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临床分析
1
作者 李才明 李丽英 +3 位作者 许倩 沈士媛 吴楚妍 刘以恒 《广州医药》 2024年第10期1198-1204,共7页
目的分析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21例PN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并... 目的分析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21例PN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并作文献回顾。结果21例患者中出现了10种副肿瘤综合征,其中经典综合征占比28.6%(6/21),最多见的是边缘叶脑炎;20例在血液或脑脊液中发现检测到抗神经元抗体,非特征性抗体阳性率最高(12/20),其中以半定量脑组织切片TBA检测阳性率最高(7/20);有特征性抗体的8例以抗Yo抗体阳性率最高(6/8)。21例患者均随访至2023年3月,8例发现原发肿瘤,其中4例在神经系统病变之后。69.25%(9/13)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结论21例PNS患者中以非经典综合征占比较多,经典与非经典副肿瘤综合征均应进行肿瘤筛查,未发现肿瘤者应密切随访。非特征性抗体阳性率最高,提示PNS可能仍有许多相关抗体未明确,临床工作中也应对非特征性抗体阳性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相关神经元抗体 神经系统损害
下载PDF
抗SOX1抗体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异质性分析
2
作者 杨柳 陈瑞玲 +3 位作者 赵媛 赵莹莹 易立 脱厚珍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50-354,共5页
目的总结抗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超家族1(SRY⁃like high⁃mobility group superfamily of development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1,SOX1)抗体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的临床表现、... 目的总结抗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超家族1(SRY⁃like high⁃mobility group superfamily of development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1,SOX1)抗体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预后。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抗SOX1抗体相关PNS患者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42~76岁。6例患者中,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合并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2例、边缘叶脑炎2例、副肿瘤小脑变性1例和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合并SCLC 1例。6例患者血清抗SOX1抗体均阳性,其中合并其他抗体阳性1例、合并脑脊液抗SOX1抗体阳性2例。6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早于肿瘤发现前,均于发现抗SOX1抗体后行肿瘤筛查,其中3例SCLC患者进行治疗后病情较稳定;截至随访时间,余3例患者经检查未发现肿瘤(其中病例5随访>2年,病例2和病例4随访<2年),进行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进展。结论抗SOX1抗体相关PNS患者存在高度临床异质性,部分患者伴发肿瘤。可增加副肿瘤抗体的检测,以提高早期诊断潜在肿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超家族1 肿瘤综合征 肿瘤性小脑变性 小细胞肺癌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 肿瘤性边缘叶脑炎
原文传递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病人的肌电图诊断效果分析
3
作者 陈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7-0040,共4页
分析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病人的肌电图诊断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12月本院38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观察组)与同期38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纳入研究,均行肌电图检查,全面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波幅、传导速度较对照组低,P&... 分析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病人的肌电图诊断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12月本院38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观察组)与同期38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纳入研究,均行肌电图检查,全面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波幅、传导速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潜伏期较对照组长,F波检出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肌电图可帮助医生发现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评估神经传导速度、肌肉电活动幅度,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肌电图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合并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小细胞肺癌5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张思妮 黄洁 韩淑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23-1026,共4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占肺癌的13%~15%,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容易较早出现远处转移,整体预后差[1]。尽管SCLC对以铂为基础的一线化疗非常敏感,能够取得有效的反应,但是往往在早期就疾病复发或进展,对一线化疗药...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占肺癌的13%~15%,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容易较早出现远处转移,整体预后差[1]。尽管SCLC对以铂为基础的一线化疗非常敏感,能够取得有效的反应,但是往往在早期就疾病复发或进展,对一线化疗药物产生耐药。近年来IMpower133等多项临床研究[2-3]评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广泛期SCLC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提示多种ICIs为广泛期SCLC带来了持久的生存获益。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s,PNS)是指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由肿瘤细胞产生的抗体或介导的细胞免疫作用于远离肿瘤原发部位或转移部位的器官或组织而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常见于SCLC、妇科肿瘤和胸腺肿瘤[4]。由于ICIs缺乏选择性而导致免疫激活,使得其可以触发细胞介导的针对抗自身抗原的体液免疫反应,ICIs介导的并发症可累及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包括PNS加重或新发。尽管在接受ICIs治疗的患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SOX1抗体 小细胞肺癌 肿瘤神经系统综合征
