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9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子引发与引发种子药剂处理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阳 袁会珠 +1 位作者 闫晓静 杨代斌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种子引发和种子药剂处理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生产措施。种子引发能够提高种子的萌发活力,提高种子和长出幼苗对逆境胁迫的抵抗力,而种子药剂处理可以防治作物早期病虫害。因此,这两种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均符合现代农业精量播种的需... 种子引发和种子药剂处理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生产措施。种子引发能够提高种子的萌发活力,提高种子和长出幼苗对逆境胁迫的抵抗力,而种子药剂处理可以防治作物早期病虫害。因此,这两种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均符合现代农业精量播种的需求。在此条件下,种子引发和种子药剂处理两种种子处理技术的结合,包括药剂对引发种子的处理方式以及种子药剂处理对引发种子的安全性是种子生产企业和种子处理药剂生产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不同种子引发技术、种子引发对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药剂对引发种子的不同处理方式,并对这两种技术相结合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引发 种子药剂处理 种子萌发 抗逆性 种子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成熟期对花椰菜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朱世杨 刘庆 +1 位作者 钟伟杰 唐征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471,共8页
花椰菜种子收获时常依据经验进行,易导致采收时期不当,对种子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为研究花椰菜杂交种子成熟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确定适宜的种子收获期,本研究以花椰菜品种瓯松60天为材料,分析了授粉后40、45、50、55、60、65 d不同成... 花椰菜种子收获时常依据经验进行,易导致采收时期不当,对种子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为研究花椰菜杂交种子成熟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确定适宜的种子收获期,本研究以花椰菜品种瓯松60天为材料,分析了授粉后40、45、50、55、60、65 d不同成熟期种子物理性状、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成熟期延长,种子含水量、鲜种子千粒重呈降低趋势,种子浸泡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后趋于稳定,规定水分千粒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苗高、根长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不同授粉后天数之间比较结果表明,授粉后55、60、65 d,活力指数、苗高和根长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50 d;规定水分千粒重、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电导率在授粉后55 d趋于稳定。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活力指数与鲜种子千粒重、种子含水量、MDA含量、电导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线性负相关,与SOD和POD活性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活力指数、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电导率与种子发育天数符合二项式函数变化:y_(活力指数)=-0.131x2+16.957x-344.480,y_(SOD活性)=-0.020x2+2.668x-10.420,y_(POD活性)=-0.112x2+14.417x-368.610,y_(MDA含量)=0.113x2-13.771x+433.780,y_(电导率)=0.088x2-10.319x+338.680,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用来预测不同发育天数种子的活力、保护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和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综上,授粉后55 d,瓯松60天种子已达可采收程度,发芽率98%,规定水分千粒重4.364 g,种子活力和种子生理也趋于稳定,且对幼苗生长没有影响,还可降低种子易落粒损失风险。本研究结果为花椰菜杂交种子适时采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种子成熟度 种子活力 生理生化 收获期
下载PDF
施氮量与行距对赖草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杜利霞 廖明旺 +2 位作者 秦士利 张倩 刘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8-976,共9页
