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禹会村遗址:上古文明的时光记忆
1
作者 王吉怀 《江淮文史》 2023年第5期72-84,共13页
禹会村遗址,又叫“禹墟”,这个响亮的名字,在中国版图上却找不到它的位置,也不被人们所熟知,但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名见经传的地方。《左传》《汉书》等许多史书都记载着4000年前大禹在这里盟会诸侯的传奇事件……禹会村的由来和遗址的发... 禹会村遗址,又叫“禹墟”,这个响亮的名字,在中国版图上却找不到它的位置,也不被人们所熟知,但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名见经传的地方。《左传》《汉书》等许多史书都记载着4000年前大禹在这里盟会诸侯的传奇事件……禹会村的由来和遗址的发现众多古籍如《左传·哀公七年》中都有“禹合(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记载,禹会是因“禹会诸侯”而得名的,其名至少从汉代沿用至今。战国末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将这里称为“禹墟”。禹墟的称谓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禹墟在(涂)山西南”一句中得到确指,这正与蚌埠西南郊禹会村的禹墟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村遗址 《水经注》 《吕氏春秋》 涂山 《左传》 战国末期 禹墟 郦道元
下载PDF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4.5-4.0kaBP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广胜 朱诚 +7 位作者 王吉怀 朱光耀 马春梅 郑朝贵 赵兰会 李中轩 朱青 金爱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7-827,共11页
通过对淮河流域的安徽蚌埠禹会村典型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的ABYT2004探方厚150cm剖面的27个样品的磁化率、Rb/Sr、粒度和重矿晶体形态等多环境代用指标,以及遗址周围地貌形态演变的分析,结合AMS14C年代全面提取4.5-4.0kaBP龙山文化时期的... 通过对淮河流域的安徽蚌埠禹会村典型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的ABYT2004探方厚150cm剖面的27个样品的磁化率、Rb/Sr、粒度和重矿晶体形态等多环境代用指标,以及遗址周围地貌形态演变的分析,结合AMS14C年代全面提取4.5-4.0kaBP龙山文化时期的环境演变信息,探讨环境变迁对该区龙山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1)4500aBP气候湿润,淮河流域处于高水位,遗址及周边被水淹没,遗址考古学文化尚未出现;(2)4500aBP开始气候趋向干旱,淮河及其支流水位开始下降,龙山文化开始出现和发展;(3)龙山文化中后期环境开始趋向暖湿,降雨量增加,河流水位开始上涨,洪水灾害频发,至4100aBP前后是淮河流域洪灾发生的高峰期,这是大禹治水史实的客观前提;(4)4100aBP后的龙山文化晚期气候开始向冷干过渡,河流水位下降,遗址区农业生产受到制约,龙山文化迁移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化 4.5-4.0 KA BP 龙山文化 大禹治水 禹会村遗址 淮河流域
下载PDF
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收获及学术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吉怀 赵兰会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5,I0002,I0003,共8页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流域一处较大型的龙山文化遗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中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对其发掘,为考证与相邻地区同类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也弥补了龙山文化的地域性空白,更重要的是为求证大禹治水史绩、探索江...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流域一处较大型的龙山文化遗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中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对其发掘,为考证与相邻地区同类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也弥补了龙山文化的地域性空白,更重要的是为求证大禹治水史绩、探索江淮地区文明起源的进程以及后来如何汇聚、如何加速王朝国家的形成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村遗址 龙山文化 文明起源
下载PDF
文化遗址的彩陶器物3D模型重建意义及可行性分析——以蚌埠禹会村遗址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胡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88,共5页
目前的考古文物复原工作是采用手工翻模技术进行人工复原,这使得文物复原耗时过长,投资大,无法及时对外展示。蚌埠禹会村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发端具有重要意义,其出土的陶器对研究淮河流域龙山文化兼容性特征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以禹会... 目前的考古文物复原工作是采用手工翻模技术进行人工复原,这使得文物复原耗时过长,投资大,无法及时对外展示。蚌埠禹会村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发端具有重要意义,其出土的陶器对研究淮河流域龙山文化兼容性特征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以禹会村遗址为例利用3D技术对出土文物进行虚拟复原,建设网上展览馆,可以实现快速、广泛、低成本传播,是解决当前遗址考古成果保护与传播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村遗址 陶器 3D技术 虚拟复原
原文传递
