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9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庆县2011—2022年农区鼠种组成与种群数量变化
1
作者 秦治勇 白智江 杨再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探讨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农区鼠类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余庆县2011—2022年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鼠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捕获的3492只样本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10种,即黑... 探讨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农区鼠类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余庆县2011—2022年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鼠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捕获的3492只样本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10种,即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社鼠、针毛鼠、白腹鼠、红耳巢鼠、鼩鼱。住宅区鼠种种类有3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8.57%;稻田区、早作区鼠种种类有10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平均占总鼠数的83.42%。不同时期鼠种组成明显不同,住宅区褐家鼠、稻田区和早作区黑线姬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与当地1986—2010年相比,鼠类种群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总平均捕获率为4.79%,其中,住宅区、稻田区、早作区平均捕获率分别为0.24%、6.35%、5.48%。不同年度、月份、季节鼠类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种类 鼠种组成 种群数量 变化规律 余庆县
下载PDF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与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淋正 勾伟 +3 位作者 王万海 冯育才 杨雄威 粟海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野生种群的重要集中分布地之一,为查清当前该区域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与分布,于2021年7月—2022年12月采用访问调查、直接观察猴群计数和夜宿地调查法对保护区及周边的黑叶...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野生种群的重要集中分布地之一,为查清当前该区域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与分布,于2021年7月—2022年12月采用访问调查、直接观察猴群计数和夜宿地调查法对保护区及周边的黑叶猴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共有黑叶猴27群166只,群体密度为0.10群/km^(2),种群密度为0.62只/km^(2),最小群仅2只,最大群为16只,猴群平均为(6±4)只,成年个体总体雌雄性比约为2∶1。黑叶猴集中分布于保护区内的梅江—水翠河—铁厂河片区(22群154只),97.00%的群体分布于自然保护区管辖范围内,其中所调查猴群中86.75%分布在距河流轴线缓冲距1 km的区域内。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后续黑叶猴的长期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种群数量 种群分布 野外调查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流浪猫种群数量和繁殖调查
3
作者 孙桃柱 吴琼 +1 位作者 张振伟 李忠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43,共11页
流浪猫已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威胁,然而,中国对流浪猫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却很少。2018—2022年,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约195 hm2)为研究区域,开展了基于个体识别的校园流浪猫种群及繁殖等基础生物学研究。通过连续20 d的样点调查,构建... 流浪猫已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威胁,然而,中国对流浪猫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却很少。2018—2022年,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约195 hm2)为研究区域,开展了基于个体识别的校园流浪猫种群及繁殖等基础生物学研究。通过连续20 d的样点调查,构建了流浪猫的种群数量累积曲线,发现即便在熟知流浪猫种群分布的基础上,一天调查中流浪猫的发现率仅为51.22%(44.51%~53.66%),而累积6 d的重复调查,发现率可达到84.15%(81.10%~86.59%)。2018—2022年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流浪猫数量快速增长,从2018年的51只增加至2022年的220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每月6次调查,期间共记录到273只流浪猫,其中成年猫149只,幼猫124只,雌雄性比约为1∶1。在此期间流浪猫的一年留存率约为58.71%,且绝育流浪猫的留存率显著高于未绝育的流浪猫。流浪猫全年均可繁殖,但产仔高峰集中在3—6月。65窝幼猫中,有84只存活超过6个月,若家猫的平均产仔数为3~4只,则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流浪猫幼仔6月龄成活率约为36.92%(32.31%~43.08%)。上述结果说明,低强度的样点调查可能低估了流浪猫的种群数量。同时,在人类提供庇佑的环境中,流浪猫的生存不受食物、住所以及疾病的限制,其生存率和繁殖成功率较高,高存活率和高繁殖力将为流浪猫种群数量的控制带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猫 种群数量 种群动态 繁殖参数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潮沟海陆蛙种群数量调查
