每视野 1.75± 0 .6 7;在猝死组 10例中 ,A组 5例窦房结突触素阳性物平均每视野为 0 .75± 0 .1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0 11) ;B组 5例平均每视野为 1.88± 0 .74,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 心源性猝死 神经突触 定量研究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神经突触膜制备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郭佐 陈宜张 郑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介绍一种改进的神经突触膜(SPM)的制备方法.采用此方法,可简化制备过程,缩短制备时间,提高 SPM 产率,特别是可以完全排除胞液对 SPM 制备物的污染.
关键词 突触 制备 神经突触
下载PDF
神经连接蛋白1与神经突触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罗丹 唐会 +1 位作者 邱丽丽 杨建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97-1100,共4页
大脑信息处理及传输过程需要神经突触的参与,而突触间的特殊细胞黏附分子对神经突触的形成、成熟及功能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神经连接蛋白1(neuroligin1,NL1)是位于兴奋性突触后膜的细胞黏附分子。NL1通过与神经轴突蛋白1(neurexin1,N... 大脑信息处理及传输过程需要神经突触的参与,而突触间的特殊细胞黏附分子对神经突触的形成、成熟及功能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神经连接蛋白1(neuroligin1,NL1)是位于兴奋性突触后膜的细胞黏附分子。NL1通过与神经轴突蛋白1(neurexin1,NRXN1)等分子相互作用,参与突触的发生发展,与突触的可塑性及功能相关。NL1敲除或过表达均可损伤学习记忆功能,提示NL1参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一些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研究NL1的作用可进一步完善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机制,并为认知障碍相关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触 神经连接蛋白1 神经轴突蛋白1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忆阻器类脑神经突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心满 钟智坚 +4 位作者 岳志秀 朱俊 高芳亮 史艳丽 章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共15页
大脑之所以能够控制人和动物的复杂生命活动,使生物体在多变的自然环境得以生存,得益于大规模神经网络中高效、快速、精准的信息传递。神经突触作为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机构,保证了神经网络的高效运转,因此构建具有神经突触功能的... 大脑之所以能够控制人和动物的复杂生命活动,使生物体在多变的自然环境得以生存,得益于大规模神经网络中高效、快速、精准的信息传递。神经突触作为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机构,保证了神经网络的高效运转,因此构建具有神经突触功能的电子突触是研究仿生系统和类脑神经网络的必经之路。研究人员尝试各种电子元件对神经突触进行模拟,其中忆阻器由于其独特的器件结构和具有“记忆特性”的电学性能,成为构建类脑神经突触的最佳选择。文章全面概述近年来忆阻器模拟神经突触的研究进展,包括忆阻器模拟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再可塑性、非联想学习、联想学习等功能,总结了忆阻器神经突触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忆阻器神经突触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神经突触 可塑性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神经突触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异临 曲宝清 张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00-400,共1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突触 动物模型 定量 病理变化 小鼠模型 MPTP 微形态学 生物化学
下载PDF
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突触可塑性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璐 霍帅 +4 位作者 王亚飞 赵琳 刘伯锋 阮彩莲 惠雪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6498-6503,共6页
背景: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是与神经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且由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启动突触的可塑性调节。目的:探索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亚单位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亚单位2A(NR2A)和N-甲基-D-... 背景: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是与神经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且由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启动突触的可塑性调节。目的:探索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亚单位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亚单位2A(NR2A)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亚单位2B(NR2B)在脑缺血后对神经突出的可塑性调节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组,脑缺血组大鼠依据改良型2VO模型方法构建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不结扎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结果与结论:慢性缺血后0-12 h大鼠大脑海马中NR2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而NR2B慢性缺血后4 h达到峰值,且在脑缺血的情况下,无论低频或高频刺激均不能诱导长时程增强的形成。提示NR2B对条件刺激诱导的长时程增强形成有抑制作用;而NR2A对条件刺激长时程增强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脑及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慢性脑缺血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亚单位2A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亚单位2B 神经突触可塑性 海马CA1区
下载PDF