下载PDF
特异性神经元抗体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筛检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刚 陈齐鸣 +2 位作者 朱莉 柯道平 祝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探讨特异性神经元抗体 (尤其是抗 Hu抗体 )对国内人群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paraneoplasticsyndromesofnervoussystem ,PNSNS)筛检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Westernblot对 2 0例PNSNS和 12 0例非PNSN... 目的 探讨特异性神经元抗体 (尤其是抗 Hu抗体 )对国内人群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paraneoplasticsyndromesofnervoussystem ,PNSNS)筛检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Westernblot对 2 0例PNSNS和 12 0例非PNSNS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 ,并采用流行病学筛检公式计算出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PNSNS组和非PNSNS组ABC法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33 4 5 ,P <0 0 1) ,特异性神经元抗体筛检诊断PNSNS的灵敏度为 95 % ,特异度为 72 5 % ;PNSNS组和非PNSNS组Westernblot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17 12 ,P <0 0 1) ,抗 Hu抗体筛检诊断的PNSNS的灵敏度为 95 % ,特异度为 98 3%。结论 血清特异性神经元抗体 (尤其是抗 Hu抗体 )是国内人群中PNSNS患者较敏感和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神经元抗体 小细胞肺癌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下载PDF
FDG PET/CT在诊断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康磊 徐小洁 +1 位作者 马超 王荣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67-670,共4页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PNS)是发生于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神经系统表现异常的一类少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多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虽然抗神经元抗体对诊断PNS有提示作用,但是...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PNS)是发生于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神经系统表现异常的一类少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多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虽然抗神经元抗体对诊断PNS有提示作用,但是存在较多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因此,PNS的诊断往往是临床工作的难点。PET/CT是一种解剖和功能融合的显像技术,通过一次扫描即可评价全身情况。脱氧氟代葡萄糖(FDG)PET/CT对于PNS的诊断优势不但在于能够显示全身范围内潜在的恶性肿瘤病灶,而且可以早期发现脑部代谢异常。本文通过介绍PN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并对FDG PET/CT在诊断PNS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拟为临床上PNS的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脱氧氟代葡萄糖 PET/CT 神经元抗体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周麟 刘佳 罗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55-358,共4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小细胞肺癌(SCLC) 综合征诊断 治疗 神经系统损害 交叉免疫反应 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肿瘤抗原
下载PDF
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邱占东 刘峥 +3 位作者 李大伟 宋晓东 王静思 董会卿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出现多重抗神经元抗体的临床特征及潜在意义。方法检索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至宣武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癌性副肿瘤综合征”“副肿瘤相关性周围神经病”“边缘性脑炎”及...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出现多重抗神经元抗体的临床特征及潜在意义。方法检索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至宣武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癌性副肿瘤综合征”“副肿瘤相关性周围神经病”“边缘性脑炎”及“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患者,筛选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神经元抗体均为阳性的患者。结果在134例符合诊断的患者中,6例存在多重抗神经元抗体,包括抗Amphiphysin抗体合并抗γ-氨基丁酸受体B型(GABABR)抗体阳性2例〔其中1例抗Hu抗体及抗谷氨酸脱羧酶(GAD65)抗体亦呈阳性〕,以及抗SOX1抗体合并抗Titin抗体阳性、抗Yo抗体合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阳性、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合并抗LGI1抗体阳性和抗Hu抗体合并抗Ri抗体阳性各1例。6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副肿瘤综合征,4例为周围神经病或肌肉接头病(其中2例合并边缘性脑炎,1例合并亚急性小脑变性),另2例单纯表现为边缘性脑炎;2例对免疫治疗有效;3例明确诊断癌症,分别为乳腺癌、胆管癌、小细胞肺癌。结论多重抗神经元抗体的存在,可导致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免疫治疗可能有效。存在某种抗神经元抗体的患者即使无相应神经综合征,该抗体亦对恶性肿瘤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元抗体 边缘性脑炎 周围神经
