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氏栲天然林林窗和林下种子散布及幼苗更新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何中声 刘金福 +5 位作者 郑世群 苏松锦 洪伟 吴则焰 徐道炜 吴承祯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6-512,共7页
以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林窗和林下格氏栲种子雨、种子库的分布特征及幼苗更新状况。结果表明:林窗种子雨总量和完好种子密度高于林下,未成熟种子比例低于林下;林窗和林下种子雨高峰期掉落数量分别占... 以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林窗和林下格氏栲种子雨、种子库的分布特征及幼苗更新状况。结果表明:林窗种子雨总量和完好种子密度高于林下,未成熟种子比例低于林下;林窗和林下种子雨高峰期掉落数量分别占种子雨总量的77.13%和74.5%;林窗种子库储量低于林下,种子库中以全食或捡拾种子比例最高,其中种子库储量垂直分布表现为枯落物层(约占2/3)>腐殖质层(0~5 cm)(约占1/3)>心土层(5~10 cm)(小于1%),以格氏栲种子占绝对优势;格氏栲从种子到幼苗的转化率低,林窗中格氏栲完好种子密度与幼苗密度均高于林下。林窗微生境提高了种子散布过程中格氏栲成熟种子的密度和比例,有利于促进格氏栲的幼苗更新,表明林窗在格氏栲种群恢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栲天然林 林窗 林下 种子散布 幼苗更新
下载PDF
濒危植物明党参种子散布和种子库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盛海燕 常杰 +2 位作者 殷现伟 樊梅英 葛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对伞形科濒危植物明党参 (Changiumsmyrnioides)的种子生产、散布和种子库动态进行了研究。明党参平均每株产生完好种子 132粒 ,86 .36 %来自顶生花序 ,不同生境中个体产生的种子千粒重有差异 ;其平均 1.0 6m高的花葶在种子散布过程中... 对伞形科濒危植物明党参 (Changiumsmyrnioides)的种子生产、散布和种子库动态进行了研究。明党参平均每株产生完好种子 132粒 ,86 .36 %来自顶生花序 ,不同生境中个体产生的种子千粒重有差异 ;其平均 1.0 6m高的花葶在种子散布过程中易倒伏 ,使种子远离母株 ;种子散布格局为聚集型 ;种子库密度随时间逐渐下降。明党参种子产量和不同时期种子库密度均低于同科非濒危植物峨参 (Anthriscussylvestris) ,2个种的种子库均为非持续型 ;明党参具有低种子数、大粒种子、种子散布远离母株以减少种内竞争的K对策 ,在受到人类大量采挖和生境干扰后种群不容易迅速恢复 ;而峨参采取高种子数、小粒种子、种子近母株密集分布和产生无性系的r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明党参 种子散布 种子库动态 比较研究 生态对策
下载PDF
蚂蚁对澜沧舞花姜种子散布及种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帆 陈进 +3 位作者 刘志秋 张玲 刘勇 白智林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0-217,共8页
在野外系统观测了澜沧舞花姜 (Globbalancangensis) 1 8个果实共 2 1 6粒种子的散布过程。共有 1 0种蚂蚁参与了澜沧舞花姜的种子散布 ,距离为 0 .0 1~ 3.35m ,平均距离 (0 .4 7± 0 .0 3)m(平均值±SE ,n =2 1 6 )。其中最重... 在野外系统观测了澜沧舞花姜 (Globbalancangensis) 1 8个果实共 2 1 6粒种子的散布过程。共有 1 0种蚂蚁参与了澜沧舞花姜的种子散布 ,距离为 0 .0 1~ 3.35m ,平均距离 (0 .4 7± 0 .0 3)m(平均值±SE ,n =2 1 6 )。其中最重要的 3种蚂蚁是横纹齿猛蚁 (Odontoponeratransversa)、大头蚁 (Pheidolesp .)和黄足厚结猛蚁 (Pachycondylaluteipes) ,其出现频率分别为 6 1 %、5 0 %和 2 8% ,散布的平均距离分别为 (0 .6 0± 0 .0 9)m、(0 .2 0± 0 .0 1 )m和 (0 .32± 0 .0 5 )m。从总体上看 ,蚂蚁促进了种子的分散 ,降低了种子的聚集程度。横纹齿猛蚁对于种子上的油质体最为敏感 ,对人工去除了油质体的种子不搬运 ,对种子散布距离较远 ,暗示了其与澜沧舞花姜之间可能存在更紧密的互惠关系。野外样方调查结果表明 ,在 3种舞花姜属植物中 ,以种子繁殖为主的澜沧舞花姜种苗之间的平均最近距离为 (36 .8± 1 .4 5 )cm(平均值±SE ,n =74 ) ,显著大于以珠芽繁殖为主的毛舞花姜 (Globbabarthiri)的 (2 9.8± 2 .70 )m(n =34) (t73 ,3 3 =2 .1 1 ,p =0 .0 37)和异果舞花姜 (Globbaracemosa)的 (2 8.7± 3.1 6 )cm(n =32 ) (t73 ,3 1 =2 .33,p =0 .0 2 2 ) ;澜沧舞花姜的种苗聚集程度 (Z =- 1 .70± 0 .1 9)显著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 澜沧舞花姜 种子散布 种苗 空间分布格局 互惠关系 油质体 蚁传植物
