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导小组机制”:科层治理运动化的实践渠道 被引量:61
1
作者 原超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6,共12页
运动式治理是如何"嵌入"科层组织从而提升治理稳定性的?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之间存在怎样的转换和嵌入机制?结合在A区的田野观察,文章在周雪光"中共人事制度说"和陈家建提出的"督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 运动式治理是如何"嵌入"科层组织从而提升治理稳定性的?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之间存在怎样的转换和嵌入机制?结合在A区的田野观察,文章在周雪光"中共人事制度说"和陈家建提出的"督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提供一个新的解释机制——领导小组机制。文章呈现了A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运作机制,并对领导小组机制的治理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地方领导小组作为沟通科层治理和运动式治理的治理机制,通过科层化的权威介入,依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运作,增强了科层治理的运动性和资源动员整合能力,同时也为运动式治理提供了稳定的组织载体。因此,领导小组治理机制成为科层治理运动化的实践路径。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政治官僚制下政府治理机制对地方治理影响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小组机制 科层治理运动化 权威依赖 政治官僚制 嵌入机制
下载PDF
从科层治理到网络治理:治理理论完整框架探寻 被引量:17
2
作者 全裕吉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4年第8期44-47,共4页
企业治理经历了从遵循"股东至上主义"逻辑的单边治理到信奉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的分配的共同治理的演进过程总的来说是科层治理。在当代,由于环境、市场交易的属性、竞争的方式和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组织的边... 企业治理经历了从遵循"股东至上主义"逻辑的单边治理到信奉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的分配的共同治理的演进过程总的来说是科层治理。在当代,由于环境、市场交易的属性、竞争的方式和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组织的边界日益模糊,企业互动与合作变得必要而频繁,显然完整的治理理论应该包括对企业之间合作协调关系进行制度设计和安排的网络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治理 网络治理 治理理论框架
下载PDF
反科层治理:机制、效用及其演变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有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6,共8页
反科层治理是我国常规科层治理之外存在的非常规化、非制度化、非正式化的治理方式,对反科层治理的机制、效用及其演变进行理论阐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治理环境下国家治理的特殊性。反科层治理主要包括典型治理、运动治理与工作队治... 反科层治理是我国常规科层治理之外存在的非常规化、非制度化、非正式化的治理方式,对反科层治理的机制、效用及其演变进行理论阐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治理环境下国家治理的特殊性。反科层治理主要包括典型治理、运动治理与工作队治理三重基本治理机制。它以科层制为依托,有效弥补了科层制的治理不足,成为执政党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国家意图的有效治理工具。反科层治理在提升治理有效性的同时也存在内在的逻辑困难,表现出制度化与合法性的双重困境,因此,这一治理模式必然呈现出社会常态化条件下的适应性演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治理
下载PDF
企业科层治理中监督机构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金成晓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4,共6页
在股份制企业中 ,监事会的成员应由中小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代表组成 ,这样 ,他们才有动力去监督大股东 (董事会 )对自己利益可能的侵犯行为。监督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经理行动选择的信息 ,从而可以减少经理的风险成本。对监督者的监督有... 在股份制企业中 ,监事会的成员应由中小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代表组成 ,这样 ,他们才有动力去监督大股东 (董事会 )对自己利益可能的侵犯行为。监督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经理行动选择的信息 ,从而可以减少经理的风险成本。对监督者的监督有四条主要途径 :一是市场竞争 ;二是授予监督者对于组织的净收入及向其他投入支付报酬的权力 ;三是规则约束 ;四是相互监督。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的以权谋私及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其监督机构的设置与运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治理 监督机构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下载PDF