下载PDF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9例临床特点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捷 邢影 +1 位作者 刘松岩 杨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7-1428,共2页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是恶性肿瘤通过远隔效应引起的一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一部分PNS出现在发现肿瘤之前,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是唯一的首发症状〔1〕,临床上对该病认识不足,极易误诊。作为早期的肿瘤征象之一,...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是恶性肿瘤通过远隔效应引起的一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一部分PNS出现在发现肿瘤之前,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是唯一的首发症状〔1〕,临床上对该病认识不足,极易误诊。作为早期的肿瘤征象之一,如何早期诊断和搜寻潜在的肿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问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肿瘤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抗神经元抗体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虹 吴渊 +1 位作者 王利娟 张国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抗神经元抗体谱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of nervous system,PNSNS)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神经元抗原谱抗体Ig G试剂盒(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对68份血清样本的抗Hu抗体、抗Yo抗体、抗Ri... 目的探讨抗神经元抗体谱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of nervous system,PNSNS)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神经元抗原谱抗体Ig G试剂盒(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对68份血清样本的抗Hu抗体、抗Yo抗体、抗Ri抗体、抗Ma2/ta抗体、抗CV2抗体、抗Amp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48例PNSNS中阳性6例(6/48,12.5%),其中A组中枢神经脱髓鞘病阳性率为23.5%(4/17)、B组运动神经元病阳性率为0%(0/11)、C组格林巴利综合征阳性率为10.0%(2/20);健康体检者阳性率为0(0/20)。PNSNS疾病组中中枢神经脱髓鞘病与格林巴利综合征疾病的阳性率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NSNS疾病组抗神经元抗体的阳性率有高于健康对照组的趋势。结论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抗体谱的测定有助于神经系统副肿瘤性综合征中的一些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元抗体谱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
下载PDF
乳腺癌伴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麻醉处理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前 王天龙 +1 位作者 薛纪秀 思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36-936,共1页
患者,女,40岁,体重87kg。因进行性走路不稳6个月,口齿不清1个半月入院。查体:BP100/60mmHg,HR70次/分,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双瞳孔等大等圆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向左水平细小震颤,颅神经检查(-)。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麻醉处理 乳腺癌 走路不稳 口齿不清 意识清楚 构音障碍 对光反射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抗核抗体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健华 陈琳 +4 位作者 崔丽英 郭玉璞 李晓光 刘秀琴 王建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明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核抗体(AN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5份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血清标本,45例神经系统其它疾病患者作为对照。NSE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NA以... 目的明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核抗体(AN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5份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血清标本,45例神经系统其它疾病患者作为对照。NSE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NA以Hep-2细胞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滴度在1∶80以上为阳性。ESR采用魏氏原理应用光电扫描法测定。CRP的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度法测定。结果结果以χ±s表示。45例患者中,9例血清NSE升高(20.5%),全部均为肺癌。45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中,27例血清ANA阳性(61.4%),平均滴度1∶640。29例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中14例(48.3%)血清ANA阳性,平均滴度1∶320。而在对照组血清ANA滴度全部均在1∶40以下。结论ESR、CRP在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体内也可以升高,但缺乏特异性。NSE对神经系统副肿瘤诊断无明确意义,但对于ANA阳性的患者,在除外胶原血管病的前提下,应警惕有无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抗核抗体 血沉 C反应蛋白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下载PDF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38例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锁彬 贾建平 李存江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532-535,共4页
目的了解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对38例确诊的PNS类型、临床特点和肿瘤标志物、抗神经元抗体以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亚急性小脑变性14例,癌性周围神经病15例;原发肿瘤为肺癌者20例;血肿瘤标志物... 目的了解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对38例确诊的PNS类型、临床特点和肿瘤标志物、抗神经元抗体以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亚急性小脑变性14例,癌性周围神经病15例;原发肿瘤为肺癌者20例;血肿瘤标志物检查异常者占39.4%;血清抗Hu、Yo、Ri抗体阳性者占60.0%。25例经胸部CT扫描发现肺癌或纵隔肿瘤,5例行18F-FDGPET全身扫描提示肺内或纵隔肿瘤。结论亚急性小脑变性和癌性周围神经病是最常见的PNS,同一患者身上可表现多种PNS类型;原发肿瘤以肺癌、胃癌较多,特别是小细胞肺癌。肿瘤诊断多数在PNS症状出现之后。血肿瘤标志物和抗Hu、Yo、Ri抗体检查,胸部CT扫描和18F-FDGPET全身扫描等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高度怀疑PNS者,应随访3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肿瘤标志物 神经元抗体
原文传递
