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一个口令认证协议的可攻击性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3
1
作者 柯芳芳 唐西林 章启恒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2-143,146,共3页
RheeHS等人(Computer Standards & Interfaces,2009,No.1)提出的协议使用移动设备代替智能卡记忆数据降低风险和成本,但该协议仍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该问题,基于Chan-Cheng攻击案例,指出该协议难以抵抗假冒攻击和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RheeHS等人(Computer Standards & Interfaces,2009,No.1)提出的协议使用移动设备代替智能卡记忆数据降低风险和成本,但该协议仍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该问题,基于Chan-Cheng攻击案例,指出该协议难以抵抗假冒攻击和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为克服这些缺陷,给出一种改进方案,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案可以有效抵抗上述2种攻击,并能保证其口令的秘密性及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令认证 智能卡 假冒攻击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下载PDF
一个具有完备前向安全性的基于口令认证密钥协商方案 被引量:3
2
作者 郝卓 俞能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9-593,共5页
在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环境中,基于口令的认证密钥协商方案是一项基本的安全防护机制.对一个已有的基于口令的认证密钥协商方案[Chen T H,Hsiang H C,Shih W K.Securityenhancement on an improvement on two remote user authentication s... 在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环境中,基于口令的认证密钥协商方案是一项基本的安全防护机制.对一个已有的基于口令的认证密钥协商方案[Chen T H,Hsiang H C,Shih W K.Securityenhancement on an improvement on two remote user authentication schemes using smart cards.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2011,27(4):337-380]做了安全分析,指出其易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并且不具备完备的前向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安全性增强的远程口令认证密钥协商方案.所提出的方案继承了已有方案的优良性质,能够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并且具有完备的前向安全性.经过安全分析,论证了所提出的方案具有强安全性,适合于在分布式环境中对用户和服务器提供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密钥协商 口令认证 完备前向安全性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下载PDF
对两个基于智能卡的口令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薛锋 汪定 +1 位作者 王立萍 马春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07-2009,2021,共4页
身份认证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智能卡的口令认证协议由于实用性较强而成为近期研究热点。采用基于场景的攻击技术,对最近新提出的两个基于智能卡的口令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对Liao等身份鉴别方案的分析与... 身份认证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智能卡的口令认证协议由于实用性较强而成为近期研究热点。采用基于场景的攻击技术,对最近新提出的两个基于智能卡的口令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对Liao等身份鉴别方案的分析与改进"(潘春兰,周安民,肖丰霞,等.对Liao等人身份鉴别方案的分析与改进.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4):110-112)中提出的认证协议无法实现所声称的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指出"基于双线性对的智能卡口令认证改进方案"(邓粟,王晓峰.基于双线性对的智能卡口令认证改进方案.计算机工程,2010,36(18):150-152)中提出的认证协议无法抗拒绝服务(DoS)攻击和内部人员攻击,且口令更新阶段存在设计缺陷。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口令认证协议都存在严重安全缺陷,不适合安全需求较高的应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证 智能卡 认证协议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
下载PDF
面向物联网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研究综述
4
作者 王凯 董建阔 +2 位作者 肖甫 吉欣仪 胡昕 《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2-16,共15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由大量连接的对象或设备组成的一种新型互联网络。物联网中的物理对象或传感设备能够收集周围环境产生的敏感数据,然后通过不安全的公开信道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因此,必须创建安全的媒介来保护...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由大量连接的对象或设备组成的一种新型互联网络。物联网中的物理对象或传感设备能够收集周围环境产生的敏感数据,然后通过不安全的公开信道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因此,必须创建安全的媒介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遭受敌手的攻击。在这方面,认证密钥协商(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AKA)协议能够实现网络通信实体之间的相互认证,并生成一个共享的对称会话密钥,用于加密未来传送的数据。首先,回顾了一些面向物联网应用场景提出的AKA协议,这些AKA协议使用椭圆曲线密码学或切比雪夫混沌映射密码机制作为构建模块进行设计。随后,列举了这些AKA协议容易遭受的攻击和缺乏的安全属性。最后,针对设计安全高效的AKA协议提出了几条有用的建议,这些建议有助于AKA协议设计者实现其所声称的安全功能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安全认证 密钥协商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数据安全 会话密钥
下载PDF
一种适于受限资源环境的远程用户认证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4
5
作者 汪定 马春光 +1 位作者 翁臣 贾春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20-2526,共7页