Aβ_(1-40)诱导PC12细胞神经突触改变的ERK信号转导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荣 罗小光 张朝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ERK信号转导通路在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诱导神经突触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星形胶质细胞诱导PC12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Aβ1-40组,分别作用不同时间段。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突触数目,透射... 目的探讨ERK信号转导通路在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诱导神经突触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星形胶质细胞诱导PC12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Aβ1-40组,分别作用不同时间段。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突触数目,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突触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突触素、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蛋白表达。结果Aβ1-40作用PC12细胞4h时,突触囊泡数目明显减少,突触间隙模糊,突触数目明显减少,突触素和GAP-43表达也明显减少,磷酸化ERK(p-ERK)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β1-40可以诱导PC12细胞神经突触毒性损伤,而且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受到抑制,因而推测Aβ1-40诱导PC12细胞神经突触毒性损伤机制与ER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受到抑制有关,这可能是AD早期神经突触损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 神经突触超微结构 突触素(synaptophsin) 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 ERK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基于忆阻器的神经突触仿生器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益春 徐海阳 +1 位作者 王中强 张磊 《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5,4,共5页
忆阻器因其与神经突触类似的独特非线性电学性质,以及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等优势。在新型神经突触仿生电子器件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关键词 忆阻器 神经突触 学习功能 突触模拟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C57BL/6J小鼠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免疫学标记观察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磊 赵宁 +4 位作者 陈丽平 商秀丽 徐义策 王雪峰 柳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免疫学标记特点及其应用方法。方法在成年的C57BL/6J小鼠上剥取新鲜的耳蜗基底膜标本,灌洗及漂洗处理之后分别使用Ctbp2(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 2,C末端结合蛋白2;1∶200),GluR 2/3(glutama... 目的探讨小鼠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免疫学标记特点及其应用方法。方法在成年的C57BL/6J小鼠上剥取新鲜的耳蜗基底膜标本,灌洗及漂洗处理之后分别使用Ctbp2(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 2,C末端结合蛋白2;1∶200),GluR 2/3(glutamate receptor2/3,AMPA receptor subunit 2/3,谷氨酸受体亚单位2/3;1∶200)和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色剂对内毛细胞突触的前膜特异结构RIBEYE、突触后膜的谷氨酸受体以及细胞核进行单独、双重和三重免疫标记,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连续扫描和叠加图像的特性,观察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表达、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与内、外毛细胞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单独应用Ctbp2可以清晰显示内毛细胞突触前膜所标记的结构,结合使用抗体GluR2/3进行免疫双标则可以完整显示内毛细胞突触前后膜的相关蛋白,而结合应用Dapi细胞核染色的方法可以明确标记其存在的位置以及和内、外毛细胞之间的关系,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平光图像,则会使标记结果更加清晰、客观和准确。结论本方法可以准确显示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表达、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与内外毛细胞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在实验中合理应用多重免疫荧光标记方法,将会对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深入研究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可塑性及其在听力变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 RIBEYE/Ctbp2 免疫标记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神经突触前膜胞内蛋白(Munc-18)抗体慢性点燃致痫大鼠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功 江澄川 +1 位作者 程介士 杨茹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 研究抗脑抗体———神经突触前膜胞内蛋白 (Munc 18)抗体是否能慢性点燃致痫大鼠以及其致痫的机制。方法  在SD大鼠的海马CA1区注射Munc 18抗体 ,隔天注射一次 ,5次之后每隔两周注射一次 ,共 10周。期间监测大鼠的脑电图 (EEG)... 目的 研究抗脑抗体———神经突触前膜胞内蛋白 (Munc 18)抗体是否能慢性点燃致痫大鼠以及其致痫的机制。方法  在SD大鼠的海马CA1区注射Munc 18抗体 ,隔天注射一次 ,5次之后每隔两周注射一次 ,共 10周。期间监测大鼠的脑电图 (EEG)和痫样行为。 10周后取脑切片作HE、尼氏和TUNEL染色。 