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1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在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后康复、口腔健康的影响
1
作者 王毅 冯志强 李创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在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后康复、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45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在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后康复、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治疗,对照组采取闭合式开窗术加传统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康复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4个月龈沟液细胞因子、口腔健康微生态环境、咀嚼功能,以及治疗后4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80.00%(36/45),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个月,2组龈沟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1β和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齿松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4个月,2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治疗前,咀嚼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咀嚼效率、咬合力高于对照组,咀嚼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4个月内,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应用于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效果显著,可促进牙齿萌出、恢复咀嚼功能,改善治疗后口腔健康微生态环境及炎症状态,具有较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阻生牙 颌骨 种植体支抗 闭合式牵引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牙周袋探诊深度 咀嚼效率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不同植入角度对口腔正畸患者牙槽骨吸收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
作者 彭怡 李琴 赵旭春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不同植入角度对口腔正畸患者牙槽骨吸收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需内收前牙的80例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角度分为A组(与牙槽... 目的探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不同植入角度对口腔正畸患者牙槽骨吸收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需内收前牙的80例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角度分为A组(与牙槽骨骨面成30°,26例)、B组(与牙槽骨骨面成60°,29例)和C组(与牙槽骨骨面成90°,25例)。比较两组微螺钉种植体稳定性、牙槽骨吸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施加150 g载力后,B组微螺钉种植体松动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B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吸收值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以与牙槽骨骨面成60°角度植入的稳定性最佳,能更好地减少牙槽骨横向及纵向吸收,同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医师可考虑以该角度植入微螺钉种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植入角度 口腔正畸 牙槽骨吸收 并发症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咀嚼功能和咬合力的影响
3
作者 徐小玉 顾鸿江 沈寅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咀嚼功能及咬合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8例行口腔正畸的青少年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咀嚼功能及咬合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8例行口腔正畸的青少年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正畸口外弓支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种植体支抗,两组矫治周期为18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正畸效果(两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上中切牙倾角差)、咀嚼效率及咬合力,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磨牙移位距离小于对照组,而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以及咬合力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形、舒适度、咬合功能和便捷性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咀嚼功能、增大咬合力,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青少年 传统正畸 种植体支抗 疗效 咀嚼功能 咬合力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与J钩支抗在双颌前突患者系统矫治中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卿凤 郑宇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比较微种植体支抗与J钩支抗在双颌前突患者系统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40例,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J钩支抗治疗)。记录... 目的:比较微种植体支抗与J钩支抗在双颌前突患者系统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40例,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J钩支抗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头影测量值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面凸角(G-Sn-Pg’)、鼻唇角(Cm-Sn-UL)大于对照组,下唇-E线间距(Li-E)、上中切牙长轴和NA连线交角(U1-NA)、上中切牙长轴和前颅底平面交角(U1-SN)、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下中切牙长轴和NA连线交角(L1-NB)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颌前突患者系统矫治中,微种植体支抗相较J钩支抗可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面部状况,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J钩支抗 双颌前突 系统矫正治疗 并发症 头影测量值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Ⅰ类及Ⅱ类上颌前突青少年患者的矫治效果分析
5
作者 李茂良 许龙 +1 位作者 王瑶 李洋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对安氏Ⅰ类及Ⅱ类上颌前突青少年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安氏Ⅰ类及Ⅱ类上颌前突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支抗治疗,研究组(3...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对安氏Ⅰ类及Ⅱ类上颌前突青少年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安氏Ⅰ类及Ⅱ类上颌前突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支抗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项目及咀嚼功能变化,统计矫治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ANB角、U1-NA角、U1-NA、U1-X、U1-Y、A-Y、UL-Y、L1-Y低于对照组,鼻唇角、U1-L1角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上切牙内收量(6.82±2.03)mm,高于对照组的(4.65±1.12)mm(P<0.05)。治疗后1年,研究组牙齿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牙齿排齐整平时间、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及精细调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对安氏Ⅰ类及Ⅱ类上颌前突青少年患者有较好矫治效果,能促进前牙内收,改善咀嚼功能,且矫治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Ⅰ类 安氏Ⅱ类 上颌前突 青少年 种植体支抗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颜渊 胡乐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侵袭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治疗,实验...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侵袭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治疗,实验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能促进血清MMP-2、MMP-9的释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侵袭性牙周炎 牙槽骨缺损 MMP-2 MMP-9
下载PDF
固定矫治联合微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胡曙光 胡利兵 程媛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联合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5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配合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联合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5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配合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固定矫治联合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SNA角、SNB角、GO-GN-SN角、OP-SN角等颌面部指标,比较两组前牙覆(牙合)覆盖、磨牙咬合关系、中线关系等错(牙合)畸形指标。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比较,采用医院自制外观功能满意度对两组矫治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SNA值略有下降,SNB值、GO-GN-SN值、OP-SN值略有增加,且观察组SNA值低于对照组,SNB值、GO-GN-SN值、OP-SN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磨牙咬合关系、中线关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运动功能、饮食功能及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形、舒适度、咬合功能和便捷性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固定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颌面部组织形态,降低错(牙合)畸形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 错(牙合)畸形 固定矫治术 种植体支抗 颌面部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种植体支抗对安氏Ⅱ类Ⅰ分类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后牙根吸收的影响