下载PDF
草食动物对结缕草种子散布及发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学勇 杨允菲 +1 位作者 亓娜 杨骁婧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91-1494,共4页
研究了草食动物(牛、山羊)对辽东半岛结缕草种子散布及发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干牛粪、羊粪中结缕草种子的数量分别为101.7和6.88粒.g-1;牛、羊的采食和消化对结缕草种子的生活力没有影响,但提高了其发芽率(分别为74.12%和67.77%)、... 研究了草食动物(牛、山羊)对辽东半岛结缕草种子散布及发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干牛粪、羊粪中结缕草种子的数量分别为101.7和6.88粒.g-1;牛、羊的采食和消化对结缕草种子的生活力没有影响,但提高了其发芽率(分别为74.12%和67.77%)、发芽势(分别为24.34%和17.72%)及活力指数(分别为41.86和37.38),缩短了其发芽时间(分别为12.53和12.70d);牛粪和羊粪中结缕草种子的发芽率虽有提高但没有达到其生活力水平;牛对结缕草种子散布及发芽力的影响效果均好于山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 草食动物 种子散布 发芽力 辽东半岛
下载PDF
小果野芭蕉种子散布和不同时空尺度上种子被捕食格局 被引量:6
5
作者 孟令曾 高秀霞 陈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以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大型先锋草本植物小果野芭蕉(Musa acuminata)为研究材料,研究其种子初次散布过程和不同时空尺度上种子被捕食格局。小果野芭蕉的成熟果实有75%在夜间被取食和传播,在白天消失的果实则占25%。蝙蝠是其最主要... 以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大型先锋草本植物小果野芭蕉(Musa acuminata)为研究材料,研究其种子初次散布过程和不同时空尺度上种子被捕食格局。小果野芭蕉的成熟果实有75%在夜间被取食和传播,在白天消失的果实则占25%。蝙蝠是其最主要的种子传播者,鸟类在其种子传播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人工摆放种子试验结果显示小果野芭蕉种子的主要转移者是小型啮齿类(鼠类)和蚁类:在开放处理下3d后转移率为86%,排除蚁类(鼠类可进入)处理下种子转移率为69%以及排除鼠类(蚂蚁可进入)处理下种子被转移率为56%。季节、地点和生境均显著影响人工摆放种子被转移强度:雨季显著高于旱季(p<0.001),野芭蕉生境显著高于与其相连的自然森林和荒地(p<0.001),在人为干扰较少的补蚌自然保护区显著低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新山,而后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地点和生境以及季节、地点和生境都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与相邻的森林和荒地相比,野芭蕉群落中种子被鼠类捕食的强度最大且受蚁类二次转移的比例最少,森林和荒地中种子被鼠类捕食的强度相对较小且蚁类对种子的二次转移比例较高,从而更好地帮助种子逃避鼠类捕食。因此,依赖于食果动物(主要是蝙蝠,也包括鸟类)的初次散布是小果野芭蕉种子逃避捕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野芭蕉 种子散布 种子转移 时空差异 蝙蝠 鼠类 蚁类 西双版纳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家榆林的种子散布及幼苗更新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允菲 白云鹏 李建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4-381,共8页