价值嵌入科层治理的过程与逻辑——以江西省A市和湖北省武汉市B区城管执法部门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念平 庞明礼 《地方治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14-25,M0002,共13页
现实中,城管执法部门的科层运作呈现出矛盾现象。在以“事”为中心的科层运作结构中,把科层任务或按数量下指标或按性质划分,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在面对面的情境化沟通中,达成集体共识,建构集体认同;因地制宜创设激励机制,把督查改造为常... 现实中,城管执法部门的科层运作呈现出矛盾现象。在以“事”为中心的科层运作结构中,把科层任务或按数量下指标或按性质划分,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在面对面的情境化沟通中,达成集体共识,建构集体认同;因地制宜创设激励机制,把督查改造为常规科层机制;基层以多种策略行为,平衡在变动环境下多重目标、逻辑、任务之间的冲突。从现象中抽取出理论要素与基本特征可以发现,价值嵌入科层治理,突出人的价值理性,强调个体的担当精神;重视人的社会理性,强调集体的合作精神;承认人的工具理性,强调基层的能动性与差异性;奉行结果至上的实用主义,注重整体的动态平衡。这种以人驭事的治理模式,体现出价值理性驾驭形式理性的内在特征,从而提炼出“价值嵌入科层治理”这一理论范畴。价值嵌入科层治理,矛盾是元动力,变易是基本面相,人的主体性是运转过程的核心,实用主义是其行动逻辑,“差不多”式的动态平衡是其现实目标。它体现出以一种复杂人为预设的责任代理关系,把责任伦理的价值理性糅合于科层运作的形式理性之中,在科层运作中找回人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 科层治理 价值嵌入 形式理性 委托代理 城管执法
下载PDF
从科层治理到圈层治理: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转型——以S市社区治理实践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程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51,共10页
社区不仅是中国城市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进行社会建设的重要场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以科层制为基础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挑战。S市从营造参与共享的有机社区、塑造事权明... 社区不仅是中国城市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进行社会建设的重要场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以科层制为基础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挑战。S市从营造参与共享的有机社区、塑造事权明晰的有效行政以及建设关爱互助的美好社会等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并以信息吸纳机制、问题识别机制、任务分包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为其保障,构筑起圈层治理的社区治理结构。通过这一社区治理结构的转型,S市在社区层面最终达成了"大社区、优部门、强社会、好秩序"的服务社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会治理 城市社区治理 治理结构 科层治理 治理 绩效考核
下载PDF
从简约治理走向科层治理:乡村治理形态的嬗变 被引量:16
7
作者 董磊明 欧阳杜菲 《政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46,M0008,共15页
中国的乡村治理在古代与近世一直延续着简约治理传统,近年来则逐渐走向了科层治理的形态。本文聚焦于村级组织的结构性处境及其组织制度和治理机制的调适,尝试探讨简约治理向科层治理嬗变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简约治理根源于有限的国... 中国的乡村治理在古代与近世一直延续着简约治理传统,近年来则逐渐走向了科层治理的形态。本文聚焦于村级组织的结构性处境及其组织制度和治理机制的调适,尝试探讨简约治理向科层治理嬗变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简约治理根源于有限的国家财政能力和内生的乡村共同体秩序维系能力,这样国家凭借疏放性的权力介入就可维持基层秩序与政治整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农民非农化与社区“去公共性”,村庄共同体的总体性支配逐渐式微,地方权威日益消减。与此同时,随着国家财政能力的提升与国家民事职能的扩张,大量的公共品与公共服务进入乡村社会,基层政权正努力构造一个更加职业化的村干部队伍承接这些职能,并以制度化的科层监督使村务工作日益去人格化。由此,中国乡村简约治理的时代或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科层治理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约治理 科层治理 村干部职业化 乡村治理
原文传递
从“赋”致“能”:技术治理对基层减负效应的阐释——基于湘南X镇的案例研究
8
