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吉林东部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种实表型性状变异规律
1
作者
李黎明
吴生海
+5 位作者
王玉莹
张一
李茂珏
孙华
沈永春
杜凤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了解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种实性状变异规律,为良种选育提供依据。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泡子涯小沟、冷沟子林场、十五道沟,临江市东小山林场,集安市大顶子村5个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为研究对象,对果柄长、果柄直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
了解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种实性状变异规律,为良种选育提供依据。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泡子涯小沟、冷沟子林场、十五道沟,临江市东小山林场,集安市大顶子村5个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为研究对象,对果柄长、果柄直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系数、单果质量、种子长、种子宽、种形系数、种子千粒重10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刺人参种群间种实性状变异系数均值(28.3%)大于种群内(20.63%),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刺人参种实有10对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其余每对种实性状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质量、种子长和种子千粒重代表了东北刺人参种实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评价可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五道沟东北刺人参种群的种实性状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刺人参
种实表型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林东部不同野生居群兴安杜鹃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于忠亮
苑景淇
+3 位作者
李成宏
周梅妹
王梅芳
杜凤国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3,共8页
选取吉林东部吉林市的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永吉县口前镇和蛟河市拉法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以及白山市的临江市闹枝镇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四道沟镇6个野生居群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inn.)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种...
选取吉林东部吉林市的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永吉县口前镇和蛟河市拉法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以及白山市的临江市闹枝镇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四道沟镇6个野生居群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inn.)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居群间兴安杜鹃的果实长、果实直径、果形系数、单果质量、种子长、种形系数和种子含水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兴安杜鹃居群间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12.47%)大于居群内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的平均值(11.4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兴安杜鹃的单果质量、果实长和果实直径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千粒质量与单果质量和种子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除果实长与海拔、种子直径与纬度以及种子千粒质量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外,种实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总体上无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2.884%,果实直径、单果质量、种子千粒质量、种形系数、种子直径和果实长是兴安杜鹃种实表型性状的主导因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吉林市永吉县口前镇居群兴安杜鹃的种实表型性状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杜鹃
种实表型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区野生铁线莲种实表型分析
3
作者
李永梅
朱珠
宋占邦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为探明旱区野生铁线莲的种实表型特征,对其种实表型观赏、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旱区铁线莲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以甘肃省野生的甘青铁线莲(Clematis tangutica)、粉绿铁线莲(Clematis glauca)、短尾铁线莲(Clematis brevicaudata)、...
为探明旱区野生铁线莲的种实表型特征,对其种实表型观赏、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旱区铁线莲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以甘肃省野生的甘青铁线莲(Clematis tangutica)、粉绿铁线莲(Clematis glauca)、短尾铁线莲(Clematis brevicaudata)、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和小叶铁线莲(Clematis nannophylla)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16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线莲种实性状在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分化(46.92%),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45.56%),果表型性状差异较种子大。甘青铁线莲的果实最大,与粉绿铁线莲的种实表型相似,短尾铁线莲的果实最小,小叶铁线莲与灌木铁线莲的种实表型相似,灌木铁线莲的种子最大,甘青铁线莲的种子最小。铁线莲能够通过增加果观赏性提高其观赏价值,五种铁线莲中甘青铁线莲和粉绿铁线莲果观赏性较好,优先推荐其选择应用及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区
野生铁线莲
种实表型性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不同种源红椿天然居群的种实表型变异
被引量:
3
4
作者
蔡京勇
陈文学
+2 位作者
汪洋
付翠林
钟雄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137-142,共6页
为研究湖北不同种源红椿天然居群种实变异特征、变异规律与地理区域的关系,利用单因素方差、变异系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性指数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不同分析方法,对湖北不同种源红椿8个天然居群的12个种...
为研究湖北不同种源红椿天然居群种实变异特征、变异规律与地理区域的关系,利用单因素方差、变异系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性指数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不同分析方法,对湖北不同种源红椿8个天然居群的12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间种实表型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果纵径和果型指数差异最显著;不同居群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4. 582%,居群内为8. 324%,居群间变异大于居群内;果纵径等多数性状表现出地理差异性。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湖北不同种源红椿种实表型多样性较高,地理变异趋势较为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纵径、果大小指数、种大小指数、种纵径为变异主要性状,鄂东南种实表型性状与其他居群离散程度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鄂东南与鄂西南、鄂西北居群聚为2大类群,说明湖北不同种源红椿天然居群种实表型变异为显著地理隔离模式。因此,在种源苗期试验和造林试验工作中,应该注重优良种源和优良个体选择,为湖北红椿的种子资源保护、评价与利用提供科研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椿
天然居群
种实表型性状
表型
变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松树种间杂交类型的可育性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孙明升
冯源恒
+1 位作者
贾婕
杨章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70-1279,共10页
探究不同松树种间杂交可育性,为松树种间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依据,进而为松树的杂种优势研究积累材料。该研究利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92个松树种间杂交组合与20个半同胞对照,分析9种松树种间杂交类型子代的平均球果产种数、平均球果产...