4
作者 冯尔辉 罗战 +5 位作者 朱萧文 施雪岩 梁笑 杨卓 吴庭天 王力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0-587,共8页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潮沟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2020—2022年,在保护区不同片区潮沟内共设置34条样线,对海陆蛙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保护区海陆蛙种群的致危因素,并...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潮沟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2020—2022年,在保护区不同片区潮沟内共设置34条样线,对海陆蛙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保护区海陆蛙种群的致危因素,并提出保护和管理建议。调查表明:海陆蛙主要分布在管理局、道学和三江片区,而塔市和博度片区海陆蛙分布基本处于空白状态;3个年度海陆蛙种群密度基本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三江、道学和管理局;2020年度三江种群密度为221.6只/hm^(2)、道学164.7只/hm^(2)和管理局137.4只/hm^(2),明显高于2022年度(三江151.2只/hm^(2)、道学144.8只/hm^(2)和管理局116.3只/hm^(2))和2021年度(三江113.2只/hm^(2)、道学99.6只/hm^(2)和管理局51.9只/hm^(2));2020—2022年三江、道学和管理局片区总的海陆蛙种群数量分别为6498、3357、4847只。盐度高、水体污染、牡蛎附生和潮汐裸滩面积少等是导致海陆蛙在塔市和博度分布缺失的主要因素。非法捕捉、周边养殖塘包围及其导致的繁殖生境减少和污染是影响海陆蛙种群的致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蛙 红树林 潮沟 种群数量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凯里市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毅 杨通武 +1 位作者 李贵发 朱莲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为黑线姬鼠预测预报、防控及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探讨其种群数量、种群组成的年度、月份、季节变化规律。在稻田、旱地耕作区采用夹夜法,对贵州省凯里市1984—2022年稻田、旱地耕作区黑线姬鼠捕获率进行年度、月份、季节种群动态... 为黑线姬鼠预测预报、防控及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探讨其种群数量、种群组成的年度、月份、季节变化规律。在稻田、旱地耕作区采用夹夜法,对贵州省凯里市1984—2022年稻田、旱地耕作区黑线姬鼠捕获率进行年度、月份、季节种群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在该地区主要分布于稻田区和旱地耕作区,占总鼠数的62.36%,各年度间种群组成比例在50.69%~94.44%,为当地绝对优势鼠种,是主要的监测和防控对象。不同年度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各年度间平均捕获率为0.70%~6.38%,相互间存在9.11倍差异,平均捕获率为3.92%;1984—1992年捕获率较高,平均为4.86%,处于种群密度较高的波动较大状态;2011—2022年捕获率较低,平均为1.20%,处于种群密度较低的稳定状态。不同月份及季节间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月份以7月最高,2月最低,捕获率分别为3.52%、0.95%;不同季节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捕获率分别为3.05%、1.29%。该分析得出黑线姬鼠是凯里市鼠类绝对优势种,近10 a来处于种群密度较低的稳定状态,7月和夏季种群数量最高;该研究为黑线姬鼠列为凯里市主要鼠类监测、防控对象,为准确做出预测预报,制定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及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捕获率 种群数量 变化规律 凯里市
原文传递
基于多方法的猕猴种群数量县域快速调查与人猴冲突分析:以贵州长顺为例
6
作者 何曼芳 王丽娟 +3 位作者 杨光美 曹和琴 刁奕欣 粟海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近年来,猕猴(Macaca mulatta)在多地种群增长迅速且人猴冲突事件频发。摸清猕猴种群数量及其人猴冲突状况是开展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以贵州长顺县为例,综合利用非诱导式访问、样线(带)与定点观测、红外相机配合夜宿地调查以及无人机调... 近年来,猕猴(Macaca mulatta)在多地种群增长迅速且人猴冲突事件频发。摸清猕猴种群数量及其人猴冲突状况是开展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以贵州长顺县为例,综合利用非诱导式访问、样线(带)与定点观测、红外相机配合夜宿地调查以及无人机调查等方法对贵州长顺县猕猴种群数量及人猴冲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以95%的可靠性和62%的调查精度表明,长顺县域共分布有猕猴群体20群,总数351±138只,并集中分布于南部区域;(2)应用的调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样线(带)与定点观测法发现猴群几率较大,访问调查法较为便捷,多方法综合使用能有效弥补单一调查方法获取数据的局限性;(3)猕猴危害作物高峰期发生在6—7月,与当地主要受害作物种类玉米成熟期时间一致,同时观测到靠近山林和水源的作物更易遭受猕猴危害;(4)原住民对猕猴保护态度各有不同,其中,有47.92%的受访者对猕猴保护政策持积极态度,52.08%的受访者持消极态度,其保护态度主要受受访者主要收入来源、受教育程度和猕猴危害造成的损失程度3个因素影响。本研究可为西南山地区域性猕猴种群快速调查与保护管理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数量 人猴冲突 野外调查 贵州长顺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践行生态安全教育——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为例
