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1
作者 苏绍玉 郑丽霞 林静静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4期172-176,共5页
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作为其核心产业之一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发展也备受关注。构建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0个省份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 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作为其核心产业之一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发展也备受关注。构建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0个省份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福建发展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科技创新能力 福建 评价
下载PDF
2023年我国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2
作者 建筑业大数据应用研究课题组 王要武 +6 位作者 王承玮 吴许杰 金玲 隋伟旭 方必清 王彬 魏瑜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基于天眼查和建设通的数据,从专利、工程荣誉、软件著作权3个方面,计算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对2023年我国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重点剖析了建筑业企业专利指数、科技创新荣誉指数、软件著作权指数和科技创新能力... 基于天眼查和建设通的数据,从专利、工程荣誉、软件著作权3个方面,计算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对2023年我国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重点剖析了建筑业企业专利指数、科技创新荣誉指数、软件著作权指数和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排在前100位企业的地区分布和企业所有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企业 科技创新能力 专利指数 科技创新荣誉指数 软件著作权指数 科技创新能力指数
下载PDF
加快形成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
3
作者 陈劲 《今日科技》 2024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科技创新能力 未来产业 转型升级 产业深度 集体学习 科技创新资源
下载PDF
辽宁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态势分析
4
作者 李磊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年第2期81-83,共3页
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获得长久竞争优势的关键。客观评价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以2021年数据进行“态”分析,分析各城市科技创... 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获得长久竞争优势的关键。客观评价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以2021年数据进行“态”分析,分析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以2017—2021年的数据进行“势”分析,分析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升辽宁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辽宁 态势
下载PDF
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5
作者 靳文凭 周烽松 +2 位作者 王豫华 张弦 罗佳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为对湖南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通过资料收集和层析分析法初步建立指标体系,并依据专家咨询优化评价体系,以创新基础、创... 为对湖南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通过资料收集和层析分析法初步建立指标体系,并依据专家咨询优化评价体系,以创新基础、创新机制、创新成果和绿色通道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完成对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提供有力支持,也为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 企事业单位 科技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湖南
下载PDF
就业导向下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6
作者 王优优 《中国就业》 2024年第2期95-97,共3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越来越受青睐。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而言,如何培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就业导向为视角,探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越来越受青睐。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而言,如何培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就业导向为视角,探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通过分析学校层面、学生层面和外部层面的影响因素,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导向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 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
原文传递
长沙市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及高质量发展对策探析
7
作者 张卓婧 唐琨 +5 位作者 王少辉 喻丹 董婷 宁俊 李文怡 胡佩武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50-56,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及学科排行榜情况,来分析长沙市医院及其学科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流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对策,推动长沙市医学科技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为长沙市打造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高... 目的通过分析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及学科排行榜情况,来分析长沙市医院及其学科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流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对策,推动长沙市医学科技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为长沙市打造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参考依据,加快湖南省医学科技创新、助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方法本研究采用统计描述法对医院及其学科科技量值进行简单统计和描述,同时对学科排名按照量值分数,计算各医院学科总分值,并对学科排名前100的医院与学科,利用软件NetDraw绘制医院-学科共现可视化图谱,进行医院及其学科的综合性评价。结果长沙市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长沙市的医院和学科的综合水平较平稳,缺乏高峰学科,与北上广的医院存在较大差距。长沙市医院的创新能力较集中,主要集中在湘雅系医院。长沙市医院的优势学科有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骨外科学、精神病学、耳鼻咽喉科学、肾脏病学、皮肤病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神经病学、护理学、心血管外科学、神经外科学、麻醉学、肿瘤学。长沙市医院的学术影响贡献度最大,科技产出贡献度最小。结论长沙市医院应积极以新指标体系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科技产出中着力高质量临床研究论文、标准和指南、发明专利与转化、高被引论文(特别是被国际权威指南引用)等,在学术影响中着力突破国家科技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为重点,培养国家级人才为要务,学会任职为支撑,在科技条件着力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争取牵头更多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才能促进长沙市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 医院 科技创新能力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多层级指标清洗与聚合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8
作者 刘钰莹 王一峰 李伯泽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6期81-96,共16页
在科技评价和科技管理须融合应用多源异构数据的发展趋势下,中国目前仍未形成普适的综合评价方法体系框架,且现有评估有关创新活动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无法分析指标间复杂的关联性,有必要构建能够提高数据可信度、实现可迁移性、适... 在科技评价和科技管理须融合应用多源异构数据的发展趋势下,中国目前仍未形成普适的综合评价方法体系框架,且现有评估有关创新活动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无法分析指标间复杂的关联性,有必要构建能够提高数据可信度、实现可迁移性、适应多种算法的多级综合评价算法框架。鉴于此,提出基于多层级指标清洗与聚合的综合评价框架,包括数据处理层、指标聚合层和综合评价层三层算法,其中双流指标清洗算法根据指标相关性与指标数据间距离关系识别并修正数据中的异常点、极端值,可以提供高可信数据;而结合优劣解距离法的灰色关联法通过构建自适应评价算法,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特点实现智能的指标聚合,从而克服现有方法在应用场景方面的局限性。基于此,依托深圳市科学技术创新委员会平台和载体专项项目(国际科技信息中心),通过政府官方渠道、调研访谈和次级数据形成研究数据资料,对2016—2021年珠三角地区214家主要科研事业单位,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基础环境、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科技创新投入程度和科技项目承接能力4个一级指标及其二级指标进行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14家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近5年稳步增长,于2021年达到峰值,但总体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科技创新投入程度提升显著,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和科技项目承接能力也明显上升,但整体科技创新基础环境仍有待改善;此外,科技创新头部事业单位格局比较稳定,新兴头部事业单位的成长路径不同,宜根据自身特点强化优势补足劣势。可见,运用所提出的综合评价框架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比性、精确度和稳健性,可有效揭示珠三角地区不同创新主体的主要优势、发展态势、创新潜力以及薄弱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多层指标 数据清洗 指标聚合 双流指标清洗算法 灰色关联法 量化评价 科研事业单位
