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1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离散余弦变换的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偏差建模方法
1
作者 常正平 李学文 +3 位作者 严康赫 李晓锋 罗群 王仲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09,共9页
为能够更精确、高效地表达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制造偏差建模方法。首先,对构件理论表面进行离散化得到网格模型,计算网格模型节点与对应区域实测点云数据的法向距离以表征制造偏差,进而得到复... 为能够更精确、高效地表达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制造偏差建模方法。首先,对构件理论表面进行离散化得到网格模型,计算网格模型节点与对应区域实测点云数据的法向距离以表征制造偏差,进而得到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偏差场,实现了理论模型与实测数据的融合。其次,采用二维离散余弦正变换,将制造偏差场分解为一系列偏差模态的线性组合,并结合离散余弦变换的能量集中特性与核函数的正交性,对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偏差场组成模态进行识别与筛选,确定了构成制造偏差场的关键模态。然后,对确定的制造偏差场关键模态进行离散余弦逆变换,并重构制造偏差场,实现了构件制造偏差场的数据精简,该方法在保证重构模型精度的同时减少了计算复杂度与数据存储量。最后,通过复合材料蒙皮构件开展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点云数据网格尺寸与重构精度、偏差模态总数成反比,当数据删减率为60.54%时,其相对重构误差为7.62%。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偏差建模方法可精确、高效地表征复合材料构件的制造偏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复合材料构件 制造偏差 模态识别
下载PDF
基于ESPCN的离散余弦变换单像素成像方法
2
作者 潘剑 龙佳乐 +2 位作者 张建民 黎在铭 黄昊铭 《光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单像素成像是一种通过少量像素测量重建图像的技术,具备高度灵活性。然而由于每个像素是间接测量的,图像重建质量可能不如传统直接成像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将离散余弦变换(DCT)与高效亚像素卷积神经网络(ESPCN)相结合的单像素成像方法... 单像素成像是一种通过少量像素测量重建图像的技术,具备高度灵活性。然而由于每个像素是间接测量的,图像重建质量可能不如传统直接成像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将离散余弦变换(DCT)与高效亚像素卷积神经网络(ESPCN)相结合的单像素成像方法。通过DCT对少量像素测量进行频域分解,获取低分辨率的频域特征表示,保留了关键的频率信息。ESPCN通过亚像素卷积层将低频特征映射到高分辨率图像,从而实现高质量重构。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网络在提高图像的信噪比与结构相似度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分辨率,证明了该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像素成像 亚像素 卷积神经网络 离散余弦变换 图像重建
原文传递
离散组合分数余弦变换
3
作者 胡蕴超 茹艺 《理论数学》 2025年第1期171-179,共9页
分数余弦变换是现代信号处理的常用工具,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本文将以离散分数余弦变换(DFrCT)为研究对象,获得新的离散分数余弦变换——离散组合分数余弦变换(DCFrCT)。信号的离散组合余弦变换(DCCT)是信号的正向离散余弦变换(DCT)和逆... 分数余弦变换是现代信号处理的常用工具,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本文将以离散分数余弦变换(DFrCT)为研究对象,获得新的离散分数余弦变换——离散组合分数余弦变换(DCFrCT)。信号的离散组合余弦变换(DCCT)是信号的正向离散余弦变换(DCT)和逆向离散余弦变换(IDCT)的线性组合。本文中引入的离散组合分数式余弦变换是DCCT到分数域的推广,可以看作是正向DFrCT和逆向DFrCT的线性组合。并在不同的分数阶下给出了信号的恢复方案,得到了在不同分数阶下的仿真结果。Fractional cosine transform is a common tool in modern signal processing and has been widely developed. This paper takes discrete fractional cosine transform (DFr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obtains a new discrete fractional cosine transform—discrete combined fractional cosine transform (DCFrCT). The discrete combined cosine transform (DCCT) of a signal is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the forwar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and the revers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IDCT) of the signal. The discrete composite fractional cosine transform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s a generalization of DCCT to fractional domain and can be regarded as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forward DFrCT and backward DFrCT. The signal recovery scheme is given in different fractional order,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t different fractional orders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分数余弦变换 离散组合分数余弦变换 离散组合分数余弦变换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特征融合的无监督视频目标分割