7
作者 秦海英 李艳红 苏珍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0期236-239,共4页
本文从核心素养四个维度出发践行生态安全教育,促进学生建立生态安全意识,提升生态安全保护技能,学会生态安全评价,涵养生态安全伦理。并以“探究影响扎龙湿地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一课为例,探索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 本文从核心素养四个维度出发践行生态安全教育,促进学生建立生态安全意识,提升生态安全保护技能,学会生态安全评价,涵养生态安全伦理。并以“探究影响扎龙湿地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一课为例,探索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以期帮助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教育 核心素养 种群数量
下载PDF
西双版纳野象谷亚洲象个体识别及种群数量特征
8
作者 保明伟 韩泳 +4 位作者 熊朝永 陈继铭 王斌 李富明 周方易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2-479,共8页
以西双版纳勐养地区野象谷出现的野生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2023年拍摄积累的影像资料,对亚洲象开展基于形态特征的个体识别,共识别出个体152头,并分析了种群的数量特征。研究发现:该地活动的亚洲象种群数量由2... 以西双版纳勐养地区野象谷出现的野生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2023年拍摄积累的影像资料,对亚洲象开展基于形态特征的个体识别,共识别出个体152头,并分析了种群的数量特征。研究发现:该地活动的亚洲象种群数量由2002年的36头增长到2023年的112头,且主要增长来源于出生而非迁入,平均年出生率为8.29%,平均种群年增长率为5.78%。该种群大部分个体为未成年,为增长型种群。2023年的种群,在低龄阶段雄性比例略高于雌性,但随着年龄增加,雄性比例降低,最终成年雌性多于成年雄性,同时还对野生雌性亚洲象的部分繁殖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野生种群繁殖状况较好。研究表明,在全球亚洲象种群呈下降趋势的大背景下,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勐养地区的亚洲象得到了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个体识别 种群数量 种群结构 中国云南
下载PDF
广东省饶平县地面筑巢的栗喉蜂虎种群数量、巢洞特征及生境因子选择
9
作者 何小云 高圆 +2 位作者 张俊 陈俊杰 周璨林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1-788,共8页
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每年4—7月由东南亚、南亚到我国进行繁殖,以往的研究表明栗喉蜂虎喜欢在坡度为30°~90°的裸露沙质坡面营巢,但近年来发现饶平县栗喉蜂虎存在于平坦开阔地面营巢繁殖的现象,为了解栗喉蜂虎平地繁... 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每年4—7月由东南亚、南亚到我国进行繁殖,以往的研究表明栗喉蜂虎喜欢在坡度为30°~90°的裸露沙质坡面营巢,但近年来发现饶平县栗喉蜂虎存在于平坦开阔地面营巢繁殖的现象,为了解栗喉蜂虎平地繁殖巢洞特征与生境因子,于2023年4—7月,对饶平县地面营巢地中栗喉蜂虎的种群数量、巢洞特征及营巢地生境因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饶平地面筑巢栗喉蜂虎种群数量为128~224只;繁殖巢洞和废弃巢洞在长度、深度、水平长度及倾斜角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繁殖巢洞需要适宜的长度、深度、水平长度及倾斜角度;巢洞朝向具有偏好性,主要朝向北方、东方及西北方;繁殖巢洞的洞底日温差最小,巢室内温度稳定;栗喉蜂虎地面巢区巢洞密度较大,邻近巢洞的最小洞间距平均值为3.8 m;巢区裸露度较低,为(35.08±10.77)%;巢洞与水源距离为(107.92±40.41)m;栗喉蜂虎对巢区土质具有选择性,营巢地土壤为砂土,含沙量为(92.0±3.4)%,土壤粒径主要集中于(0.125~0.250)mm。研究结果可为栗喉蜂虎的种群及栖息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喉蜂虎 种群数量 巢洞特征 生境因子
下载PDF
凯里市农区鼠类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研究
10
作者 朱莲英 刘毅 +1 位作者 杨通武 李贵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41-45,51,共6页
为摸清凯里市农区鼠类种类,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本研究在2011—2023年对贵州省凯里市农区鼠情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在住宅区、稻田区和旱地区3种生境共置夹50733个,捕获鼠类915只,种类有9种,其中,住宅区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比为9... 为摸清凯里市农区鼠类种类,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本研究在2011—2023年对贵州省凯里市农区鼠情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在住宅区、稻田区和旱地区3种生境共置夹50733个,捕获鼠类915只,种类有9种,其中,住宅区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比为96.18%,农田区(稻田区和旱地区)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占比为64.27%,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本地区监测及防治的重点。住宅区鼠类在1、3、10月出现3个种群数量高峰,农田区鼠类在1、3、11月出现3个种群数量高峰。住宅区、农田区鼠类种群数量均以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因此,在每年的3—5月和8—10月是本区域农区鼠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研究结果为农区鼠害监测及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区鼠类 组成 种群数量 变化规律 凯里市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为例