禹会村遗址发掘成果的考察与论证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吉怀 谢灵华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74-177,共4页
对禹墟发掘成果进行现场考察论证结果展示,禹会村遗址为一处"大型的礼仪性建筑基址",与当时大型祭祀和大型的盟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同时,遗址中具有特殊的遗迹现象和复杂的文化内涵,是大型的具有祭祀意义的盟会活动场所、礼... 对禹墟发掘成果进行现场考察论证结果展示,禹会村遗址为一处"大型的礼仪性建筑基址",与当时大型祭祀和大型的盟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同时,遗址中具有特殊的遗迹现象和复杂的文化内涵,是大型的具有祭祀意义的盟会活动场所、礼仪性建筑基址,对于禹会村遗址的涂山地望及"禹会诸侯"事件的考证有佐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村遗址 发掘成果 考察 论证
下载PDF
禹会村遗址——“禹会诸侯于涂山”的考古学证据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伯谦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11X期3-6,共4页
《左传·哀公七年》中曰“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合”即“会”,“禹合诸侯”即“禹会诸侯”,此乃大禹治水活动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禹能受舜禅让荣登联盟盟主宝座的关键原因。涂山位于何处?自唐以来主要形成四种说法,即浙... 《左传·哀公七年》中曰“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合”即“会”,“禹合诸侯”即“禹会诸侯”,此乃大禹治水活动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禹能受舜禅让荣登联盟盟主宝座的关键原因。涂山位于何处?自唐以来主要形成四种说法,即浙江绍兴会稽、重庆渝州、安徽宣城、安徽怀远[1]。从地理位置来看,会稽、渝州、宣城均与大禹治水可能到达之地相距甚远,了无相涉,相比之下,只有怀远涂山最有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方形 禹会村遗址 祭祀坑 河南龙山文化 考古学 陶器碎片 考古发掘报告
原文传递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聚落考古新发现学术交流会召开
7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21期35-35,共1页
10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蚌埠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禹会村遗址聚落考古新发现学术交流会在蚌埠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浙江、安徽等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清华同衡规划... 10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蚌埠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禹会村遗址聚落考古新发现学术交流会在蚌埠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浙江、安徽等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公布了禹会村遗址考古的重大进展—遗址核心区发现至少18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是距今4400年至4100年的龙山文化早中期淮河中游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级别最高龙山文化城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新发现 禹会村遗址 考古研究所 龙山文化 安徽蚌埠 淮河中游地区 聚落 核心区
下载PDF
从禹会村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分析看双墩文化时期的生业经济 被引量:1
8
作者 戴玲玲 张东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2,共9页
本文对禹会村遗址出土的双墩文化时期的动物骨骼,开展种属鉴定、量化统计等工作,试图探讨该遗址动物群的组成和结构。对出土的猪骨进行骨骼部位发现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进行研究,并对比地层和灰坑出土猪骨在诸方面的异同,以全面探... 本文对禹会村遗址出土的双墩文化时期的动物骨骼,开展种属鉴定、量化统计等工作,试图探讨该遗址动物群的组成和结构。对出土的猪骨进行骨骼部位发现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进行研究,并对比地层和灰坑出土猪骨在诸方面的异同,以全面探讨该遗址对猪的利用。禹会村遗址有着种类丰富的动物遗存,其中以猪和鹿的数量和所占最高;猪群的组成较为复杂,但整体反映了遗址居民对其肉食资源的利用。虽然禹会村遗址的部分灰坑中有埋藏猪头骨的现象,但对比分析显示,发现于灰坑和地层的猪的骨骼部位在发现率等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禹会村遗址的动物考古个案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对双墩文化时期生业活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村遗址 动物考古 双墩文化 生业活动
原文传递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植硅体分析及其指示的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活动
9