作者 张新文 万栗江 肖蓓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基层减负令是为改进基层治理、增强政策执行力和增进基层干部获得感而推行的政策举措。数字技术在嵌入基层场域过程中重构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内核和管理过程,带来基层权力运行与主体互动关系的调整,并依托“技术治理+制度治理”建构起精... 基层减负令是为改进基层治理、增强政策执行力和增进基层干部获得感而推行的政策举措。数字技术在嵌入基层场域过程中重构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内核和管理过程,带来基层权力运行与主体互动关系的调整,并依托“技术治理+制度治理”建构起精细化治理的融合性框架化解基层负担,然而在实践情境中衍生出的基层“增负效应”值得关注。为探究技术为何成为基层负担的内在机理,基于技术—组织互构理论构建“技术—环境—负担”的分析框架,结合湘南X镇的案例深描发现:技术赋能基层减负存在能力停滞、合作受阻和认同缺失等多维困境,其根源在于技术与基层情境的耦合度低、技术自身的结构性缺陷以及技术被制度形塑与同化。基于以上成因,在技术赋能基层减负的主体、客体和方式方面,应当规范基层干部的负激励机制,重视正激励机制;树立简约治理理念,搭建社会信任机制;界定技术治理边界,科学设计技术嵌入方案推进基层减负,推动技术由“负能”转为“赋能”,促进技术与基层治理能力的平衡互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治理 减负 负担 简约治理 科层治理
原文传递
工作打断、运动式治理与科层组织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14
9
作者 倪星 黄佳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9,共7页
从时间分配角度来看,运动式治理是对科层组织常规工作的一种打断。选择基层警察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作日志法考察上级临时指派任务对其常规工作的打断情况,以及基层警察组织的应对策略,可以发现:科层组织通过内部制度设计吸纳了运动... 从时间分配角度来看,运动式治理是对科层组织常规工作的一种打断。选择基层警察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作日志法考察上级临时指派任务对其常规工作的打断情况,以及基层警察组织的应对策略,可以发现:科层组织通过内部制度设计吸纳了运动式治理带来的冲击,并将其传递到具体的组织成员身上,体现了重塑科层治理稳定性的制度抗争;组织成员则通过策略性的自主行为,消解了转嫁于他们身上的运动式治理压力,实现了个体工作负荷的长期均衡。这为更好地理解运动式治理与科层治理两种模式间的关系提供了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视角,拓展了组织时间分配研究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式治理 科层治理 工作打断 组织时间分配
下载PDF
从科层到网络:流域治理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黎元生 胡熠 《福州党校学报》 2010年第2期35-39,共5页
我国现行的流域科层治理体制,实行纵向行政性分包和横向结构性分权的组织模式,导致了权力分配、资源占用和政策执行的碎片化。网络治理机制比科层机制更灵活,比市场机制更稳定,比自治化机制更适用,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从科层机制向网络... 我国现行的流域科层治理体制,实行纵向行政性分包和横向结构性分权的组织模式,导致了权力分配、资源占用和政策执行的碎片化。网络治理机制比科层机制更灵活,比市场机制更稳定,比自治化机制更适用,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从科层机制向网络机制演进,是我国流域治理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流域网络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是中央地方多层级治理和政府企业社会伙伴治理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治理 科层治理机制 网络治理机制
下载PDF
村支两委“一肩挑”与乡村治理——基于复合科层式治理的阐释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新文 张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30,共11页
村支两委“一肩挑”是一项旨在增强党在乡村场域内治理权威性与合法性的制度安排,并表现为实践先于理论的特征,这既是一种基于现实需要的必要性考量,也为基层治理的党政统合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制度试验。通过对科层制与复合科层式的治理... 村支两委“一肩挑”是一项旨在增强党在乡村场域内治理权威性与合法性的制度安排,并表现为实践先于理论的特征,这既是一种基于现实需要的必要性考量,也为基层治理的党政统合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制度试验。通过对科层制与复合科层式的治理模式比较分析,可以归纳出复合科层式治理兼具政治与行政融合、权力结构糅合、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互嵌以及行动主体角色均衡等多维复合与叠加优势。复合科层式治理理念在村支两委“一肩挑”层面形塑了“党政融合”的复合型治理结构、“双向赋权”的复合型权力结构、“融法于情”的复合型制度结构以及“三重代理”的复合型角色结构等多维度的乡村治理效能。在复合科层式的乡村治理模式中,以党建为中心的群众路线为其注入了精神内核与价值动力,因而担任两委“一肩挑”角色的村庄组织更需要注重群众路线的实现以及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的全过程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肩挑” 乡村治理 复合治理 村支两委
下载PDF
民族地区“多层级协同治理”的结构特征与内在逻辑——以广西壮族自治区L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为例
12
作者 周金衢 刘金林 杨宇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51,146,共12页
