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吸式谷子排种装置吸种孔的结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芳 吕冰 +1 位作者 王洪明 赵满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0-36,共7页
为实现气吸式谷子排种装置的精少量穴播,解决播种时伤种、吸种孔堵塞、成穴性差等问题,在研究了谷子机械物理特性的基础上,对气吸式排种装置的排种盘进行了设计,设计了圆柱孔、倒角截顶圆锥体孔、截顶圆锥体孔和四棱台孔4种结构,并对排... 为实现气吸式谷子排种装置的精少量穴播,解决播种时伤种、吸种孔堵塞、成穴性差等问题,在研究了谷子机械物理特性的基础上,对气吸式排种装置的排种盘进行了设计,设计了圆柱孔、倒角截顶圆锥体孔、截顶圆锥体孔和四棱台孔4种结构,并对排种装置进行了谷子排种效果对比试验以及排种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多种排种盘结构中,吸种效果最好的排种盘吸种孔为四棱台结构,堵塞情况最少,相对成穴性最好,此时平均穴粒数3.3个,穴粒数合格率89%,穴距合格率94%,平均成穴距离1.24 cm。同时确定了排种器的最佳工作参数:真空度?2 k Pa,排种轴转速28 r/min。初步实现了采用气吸式排种装置下的谷子精少量穴播,对以后设计谷子精密排种装置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试验 谷子 气吸式排装置 种孔
下载PDF
气吸式排种装置吸种孔的气流场分析——基于ANSYS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月琴 赵满全 胡永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1,共4页
为了研究气吸式免耕播种机吸种圆盘不同孔型和不同孔径对吸种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直孔、锥孔和倒角孔3种不同的孔型和不同孔径的气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了不同孔型气流速度的比较和气流随孔径大小而变化的规律,... 为了研究气吸式免耕播种机吸种圆盘不同孔型和不同孔径对吸种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直孔、锥孔和倒角孔3种不同的孔型和不同孔径的气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了不同孔型气流速度的比较和气流随孔径大小而变化的规律,为吸种圆盘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 气吸式 种孔 气流场分析
下载PDF
锥形吸种孔对樟子松芽种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苗振坤 李芝茹 +3 位作者 徐克生 吴立国 苏宁 满大为 《森林工程》 2019年第3期13-19,共7页
为探究精量播种过程中不同参数锥型吸种孔对芽种生长情况的影响,以樟子松芽种为研究对象,用不同下孔径D(D1、D2、D3分别为3、3.5、4 mm)和不同孔深H(H1、H2、H3分别为1、1.5、2 mm)的吸种针进行芽种播种试验,记录其出苗时间、出苗率和... 为探究精量播种过程中不同参数锥型吸种孔对芽种生长情况的影响,以樟子松芽种为研究对象,用不同下孔径D(D1、D2、D3分别为3、3.5、4 mm)和不同孔深H(H1、H2、H3分别为1、1.5、2 mm)的吸种针进行芽种播种试验,记录其出苗时间、出苗率和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参数组合下的锥型吸种孔播种的樟子松芽种出苗时间、出苗率和生长情况差异显著,说明吸附过程对樟子松芽种产生了损伤,影响其发育速度和对养料、水分的汲取。其中D1H2组合出苗时间最集中,出苗率(89.06%)最高,苗高(38~70 mm)、地径(0.77~0.68 mm)最大,根表现出非向地性的苗株占出苗总数比率(10.53%)最低。因此D1H2(下孔径3 mm,孔深1.5 mm)较其他参数组合的吸种孔更适宜对樟子松芽种进行精量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量播 锥型吸种孔 樟子松芽 生长情况
下载PDF
自走式人参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4
作者 刘占新 荆海洋 +3 位作者 汪维杰 刘敏 王景立 郭颖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57,166,共10页
为解决我国人参种植机械化程度较低、播种质量参差不齐、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以园参的种子为播种对象,设计研制了一款自走式人参播种机,对人参播种机的结构和排种器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优化。根据测得的人参种子的物料特性,设计了带有导... 为解决我国人参种植机械化程度较低、播种质量参差不齐、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以园参的种子为播种对象,设计研制了一款自走式人参播种机,对人参播种机的结构和排种器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优化。根据测得的人参种子的物料特性,设计了带有导种槽与清种槽的椭圆柱形型孔滚筒排种器,清种槽和导种槽角度均设计为30°。首先,以合格率、重播率和漏播率最优为试验指标,对孔径、滚筒转速和滚筒直径进行单因素田间试验,优选出各因素最优范围;其次,进行Box-Behnken田间试验,分别建立合格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响应值的回归模型。利用Design-Expert 11.0软件的优化模块,以合格率最大、重播率和漏播率最小为目标,确定排种器各因素最优参数为孔径7.2/6.4 mm、转速11 r/min、滚筒直径109 mm,得到合格率为93%、重播率为2.8%、漏播率为2.1%。结果表明:研制的自走式人参播种机工作过程稳定,可完成人参种子的精密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自走式播 滚筒排 响应面分析 精密播
