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盐湖卤水体系Li-Na-K-Mg-Cl-SO_4-H_2O25℃下的等压研究和离子相互作用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姚燕 宋彭生 +1 位作者 王瑞陵 龙光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04-2010,共7页
根据我国青海一里坪和东台吉乃尔盐湖晶间卤水Li Na K Mg Cl SO4 H2 O体系的组成制备了两种合成卤水储备溶液 ,采用等压法和改进的实验装置在 2 5℃下 ,从稀释到溶液中溶质NaCl达到饱和的浓度范围 ,对合成卤水溶液进行了等压测定 ,确定... 根据我国青海一里坪和东台吉乃尔盐湖晶间卤水Li Na K Mg Cl SO4 H2 O体系的组成制备了两种合成卤水储备溶液 ,采用等压法和改进的实验装置在 2 5℃下 ,从稀释到溶液中溶质NaCl达到饱和的浓度范围 ,对合成卤水溶液进行了等压测定 ,确定了它们的水活度aH2 O,和渗透系数 φ ;比较了两种卤水的热力学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揭示了其天然卤水浓度差异的物理化学成因 .用盐湖卤水体系离子作用模型对水活度、渗透系数的计算值与本文的实验数据比较 ,对于一里坪和东台合成卤水 ,渗透系数的标准偏差分别为 0 0 0 78和 0 0 14 5 ;用该模型计算了东台晶间卤水 ,及其在 2 5℃等温蒸发实验不同阶段的浓缩卤水中 ,离子强度从 9 76 6到 2 0 5 2mol·kg-1范围可能析出的盐类的饱和度 ,给出了其变化规律 ,并与文献的盐类沉积和析盐顺序相比较 ,获得了合理一致的结果 ,从而证实了我们在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基础上所发展的盐湖卤水体系模型对描述和预测复杂天然盐湖卤水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和蒸发析盐规律的适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盐湖 卤水体系 Li-Na-K-Mg-Cl-SO4-H2O 渗透系数 等压法 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热力学性质 室温条件
下载PDF
Li_2B_4O_7-MgCl_2(B)-H_2O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等压研究及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爱云 姚燕 +1 位作者 杨吉民 宋彭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89-1094,MJ01,共7页
采用等压法测定了 2 98.15K下Li Mg Cl borate H2 O体系离子强度范围为 0 .0 5 81~ 0 .63 2 0mol·kg-1,MgCl2 不同离子浓度分数的等压摩尔平衡浓度、水活度 ,计算了Li2 B4O7和MgCl2 混合溶液的饱和水蒸汽压、渗透系数等热力学性... 采用等压法测定了 2 98.15K下Li Mg Cl borate H2 O体系离子强度范围为 0 .0 5 81~ 0 .63 2 0mol·kg-1,MgCl2 不同离子浓度分数的等压摩尔平衡浓度、水活度 ,计算了Li2 B4O7和MgCl2 混合溶液的饱和水蒸汽压、渗透系数等热力学性质 .考虑了在不同的总硼浓度范围的硼酸 (H3 BO3 )和硼氧配阴离子 [B(OH) -4,B3 O3 (OH) -4,B4O5(OH) 2 -4]的不同生成反应平衡 .由实验结果对修正的Pitzer渗透系数方程进行了参数化研究 ,提出了一简化的参数化模型 ,减少了模型的经验参数量 ,获得了锂、镁、氯离子与硼物种组合之间、及不同硼氧配阴离子之间的组合相互作用参数 ,用该模型计算的渗透系数值与实验结果取得合理的一致性 ,从而将离子作用模型扩展到对含硼、锂、镁的复杂体系的表述 .对完善含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B4O7-MgCl2-H2O体系 热力学性质 等压法 渗透系数 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盐湖卤水体系
下载PDF
298.15K下Li_2B_4O_7-H_2O体系水蒸汽分压及渗透系数的等压测定和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爱云 姚燕 宋彭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34-1936,共3页
Isopiestic molalities, vapor pressures and osmotic coefficients of aqueous Li 2B 4O 7 solutions from 0.027 5 to 2.939 7 mol/kg were determined at 298.15 K by using an improved apparatus. The rule of the changes in vap... Isopiestic molalities, vapor pressures and osmotic coefficients of aqueous Li 2B 4O 7 solutions from 0.027 5 to 2.939 7 mol/kg were determined at 298.15 K by using an improved apparatus. The rule of the changes in vapor pressure over aqueous Li 2B 4O 7 solutions was revealed,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bond of borate anions with water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NaCl. The different formation reaction equilibria for the species containing boron of boric acid and borate anions B(OH) - 4, B 3O 3(OH) - 4 and B 4O 5(OH) 2- 4 in Li 2B 4O 7(aq) solution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stoichiometric equilibrium constants for the formation reactions of the boron species and the ion-interaction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simultaneously by using Pitzer equations of osmotic coefficient with minor modifications. Sixteen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with a standard deviation 0.005 5 for the ion-interac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压法 渗透系数 饱和蒸汽压 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含硼体系 水溶液
