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v1.7在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表达的研究
1
作者 王波 邵先舫 +4 位作者 刘志军 陈绍军 李前 贺渊哲 钟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0-12,45,共4页
目的观察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7(Nav1.7)在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n=12)及福尔马林模型组(n=12)。空白对照组左后足底注射0.1 mL生理盐水,模型组于左后足底注射5%福... 目的观察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7(Nav1.7)在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n=12)及福尔马林模型组(n=12)。空白对照组左后足底注射0.1 mL生理盐水,模型组于左后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0.1 mL,各组大鼠在指定时间点取出L3-L6节段背根神经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Nav1.7在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各时相点中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Nav1.7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福尔马林致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Nav1.7表达增强,与炎性疼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尔马林炎性疼痛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 7 背根神经节 大鼠
下载PDF
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表达水平 被引量:5
2
作者 贺渊哲 邵先舫 +4 位作者 熊辉 刘志军 李前 严望 汤思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评价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的疼痛行为学表现,并对该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n=12)及福尔马林模型组(n=12).对照组不予处理,福尔马林模型组于左后足底注射... 目的 评价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的疼痛行为学表现,并对该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n=12)及福尔马林模型组(n=12).对照组不予处理,福尔马林模型组于左后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0.1 mL,观察造模后大鼠疼痛行为学反应,并以Dubuisson评分方法进行记录比较;2组大鼠在指定时间点取出L3-6节段背根神经节,运用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辣椒素受体在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福尔马林模型组大鼠呈典型的双相伤害性行为反应,大鼠疼痛反应120 min内积分在5~1,对照组无疼痛反应.福尔马林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可以产生持续的、可信的痛觉过敏,并诱导大鼠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表达水平增加,是研究组织损伤诱发炎性疼痛机制的较佳模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尔马林炎性疼痛 辣椒素受体 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对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治疗效果研究概况 被引量:2
3
作者 欧阳飞 罗玥佶 +3 位作者 张俊 卓斯 李广意 曾杰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3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疼痛(Pain)是一种由于身体损伤、病患或不良外部刺激引起的不适感,是人类疾病中发生率最高,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同时也是人们就医的主要因素。对于镇痛的研究也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来源于天然植物的镇痛成分具有不同的化学类别与结... 疼痛(Pain)是一种由于身体损伤、病患或不良外部刺激引起的不适感,是人类疾病中发生率最高,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同时也是人们就医的主要因素。对于镇痛的研究也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来源于天然植物的镇痛成分具有不同的化学类别与结构特征,其作用位点多,药效显著,成瘾性及不良反应少,资源丰富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关注。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在炎性疼痛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种经典可靠的动物模型,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种较好的研究药物镇痛作用的模型。现对植物镇痛药的有效成分对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治疗效果的研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 植物提取物
原文传递
治伤巴布剂的镇痛作用及对大鼠炎性疼痛模型背根神经节Nav1.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前 邵先舫 +4 位作者 刘志军 陈绍军 贺渊哲 严望 王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87-1791,共5页
目的:研究治伤巴布剂对大鼠炎性疼痛是否有镇痛作用,探讨治伤巴布剂对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Nav1.7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 目的:研究治伤巴布剂对大鼠炎性疼痛是否有镇痛作用,探讨治伤巴布剂对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Nav1.7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左后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0.1 mL,治疗组大鼠造模前1天于左后足外敷治伤巴布剂,后左后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0.1 mL,观察造模后大鼠疼痛行为学反应,并以Dubuisson评分方法进行记录比较。各组大鼠在指定时间点取出L3-6节段背根神经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蛋白质印迹检测Nav1.7在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大鼠疼痛反应积分低于模型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结果示,模型组Nav1.7mRNA相对表达量大于治疗组,治疗组Nav1.7mRNA相对表达量大于空白组,3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组内3个时相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印迹法灰度扫描示模型组Nav1.7相对表达量大于治疗组,治疗组Nav1.7相对表达量大于空白组,3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组内3个时相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伤巴布剂能缓解大鼠炎性疼痛反应,对大鼠炎性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对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Nav1.7的表达水平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伤巴布剂 福尔马林炎性疼痛 NAV1 7 背根神经节 NAV1 7
下载PDF
治伤巴布剂的镇痛作用及对大鼠背根神经节辣椒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贺渊哲 邵先舫 +4 位作者 熊辉 刘志军 李前 严望 汤思敏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7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治伤巴布剂对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辣椒素受体水平的影响,研究治伤巴布剂对大鼠炎性疼痛是否有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模型组(n=12)及治疗组(n=12);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予任... 目的:探讨治伤巴布剂对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辣椒素受体水平的影响,研究治伤巴布剂对大鼠炎性疼痛是否有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模型组(n=12)及治疗组(n=12);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左后足底注射0.1 mL5%福尔马林,治疗组大鼠造模前1 d于左后足外敷治伤巴布剂,然后左后足底注射0.1 mL5%福尔马林,再一直外敷治伤巴布剂,观察造模后大鼠疼痛行为学反应,并以Dubuisson评分方法进行记录比较。各组大鼠在指定时间点取出L3-6节段背根神经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辣椒素受体在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及治疗组呈典型的双相伤害性行为反应,但治疗组大鼠疼痛反应积分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辣椒素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大于治疗组,治疗组辣椒素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大于空白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3个时相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灰度扫描显示模型组辣椒素受体相对表达量大于治疗组,治疗组辣椒素受体相对表达量大于空白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3个时相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伤巴布剂能缓解大鼠炎性疼痛反应,对大鼠炎性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降低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辣椒素受体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伤巴布剂 福尔马林炎性疼痛 辣椒素受体 背根神经节 大鼠
下载PDF
治伤巴布剂影响辣椒素受体表达的机制探讨
6
作者 郑吉云 邵先舫 +4 位作者 张峻峰 潘晓彦 李岗 夏新华 闫蕾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650-1655,共6页
目的探讨治伤巴布剂影响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 1,VR1)表达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伤巴布剂组、云南白药膏组,每组9只,每组分3个亚组。正常组大鼠足底贴敷空白膏剂;其余3组大鼠采用经典福尔... 目的探讨治伤巴布剂影响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 1,VR1)表达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伤巴布剂组、云南白药膏组,每组9只,每组分3个亚组。正常组大鼠足底贴敷空白膏剂;其余3组大鼠采用经典福尔马林溶液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用所需膏剂对应外敷于各组大鼠足底。各组大鼠的3个亚组分别给予足底连续贴敷相应膏药1、3、7 d。在3个时间点取L3~L6节段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运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在3个时间点DRG中VR1的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在3个时间点足底肌肉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以及DRG中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伤巴布剂组和云南白药膏组中不同时间点VR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足底肌肉中NGF水平和DRG中p-p38MAPK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与云南白药膏组比较,治伤巴布剂组不同时间点VR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足底肌肉中NGF水平和DRG中p-p38MAPK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治伤巴布剂通过NGF/p38MAPK/VR1信号通路产生镇痛作用,并且镇痛效果优于云南白药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伤巴布剂 P38MAPK 福尔马林炎性疼痛 辣椒素受体 背根神经节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