为探究氮肥施用量与行距对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氮肥添加量(N00 kg·hm^(-2),N16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副区为行距(R130 cm,R240 ... 为探究氮肥施用量与行距对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氮肥添加量(N00 kg·hm^(-2),N16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副区为行距(R130 cm,R240 cm,R350 cm,R460 cm),利用灰色关联度、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种子产量及质量综合分析,明确影响种子产量的关键因素,筛选赖草种子生产最优种植配置组合。结果表明:影响赖草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生殖枝数、千粒重、种子数/小穗、小穗数/生殖枝,对产量贡献最大的因素是种子数/小穗。经灰色关联分析可知,120~180 kg·hm^(-2)施氮量和60 cm种植行距时获得最优的种子产量与种子质量,而12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的实际种子产量、潜在种子产量与180 kg·hm^(-2)施氮量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因此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考虑,赖草种子生产可采用120 kg·hm^(-2)施氮量、60 cm行距,能获得最优的种子产量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草 施氮量 行距 种子产量 种子质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铁筷子的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
4
作者 杨玲 龚潇玉 +2 位作者 曹晓云 江柳桥 杜灵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通过观察铁筷子(Helleborus thibetanus)种子形态,测定种子吸水率及含水量等指标,探究不同温度及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赤霉素-温度协同处理对铁筷子种子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的影响,探寻打破铁筷子种子休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 通过观察铁筷子(Helleborus thibetanus)种子形态,测定种子吸水率及含水量等指标,探究不同温度及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赤霉素-温度协同处理对铁筷子种子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的影响,探寻打破铁筷子种子休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铁筷子种子的平均长度为(4.24±0.12)mm,平均宽度为(2.41±0.08)mm;25℃处理14 d后再4℃处理14 d的处理对铁筷子种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此时种子的发芽率为90.00%,相较对照组提高了6.67%。质量浓度为200 mg·L^(-1)的赤霉素处理对铁筷子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佳,此时发芽率为96.67%,相较对照组提高了23.34%,发芽启动时间缩短了18.66 d。赤霉素-温度协同处理对铁筷子种子萌发无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筷子 种子萌发 种子休眠 赤霉素 温度层积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高州油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袁汕 刘祯 +3 位作者 马春花 傅志强 申春晖 奚如春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41-50,共10页
为了筛选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种子筛选最优贮藏方式,研究采用5种方式进行贮藏处理,比较贮藏后的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贮藏处理的种子萌发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贮藏时间推移而... 为了筛选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种子筛选最优贮藏方式,研究采用5种方式进行贮藏处理,比较贮藏后的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贮藏处理的种子萌发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贮藏时间推移而降低,出苗率除贮藏2个月与3个月的种子间相差不大以外,其他也随贮藏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79℃超低温处理效果最佳,其发芽率、出苗率和发芽势均高于其他处理,种子的贮藏期可达220 d。常温、蜡封液A(吗啉脂肪酸盐果蜡)、塑封、蜡封液B(RQT-G-4水果保鲜保湿增亮剂)处理的种子在贮藏了101 d时,胚芽生长缓慢,保存了162 d后失活,且蜡封液A、塑封、蜡封液B处理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常温处理。4℃低温处理和使用蜡封液C(橘子保鲜剂)蜡封处理的种子贮藏表现次之,相较于常温等处理,这两种处理延长了约一个月的保质期。(2)不同贮藏处理的种子胚芽长、胚根长、胚芽直径和胚根直径均有显著差异,且随着贮藏时间推移而降低。-79℃超低温处理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贮藏处理,其幼苗生长指标随时间的平均下降幅度最小,贮藏效果最佳;蜡封液C处理种子的胚芽长、胚根长、胚芽直径和胚根直径显著高于常温处理;常温处理效果最差,说明其幼苗生长能力受到最大影响,而其他贮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环境对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贮藏方式对高州油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79℃超低温处理效果最佳,但成本高,蜡封液C蜡封处理效果次之,相较于常温处理能延长约1个月的保质期,成本低,在生产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油茶 种子贮藏 种子萌发 种子生长指标
下载PDF
PEG胁迫对4种颜色藜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6
作者 魏志敏 吕玮 +6 位作者 赵宇 崔纪菡 王京新 赵文庆 裴美燕 刘建军 李顺国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期88-90,148,共4页