下载PDF
型孔轮式排种器工作过程与性能仿真 被引量:26
5
作者 于建群 王刚 +1 位作者 心男 付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3-87,101,共6页
由型孔轮式大豆排种器的三维CAD模型建立了其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采用球颗粒建立了大豆种子的分析模型,采用离散元法和自主研发的三维CAE软件对排种器的工作过程及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台架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排种性能、投种... 由型孔轮式大豆排种器的三维CAD模型建立了其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采用球颗粒建立了大豆种子的分析模型,采用离散元法和自主研发的三维CAE软件对排种器的工作过程及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台架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排种性能、投种角、种子运动轨迹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采用离散元法分析型孔轮式大豆排种器工作过程及其性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排 大豆 离散元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型孔轮式排种器弹性随动护种带装置设计 被引量:48
6
作者 罗锡文 王在满 +3 位作者 蒋恩臣 李就好 李庆 陈伟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0-63,共4页
传统的型孔轮式谷物排种器都采用固定式护种板,由于种子与护种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摩擦,不可避免地会对种子造成损伤,同时会对护种板内表面和排种轮外表面造成磨损。设计了一种可拆式弹性随动护种装置,弹性护种带与排种轮一起转动,由于... 传统的型孔轮式谷物排种器都采用固定式护种板,由于种子与护种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摩擦,不可避免地会对种子造成损伤,同时会对护种板内表面和排种轮外表面造成磨损。设计了一种可拆式弹性随动护种装置,弹性护种带与排种轮一起转动,由于种子与护种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大大降低了对种子的损伤和排种轮外表面的磨损。对弹性随动护种带装置的结构和护种带的材料、形状、强度和长度进行了优化设计。安装了弹性随动护种带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台架试验、样机试验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稻种的破损率可降至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排 弹性随动护装置 水稻 子破损率
下载PDF
转速对偏心轮型孔轮式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施祖强 汤楚宙 +3 位作者 官春云 吴明亮 陈社员 徐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9-362,共4页
针对目前播种高速作业的要求,通过实验室台架试验研究偏心轮型孔轮式排种器排种速度对排种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排种器转速为18—45r/min时,其各项排种性能较为稳定,排种质量较好.通过对排种器转速与播量、排种均匀性和破碎率之... 针对目前播种高速作业的要求,通过实验室台架试验研究偏心轮型孔轮式排种器排种速度对排种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排种器转速为18—45r/min时,其各项排种性能较为稳定,排种质量较好.通过对排种器转速与播量、排种均匀性和破碎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及其各行排量一致性和总排量稳定性变化情况的分析,验证了排种器结构的合理性和该类型排种器用于高速作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排 偏心轮型轮式排 性能 高速作业
下载PDF
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种子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畏 黄震 汤楚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1-554,共4页