扶贫小额信贷是一种有效的扶贫到户形式,能缓解贫困人口资金匮乏的困境,激发他们的内生发展动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L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为个案,通过深度访谈和非参与观察发现:在纵向上,L县将扶贫小额信贷目标分解,然后通过科层组织体系... 扶贫小额信贷是一种有效的扶贫到户形式,能缓解贫困人口资金匮乏的困境,激发他们的内生发展动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L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为个案,通过深度访谈和非参与观察发现:在纵向上,L县将扶贫小额信贷目标分解,然后通过科层组织体系逐级下压给各乡镇政府和行政村,实行科层治理;在横向上,通过建立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和利益联结等机制,L县政府、各乡镇政府和行政村又将农信机构、龙头企业、帮扶联系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利益相关方等纳入治理主体的范畴,分别在县、乡镇和行政村这三个层面上开展协同治理。纵向科层治理与横向层面上的协同治理交叉,形成了一种“多层级协同治理”的模式,实现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治理效果。“多层级协同治理”既契合了中国单一制国家的结构逻辑,又契合了基层政府工具理性的逻辑,对推进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小额信贷 科层治理 协同治理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下央企的科层治理与文化实践
13
作者 马文钧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29,共6页
本文通过民族志研究展现了一个央企内部宏大的科层架构,进而讨论了科层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央企"员工群体与运行机制,以及传统伦理关系如何在科层中运作等问题。从人类学文化研究的路径出发来讨论科层治理之下的文化... 本文通过民族志研究展现了一个央企内部宏大的科层架构,进而讨论了科层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央企"员工群体与运行机制,以及传统伦理关系如何在科层中运作等问题。从人类学文化研究的路径出发来讨论科层治理之下的文化实践,有助于推进对央企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巨型单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人类学 央企 科层治理 文化实践
下载PDF
督查机制:科层运动化的实践渠道 被引量:144
14
作者 陈家建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1,179,共18页
在对中国行政体系的研究中,学界普遍关注到存在科层治理与运动化治理两种模式,但是对两者如何矛盾性共生的问题却缺乏明确的分析。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实现科层运动化是有效治理的关键,所以,必须有专门的机制协调两种治理模式间的张力。... 在对中国行政体系的研究中,学界普遍关注到存在科层治理与运动化治理两种模式,但是对两者如何矛盾性共生的问题却缺乏明确的分析。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实现科层运动化是有效治理的关键,所以,必须有专门的机制协调两种治理模式间的张力。研究发现各个地方政府中广泛存在督查机制,其所发挥的主要功能即是实现两种治理模式的连接。在传达重要政策文件、处理部门间矛盾、追踪重点工作和解决疑难问题时,督查机制都有可能被启动,在横向层面协调部门间关系,在纵向层面贯彻上级决策。通过督查机制的运作,行政资源被重组,能够协调集中,成为实现科层组织运动化治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查 科层治理 运动型治理 运动化
下载PDF
代理治理模式:一种统治类型的讨论——以基层政府治理体系为分析单位 被引量:24
15
作者 周庆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共10页
代理治理模式揭示基层政府治理的性质,指出基层政府治理体系的核心元素是政治治理而不是科层治理,是党政统合体系与威权治理结构的多重因素作用结果。代理治理模式有三个基本特征:代理治理是政治职能与行政职能的绫合体系;代理治理与社... 代理治理模式揭示基层政府治理的性质,指出基层政府治理体系的核心元素是政治治理而不是科层治理,是党政统合体系与威权治理结构的多重因素作用结果。代理治理模式有三个基本特征:代理治理是政治职能与行政职能的绫合体系;代理治理与社会是一种统治关系;代理治理是一种多中心权威治理结构。代理治理模式的权力来源在国家,不在基层社会,向上级政府(国家)负责,与基层社会没有授权关系。代理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型,应从基层政府的政治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离着手,以民主法治原则来建构基层政府的权力结构和治理体系,在行政职能上建构政府治理的公共本质,在政治职能上建构基层治理的社会授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治理 政府 政治职能 行政职能 科层治理与公共性建构
下载PDF
基于科层的合作:乡村公共事务治理体制变革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新文 冯林林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2-199,共8页