家榆是典型的风播植物,在科尔沁沙地可以形成单一优势种林地。通过对林缘和孤立树不同方向从树基部向外的有序取样与林下和林窗的随机取样调查,分析了家榆林下和林窗不同生境的种子沉降和幼苗分布特征、林缘和孤立树种子散布方向的差异... 家榆是典型的风播植物,在科尔沁沙地可以形成单一优势种林地。通过对林缘和孤立树不同方向从树基部向外的有序取样与林下和林窗的随机取样调查,分析了家榆林下和林窗不同生境的种子沉降和幼苗分布特征、林缘和孤立树种子散布方向的差异性与规律性。结果表明,家榆种子密度在林下生境阴坡和阳坡明显大于丘顶和丘底,在林窗生境丘顶明显大于丘底。家榆向周围不同方向种子散布的距离和累积数量均有较大差异,其中林缘和孤立树均以当地多逆风频率的西南方向最近,累积数量也最少;孤立树以多顺风频率的东北方向最远,累积数量也最多。林缘和孤立树共6个方向断面从树基部向外单位面积种子数量频度均适合于韦伯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X2(α)<0.500)密度函数,具有相同的种子散布格局。家榆幼苗密度在林下阴坡明显大于阳坡,林下和林窗均为丘顶明显大于丘底。林缘19 m内家榆幼苗呈连续分布。在科尔沁沙地,如果不加限制或人为扰动,家榆林不仅可以很好地进行自然更新,而且可以在适宜的沙地生境逐渐扩大其分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榆 林下 林缘 孤立树 种子散布 幼苗更新 风播植物
下载PDF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种子散布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允菲 祝玲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5年第3期222-230,共9页
采用顺序远离母株取样的方法,定量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Puccinelliachinam poensis Ohw i)的种子散布机制。结果表明,在8个方向中仅西南方向表现为近母株散布距离,其它7个方向均表现为... 采用顺序远离母株取样的方法,定量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Puccinelliachinam poensis Ohw i)的种子散布机制。结果表明,在8个方向中仅西南方向表现为近母株散布距离,其它7个方向均表现为远母株散布距离的种子散布机制。经相关性分析,朝鲜碱茅向不同的方向散布的种子数量与种子散布时期顺风向的风速和风向频率呈正相关,反映了朝鲜碱茅是借助于风媒介实现了远母株距离扩展潜在生态位空间的种群对策。朝鲜碱茅向母株周围散布的种子呈连续分布格局的散布半径平均为175 c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碱茅 种子散布机制 种群对策 风因子
下载PDF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野大麦的种子散布格局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允菲 祝玲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4年第8期636-644,共9页
根据顺序远离母株的取样调查,定量地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 (Trin.) Link)在6 个方向上的种子散布格局。结果表明,在风的作用下,野大麦向东北方向散布的种子数... 根据顺序远离母株的取样调查,定量地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 (Trin.) Link)在6 个方向上的种子散布格局。结果表明,在风的作用下,野大麦向东北方向散布的种子数量最多,比数量最少的西南方向多4 倍。种子散布半径平均约130cm 。不同方向单位面积的种子散布格局均较好地适合于Weibull分布,并反映出在松嫩平原自然条件下,野大麦具有远离母株扩大其潜在生态位空间的种子散布机制。不同方向野大麦顺序远离母株的种子散布数量均随着累积面积的增加呈Logistic曲线形式增长,其增长速率以种子散布数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麦 种子散布格局 草地 生态位
下载PDF
高山红景天种子散布模式与种子发芽试验
9
作者 唐艳 金光泽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关键词 种子散布模式 种子发芽试验 高山红景天 种子扩散 种子萌发
下载PDF
油质体在5种蚁播植物种子散布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曼 王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721-5727,共7页