探究不同松树种间杂交可育性,为松树种间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依据,进而为松树的杂种优势研究积累材料。该研究利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92个松树种间杂交组合与20个半同胞对照,分析9种松树种间杂交类型子代的平均球果产种数、平均球果产种量、百粒重、发芽率与成苗率5项育性指标,综合球果期、种期与苗期3个阶段的表现,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松树种间杂交类型进行可育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加勒比松×湿地松(C×E)、湿地松×加勒比松(E×C)与湿地松×火炬松(E×T)3种杂交类型育性表现优于或接近相应的半同胞对照,马尾松×湿地松(M×E)、马尾松×火炬松(M×T)、马尾松×加勒比松(M×C)、火炬松×加勒比松(T×C)、火炬松×马尾松(T×M)与火炬松×湿地松(T×E)杂交类型育性表现远低于半同胞对照,表现出低育性甚至不育。综合5项育性指标,亚组内杂交育性的整体表现明显优于亚组间杂交;湿地松与加勒比松为母本的3种杂交组合育性表现总体水平明显优于马尾松与火炬松为母本的另外6种杂交组合。9种杂交类型中除了火炬松×湿地松(T×E)外,均获得了具有生活力的杂交子代,尤其马尾松与3种国外松的杂交子代在相关研究中是首次获得,对松树种间杂交育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松
种实表型性状
可育性
种
间杂交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林东部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种实表型性状变异规律
1
作者
李黎明
吴生海
王玉莹
张一
李茂珏
孙华
沈永春
杜凤国
机构
北华大学林学院
长白县林业局
桦甸市农业农村局
长白山特色森林资源保育与高效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植物保护管理项目(2017)。
文摘
了解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种实性状变异规律,为良种选育提供依据。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泡子涯小沟、冷沟子林场、十五道沟,临江市东小山林场,集安市大顶子村5个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为研究对象,对果柄长、果柄直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系数、单果质量、种子长、种子宽、种形系数、种子千粒重10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刺人参种群间种实性状变异系数均值(28.3%)大于种群内(20.63%),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刺人参种实有10对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其余每对种实性状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质量、种子长和种子千粒重代表了东北刺人参种实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评价可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五道沟东北刺人参种群的种实性状最优。
关键词
东北刺人参
种实表型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Keywords
Oplopanax elatus
seed-fruit phenotypic trait
correlation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Q944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林东部不同野生居群兴安杜鹃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于忠亮
苑景淇
李成宏
周梅妹
王梅芳
杜凤国
机构
北华大学林学院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3,共8页
基金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190301041NY)
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项目(2017C054-5)。
文摘
选取吉林东部吉林市的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永吉县口前镇和蛟河市拉法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以及白山市的临江市闹枝镇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四道沟镇6个野生居群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inn.)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居群间兴安杜鹃的果实长、果实直径、果形系数、单果质量、种子长、种形系数和种子含水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兴安杜鹃居群间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12.47%)大于居群内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的平均值(11.4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兴安杜鹃的单果质量、果实长和果实直径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千粒质量与单果质量和种子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除果实长与海拔、种子直径与纬度以及种子千粒质量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外,种实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总体上无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2.884%,果实直径、单果质量、种子千粒质量、种形系数、种子直径和果实长是兴安杜鹃种实表型性状的主导因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吉林市永吉县口前镇居群兴安杜鹃的种实表型性状最优。
关键词
兴安杜鹃
种实表型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Keywords
Rhododendron dauricum Linn.