该文讨论了Fang等人(2011)新近提出的一个安全高效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用户口令认证方案,指出原方案无法实现所声称的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对平行会话攻击和已知密钥攻击是脆弱的,并且存在用户口令更新友好性差问题。给出一个改进方案,对... 该文讨论了Fang等人(2011)新近提出的一个安全高效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用户口令认证方案,指出原方案无法实现所声称的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对平行会话攻击和已知密钥攻击是脆弱的,并且存在用户口令更新友好性差问题。给出一个改进方案,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和效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弥补了原方案的安全缺陷,保持了较高的效率,适用于安全需求较高的资源受限应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证 智能卡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平行会话攻击
下载PDF
对三个多服务器环境下匿名认证协议的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汪定 李文婷 王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37-1952,共16页
设计安全、高效的多服务器环境下匿名身份认证协议是当前安全协议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广泛接受的攻击者模型,对多服务器环境下的3个代表性匿名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1)Wan等人的协议无法实现所声称的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且未实... 设计安全、高效的多服务器环境下匿名身份认证协议是当前安全协议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广泛接受的攻击者模型,对多服务器环境下的3个代表性匿名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1)Wan等人的协议无法实现所声称的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且未实现用户匿名性和前向安全性;(2)Amin等人的协议同样不能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且不能提供匿名性,对两种破坏前向安全性的攻击是脆弱的;(3)Reedy等人的协议不能抵抗所声称的用户仿冒攻击和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且无法实现用户不可追踪性.突出强调这些协议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违反协议设计的3个基本原则:公钥原则、用户匿名性原则和前向安全性原则.明确协议的具体失误之处,并提出相应修正方法.王平(1961-),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CCF专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安全,系统软件,物联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服务器环境 认证协议 匿名性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前向安全性
下载PDF
无线双向安全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杰华 刘会平 +1 位作者 邵浩然 夏海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39-2643,2699,共6页
为确保无线环境下多用户与服务器的正确连接,设计实现一种无线双向安全认证系统,该系统能稳定有效地运行于实际环境中。通过使用Hash函数对用户认证信息进行加密的方式,确保信息传输安全,对用户进行匿名保护;利用计数器替代时间戳来验... 为确保无线环境下多用户与服务器的正确连接,设计实现一种无线双向安全认证系统,该系统能稳定有效地运行于实际环境中。通过使用Hash函数对用户认证信息进行加密的方式,确保信息传输安全,对用户进行匿名保护;利用计数器替代时间戳来验证消息的有效性,解决众多设备网络时间同步困难的问题,避免无线网络中重放攻击的危险。运算量以及运算时间的对比分析表明,相比其它方法,该系统具有运算量较少、运行时间较短的优点,能有效提高该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认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认证系统 HASH函数 计数器 伪装攻击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基于Hash函数的无线双向安全认证方案
8
作者 王杰华 刘会平 +1 位作者 邵浩然 夏海燕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5-209,共5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中,为了确保合法用户的正确识别连接,在WenLi认证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无线双向安全认证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发送包序列号代替时间戳,避免网络延时对认证过程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中,为了确保合法用户的正确识别连接,在WenLi认证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无线双向安全认证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发送包序列号代替时间戳,避免网络延时对认证过程产生影响,且不需要设备之间时钟的严格同步。安全性与运算量的对比分析表明,较Wen-Li方案,所提方案能有效避免各种常见的网络攻击,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运算量较小,计算复杂度较低,能有效降低实际系统的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认证 HASH函数 包序列号 中间人攻击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钥匙的双向身份鉴别方案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文成 周安民 王祥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9年第2期156-158,167,共4页
通过改进鉴别方案的安全策略和身份鉴别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USB Key的可有效对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和内部攻击的改进方案。安全性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方案保持了非存储数据型鉴别方案特点,且没有增加计算代价,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电子钥匙 鉴别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内部攻击 密钥协商
下载PDF
对两个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匿名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锋 汪定 +1 位作者 曹品军 李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24-3428,3436,共6页