下载PDF
298.15K Li_2B_4O_7-MgCl_2-H_2O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电动势法测定及离子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爱芸 姚燕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1-507,共7页
测定了298.15K下,无液接电池Li-ISE│Li2B4O7(mA)(aq.),MgCl2(mB)(aq.)│AgCl/Ag的电动势,利用测定结果计算了Li2B4O7-MgCl2-H2O体系离子强度在0.05~3mol?kg-1范围内,不同MgCl2离子强度分数的溶液中LiCl的平均活度系数,并给出了其随离... 测定了298.15K下,无液接电池Li-ISE│Li2B4O7(mA)(aq.),MgCl2(mB)(aq.)│AgCl/Ag的电动势,利用测定结果计算了Li2B4O7-MgCl2-H2O体系离子强度在0.05~3mol?kg-1范围内,不同MgCl2离子强度分数的溶液中LiCl的平均活度系数,并给出了其随离子强度I,B4O72-和Mg2+浓度的变化规律.结合以往关于该体系和Li2B4O7-LiCl-H2O,Li2B4O7-H2O体系的等压研究结果,用迭代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Li+-Mg2+-Cl--B4O72--H2O体系的离子相互作用模型进行了研究.具体方法为考虑了该体系在不同的总硼浓度范围H3BO3,B(OH)-4,B3O3(OH)-4和B4O5(OH)42-四种含硼化合物的存在以及各硼化合物间的化学平衡,以修正了的Pitzer渗透系数方程和活度系数方程为基础,对该体系的等压法和电动势法研究结果进行最小二乘拟合,拟合的标准偏差为0.0167,用该模型计算的该体系的渗透系数、活度系数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B4O7-MgCl2-H2O体系 电动势法 等压法 平均活度系数: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下载PDF
基于Pitzer模型的25℃KCl–CsCl–H_2O体系溶解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海霞 曹红翠 +1 位作者 保英莲 周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54-57,共4页
用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计算了25℃KCl–CsCl–H2O体系溶解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合;并且计算了二同号正离子K、Cs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θKCs和二同号电荷和一异号电荷三离子K、Cs、Cl的相互作用参数ψKCsCl分别以±10%变动时,25℃... 用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计算了25℃KCl–CsCl–H2O体系溶解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合;并且计算了二同号正离子K、Cs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θKCs和二同号电荷和一异号电荷三离子K、Cs、Cl的相互作用参数ψKCsCl分别以±10%变动时,25℃三元体系KCl–CsCl–H2O溶解度的变化.计算结果显示,两个参数θKCs与ψKCsCl对KCl和CsCl的溶解度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溶解度预测
下载PDF
基于Pitzer模型的25℃时NaCl-SrCl_2-H_2O和KCl-SrCl_2-H_2O体系溶解度计算(英文)
6
作者 王凤英 胡斌 《盐湖研究》 CSCD 2009年第3期36-39,共4页
用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计算了25℃时NaCl-SrCl2-H2O体系和KCl-SrCl2-H2O体系的溶解度并绘制了相图,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合。结果表明,Pitzer模型能够用于含锶水盐体系的溶解度计算。
关键词 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溶解度
下载PDF
基于Pitzer模型预测Na-K-Ca-Mg-Cl-H_(2)O溶液的密度
7
作者 路淼 李东东 +2 位作者 李武 董亚萍 胡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9-186,共8页
天然水体系的体积性质与压力、温度、组成的相关性(PVTx性质)研究在地球化学、盐湖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密度是卤水最基本的体积性质,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测定,还可以用理论模型进行预测。建立富钾卤水密度与组成、温度的关联模型有助... 天然水体系的体积性质与压力、温度、组成的相关性(PVTx性质)研究在地球化学、盐湖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密度是卤水最基本的体积性质,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测定,还可以用理论模型进行预测。建立富钾卤水密度与组成、温度的关联模型有助于认识钾在复杂卤水中的富集、迁移规律。为了构建基于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的卤水密度预测方法,本文用高精度振荡管密度计测定了常压下KCl、CaCl_(2)纯盐溶液以及最高离子强度为11.8 mol·kg^(-1)的混合溶液在283~323 K下的密度,用所测得的密度通过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拟合得到多温下Pitzer单电解质参数和Pitzer混合参数。用Pitzer模型参数计算了Na-K-Ca-Mg-Cl-H_(2)O体系293~313 K的密度,计算密度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偏差在±0.25%以内,计算的结果整体上要优于文献值,文献在计算中均未考虑Pitzer混合参数项。结果表明,K、Ca、Cl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于Na-K-Ca-Mg-Cl-H_(2)O溶液的密度有显著的影响,本文获得的Pitzer参数反映了这些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可用于计算含有K、Ca、Cl离子的复杂卤水密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天然水 KCL CaCl_(2) 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下载PDF