抗神经元抗体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桂云 安晓雷 +4 位作者 赵辉 刘永海 赵晶 罗涛 沈霞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抗神经元抗体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of nervous system,PNSNS)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亲合免疫细胞组化和免疫印迹技术对临床确诊的PNSNS肿瘤患者组(n=31)、非PNSNS肿瘤患者组(n=30)和非肿... 目的探讨特异性抗神经元抗体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of nervous system,PNSNS)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亲合免疫细胞组化和免疫印迹技术对临床确诊的PNSNS肿瘤患者组(n=31)、非PNSNS肿瘤患者组(n=30)和非肿瘤对照组(n=40)血清中的特异性抗神经元抗体进行检测,并计算用此方法诊断PNSN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PNSNS肿瘤患者组中25例(80.6%)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神经元抗体。PNSNS肿瘤患者组血清中抗-Hu、抗-Yo、抗-Ri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PNSNS肿瘤患者组(10.0%)和非肿瘤对照组(0)(P均<0.01)。特异性抗神经元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0.6%和90.0%,误诊率19.4%,漏诊率10.0%。结论PNSNS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特异性抗神经元抗体,检测这种抗体对PNSNS的筛检有较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抗体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家敏 于吉友 +1 位作者 刘斌 陈正挪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65-66,共2页
副肿瘤综合征(para neoplasticneurological syndromes,PNS)是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的一组临床症状群,它是由于癌肿影响远隔组织和器官产生症状,而非癌肿直接侵犯该组织和器官。它可影响神经系统的任何一个部位,大脑皮质、小脑、脊髓... 副肿瘤综合征(para neoplasticneurological syndromes,PNS)是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的一组临床症状群,它是由于癌肿影响远隔组织和器官产生症状,而非癌肿直接侵犯该组织和器官。它可影响神经系统的任何一个部位,大脑皮质、小脑、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均可受累。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复杂,病变范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恶性肿瘤患者 临床分析 神经肌肉接头 神经系统损害 症状群 大脑皮质 周围神经
下载PDF
免疫机制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庭怡 赵永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PNS 免疫机制 神经元死亡 相关抗体 神经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性 自身抗原 免疫反应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免疫抑制治疗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蕾 毛妮 廖少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9期1501-1504,共4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免疫抑制治疗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观察与分析免疫抑制治疗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然后检测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1周、2周、4周观察组的血清相关抗体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肌电图指标也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抑制治疗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显著地改善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治疗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相关抗体 肌电图指标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致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例的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萍 施宇 刘文平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6期4627-4628,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下载PDF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丹 刘胜达 李东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 sticsyndromei),是肿瘤产物(包括异位激素的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包括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和免疫复合物沉着等)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 sticsyndromei),是肿瘤产物(包括异位激素的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包括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和免疫复合物沉着等)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免疫复合物沉着 交叉免疫 免疫反应 异位激素 不明原因 自身免疫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抗Ri抗体阳性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自超 葛朝明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113-1116,共4页
近年来,随着对副肿瘤综合征机制研究的兴起,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表现与发病机制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指肿瘤的产物作用于体内神经系统的共同抗原,发生交叉免疫反应累及神经系统,如大脑皮质、小脑、脑... 近年来,随着对副肿瘤综合征机制研究的兴起,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表现与发病机制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指肿瘤的产物作用于体内神经系统的共同抗原,发生交叉免疫反应累及神经系统,如大脑皮质、小脑、脑干、周围神经引起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此类患者常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预后不佳。现对神经系统副肿瘤抗体的系统研究仍不足,而了解神经副肿瘤抗体对机体的免疫反应是制定相应治疗策略的关键。文章对抗Ri抗体阳性PNS患者的发现起源、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肿瘤 抗Ri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