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4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研究可以无动于衷?
1
作者 谢彦君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共2页
2023年,旅游世界爆款的事情不少,但“淄博的厚味”和“尔滨的冷艳”似乎盖过了所有其他火出圈的旅游现象,它们在旅游世界所引发的政治躁动、学术激动和产业冲动,似乎大有即将造就一个所谓“现象级”旅游叙事的可能。所以,这些现象成功... 2023年,旅游世界爆款的事情不少,但“淄博的厚味”和“尔滨的冷艳”似乎盖过了所有其他火出圈的旅游现象,它们在旅游世界所引发的政治躁动、学术激动和产业冲动,似乎大有即将造就一个所谓“现象级”旅游叙事的可能。所以,这些现象成功地赢得了超乎寻常的社会关注,接踵而来的自然是经济上的可观效益。从算总账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点而言,这些爆款事件,标志着相关利益共同体在营销和传播方面的有效协同和巨大成功,这是毫无疑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共同体 科学研究 爆款 有效协同 营销 旅游
下载PDF
记录、理解与阐释: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三重“真实”
2
作者 孟庆延 《学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80,214,共20页
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本身的科学性、客观性是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这又关系到研究资料本身的真实性。是否基于可信赖的、真实的资料,是否能够中立、客观地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都成为评价一项研究的重要标尺。不仅如此,通过研究... 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本身的科学性、客观性是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这又关系到研究资料本身的真实性。是否基于可信赖的、真实的资料,是否能够中立、客观地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都成为评价一项研究的重要标尺。不仅如此,通过研究所提炼的理论、概念与规律又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也是研究者们争论不已的问题。本文认为,“真实”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三重不同的意涵,认识、理解进而把握这三重“真实”,有助于我们走出各种方法论误区,推进对社会现象的整全性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 客观性 社会事实 社会科学研究
下载PDF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初学者: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
3
作者 胡安宁 周森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I0003,共10页
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社会科学研究是近期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从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需求出发,通过具体的实例考察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研究偏误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社会科学研究是近期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从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需求出发,通过具体的实例考察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研究偏误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总结和复现现有资料具有很大的优势,以其强大算力来预处理海量在线资料,可以帮助研究者节省信息搜索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难以对既有理论进行“阅读”后的“理解”,同时亦不擅长进行方法层面的优劣对比和新分析工具的开发。此外,在生成内容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偏见或者误差。背靠人类既有资料积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谓站在巨人肩膀上,但由于其本身缺乏成熟的能动创新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术研究的意义上仍然是一位“初学者”。如何引导和培养这位“初学者”,是社会科学研究者需要思考和完成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社会科学研究 偏差 代码
下载PDF
科学研究与化学综合实验相融合的实验教学——吡虫啉农药的电化学检测
4
作者 韦庆敏 王蓉 +4 位作者 章表明 陈晓华 罗幼刚 覃利琴 陈冬梅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80-182,176,共4页
将石墨烯与壳聚糖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对吡虫啉具有特异性响应的电化学传感器,可对样品中吡虫啉的浓度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电分析涉及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的多个知识,将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吡虫啉农药科学研究实验融入到本科化... 将石墨烯与壳聚糖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对吡虫啉具有特异性响应的电化学传感器,可对样品中吡虫啉的浓度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电分析涉及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的多个知识,将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吡虫啉农药科学研究实验融入到本科化学综合实验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电化学及分析化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前沿,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以及创新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农药 电化学传感器 定量分析 实验教学 科学研究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变”与“不变”
5
作者 杨永恒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5,共10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基础研究、知识创造将更加呈现跨学科交叉的趋势,形成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对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一方面,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数...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基础研究、知识创造将更加呈现跨学科交叉的趋势,形成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对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一方面,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数据和算法全面赋能社会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显著改变着人类的行为和决策方式,引发了道德、伦理、隐私、规范等新的社会问题,使人工智能治理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当前,有必要在阐释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科学的深层次机理的基础上,剖析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科学的“变”与“不变”,并就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科学研究 赋能机制 人工智能治理 未来展望
下载PDF
职业型高校科学研究的逻辑省思
6
作者 侯长林 王楠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10,共8页
我国职业型高校已经发展到本科层次,但对科学研究普遍重视不够,其科学研究的逻辑基础、逻辑支撑不清,逻辑定位不准,逻辑指向不明。通过对职业型高校科学研究的逻辑省思,发现其科学研究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在:第一,逻辑基础应是职业高深... 我国职业型高校已经发展到本科层次,但对科学研究普遍重视不够,其科学研究的逻辑基础、逻辑支撑不清,逻辑定位不准,逻辑指向不明。通过对职业型高校科学研究的逻辑省思,发现其科学研究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在:第一,逻辑基础应是职业高深学问。高等教育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教育;职业高等教育就是研究职业高深学问的教育。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逻辑基础;职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逻辑基础就应该是职业高深学问。第二,逻辑支撑应是职业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需要很难成为开展科学研究必要的逻辑支撑;由于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占有较大权重,因而职业科学研究必要的全面逻辑支撑只能是职业学科建设。第三,逻辑定位应是职业科学研究。职业型高校如果定位在应用科学研究上,就会与应用型高校的定位相重叠。因此,职业科学研究才是其应然选择。第四,逻辑指向应是职业研究成果。职业型高校应强调根据职业发展的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解决职业发展问题,产出职业科学研究成果。职业型高校只有将职业高深学问作为其科学研究的逻辑基础、职业学科建设作为其逻辑支撑、职业科学研究作为其逻辑定位、职业研究成果作为其逻辑指向,才能形成职业型高校科学研究的逻辑发展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型高校 科学研究 职业学科 逻辑省思