8
作者 徐楠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隐形矫治联合种植体支抗对安氏II类I分类上前牙患者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拔牙矫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研究组34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种植体支抗,对照组34例采用固定矫治。比较两组正畸时间、... 目的:探究隐形矫治联合种植体支抗对安氏II类I分类上前牙患者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拔牙矫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研究组34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种植体支抗,对照组34例采用固定矫治。比较两组正畸时间、牙齿修复效果、牙根吸收情况、咀嚼功能、美观程度、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釉质脱矿情况、颌面修复指标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牙列排齐时间、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83.25%(P<0.05)。两组治疗后上颌的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咀嚼功能和美观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釉质脱矿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FMA、IMPA、FMI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隐形矫治联合种植体支抗治疗拔牙矫治患者效果明显,存在牙根吸收情况但影响较小,美观度较好,可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种植体支抗 拔牙 牙根吸收 咀嚼功能 美观程度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效果及对牙根吸收状况、美观程度的影响
9
作者 张钰涓 解碧晶 张雪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85-88,133,共5页
目的分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口外弓强支抗治疗)和观察组(40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分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口外弓强支抗治疗)和观察组(40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牙根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咬合力、咀嚼功能及牙周健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咬合力及咀嚼功能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牙龈退缩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正畸美观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能取得理想疗效,有着较高的正畸美观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口外弓强支抗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咀嚼功能 牙齿美学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对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肖家良 杨雅娴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MIA)对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口外弓支抗(HGA)治疗,研究组接受MIA治疗。比较两组的矫治成功率、矫治周期以及牙齿功能。...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MIA)对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口外弓支抗(HGA)治疗,研究组接受MIA治疗。比较两组的矫治成功率、矫治周期以及牙齿功能。结果研究组的矫治成功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研究组的矫治周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研究组的牙齿咬合、口语表达、吞咽、咀嚼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HGA相比,MIA可明显提升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成功率,缩短患者的矫治周期,改善患者的牙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错[牙合]畸形 口外弓支抗 种植体支抗 牙齿功能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张志华 陈卓 +1 位作者 马明宇 郑永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84例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支抗治疗,... 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84例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支抗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牙齿结构相关指标水平、舒适度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磨牙位移小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舒适度评分,改善牙齿结构相关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传统支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错牙合畸形 磨牙位移 上中切牙凸距差 上中切牙倾角差 舒适度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正畸正颌对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
12
作者 杨丽 聂振轩 古加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正畸正颌对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0例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正颌治疗,观...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正畸正颌对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0例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正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正畸正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NA)、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小于对照组,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大于对照组,全面高、前上面高、前面下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正畸正颌治疗能有效提高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面部美学情况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正畸正颌 骨性Ⅱ类错颌畸形 面部美学
下载PDF
儿童口腔正畸矫正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控制技术的应用探讨
13
作者 马盈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4-0087,共4页
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控制技术在儿童口腔正畸矫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口腔正畸矫正治疗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20例,微型种植体支抗控制技术)和对照组(20例,口外弓对磨牙予以支... 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控制技术在儿童口腔正畸矫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口腔正畸矫正治疗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20例,微型种植体支抗控制技术)和对照组(20例,口外弓对磨牙予以支抗控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距离、上颌骨突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口腔正畸矫正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控制技术效果理想,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口腔正畸 矫正治疗 微型种植体支抗 控制技术 应用特点
下载PDF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改善牙周指标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彭安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其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正畸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正畸治... 目的分析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其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正畸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正畸治疗)与观察组(46例,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正畸治疗)。两组均治疗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个月后的正畸效果、正畸成功率,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咀嚼功能、血清与牙周组织相关指标。结果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磨牙移位较对照组更小,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差距较对照组更大,正畸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24个月后两组SBI、GI、PL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2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2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骨桥蛋白(OPN)、肌动蛋白结合(Fascin)蛋白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牙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可改善牙周指标,提高正畸治疗的成功率,增强咀嚼功能,还可以调节血清、牙周组织的相关指标表达,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 青少年 牙周指标 咀嚼功能
下载PDF
正畸联合种植体支抗治疗牙前突畸形疗效及对PAR指数的影响
15
