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7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淀粉样蛋白调控miR-15a激活Bag5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1
作者 潘琼 胡馨予 郭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9-1119,共11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AD的进展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5a和Bag5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的AD神经细...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AD的进展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5a和Bag5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的AD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通过给SD大鼠脑部注射Aβ42构建AD大鼠模型,并使用Aβ42处理SH-SY5Y细胞构建AD细胞模型。采用莫里斯(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尼氏(Nissl)染色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形态以及数量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Bag5相互作用的上游miRNA;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检测miR-15a和Bag5的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ag5、Bax和Caspase-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采用miR-15a敲减或过表达载体以及Bag5敲减载体处理大鼠和细胞,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5a与Bag5之间的结合关系。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HE染色和Nissl染色结果表明AD大鼠模型成功建立,且Aβ可诱导AD大鼠中神经细胞凋亡和抑制miR-15a表达。与正常细胞相比,Aβ处理可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和Bag5的表达,降低细胞活力和miR-15a表达,过表达miR-15a会进一步加强Aβ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效果,而敲减miR-15a的表达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均P<0.01)。萤光素酶报告实验证明miR-15a与Bag5存在负向靶向关系。且与单独敲减Bag5相比,敲减miR-15a和Bag5共转染会显著提高细胞活力以及Bag5的表达,同时明显降低细胞的凋亡率以及Bax、Caspase-3的表达,体内实验也得到一致的结果(均P<0.01)。结论:Aβ可抑制miR-15a的表达,进而诱导Bag5表达,以激活Bag5对于Aβ引起凋亡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细胞 Bag5 miR-15a
下载PDF
芪参调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和抗凋亡蛋白的影响
2
作者 李平儿 潘岩 +2 位作者 熊礼凤 黄志群 楼银妺 《浙江中医杂志》 202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芪参调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和抗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取健康的Balb/c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芪参调血方高、中、低剂量组,参照环磷酰胺诱导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模型的建立,检测血常... 目的:观察芪参调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和抗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取健康的Balb/c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芪参调血方高、中、低剂量组,参照环磷酰胺诱导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模型的建立,检测血常规、骨髓有核细胞、骨髓巨核细胞数,ELISA检测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水平。结果:芪参调血方各剂量组小鼠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计数及EPO、TPO、GM-CSF、IL-6、BCL-2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芪参调血方具有减轻骨髓抑制和促进骨髓造血的功能,该作用调控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造血因子,通过提升造血因子的含量,修复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调血方 化疗 骨髓抑制 造血干细胞 蛋白 小鼠
下载PDF
法舒地尔缓解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
3
作者 郭敏芳 张慧宇 +3 位作者 章培军 苏琴 贾思玮 尉杰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39-4946,共8页
背景:法舒地尔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内的线粒体动力学有调节作用,并且可以抑制神经炎症,但能否调节线粒体自噬和NLRP3炎症小体进而减轻β-淀粉样蛋白毒性尚不清楚。目的:探究法舒地尔对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人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 背景:法舒地尔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内的线粒体动力学有调节作用,并且可以抑制神经炎症,但能否调节线粒体自噬和NLRP3炎症小体进而减轻β-淀粉样蛋白毒性尚不清楚。目的:探究法舒地尔对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人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凋亡和线粒体自噬以及NLRP3炎症小体的调节作用。方法:将SH-SY5Y细胞接种于孔板内,细胞贴壁后分3组干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药物,模型组加入20μmol/L β-淀粉样蛋白1-42,法舒地尔组同时加入20μmol/L β-淀粉样蛋白1-42与15 mg/L法舒地尔,干预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尔组细胞活性升高、凋亡率降低(P<0.05);(2)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Bax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尔组细胞Bax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3)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PINK1、帕金森病蛋白和LC3蛋白表达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法舒地尔组细胞PINK1、帕金森病蛋白和LC3蛋白表达升高(P<0.05),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4)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NLRP3、ASC、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法舒地尔组细胞NLRP3、ASC、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降低(P<0.05);(5)结果表明,法舒地尔可以减轻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自噬且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细胞 细胞 线粒体自噬 炎症小体
