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生空间”的福州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1
作者 李晶 陈松林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4,共9页
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20年间福州市“三生空间”结构转型... 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20年间福州市“三生空间”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福州市“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一致,生态空间分布最广泛呈缩减趋势,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呈扩张趋势,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福州主城区和东部地区呈先减后增趋势。(2)“三生空间”的转换以生态空间的转出、生活空间的转入为主,转入量和转出量并不平衡,转换较为活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福州主城区和东部地区,其他地区转换较为零散。(3)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退化趋势并存,但两者发生区域在空间上并不重叠,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显著,高值区主要位于永泰县,低值区集中于主城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以农业生产用地、草地生态用地转为林地生态用地为主,林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转为工矿生产用地则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福州市
下载PDF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以福州市为例
2
作者 吴丽航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2019年重新修订,明确为公共利益需要组织的成片开发建设用地可依法实施征收。结合福州市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实践,对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公益性比例、用地规模设定、方案调整、规划实施、编制质量等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2019年重新修订,明确为公共利益需要组织的成片开发建设用地可依法实施征收。结合福州市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实践,对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公益性比例、用地规模设定、方案调整、规划实施、编制质量等五大共性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分类设定公益性比例、灵活确定开发面积、细化规则管控、规划先行确保可实施性和合理引导方案编制等优化建议,以更好地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项目落地提供用地要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片开发 土地征收 编制流程 建议 福州市
下载PDF
基于Markov-PLUS模型的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情景模拟
3
作者 阳洪洁 姜春 +1 位作者 郑瑞 史聪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56-62,68,共8页
为探究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基于2000、2010和2020年GlobeLand30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对2000—2020年土地利用演变进行剖析,采用Markov-PLUS模型对2030年土地利用的多情景变化趋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0—2020年,... 为探究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基于2000、2010和2020年GlobeLand30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对2000—2020年土地利用演变进行剖析,采用Markov-PLUS模型对2030年土地利用的多情景变化趋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0—2020年,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主要由耕地转入,其他用地面积减少。Markov-PLUS模型模拟总体精度为0.89,Kappa值为0.80,模拟效果较好。自然发展情景延续历史发展趋势,建设用地持续增长,以市辖区和闽侯县扩张最为突出,其他区(县、市)建设用地侵占周边耕地且集聚特征明显;城镇发展情景下,耕地、林地和草地均大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大幅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重心分别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偏移,空间集聚特性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情景下,耕地主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转化,面积缩减的态势得到有效控制,重心迁移幅度较小;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显著增加,建设用地增速得到有效控制,此情景更符合研究区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诉求。研究可为福州市未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情景预测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多情景模拟 Markov-Plus模型 福州市
下载PDF
基于NDVI的福州市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4
作者 林芳冰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0-35,46,共7页
基于2000年、2009年和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反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从空间和时间2个维度分析了福州市近20 a的植被覆盖变化,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工具揭示了福州市NDVI的空间分布模式和聚类格局,采用GWR模型探究了福州市植被覆盖的... 基于2000年、2009年和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反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从空间和时间2个维度分析了福州市近20 a的植被覆盖变化,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工具揭示了福州市NDVI的空间分布模式和聚类格局,采用GWR模型探究了福州市植被覆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较低的NDVI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区、东部沿海区域及闽清县和连江县的丘陵地带。在2个研究时期,退化的面积略大于改善的面积,说明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在降低。在1000 m×1000 m尺度下,NDVI的空间聚类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低-低聚集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区和东部沿海区域,高-高聚集主要分布在距离各区县行政中心较远的高山和丘陵地带。GWR模型能够很好地揭示高程和坡度因子对福州市植被覆盖的驱动机制,海拔越高,坡度越大,植被覆盖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福州市 植被覆盖 空间自相关 GWR模型
下载PDF
