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色素性神经鞘肿瘤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1
作者 曹璐璐 毛丹丹 +2 位作者 林军 赵健 徐海苗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27-428,433,共3页
恶性色素性神经鞘肿瘤(MMNST)是一种罕见的施万细胞来源的色素性肿瘤,具有侵袭性,临床易误诊。本文报道2014年至2022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MMNST患者,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48~72岁;发病部位位于胸椎及腰椎3例、位于眼眶1例。肿瘤细... 恶性色素性神经鞘肿瘤(MMNST)是一种罕见的施万细胞来源的色素性肿瘤,具有侵袭性,临床易误诊。本文报道2014年至2022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MMNST患者,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48~72岁;发病部位位于胸椎及腰椎3例、位于眼眶1例。肿瘤细胞以梭形或短梭形为主,背景中见数量不等的色素。免疫表型HMB45、Melan A、可溶性蛋白100不同程度阳性。分析MMNST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和鉴别诊断特点,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色素性神经鞘肿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周围神经鞘肿瘤
2
作者 宋晓 刘文佳 +2 位作者 李新星 王超 李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采用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周围神经鞘肿瘤(PNST)。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经病理证实的PNST患者MRI资料,比较恶性PNST(MPNST,n=31)与良性PNST(BPNST,n=88)病灶直径、MRI表现及DWI所示实性部分表观弥散系数(ADC)... 目的采用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周围神经鞘肿瘤(PNST)。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经病理证实的PNST患者MRI资料,比较恶性PNST(MPNST,n=31)与良性PNST(BPNST,n=88)病灶直径、MRI表现及DWI所示实性部分表观弥散系数(AD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以病灶实性部分ADC鉴别诊断良、恶性PNST的价值。结果MPNST病灶直径大于BPNST,T1WI、T2WI信号不均、形状不规则、瘤内出血及囊变、边缘不清、瘤周水肿及骨破坏占比均高于BPNST(P均<0.05),而脂肪分裂征、脂肪环征、靶征及骨重塑占比低于BPNST(P均<0.05)。共于12例MPNST及27例BPNST测得病灶内实性部分ADC,MPNST最小ADC及平均ADC均低于BPNST(P均<0.05)。以最小ADC 1.27×10^(-3)mm^(2)/s、平均ADC 1.38×10^(-3)mm^(2)/s为阈值鉴别良、恶性PNS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755。结论良、恶性PNST常规MRI及DWI表现存在差异;病灶直径、形状、信号、实性部分ADC及瘤周改变等有助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颈部恶性黑色素性神经鞘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吕旭 刘霞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9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性神经鞘肿瘤(MMN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例颈部MMNS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行PRKAR1A、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MMNST患者为男性,25岁,无症状偶然发现右颈部肿物10天入院,肿瘤镜下...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性神经鞘肿瘤(MMN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例颈部MMNS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行PRKAR1A、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MMNST患者为男性,25岁,无症状偶然发现右颈部肿物10天入院,肿瘤镜下由短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组成,细胞多形性显著伴有大红核仁,背景见大量黑色素及散在砂砾体样钙化。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HMB45,MART-1,S-100,MMR,Ki-67+5%。分子检测发现PRKAR1A基因移码突变,未检测到BRAFV600E突变。结论MMNST为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完整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式,预后具有不确定性,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性神经鞘肿瘤 砂砾体 Carney综合征
原文传递
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的高频彩超表现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新美 朱晨霞 +1 位作者 刘波 陆欣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6期911-913,共3页
关键词 神经鞘肿瘤 周围神经 超声诊断
下载PDF
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MRI渐进强化及原因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敏 邹同恩 +1 位作者 施崇敏 余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5期828-832,共5页
