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殷旭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35-38,共4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具有高度契合性。“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具有高度契合性。“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征,应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同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六个必须坚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六个必须坚持” 理论依据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科学内涵、当代中国表达与实践
2
作者 魏文刚 何昌龙 顾涵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力量,但同时也造成了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露了资本逻辑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远关切... 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力量,但同时也造成了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露了资本逻辑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远关切。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中国表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中国实践立足全球视野,为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科学内涵 当代中国表达 当代中国实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性省思——从五四时期“大同”观念的再出场说起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增岽 范嘉祥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F0002,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性与省思西方现代性的现实议题,受社会心理转变和推介核心价值观念的隐喻思维影响,纷纷试图采用“大同”观念解决时代问题。但因择取非科学的思想学说,不具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空间,不仅未能带动传统观念发挥时代价值,而且使其落入倒退或空想的窠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根深叶茂,在于其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让传统文化发挥鼓舞群众实践的效力,使人民群众通过先进阶级语境中的传统观念理解、认同和运用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地应对现实课题及社会心理转变,科学利用隐喻思维推动理论大众化。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第二个结合”实现又一次思想解放、打开创新空间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新征程,“第二个结合”继承发展了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更多原创性理论探索和创新,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确证了民族标识和政党形象,承担世界责任、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隐喻思维
原文传递
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4
作者 杨春贵 《人民周刊》 2024年第5期72-74,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深刻阐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贯穿唯物辩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深刻阐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贯穿唯物辩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体现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应在领会和掌握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世界方法论 理论和实际 科学运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 马克思主义立场 创新精神 严谨求实 唯物辩证
下载PDF
浅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5
作者 周楚迪 《哲学进展》 2024年第8期1722-1726,共5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本质特征。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今,我们正昂首阔步...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本质特征。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今,我们正昂首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都必须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我们要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逐步探索其科学内涵。本文在论述实践观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继续探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同时明确实践观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The Marxist view of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y system, and it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that distinguishes Marxism from other theories. As a socialist country, China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Now, we are marching toward the second centenary goa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undertakings in China must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adhering to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practi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notation of Marxist view of practice is also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Marxist view of practice, and gradually explore it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ractice, this paper continues to explore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e Marxist concept of practice, and clarifies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concept of practice to the various undertakings of contemporar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 科学内涵 当代价值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贯彻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探略
6
作者 李沛莉 《大学(思政教研)》 202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亦是培育新时代青年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高校思政课在教育教学中贯彻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对社会热点问题解释...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亦是培育新时代青年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高校思政课在教育教学中贯彻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对社会热点问题解释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思政课应有教学目标与价值属性的必然要求。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学贯彻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应当坚持落实“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坚持“智慧化”教学平台的应用等基本原则。在宏观层面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引领力,中观层面建立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在微观层面强化具体知识点的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教育 高校思政课 科学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确立
7
作者 薛荣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1期84-87,共4页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实践”这一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科学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内涵及特征,指出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实践”这一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科学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内涵及特征,指出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大意义,正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并进而从实践出发考察现实世界,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哲学。《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蕴含的实践思想,为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 《德意志意识形态》 演进历程 理论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视域下的伟大斗争
8
作者 张浩 殷艺娜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深入理解伟大斗争,必须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视域下进行考察。从时代方位认识伟大斗争的性质,以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观之,伟大斗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体现为调整人民内部生产与需要之间非对抗性... 深入理解伟大斗争,必须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视域下进行考察。从时代方位认识伟大斗争的性质,以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观之,伟大斗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体现为调整人民内部生产与需要之间非对抗性的矛盾。从时代目标来看伟大斗争的任务,可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核心任务。从时代愿景把握伟大斗争的立场,可以得出在致力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愿景下,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价值立场。从时代大势来看伟大斗争的趋势,可以发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当今世界仍处于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发展趋势。从时代课题把握伟大斗争的关键,可以得出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下,党要以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党的各项建设为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的关键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时代 斗争性质 斗争任务 斗争立场 伟大斗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效果优化的机制创新与模块构建
9
作者 闻羽 宗益祥 吴科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67,共5页
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效果优化提出了新要求。教学目标导向、学生学习投入驱力、多方联动共育和成效校验评价构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效果优化机制创新的四大维度。论文以“党建引领、价值塑造”的思政实践立德,“专... 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效果优化提出了新要求。教学目标导向、学生学习投入驱力、多方联动共育和成效校验评价构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效果优化机制创新的四大维度。论文以“党建引领、价值塑造”的思政实践立德,“专业锤炼、以研促学”的专业实践育才,“能力提质、落地实干”的社会实践树人三大方向,探索构建了“德”“知”“行”三元协同实践教学模块,助力培养以德为先、红专并举、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 实践教学 效果优化 四维机制 三元协同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视角下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逻辑
10
作者 戴贝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72,共11页
