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家精神的分析及其启示
1
作者 王振强 贺莹莹 徐文彬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5年第3期19-25,共7页
教科书中的科学家事例是传递科学家精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其中,科学家形象的选择、呈现和塑造与科学家精神及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关系。以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为样本,根据分析框架分别对科学家形象和科学家精神进行统... 教科书中的科学家事例是传递科学家精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其中,科学家形象的选择、呈现和塑造与科学家精神及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关系。以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为样本,根据分析框架分别对科学家形象和科学家精神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科学家形象在性别、国别、研究门类等方面各有侧重;科学家精神的覆盖维度较为全面,但学段分布不均衡。据此应关注科学家形象及其精神的教学转化:聚焦科学家形象,进行学习进阶式设计;开发教科书资源,让科学家精神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生动;开展家校社合作,协同培育科学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形象 科学家精神 科学教育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
下载PDF
长三角战略科学家分布及流动模式研究——基于国家“三大奖”获得者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李洋 陈蓉 +2 位作者 宋萌 毕诗琪 华珺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将2000—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638名长三角战略科学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履历数据分析他们从出生地到受教育地再到成就地的流动情况,并通过桑基图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在战略科学家流动模... 将2000—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638名长三角战略科学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履历数据分析他们从出生地到受教育地再到成就地的流动情况,并通过桑基图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在战略科学家流动模式上各省(市)表现出一定差异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动模式:江苏和浙江表现为“小幅溢出+微弱吸引”模式,安徽表现为“大幅溢出+较强吸引”模式,上海则表现为“自产自销+强力吸引”模式。结合各省(市)战略科学家的分布及流动特征,分别对长三角“三省一市”提出建议,以推动长三角战略科学家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科学家 人才分布 流动模式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企业家精神驱动科学家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硬科技企业为例
3
作者 郭燕青 邹家祎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4,共11页
本文以科学家创业的硬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LDA主题模型分析现实情境下科学家创业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体系,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该企业家精神体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存在3条科学家创业企业可持续... 本文以科学家创业的硬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LDA主题模型分析现实情境下科学家创业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体系,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该企业家精神体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存在3条科学家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家精神驱动路径,即双元主导型企业家精神驱动路径、整体协同型企业家精神驱动路径和特定匹配型企业家精神驱动路径。同时也发现了4种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家精神样态,从此揭示当前中国科学家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企业家精神局限。从反映科学家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视角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为代表的科学家创业企业,其存在着稳扎稳打型企业家精神驱动和使命赋能型企业家精神驱动两种路径。研究结论对于以硬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科学家创业企业的高质量长远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科学家创业企业 企业可持续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研究生数智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4
作者 王春艳 段磊 +1 位作者 甘启宏 邵云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生教育中,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四川大学以智慧教育平台“大川学堂”为基础,构建了“数智课程思政资源平台”,该平台旨在通过AIGC技术,实现课程... 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生教育中,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四川大学以智慧教育平台“大川学堂”为基础,构建了“数智课程思政资源平台”,该平台旨在通过AIGC技术,实现课程思政资源的整合化、数字化、智能化。本文详细阐述了平台的建设思路、实施路径、功能以及与教学环节的融合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育 科学家精神 数智课程思政资源平台 AIGC技术
下载PDF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5
作者 胡月 《南方论刊》 2025年第4期94-96,102,共4页