通过对不同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下藜麦品种种子萌发及生长特性的深入研究,旨在为干旱地区的藜麦品种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颜色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现为灰色品种>白色品种>黑色品... 通过对不同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下藜麦品种种子萌发及生长特性的深入研究,旨在为干旱地区的藜麦品种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颜色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现为灰色品种>白色品种>黑色品种>红色品种。红色藜麦种子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处理下,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在PEG-6000浓度为9%时,红色藜麦种子的发芽性能达到最大值。此外,各色藜麦种子的胚根长度和鲜重也在这个浓度下达到最大值。然而,当PEG-6000的浓度增至12%时,对胚根长度和鲜重的抑制效应变得显著,且其数值降至最低水平。在低浓度范围(3%~9%)的PEG-6000溶液中,4种颜色的藜麦品种均表现出一定的耐旱能力,其中红色品种的耐旱性表现最出色。综上所述,通过对干旱条件下藜麦种子的萌发及生长特性进行细致研究,有望为干旱地区藜麦品种的选育与种植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种子 种子颜色 干旱胁迫 萌发
下载PDF
西瓜种子贮藏技术
7
作者 陆世钧 姚春军 +1 位作者 姚东伟 姚莉英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3期65-65,共1页
西瓜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二倍体西瓜种子与其他瓜类种子相似,种皮坚固,较耐贮藏。依据种子的寿命长短分类,西瓜种子属于长命种子(15年以上)。根据用途,西瓜种子的贮藏方式可分为以下4种。一、密封保存。金属罐... 西瓜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二倍体西瓜种子与其他瓜类种子相似,种皮坚固,较耐贮藏。依据种子的寿命长短分类,西瓜种子属于长命种子(15年以上)。根据用途,西瓜种子的贮藏方式可分为以下4种。一、密封保存。金属罐、聚乙烯铝箔复合袋、聚乙烯袋是零售西瓜种子的主要包装方式,其中:金属罐强度高,透湿率为0,属于密闭容器,要求西瓜种子含水量小于6.5%;聚乙烯铝箔复合袋强度适当,透湿率极低,是西瓜种子的主要包装方式,要求西瓜种子含水量在8%以下,室温下种子可以存放2~3年;聚乙烯袋价格便宜、应用广泛,但不能完全防湿,南方地区在室温条件下用其储存种子,往往经过一个夏天种子发芽率就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种子 种子含水量 贮藏方式 种子发芽率 聚乙烯袋 包装方式 防湿 金属罐
下载PDF
玉米种子安全、高效贮藏关键技术
8
作者 刘付喜 《农家科技》 2024年第11期41-42,共2页
玉米种子从收获到再次播种,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贮藏保管期。种子保管的好坏直接影响翌年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的强弱,也直接关系到播后植株的生长势及玉米的产量与质量。通过严格的仓库管理和种子处理措施,可保持种子的纯度,提高种子的... 玉米种子从收获到再次播种,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贮藏保管期。种子保管的好坏直接影响翌年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的强弱,也直接关系到播后植株的生长势及玉米的产量与质量。通过严格的仓库管理和种子处理措施,可保持种子的纯度,提高种子的纯净度,以保证新品种推广和良种计划更新的顺利进行,为夺取农业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掌握好玉米种子贮藏技术,搞好种子贮藏管理,确保种子的安全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种子贮藏 种子处理 安全贮藏 生长势 仓库管理 新品种推广 发芽势
下载PDF
天津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助力保障天津市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9
作者 王妍卿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天津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天津种子检测中心”)隶属于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由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植保植检部(种子技术服务部)承担相关工作。天津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已通过中国农业农村部资质认定,具备开展农作物种... 天津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天津种子检测中心”)隶属于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由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植保植检部(种子技术服务部)承担相关工作。天津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已通过中国农业农村部资质认定,具备开展农作物种子检验服务的能力。近年来,天津种子检测中心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熟练的技术实操连续两年通过由中国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检验机构能力验证,并获得“A”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质量监督 检测中心 技术服务部 种子检测 能力验证 农作物种子检验 检验机构 资质认定
下载PDF
贯彻落实《种子法》 推动漯河种业发展
10
作者 张凡 张航 《河南农业》 2024年第5期55-56,共2页
