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细胞培养法观察单味中药促神经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孟凡迅 张沛云 +3 位作者 程纯 曹铮 谭湘陵 顾晓松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4-15,共2页
寻找有效的促神经生长的中药成份是当代中医药学和神经科学中日趋受重视的课题。为了阐明具有确切作用的促神经生长的单味中药,该研究采用神经细胞培养方法,从百余种中药中筛选出了牛膝、当归、菟丝子、白术等具有明显促神经生长作用... 寻找有效的促神经生长的中药成份是当代中医药学和神经科学中日趋受重视的课题。为了阐明具有确切作用的促神经生长的单味中药,该研究采用神经细胞培养方法,从百余种中药中筛选出了牛膝、当归、菟丝子、白术等具有明显促神经生长作用的单味中药。该结果从细胞水平为中药促神经生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培养 神经生长 中药 牛膝 当归
下载PDF
体外下丘脑神经细胞培养技术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兰 郑慧媛 +5 位作者 宋天保 赵璇 石明娟 王多宁 杨颖 孟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8-540,F004,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下丘脑神经细胞培养的技术。方法选用生后1~3d的SD大鼠,取下丘脑组织进行单细胞原代培养。结果培养1d,神经元胞体小,圆形或梭形,无突起或突起极短;培养3d时,胞体明显增大,突起长度增加;到培养7d,神经元的胞体截面积和突起... 目的探讨体外下丘脑神经细胞培养的技术。方法选用生后1~3d的SD大鼠,取下丘脑组织进行单细胞原代培养。结果培养1d,神经元胞体小,圆形或梭形,无突起或突起极短;培养3d时,胞体明显增大,突起长度增加;到培养7d,神经元的胞体截面积和突起长度均达到最高峰,分别为161.63±21.17μm2和103.51±21.33μm;到14d时,神经元的胞体截面积和突起长度基本维持在7d时的水平。结论培养前7d是下丘脑神经元体外生长成熟的关键时期,这种良好的发育状态可维持到14d。体外下丘脑神经细胞培养技术的关键在于准确的取材部位,良好的单细胞悬液的制备,尤其是贴壁物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培养 技术探讨 细胞原代培养 突起长度 下丘脑神经 细胞培养技术 下丘脑组织 神经元胞体 细胞悬液 SD大鼠 关键时期 体外生长 取材部位 截面积
下载PDF
中国神经细胞培养研究领域——著名专家介绍
3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I0004-I0004,共1页
体外神经细胞的培养已成为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十分有用的技术手段。分散培养的神经细胞在体外生长成熟后,能保持结构和功能上的某些特点,而且长期培养形成髓鞘和建立突触练习,这就提供了体内生长过程在体外重现的机会。能在较长时间内... 体外神经细胞的培养已成为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十分有用的技术手段。分散培养的神经细胞在体外生长成熟后,能保持结构和功能上的某些特点,而且长期培养形成髓鞘和建立突触练习,这就提供了体内生长过程在体外重现的机会。能在较长时间内直接观察或细胞的生长、分化、形态和功能变化,便于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手段进行研究。易于施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等实验条件对神经细胞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便于从细胞核分子水平探讨某些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培养 体外生长 专家 中国 神经生物学 生长过程 功能变化 间接作用
下载PDF
神经细胞培养的重大突破
4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8-198,共1页
经过数年不断地尝试与失败,科学家终于成功的诱导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分化为可以传送中枢神经信号的脊随运动神经元(Spinal Motor Neuron。
关键词 神经细胞培养 人类胚胎干细胞 cells) NEURON 运动神经 神经信号 科学家
下载PDF
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智宽 葛坚 +2 位作者 郭彦 王智崇 刘海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的上清液对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s,ES)体外分化的诱导作用。 方法 收集 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 ,抽滤后按 2∶ 3比例与 DMEM培养液混合 ,用该混合液进行 ES细胞的诱导分化 ,每天倒... 目的 探讨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的上清液对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s,ES)体外分化的诱导作用。 方法 收集 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 ,抽滤后按 2∶ 3比例与 DMEM培养液混合 ,用该混合液进行 ES细胞的诱导分化 ,每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ES细胞的生长及分化情况 ,对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进行神经丝蛋白 (nellcofilamentprotein,NFP)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结果 加入了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的 ES细胞生长出类似神经细胞突起样结构 ,NF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结论  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的上清液具有诱导 ES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 胚胎干细胞 胚胎诱导 细胞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丝蛋白 定向诱导
原文传递
人参皂甙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O_2^-和H_2_O_2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天威 孔乐凯 +1 位作者 熊文 杨翰仪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O-2和H2O2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结果:与损伤组比较,人参皂甙保护组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显著减少(P<0.01);而细胞存活率显著增高...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O-2和H2O2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结果:与损伤组比较,人参皂甙保护组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显著减少(P<0.01);而细胞存活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人参皂甙能保护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少受自由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神经细胞培养 自由基 实验药理