科学家精神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典型素材。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助于消除不良思潮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推动建设世界科... 科学家精神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典型素材。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助于消除不良思潮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推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当前,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些许不足。新时代背景下,要坚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融入内容的层次感、探索多样化的融入形式、提升融入效果的实效性,以科学家精神涵养新时代大学生,努力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且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理想信念教育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基于强关系和超级关系的杰出科学家合作网络分析: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
6
作者 刘俊婉 张睿 隋宏哲 《科技情报研究》 2025年第2期35-47,共13页
[目的/意义]科学合作已成为推动科技突破和原始创新的重要特征。探索杰出科学家科学合作的规律和模式,有助于为国家培育领军人才和建立高效能团队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文章以1990—2010年145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意义]科学合作已成为推动科技突破和原始创新的重要特征。探索杰出科学家科学合作的规律和模式,有助于为国家培育领军人才和建立高效能团队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文章以1990—2010年145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识别其科学合作中的强关系和超级关系并构建其合作网络。进一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网络递归分解等方法,分析诺贝尔奖获得者强关系和超级关系的量化特征及其对科研绩效的影响,探究获奖前后强关系和超级关系合作网络是否存在结构性变化。[结果/结论]研究发现,99%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存在强关系合作伙伴,82%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存在超级关系合作伙伴,且超级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高于强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强关系合作通常以3—4人的团队形式展开合作研究;超级关系合作成员间的信息传递效率更高,合作关系更紧密,多以两两合作形式为主。合作网络中强关系和超级关系数量的增加能够促进杰出科学家生产力的提高,但对其第一作者论文产出数量的提升作用不显著;过高的网络密度会抑制科研生产力。此外,研究发现,获奖后强关系合作网络中的成员产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但在超级关系合作网络中未发现这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出科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 科学合作网络 强关系 超级关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中小学生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路径
7
作者 邱德峰 白洁 《福建教育》 2025年第4期31-36,共6页
科学家精神对于国家和民族至关重要,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家精神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三全育人”理论对中小学生科学家精神的培育具有良好的理论关怀性,能够为中小学生的科学家精神培养提供有益启发。文章在“三全育人”理论的观照... 科学家精神对于国家和民族至关重要,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家精神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三全育人”理论对中小学生科学家精神的培育具有良好的理论关怀性,能够为中小学生的科学家精神培养提供有益启发。文章在“三全育人”理论的观照下,研究从主体维度、时间维度及空间维度构建中小学生科学家精神培育的理论框架,同时提出中小学生科学家精神培育的具体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科学教师培养为核心,全面提升各科教师科学素养,打造全员协同育人新格局;以学校教育为基础,贯穿家校社多重时间网络,构建全过程一体化育人新体系;以课程教学为关键抓手,联通学校各活动模块系统,建立全方位沉浸式育人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中小学生 科学家精神 科学教师 课程整合
下载PDF
杰出科学家钱学森的三重身份
8
作者 胡新民 《党史博采》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钱学森是20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他是为新中国的成长作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群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
关键词 科学家钱学森 科学家群体 无可估量 三重身份 学科领域 20世纪 杰出代表
下载PDF
科学家观测到最强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9
《中国科技信息》 2025年第7期3-3,共1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研究组与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马杰等,发展了适于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新科学家》报道了这一成果。
关键词 数学科学学院 逻辑形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量子关联 李传锋 科学进展 《新科学家 科学家
下载PDF
科学家传记:原创与引进作品的比较探析
10
作者 柳丽敏 《传播力研究》 2025年第10期4-6,共3页
科学家传记是承载与传播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与媒介。本文通过科学家精神的剖析、作品定位与装帧艺术的考量、文化内涵及价值导向的挖掘,以及市场表现与读者受众的分析这四个维度,对原创科学家传记与引进版科学家传记展开深入的对比分... 科学家传记是承载与传播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与媒介。本文通过科学家精神的剖析、作品定位与装帧艺术的考量、文化内涵及价值导向的挖掘,以及市场表现与读者受众的分析这四个维度,对原创科学家传记与引进版科学家传记展开深入的对比分析。文章认为,要使原创科学家传记既赢得口碑又占据市场,需要在选题内容上打破同质困局,平衡好科学性和可读性,并深度挖掘素材,以支撑起传记的深度与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传记 科学家精神 原创作品 引进作品
下载PDF
秉持“攀登”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科普专题节目创作与实践探究
11
作者 王继伟 《天津科技》 2025年第S1期80-83,共4页
从“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到“科技强国”目标的推进,中国科学家在不断攀登各领域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积累了众多振奋人心而又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记录科学家故事、展示科学家精神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以科学家宣传节目创作与实践... 从“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到“科技强国”目标的推进,中国科学家在不断攀登各领域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积累了众多振奋人心而又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记录科学家故事、展示科学家精神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以科学家宣传节目创作与实践探索为例,探讨讲好中国故事与营造尊崇科学氛围的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故事 科学家精神 攀登精神 中国故事