4
作者 王玉琛 樊佳庆 宋慧慧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5年第2期395-402,共8页
无监督视频目标分割任务旨在对没有人工提供第一帧的目标分割真值掩膜的情况下,对视频中的前景对象进行定位和分割。现有的方法主要关注提高分割精度上,而忽略了内存和计算成本。通常,现有的方法只在空间域内根据重要性对特征进行增强,... 无监督视频目标分割任务旨在对没有人工提供第一帧的目标分割真值掩膜的情况下,对视频中的前景对象进行定位和分割。现有的方法主要关注提高分割精度上,而忽略了内存和计算成本。通常,现有的方法只在空间域内根据重要性对特征进行增强,忽略了特征在频域中的差异性。此外,现有方法也没有充分利用全局语义信息来引导视频目标的分割。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特征融合的轻量级无监督视频目标分割网络。首先,使用轻量的骨干网络同时提取外观与运动特征;接着,设计了离散余弦变换特征融合模块,用于对外观与运动特征的融合与增强;然后,利用大核卷积全局语义引导模块对大核卷积分解,在降低计算量的同时,保持提取全局语义信息的能力;最后,在全局语义信息的引导下逐级聚合频域增强后的多级特征,最终得到精确的分割结果。通过上述设计,论文方法最终只有14.7 M参数量。论文在DAVIS2016、FBMS和DAVSOD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评测,实验结果充分表明,论文方法在J&F、MAE和Fm等多个指标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性能;同时,保持了高效的推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视频目标分割 离散余弦变换 注意力机制 频域分析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直方图的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桑庆兵 刘新会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图像的DCT系数直方图能够反映模糊图像的失真情况。一种新的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算法为:首先对失真图像采用DCT变换,得到其系数矩阵;其次对其系数矩阵进行统计得到直方图,进而得到直方图对应的曲线;最后由直方图的曲线构造出评价无... 图像的DCT系数直方图能够反映模糊图像的失真情况。一种新的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算法为:首先对失真图像采用DCT变换,得到其系数矩阵;其次对其系数矩阵进行统计得到直方图,进而得到直方图对应的曲线;最后由直方图的曲线构造出评价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具有优越的性能,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保持高度一致,在数据库LIVE上,SROCC和CC的系数值均达到0.95,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图像质量评价 无参考质量评价 dct变换 dct系数直方图
下载PDF
基于使用轻量级流算法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变换多媒体内容加密
6
作者 李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针对实时安全系统中多媒体内容加密时由于数据量较大而导致计算开销非常大的问题,为了综合考虑安全性及实时性,提出了基于使用轻量级流算法的DCT余弦转换多媒体内容加密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轻量、快速的加密算法,通过将明文划分成不同... 针对实时安全系统中多媒体内容加密时由于数据量较大而导致计算开销非常大的问题,为了综合考虑安全性及实时性,提出了基于使用轻量级流算法的DCT余弦转换多媒体内容加密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轻量、快速的加密算法,通过将明文划分成不同部分并且使用流加密算法对信息的每个部分分别进行加密;然后,基于设计部分加密方案的三项基本原则和对抗部分加密攻击,提出了两种DCT变换系数的部分加密方案;最后,通过峰值信噪比对部分加密攻击的安全性和性能的分析评估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A5/1和W7两种较为先进的流密码算法及另外两种加密模式(DC系数加密和无变换加密),提出的流加密算法和两种DCT加密方案更加适用于要求高速计算和足够安全的多媒体实时安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流加密算法 部分加密 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变换 多媒体内容 A5 1 W7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DCT)编码在地震勘探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刘财 王培茂 +21 位作者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7-282,共6页
利用离散余弦变换和游程编码技术相结合进行地震数据体的压缩研究,指出该技术是一种有损压缩技术。对于不同的松散度、信噪比等的数据其压缩比是不同的。在压缩过程中对层间信息和高频成分有一定的损失,损失的程度与数据的压缩比有直接... 利用离散余弦变换和游程编码技术相结合进行地震数据体的压缩研究,指出该技术是一种有损压缩技术。对于不同的松散度、信噪比等的数据其压缩比是不同的。在压缩过程中对层间信息和高频成分有一定的损失,损失的程度与数据的压缩比有直接关系。压缩越大,则数据的损失就越严重,压缩比大到一定程度时,数据恢复后就改变了原有的特征,所以一定要取的适度,这与数据的波形误差与频谱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dct 编码 地震勘探 数据压缩 量化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化磁极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凤旭 张兴洲 +1 位作者 张凤琴 孟令顺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9-1026,共8页