蚁播植物种子上常附着有蚂蚁喜食的油质体,该物体可吸引蚂蚁取食或为蚂蚁提供钳着位点从而影响种子散布。为进一步揭示油质体在种子散布中的作用,在野外研究了4属5种典型蚁播植物包括小花宽瓣黄堇(Corydalis giraldii Fedde)、假刻叶紫... 蚁播植物种子上常附着有蚂蚁喜食的油质体,该物体可吸引蚂蚁取食或为蚂蚁提供钳着位点从而影响种子散布。为进一步揭示油质体在种子散布中的作用,在野外研究了4属5种典型蚁播植物包括小花宽瓣黄堇(Corydalis giraldii Fedde)、假刻叶紫堇(C.pseudoincisa C.Y.Wu)、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紫花堇菜(Viola grypoceras A.Gray)和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其相应的搬运蚂蚁即玉米毛蚁(Lasius alienus(Foerster))和尼特纳大头蚁(Pheidole nietneri Emery)对植物完整种子(SE)、去除油质体的种子(S)和粘有人工模拟油质体的种子(S+H)的搬运行为和搬运效率。结果显示,蚂蚁对相同植物3类种子的触碰和检查次数均无显著差异。蚂蚁对种子的尝试搬运次数除玉米毛蚁对小花宽瓣黄堇、假刻叶紫堇和白屈菜去除油质体的种子(S)显著高于完整种子(SE)和粘有人工模拟油质体的种子(S+H)外,其它的均无显著差异。玉米毛蚁对小花宽瓣黄堇、假刻叶紫堇、白屈菜和紫花堇菜以及尼特纳大头蚁对小花宽瓣黄堇、假刻叶紫堇和紫花堇菜完整种子(SE)的搬运效率显著高于粘有人工模拟油质体的种子(S+H)和去除油质体的种子(S),此外,玉米毛蚁对小花宽瓣黄堇粘有人工模拟油质体的种子(S+H)的搬运效率显著高于去除油质体的种子(S)。这说明玉米毛蚁在搬运小花宽瓣黄堇种子过程中油质体不仅起到吸引作用,而且起到钳着位点作用;玉米毛蚁在搬运假刻叶紫堇、白屈菜和紫花堇菜以及尼特纳大头蚁搬运小花宽瓣黄堇、假刻叶紫堇和紫花堇菜种子过程中油质体仅起到吸引作用。研究表明油质体可通过对蚂蚁起吸引作用,或同时起吸引和钳着位点的双重作用等影响种子散布,油质体的影响作用不但取决于植物种类,也与搬运蚂蚁的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播 种子散布 油质体 吸引作用 钳着位点作用
下载PDF
种子散布位置对格氏栲幼苗根系形态及生长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静 刘金福 +5 位作者 邢聪 江蓝 王雪琳 何中声 施友文 沈彩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65-4075,共11页
种子从母株掉落于地面萌发后,其根系在不同散布位置(凋落物上层、土壤表层和凋落物下层)的生长形态影响幼苗定居及建成,而目前对其根系形态及生长特征的了解并不充分,限制了对幼苗根系在不同散布下适应策略的理解。为此,以格氏栲(Castan... 种子从母株掉落于地面萌发后,其根系在不同散布位置(凋落物上层、土壤表层和凋落物下层)的生长形态影响幼苗定居及建成,而目前对其根系形态及生长特征的了解并不充分,限制了对幼苗根系在不同散布下适应策略的理解。为此,以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种子在凋落物中位置,设置凋落物上层(种子下层铺垫2 cm和4 cm凋落物,U2和U4处理)、土壤表层与凋落物下层(种子上层覆盖0、2、4、6 cm和8 cm凋落物,CK、D2、D4、D6和D8处理)等3种散布,探讨不同散布位置对格氏栲幼苗根系9个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散布位置对幼苗根干物质质量具有显著影响,D2处理达最大值。(2)D2处理的幼苗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分枝数和比根长高于其它处理;根系平均直径在D6处理达最大值。(3)相关分析表明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分枝数和比根长与根系平均直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对根系9个生长指标提取主成分后聚类为4个类群,D2与D4处理各划分一类;U2与U4处理划分一类,其余三个处理划分一类。综上所述,凋落物浅层覆盖(D2处理)适宜格氏栲根系生长;凋落物上层(U2和U4处理)种子萌生根根系受凋落物阻隔作用阻止其与土壤接触,而一旦根系与土壤接触,生长速度加快;土壤表层(CK处理)受地表光照及水分条件限制及凋落物深层覆盖(D6和D8处理)的幼苗受深层凋落物产生的机械阻碍力影响,通过调整对根干物质质量的投入和根系形态可塑性来适应种子散布。因此,在幼苗根系快速生长阶段,通过人为干扰方式,适当调节森林凋落物厚度,以促进格氏栲幼苗在林内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栲 种子散布位置 根干物质质量 根系形态