下载PDF
石油科学家精神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与弘扬路径
12
作者 岳金霞 李德鑫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69-75,共7页
石油科学家精神是石油科技工作者身上呈现出的普遍特质与精神表征,形成于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发展于石油科技报国的伟大实践,既是科学家精神与石油精神的价值耦合,也是对科学家精神与石油精神的丰富拓展,生动展现了“两个结合”的... 石油科学家精神是石油科技工作者身上呈现出的普遍特质与精神表征,形成于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发展于石油科技报国的伟大实践,既是科学家精神与石油精神的价值耦合,也是对科学家精神与石油精神的丰富拓展,生动展现了“两个结合”的新精神形态。石油科学家精神为中国石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能源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现实所需。就石油科学家精神内涵而言,胸怀祖国、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是其政治底色,心存大爱、爱岗奉献的道德品格是其价值基石,开拓创新、集智攻关的职业态度是其精髓灵魂,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其行业特色,开放共享、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是其时代内涵。新时代弘扬石油科学家精神需构建三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加强顶层设计,形成行业内外协同弘扬大格局;创新话语表达,打造立体化、时代化的石油科学家形象;创新传播范式,建立多渠道、分众化的精准传播体系,从而实现精神资源向创新动能的高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科学家精神 石油精神 科学家精神 弘扬路径
下载PDF
科学家精神融入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以天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若纯 李思亮 +4 位作者 徐延平 杨美玲 孙少波 韩晓昆 李晓东 《高教学刊》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而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所包含的科学家精神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该文强调科学家精神融入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以天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为例,阐述科学家精...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而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所包含的科学家精神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该文强调科学家精神融入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以天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为例,阐述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案例库建设及科学家精神案例的有机融入途径、典型案例等,强调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的重要性。本案例的实践可以为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地理科学 科学家精神 思政案例 长效机制
下载PDF
学术生涯视角下卓越科学家的跨学科模式研究——以普赖斯奖获得者为例
14
作者 曹喆 施顺顺 +1 位作者 张琳 黄颖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目的/意义]从学术生涯视角出发探究卓越科学家的跨学科模式,为个体跨学科模式选择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以科学计量领域最高奖项普赖斯奖的获得者为例,从论文发表和知识来源两个维度刻画其跨学科模式,并划分起... [目的/意义]从学术生涯视角出发探究卓越科学家的跨学科模式,为个体跨学科模式选择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以科学计量领域最高奖项普赖斯奖的获得者为例,从论文发表和知识来源两个维度刻画其跨学科模式,并划分起步期、成长期、深化期和成熟期4个学术生涯阶段,剖析其跨学科模式的演变规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了“两栖科学家”“土著科学家”“移民科学家”“旅居科学家”4类获奖者,他们在不同学术生涯阶段具有差异化的跨学科表现,并在科学计量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做出重要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科学家 跨学科模式 学术生涯 普赖斯奖获得者 科学计量学
下载PDF
战略科学家成长特征研究--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成员为例
15
作者 邹欣然 冯迅 董瑜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9,共12页
本文基于人才生态学理论构建战略科学家成长特征指标体系,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成员为例,综合采用履历分析法、扎根理论方法、案例分析法,从人格特质、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家庭环境、时代背景五个维度分析战略科学家的成长特征。... 本文基于人才生态学理论构建战略科学家成长特征指标体系,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成员为例,综合采用履历分析法、扎根理论方法、案例分析法,从人格特质、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家庭环境、时代背景五个维度分析战略科学家的成长特征。结果显示,战略科学家具有强烈的科学使命感、复合的教育背景、顶尖的学术成就、卓越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以及跨界任职经历,其成长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战略科学家培养和使用的建议,包括构建战略科学家涌现“蓄水池”、打造有利于战略科学家成长的人才梯队、健全战略科学家培养和使用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科学家 成长特征 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
下载PDF
发现与培养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的思考
16