作者 李魏同欣 田玮馨 +6 位作者 罗武宏 张东 孙炳桂 杨玉璋 孙雅洁 张代玲 张居中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94,共16页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的一处大型龙山文化时期城址,了解其农业活动有助于认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农业发展水平与社会组织形式等。本文对禹会村遗址2017年和2020年两个发掘区的49份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分析,在多个遗迹单位中发现不...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的一处大型龙山文化时期城址,了解其农业活动有助于认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农业发展水平与社会组织形式等。本文对禹会村遗址2017年和2020年两个发掘区的49份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分析,在多个遗迹单位中发现不同浓度的水稻特征性植硅体,未发现粟遗存的证据。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农作物以水稻(Oryza sativa)为主,粟(Setaria italica)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低。遗址中发现的水稻植硅体以来自茎叶的扇型植硅体为主,而且不同区域水稻植硅体分布浓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禹会村遗址的水稻收割方式可能为连杆收割,将水稻带入遗址内分开完成脱粒与脱壳行为。其中城垣区水稻加工活动可能存在集中完成的现象,而生活遗迹区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此外,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参数分析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时期水稻驯化水平较低,可能存在包括粳稻在内多个水稻品种。本文揭示了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结构、农作物的加工活动及农业发展水平等相关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淮河中游地区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生产及与其相关的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分析 农业活动 禹会村遗址 龙山文化时期 淮河
原文传递
稳定同位素视角下双墩文化时期的家畜饲养策略研究——以禹会村遗址为例
10
作者 戴玲玲 李欣冉 +1 位作者 张东 李志鹏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65,共10页
双墩文化是一支分布于淮河中游地区、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年代跨度约为7500—7000BP,本文通过对禹会村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开展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该遗址的家畜饲养策略。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猪群的稳定同位素值整体... 双墩文化是一支分布于淮河中游地区、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年代跨度约为7500—7000BP,本文通过对禹会村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开展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该遗址的家畜饲养策略。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猪群的稳定同位素值整体上反映出以C_3类植物为主的食物结构特征,与大、中型鹿科动物比较相似。虽然动物考古的相关分析表明遗址的猪群是以家猪为主,伴有少量野猪、返野家猪等,但猪群个体之间的稳定同位素值很相似,反映了相近的食物结构。植物考古的研究表明,禹会村遗址及所在地区,在双墩文化时期以采集为主,辅以小规模的水稻种植。在这种背景下,禹会村遗址的古人对家猪采取较为松散的管理方式,其食物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禹会村、侯家寨一期和双墩三处遗址的猪群,整体上的食物结构比较相似,但双墩遗址中3例以C_4类植物为食的猪可能非本地饲养。双墩遗址作为一处中心型聚落,其在外来稀有资源的占有上优于另外两处遗址,这也反映了这一时期随着文化的交流、社会发展,聚落间的差异和分化逐渐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文化 禹会村遗址 稳定同位素 生业经济 淮河中游
原文传递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地层的孢粉记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琳 马春梅 +3 位作者 张广胜 朱诚 王吉怀 朱光耀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5-414,共10页
对禹会村遗址ABYT2008探方和ABYT2009探方地层采集的28个土样进行了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在4 500—4 000aBP的龙山文化产生之前,研究区域以禾本科为主的草本占优势,总体体现出干凉的气候特点,但在剖面底部出现环纹藻,体现阶段性湿生环境。... 对禹会村遗址ABYT2008探方和ABYT2009探方地层采集的28个土样进行了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在4 500—4 000aBP的龙山文化产生之前,研究区域以禾本科为主的草本占优势,总体体现出干凉的气候特点,但在剖面底部出现环纹藻,体现阶段性湿生环境。在龙山文化时期,研究区域总体以草本占优势,同时生长着松属、落叶栎属、榆属、枫杨属、大戟科、禾本科、菊科、莎草科和葎草属等及少许蕨类,体现出温凉较干燥的气候条件,其中,龙山文化前期,孢粉浓度较大,木本含量较多,蕨类植物也较多,气候环境较温暖湿润;而龙山文化后期孢粉浓度相对较小,木本含量较少,草本含量较多,蕨类植物很少,气候条件较凉干。禹会村遗址地层忠实记录了4 500—4 000aBP植被与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响应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中晚全新世转型期间由暖湿转向温凉干燥的气候环境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龙山文化 植被 人类活动 禹会村遗址 蚌埠 安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