下载PDF
凝血酶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中和 王景周 +3 位作者 李玮 高唱 周红杰 高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凝血酶对培养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 ,探讨脑出血凝血酶致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新生 1~ 2d大鼠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分散培养 ,分别在含 15 0U ml凝血酶、15 0U ml凝血酶 +15 0U ml重组水蛭素以及正常的培养液中孵... 目的 通过研究凝血酶对培养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 ,探讨脑出血凝血酶致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新生 1~ 2d大鼠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分散培养 ,分别在含 15 0U ml凝血酶、15 0U ml凝血酶 +15 0U ml重组水蛭素以及正常的培养液中孵育 3d后测定下列指标 :①甲苯胺蓝染色法测定残存细胞数并计算神经细胞丧失率 ;②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 ;③免疫组化二步法测caspase 3免疫反应性 (ImmuneReactivity ,IR)细胞的表达 ;④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结果 凝血酶组较水蛭素干预组及对照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 (P <0 0 5 ) ;凝血酶组有较多的TUNEL阳性细胞及caspase 3IR细胞表达 ,并明显多于对照组及水蛭素干预组 (P <0 .0 5 ) ,凝血酶组TUNEL阳性细胞比率及caspase 3IR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水蛭素干预组 (P <0 .0 1或P <0 .0 5 ) ;与实验前相比 ,实验三组各组LDH活性均升高 (P <0 .0 5 ) ,三组间两两比较LDH活性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15 0U ml的凝血酶可导致培养的神经细胞死亡 ,并可被凝血酶的特异抑制剂水蛭素阻断 ,细胞死亡的原因可能为细胞凋亡而非坏死 ,脑出血后凝血酶的释放是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细胞凋亡 神经细胞培养 脑出血
下载PDF
胆红素诱导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内Ca^(2+)含量的变化及MgSO_4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贲晓明 秦玉明 +2 位作者 陈舜年 孙安阳 吴圣楣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胆红素诱导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内Ca2 + 含量的变化 ,以及MgSO4 的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胎鼠大脑皮层细胞作原代神经细胞培养 ,观察 10 0 μmol/L胆红素对不同成熟程度神经细胞内Ca2 + 含量的影响。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经Fura- 2 /A... 目的 探讨胆红素诱导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内Ca2 + 含量的变化 ,以及MgSO4 的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胎鼠大脑皮层细胞作原代神经细胞培养 ,观察 10 0 μmol/L胆红素对不同成熟程度神经细胞内Ca2 + 含量的影响。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经Fura- 2 /AM负载 ,荧光图像分析测定细胞内Ca2 + 含量。结果 未成熟神经细胞 (培养2天 )暴露于 10 0 μmol/L胆红素 4h ,细胞内Ca2 + 从 75 .3nmol增加到 32 0 .8nmol;继续暴露 4h ,细胞内Ca2 + 增加到 40 0 .7nmol;去除胆红素暴露 ,细胞内Ca2 + 不能逆转。成熟神经细胞 (培养 8天 )暴露于 10 0 μmol/L胆红素 4h ,细胞内Ca2 + 从 70 .6nmol增加到 15 0 .8nmol;继续暴露 4h ,细胞内Ca2 + 不再增加 ;去除胆红素暴露 ,细胞内Ca2 + 浓度可显著降低。培养液中Mg2 + 加至 2mmol/L可减轻胆红素诱导的神经细胞内Ca2 + 含量变化。结论 胆红素可诱导原代培养的、未成熟的神经细胞Ca2 + 超载 ,MgSO4 可拮抗胆红素诱导的神经细胞Ca2 + 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原代神经细胞培养 钙离子 硫酸镁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培养小鼠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宏山 吴小梅 +1 位作者 朱俐 金淑仪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缺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利用MTT比色法观察了不同浓度 (终浓度为 0 .5 9~ 37.5 μg/ ml)的银杏内酯对缺氧神经细胞的作用。检测细胞外液 L DH释放量以观察 37.5μg/...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缺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利用MTT比色法观察了不同浓度 (终浓度为 0 .5 9~ 37.5 μg/ ml)的银杏内酯对缺氧神经细胞的作用。检测细胞外液 L DH释放量以观察 37.5μg/ ml浓度的银杏内酯对缺氧神经细胞存活的影响 ,并进行了形态学的观察。结果 :银杏内酯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之中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呈现出浓度依赖性 ;并且 37.5 μg/ ml浓度的银杏内酯能明显提高缺氧神经细胞的活性和生存能力 ,减轻细胞的形态学损伤。结论 :银杏内酯对小鼠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神经细胞培养 缺氧 保护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体外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的一个简便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文杰 郑翔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9-272,共4页
历来认为,神经细胞培养技术难度较高,重复性低,需要耗费较多的材料和资金.以大鼠神经细胞培养为例,一方面,为了提高神经细胞的存活能力,一般用胎鼠取材;另一方面,为了给神经细胞生长提供充足营养,大多采用DMEM/F12混合培养液[1].