11
作者 詹琪芳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4年第2期66-72,共7页
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持技术能用于自动采集数据并将其实时转化为直观的曲线,具有定量、便携、可视、实时、准确等特点,可作为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的认知工具。本文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为例,简要介... 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持技术能用于自动采集数据并将其实时转化为直观的曲线,具有定量、便携、可视、实时、准确等特点,可作为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的认知工具。本文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为例,简要介绍如何将数字化手持技术融入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实现与学生间的即时交互,优化对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过程。此技术的应用不仅改进并创新了实验方法,还为学生提供了基于问题的探究活动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助推课堂数字化教学进程,切实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实验教学 酵母种群数量 核心素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的改进
12
作者 詹琪芳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运用色度计、TI计算器、数码显微镜及智能计数APP等数字化技术对沪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进行了改进。缩短实验时长,提升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亲历初次建模、二次建模等... 运用色度计、TI计算器、数码显微镜及智能计数APP等数字化技术对沪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进行了改进。缩短实验时长,提升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亲历初次建模、二次建模等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提升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色度计 TI计算器 酵母种群数量
下载PDF
河南太行山猕猴的种群数量与分布现状
13
作者 孙楠 姚现玉 +5 位作者 李红运 刘霖 冯宝春 郑涛 田军东 路纪琪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种群生态学关注研究生物种群的数量如何随时间和空间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调节机制。其中,种群动态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猕猴(Macaca mulatta)是全球分布最广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特别是太行山猕猴(M.m.tcheliensis),其野生种群主要分... 种群生态学关注研究生物种群的数量如何随时间和空间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调节机制。其中,种群动态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猕猴(Macaca mulatta)是全球分布最广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特别是太行山猕猴(M.m.tcheliensis),其野生种群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的南端地区,这一区域位于世界猕猴地理分布的北缘。通过样线调查、定点观察和红外相机技术等多种方法,对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济源、焦作和新乡(包括辉县)地区的太行山猕猴种群数量及其分布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太行山猕猴野生种群估计有3000~3300只,主要集中在济源地区的太行山区,且种群数量正在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种群数量 地理分布 保护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中越边境稻区稻飞虱越冬生境与种群数量变化分析
14
作者 范俊珺 王郦 +1 位作者 莫朝彬 张思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4-67,共4页
为摸清重大迁飞性害虫--稻飞虱在中越边境稻区越冬及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持续多年采用盘拍法、网扫法、剥查卵条和卵粒等方法开展稻飞虱越冬虫源调查。结果表明,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亚热带、热带气候条件下,稻飞虱可在本区域安全越冬,主要... 为摸清重大迁飞性害虫--稻飞虱在中越边境稻区越冬及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持续多年采用盘拍法、网扫法、剥查卵条和卵粒等方法开展稻飞虱越冬虫源调查。结果表明,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亚热带、热带气候条件下,稻飞虱可在本区域安全越冬,主要虫种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适宜的越冬场所为再生稻>稻桩稻苗>落粒自生苗。文章初步分析认为越冬虫源地面积的急骤缩减、生境的变化和冬后气象因子是导致稻飞虱越冬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越冬生境 种群数量变化
下载PDF
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一课教学为例