下载PDF
蚂蚁觅食与搬运行为对阜平黄堇和小花黄堇种子散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祝艳 王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938-4942,共5页
蚂蚁是无脊椎动物中重要的种子传播者,蚂蚁散布影响植物种子的传播和扩散,进而会影响种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在野外研究了蚂蚁觅食及搬运行为对阜平黄堇(Corydalis wilfordii Regel)和小花黄堇(C.racemosa(Thunb.)Pers.)种子散布的影响。... 蚂蚁是无脊椎动物中重要的种子传播者,蚂蚁散布影响植物种子的传播和扩散,进而会影响种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在野外研究了蚂蚁觅食及搬运行为对阜平黄堇(Corydalis wilfordii Regel)和小花黄堇(C.racemosa(Thunb.)Pers.)种子散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双针棱胸蚁和束胸平结蚁是两种植物种子的共同搬运者,前者行使群体募集,后者行使简单协作募集。在搬运阜平黄堇种子时,双针棱胸蚁在原地或搬运途中取食油质体后抛弃的种子约占种子总数的56%,而拖至蚁巢的种子约占种子总数的44%,平均搬运距离为(1.85±0.24)m,搬运效率为(43.8±7.5)粒/h;而束胸平结蚁将完整种子全部直接搬运至蚁巢,平均搬运距离为0.45 m,搬运效率为(7.3±2.2)粒/h。在搬运小花黄堇种子时,双针棱胸蚁和束胸平结蚁均将完整种子全部直接搬运至蚁巢,平均搬运距离分别为(6.27±4.40)m和(6.65±1.64)m,搬运效率分别为(34.2±6.5)粒/h和(10.6±3.2)粒/h。这说明行使群体募集的蚂蚁比行使简单协作募集的蚂蚁有较高的搬运效率,蚂蚁散布导致阜平黄堇和小花黄堇种子到达蚁巢的数量和搬运距离不同,而这种不同与相应搬运蚂蚁的觅食对策、搬运行为和种子特征有关。阜平黄堇种子比小花黄堇种子大,但阜平黄堇的油质体质量比小于小花黄堇的油质体质量比,讨论了种子特征对蚂蚁散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播 蚂蚁 觅食 搬运行为 种子散布 紫堇属植物
下载PDF
其它可利用食物对小花宽瓣黄堇(Corydalis giraldii Fedde)种子散布的影响
13
作者 江谱娟 王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797-5803,共7页
作为蚁播植物种子的重要传播者,蚂蚁不但取食种子上附着的油质体,也喜食其它富含蛋白质、脂类、糖和维生素等的食物,因此环境中其它可利用食物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蚂蚁对种子的搬运进而影响种子散布,但目前对于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仍不清... 作为蚁播植物种子的重要传播者,蚂蚁不但取食种子上附着的油质体,也喜食其它富含蛋白质、脂类、糖和维生素等的食物,因此环境中其它可利用食物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蚂蚁对种子的搬运进而影响种子散布,但目前对于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仍不清楚。在野外研究了蚂蚁对小花宽瓣黄堇(Corydalis giraldii Fedde)种子、肉、蜂蜜、苹果、馒头等食物的趋性和偏好程度,以及添加食物后蚂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以揭示其它可利用食物如何影响蚂蚁觅食和取食偏好,进而影响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结果显示,在所诱捕的8种蚂蚁中,玉米毛蚁(Lasius alienus(Foerster))和丝光蚁(Formica fusca Linnaeus)是小花宽瓣黄堇种子的主要搬运者,不同食物诱捕的玉米毛蚁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蜂蜜和苹果诱捕的丝光蚁数量均显著大于种子(P<0.05)。玉米毛蚁和丝光蚁均为杂食性,在觅食中分别行使群体募集和简单协作性募集。在仅有种子的对照处理中,玉米毛蚁和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分别为(38.73±4.57)头和(30.8±2.87)头(40min,n=15),两种蚂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毛蚁和丝光蚁搬运种子的效率分别为(33.87±4.22)粒和(16.27±3.35)粒(40min,n=15),玉米毛蚁的搬运效率显著高于丝光蚁(P<0.05)。