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0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强国建设视域下中国国际传播科技叙事的关键议题
1
作者 廖秉宜 狄鹤仙 《对外传播》 2025年第1期34-37,共4页
面向2035年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全球科技合作的迫切需要,更鉴于当前国际舆论场中国家科技形象塑造的话语博弈现状,科技叙事将成为我国未来国际传播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此,我国未来的科技叙事应聚焦科技合作... 面向2035年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全球科技合作的迫切需要,更鉴于当前国际舆论场中国家科技形象塑造的话语博弈现状,科技叙事将成为我国未来国际传播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此,我国未来的科技叙事应聚焦科技合作与全球治理、科技成果与民生改善、科幻作品与人文向度、科技话语与文化底蕴等关键议题,并借助基于个体的内聚焦叙事,基于科技企业的品牌叙事,基于情感共同体的共情叙事等创新表达,塑造与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相匹配的国家科技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科技强国 议程设置 叙事策略
下载PDF
面向科技强国 谋划长远未来
2
作者 樊春良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科技规划是关于一个较长时期科技发展的方向、重大目标、重要任务和主要措施的总体设想和蓝图,是科技发展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五五”... 科技规划是关于一个较长时期科技发展的方向、重大目标、重要任务和主要措施的总体设想和蓝图,是科技发展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制定的关键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面向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十五五”科技规划不仅是一个承前继后的规划,在“十四五”规划基础上延续和深化,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而且是一个继往开来的规划,更着眼于未来十年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视野和目标更长远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总体设想 发展战略思想 规划实施 指导方针 未来十年 未来五年 科学技术
下载PDF
造就宏大战略科技人才队伍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3
作者 王晓松 《中国科技人才》 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2025年,是加速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一年。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战略科技人才队伍,是这一征程的重中之重。战略科技人才的成长遵循其特有的规律,必须精确掌握。战略科技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跨学科的理解力和前瞻... 2025年,是加速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一年。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战略科技人才队伍,是这一征程的重中之重。战略科技人才的成长遵循其特有的规律,必须精确掌握。战略科技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跨学科的理解力和前瞻性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科技人才队伍 专业知识 理解力 加速推进 前瞻性 跨学科 造就
下载PDF
科技强国视域下中医学报功能管窥
4
作者 禹纯顺 周旦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47-351,共5页
中医学报在发展中医事业、推进科技强国战略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挥中医学报的学术功能,要求中医学报以“学”为载体,由“术”而进“道”,从中医临床的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认同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方面,激发中医药科技事... 中医学报在发展中医事业、推进科技强国战略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挥中医学报的学术功能,要求中医学报以“学”为载体,由“术”而进“道”,从中医临床的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认同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方面,激发中医药科技事业的内生动力;发挥中医学报的教育功能,要由“刊”及“人”,把期刊功能与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为科技强国提供人才支撑;发挥中医学报的科普功能,则要求其兼顾提高与普及中医科研成果,充分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中医学报 中医理论升华 中医人才培养 中医科普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旨归
5
作者 王源林 黄惠萍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科技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有力支撑,是高质量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实质上就是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科技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有力支撑,是高质量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实质上就是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应对国际竞争新形势的深邃思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强国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可从根本保障、人才为本、聚焦核心、胸怀天下、行动自觉四个方面入手,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雄厚的人才基础和坚实的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
下载PDF
立足本职积极建言 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6
作者 严纯华 《人大研究》 2025年第1期11-11,共1页
70年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70年的光辉历程,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共和国... 70年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70年的光辉历程,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共和国开创者和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国家体制构想的政治智慧,更加自觉地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 科技强国 教育强国 政治智慧 体制构想 立足本职 道路自信
下载PDF
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学生照亮科技强国梦
7
《福建教育》 2025年第5期6-6,共1页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我国实施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柱。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他们是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是未来民族复兴的担当者...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我国实施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柱。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他们是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是未来民族复兴的担当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中小学校园弘扬科学家精神,用科学家精神滋养青少年学生,之于科技强国建设,之于社会文明发展,之于学生健康成长,都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学生 科技工作者 社会文明发展 中小学校园 科技强国 后备力量 强国战略 强国
下载PDF
《河南科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科技强国建设专栏”征稿启事
8
作者 《河南科技》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宣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战略、新思想,研究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需的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示范应用、创...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宣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战略、新思想,研究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需的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示范应用、创新体系能力提升等问题,《河南科技》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科技强国建设专栏”,面向高校、智库机构等专家学者征稿。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惠赐优质稿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技术示范 创新体系 诚挚欢迎 自立自强 优质稿件 能力提升
下载PDF
《河南科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科技强国建设专栏”征稿启事
9
作者 《河南科技》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宣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战略、新思想,研究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需的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示范应用、创...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宣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战略、新思想,研究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需的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示范应用、创新体系能力提升等问题,《河南科技》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科技强国建设专栏”,面向高校、智库机构等专家学者征稿。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惠赐优质稿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技术示范 创新体系 诚挚欢迎 自立自强 优质稿件 能力提升
下载PDF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共绘科技强国新蓝图——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侧记
10
作者 杨伊静 《中国科技产业》 2025年第3期5-6,共2页