323.15K下LiCl-Li_2SO_4-H_2O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等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飞飞 姚燕 《盐湖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37-42,共6页
 在50℃下用等压法研究了LiCl和Li2SO4的纯盐水溶液(浓度范围分别为0 8~8 1mol·kg-1,0 7~3 1mol·kg-1)以及LiCl-Li2SO4-H2O混合体系(离子强度范围为1 0~8 6mol·kg-1)的渗透系数和水活度等热力学性质,并与0℃,25℃的...  在50℃下用等压法研究了LiCl和Li2SO4的纯盐水溶液(浓度范围分别为0 8~8 1mol·kg-1,0 7~3 1mol·kg-1)以及LiCl-Li2SO4-H2O混合体系(离子强度范围为1 0~8 6mol·kg-1)的渗透系数和水活度等热力学性质,并与0℃,25℃的数据做了对比,揭示了渗透系数随离子强度、温度及Li2SO4离子浓度分数之间的变化规律。Zdanovskii规则非理想溶液表达式和扩展式可以用来描述该体系等压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根据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拟合求取了50℃下该体系的纯盐参数和混合参数,计算值和实验值相吻合,表明Pitzer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50℃下该体系的热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性质 渗透系数 水活度 等压法 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下载PDF
MgCl_(2)-CaCl_(2)-H_(2)O体系多温下的体积性质研究
9
作者 路淼 陈瀚翔 +1 位作者 边绍菊 胡斌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9-34,共6页
溶液的体积性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控制参数,也是深层海水、盐湖卤水等天然水体系的研究所需要关注的。通过实验测量和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83.15~323.15 K下MgCl_(2)-CaCl_(2)-H_(2)O混合溶液在不同离子强度(I=4.... 溶液的体积性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控制参数,也是深层海水、盐湖卤水等天然水体系的研究所需要关注的。通过实验测量和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83.15~323.15 K下MgCl_(2)-CaCl_(2)-H_(2)O混合溶液在不同离子强度(I=4.5,9.0,13.5 mol·kg^(-1))下的体积性质,包括混合溶液的密度、表观摩尔体积和超额体积,并用Pitzer离子相互模型拟合了MgCl_(2)-CaCl_(2)-H_(2)O混合溶液的体积参数。模型的密度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差值均在±4×10^(-3) g·cm^(-3)以内,表明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镁 氯化钙 体积性质 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下载PDF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vacuum separation of Au-Ag alloy 被引量:3
10
作者 Shuang-ping WANG Jin-yang ZHAO +3 位作者 Bao-qiang XU Ling-xin KONG Wen-long JIANG Bin YA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719-2726,共8页
To provide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product component dependence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 vacuum distillation and giv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guidance for the designing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indust... To provide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product component dependence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 vacuum distillation and giv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guidance for the designing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 volume model(MIVM), the separation coefficient(β) and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composition of Au-Ag alloy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re calculated. Combined with the vapor-liquid equilibrium(VLE) theory, the VLE phase diagrams, including the temperature-composition(T-x) and pressure-composition(p-x) diagrams of Au-Ag alloy in vacuum distillation are plotted. The triple points and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s of gold and silver vapors are calculated as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β decreases and the contents of gold in vapor phase increase with the distill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ing. Low pressures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eparation of Ag and Au.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s of gold and silver is about 450 K in the pressure range of 1-10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 alloy vacuum separation molecular interaction volume model(MIVM) vapor-liquid equilibrium(VLE)phase diagram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