结果  实验组12只大鼠中 ,有 10只有痫样EEG(83% ) ,5只 (5 0 % )在 6周之后仍有保留 ;9只有 14级痫样行为 (75 % ) ,6周以后为 4例 (4 4% ) ;染色发现在海马区有胶质细胞增生 ,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且形态异常 ,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 结论  Munc 18抗体能慢性点燃致痫大鼠 ,其机制可能与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有关 ,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触前膜胞内蛋白 Munc-18 抗体 癫痫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神经突触研究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子秋 肖启贤 郭伟韬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9期122-125,共4页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神经元通过一级级严谨有序的方式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而突触则是整个系统最小的功能单位,通过突触的连接使神经元相互之间以及神经元和效应器得以传递信号。突触...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神经元通过一级级严谨有序的方式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而突触则是整个系统最小的功能单位,通过突触的连接使神经元相互之间以及神经元和效应器得以传递信号。突触不仅是研究神经系统正常电生理和功能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的突破口。本文就目前有关神经突触研究方法的概况和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触 电子显微镜 电生理 可视荧光技术
下载PDF
集聚蛋白:神经突触和免疫突触中的共同分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进平 熊思东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19-521,共3页
集聚蛋白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其编码基因全长8kb左右,蛋白质分子量为200~600 kD。先后发现于电鳐、大鼠、鸡、小鼠及人等机体内,在海马、神经肌接头、雪旺氏细胞、心肌、肾脏等组织均有表达。其在神经突触中的主要作用为引起神经突触... 集聚蛋白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其编码基因全长8kb左右,蛋白质分子量为200~600 kD。先后发现于电鳐、大鼠、鸡、小鼠及人等机体内,在海马、神经肌接头、雪旺氏细胞、心肌、肾脏等组织均有表达。其在神经突触中的主要作用为引起神经突触后膜的AchR发生集聚和膜结构的稳定,促进神经突触的发育和形成。近来Rupp等人发现集聚蛋白亦在免疫系统中表达,活化T细胞产生的集聚蛋白对T细胞突触的形成、TCR、CD28、CD3等免疫分子和脂筏的集聚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能明显降低特异性抗原的刺激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蛋白 神经突触 免疫突触 共同分子
下载PDF
Cajal染色法显示神经突触的改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壮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7-418,共2页
显示神经突触传统的方法是采用Cajal染色法和Golgi-Дейнека染色法,Golgi-Дейнека染色法是在固定液中加入亚砷酸(2-2氧化二砷、砒霜),制片过程较为复杂不宜广泛使用,传统cajal染色法在显示突触的组织结构上不甚稳... 显示神经突触传统的方法是采用Cajal染色法和Golgi-Дейнека染色法,Golgi-Дейнека染色法是在固定液中加入亚砷酸(2-2氧化二砷、砒霜),制片过程较为复杂不宜广泛使用,传统cajal染色法在显示突触的组织结构上不甚稳定嘲,以上两种方法在制作神经突触的过程中都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 神经突触 染色法 GOLGI CAJAL 制片过程 组织结构 亚砷酸
下载PDF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对神经突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芳玲 李林 《中国药理通讯》 2011年第2期23-24,共2页
目的:突触功能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路易小体痴呆(DLB)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程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a--synuclein是脑内一种突触前蛋白,与家族性早发帕金森病密切相关,
关键词 神经突触 二苯乙烯苷 何首乌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功能障碍 病程进展
下载PDF
神经突触化学传递中胞吐作用的分子机制
19
作者 王尧 吕立夏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3-288,共6页
关键词 神经突触 化学传递 胞吐作用 分子机制 蛋白
下载PDF
发动蛋白-1的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功能域与大鼠神经突触小体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20
作者 彭镜 张慈柳 +4 位作者 李玉飞 吴蕾 何芳 邓小鹿 尹飞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8-593,共6页
目的筛选及鉴定发动蛋白-1(Dynamin-1)的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PRD)功能域在大鼠神经突触小体中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构建Dynamin-1 PRD功能域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PRD,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脂柱... 目的筛选及鉴定发动蛋白-1(Dynamin-1)的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PRD)功能域在大鼠神经突触小体中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构建Dynamin-1 PRD功能域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PRD,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脂柱纯化得到融合蛋白GST-PRD,继而利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沉淀技术,筛选出GST-PRD融合蛋白与分离提取的大鼠神经突触小体的相互作用蛋白,并通过液相质谱技术结合数据库,对上述获得的相互作用蛋白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构建pGEX-4T-2-PRD重组质粒及诱导表达,成功纯化出了融合蛋白GST-PRD;同时成功提取了大鼠神经突触小体,经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沉淀技术联合液相质谱分析,获得在大鼠神经突触小体中与Dynamin-1的PRD域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共35个,分别属于突触囊泡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代谢酶及其他类的蛋白。结论本研究获得的与Dynamin-1的PRD域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共3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触小体 发动蛋白一1 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 突触囊泡循环 液相质谱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