关键词 大鼠神经细胞 体外培养 细胞培养技术 神经细胞培养 神经细胞生长 存活能力 重复性 培养
下载PDF
脑舒宁胶囊对培养皮层神经细胞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97-1700,共4页
关键词 细胞自由基损伤 神经细胞培养 保护作用 皮层神经 脑舒宁 胶囊 神经元损伤机制 血清药理学方法
下载PDF
硒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形态学及NSE、NGF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王冰 徐长福 +3 位作者 莫立平 阴小龙 李恒力 张健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研究硒对体外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直接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培养法观察微量元素硒对神经细胞形态学及其表达NSE、NGF蛋白的影响。结果 ①中低浓度的硒能增加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最长突起长度... 目的 研究硒对体外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直接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培养法观察微量元素硒对神经细胞形态学及其表达NSE、NGF蛋白的影响。结果 ①中低浓度的硒能增加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最长突起长度和细胞平均直径 ;②硒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表达NSE蛋白 ;③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NGF的表达减弱 ,与对照组比较 ,在培养的第 5、6、7天 ,硒能促进神经细胞NGF的表达。结论 硒可能是通过促进、增强NSE、NGF蛋白的表达 ,进而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 ,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NSE NGF 影响 神经细胞培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碘缺乏症
下载PDF
大豆磷脂对体外培养乳鼠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翠瑶 张晓宏 马洪林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7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观察大豆磷脂脂质体(SPL)对谷氨酸所致培养乳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大鼠(0~1d)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8~10d后加入谷氨酸(Glu),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SPL保护组在Glu损伤处理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豆磷脂脂... 目的:观察大豆磷脂脂质体(SPL)对谷氨酸所致培养乳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大鼠(0~1d)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8~10d后加入谷氨酸(Glu),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SPL保护组在Glu损伤处理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豆磷脂脂质体,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观察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兴奋毒性及大豆磷脂脂质体的保护作用。结果:加入谷氨酸后,神经细胞出现明显损伤性变化,培养上清液中LDH含量增加,细胞匀浆中MDA生成增加,SOD含量明显减少。大豆磷脂脂质体在0.2mg/ml^1.6mg/ml浓度时能显著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大豆磷脂脂质体对谷氨酸所致培养乳鼠神经细胞兴奋毒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大豆磷脂脂质体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 脂质体 谷氨酸 神经细胞培养
下载PDF
NO在体外大鼠神经细胞原代培养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14
作者 吕晓红 饶明俐 +1 位作者 林卫红 张淑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94-195,共2页
本文采用出生24h以内的Wistar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观察了天门冬氨酸[Asp:内源性诱导一氧化氮(NO)生成剂]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并用NO合成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NNLA)... 本文采用出生24h以内的Wistar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观察了天门冬氨酸[Asp:内源性诱导一氧化氮(NO)生成剂]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并用NO合成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NNLA)和尼莫地平进行干预试验,通过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发现NO对于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与动物试验结果基本一致;Asp介导内源性NO合成增加可能是其产生神经细胞毒性的主要途径之一;调控NO生成量或阻断其合成通路,具有保护神经细胞免遭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神经细胞培养 天门冬氨酸
下载PDF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和浙江蝮蛇蛇毒对体外培养胚胎大鼠脊髓腹侧神经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博爱 沈定国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335-337,共3页
为探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和浙江蝮蛇蛇毒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作用,用上述两种药物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脊髓腹侧神经细胞(VSCNC)的作用进行对照研究。在VSCNC培养中两次加入不同浓度上述药物并... 为探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和浙江蝮蛇蛇毒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作用,用上述两种药物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脊髓腹侧神经细胞(VSCNC)的作用进行对照研究。在VSCNC培养中两次加入不同浓度上述药物并观察计数VSCNC。多次筛选证明培养液内有效药物浓度为:TRH0.0002~0.02mg/L浙江蝮蛇蛇毒0.005~0.02mg/L。结果:两种药物有效浓度内的VSCNC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在两种药物有效浓度内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VSCNC有支持、营养和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培养 促甲状腺素 释放激素 蝮蛇蛇毒