目的探讨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MRI强化模式并结合病理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的MRI图像,分析其MRI信号特点及强化模式。结果 10例共12个病灶,其中上肢3个、下肢7个、脊柱旁2个。肿瘤的直径约... 目的探讨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MRI强化模式并结合病理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的MRI图像,分析其MRI信号特点及强化模式。结果 10例共12个病灶,其中上肢3个、下肢7个、脊柱旁2个。肿瘤的直径约1.5~36.7cm,平均9.6cm。病灶呈椭圆形3个、圆形3个、不规则形6个。10个病灶T_2WI呈等、高信号,T_1WI呈等、稍低信号;其中2个神经鞘瘤及1个神经纤维瘤病灶呈现靶征,出现率为25.00%;1个上肢神经鞘瘤呈现反靶征,出现率8.33%;2个神经鞘瘤及4个神经纤维瘤病灶呈海礁征,出现率为50.00%;2个神经鞘瘤及2个神经纤维瘤病灶呈现脂肪分离征,出现率33.33%。5个神经鞘瘤及4个神经纤维瘤病灶T_1WI增强扫描表现为渐进强化,出现率为75.00%;其余病灶呈轻度强化或中等度强化,未见明显渐进强化。结论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黏液基质为主区域呈渐进强化,其原因可能为黏液基质的主要成分黏蛋白形成筛网状结构,导致钆剂通过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软组织良恶性神经鞘肿瘤的CT和MRI特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农翠珍 宋英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6-449,共4页
目的:分析软组织良、恶性神经鞘肿瘤(NSTs)的CT和MRI特征,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7例软组织NSTs的CT、MRI资料与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组63例,包括神经鞘瘤41例和神经纤维瘤22例;恶性组即恶性外周... 目的:分析软组织良、恶性神经鞘肿瘤(NSTs)的CT和MRI特征,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7例软组织NSTs的CT、MRI资料与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组63例,包括神经鞘瘤41例和神经纤维瘤22例;恶性组即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PNST)14例。结果:77例软组织NSTs中64例有疼痛和(或)神经症状记录,以MPNST(8/11)多见,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软组织NSTs在肿瘤大小的10 cm分界、边缘状况、有无囊变坏死、周围水肿征及周围强化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肿瘤大小的10 cm分界、边缘状况、有无囊变坏死、周围水肿征及周围强化征,结合临床有无疼痛和(或)神经症状有助于软组织NSTs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肿瘤 软组织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臀部混杂性神经鞘肿瘤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宋红 武世伍 +2 位作者 柴大敏 马莉 陶仪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18,共2页
患者女性,51岁,因右臀部皮下发现肿块且疼痛不适2周入院。体检:患者右侧臀部皮下可触及一圆形肿块,鸽子蛋大小,直径约4cm,活动度尚可,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楚,无明显触压痛。2016年11月11日于我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侧... 患者女性,51岁,因右臀部皮下发现肿块且疼痛不适2周入院。体检:患者右侧臀部皮下可触及一圆形肿块,鸽子蛋大小,直径约4cm,活动度尚可,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楚,无明显触压痛。2016年11月11日于我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侧臀大肌下,大小6cm×4cm×2cm,质地软到韧,边界清楚,紧贴肿块边缘完整切除肿块后送检。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性神经鞘肿瘤 神经 神经束膜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外周神经鞘肿瘤21例高频彩超声像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蕴宝 丁炎 +1 位作者 赵新美 吴鹏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8期3599-3600,共2页
目的分析外周神经鞘肿瘤的高频彩超声像图,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外周神经鞘肿瘤患者的超声二维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及与周围神经的关系。结果 21例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均为单发,最大径1.4... 目的分析外周神经鞘肿瘤的高频彩超声像图,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外周神经鞘肿瘤患者的超声二维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及与周围神经的关系。结果 21例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均为单发,最大径1.4~7.5 cm。全部病例见完整清晰高回声包膜。48%呈均匀低回声,43%(9/21)呈簇状或云团状高回声1,0%(2/21)呈低回声伴有不规则无回声区。76%(16/21)肿瘤内彩色多普勒显示有彩色血流信号。全部病例较清晰地观察到与周围神经的连接方式。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在外周神经鞘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提供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鞘肿瘤 超声二维声像图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下载PDF
混合型神经鞘肿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冯琨 韩群 +5 位作者 姜慧峰 刘炜 李秋尧 夏岩 赵嵌嵌 王鸿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探讨混合型神经鞘肿瘤(hybrid nerve sheath tumor,HN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例HNS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结果 2例HNST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岁,肿瘤均发生于... 目的探讨混合型神经鞘肿瘤(hybrid nerve sheath tumor,HN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例HNS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结果 2例HNST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岁,肿瘤均发生于皮下,术后随访情况良好。眼观:界限清楚,灰白色,实性质韧肿物。镜检:例1为神经纤维瘤背景中查见典型神经鞘瘤形态结节,例2为梭形细胞肿物,大部分席纹状结构,间杂漩涡状结构。免疫表型:例1 S-100表达强弱不等,例2 S-100阳性与EMA阳性细胞混杂排列。