选取绿豆、芝麻、高粱等3种粒径为1~5 mm的种子,运用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排种试验,分析排种均匀性、一致性、破损率等适应性参数,确定排种器对作物种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适用于芝麻、高粱的条播,不适应于... 选取绿豆、芝麻、高粱等3种粒径为1~5 mm的种子,运用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排种试验,分析排种均匀性、一致性、破损率等适应性参数,确定排种器对作物种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适用于芝麻、高粱的条播,不适应于绿豆的排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转速、调节舌形式、调节舌宽度、播量调节档位对芝麻、高粱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和破损率的影响,当排种器的调节舌形式为圆头、调节舌宽度为8 mm、转速为50 r/min、播量调节档位为IV时,对提高芝麻、高粱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及降低破损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容量型轮式排 均匀性 一致性 破损率
下载PDF
3种不同侧孔引流管胸腔引流效果观察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志明 王泽学 +3 位作者 刘永欣 姜威 曲博 梁磊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9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侧孔的胸引管对胸腔闭式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选用一致型号(FR32)对3组采取不同侧孔引流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A组用单侧孔引流管;B组用双侧孔引流管;C组用三侧孔引流管;术后观察引流时间... 目的探讨不同侧孔的胸引管对胸腔闭式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选用一致型号(FR32)对3组采取不同侧孔引流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A组用单侧孔引流管;B组用双侧孔引流管;C组用三侧孔引流管;术后观察引流时间,引流量,引流液性状,引流管顶压肺脏,引流管阻塞,引流管侧孔外露或侧孔脱至胸壁内,是否有包裹性液气胸。结果 3组引流管带管时间和引流量比较采用wilcoxom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82,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①包裹性液气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PA-C<0.05),单侧孔胸引管组发生包裹性液气胸高于双侧孔和三测孔组。②引流管侧孔外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0.05),单侧孔发生侧孔外露要低于三侧孔组。③引流管堵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0.05),单侧孔发生率高于双侧孔组。④顶压肺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0.05),单侧孔发生率低于三侧孔组。结论双侧孔引流管并发症少,适合常规术后闭式引流术;而自发性气胸锁中线第二肋间闭式引流用单侧孔较好,并发症较少;肺上叶切除上胸腔引流用三侧孔管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不同侧 闭式引流 引流效果
下载PDF
气吹型孔轮式精密排种器吹气压力试验研究
10
作者 刘玉春 胡小宁 《农业机械》 2012年第23期136-138,共3页
通过台架和田间试验,得到了气吹型孔轮式精密排种器播种玉米适宜的吹气压力范围,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考察了吹气压力对株距合格率的影响情况。台架试验发现,在吹气压力大于0.5kPa条件下,株距合格率基本能在90%以上,能够实现精密排... 通过台架和田间试验,得到了气吹型孔轮式精密排种器播种玉米适宜的吹气压力范围,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考察了吹气压力对株距合格率的影响情况。台架试验发现,在吹气压力大于0.5kPa条件下,株距合格率基本能在90%以上,能够实现精密排种。考虑多种因素,建议实际田间作业压力适宜范围为0.4~0.5kPa。气吹型孔轮式排种器适宜吹气压力范围广,漏播率低,田间播种性能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气吹型轮式精密排 压力 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EDEM的双排型孔轮式油菜排种器的排种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亚夫 吴志立 +2 位作者 聂也之 刘扶贫 吴明亮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4-559,共6页
基于离散单元法和EDEM软件,建立了双排型孔轮式油菜排种器的离散元模型,对不同排种轴转速下种群扰动强度进行分析,研究排种轴转速和不同排型孔对排种器排种量和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排种轴转速为30~90 r/min时,单独使... 基于离散单元法和EDEM软件,建立了双排型孔轮式油菜排种器的离散元模型,对不同排种轴转速下种群扰动强度进行分析,研究排种轴转速和不同排型孔对排种器排种量和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排种轴转速为30~90 r/min时,单独使用第一排型孔排种,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42.75%~54.17%,单独使用第二排型孔排种,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8.46%~44.1%;排种器使用双排型孔同时排种,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8.2%~40.1%,双排型孔工作较单排型孔工作排种均匀性提高。该排种器种子充入型孔的极限转速为60 r/min,当转速为0~60 r/min时,单位时间的排种量呈线性变化,当排种器转速超过极限转速时,单位时间的排量相对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型轮式油菜排 离散元 极限转速 均匀性变异系数