传统的科层治理是以政府集权、自上而下的层级授权以及压力型体制为特征的治理模式,本质上是自上而下的纵向控权。从乡村治理层面来看,科层体制是自上而下的条线性结构,拥有唯一的权力中心,是以实现政府意图为目的的总体性治理。合作治... 传统的科层治理是以政府集权、自上而下的层级授权以及压力型体制为特征的治理模式,本质上是自上而下的纵向控权。从乡村治理层面来看,科层体制是自上而下的条线性结构,拥有唯一的权力中心,是以实现政府意图为目的的总体性治理。合作治理则是以政府放权、社会力量参与、扁平式合作体制为特征的治理模式,其权力的去中心化使得治理以满足各参与方的诉求为目的。科层与合作两种治理体制在乡村治理实践中都存在难以克服的治理困境。一方面,科层体制自上而下的刚性运行、技术理性等特征使其激励动员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合作体制中参与方因身份地位、利益诉求、行动动机的不同,基于共同理解的共识难以达成,合作中的搭便车现象难以避免,各主体的集体行动缺乏强有力的外部激励。科层与合作的治理失灵亦是乡村治理行政化与乡村集体行动能力弱化的根源所在。从乡村场域来看,公共事务治理应构建基于科层的合作治理体制。本文通过对Y市G区乡镇体制改革成功案例的理论考察,认为乡村有效治理需要在科层框架内构建合作治理体制,从优化乡村治理资源配置结构、实施公共性为导向的制度安排、政府与社会主体良性互动三方面实现乡村合作治理的体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治理 合作治理 乡村公共事务治理体制
原文传递
公共事务管理中政府“元治理”的内涵及其启示 被引量:63
17
作者 熊节春 陶学荣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2-236,共5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事务管理,不再是建立在和依赖于单一主体的单一治理模式,而是政府科层、企业市场和公民社会网络三种治理模式的混合协同。由此,消除三种治理模式的对立冲突,促进三种治理模式的协同互补本身成为一种新的治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事务管理,不再是建立在和依赖于单一主体的单一治理模式,而是政府科层、企业市场和公民社会网络三种治理模式的混合协同。由此,消除三种治理模式的对立冲突,促进三种治理模式的协同互补本身成为一种新的治理(治理的治理即"元治理")需求。政府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新的"元治理"的唯一主体,主导了新的"元治理"角色和职能。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西方政府主导新的"元治理"的角色和职能对我国政府治理改革有着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治理 市场治理 网络治理 治理
下载PDF
网络治理:网络社会视阈下治理范式跃迁的新愿景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伟 杨益哲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20,共6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球化大变革(global transformation)的时代。全球化时代的一种鲜明的历史趋势就是新的信息技术正以全球的工具性网络整合着世界资源。以这种网络化的新信息技术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球化大变革(global transformation)的时代。全球化时代的一种鲜明的历史趋势就是新的信息技术正以全球的工具性网络整合着世界资源。以这种网络化的新信息技术范式为基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正在形成。与此相呼应,人类社会的治理模式也在进行着重铸,治理由单个主体转变为网络整体,一种超越传统的科层治理与市场治理的新范式——网络治理(network governance)正在全球范围内舒枝展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治理范式 网络治理 科层治理 市场治理
下载PDF
西方政府治理图式差异较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曾凡军 王宝成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8-51,共4页
科层治理、竞争性治理、网络治理和整体性治理,这四种治理图式共同演绎了西方政府治理图式的嬗变逻辑,共同绘就了西方政府治理图式的演变轨迹,并呈现出自身特质和明显差异。综合来看,整体性治理以其独特视角、全新理念和完整框架强力回... 科层治理、竞争性治理、网络治理和整体性治理,这四种治理图式共同演绎了西方政府治理图式的嬗变逻辑,共同绘就了西方政府治理图式的演变轨迹,并呈现出自身特质和明显差异。综合来看,整体性治理以其独特视角、全新理念和完整框架强力回应了后现代社会的各种诉求,必将成为"21世纪的大型理论"和西方政府治理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治理 竞争性治理 网络治理 整体性治理 治理图式
下载PDF
西方政府治理模式的系谱与趋向诠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曾凡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4-47,共4页
西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经历了科层治理、竞争性治理、网络治理和整体性治理四个阶段,这些治理模式共同绘就了西方政府治理模式的系谱。从发展趋向上,在反思和批判科层治理的整合缺陷、竞争性治理的协调缺失与网络治理的责任转嫁和网络破... 西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经历了科层治理、竞争性治理、网络治理和整体性治理四个阶段,这些治理模式共同绘就了西方政府治理模式的系谱。从发展趋向上,在反思和批判科层治理的整合缺陷、竞争性治理的协调缺失与网络治理的责任转嫁和网络破碎的基础上,西方政府治理模式将迈向注重整合、强调协调、凸显责任感的整体性治理,这一全新治理型态将成为未来西方政府治理模式发展的总体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治理 竞争性治理 网络治理 整体性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