粮安天下,种为基石。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国以农为先,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1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种子法》... 粮安天下,种为基石。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国以农为先,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1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种子法》是种业的基础法律,对促进我国现代种业发展,提高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漯河市贯彻落实《种子法》,在种子体制改革、种子质量监管、种业发展等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但是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带着这些问题,漯河市农业农村局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各县(区)种子管理部门进行座谈、走访了漯河市农科院、部分种子企业、种子经营门店等进行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管理部门 种业发展 种子法》 做法和经验 种子经营 现代种业 国家粮食安全 法治化水平
下载PDF
不同药剂引发对烤烟种子萌发和幼苗低温响应的影响
11
作者 屈旭 胡海洲 +8 位作者 鲁雪莉 王德权 臧传江 赵栋霖 王仁汉 刘少云 张成省 李义强 徐宗昌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6,共10页
为更好地提高烟草催芽种子质量,提升幼苗素质培育壮苗,以中烟100和中川2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生防菌剂“海益农”浸种引发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最长根长、最大叶面积、幼苗根干(鲜)质量、地... 为更好地提高烟草催芽种子质量,提升幼苗素质培育壮苗,以中烟100和中川2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生防菌剂“海益农”浸种引发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最长根长、最大叶面积、幼苗根干(鲜)质量、地上部分干(鲜)质量、抗氧化酶及丙二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对中烟100和中川208浸种引发的最适浓度分别是100 mg/L和50 mg/L,而“海益农”浸种引发的最适浓度则分别是2 g/L和1 g/L。赤霉素和“海益农”的大多数处理对两个烟草品种幼苗的生长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促进种子萌发和培育壮苗的角度,对中烟100促进作用最好的处理为赤霉素200 mg/L,其次为“海益农”1 g/L;而对中川208促进作用最好的处理为“海益农”1 g/L,其次为“海益农”20 g/L。对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MDA和抗氧化酶活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提高中烟100耐冷能力的最好处理为“海益农”2 g/L,其次为赤霉素100 mg/L;提高中川208耐冷能力的最好处理为赤霉素100 mg/L,其次为“海益农”8 g/L。综上,不同烟草品种种子萌发、幼苗提壮和抗冷害效果达到最佳时,所使用的引发药剂种类和浓度不同,在生产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种子 种子活力 赤霉素 生防腐剂 幼苗生长 低温响应
下载PDF
七叶一枝花种子提取物对3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蒙蒙 陈烨 +4 位作者 刘守赞 王子玥 邢巧月 钱晓虎 白岩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为探究七叶一枝花种子提取物对不同类型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七叶一枝花休眠种子的甲醇、水浸提液为处理液进行小麦、绿豆、白菜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水浸提液处理均可显著抑制不同类型种子的发芽率,在0.08 g/mL甲醇浸... 为探究七叶一枝花种子提取物对不同类型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七叶一枝花休眠种子的甲醇、水浸提液为处理液进行小麦、绿豆、白菜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水浸提液处理均可显著抑制不同类型种子的发芽率,在0.08 g/mL甲醇浸提液处理下,3种农作物种子发芽率均为0,在0.08 g/mL水浸提液处理下,绿豆发芽率为58.89%,小麦为7.78%。因此,推断七叶一枝花种子中含有内源抑制物、ABA含量过高均可能是导致七叶一枝花种子休眠的内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种子休眠 内源激素 种子提取物 可溶性物质
下载PDF
不同贮藏年限对红砂种子生理特性及胚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李蒙 苏世平 +3 位作者 张正中 李超群 陈君婵 李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以室温贮藏条件下0~4 a的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贮藏年限红砂种子的萌发指标、生理指标及种胚显微结构,探究红砂种子在贮藏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及其生理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 以室温贮藏条件下0~4 a的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贮藏年限红砂种子的萌发指标、生理指标及种胚显微结构,探究红砂种子在贮藏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及其生理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红砂种子芽长、萌发率、萌发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含水量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逐渐上升。红砂种子萌发指标与MDA含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SS、SP呈正相关。当年采收的种子,胚部细胞排列紧密,贮藏3~4 a的种子胚部细胞排列散乱,木质化程度加深着色效果明显,并伴随子叶逐渐缩小的现象。综上认为,红砂种子含水量、MDA和SP含量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其活力,且红砂种子活力变化的节点在2~3 a之间。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选择采收后室温贮藏1 a的种子为播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种子 贮藏年限 种子活力 生理指标 种胚显微结构