下载PDF
取种盘吸种微孔的高速数控加工及优化
12
作者 王文秀 王锦明 +3 位作者 王金宝 雷永平 赵满全 刘月琴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0-62,139,共4页
为满足用气吸式排种器的取种盘播种小粒径种子的要求,根据其结构特点采用高速数控加工,就加工难点提出解决方案并编写了数控加工程序,对取种盘加工超差进行分析后得出吸种微孔加工超差率与吸种微孔数的数学回归模型。通过在JPS-12型试... 为满足用气吸式排种器的取种盘播种小粒径种子的要求,根据其结构特点采用高速数控加工,就加工难点提出解决方案并编写了数控加工程序,对取种盘加工超差进行分析后得出吸种微孔加工超差率与吸种微孔数的数学回归模型。通过在JPS-12型试验台上进行吸种试验,得出吸种微孔加工超差率与种子破损率和合格率的数学关系,进而得出孔数为72的取种盘,因其种子破损率较低,合格率较高,可以满足小粒种子的精量播种要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控加工 试验
下载PDF
异种钢圆柱壳开孔接管的应力强度评定研究
13
作者 黄赛 周昌玉 +1 位作者 彭剑 贺小华 《化工机械》 CAS 2014年第3期361-365,共5页
重点考虑了开孔率和材料强度匹配对异种钢焊接结构的影响。按照GB 150-2011常规设计等面积补强方法确定接管壁厚,在此基础上,采用以JB 4732-1995弹性应力分析和理想弹塑性极限载荷方法为依据的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其进行安全评定。结果表明... 重点考虑了开孔率和材料强度匹配对异种钢焊接结构的影响。按照GB 150-2011常规设计等面积补强方法确定接管壁厚,在此基础上,采用以JB 4732-1995弹性应力分析和理想弹塑性极限载荷方法为依据的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其进行安全评定。结果表明,开孔率和材料强度匹配显著影响评定结果。对于有较低强度匹配和较大开孔率的圆柱壳径向接管结构,采用常规设计方法没有足够的安全裕量,采用分析设计方法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开 强度匹配 应力强度评定
下载PDF
气力滚筒式排种器种子吸附边界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静 李志伟 +1 位作者 刘皞春 吴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2-20,共9页
为了探索气力滚筒式播种机对不同规格小粒蔬菜种子吸附性能的影响,该文对种子在吸种孔外部气流场中处于临界运动时与吸种孔的位置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吸种孔外部气流场的气体的流动状态以及种子在气流场中的绕流阻力与其到吸... 为了探索气力滚筒式播种机对不同规格小粒蔬菜种子吸附性能的影响,该文对种子在吸种孔外部气流场中处于临界运动时与吸种孔的位置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吸种孔外部气流场的气体的流动状态以及种子在气流场中的绕流阻力与其到吸种孔距离的关系,并对种子在气流场中运动临界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从而推导出种子吸附边界的数学模型。分析吸附边界大小对种子吸附性能的影响,以菜心种子、芥兰种子、辣椒种子为试验对象,排种器真空度在1 k Pa^12 k Pa变化,吸种孔半径为0.25 mm,导种板为无振动和振幅为0.4 mm。试验结果与模型分析结果一致:种子吸附的前提条件是种子持续不断的进入吸附边界内,种子的吸附性能与种子边界的大小和种子形状和大小有关;对于小粒蔬菜种子,扁平种子的单粒率低于球形种子,球形种子的直径越小,越难获得高的单粒率。对于小粒扁平种子和直径较小的小粒球形种子,合理的供种方法和增大排种器真空度使吸种孔不空种,再清除吸种孔上的多余种子,是实现排种器精密播种的一种途径。研究结果为气力滚筒式播种机的精密播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气流场 吸附边界 滚筒式排 种孔
下载PDF
磨纹式排种器主要结构与参数的选择原则
15
作者 于海明 黄强 黄坚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种孔 纹盘 纹盘间隙 种孔 磨纹式排 结构 参数
下载PDF
中心传动强推式精密排种器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宇文 张文超 李冬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1,121,共5页
针对机械式多功能精密排种器传动轴不在排种轮中心的问题,采用新的推种轮齿形曲线,使推种轮位置降低,传动轴在排种轮中心。研究确定了不同种子对应排种轮孔径和数量的关系,测定了排种器的排种量、种子破损率和可靠性,设计了中心传动强... 针对机械式多功能精密排种器传动轴不在排种轮中心的问题,采用新的推种轮齿形曲线,使推种轮位置降低,传动轴在排种轮中心。研究确定了不同种子对应排种轮孔径和数量的关系,测定了排种器的排种量、种子破损率和可靠性,设计了中心传动强推式精密排种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排 轮齿 种孔 设计
下载PDF
小粒径气力滚筒式排种器排种参数阈值确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雍凯 伍德林 +2 位作者 李君 吴崇友 曹成茂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6,共5页