下载PDF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7
作者 林丽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0-133,共4页
教师专业化时代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者要从职前教育阶段开始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师范生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形成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改革“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 教师专业化时代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者要从职前教育阶段开始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师范生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形成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改革“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目标方面知识-方法-精神三位一体,教学过程方面导-学-练-用系统推进,教学途径方面课堂教学、见习、实习、毕业论文全方位育人,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实践性,提高师范生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育科学研究 课程 实践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贸易品技术溢出与基础科学研究替代—互补效应研究
8
作者 谢慧莹 刘航 张雨微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51,共12页
随着中国技术能力从以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以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日益迫切。科技自立自强不等于“闭门造车”,基础研究应基于全面开放新格局,以更高的成果质量和转化效率有效驱动经济发展。因此,探讨贸易品蕴含... 随着中国技术能力从以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以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日益迫切。科技自立自强不等于“闭门造车”,基础研究应基于全面开放新格局,以更高的成果质量和转化效率有效驱动经济发展。因此,探讨贸易品蕴含的技术正外部性与本国基础研究是替代还是互补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基础研究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贸易开放对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①基础研究资本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贸易开放对该正向影响具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即贸易品技术隐含流与基础研究成果存在一定替代关系;②在基础研究投入增进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应用研究产出发挥关键中介效应,其中贸易开放对第一阶段起显著为负的中介—调节效应,对第二阶段没有影响。因此,未来需要深入推动科研人员绩效评价改革、借助进口贸易搭建创新示范区、构建内外一体化开放融通创新体系。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协同实现创新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基础科学研究 成果转化机制 TFP 开放创新生态
下载PDF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为例
9
作者 刘立云 柴剑峰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0,共8页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努力探寻其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进路至关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般研究生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共通性规律,但也存在特殊性规律。站在...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努力探寻其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进路至关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般研究生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共通性规律,但也存在特殊性规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面临如何适应研究生教育大变革的形势要求、如何应对因规模扩大产生的培养管理系列问题、如何处理科研和教学空间分离带来的管理压力等挑战。为此,需要优化和创新具体路径:在发展思路上,厘清科研工作和教育工作“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明晰科研特色和智库优势是研究生教育安身立命的底气,找准面向全球、立足本土、服务发展的实践型研究生教育之路;在具体举措上,健全研究生教育大思政格局,优化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设计,加强过程管理、基础建设、对外交流,强化激励约束;在组织保障上,党委行政统筹谋划,具体管理部门协调监督,各教学承担部门协同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科研方法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育人思政建设探索——以“科学研究的艺术”课程为例
10
作者 林显坤 吴英杰 贺强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4期67-71,共5页
在“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构建中,科学研究方法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发挥多重思政教育作用,其不仅可以传授科研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而且涉及的知识点也可作为融入其他课程思政元素的载体。文章以“科学研究的艺术”课程为例,探... 在“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构建中,科学研究方法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发挥多重思政教育作用,其不仅可以传授科研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而且涉及的知识点也可作为融入其他课程思政元素的载体。文章以“科学研究的艺术”课程为例,探讨了科研方法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目标、必要性、可行性、准备工作以及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文化素质教育 思政元素 科学研究方法教学 通识选修课
下载PDF
2012-2022年国内羽毛球科学研究情况
11
作者 李杨羽佳 郭晓培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6期148-151,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羽毛球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面健身运动的普及推广,有关羽毛球的科研工作随之增多。该文对2012—2017年和2018—2022年的核心期刊以及优秀硕博论文中有关羽毛球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对各期刊中羽毛球论文的数量、类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羽毛球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面健身运动的普及推广,有关羽毛球的科研工作随之增多。该文对2012—2017年和2018—2022年的核心期刊以及优秀硕博论文中有关羽毛球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对各期刊中羽毛球论文的数量、类型、论文发表时间、科研方法、科研合作等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旨在揭示两个五年内国内羽毛球研究工作情况的变化,以期进一步提高羽毛球科研水平,推动羽毛球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羽毛球科研存在着数量增多,总量一般;研究领域发展不平衡,重竞技轻其他;对羽毛球的研究较晚;科研合作能力不强等问题,建议增加科研论文的数量、向其他学科深入、加强科研工作者间的合作、培养更多科研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十年 羽毛球 科学研究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与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的融合路径探索——以“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课程为例
12
作者 邹积华 曾钰婷 +1 位作者 张琦 曾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在将思政教育融入“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全面提高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供有实践价值的探索经验。通过共同参与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双创”模式将思政... 在将思政教育融入“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全面提高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供有实践价值的探索经验。通过共同参与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双创”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的教学中,探索新时代课程思政与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融合的实践道路,并探讨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效和创新点。课程思政与“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课程得以有机结合,教师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和思政意识不断提升,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康复治疗学专业科研课程与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创新型康复治疗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康复治疗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例谈小学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二十种类型