福州市体检人群子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魏永金 蒋雪梅 +1 位作者 李玉花 李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福州市子宫颈癌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本地区子宫颈癌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13年1月—2022年12月年龄35~64岁子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按照病例对照研究的1∶1匹配原则... 目的探讨福州市子宫颈癌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本地区子宫颈癌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13年1月—2022年12月年龄35~64岁子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按照病例对照研究的1∶1匹配原则,选取同一地区、同一医院、年龄差异<3岁的非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居民[(odds ratio,OR)=4.125,P=0.003]、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OR=55.200,P<0.001)和并发生殖道感染(OR=2.992,P=0.047)为子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初婚年龄(OR=0.881,P=0.032)、正常分娩次数≤2(OR=0.480,P=0.033)和避孕(OR=0.291,P=0.002)为子宫颈癌的保护因素。结论福州市妇女子宫颈癌的高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HPV感染是子宫颈癌的最高危险因素,生殖道感染和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妇女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较高;初婚晚、生育次数≤2次和避孕是子宫颈癌发生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市 体检人群 子宫颈癌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人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福州市五城区声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6
作者 林斌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十三五”期间福建省福州市五城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及污染投诉情况为基础,从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区域声环境质量、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噪声投诉情况等方面对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剖析了福州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生活... 以“十三五”期间福建省福州市五城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及污染投诉情况为基础,从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区域声环境质量、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噪声投诉情况等方面对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剖析了福州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日益突出、施工噪声持续扰民、交通噪声夜间污染严重、声环境监测网络亟须完善、噪声权责监管体系不清等问题,并提出应加强噪声源头管控、合理开展规划布局,建立噪声区划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坚持分类管控、实施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健全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厘清部门监管职责,完善联合执法协调联动机制、部门齐抓共管等污染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市 声环境质量 噪声污染 防治对策
下载PDF
福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7
作者 黄文增 《中国种业》 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
种子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被列为国家战略资源,在农作物生产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福州市农作物... 种子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被列为国家战略资源,在农作物生产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福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情况、种质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总结,剖析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促进福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市 农作物 种质资源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福州市智慧水利建设实践与思考
8
作者 林芳 黄子航 陈鸿图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
智慧水利是创新理念、新型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有机融合和深度应用。近年,福州市将智慧水利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借鉴国内先进做法,结合水利工作实际需求,利用“数字福州”建设成果,统筹规划,分期实施,探索出“集约化+数字化+智能... 智慧水利是创新理念、新型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有机融合和深度应用。近年,福州市将智慧水利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借鉴国内先进做法,结合水利工作实际需求,利用“数字福州”建设成果,统筹规划,分期实施,探索出“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模式,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以福州市智慧水利(一期)建设为例,阐述主要建设内容,分析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实际业务需求,提出提升和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智慧水利 技术运用 福州市
下载PDF
福州市海洋产业发展研究
9
作者 林丽娟 《中国海洋经济》 2024年第1期1-18,169,170,共20页
福州市立于东海之滨,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台湾海峡)相望,自古以来就是“海丝”沿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国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1994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履职期间,就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战略构想。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 福州市立于东海之滨,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台湾海峡)相望,自古以来就是“海丝”沿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国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1994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履职期间,就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战略构想。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特别强调福建要壮大海洋新兴产业,这给福州市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遵循。本文对福州市海洋产业发展基础和环境进行了梳理,对其发展现状展开深入探究,发现目前福州市海洋产业发展依然存在海洋产业结构布局有待优化、传统海洋产业粗放发展模式尚未完全改变以及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仍不充分的问题。结合福州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推动福州海洋产业更加高效发展,本文建议加快转变传统海洋渔业发展模式、促进临港工业集群化水平提高、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深水大港、推进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 产业结构 海洋新兴产业 “海上福州”战略 福州市
下载PDF
公共价值三角模型下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的推进路径——以福州市中山社区为例
10