15
作者 张秀红 王雅文 《福建教育》 2024年第24期15-17,共3页
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 Issues,缩写为SSI)是与科学有实质性联系的开放性的、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具有争议性、时代性、跨学科性、情意性、复杂性等特点。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通称SSI教学)就是以SSI作为教学情境或教学内容的一... 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 Issues,缩写为SSI)是与科学有实质性联系的开放性的、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具有争议性、时代性、跨学科性、情意性、复杂性等特点。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通称SSI教学)就是以SSI作为教学情境或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实施SSI教学对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提升科学论证能力、形成道德伦理观均有重要价值,契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普氏原羚保护”这一我国独有的地域性议题,进行“影响种群变化的因素”一课的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科学议题 高中生物学教学 学生核心素养 种群数量变化 跨学科性 教学情境 教学设计 种群变化
下载PDF
云南楚雄哀牢山地区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和分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根会 覃忠义 +10 位作者 卢立雄 高文俊 罗文富 李函 李育武 尹存全 徐萍 尹光华 李发宝 牛晓炜 蒋学龙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2020年11—12月,采用访问调查和鸣声定位法对云南省哀牢山楚雄彝族自治州(简称:楚雄州)辖区(包括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及周边国有林区)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哀牢... 2020年11—12月,采用访问调查和鸣声定位法对云南省哀牢山楚雄彝族自治州(简称:楚雄州)辖区(包括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及周边国有林区)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哀牢山楚雄州辖区现有西黑冠长臂猿61群和14只独猿(约270只),其中11群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外的国有林中。绝大部分群体(59群)分布于楚雄市片区中部向南至双柏县片区,呈现区域聚集性分布现状;有2群分布于楚雄市片区北部,有向边缘隔离小种群发展的趋势;南华片区本次调查及随后的调查均未发现长臂猿群体的存在,仅通过访问得知有一独猿。哀牢山楚雄州辖区现有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较2005年第一次调查(39群)增加了22群,然而中北段西黑冠长臂猿面临隔离小种群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威胁。基于辖区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与分布,提出种群动态监测、小种群巡护监测、栖息地调查评估与恢复及自然保护区外的托管等保护与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黑冠长臂猿 种群数量 种群分布 隔离小种群 哀牢山 楚雄州
下载PDF
无人机调查白鹤种群数量和越冬分布 被引量:3
17
作者 温立嘉 王榄华 +2 位作者 丁洪安 李剑志 郭玉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693-7700,共8页
白鹤(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唯一一种极度濒危(CR)鹤类,分布和种群数量是评估其濒危程度的重要参数。无人机调查作为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调查方法,为查明白鹤的越冬分布、种群数量及幼鸟比例,于2... 白鹤(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唯一一种极度濒危(CR)鹤类,分布和种群数量是评估其濒危程度的重要参数。无人机调查作为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调查方法,为查明白鹤的越冬分布、种群数量及幼鸟比例,于2022年1月使用地面监测结合无人机调查的方法在江西、山东、安徽、湖南、湖北等地的湖泊和农田中开展越冬白鹤调查。野外调查共记录白鹤5607只,网络信息检索在调查区域外的8个地点记录白鹤9只,合计记录越冬白鹤5616只。其中江西鄱阳湖记录到越冬白鹤4813只,占总数的85.7%,主要分布在康山垦殖场、五星垦殖场和成新垦殖场;山东黄河三角洲记录到越冬白鹤625只,占总数的11.1%。安徽、湖南、湖北分别记录到越冬白鹤34,63和72只。对部分群体的白鹤幼鸟数量进行统计,4680只白鹤中,记录到幼鸟674只,幼鸟比例为14.4%,其中湖南越冬白鹤幼鸟比例最高,达28.6%,山东越冬白鹤幼鸟比例最低,为11.5%。调查刷新了白鹤种群数量,证实了山东黄河三角洲是目前除江西鄱阳湖外最重要的白鹤越冬地,缓解了白鹤越冬期过度集中的压力。基于本研究结果,我们推测目前白鹤的种群数量已超过5500只,成年个体数量已超过3000只。未来,其受胁程度需要更细致的评估。研究为无人机调查在水鸟监测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极度濒危 无人机调查 种群数量 越冬分布 幼鸟比例
下载PDF
江西水域枯水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阙江龙 饶榕城 +6 位作者 杨英 闵佳玲 田镇 余智杰 余进祥 戴银根 梅志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1-1708,共8页