13
作者 唐玖江 荣维东 胡丽莎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以各个刊物最终发表的文章为依据和例子,介绍了二十种小学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内涵、特点和写法:专题研究、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材研究、研究综述、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人物研究、译介研究、比较... 以各个刊物最终发表的文章为依据和例子,介绍了二十种小学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内涵、特点和写法:专题研究、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材研究、研究综述、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人物研究、译介研究、比较研究、作业研究、试题研究、教育叙事、概念研究、混合研究、图书评论、教育随笔。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按时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来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成果 教育科学研究 语文教育 小学语文
下载PDF
科学研究是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当务之急
14
作者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已有30余年,经过各方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全科医学教育和服务体系,科学研究对学科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科创建之初,英、美等国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全科/家庭医学设立的必要性、学科定位、内涵与特征,以及... 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已有30余年,经过各方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全科医学教育和服务体系,科学研究对学科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科创建之初,英、美等国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全科/家庭医学设立的必要性、学科定位、内涵与特征,以及全科医生培养等重要问题。随着全科医学的发展成长,全科医学科研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科学研究 家庭医学 学科创建 学科定位 服务体系 内涵与特征 全科医生培养
下载PDF
《环境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刊征稿
15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蓝图。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保护 环境科学研究 缔约方大会 蒙特利尔 新蓝图
下载PDF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
16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北京财经研究基地”是北京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于2004年由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是中央财经大学第一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财经研究院是基地的建设单位,其前身是财经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2005年更名为财经研究院... “北京财经研究基地”是北京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于2004年由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是中央财经大学第一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财经研究院是基地的建设单位,其前身是财经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2005年更名为财经研究院,是中央财经大学复校后最早创办的集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跨学科研究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教委 科研基地 社科规划 财经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下载PDF
科学研究前沿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建坤 李艳妮 +1 位作者 冯默 杨艳华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82-187,共6页
科学研究前沿知识与社会实际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但初中生和教师对其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将科学研究前沿知识与初中化学教学相结合,分析四个前沿内容及其对应的知识切入点,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丰富教师教学内容... 科学研究前沿知识与社会实际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但初中生和教师对其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将科学研究前沿知识与初中化学教学相结合,分析四个前沿内容及其对应的知识切入点,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丰富教师教学内容,为科学研究前沿知识有效渗透入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科学研究前沿知识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加快多学科交叉融合 推动医学科技自主创新——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神经外科专职教授李翔
18
作者 刘勇(文/图) 卢俊伟(文/图)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神经外科专职教授李翔是一名80后,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部分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人生路径。李翔在国外18年的时间,拥有丰富的海外经历,从高中到独立组建实验室,曾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学习...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神经外科专职教授李翔是一名80后,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部分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人生路径。李翔在国外18年的时间,拥有丰富的海外经历,从高中到独立组建实验室,曾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2020年李翔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回国加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脑科学研究中心,建立神经表观遗传学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首席研究 科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 科技自主创新 澳大利亚 多学科交叉融合 青年学者
下载PDF
《高原科学研究》投稿须知
19
作者 《高原科学研究》编辑部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高原科学研究》立足高原特色和西藏地区特色,主要设置高原生态、高原医学、高原交通与藏文信息处理三大栏目。竭诚邀请广大专家、学者为本刊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与我们共同建设高原科学研究领域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平台。
关键词 科研成果 展示平台 科学研究 高原医学 高原特色 藏文信息处理 学术交流 高原生态
下载PDF
我校王炳社教授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0
作者 凌璐丝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拟获奖名单,我校人文学院教授、全国艺术隐喻研究知名专家王炳社的专著《中国音乐隐喻史》荣获二等奖,这是我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拟获奖名单,我校人文学院教授、全国艺术隐喻研究知名专家王炳社的专著《中国音乐隐喻史》荣获二等奖,这是我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突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国内公认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该奖项设立于1995年,每三年评选一次。本届评奖符合申报要求的成果共有7783项,最终评选出拟奖励成果1491项,获奖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成果奖 高等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 文学院教授 科学研究 王炳 公信力 获奖比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