针对提高磁异常化磁极的质量问题,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化磁极方法.以位场余弦变换谱分析为基础,从理论上推导了基于DCT的二度和三度体总场磁异常化磁极转换公式.在倾斜板状体模型实验中,化磁极误差小于0.001 nT,具有较高的精度... 针对提高磁异常化磁极的质量问题,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化磁极方法.以位场余弦变换谱分析为基础,从理论上推导了基于DCT的二度和三度体总场磁异常化磁极转换公式.在倾斜板状体模型实验中,化磁极误差小于0.001 nT,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单球体及多球体模型实验中,采用基于DCT的化磁极方法在5°倾斜磁化时就可以取得较好的化磁极结果,15°时化磁极的效果更加明显,其等值线的形态、幅值以及所反映的磁性体的水平位置都得到较好的恢复;这说明,采用本文方法进行化磁极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磁异常 化磁极 位场余弦变换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
9
作者 王晓淼 张玉金 +2 位作者 张涛 田瑾 吴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0-2238,共9页
为了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从频域的角度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引入对抗初始化生成模块,根据系统的鲁棒性自适应地生成初始化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图像特征,有效避免灾难性过拟合.对样本进行随机谱变换,... 为了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从频域的角度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引入对抗初始化生成模块,根据系统的鲁棒性自适应地生成初始化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图像特征,有效避免灾难性过拟合.对样本进行随机谱变换,将样本从空间域变换至频谱域,通过控制频谱显著性提高模型的迁移与泛化能力.在CIFAR-10与CIFAR-100数据集上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以ResNet18为目标网络,面对PGD-10攻击时,本文方法在CIFAR-10上的鲁棒精度较现有方法提升了2%~9%,在CIFAR-100上提升了1%~9%.在面对PGD-20、PGD-50、C&W等其他攻击以及架构更复杂的模型时,均取得了类似的效果.提出方法在避免灾难性过拟合现象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快速对抗训练 离散余弦变换(dct) 鲁棒性 样本初始化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域隐藏算法隐藏容量与频域系数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建全 谢勍 田立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3-965,974,共4页
隐藏容量、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是信息隐藏系统的几个关键性指标,选择不同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对DCT域隐藏算法的这些指标影响很大。分析了不同DCT系数的视觉感知特性和DCT逆变换的相互干扰性对嵌入容量的影响,并给出了DCT域隐藏算... 隐藏容量、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是信息隐藏系统的几个关键性指标,选择不同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对DCT域隐藏算法的这些指标影响很大。分析了不同DCT系数的视觉感知特性和DCT逆变换的相互干扰性对嵌入容量的影响,并给出了DCT域隐藏算法隐藏容量与所选择的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JPEG压缩不变性给出了嵌入信息抗压缩的鲁棒性与嵌入位置无关的结论,可为提高嵌入容量提供参考。仿真实验结果有效地支持了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实验还证明在有噪声干扰下这一结论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嵌入容量 频域系数 压缩不变性 离散余弦变换 变换
下载PDF
采用量化离散余弦变换系数检测视频单帧连续多次复制-粘贴篡改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晶 黄添强 +1 位作者 赖玥聪 卢贺楠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56-1361,共6页
目前大多数时域视频帧复制粘贴篡改检测算法都是针对至少20帧以上的视频子序列的复制粘贴篡改,而对单帧复制粘贴篡改无法判断。而根据人眼视觉感知的特性,修改视频内容需要至少15帧以上的帧操作,因此篡改帧想通过单帧复制粘贴篡改来达... 目前大多数时域视频帧复制粘贴篡改检测算法都是针对至少20帧以上的视频子序列的复制粘贴篡改,而对单帧复制粘贴篡改无法判断。而根据人眼视觉感知的特性,修改视频内容需要至少15帧以上的帧操作,因此篡改帧想通过单帧复制粘贴篡改来达到想要的效果,必须进行连续多次粘贴操作。为了检测这种篡改方式,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化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的视频单帧连续多次复制-粘贴篡改检测算法。首先,将视频转换为图像,采用量化后的DCT系数作为视频帧图像特征向量,并通过计算巴氏(Bhattacharyya)系数来衡量两相邻帧帧间相似度;再设定阈值来判断两相邻帧帧间相似度是否有异常,最后根据出现相似度异常的帧是否连续,以及连续出现的帧数来判断视频是否经过篡改,并定位篡改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不同场景的视频都能检测,不仅检测速度快,而且不受再压缩因素影响,算法的正确率高、漏检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篡改检测 单帧复制粘贴 离散余弦变换 帧间相似度 BHATTACHARYYA系数
下载PDF
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加密图像水印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冬梅 方景杰 李雪琴 《电视技术》 2024年第6期214-218,共5页