与对照相比,添加馒头、苹果和蜂蜜后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15.6±3.61)头、(9.07±1.4)头和(7.67±1.58)头(40min,n=15);添加苹果和蜂蜜后丝光蚁对种子的搬运效率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3.47±1.17)粒和(2.87±0.9)粒(40min,n=15);添加不同食物后玉米毛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结果表明行使群体募集的玉米毛蚁比行使简单协作募集的丝光蚁有更高的种子搬运效率,添加食物后影响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这说明其它可利用食物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的影响与搬运蚂蚁的种类及其觅食的募集方式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蚂蚁与植物(种子)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宽瓣黄堇 种子散布 蚂蚁 觅食偏好 募集方式 可利用食物
下载PDF
昔日丹麦的家畜管理方式对景观中植物种子散布的影响
14
作者 Hans Henrik Bruun Bo Fritzb■ger 周立志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2年第5期425-431,共7页
目前,北欧自然(半自然)生境中物种丰富度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生境破坏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植物种子在破碎化生境之间扩散的局限性。尽管一些生境可能早已从以往的景观中分割出去,但是那些分割部分的隔离程度可能不及目前的状态。本文试... 目前,北欧自然(半自然)生境中物种丰富度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生境破坏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植物种子在破碎化生境之间扩散的局限性。尽管一些生境可能早已从以往的景观中分割出去,但是那些分割部分的隔离程度可能不及目前的状态。本文试图从三个空间尺度上寻求家畜在昔日农业景观中充当植物繁殖体载体的证据。家畜充当植物种子散布者主要在以下三个尺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景观中自由活动(1~10 km);驱使动物摄食坚果以及将动物赶到庄园(10~50km);将活的牲畜输送出去(数百公里)。对于大多数植物物种来说,在现代景观中扩散的机会大为减少了,其结果可能导致诸如草原、苹地和荒野等自然(半自然)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麦 家畜管理方式 植物种子散布 农业景观 植物繁殖 种子扩散
下载PDF
花楸树种子散布、萌发与种群天然更新的关系 被引量:19
15
作者 许建伟 沈海龙 +2 位作者 张秀亮 张鹏 黄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36-2544,共9页
花楸树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非木质资源树种,其实生天然更新不良.本文通过研究花楸树种子散布、土壤种子库及种子萌发出土过程,分析花楸树实生天然更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然散落的花楸树果实96.1%分布于母株2 m范围内,凋落物层和土... 花楸树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非木质资源树种,其实生天然更新不良.本文通过研究花楸树种子散布、土壤种子库及种子萌发出土过程,分析花楸树实生天然更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然散落的花楸树果实96.1%分布于母株2 m范围内,凋落物层和土壤表层(0~2 cm)的种子数占土壤种子库总数的97.0%;不同季节花楸树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差别很大,当年11月上旬种子数量最多,达(257.7±69.2)粒.m-2;翌年7月下旬种子数量最少,仅为(2.9±2.9)粒.m-2;温度不是花楸树种子萌发出土过程的限制因子,0℃~5℃时幼苗出苗率达(67.5±6.6)%,但对其出苗速率影响显著.土壤含水量为50%时,花楸树出苗率最高,达(74.7±4.2)%;含水量为60%时,幼苗死亡率最低,为(32.6±0.6)%.花楸树种子的散布格局和土壤种子库的时空分布格局影响种子的萌发出土过程,进而影响其种群的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树 种子散布 土壤种子 幼苗萌发 天然更新