作者 孔令泽 黄得林 +1 位作者 伍苏然 张培松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随着国际形势和社会发展不断变化,为进一步把中国从农业大国建设成为农业强国,加强农业科技力量建设成为推进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发现培养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成为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乃至全社会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点方向。新时代,... 随着国际形势和社会发展不断变化,为进一步把中国从农业大国建设成为农业强国,加强农业科技力量建设成为推进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发现培养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成为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乃至全社会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点方向。新时代,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坚持战略科学家服务于战略任务,分析战略科学家特质,准确发现战略科学家,加快建设热带农业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农业 科研院所 农业大国 战略科学家 国际形势 农业强国 创新高地 高校
下载PDF
科学家精神进中小学校园的意义、逻辑与机制
17
作者 张彦 张雨晴 《福建教育》 2025年第5期7-10,20,共5页
加快推进科学家精神进中小学校园是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要坚持一体化设计与个性化关怀相结合、螺旋式推进与阶段性发展相交融、技... 加快推进科学家精神进中小学校园是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要坚持一体化设计与个性化关怀相结合、螺旋式推进与阶段性发展相交融、技术赋能与知识教育相融合的基本逻辑。立足课程设计、组织实施、资源供给和协同育人四个维度构建科学家精神进中小学校园的体制机制,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强国建设奠定基础教育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中小学教育 体制机制
下载PDF
深度挖掘教材 培养科学家精神--以人教社2024年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为例
18
作者 王雨童 李淑彬 肖安庆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弘扬与传承科学家精神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新时代背景下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涵盖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个方面。人教社2024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介绍了众多中国科学家的事迹,挖掘这些事迹所体现的科学家精... 弘扬与传承科学家精神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新时代背景下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涵盖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个方面。人教社2024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介绍了众多中国科学家的事迹,挖掘这些事迹所体现的科学家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发展其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深度挖掘拓展教材中实际案例所体现的科学家精神,运用多元策略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并通过校园文化的持续熏陶引导学生实现精神共鸣,使科学家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新教材 初中生物学
下载PDF
袁隆平科学家精神融入新时代涉农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19
作者 苏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2期025-028,共4页
袁隆平科学家精神包括大爱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等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集中体现,蕴涵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袁隆平科学家精神与农业类... 袁隆平科学家精神包括大爱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等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集中体现,蕴涵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袁隆平科学家精神与农业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在价值上具有渗透性,在目标上具有崇高性,在执行上具有亲和性,将其融入农业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有助于推动农业类高职院校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袁隆平院士作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名誉院长,学校在深挖袁院士科学家精神有效融入课程思政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现状及其差异研究——基于2023年科学技术与社会晴雨表调查的实证分析
20
作者 阎妍 王硕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基于2023年科学技术与社会晴雨表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差异性检验及多重比较等方法,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现状及其群体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程度较高,但在某些维度上仍存在提升空间。其中,女... 基于2023年科学技术与社会晴雨表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差异性检验及多重比较等方法,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现状及其群体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程度较高,但在某些维度上仍存在提升空间。其中,女性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程度高于男性;“00后”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程度低于其他世代;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个体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程度越高;与更多通过自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公众相比,那些更多通过官方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程度更高。为此,未来要进一步制定差异化的科学传播策略,深化公众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加强科学共同体的自律,自觉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重塑媒体与科学家之间的信任,优化科学家形象塑造机制;强化舆情监测与风险评估,提升科学议题的社会认知与影响力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信任 群体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