将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算法与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的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相结合,得到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加密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先对嵌入水印进行AES加密,再在DCT域... 将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算法与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的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相结合,得到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加密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先对嵌入水印进行AES加密,再在DCT域将加密后的水印嵌入载体图像。提取水印时,算法先对嵌入信息的载体图像进行DCT变换,再在DCT域完成嵌入信息提取,最后对提取的密文信息进行AES解密,得到嵌入水印。通过抗攻击能力分析,证明该算法能够同时保证嵌入信息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加密标准(AES) 离散余弦变换(dct) 水印嵌入 水印提取 抗攻击能力
下载PDF
H.263中全零离散余弦变换系数的预先判别
13
作者 石峻 余松煜 陈颖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04-1407,共4页
为减少编码器的运算量 ,对量化后离散余弦变换 ( DCT)系数全为零的块进行预先判断 ,从而不对其做相应的 DCT变换与量化 ,提出了预先判断全零 DCT系数块的方法 .在分析现有判别方法对全零系数块的误判与漏判的基础上 ,从二维 DCT变换的... 为减少编码器的运算量 ,对量化后离散余弦变换 ( DCT)系数全为零的块进行预先判断 ,从而不对其做相应的 DCT变换与量化 ,提出了预先判断全零 DCT系数块的方法 .在分析现有判别方法对全零系数块的误判与漏判的基础上 ,从二维 DCT变换的公式出发 ,给出了误判与漏判的判别准则 ,并以这一准则为指导 ,提出了一种在保证不出现误判的条件下减少漏判的新方法 ,提高了判别效率 .给出了具有一般表示的判别式 ,可以应用于不同尺寸的变换块 ,同时给出了另一个判别效率更高的经验判别式 .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供的判别方法提高了全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量化 全零系数 多媒体视频 图像编码 系数判别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数字水印的尺度系数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建伟 吴伟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68-370,共3页
数字水印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多媒体产品的版权的技术,基于离散余弦变换数字水印是一种鲁棒性较好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尺度系数,直接决定了水印不可见性的质量.对该系数的取值及其对水印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把需要嵌入水印... 数字水印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多媒体产品的版权的技术,基于离散余弦变换数字水印是一种鲁棒性较好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尺度系数,直接决定了水印不可见性的质量.对该系数的取值及其对水印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把需要嵌入水印的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然后选择变换后的低频系数作为水印的嵌入位置并将二值化的水印图像放入,最后通过改变尺度系数得到不同的水印图像.对该嵌入不同尺度系数的水印图像进行比较,得出尺度系数的取值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数字水印嵌入方法在尺度系数小于0.0001时,其水印具有更好的不可见性,从而具有更实际的版权保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水印 离散余弦变换 尺度系数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图像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及支撑向量机技术
15
作者 许将军 赵辉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468-470,475,共4页
高光谱遥感图像具有波谱连续,维数高的特点.当样本较少时,在原始特征空间采用传统的统计识别方法分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1].经研究发现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小样本高维的非线性分类问题.一是将原始空间通过离散余弦变换(DCT)压缩到低维空间... 高光谱遥感图像具有波谱连续,维数高的特点.当样本较少时,在原始特征空间采用传统的统计识别方法分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1].经研究发现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小样本高维的非线性分类问题.一是将原始空间通过离散余弦变换(DCT)压缩到低维空间,再用统计识别方法分类;二是利用支撑向量机的内积函数,将原始空间映射到高维空间,使其在新的特征空间线性分类.实验表明,这两种方法比利用马氏距离判别法直接对原始图像分类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dct) 支撑向量机 高光谱遥感图像
下载PDF
结合离散余弦变换与离散小波变换的无损彩色图像加密算法
16