下载PDF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在紫癜性肾炎患儿中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4
作者 侯晓锋 陈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检测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TNF-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 1,VASH-1)水平,分析二者对HS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 目的检测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TNF-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 1,VASH-1)水平,分析二者对HS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106例莱州市人民医院已确诊收治的HSPN患儿为HSPN组、106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为HSP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6名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TWEAK、VASH-1水平;Pearson法分析HSPN患儿血清TWEAK与VASH-1表达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TWEAK、VASH-1对HSPN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SPN的危险因素。结果HSPN组血清TWEAK、VASH-1水平分别为(61.82±17.94)ng/L、(342.19±54.37)ng/L,显著高于HSP组[TWEAK:(41.89±12.26)ng/L、VASH-1:(288.76±41.68)ng/L]和对照组[TWEAK:(35.94±10.18)ng/L、VASH-1:(275.46±35.81)ng/L],且HSP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TWEAK、VASH-1低表达组比较,TWEAK、VASH-1高表达组肾脏病理分级、24 h尿蛋白定量、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微量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水平较高(P<0.05);HSPN患儿血清TWEAK与VASH-1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57,P<0.001);TWEAK与VASH-1联合检测诊断HSP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0.898~0.967),敏感度为84.91%,特异度为88.68%;TWEAK(OR=1.528,95%CI:1.145~2.038)、VASH-1(OR=1.612,95%CI:1.081~2.404)、24 h尿蛋白定量(OR=1.652,95%CI:1.044~2.613)、Cys C(OR=1.498,95%CI:1.090~2.058)、Scr(OR=1.715,95%CI:1.061~2.772)、IgA(OR=1.395,95%CI:1.107~1.758)均是HSPN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WEAK、VASH-1在HSPN患儿血清中高表达,两者与HSPN肾功能损伤指标密切相关,都是HSPN的危险因素,对HSPN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肿瘤坏死因子样弱诱导因子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诊断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通过PCSK9/LRP1信号途径促神经细胞凋亡的双向调节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乃琪 赵雪珊 +5 位作者 徐倩 张华玉 任重 唐志晗 向琼 刘录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4-958,共15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神经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病理基础之一。高脂血症是AD发生的高危因素,可导致脑组织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神经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病理基础之一。高脂血症是AD发生的高危因素,可导致脑组织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增高。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 type 9,PCSK9)是一个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的蛋白酶,但有研究显示其与AD发生可能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索PCSK9在介导ox-LDL促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一步阐述高脂血症导致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方法首先用不同浓度ox-LDL(0、25、50、75、100 mg/L)处理PC12细胞24 h,油红O染色检测PC12细胞脂质蓄积,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凋亡,ELISA检测PC12分泌的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tide,Aβ)含量,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REBP2、PCSK9和LRP1的表达。然后用75 mg/L ox-LDL处理PC12细胞不同时间(0、6、12、24、48 h),Western blot检测SREBP2、PCSK9和LRP1的表达情况。最后,100 nmol/L PCSK9 siRNA转染PC12细胞48 h后,用75 mg/L ox-LDL处理PC12细胞24 h,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CSK9、LRP1、PI3K、AKT、P-PI3K、P-AKT、NF-κB、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ELISA检测PC12细胞的Aβ分泌量。结果ox-LDL可以增加PC12细胞脂质蓄积,促进PC12细胞凋亡和Aβ分泌,同时增加PC12细胞中SREBP2和PCSK9的表达,减少LRP1的表达。敲低PCSK9的表达可以通过PI3K/AKT通路和NF-κB-Bcl-2/Bax-Caspase-9/3通路减弱ox-LDL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同时增加PC12细胞中Aβ的分泌。结论ox-LDL通过诱导PC12细胞中PCSK9表达增加,降低LRP1的表达,进而影响下游的不同信号途径,从而在ox-LDL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发挥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神经细胞 细胞
原文传递
人脑挫裂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蛋白质表达 被引量:13
6
作者 段磊 王维平 +1 位作者 张建生 丁永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6期2280-2281,共2页