下载PDF
LEC1等转录因子基因在花生小种子突变体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14
作者 朱秀瑾 郭凤丹 +2 位作者 夏晗 赵传志 侯蕾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花生突变体ssm1与其对照亲本鲁花11号(LH11)相比,种子皱缩变小,百仁重、单株生产力和含油量显著降低。为了探究导致该突变体种子变小且含油量降低的原因,本试验研究了种子发育关键转录因子基因LCE1等在突变体ssm1及其对照LH11合子受精... 花生突变体ssm1与其对照亲本鲁花11号(LH11)相比,种子皱缩变小,百仁重、单株生产力和含油量显著降低。为了探究导致该突变体种子变小且含油量降低的原因,本试验研究了种子发育关键转录因子基因LCE1等在突变体ssm1及其对照LH11合子受精及种子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hLEC1在花生未受精子房(DBP0)时期表达量较低,且在ssm1和对照LH11中无明显差异,在受精后的子房(DBP1)和入土10 d(DAP10)和20 d(DAP20)种子中表达量上调,并且在LH11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突变体ssm1;转录因子基因AhFUS3、AhABI3、AhAGL15和AhWRI1在ssm1中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与脂肪酸合成和糖酵解关系密切的AhWRI1基因在ssm1中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因此推测,ssm1中AhLEC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影响AhFUS3、AhABI3和AhWRI1等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ssm1种子胚胎发育和油脂积累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子突变体ssm1 转录因子基因LEC1 基因表达 种子发育 油脂积累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传播前种子昆虫捕食的研究
15
作者 赵涛 吴文兰 +3 位作者 王晓雪 徐雨 房帅 张凯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2,共9页
昆虫捕食种子是种子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会影响植物种群更新和群落物种组成。传播前种子昆虫捕食的研究较为稀少,且大多为针对个别优势种的短期研究,限制了对于群落水平上传播前种子捕食的理解。本研究分析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 昆虫捕食种子是种子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会影响植物种群更新和群落物种组成。传播前种子昆虫捕食的研究较为稀少,且大多为针对个别优势种的短期研究,限制了对于群落水平上传播前种子捕食的理解。本研究分析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中2020—2021年的种子雨,研究种子昆虫捕食率及其影响因素。所分析的5种乔木种子均遭到昆虫捕食,昆虫捕食率在物种和采集批次间差异较大(0~33.33%),年均昆虫捕食率为8.76%~14.39%。肉质果种子的昆虫捕食率显著低于干果(df=1,χ~2=20.76,P<0.001),种子产量的年际变异系数与昆虫捕食率呈显著负相关(df=1,χ~2=13.01,P<0.001),重量越轻的种子的昆虫捕食率越高(df=1,χ~2=10.54,P=0.001)。本研究表明,传播前种子昆虫捕食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中普遍存在,并且揭示了影响因素、讨论了潜在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于传播前种子昆虫捕食及其生态和演化意义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实昆虫 传播前种子 种子捕食 大年结实 昆虫捕食率
下载PDF
基于种实性状的杉木第3代无性系种子园亲本评价
16
作者 王欣 徐刚标 +3 位作者 黄帆 蒋宏春 张森强 张勰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林木种子园是重要的林木良种基地,其主要任务是生产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并保证稳产高产。本研究以湖南省会同县第3代杉木无性系种子园中的29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无性系球果纵径、横径、体积、产量及种子千粒重、发芽... 林木种子园是重要的林木良种基地,其主要任务是生产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并保证稳产高产。本研究以湖南省会同县第3代杉木无性系种子园中的29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无性系球果纵径、横径、体积、产量及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涩粒率、霉变率、发芽起始时间、发芽持续时间等10个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无性系的结实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0个性状指标在29个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球果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103.53%;种子霉变率(75.40%)次之;再次为种子发芽率(38.21%)。不同无性系间,球果的纵径、横径、体积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发芽率与种子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种子霉变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球果的产量与球果的纵径、横径、体积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种子的发芽起始时间与发芽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基于球果、种子性状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筛选出综合性状排名前9位的6、27、22、23、28、26、5、14、9号无性系,可为第3代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去劣留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 球果 种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种子生理中易混淆的几个术语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蔚虹 吴旭红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种子生理 种子发芽率 种子生活力 种子活力 种子寿命 种子衰老 种子老化 种子劣变