针对设计安全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匿名认证协议的问题,基于广泛接受的攻击者能力假设,采用基于场景的攻击技术,对新近提出的两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的双因子匿名身份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刘聪等提出的协议(刘聪,高峰... 针对设计安全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匿名认证协议的问题,基于广泛接受的攻击者能力假设,采用基于场景的攻击技术,对新近提出的两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的双因子匿名身份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刘聪等提出的协议(刘聪,高峰修,马传贵,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有匿名性的用户认证协议.计算机工程,2012,38(22):99-103)无法实现所声称的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且在协议可用性方面存在根本性设计缺陷;指出闫丽丽等提出的协议(闫丽丽,张仕斌,昌燕.一种传感器网络用户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34(10):2342-2344)不能抵抗用户仿冒攻击和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且无法实现用户不可追踪性。结果表明,这两个匿名身份认证协议都存在严重安全缺陷,不适于在实际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证 双因子协议 匿名性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用户仿冒攻击
下载PDF
面向多网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因素认证协议 被引量:48
11
作者 王晨宇 汪定 +1 位作者 王菲菲 徐国爱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3-700,共1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领域.身份认证为用户安全地访问传感器节点中的实时数据提供了基本安全保障,是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前向安全性属于系统安全的最后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领域.身份认证为用户安全地访问传感器节点中的实时数据提供了基本安全保障,是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前向安全性属于系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系统被攻破后的损失,因此一直被学术及工业界视为重要的安全属性.设计面向多网关的可实现前向安全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因素身份认证协议是近年来安全协议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多网关无线传感器网络身份认证协议往往应用于高安全需求场景,一方面需要面临强大的攻击者,另一方面传感器节点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却十分有限,这给如何设计一个安全的多网关无线传感器网络身份认证协议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大量的多网关身份认证协议被提出,但大部分都随后被指出存在各种安全问题.2018年,Ali等人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农业监测的多因素认证协议,该协议通过一个可信的中心(基站)来实现用户与外部的传感器节点的认证;Srinivas等人提出了一个通用的面向多网关的多因素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不需要一个可信的中心,而是通过在网关之间存储共享秘密参数来完成用户与外部传感器节点的认证.这两个协议是多网关无线传感器网络身份认证协议的典型代表,分别代表了两类实现不同网关间认证的方式:1)基于可信基站,2)基于共享秘密参数.分析指出这两个协议对离线字典猜测攻击、内部攻击是脆弱的,且无法实现匿名性和前向安全性.鉴于此,本文提出一个安全增强的可实现前向安全性的面向多网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因素认证协议.该协议采用Srinivas等协议的认证方式,即通过网关之间的共享秘密参数完成用户与外部传感器节点的认证,包含两种典型的认证场景.对新协议进行了BAN逻辑分析及启发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实现了双向认证,且能够安全地协商会话密钥以及抵抗各类已知的攻击.与相关协议的对比结果显示,新协议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效率,适于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网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口令认证协议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仿冒攻击 前向安全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络中基于非抗窜扰智能卡的双因素认证协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庆璇 汪定 《信息对抗技术》 2022年第2期16-37,共22页
智能卡是最为常见的密码设备之一,因其抗窜扰特性,智能卡常常被用于电子商务、医疗健康以及物联网等高安全需求的领域中为安全提供服务。随着侧信道攻击、逆向工程等技术的发展,研究表明智能卡内保存的参数可恢复,使其不再具有抗窜扰特... 智能卡是最为常见的密码设备之一,因其抗窜扰特性,智能卡常常被用于电子商务、医疗健康以及物联网等高安全需求的领域中为安全提供服务。随着侧信道攻击、逆向工程等技术的发展,研究表明智能卡内保存的参数可恢复,使其不再具有抗窜扰特性,因而,基于非抗窜扰智能卡假设的多因素认证协议设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此,研究了在无线传感网络中典型的多因素协议,指出其不能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和中间人攻击、无法实现双向认证,以及不能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无法实现用户匿名性等问题。为克服这些缺陷,在非抗窜扰智能卡假设下,结合哈希链技术提出了一类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双因素认证协议,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给出了严格的安全证明。与现有无线传感网络环境下多因素认证协议相比,该协议在保持较低计算开销的同时,实现了更高的安全性,适于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因素认证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 非抗窜扰智能卡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匿名性
下载PDF
Park等远程用户认证协议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琪 陈德人 于秀源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77-1882,共6页
2009年Park等提出了一个高效远程用户认证协议,并宣称这是第一个能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的基于智能卡的口令认证方案,具有不需要存储口令表、没有时间戳、传输和计算量小等优点.然而,本文指出了他们的方案无法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和伪... 2009年Park等提出了一个高效远程用户认证协议,并宣称这是第一个能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的基于智能卡的口令认证方案,具有不需要存储口令表、没有时间戳、传输和计算量小等优点.然而,本文指出了他们的方案无法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和伪造攻击.为克服其安全性缺陷,提出了不影响原方案功能的、基于随机数和基于时间戳的两个认证协议.技术分析表明提出的改进方案是安全、高效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卡 远程用户认证 双向认证 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