目的研究挫伤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现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探讨创伤后脑组织中是否存在凋亡以及凋亡在脑外伤病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 目的研究挫伤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现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探讨创伤后脑组织中是否存在凋亡以及凋亡在脑外伤病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犤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6者凋亡百分数为(1.2±2.1)%,GCS评分<6者为(4.7±2.5)%,t=3.77P=0.001犦及受伤时间犤受伤时间≥24h者凋亡百分数为(5.2±3.5)%受伤时间<24h者为(1.9±2.1)%,t=2.34,P=0.007犦有关,而与患者预后无关(χ2=0.69,P=0.50)。Bcl-2阳性表达与预后有关(Bcl-2阳性表达者15例中死亡1例,阴性表达者11例中死亡6例,χ2=5.161,P=0.023),与患者性别、年龄、GCS评分、受伤时间无关(P>0.05)。凋亡百分数与Bcl-2阳性表达间无相关性(t=0.584,P=0.564)。所有患者Ba均表达阳性。结论创伤后脑组织中存在凋亡,在病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情及受伤时间有关,Bcl-2的蛋白表达与预后相关Bcl-2/Bax在神经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挫裂伤 神经细胞 相关基因 Bcl-2蛋白 Bax蛋白 基因表达 脑外伤
下载PDF
β-淀粉样前体蛋白转基因小鼠发育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牛艳丽 张维娟 +2 位作者 吴萍 于东明 邓锦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瑞典家系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SWE)转基因小鼠发育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规律。方法:取不同发育时间(P0、P7、P14、P30、P90、P180)APPSWE转基因模型鼠与同时间点对照鼠,Nissl染色观察海马结构和锥体细胞形态,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瑞典家系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SWE)转基因小鼠发育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规律。方法:取不同发育时间(P0、P7、P14、P30、P90、P180)APPSWE转基因模型鼠与同时间点对照鼠,Nissl染色观察海马结构和锥体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细胞内Caspase-3表达变化,RT-PCR检测Caspase-3 mRNA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小鼠的生长发育,P14时间点以后,模型组CA1区神经元Caspase-3阳性细胞密度比对照组高;RT-PCR检测结果与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基本一致。结论:APPSWE转基因小鼠发育中的海马神经细胞过度凋亡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具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基因小鼠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区和纹状体区细胞周期蛋白D1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基因表达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少萍 龚薇薇 +3 位作者 孙国岚 王粤 张红 郭云良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228-6229,共2页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以其在凋亡机制中的作用为主,部分细胞凋亡是由于细胞增殖周期的异常调控所致。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kinase,CDK4)基因表...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以其在凋亡机制中的作用为主,部分细胞凋亡是由于细胞增殖周期的异常调控所致。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kinase,CDK4)基因表达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本实验在青岛大学医学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和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体质量230~270g,清洁级,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4只和实验组32只,实验组再进一步分为缺血1.5h再灌注2,6,12h,1,2,3,7和14d亚组,每组4只。方法:全部实验均由本文作者完成。具体方法: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内动脉插线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yclinD1mRNA和CDK4mRNA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h脑组织即开始出现凋亡神经细胞,并于1d和2d分别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达高峰(分别为72.80±4.66和96.75±4.37)。神经细胞cyclinD1mRNA和CDK4mRNA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2h和6h开始逐渐增强,并于12h和1d分别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达高峰(皮质区分别为94.50±2.75和85.75±3.73,纹状体区分别为8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纹状体 CDK4 皮质区 神经细胞 RNA 细胞周期蛋白D1 高峰 研究所 结论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抑制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道洲 张绍文 周红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NAIP)、存活素(Survivin)在ASCI后的表达和脊髓损伤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抑制相关蛋白表达的重要意义。方法:取SD大鼠50只制作急性脊...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NAIP)、存活素(Survivin)在ASCI后的表达和脊髓损伤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抑制相关蛋白表达的重要意义。方法:取SD大鼠50只制作急性脊髓夹压伤动物模型,损伤后1、3、7天于损伤节段脊髓组织取材,NAIP、Survivin免疫组化染色,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观察急性脊髓损伤与NAIP、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脊髓内NAIP、Survivin有微弱的表达,损伤后1、3、7天脊髓灰质、白质及室管膜细胞内均有阳性表达。NAIP的表达1D时最显著(P<0.05),表达强弱的顺序是:1天>3天>7天(P=0.202)。Survivin的表达3D时最显著(P<0.05),表达强弱的顺序是:3天>7天(P=0.011)>1天(P=0.015)。结论:哺乳类动物急性脊髓损伤后启动了以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表达为特征的自我保护与修复机制,且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表达的程度与脊髓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急性 神经抑制蛋白 存活素