作者 王佳瑜 张星乐 +1 位作者 林芊含 陈安琪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94-97,共4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的技术优势与城市社区的治理制度优势相结合,成为向社会赋能的重要路径。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对福建省中山社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的实质是对居民、政府、市场赋能,基于公共价值三角模型展开探讨...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的技术优势与城市社区的治理制度优势相结合,成为向社会赋能的重要路径。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对福建省中山社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的实质是对居民、政府、市场赋能,基于公共价值三角模型展开探讨,从公共价值、合法性与支持、运作能力三个维度出发,认为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时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实现信息开放与共享、提供坚强法律保障的路径,以期优化城市社区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路径 三角模型 社区治理 技术赋能 治理制度 运作能力 开放与共享 福州市
下载PDF
福州市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保护对策研究
11
作者 陈凤娇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以福州市自然保护地现状为基础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福州市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自然遗迹保护重点区域对全市自然保护地进行了保护空缺分析,以期为福州市自然保护地发展建设提供理论依... 以福州市自然保护地现状为基础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福州市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自然遗迹保护重点区域对全市自然保护地进行了保护空缺分析,以期为福州市自然保护地发展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福州市自然保护地类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2)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相对集中地分布于闽侯县、鼓楼区、马尾区、仓山区等中部行政区域;(3)交叉重叠情况共3种类型,分别为自然保护地与风景名胜区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交叉重叠及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交叉重叠,重叠区域面积569.74 hm^(2);(4)福建省保护空缺区域主要分布于晋安区、罗源县等中北部区域,保护空缺面积为105788.90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分布特征 空缺分析 福州市
下载PDF
福州市鼓楼区开出全省首例未配置电梯远程监测装置“罚单”
12
《电梯工业》 2024年第1期29-29,共1页
近日,鼓楼区市场监管局针对福州市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新安装的乘客电梯未配置远程监测装置”的情况,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并进行立案查处。此案件系福建省首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因在新装电梯未配置远程监测装置被处罚的案件,也... 近日,鼓楼区市场监管局针对福州市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新安装的乘客电梯未配置远程监测装置”的情况,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并进行立案查处。此案件系福建省首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因在新装电梯未配置远程监测装置被处罚的案件,也是自《福建省电梯安全管理条例》施行以来福建省开出的首例罚单。目前,执法人员已再次责令该公司限期进行整改,同时将相关案件材料移交至鼓西市场监管所进行查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市鼓楼区 电梯 物业服务 市场监管 整改 执法人员
下载PDF
因地制宜走融合发展之路——基于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调研启示
13
作者 李政良 《农村经营管理》 2024年第1期24-25,共2页
近期,笔者调研了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发现该合作社通过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小农户成员就业增收、安心种粮的同时,还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多元经营,探索多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合作社发展能力,提... 近期,笔者调研了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发现该合作社通过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小农户成员就业增收、安心种粮的同时,还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多元经营,探索多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合作社发展能力,提高了经营收益,探索出了合作社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专业合作社 经营收益 发展路径 福建省福州市 适度规模经营 因地制宜 合作社发展 多元经营
下载PDF
住建部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现场会在福州市召开
14
《北方建筑》 2024年第1期116-116,共1页
2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现场会。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决策部署,宣传推广经验做法,座谈交流工作进展,部署第二批项目筹备,推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全... 2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现场会。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决策部署,宣传推广经验做法,座谈交流工作进展,部署第二批项目筹备,推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7个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福州市 保障性住房建设 宣传推广 经验做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城乡建设 项目筹备 决策部署
下载PDF
2024中国市政创新发展论坛 2024.4.20-21|福建省福州市
15
《市政技术》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市政创新发展论坛是《市政技术》杂志社发起并主办的年度系列市政工程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会,旨在促进市政工程行业的技术发展,同时为全行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高水平的行业交流平台。经过前2届(2021杭州会议和2... 中国市政创新发展论坛是《市政技术》杂志社发起并主办的年度系列市政工程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会,旨在促进市政工程行业的技术发展,同时为全行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高水平的行业交流平台。经过前2届(2021杭州会议和2023苏州会议)的积淀,中国市政创新发展论坛已经得到相关高校、主管部门、设计院、研究院、工程企业、生产企业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为行业的技术和学术交流打造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人员 科研人员 市政工程 市政技术 福建省福州市 学术交流 学术研讨 更高水平
下载PDF