作者 管丽丽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119-122,126,共5页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牙前突畸形采取正畸、种植体支抗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对PAR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响水县中医院口腔科治疗牙前突畸形患者74例作为研究目标,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7例)治疗...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牙前突畸形采取正畸、种植体支抗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对PAR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响水县中医院口腔科治疗牙前突畸形患者74例作为研究目标,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7例)治疗方案采取正畸种植体支抗联合方式;对照组(37例)治疗方案采取其他加强支抗正畸方式。对两组治疗效果予以观察比较。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后磨牙移位距离及上中切牙的凸距差、倾角差。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R指数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数据组间差异。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牙前突畸形患者经种植支抗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经测量,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磨牙移位距离小于对照组,上中切牙的凸距差、倾角差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R指数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R指数评分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总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牙前突畸形可在正畸的同时联合种植体支抗技术,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PAR指数评分,同时减少及减轻治疗后患者不良症状,提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种植体支抗 牙畸形 PAR指数
下载PDF
论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的对比观察
16
作者 邢少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99-0102,共4页
通过实验探究明确常规矫正和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40名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将其进行平均分组,针对对照组的20名患者使用常规矫... 通过实验探究明确常规矫正和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40名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将其进行平均分组,针对对照组的20名患者使用常规矫正方法,针对观察组的20名患者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正,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概率。结果 通过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常规矫正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并且观察组中的整体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能够明确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口腔正畸方式,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结论 在后期针对口腔正畸进行临床应用时,应该优先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矫正方式,并且要对整体矫正流程进行全面优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矫正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临床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7
作者 刘正叶 韦小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63-0166,共4页
观察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术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21年7月~2023年6月,以84例于贵港市人民医院行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术患者随机分2组研究,组均42例,以常规护理干预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对比... 观察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术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21年7月~2023年6月,以84例于贵港市人民医院行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术患者随机分2组研究,组均42例,以常规护理干预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对比于心理护理干预之观察组。结果 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为78.57%:95.24%,观察组显著高出(P<0.05)。未干预时,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差距较小(P>0.05),干预后评分均大幅降低,观察组分值更低(P<0.05)。并发症统计,对照组发生率19.05%,观察组4.76%明显低出(P<0.05)。结论 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术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获取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术 心理护理 负面情绪 满意度 并发症
下载PDF
Damon系统配合种植体支抗高效矫治重度牙列拥挤拔牙病例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霖 佘鹏 +1 位作者 王红 钱良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98-102,共5页
目的 探索Damon系统配合种植支抗钉与使用Damon系统配合改良式Nance弓(横腭杆+腭托)两种不同方法 矫治重度牙列拥挤拔牙病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0例重度牙列拥挤并拔除第一前磨牙矫... 目的 探索Damon系统配合种植支抗钉与使用Damon系统配合改良式Nance弓(横腭杆+腭托)两种不同方法 矫治重度牙列拥挤拔牙病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0例重度牙列拥挤并拔除第一前磨牙矫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试验组使用种植体支抗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式Nance弓进行辅助,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矫治后、排齐整平后三个阶段上下中切牙位置角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结果 试验组矫治前后、排齐整平后三个阶段上下颌中切牙倾斜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疗程为(13.60±3.50)个月;而对照组排齐整平后U1-SN角、L1-MP角、U1-NA角、U1-NA距、L1-NB角、L1-NB距、U1-L1角数据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疗程为(17.10±2.65)个月。试验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mon系统配合种植体支抗的使用,能较好地对重度牙列拥挤拔牙病例进行高效矫治,避免矫治过程中前牙的往复移动,显著缩短矫治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系统 种植体支抗 重度牙列拥挤 改良式Nance弓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在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正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曹伟清 林汤毅 +1 位作者 沈燕亚 何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对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20年8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种植支抗组),30例使用传统支抗(传统支抗...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对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20年8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种植支抗组),30例使用传统支抗(传统支抗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对比疗效。结果:种植支抗组平均(17.50±1.56)个月完成矫治,传统支抗组平均(19.25±2.37)个月完成矫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m-U6均增加(P<0.05),Ptm-U1、U1-SN均降低(P<0.05);治疗后,种植支抗组的Ptm-A、SN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传统支抗组治疗前后的Ptm-A、SN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Ptm-U1、U1-SN减少量:种植支抗组>传统支抗组(P<0.05);Ptm-U6增加量:种植支抗组<传统支抗组(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作用强且比传统支抗稳定可靠,可有效矫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改善患者面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 种植体支抗 正畸治疗 错牙合畸形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错颌畸形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常规矫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
作者 李杨 石晶 郭月明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19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MIA)与常规口腔正畸治疗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定本院口腔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106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根据正畸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53例,传统组给予常规矫正治疗,观察组给予MIA治疗,比...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MIA)与常规口腔正畸治疗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定本院口腔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106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根据正畸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53例,传统组给予常规矫正治疗,观察组给予MIA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锥形束CT测量参数、牙周炎性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2%)高于传统组(75.5%),观察组治疗后磨牙位移低于传统组,观察组治疗后下齿槽座角、上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均高于传统组。观察组治疗后龈沟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均低于传统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低于传统组(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A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牙合状况,减轻龈沟炎症反应,降低牙龈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颌畸形 微型种植体支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