下载PDF
神经细胞某些培养技术在职业卫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张忠彬 胡俊峰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细胞培养 职业卫生研究 职业性毒物 神经系统损伤
下载PDF
小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连续6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数目变化
17
作者 马晓晶 陆晓红 +1 位作者 金玉玲 王明礼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年第2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细胞培养 胚胎 小鼠
下载PDF
携强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慢病毒的构建及其在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宇 吴江 +4 位作者 杨欣 孙欣 吴昊 王全颖 杨广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强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感染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及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EGFP cDNA;将EGFP基因片段亚克隆到慢病毒穿梭质粒多克隆位点内;用4质粒共转染系统在2... 目的:构建携带强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感染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及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EGFP cDNA;将EGFP基因片段亚克隆到慢病毒穿梭质粒多克隆位点内;用4质粒共转染系统在293ET细胞中包装出携带E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重组病毒感染NIH 3T3细胞,FACS检测重组病毒滴度;Lent/EGFP感染体外培养的原代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共聚焦荧光纤维镜观察原代神经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基因测序证明克隆的EGFP cDNA与GenBank提供的序列完全一致;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实EGFP正确插入pLenti6/V5TOPO;FACS检测病毒滴度为2×106;在体外分离培养的原代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中,重组病毒感染72 h后可见较强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采用改良的4质粒共转染方法成功构建了携EGFP的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EGFP对非分裂的神经细胞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且携带的EGFP基因可以在神经细胞内有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属 原代培养神经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铝对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线粒体氧化功能的损伤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淑嫦 牛侨 +1 位作者 邵枫 王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浓度铝对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线粒体的氧化功能的损伤以探讨铝神经毒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以不同浓度进行体外三氯化铝染毒,测定细胞的死亡率、线粒体酶活力、线粒体活性氧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浓度铝对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线粒体的氧化功能的损伤以探讨铝神经毒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以不同浓度进行体外三氯化铝染毒,测定细胞的死亡率、线粒体酶活力、线粒体活性氧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衡量铝对线粒体氧化功能的损伤。结果随着三氯化铝体外染毒剂量(0μmolL、50μmolL、100μmolL、500μmolL)的增加,细胞的死亡率分别为(10.53%、11.99%、12.03%、25.00%)、线粒体酶活力分别为0.56、0.47、0.42和0.32、线粒体活性氧含量分别为17.12、19.71、29.67和45.46、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8.03、8.02、4.69和3.01。结论铝对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线粒体氧化功能的损伤是其毒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神经细胞 线粒体
下载PDF
多肽PrP106-126对培养神经细胞朊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宁章勇 赵德明 +4 位作者 杨建民 周向梅 于博 孔小明 尹晓敏 《中国病毒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神经细胞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TSEs)的重要靶细胞,PrP106-126是研究TSEs致病机理的理想工具,对PrP106-126作用的培养神经细胞模型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朊蛋白的功能和探讨TSEs的分子致病机制。... 神经细胞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TSEs)的重要靶细胞,PrP106-126是研究TSEs致病机理的理想工具,对PrP106-126作用的培养神经细胞模型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朊蛋白的功能和探讨TSEs的分子致病机制。本研究利用PrP106-126构建了大脑皮质和小脑颗粒神经元作用模型,对神经细胞的存活和朊蛋白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rP106-126作用于培养神经细胞导致其存活率的显著下降;大脑皮质神经元经PrP106-126处理后,与SCR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的量明显下降,处理后的小脑颗粒神经元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两者之间下降的幅度和时间不同。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研究朊蛋白在TSEs发生中的作用和深入了解TSE的分子致病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P106-126 培养神经细胞 朊蛋白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