下载PDF
种子萌发与穗发芽
18
作者 董慧雪 王际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5-1219,共5页
种子的萌发是指种子胚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活跃状态,并逐步生长成幼苗的过程。正常的种子萌发是作物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基础,标志着种子内部生物化学的变化和生长物质合成的开始,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分。种子萌发的过程复杂而精密,受... 种子的萌发是指种子胚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活跃状态,并逐步生长成幼苗的过程。正常的种子萌发是作物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基础,标志着种子内部生物化学的变化和生长物质合成的开始,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分。种子萌发的过程复杂而精密,受基因、种子贮藏物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发芽 种子 种子萌发 物质合成 相对静止状态 活跃状态 生物化学 健康生长
下载PDF
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宋松泉 唐翠芳 +3 位作者 雷华平 姜孝成 王伟青 程红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休眠使植物种子能够为萌发安排时间,直到环境条件变得有利于幼苗的存活与生长。种子的休眠特性具有重要的生态适应性意义和显著的农业价值。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是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因素,处于休眠状态的成熟种子含有高... 休眠使植物种子能够为萌发安排时间,直到环境条件变得有利于幼苗的存活与生长。种子的休眠特性具有重要的生态适应性意义和显著的农业价值。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是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因素,处于休眠状态的成熟种子含有高水平的ABA和低水平的GA;ABA诱导和维持种子休眠,而GA拮抗ABA的作用和促进种子萌发。萌发延迟-1 (DOG1)是种子休眠的主要调控因子,与ABA协同作用延迟萌发。DOG1通过与PP2C ABA过敏感萌发(AHG1/AHG3)结合以增强ABA的信号转导,以及抑制AHG1的作用以增加ABA的敏感性和强加种子休眠。印记基因在受精前后受到表观遗传机制的调控,与种子休眠的建立与释放密切相关。近年来,种子休眠的调控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ABA和GA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控制, DOG1调控种子休眠的作用机制,以及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表观遗传调控,并提出了在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以期为深入理解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制、抗穗萌发育种以及促进休眠种子的萌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G1 表观遗传 分子机制 植物激素 种子休眠
下载PDF
谷胱甘肽引发对老化燕麦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米春娇 洪流 +1 位作者 马馼 毛培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8-934,共7页
为探讨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引发对老化燕麦(Avena sativa)种子活力的影响,以老化5 d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5和1.0 mmol·L^(-1))GSH溶液引发不同时间(12 h,24 h和36 h)下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变化规律。... 为探讨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引发对老化燕麦(Avena sativa)种子活力的影响,以老化5 d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5和1.0 mmol·L^(-1))GSH溶液引发不同时间(12 h,24 h和36 h)下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老化后燕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显著下降(P<0.05),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P<0.05),苗长、苗重、根长和根重均显著降低(P<0.05)。不同GSH引发浓度和引发时间处理后对老化燕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的影响有所差异,其中0.2 mmol·L^(-1)GSH引发24 h是缓解种子老化的最佳处理,显著缩短了老化种子平均发芽时间(P<0.05),显著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长、苗重和根长(P<0.05)。燕麦种子引发处理可以为保持种子活力提供有效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H引发 燕麦 种子活力 种子老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