下载PDF
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区域性评价
9
作者 杨传喜 秦亮 《南方农机》 2024年第9期22-26,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各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决策支撑。【方法】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测算了我国2009—2019年28个省级农业科学院的科技...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各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决策支撑。【方法】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测算了我国2009—2019年28个省级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水平较高,而西藏、江西、宁夏、内蒙古等地区的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亟待提升;2)近年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进步较为明显,而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下滑较为严重。【结论】提出鼓励各省级农业科学院间相互增进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鼓励东部地区的农业科研人员前往西部地区贡献力量,各省级农业科学院自身加强人才培训、提升管理水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熵值法 评价
下载PDF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范铁军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当前,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地缘冲突加剧,影响了诸多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在不断深化。我国经济逐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 当前,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地缘冲突加剧,影响了诸多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在不断深化。我国经济逐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1.3万亿元,同比增长5.2%。国内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增长阶段 科技创新能力 刺激政策 钢铁工业 阵痛期 新常态 高质量发展 增长速度
下载PDF
嘉兴:实施“五大工程” 切实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11
作者 吴根军 《今日科技》 2024年第2期18-19,共2页
2024年,嘉兴市科技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提出的“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要求,聚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主线,强力推进创新深化,迭代升级“315”科技创新... 2024年,嘉兴市科技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提出的“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要求,聚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主线,强力推进创新深化,迭代升级“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系统实施“五大工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提供更强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长三角城市群 创新 人才链 五大工程 深度融合 强力推进 资金链
下载PDF
以“开局就奔跑 起步就跃进”的精气神 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为“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提供更强科技支撑 省科技厅召开2024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2023年度总结表彰会
12
作者 杨一之 《今日科技》 2024年第3期19-20,共2页
3月13日,浙江省科技厅召开2024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2023年度总结表彰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全省“新春第一会”、省纪... 3月13日,浙江省科技厅召开2024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2023年度总结表彰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全省“新春第一会”、省纪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总结盘点,表彰先进,加油鼓劲,加压奋进,进一步激发科技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打造勤廉并重的清廉科技品牌,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贯彻 精气神 科技创新能力 干事创业 加油鼓劲 科技支撑 先行者
下载PDF
基于AHP的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
作者 段军红 甄文喜 +2 位作者 夏常明 牛炜 袁晖 《农电管理》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本文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原则,选用meta整合方法(一种整合资料的方法)挖掘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访谈法对其进行完善补充。选择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FA)对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提取公因子,最终形成科研投入、科研... 本文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原则,选用meta整合方法(一种整合资料的方法)挖掘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访谈法对其进行完善补充。选择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FA)对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提取公因子,最终形成科研投入、科研产出、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4个一级指标,构建出电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AHP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赋权,便于判断各指标重要程度,从而明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企业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研投入 公因子 科研产出 整合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长治市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14
作者 郭俊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0182-0185,共4页
近年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平稳高速发展,人们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过去安全、便捷的基础性要求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绿色、环保、智能等要求,科学技术与建筑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文章以长治市... 近年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平稳高速发展,人们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过去安全、便捷的基础性要求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绿色、环保、智能等要求,科学技术与建筑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文章以长治市建筑业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对仅五年的企业开展业务的科技创新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对比、分析,剖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导致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对策,为提升长治市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科技创新能力 长治市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及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探微
15
作者 方利红 章红明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9期19-21,共3页