原文传递
云南油杉种子散布的生态适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美卿 王崇云 +2 位作者 张宗魁 王帅 任鹏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8,共6页
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种子具翅,主要靠风传播.研究了云南油杉种子的形态特征(质量、长、宽等)和传播特征(种翅比例、滞空时间等),统计分析各特征的相关性,揭示种子散布的生态适应基础.结果表明:种子形态特征呈正态分布... 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种子具翅,主要靠风传播.研究了云南油杉种子的形态特征(质量、长、宽等)和传播特征(种翅比例、滞空时间等),统计分析各特征的相关性,揭示种子散布的生态适应基础.结果表明:种子形态特征呈正态分布,各特征存在显著正相关;滞空时间受形态特征的综合影响;种子形态特征的变异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散布和繁殖更新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油杉 种子散布 形态特征 适应
原文传递
鸟类对猪血木种子的散布及在其保护中的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申仕康 胡晓立 王跃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0-654,共5页
观察了广东八甲地区鸟类对猪血木种子的散布过程,对散布效果及其在幼苗建立、种群恢复以及保护生物学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猪血木种子通过鸟类和重力散布,但以鸟类散布为主;猪血木种子萌发的关键是种子能否从浆果暴露出来;鸟... 观察了广东八甲地区鸟类对猪血木种子的散布过程,对散布效果及其在幼苗建立、种群恢复以及保护生物学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猪血木种子通过鸟类和重力散布,但以鸟类散布为主;猪血木种子萌发的关键是种子能否从浆果暴露出来;鸟类对猪血木种子散布的意义在于破碎果实,暴露种子。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散布区内许多土地已异质化,一些种子被散布到无法萌发的环境中,限制了鸟类散布的效果。由于鸟类散布在猪血木幼苗建立和分布区扩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对猪血木进行保护时,除保护生境外还必须注意对鸟类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木 濒危植物 黄臀鹎 红耳鹎 种子散布 物种保护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黄榆种子散布的空间差异及规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允菲 白云鹏 李建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753,共7页
黄榆(Ulmus macrocarpa)是典型的风播植物,在科尔沁沙地可以形成单一优势种林地。通过对其林下随机取样和林缘与孤立树不同方向从树基部向外的有序取样调查,分析了黄榆林下和林缘外不同距离的种子沉降特征、林缘和孤立树种子散布方向的... 黄榆(Ulmus macrocarpa)是典型的风播植物,在科尔沁沙地可以形成单一优势种林地。通过对其林下随机取样和林缘与孤立树不同方向从树基部向外的有序取样调查,分析了黄榆林下和林缘外不同距离的种子沉降特征、林缘和孤立树种子散布方向的差异性与规律性。结果表明,黄榆平均种子密度以林下最大,林缘3m处已显著减小,林缘外随着距离增加黄榆平均种子密度呈指数减少态势,且越远越不均匀。林缘和孤立树不同方向在26m内,单位面积连续分布的种子累积数量均以顺风向频率大的东北方向最多,以逆风向频率大的西南或西方向最少。林缘和孤立树共10个方向的垂直断面从树基部向外的单位面积种子数量频度均符合Weibull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密度函数(χ2(α)<0.900),具有相同的种子散布格局。在科尔沁沙地自然条件下,黄榆在各方向具有相同的"远距离"种子散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播植物 孤立树 种子散布 黄榆 林下 林缘