2021年福州市白纹伊蚊伊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春文 方海银 李玉伟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 了解福州市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2021年2月观察越冬蚊卵孵化后幼虫生长羽化情况。2021年3-11月,用布雷图指数法在不同地理方位的街道/村的居民区监测白纹伊蚊幼... 目的 了解福州市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2021年2月观察越冬蚊卵孵化后幼虫生长羽化情况。2021年3-11月,用布雷图指数法在不同地理方位的街道/村的居民区监测白纹伊蚊幼虫密度,每月调查2次;同时采用人诱挥网法在2处公园监测成蚊密度,每月调查1次。2021年10月在该市东、西、南、北、中等5个方位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做为抗性检测的虫源,利用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检测其抗药性。结果 2021年越冬蚊卵孵化后开始羽化的时间为3月1日。2021年福州市白纹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为11.11,成蚊叮咬指数为16.44只/人工小时;幼虫和成蚊的密度高峰都在7月。抗药性检测发现白纹伊蚊幼虫对灭蚊幼杀虫剂双硫磷和残杀威敏感,成蚊对3种常用的菊酯类杀虫剂均显示抗性,对残杀威和马拉硫磷显示敏感。结论 福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密度较高,且对常用的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抗性。应系统地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和杀虫剂抗性水平监测,科学防制白纹伊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监测 抗药性 福州市
下载PDF
福州市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陈静 覃青梅 黎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结合静态指标(老年人口数量、老年人口系数)和动态指标(老年人口与非老年人口增速),探究了福州市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形成机制.2000年福州市迈入老龄化阶段且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南部的福清市.福州市老龄化动... 结合静态指标(老年人口数量、老年人口系数)和动态指标(老年人口与非老年人口增速),探究了福州市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形成机制.2000年福州市迈入老龄化阶段且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南部的福清市.福州市老龄化动态类型呈现圈层与组团分布并存,其中以就地老化型为主.研究发现,政策因素、经济因素、规划因素等外部因素和家庭个人的内部因素是影响福州市老龄化空间模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口 老龄化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福州市
下载PDF
2012—2021年福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18
作者 刘必端 廖强冰 陈敏红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3年第5期263-266,272,共5页
目的分析福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监测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福州市上报的疟疾病例资料,以及个案调查资料,对疟疾的流行概况、三间分... 目的分析福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监测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福州市上报的疟疾病例资料,以及个案调查资料,对疟疾的流行概况、三间分布、诊断层级、确诊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1年福州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629例,其中境外输入性病例627例,省外输入性病例2例。报告病例以恶性疟为主,共463例(占73.61%);间日疟次之,为103例(占16.38%)。男性556例,女性73例,性别比为7.62:1;年龄中位数为39(30,46)岁,40~49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占32.59%(205/629)。每月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1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为80例。输入来源地以非洲为主,占89.79%(563/627),主要来自尼日利亚(80例)、喀麦隆(68例)、刚果(金)(62例)。发病-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00(1.00,6.00)d,各年份发病-确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47,P=0.121)。报告病例首次就诊单位主要为地市级医疗机构,占58.03%(365/629);首次就诊结果为疟疾的病例占73.93%(465/629),复核与初诊结果不符的占31.00%(195/629)。结论福州市应加强对重点地区入境人员的筛查和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降低由输入性疟疾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输入性病例 流行病学特征 福州市
下载PDF
2010-2021年福州市HIV/AIDS病例生存分析
19
作者 刘梅艳 张宏 陈传刚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福州市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的病例报告历史卡片和随访定时数据库中,筛选出2010-2021年报告,现住址为福州市的HIV/AIDS病例并整理出随访结局数据,以寿命表法...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福州市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的病例报告历史卡片和随访定时数据库中,筛选出2010-2021年报告,现住址为福州市的HIV/AIDS病例并整理出随访结局数据,以寿命表法计算其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及其95%CI,用Log-Rank法比较不同组间生存时间差异,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病例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分析的4 494例HIV/AIDS中,全死因死亡560例;截至观察终点时,平均生存时间为10.29年(95%CI:10.15-10.43),1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20%、86.01%和80.3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首次CD4检测结果、末次CD4检测结果、感染途径、样本来源、是否流动人口以及是否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因素与研究对象生存时间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病例死亡的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6~59岁和≥60岁年龄组死亡的风险分别是0~25岁组的1.457倍(95%CI:0.878-2.417)和3.940倍(95%CI:2.236-6.942),女性患者是男性的0.549倍(0.375-0.806),本市人口是流动人口的2.105倍(1.342-3.304);病程阶段为艾滋病的死亡风险是HIV感染者的2.002倍(95%CI:1.525-2.630),异性传播是同性传播的1.356倍(0.951-1.933);样本来源于主动发现是由医疗机构发现的0.711倍(95%CI:0.534-0.947);接受抗病毒治疗者是未接受治疗者的0.057倍(95%CI:0.044-0.075)。结论 确诊时年龄、病程阶段、样本来源、是否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及早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延长HIV/AIDS病例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生存分析 KAPLAN-MEIER法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福州市
下载PDF
福州市内河野生鱼体中8种环境雌激素污染调查分析
20
作者 马鸿媚 王世永 +4 位作者 于承耀 吴超凡 林兴达 杨小强 杨铭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19-22,共4页
为更好的评价福州市内河治理后的生态环境,在福州市首次开展主要内河野生鱼体内8种环境雌激素残留监测。以光明港、晋安河、白马河和凤坂河4条福州主要内河水系为调研对象,共布设11个调查站位,在2021年12月和2022年6月分别采集样本,共采... 为更好的评价福州市内河治理后的生态环境,在福州市首次开展主要内河野生鱼体内8种环境雌激素残留监测。以光明港、晋安河、白马河和凤坂河4条福州主要内河水系为调研对象,共布设11个调查站位,在2021年12月和2022年6月分别采集样本,共采集21份,并参照DB37/T1778-2011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布置的11个调查站位上均检出了环境雌激素,分别是双酚A和雌三醇,双酚A的含量在N.D.~2.67μg/kg之间,雌三醇的含量在N.D.~8.35μg/kg之间,其它项目均未检出。说明福州市内河水质存在一定的环境雌激素污染,建议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福州市内河 野生鱼 调查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