随着各类智能技术的持续多元化与逐渐成熟,很多超大城市都在积极地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并在建设中倾注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资。但是,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项目,是一项长远的计划。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越来越明显... 随着各类智能技术的持续多元化与逐渐成熟,很多超大城市都在积极地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并在建设中倾注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资。但是,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项目,是一项长远的计划。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越来越明显,其也将极大地影响到城市的科学和技术创新,为使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各大城市都要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鉴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影响
下载PDF
建设工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基于技术合同认定实操案例的机制解析
16
作者 单良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技术合同是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重要载体,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是科技行政部门认定和登起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技术交易额的必经途径,建设工程企业实施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大有裨益,是房建与市政工程研究与试验发展R&... 技术合同是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重要载体,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是科技行政部门认定和登起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技术交易额的必经途径,建设工程企业实施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大有裨益,是房建与市政工程研究与试验发展R&D可转移性的重要体现,是验证科技创新研发体系与产学研用机制建设的证据,也是建设行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战略性资源,通过不同类型技术合同对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所起到重要作用,以及列举实例分析其审核通过或不予通过的关键要点,得出技术合同认定通过的关键在于对其细分类型及认定必要特征条款研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合同孵化认定 成果转移转化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下载PDF
郝育军来甘调研林草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
17
作者 《甘肃林业》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12月23日-2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一行三人,先后到兰州大学、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及甘肃兴隆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实地查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情况,了解科学研究和成... 12月23日-2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一行三人,先后到兰州大学、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及甘肃兴隆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实地查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情况,了解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运用成效等,并与科技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听取科技机制改革、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司司长 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 意见建议 甘肃农业大学 定位观测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与路径分析——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杜传忠 疏爽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49,共9页
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多样共生性、层次交互性、动态稳定性、协同开放性等特征,其主要通过“结构—立体”“活动—功能”和“系统—生态”三大机制提升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现阶段我国创新生态系统及创新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创新... 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多样共生性、层次交互性、动态稳定性、协同开放性等特征,其主要通过“结构—立体”“活动—功能”和“系统—生态”三大机制提升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现阶段我国创新生态系统及创新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创新投入—产出的转化率需要提升;创新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创新生态系统能力和政府配置创新资源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国应进一步明确多元创新主体职能定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成果转化率,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生态系统 全球创新指数 创新范式 机制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及其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五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光礼 赵之灿 耿孟茹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5,112,共11页
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出发,基于五大城市群十年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综合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类资源空间布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大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整体表... 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出发,基于五大城市群十年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综合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类资源空间布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大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整体表现出长期高集聚度-单中心的不均衡分布状态,且质量资源集聚程度要高于数量资源。数量资源单中心分布和集聚格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质量资源则表现为显著正向作用。基于此,应分地区合理分配两类高等教育资源,构建“中心-承接”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中心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程度,增强内生创新能力,打造区域科技增长极;加快中小城市应用型大学布局,增强外溢创新能力,做好区域科技溢出承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城市群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空间布局 雄安新区 知识溢出 人才集聚 挤出效应
下载PDF
中国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动态测度研究
20
作者 潘丹 熊雨萌 +1 位作者 李永周 李瑞玮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22,共6页
文章通过对中国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测度,明确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水平,识别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水平的结构差异。基于创新过程视角,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动态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创新实力、创新效力和创新动力3个维度测度2016—2020... 文章通过对中国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测度,明确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水平,识别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水平的结构差异。基于创新过程视角,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动态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创新实力、创新效力和创新动力3个维度测度2016—2020年中国各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北京、江苏、上海等地高校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很强,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高校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很弱;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运行水平最高,科技资源投入水平和科技绩效产出水平较低,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最低。在创新实力方面,中国各省域高校科技创新实力差距明显。在创新效力方面,中国各省域高校科技创新效力存在断层现象。在创新动力方面,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动力整体水平偏弱,各省域差距不大。各省域高校科技创新效力和创新动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区人均科技创新效能发挥到了较高水平,但增速较慢,青海、新疆、海南等地人均科技创新效能较低,但增速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省域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动态测度 组合赋权 K均值聚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