原文传递
石林地质公园不同群落类型植物果实组成与种子散布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俞筱押 李玉辉 杨光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3-671,共9页
喀斯特植物群落果实类型和种子散布特征的研究,对于理解喀斯特植物群落更新与拓展特征,进而揭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恢复植被的自然扩展机制及制定植被恢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石林地质公园不同群落类型为对象,研究不同群落的果实... 喀斯特植物群落果实类型和种子散布特征的研究,对于理解喀斯特植物群落更新与拓展特征,进而揭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恢复植被的自然扩展机制及制定植被恢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石林地质公园不同群落类型为对象,研究不同群落的果实类型谱与种子散布谱,以揭示果实类型与种子散布方式对恢复植被的影响。采用石林地质公园不同群落各1 hm2样地记名计数法调查的维管束物种名录,依据Flora of China对物种果实的描述确定其果实类型;根据文献、数据库以及果实、种子形态性状确定种子散布方式。结果表明:(1)石林地质公园282种维管束植物共16种果实类型(含孢子),其中瘦果、蒴果、浆果和核果的物种比例均大于10%。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的优势果实类型分别为核果、瘦果和浆果。石林地质公园各群落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的果实类型谱差异不显著。在原生林、次生林、灌丛、灌草丛和人工辅助云南松林不同群落中,浆果和核果的物种比例减少,瘦果、颖果和蒴果的物种比例增加。(2)石林地质公园植物种子以动物传播为主,其次为风传播。在原生林、次生林、灌丛、灌草丛和人工辅助云南松林不同群落中,风传播的物种比例增加了73%–87%,动物传播(包括鸟类传播)减少了31%–36%。(3)物种的种子散布方式直接影响到植被恢复物种和恢复策略的选择。基于恢复目标,选择自然传播能力强的乡土物种或地带性植被关键种,辅以传播廊道,有助于喀斯特的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植被 植被恢复 果实类型谱 种子散布 石漠化治理
原文传递
蒙古扁桃种子雨散布及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进 颜霞 +4 位作者 李军元 张勇 谢全刚 李刚 顾文豪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9-434,共6页
以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 Maxim)种群和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物理特性、休眠特性、萌发特性的研究,探讨种群致濒因素。结果表明,蒙古扁桃种子比重、体积和千粒重大,散布时间较集中,散布格局是聚集型散布,散布主要依靠自身重力,靠... 以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 Maxim)种群和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物理特性、休眠特性、萌发特性的研究,探讨种群致濒因素。结果表明,蒙古扁桃种子比重、体积和千粒重大,散布时间较集中,散布格局是聚集型散布,散布主要依靠自身重力,靠动物散布和水力作用的散布,使种子能传播较远的距离。制约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种皮障碍和生理休眠(10%),采用35℃条件下处理72 h后机械破除果皮可破除种子休眠,种子低温(2~5℃)层积处理能极显著(P<0.01)提高活力,种子变温(5~10℃)层积能极显著(P<0.01)提高发芽率和活力,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蒙古扁桃种子休眠较浅,种子萌发所需温度较低,冬前进入土壤库的种子迅速萌发,因不能度过严冬而死亡,是致濒的主要原因。封冻时进入土壤库的种子,在种皮保护下越冬,仍有很高成苗率,开展人工繁育是拯救蒙古扁桃资源的直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扁桃 种子特性 种子萌发 种子散布 种群致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