结论 HNST是一种良性外周神经鞘肿瘤,其组织学图像具有双相成分,包括神经鞘瘤和神经束膜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束膜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相结合;肿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神经鞘肿瘤 神经 神经纤维瘤 神经束膜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T与MRI诊断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邵永良 熊敏荣 +2 位作者 陆莉萍 胡碧波 吴世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0例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 60例盆腔内神经鞘膜源性肿瘤患者均为单发肿瘤,有50例神经鞘膜瘤,多为较小的偏圆形;3例神... 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0例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 60例盆腔内神经鞘膜源性肿瘤患者均为单发肿瘤,有50例神经鞘膜瘤,多为较小的偏圆形;3例神经纤维瘤,多为直径较大的椭圆形,且边界清晰;7例恶性神经鞘瘤,呈椭圆形及不规则形,且边界模糊。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采用CT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0.00%,显著低于MRI检查结果符合率的93.33%(P<0.05)。CT平扫呈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MRI平扫T_1WI为等低信号,T_2WI均为略高或高混杂不均匀信号,病灶越大则越明显。结论 CT与MRI诊断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的准确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 神经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超声诊断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查月琴 林和平 +3 位作者 沈伟东 董凤林 蔡晓峰 王阿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764-76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声像图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1例外周神经鞘类肿瘤中,33例为神经鞘瘤(颈部10例、上肢12例、下肢5例、背部3例、后腹膜3例)...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声像图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1例外周神经鞘类肿瘤中,33例为神经鞘瘤(颈部10例、上肢12例、下肢5例、背部3例、后腹膜3例),为单发性。图像特征以椭圆形实性低回声为主(30/33),边界清晰,有包膜,神经偏向一侧(11/33)。8例神经纤维瘤(上肢5例、下肢3例),6例单发者为实性低回声,内部回声尚均匀,呈梭形,两端与神经相连,2例为多发,呈串珠状。结论超声易发现臂丛神经及四肢神经干与神经肿瘤的关系,声像图的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决定手术方式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外周神经 神经肿瘤
下载PDF
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的CT与MRI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俊 李光明 +3 位作者 王建明 任阳 王艳萍 陈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7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探讨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CT与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神经鞘膜肿瘤CT与MRI资料,CT 9例(1例只有平扫),MRI 7例(3例有CT)。结果 16例均为单发,位于骶前8例,髂血管区7例,直肠1例,平均最大径约(... 目的探讨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CT与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神经鞘膜肿瘤CT与MRI资料,CT 9例(1例只有平扫),MRI 7例(3例有CT)。结果 16例均为单发,位于骶前8例,髂血管区7例,直肠1例,平均最大径约(8.44±4.73)cm。其中7例为神经鞘膜瘤,偏圆形且较小,7例为神经纤维瘤,偏椭圆形且较大,边界清晰,2例为恶性神经鞘瘤,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模糊。9例局部边缘与盆壁紧贴塑形,2例骶孔扩大,9例有囊变,2例有钙化,CT平扫为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MRI平扫T1WI多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后14例见强化明显与不明显区相互间杂,11例见薄环状强化及12例进行性延时强化。结论盆腔内单发神经鞘膜肿瘤有一定的CT及MRI特征表现,有助于与其它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 神经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膜肿瘤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群立 周晓军 +4 位作者 郑晓刚 金行藻 李南云 孟奎 孙桂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关键词 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肿瘤 软组织肿瘤 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电镜检查
下载PDF
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韵华 刘利民 +3 位作者 夏罕生 季正标 何婉媛 毛枫 《上海医学影像》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鞘类肿瘤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85例病理证实的神经鞘类肿瘤资料。结果 良性神经鞘瘤61例,均单发,以低回声实质光团为主,亦可呈囊实性,边界清,多见包膜,血流较丰富。良性神经纤维瘤7例,4例多发,均实性,界清,多发者串珠状,血... 目的 探讨神经鞘类肿瘤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85例病理证实的神经鞘类肿瘤资料。结果 良性神经鞘瘤61例,均单发,以低回声实质光团为主,亦可呈囊实性,边界清,多见包膜,血流较丰富。良性神经纤维瘤7例,4例多发,均实性,界清,多发者串珠状,血流不丰富。恶性神经纤维鞘膜瘤17例,单发,实性或囊实性,多回声不均。结论 神经鞘瘤类肿瘤声像图有一定特征,超声是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肿瘤 超声检查 诊断 声像图表现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君 李妙珊 邱少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1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诊断分析的方法和规律。