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既是历史的,也是实践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实践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和公民道德实践同样包含认识自觉、行为自觉和评价自觉。因此,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有其历... 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既是历史的,也是实践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实践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和公民道德实践同样包含认识自觉、行为自觉和评价自觉。因此,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有其历史逻辑、认识逻辑、行为逻辑和评价逻辑。践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培育公民道德自觉,必须要结合人的现实需求和政治社会条件,通过实践将道德内涵转化为内心的规则,形成对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通过道德行为将公民道德自觉外化为具体的主动的实践行动,通过道德评价活动使公民自觉选择正义的道德行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道德 道德实践 公民道德自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论自觉”与“历史主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分支理论的一个核心性问题
11
作者 郝雨 孙佳利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分支理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无疑是新时代的重要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了早期的红色报刊传播与宣传组织作用。因此,...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分支理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无疑是新时代的重要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了早期的红色报刊传播与宣传组织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直以强烈的历史主动推进党的新闻事业积极发展,而且,在革命报刊传播实践中也主动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传播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新闻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在此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历史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 历史主动 历史自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系统观视阈下高校党建业务有机融合体的构建路径与策略
12
作者 梁宏中 晏宗新 郑森文 《南方论刊》 2024年第7期62-64,共3页
打造党建业务有机融合体,是实现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发展互融互促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在思想动力、组织领导、核心力量、方式方法、监督保证等方面存在阻滞。构建党建业务有机融合体,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构建“联... 打造党建业务有机融合体,是实现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发展互融互促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在思想动力、组织领导、核心力量、方式方法、监督保证等方面存在阻滞。构建党建业务有机融合体,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构建“联谋”“联学”“联动”“联享”“联检”的五联路径。发挥党组织党建业务互融互促的政治优势,完善党建业务有机融合的体制机制,健全党建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强党建引领的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锤炼党性修养,提升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的素质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系统 党建 教育事业发展 有机融合体
下载PDF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运用和发展
13
作者 房广顺 刘东泽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3,共9页
毛泽东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而思想深刻的科学理论。毛泽东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阐明了人民... 毛泽东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而思想深刻的科学理论。毛泽东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阐明了人民的内涵和判断标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揭示了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的观点,倡导和培育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历史活动群众性的观点,确立了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和弘扬毛泽东的人民观,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和人民内涵的不断扩大,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人民 密切联系群众 群众路线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内在机理
14
作者 张品良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取得长足进展,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断取得新成果。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多有学者提出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却缺少将两者作整体性考察,探析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取得长足进展,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断取得新成果。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多有学者提出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却缺少将两者作整体性考察,探析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理路。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是相融通、相契合、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过程,两者的内在机理具有一致性。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融贯的辩证互动,所产出的中国特色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闻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 中国化 内在机理
下载PDF
从价值观视角阐释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尝试——评张丽君《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形成史》
15
作者 程美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77,共2页
如何阐释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史,有很多的理论范式。张丽君教授所著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形成史》(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是从价值观的视角,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线索进行阐释的一种尝试。这一尝试对于解决马克思早期思想的... 如何阐释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史,有很多的理论范式。张丽君教授所著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形成史》(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是从价值观的视角,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线索进行阐释的一种尝试。这一尝试对于解决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一些理论疑难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早期思想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 张丽君 理论范式 科学出版社 价值 思想史 阐释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视域下当代青年消费文化的现状审视及建构路径
16
作者 董艾辉 张婉卿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实质上是实践理性的消费观,具体表现为人本质存在的消费观、公平正义的消费观、绿色的消费观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它是对人们消费实践中真善美的价值考量。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当代青年的消费方式也出现了...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实质上是实践理性的消费观,具体表现为人本质存在的消费观、公平正义的消费观、绿色的消费观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它是对人们消费实践中真善美的价值考量。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当代青年的消费方式也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和新问题。具体表现在:消费个性化和主体性缺失并存、理性消费与“虚假需求”并存、绿色消费与异化消费并存。在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引领当代青年消费行为,构建健康的消费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反对“物质主义”,构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消费文化;反对“娱乐至上”,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消费文化;反对“过度消费”,培育人与自然关系相和谐的生态消费文化,使当代青年在高质量发展中追求有知识、有情操、有道德、有格局的消费方式,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消费 青年 消费文化 建构
下载PDF
网媒专业思政教育创新探究——以吉利学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例
17
作者 杨漾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以吉利学院的网媒专业思政教育创新为例,探索新闻传播学科思政教育的创新模式。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知行合一,通过实践赋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坚定科学的新闻教育实践观,促进学科建设与学生培养的融通融合。尝试从课程体系设... 以吉利学院的网媒专业思政教育创新为例,探索新闻传播学科思政教育的创新模式。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知行合一,通过实践赋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坚定科学的新闻教育实践观,促进学科建设与学生培养的融通融合。尝试从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平台搭建等多个角度阐述新文科视角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政教学体系,并通过学习、探索、复盘力求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 思政教育 融合创新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新人观的基本内涵
18
作者 孔令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其经典著作中留下了许多关于新人的描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人观。不同于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英雄史观、超人史观等,马克思主义新人观是建立在“现...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其经典著作中留下了许多关于新人的描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人观。不同于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英雄史观、超人史观等,马克思主义新人观是建立在“现实的人”这一坚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宗教原人、现实非人和历史旧人的深入批判和不断超越,形成了一种科学的、实践的、面向未来的新人观。马克思主义新人观强调推进历史的自觉性、改变世界的革命性、引领未来的创造性,是一种自觉新人观、革命新人观、创造新人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人 自觉新人 革命新人 时代新人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卫生健康观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路径
19
作者 焦光源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4期132-134,共3页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卫生健康观为理论框架,深入剖析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路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卫生健康观的历史脉络、主要内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应用价值的梳理,全面审视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此...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卫生健康观为理论框架,深入剖析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路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卫生健康观的历史脉络、主要内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应用价值的梳理,全面审视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卫生健康观视角下,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卫生健康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卫生健康 卫生健康 发展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