作者 文小爽 徐源音 +1 位作者 吴昊 张露 《软件导刊》 2024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为使图像在网络中进行安全传输,结合频域领域的图像加密相关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将明文图像划分为三基色分量,执行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得到DC和AC置乱序列;然后对置乱矩阵执行二维离散小波变换(DWT)得到4个子带矩... 为使图像在网络中进行安全传输,结合频域领域的图像加密相关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将明文图像划分为三基色分量,执行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得到DC和AC置乱序列;然后对置乱矩阵执行二维离散小波变换(DWT)得到4个子带矩阵,并对置乱后的子带执行逆二维小波变换得到用于扩散的二进制矩阵;接下来将二维十进制矩阵转化为三维二进制矩阵,并对两个二进制矩阵执行异或运算,将其转化为二维十进制矩阵;最后进行扩散操作得到密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抵抗明文攻击与非法者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图像加密 离散余弦变换 离散小波变换 三维混沌系统
下载PDF
一种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系数快速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杏英 黄华灿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研究二维离散余弦变换与二维离散哈脱莱变换间的关系,基于二维哈脱莱变换算法,提出一种计算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系数的快速算法.该算法使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算法复杂度大大降低,从而大幅度提高二维余弦变换的速度.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离散哈脱莱变换 复杂度 降低 快速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DCT)在彩色图像盲水印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帅 鲍旭东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7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研究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图像水印技术在彩色图像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DCT域的彩色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水印不可见和鲁棒性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水印的盲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很好地保护图像的质量,并且对常用的... 研究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图像水印技术在彩色图像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DCT域的彩色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水印不可见和鲁棒性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水印的盲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很好地保护图像的质量,并且对常用的图像处理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离散余弦变换(OCT) 彩色图像 鲁棒性 盲提取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编码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鲁业频 李凤亭 +1 位作者 陈兆龙 朱仁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1974年由Ahmed和Rao提出的离散余弦变换,至今已有30年历史。此间,DCT编码已发展成为JPEG、MPEG、H.26x等图像/视频编码标准中的核心。尽管Shapiro的EZW以及Said等人的SPIHT小波编码的成功应用,对传统的DCT编码提出了挑战,但Xiong等人利... 1974年由Ahmed和Rao提出的离散余弦变换,至今已有30年历史。此间,DCT编码已发展成为JPEG、MPEG、H.26x等图像/视频编码标准中的核心。尽管Shapiro的EZW以及Said等人的SPIHT小波编码的成功应用,对传统的DCT编码提出了挑战,但Xiong等人利用嵌入式DCT块变换之间的直流相关性,以及对DCT后的系数进行策略性重组或层式DCT同样具有小波多分辨率图像的分解特性。此外,基于层次嵌入式DCT、形状自适应DCT、截短DCT、感兴趣区域支撑DCT以及形态DCT等改进形式的编码,都是将基于DCT变换编码推向更高层次。就DCT改进的变换,以及DCT系数的应用,如利用DCT系数实现信息隐藏等,也使得基于常规的DCT变换编码有了更广阔的应用与发展空间,文章就此作了广泛的比较和深入的研究,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dct系数 多分辨率分解 区域编码 数字水印 形态dct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磁位谱分析及磁异常导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凤旭 张凤琴 +1 位作者 孟令顺 刘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7-304,共8页
针对提高磁异常导数的计算精度,提出磁位离散余弦变换谱的分析方法.根据重磁位场的泊松公式,利用余弦变换给出磁位与磁场分量间的余弦变换谱关系,推导出磁异常n阶导数的余弦变换谱公式.利用余弦变换法计算的无限长水平圆柱体磁异常水平... 针对提高磁异常导数的计算精度,提出磁位离散余弦变换谱的分析方法.根据重磁位场的泊松公式,利用余弦变换给出磁位与磁场分量间的余弦变换谱关系,推导出磁异常n阶导数的余弦变换谱公式.利用余弦变换法计算的无限长水平圆柱体磁异常水平和垂向一阶导数的最大误差分别为-0.28 nT/m、0.47 nT/m;水平一阶导数的误差一般在-3.57%-3.27%之间,垂向一阶导数的误差一般在-1.94%-1.88%之间;计算的磁异常一阶导数值与理论值大致重合,而且不受有效磁化倾角的影响.而Fourier变换法计算的水平和垂向一阶导数最大误差分别为-10.62 nT/m1、4.42 nT/m,计算曲线与理论曲线偏离大,受磁化倾角的影响也较大.这说明与Fourier变换法相比,余弦变换法计算的异常导数精度高,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磁位 磁异常导数 计算精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