方法选取46例外周神经鞘类肿瘤患者,采用GE公司Vivid7型、东芝公司SSA-660A型和西门子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15 MHz线阵探头进行观察。结果肿瘤均成类...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诊断分析的方法和规律。方法选取46例外周神经鞘类肿瘤患者,采用GE公司Vivid7型、东芝公司SSA-660A型和西门子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15 MHz线阵探头进行观察。结果肿瘤均成类圆形、类椭圆形和梭形,肿块边界无模糊情况,包膜完整。肿瘤以低回声为主,分布不均匀。结论超声探测可从外周神经的高低回声中简单分辨出患者是否患有外周神经鞘类肿瘤,为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法、方式提供了准确的参考数据,大大降低了误诊的发生和对周围神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外周神经肿瘤 诊断 分析
下载PDF
椎管内神经鞘膜肿瘤的MRI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穗乔 黄其鎏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本文总结了椎管内神经鞘膜肿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了对照。MRI诊断准确率为82.6%。哑铃征及弄清脊髓与肿瘤的关系是MRI诊断椎管内神经鞘膜肿瘤的要点,本组病例哑铃征出现率为42.1%。但椎管内神经鞘膜肿瘤的MR信号变化与脊膜瘤... 本文总结了椎管内神经鞘膜肿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了对照。MRI诊断准确率为82.6%。哑铃征及弄清脊髓与肿瘤的关系是MRI诊断椎管内神经鞘膜肿瘤的要点,本组病例哑铃征出现率为42.1%。但椎管内神经鞘膜肿瘤的MR信号变化与脊膜瘤和室管腆窟无法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 神经肿瘤 MRI 诊断
下载PDF
恶性神经鞘膜肿瘤免疫表型的异质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 了解恶性神经鞘膜肿瘤(MPNST)免疫表型变化的谱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MPNST进行多指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45例MPNST中,Vim、CK、EMA、GFAP及desmin阳性率分别为956%、222%、355%、44%及66%,SMA为阴性;②按抗原表... 目的 了解恶性神经鞘膜肿瘤(MPNST)免疫表型变化的谱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MPNST进行多指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45例MPNST中,Vim、CK、EMA、GFAP及desmin阳性率分别为956%、222%、355%、44%及66%,SMA为阴性;②按抗原表达的数目及种类不同可将45例MPNST分为9个免疫亚型;③光镜下形态表现与免疫表型不完全一致。结论 MPNST的免疫表型呈现明显的异质性,提示在对MPNST进行免疫标记时,应多种指标联合应用,以防漏诊或因阴性结果造成错误解释;actin(HHF35)是区别MPNST与平滑肌肉瘤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肿瘤 免疫表型 分型 异质性 MPNST
下载PDF
Nestin是恶性周围神经鞘膜肿瘤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9-509,共1页
关键词 软组织恶性肿瘤 神经肿瘤 NESTIN NESTIN表达 周围 S-100蛋白 标志物 MPNST
下载PDF
四肢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高频超声检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芳 刘勇 +3 位作者 杨凯 任玉君 吴立丰 葛银芝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6期531-533,F0003,共4页
随着超声诊断仪器和技术的发展,高频超声已能清晰地显示主要外周神经主干的分布、走行、粗细及回声。本文根据我院手外科、骨科专科医院特色探讨发生于四肢神经的神经鞘类肿瘤的高频超声图像特点,结合其临床、手术及病理表现特点,进... 随着超声诊断仪器和技术的发展,高频超声已能清晰地显示主要外周神经主干的分布、走行、粗细及回声。本文根据我院手外科、骨科专科医院特色探讨发生于四肢神经的神经鞘类肿瘤的高频超声图像特点,结合其临床、手术及病理表现特点,进行综合性探讨和分析,旨在提高超声对四肢神经鞘类肿瘤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肿瘤 神经 神经纤维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外周神经鞘膜肿瘤超声误诊分析
20
作者 李明 赵新美 +2 位作者 丁炎 宣旻 李娜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753-755,共3页
目的分析外周神经鞘膜肿瘤(PNST)的声像图特点,探讨其超声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NST患者36例,应用超声观察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重点观察其与毗邻组织关系;以病理诊断结果为... 目的分析外周神经鞘膜肿瘤(PNST)的声像图特点,探讨其超声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NST患者36例,应用超声观察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重点观察其与毗邻组织关系;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PNST的超声误诊原因。结果 36例PNST中,神经鞘瘤31例,神经纤维瘤4例(神经纤维瘤病Ⅰ型3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术前超声明确诊断15例;误诊为淋巴结9例(其中包括淋巴瘤1例),皮脂腺囊肿2例,颈动脉体瘤1例,肌纤维瘤1例;余8例因对该病及其周围结构认识不足,未明确提示。PNST主要超声特点包括:130例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且边界清晰,其中11例肿块长轴一端或两端见细尾状低回声,呈明显"鼠尾征";231例神经鞘瘤均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以低回声为主;312例肿块可见周围血管受压移位;413例肿块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5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均表现为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其肿块呈高低回声间杂有序的"羽毛状"排列。结论全面了解PNST患者的临床资料、解剖结构和超声表现,细致化超声检查,可以降低其超声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外周神经 神经肿瘤 误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