phenotypic traits of seed and fruit
correlation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Q944 [生物学—植物学]
S685.2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区野生铁线莲种实表型分析
3
作者
李永梅
朱珠
宋占邦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甘肃省枸杞无害化栽培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生态监测和调查规划院
出处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基金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科技创新与合作项目(kjcx2021004)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20JR5RA007)
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GAU-XKJS-2018-100)。
文摘
为探明旱区野生铁线莲的种实表型特征,对其种实表型观赏、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旱区铁线莲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以甘肃省野生的甘青铁线莲(Clematis tangutica)、粉绿铁线莲(Clematis glauca)、短尾铁线莲(Clematis brevicaudata)、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和小叶铁线莲(Clematis nannophylla)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16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线莲种实性状在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分化(46.92%),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45.56%),果表型性状差异较种子大。甘青铁线莲的果实最大,与粉绿铁线莲的种实表型相似,短尾铁线莲的果实最小,小叶铁线莲与灌木铁线莲的种实表型相似,灌木铁线莲的种子最大,甘青铁线莲的种子最小。铁线莲能够通过增加果观赏性提高其观赏价值,五种铁线莲中甘青铁线莲和粉绿铁线莲果观赏性较好,优先推荐其选择应用及开发利用。
关键词
旱区
野生铁线莲
种实表型性状
Keywords
arid areas
wild Clematis
fruit and seed phenotypic trais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不同种源红椿天然居群的种实表型变异
被引量:
3
4
作者
蔡京勇
陈文学
汪洋
付翠林
钟雄
机构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竹山县林业局
巴东县野三关林业站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137-142,共6页
基金
湖北省科技厅公益性研究项目(编号:402012DBA40001)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B20160555)
文摘
为研究湖北不同种源红椿天然居群种实变异特征、变异规律与地理区域的关系,利用单因素方差、变异系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性指数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不同分析方法,对湖北不同种源红椿8个天然居群的12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间种实表型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果纵径和果型指数差异最显著;不同居群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4. 582%,居群内为8. 324%,居群间变异大于居群内;果纵径等多数性状表现出地理差异性。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湖北不同种源红椿种实表型多样性较高,地理变异趋势较为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纵径、果大小指数、种大小指数、种纵径为变异主要性状,鄂东南种实表型性状与其他居群离散程度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鄂东南与鄂西南、鄂西北居群聚为2大类群,说明湖北不同种源红椿天然居群种实表型变异为显著地理隔离模式。因此,在种源苗期试验和造林试验工作中,应该注重优良种源和优良个体选择,为湖北红椿的种子资源保护、评价与利用提供科研基础。
关键词
红椿
天然居群
种实表型性状
表型
变异
分类号
S718.46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松树种间杂交类型的可育性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孙明升
冯源恒
贾婕
杨章旗
机构
广西大学林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马尾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70-1279,共10页
基金
八桂学者专项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D16380010)。
文摘
探究不同松树种间杂交可育性,为松树种间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依据,进而为松树的杂种优势研究积累材料。该研究利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92个松树种间杂交组合与20个半同胞对照,分析9种松树种间杂交类型子代的平均球果产种数、平均球果产种量、百粒重、发芽率与成苗率5项育性指标,综合球果期、种期与苗期3个阶段的表现,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松树种间杂交类型进行可育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加勒比松×湿地松(C×E)、湿地松×加勒比松(E×C)与湿地松×火炬松(E×T)3种杂交类型育性表现优于或接近相应的半同胞对照,马尾松×湿地松(M×E)、马尾松×火炬松(M×T)、马尾松×加勒比松(M×C)、火炬松×加勒比松(T×C)、火炬松×马尾松(T×M)与火炬松×湿地松(T×E)杂交类型育性表现远低于半同胞对照,表现出低育性甚至不育。综合5项育性指标,亚组内杂交育性的整体表现明显优于亚组间杂交;湿地松与加勒比松为母本的3种杂交组合育性表现总体水平明显优于马尾松与火炬松为母本的另外6种杂交组合。9种杂交类型中除了火炬松×湿地松(T×E)外,均获得了具有生活力的杂交子代,尤其马尾松与3种国外松的杂交子代在相关研究中是首次获得,对松树种间杂交育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杂交松
种实表型性状
可育性
种
间杂交
综合评价
Keywords
hybrid pine
fruit and seed phenotypic traits
fertility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分类号
Q945.5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吉林东部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种实表型性状变异规律
李黎明
吴生海
王玉莹
张一
李茂珏
孙华
沈永春
杜凤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吉林东部不同野生居群兴安杜鹃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于忠亮
苑景淇
李成宏
周梅妹
王梅芳
杜凤国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旱区野生铁线莲种实表型分析
李永梅
朱珠
宋占邦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湖北不同种源红椿天然居群的种实表型变异
蔡京勇
陈文学
汪洋
付翠林
钟雄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松树种间杂交类型的可育性分析
孙明升
冯源恒
贾婕
杨章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