下载PDF
Bcl-2基因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贵和 魏威 +2 位作者 顾军 汪翼凡 应小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原癌基因bcl-2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用100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及未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感染PC12细胞。再将其分为A、B、C、D四组,... 目的:观察原癌基因bcl-2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用100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及未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感染PC12细胞。再将其分为A、B、C、D四组,A组为携带bcl-2基因慢病毒质粒的PC12细胞(bcl-2-PC12细胞),B组为未携带bcl-2基因慢病毒质粒PC12细胞(NC-PC12细胞),C组为bcl-2慢病毒质粒PC12细胞加H2O(2bcl-2-PC12细胞+H2O2),D组为NC慢病毒质粒PC12细胞加H2O(2NC-PC12细胞+H2O2)。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采用BCA(bicincho ninic acid)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蛋白。结果:A组细胞凋亡率低于B组(P<0.05),C组细胞凋亡率低于D组(P<0.05);A组bcl-2基因蛋白浓度高于B组(P<0.05),C组bcl-2基因蛋白浓度高于D组(P<0.05)。结论:bcl-2基因对正常神经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能够增强神经细胞的抗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 神经细胞
下载PDF
藏红花素通过跨膜受体蛋白/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信号通路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玉风 付珂 王洪亮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93-197,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处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并筛选合适浓度。培养RGC-5细胞并用氯化钴(Co...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处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并筛选合适浓度。培养RGC-5细胞并用氯化钴(CoCl_(2))处理建立缺氧模型,分为缺氧组、藏红花素组、阳性对照(抗坏血酸)组和藏红花素+跨膜受体蛋白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组,另设对照组。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钙荧光探针(Flou-4)实验检测各组细胞钙离子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跨膜受体蛋白(Notch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蛋白(Bax)、钙依赖性蛋白酶家族1(Cal⁃pain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藏红花素组细胞活力0.83±0.08高于缺氧组0.45±0.04,细胞凋亡率(17.92±1.21)%低于缺氧组(51.82±5.36)%,钙离子水平0.27±0.04低于缺氧组0.7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红花素+DAPT组细胞活力0.50±0.06低于藏红花素组0.83±0.08,细胞凋亡率(36.50±3.50)%高于藏红花素组(17.92±1.21)%,钙离子水平0.65±0.05高于藏红花素组0.27±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氧组比较,藏红花素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otch1、Hes-1mRNA表达、Bax和Calpai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藏红花素组比较,藏红花素+DAPT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otch1、Hes-1mRNA表达、Bax和Calpai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藏红花素对体外培养的缺氧RGC-5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阻滞Notch1/Hes-1通路,提高细胞内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红花 细胞低氧 基因 BCL-2 藏红花素 视网膜神经细胞 细胞 跨膜受体蛋白Notch1 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 通路探究七氟醚麻醉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程亮亮 田毅 +4 位作者 谭义文 王伟明 罗琳 侯春燕 罗珏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吸入2 L·min^(−1)氧气)、七氟醚低浓度组(吸入体积分数为1%的七氟醚+2 L·min^(−1)氧气)、七氟醚中浓度组(吸入体积分数为2%的七氟醚+2...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吸入2 L·min^(−1)氧气)、七氟醚低浓度组(吸入体积分数为1%的七氟醚+2 L·min^(−1)氧气)、七氟醚中浓度组(吸入体积分数为2%的七氟醚+2 L·min^(−1)氧气)、七氟醚高浓度组(吸入体积分数为4%的七氟醚+2 L·min^(−1)氧气),持续吸入6 h。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认知能力,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学形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海马组织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oluble protein 100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海马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rylated serine/threonine kinase,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的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结构正常,排列紧密,七氟醚各浓度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减少,排列紊乱,分布不均匀。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各浓度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S100-β、NSE、IL-1β、TNF-α水平,Bax蛋白水平和神经细胞凋亡率均升高,穿越平台次数,平台停留时间,Bcl-2、p-PI3K、p-Akt和p-mTOR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七氟醚各浓度组诸项指数水平变化规律相同,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可诱导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使大鼠认知能力衰退,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神经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凋亡抑制基因bcl-2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13