研究于2021年11—12月,设置12条考察路线,采用同步目视考察法,对包含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和赣江下游的江西水域长江江豚数量和分布开展了考察,结合历史资料,探讨了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规律及江湖迁徙关系。结果显示, 11月... 研究于2021年11—12月,设置12条考察路线,采用同步目视考察法,对包含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和赣江下游的江西水域长江江豚数量和分布开展了考察,结合历史资料,探讨了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规律及江湖迁徙关系。结果显示, 11月考察观测到长江江豚217群次、454头次, 12月考察观测到长江江豚236群次、569头次,受水位和天气等环境条件影响,两次考查观察到的长江江豚数量差异显著(t=–2.23, P<0.05)。11月和12月江豚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长江江西段,江豚主要分布在湖口石钟山-彭泽三号洲水域;鄱阳湖适宜水深范围水域都有长江江豚分布,其中吴城望湖亭-渚溪河口、都昌船厂-黄金咀-三山-瓢山水域是江豚高密度分布区;赣江下游,长江江豚分布在扬子洲渔业村附近水域。两次考察目击率分别为1.00和1.08次/km,均高于往年调查结果,由此推测,鄱阳湖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可能有所增长。鄱阳湖通江水道蛤蟆石-石钟山水域,两次考察分别仅发现3头和2头长江江豚,推测调查期间长江江豚在长江干流和鄱阳湖之间的迁移行为较少,未来需进一步管控江湖迁移水域的人类活动,促进江湖迁移。吴城望湖亭-渚溪河口为枯水期鄱阳湖江豚的主要分布水域,建议加强对该水域船只的航行管控,降低航运影响,提升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数量 分布特征 江西水域 鄱阳湖 长江江豚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藏野驴种群数量及生境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兴健 邵全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886-7895,共10页
藏野驴(Asinus kiang)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是藏野驴的主要栖息地之一,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国家公园的重要职能,准确了解藏野驴的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变化无论是从野生动物保护还是从国家... 藏野驴(Asinus kiang)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是藏野驴的主要栖息地之一,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国家公园的重要职能,准确了解藏野驴的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变化无论是从野生动物保护还是从国家公园建设指导来看均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为研究区,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开展藏野驴种群数量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利用选择指数与因子分析揭示藏野驴的生境选择偏好,识别其适宜栖息地范围。并深入探讨近20年藏野驴适宜栖息地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无人机可以有效识别藏野驴个体,在调查样带内共发现藏野驴252头,经过推算2017年春季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共有藏野驴20989头。(2)藏野驴倾向于选择距居民点1 km以外,距道路1—3 km范围内,距水源1 km以内,且植被覆盖度介于0.4—0.8之间的坡度小于5°的平坦区域做为栖息地。(3)2000—2018年间,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的藏野驴适宜生境面积增加了330.76 km^(2),达到4747.10 km^(2),面积占比增加1.73%,达到了24.85%。这主要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协同作用下导致的水体扩张与植被覆盖度增加驱动的。此外,虽然道路的扩张仅限制了小面积的适宜栖息地增加,但可能造成栖息地连通性下降等更为严重的后果。本研究证明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等开阔区域进行野生动物调查及栖息地研究的可行性与优势,相关技术方法与研究成果可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野驴 无人机 遥感调查 种群数量 栖息地选择 适宜生境
下载PDF
哈密市鹅喉羚夏秋季种群数量与生境适宜性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培培 高文佳 +5 位作者 程勇翔 赛甫拉·苏巴 阿不都艾尼·克力木 王蕊蕊 韩廷 夏米西丁·阿不都热依木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5-726,共12页
调查物种种群数量及适宜生境分布是合理保护野生动物和制定管理对策的基础。为了解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在哈密市的种群数量与适宜生境,2022年7—9月,采用样线法对哈密市鹅喉羚种群数量和地理分布开展调查,采用Distance软件和Ma... 调查物种种群数量及适宜生境分布是合理保护野生动物和制定管理对策的基础。为了解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在哈密市的种群数量与适宜生境,2022年7—9月,采用样线法对哈密市鹅喉羚种群数量和地理分布开展调查,采用Distance软件和MaxEnt模型对鹅喉羚的种群数量及适宜生境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调查中发现鹅喉羚303群,共1029只。鹅喉羚适宜生境主要位于天山南侧的荒漠地区,面积为1.7259万km^(2),占哈密市面积的12.15%,估算哈密市的种群密度为(2.013±0.432)只/km^(2),集群大小多集中在1~10只,最大为21只,结合哈密市鹅喉羚适宜生境面积,得到其种群数量为(34742±7455)只。MaxEnt模型的AUC平均值为0.939,预测准确性较高。影响鹅喉羚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人为影响、海拔、等温性和最冷季平均气温。研究明确了影响鹅喉羚分布的关键因子,估算了种群大小,为制定鹅喉羚有效管理与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种群数量 种群结构 荒漠物种 生境适宜性 MAX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