三月的北京,春潮涌动。2025年3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灯光璀璨,气氛庄重而热烈。随着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正式开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次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焦点。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以智慧激荡思想,以提案凝聚... 三月的北京,春潮涌动。2025年3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灯光璀璨,气氛庄重而热烈。随着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正式开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次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焦点。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以智慧激荡思想,以提案凝聚共识,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智慧和力量。王沪宁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北京人民大会堂 王沪宁 全国政协 科技强国 自立自强 会议侧记 春潮涌动
下载PDF
高等教育助推科技强国建设的价值旨归、现实挑战与关键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芳 吕慧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1,共9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助推科技强国建设的价值旨归体现在: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瞄准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建成的发展定标。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助推科技强国建设的价值旨归体现在: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瞄准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建成的发展定标。基于已有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选取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观测指标并将其整合为研发经费、人力资源、科技成果三个维度,着重分析高等教育在助推科技强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未来高等教育助推科技强国建设可致力于以下关键策略:完善科技创新立法体系,激发高校原始创新动力;提升高校科研投入效能,推动顶尖原创成果涌现;加强人才梯队自主培养,优化高校创新生态环境;构建创新价值评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技强国 价值旨归 现实挑战 关键策略
原文传递
加强法治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筑牢基石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洪宇 方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其一体化发展,基础在于加强法治建设。应立足中国实际,遵循法治规律,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聚焦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人民群...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其一体化发展,基础在于加强法治建设。应立足中国实际,遵循法治规律,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聚焦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人民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以及法律制度的空白点和冲突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大领域的法治建设,具体措施为:统筹推进教育法治建设,优先加快教育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科技法律体系,以专项立法助力新兴技术的重点突破;夯实人才领域法治基石,营造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 教育法治建设 科技法治建设 人才发展环境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化工课程融入科技强国教育元素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书现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6-I0007,共2页
化工课程内容涵盖了化学产品的制备与使用、化学原理与反应、化学分析与测试以及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他们对生活中化学产品的认识。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 化工课程内容涵盖了化学产品的制备与使用、化学原理与反应、化学分析与测试以及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他们对生活中化学产品的认识。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并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科技强国 化学原理 理解和应用 化学知识 化工课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创新赋能聚力开“局”以高质量基础研究夯实科技强国建设根基
14
作者 张荣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60,共2页
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向基础前沿逐渐转移,我国正处在既要追赶发达国家、又要实现自我突破的重要时期,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需要对科技创新事业... 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向基础前沿逐渐转移,我国正处在既要追赶发达国家、又要实现自我突破的重要时期,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需要对科技创新事业进行战略性、全局性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2月21日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为新时代大力推进基础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产业变革 转变发展方式 国际科技竞争 集体学习 自我突破 科技创新事业 新一轮科技革命
原文传递
新时代科技强国背景下医学期刊发展策略探析
15
作者 刘斯文 张倍 +2 位作者 张秀菊 底改娟 翟俊霞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32期49-51,共3页
医学期刊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医疗科研水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时代科技强国的背景下医学期刊逐渐朝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相较于纸质期刊,能够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由于我国网络化发展相对较晚,因此在当今的时代... 医学期刊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医疗科研水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时代科技强国的背景下医学期刊逐渐朝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相较于纸质期刊,能够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由于我国网络化发展相对较晚,因此在当今的时代环境中,医学期刊还需要更加努力地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数字化、出版网络化、决策信息化,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下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医学期刊实现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医学期刊发展现状,继而探讨省内外医学期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新时代科技强国背景下医学期刊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医学期刊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发展策略
下载PDF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战略
16
作者 钟荣丙 《创新》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其中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新时代建...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其中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迈进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仍需面临国际局势演变和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必须不断完善基础研究体系、成果转化协作生态体系、创新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原始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提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下载PDF
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根本遵循
17
作者 刘冬梅 蔡笑天 《前线》 2024年第9期58-61,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提出以“八个坚持”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发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总动员令。“八个坚持”观点鲜明、内涵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提出以“八个坚持”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发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总动员令。“八个坚持”观点鲜明、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等重点工作,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新征程 科技创新 “八个坚持”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下载PDF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18
作者 高峰 王剑 《科技与金融》 2024年第7期59-62,共4页
科技金融作为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对于推动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描述科技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关键词 企业转型升级 普惠金融 科技强国 绿色金融 科技产业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 科技
下载PDF
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19
作者 周玉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11期1-2,共2页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实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对于...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实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对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 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升级 综合竞争力 深度融合 全球竞争 世界科技强国 不可替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