作者 张正春 刘春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320-321,共2页
关键词 BEL-2 神经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抑制基因 BCL-2 小胶质细胞 血管壁 产生 中心区
下载PDF
P38蛋白激酶在神经细胞凋亡及长时程抑制过程中的作用
14
作者 金曼 吕佩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5期473-476,共4页
P38蛋白激酶(P38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谷氨酸是人体内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在谷氨酸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突触可塑性过程中,有P38蛋白激酶的参与,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P38蛋白激酶 谷氨酸 受体 长时程抑制
下载PDF
缺乏白细胞共同抗原基因的小脑颗粒神经细胞对细胞凋亡的抑制
15
作者 刘玉荷 王先荣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第6期49-50,共2页
我们从出生 4d的白细胞共同抗原基因野生型 (LCAR +/ +)和缺陷型 (LCAR - / - )小鼠中分离小脑颗粒细胞作培养 ,研究了该基因在小脑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当小脑颗粒细胞在体外培养 7d后 ,细胞培养液 2 5mM氯化钾 (K2 5 ... 我们从出生 4d的白细胞共同抗原基因野生型 (LCAR +/ +)和缺陷型 (LCAR - / - )小鼠中分离小脑颗粒细胞作培养 ,研究了该基因在小脑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当小脑颗粒细胞在体外培养 7d后 ,细胞培养液 2 5mM氯化钾 (K2 5 +S)转变为 5mM氯化钾 (K5 +S)后 ,并进一步培养 2 4、4 8、72和 96h ,所有LCAR - / -小鼠的小脑颗粒细胞对细胞凋亡都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共同抗原基因 小脑颗粒细胞 细胞 抑制作用 神经系统
下载PDF
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5和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表达水平对尖锐湿疣患者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李佳瑶 王世宁 赵旭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 探讨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5(BIRC5)和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9)表达水平对尖锐湿疣(C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78例CA患者作为CA组,另选取同期该院50例皮肤健康者作... 目的 探讨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5(BIRC5)和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9)表达水平对尖锐湿疣(C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78例CA患者作为CA组,另选取同期该院50例皮肤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皮损组织BIRC5、CASP9相对表达量,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CA患者皮损组织BIRC5与CASP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皮损组织BIRC5、CASP9表达水平对CA的诊断效能。结果 CA组皮损组织BIRC5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CASP9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0.05)。HPV混合感染患者皮损组织BIRC5相对表达量高于HPV单一型感染患者(P <0.05),CASP9相对表达量低于HPV单一型感染患者(P <0.05);疣体团体直径≥10 mm患者皮损组织BIRC5相对表达量高于疣体团体直径<10 mm患者(P <0.05),CASP9相对表达量低于疣体团体直径<10 mm患者(P <0.05);病程≥3个月患者皮损组织BIRC5相对表达量高于病程<3个月患者(P <0.05),CASP9相对表达量低于病程<3个月患者(P <0.05)。不同性别、年龄、BMI、皮损部位、疣体数目患者BIRC5、CASP9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患者皮损组织中BIRC5与CASP9表达呈负相关(r_(s)=-0.344,P <0.05)。皮损组织中BIRC5、CASP9表达水平诊断C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95%CI:0.813,0.932)、0.935(95%CI:0.893,0.977),敏感性分别为85.9%(95%CI:0.762,0.927)、92.3%(95%CI:0.840,0.971),特异性分别为72.0%(95%CI:0.575,0.838)、84.0%(95%CI:0.709,0.928)。BIRC5、CASP9表达水平联合诊断CA的曲线下面积为0.974(95%CI:0.950,0.997),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0%(95%CI:0.824,0.963)、94.0%(95%CI:0.835,0.987)。结论 BIRC5、CASP9联合使用诊断CA效果显著,BIRC5和CASP9可以作为诊断CA的有效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杆状病毒抑制蛋白5 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诊断
下载PDF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对大鼠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胱天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魁 王知非 廖达光 《医学综述》 2015年第3期515-51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对大鼠脑外伤后海马区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了解TIMP在大鼠脑外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体质量为250~350 g的SD... 目的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对大鼠脑外伤后海马区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了解TIMP在大鼠脑外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体质量为250~350 g的SD大鼠按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生理盐水组:制作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前0.5 h向侧脑室注入0.9%氯化钠溶液10μL;TIMP组:制作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前0.5 h向侧脑室注入TIMP10μL。将生理盐水组及TIMP组大鼠利用颅脑瞬间旋转模型致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每组分别于制作脑损伤模型后1、3、6、24、72、168 h共6个时间点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大鼠5只,取3组大鼠海马区脑组织标本,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神经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MP-9、caspase-3表达,并比较分析同一时间点3组间的差异。