以自主研发设计的小粒径气力滚筒式排种器为研究对象,选取油菜作为典型小粒径种子,通过受力分析,建立种子运动轨迹方程。应用MATLAB软件分析其主要性能参数投种角度和正压区排种孔压强,得出种子的投种角度和正压区排种孔压强对水平运动... 以自主研发设计的小粒径气力滚筒式排种器为研究对象,选取油菜作为典型小粒径种子,通过受力分析,建立种子运动轨迹方程。应用MATLAB软件分析其主要性能参数投种角度和正压区排种孔压强,得出种子的投种角度和正压区排种孔压强对水平运动位移及其绝对值的影响关系,并给出最优搭配表,确定投种角度与正压区排种孔压强阈值,从而提高排种过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投种角度为1.256 6(72°)、压强在10~15 Pa和投种角度为1.335 2(76.5°)、压强在10~20 Pa时,排种过程稳定。分析结果可为小粒径气力滚筒式排种器的局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 种孔压强 阈值分析 MATLAB
下载PDF
吸吹式水稻精量播种装置的设计
18
作者 尹业宏 孙金风 +2 位作者 余晓琴 夏添 邹征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9-151,共3页
针对当前水稻播种机的播种装置存在一定程度的伤种、重播、漏播、堵孔以及种子间距难以控制等问题,设计了吸吹式精量播种装置;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工作参数和主要零件结构参数,为育秧盘的机械化精量播种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精量播装置 滚筒 种孔
下载PDF
集排式精量排种器清种装置设计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32
19
作者 祁兵 张东兴 +3 位作者 刘全威 杨丽 史嵩 崔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7,共8页
为解决集排式玉米精量排种器低速作业重播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滚筒式排种器的周向清种装置,对正压滚筒周向清种过程及种子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充种过程的运动学方程,结合种子占据比例的概念分析得出滚筒转速和型孔直... 为解决集排式玉米精量排种器低速作业重播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滚筒式排种器的周向清种装置,对正压滚筒周向清种过程及种子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充种过程的运动学方程,结合种子占据比例的概念分析得出滚筒转速和型孔直径是影响清种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拨指长度20 mm和拨指末端倒角20&#176;。在JPS-12型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上以郑单958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对集排式精量排种器清种装置的清种效果进行试验,以测试不同清种距离对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的影响,清种距离优化试验表明:在0.25~2.25 mm范围内,清种距离对漏播指数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重播指数、合格指数的影响高度显著。在清种距离大于0.25 mm时,漏播指数随清种距离的减小变化不明显,平均漏播指数0.16%,清种距离为?0.25 mm时,漏播指数急剧上升至5.83%;重播指数随清种距离的减小明显下降。确定优化后的清种距离为0.25 mm,对比试验表明,优化后的排种器在4~12 km/h的作业速度下合格指数均在96%以上,设计的清种装置可以有效降低集排气送式排种器低速作业时的重播指数。该文为进一步研究集排式精量排种器清种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优化 滚筒 拨指 距离
下载PDF
气吸式播种器排种盘结构参数分析及优化—基于Fluent软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永飞 林蜀云 +2 位作者 汤耿 李坦东 徐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28,共5页
根据气吸式播种器的结构及原理,运用流体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真空室速度与负压的影响因素,并运用Gambit、Fluent软件模拟仿真及验证数学模型分析的可行性。同时,进行了排种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排种盘上吸种孔壁与轴心夹角在0°... 根据气吸式播种器的结构及原理,运用流体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真空室速度与负压的影响因素,并运用Gambit、Fluent软件模拟仿真及验证数学模型分析的可行性。同时,进行了排种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排种盘上吸种孔壁与轴心夹角在0°~45°增大过程中,有利于种子吸附,以及风机选型与动力匹配;排种盘上吸种孔壁与轴心夹角为30°~45°时,排种器排种效果最好。最后,分析得出数学模型、模拟数据和试验数据,为今后排种盘的设计制造及气吸式播种机动力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吸式 种孔角度 FLU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