下载PDF
NaCl-KCl-H2O体系的体积性质及其与Pitzer模型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马修臻 胡斌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9-463,共5页
本文用高精度数字式振荡管密度计测定了288~323K范围内NaCl-KCl混合溶液的密度,溶液的离子强度范围从0.1到4mol·kg^-1。用密度实验值计算了三元体系的超额体积并拟合得到了实验温度和浓度范围内的Pitzer模型参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 本文用高精度数字式振荡管密度计测定了288~323K范围内NaCl-KCl混合溶液的密度,溶液的离子强度范围从0.1到4mol·kg^-1。用密度实验值计算了三元体系的超额体积并拟合得到了实验温度和浓度范围内的Pitzer模型参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在±0.0004g·cm^-3以内。用Pitzer模型计算了不同离子强度下三元体系在298.15K下的混合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盐湖卤水 混合体积
原文传递
288.15~323.15 K下氯化锂、硫酸锂溶液的密度及表观摩尔体积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修臻 胡斌 +2 位作者 高丹丹 李武 董亚萍 《盐湖研究》 CSCD 2017年第4期23-32,共10页
用振荡管密度计测定了常压下,温度在288.15-323.15K范围内不同离子强度的LiCl和Li_2SO_4溶液的密度,计算了两种锂盐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观摩尔体积,溶液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18.9)mol·kg-1及(0.03~3.0)mol·kg-1。用Pitzer离子... 用振荡管密度计测定了常压下,温度在288.15-323.15K范围内不同离子强度的LiCl和Li_2SO_4溶液的密度,计算了两种锂盐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观摩尔体积,溶液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18.9)mol·kg-1及(0.03~3.0)mol·kg-1。用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拟合了LiCl和Li_2SO_4不同温度下的的Pitzer单电解质体积参数,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锂 硫酸锂 密度 表观摩尔体积 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原文传递
Li_2SO_4-Na_2SO_4-H_2O和Li_2SO_4-K_2SO_4-H_2O溶液的体积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修臻 胡斌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39-943,938,共6页
本文用高精度数字式振荡管密度计测定了288K至318K温度范围内三元体系Li_2SO_4-Na_2SO_4-H_2O和Li_2SO_4-K_2SO_4-H_2O的密度。溶液的离子强度范围从0. 1到4. 5mol·kg-1,在两种混合溶液中Na_2SO_4和K_2SO_4的离子强度分数为0. 2,0.... 本文用高精度数字式振荡管密度计测定了288K至318K温度范围内三元体系Li_2SO_4-Na_2SO_4-H_2O和Li_2SO_4-K_2SO_4-H_2O的密度。溶液的离子强度范围从0. 1到4. 5mol·kg-1,在两种混合溶液中Na_2SO_4和K_2SO_4的离子强度分数为0. 2,0. 4,0. 6和0. 8。用密度实验值拟合得到了不同温度下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混合参数θ~V和ψ~V,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在±0. 002 g·cm-3以内。用Pitzer模型计算了不同离子强度下三元体系的混合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盐湖卤水 硫酸锂 混合体积
原文传递
Electronic Casimir–Polder Force in a One-dimensional Tight-Binding Nanowire at Finite Temperature
14
作者 杨慧 杨立平 郑泰玉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541-546,共6页
We study the effect of two non-interacting impurity atoms near by a one-dimensional nanowire, which is modeled as a tight-binding hopping model. The virtual single-electron hopping between two impurities will induce a... We study the effect of two non-interacting impurity atoms near by a one-dimensional nanowire, which is modeled as a tight-binding hopping model. The virtual single-electron hopping between two impurities will induce an additional energy depending on the distance of two impurities, which gives a electronic Casimir–Polder effect. We find that the Casimir–Polder force between the two impurities decreases with the impurity-impurity distance exponentially.And the effects of nanowire and finite temperature on the Casimir–Polder force are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ic Casimir-Polder force tight-binding nanowire finite 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