结果 1正常对照组中少见凋亡神经细胞,受损伤两组中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TIMP组各时间点凋亡神经细胞数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和TIMP组中MMP-9、caspase-3有明显表达(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TIMP组中在各时间点MMP-9、caspase-3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脑外伤后大鼠海马区脑组织中存在神经细胞凋亡及MMP-9、caspase-3表达的变化,而TIMP能抑制MMP-9表达及caspase-3的激活,使抗凋亡作用增强,减少脑外伤后大鼠海马区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表明其对脑外伤后大鼠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细胞 组织金属蛋白抑制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胱天蛋白酶3
下载PDF
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外分泌蛋白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葛玉杰 王黎霞 +6 位作者 王诗琪 石梦云 陈玲玲 王梦琦 于慧 张建军 安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了研究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裂殖子的外分泌蛋白对马-达氏牛肾(MDBK)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建立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E.acervulina裂殖子与MDBK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共培养1.5、3和6 h M... 为了研究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裂殖子的外分泌蛋白对马-达氏牛肾(MDBK)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建立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E.acervulina裂殖子与MDBK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共培养1.5、3和6 h MDBK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共培养6 h后的细胞上清液中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5、3和6 h共培养组MDBK细胞的总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2±0.19)%、(8.13±0.32)%和(11.57±0.37)%,与对照组相比,总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LC-MS/MS分析共鉴定到65个E.acervulina的外分泌蛋白,包括热休克蛋白、微线蛋白、能量代谢酶分子、蛋白磷酸酶分子和未知功能蛋白等。结果表明,E.acervulina裂殖子外分泌蛋白可抑制MDBK细胞凋亡,具体哪种蛋白在抑制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型艾美耳球虫 裂殖子 MDBK细胞 抑制 外分泌蛋白
下载PDF
电针及天麻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陶陶 徐坚 +3 位作者 董佑忠 黄能慧 李玲 李诚秀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45-648,共4页
目的 :探讨电针及天麻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成脑局灶性缺血 2h ,再灌注 2 4h。以HE染色 ,TUNEL标记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使用电针及天麻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针药... 目的 :探讨电针及天麻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成脑局灶性缺血 2h ,再灌注 2 4h。以HE染色 ,TUNEL标记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使用电针及天麻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针药结合组显示神经元形态病理改变明显减轻 ,残存细胞率增加更明显 ,显著降低残存细胞中TUNEL阳性细胞的百分率。Bcl 2 /Bax的表达比例增加更显著。结论 :电针、天麻及二者结合有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电针 相关蛋白 大鼠 TUNEL BAX表达 再灌注 降低
下载PDF
大黄苷元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建生 刘敬霞 +3 位作者 梁生旺 刘占国 刘轲 王明航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 从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面探讨大黄苷元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线拴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MCAO), 术后 4h取材, 观察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和脑组织病理学改变, 以及大黄苷元对神经细胞凋亡和相... 目的: 从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面探讨大黄苷元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线拴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MCAO), 术后 4h取材, 观察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和脑组织病理学改变, 以及大黄苷元对神经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 (P<0 01); 大黄粉组和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0 01); 大黄苷元三个剂量组均较尼莫地平组和大黄粉组显著降低 (P<0 05或P<0 01)。②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 每视野正常神经元细胞数目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少 (P<0 01); 大黄苷元各剂量组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 正常神经元细胞数目显著增加。③模型组大鼠的TUNEL细胞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 (P<0 05), bcl 2基因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弱 (P<0 05), Bax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 大黄苷元各剂量组TUNEL细胞数目较模型组显著减少, bcl 2基因表达增强, Bax表达减少。结论:大黄苷元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神经细胞凋亡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使bcl 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 从而干预脑缺血后的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苷元 脑缺血 神经细胞 基因表达 中药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