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与机制
1
作者 姚战琪 熊琪颜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4,共15页
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既有助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区域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基于2005—2022年我国29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城市)面板数据,以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 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既有助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区域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基于2005—2022年我国29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城市)面板数据,以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能显著提升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在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即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相比于未开通中欧班列、未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未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城市,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在开通中欧班列、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城市更强。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能突破地域限制,在提升本地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借助先进数字技术,带动周边地区降低交易成本,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提升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为进一步提升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应合理布局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 数字贸易 国际竞争力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科技服务业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吴瑶 熊素兰 《江苏科技信息》 2025年第7期7-12,共6页
文章通过构建VAR模型对科技服务业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科技服务业与江苏省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及互动关系已经形成,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且正向的相互促进和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对... 文章通过构建VAR模型对科技服务业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科技服务业与江苏省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及互动关系已经形成,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且正向的相互促进和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于促进江苏省科技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 经济增长 VAR模型
下载PDF
科技服务空间扩散对本地产业演化的影响——基于我国专利代理行业的证据
3
作者 郑莹 程美逸 《科技管理研究》 2025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现有研究对市场整合及其与经济结果的关联展开了丰富讨论,然而鲜有研究探索微观层面组织在市场整合中的决策如何聚合到产业层面的演化。借鉴组织生态学视角,以专利代理行业作为样本,基于2000—2021年3920家专利代理机构数据,揭示了科技... 现有研究对市场整合及其与经济结果的关联展开了丰富讨论,然而鲜有研究探索微观层面组织在市场整合中的决策如何聚合到产业层面的演化。借鉴组织生态学视角,以专利代理行业作为样本,基于2000—2021年3920家专利代理机构数据,揭示了科技服务空间扩散对本地市场服务产业演化的影响。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外地机构进入对本地机构同时产生了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挤出效应体现在抑制本地机构进入和刺激本地机构退出,而溢出效应表现在促进本地机构专业化和质量提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揭示,挤出效应对小规模、本地导向机构更强,而溢出效应对大规模、外向型机构更强。研究结论为理解市场一体化下的产业演化提供了微观证据,对促进科技服务业升级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整合 科技服务 空间扩散 产业演化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科技服务业政策量化评价——以安徽省多区域比较分析为例
4
作者 王成城 徐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64-72,共9页
通过建立科学的科技服务业政策评价体系,对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进行了量化评价,为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首先,运用文本分析工具对我国2014—2023年101份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和高频... 通过建立科学的科技服务业政策评价体系,对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进行了量化评价,为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首先,运用文本分析工具对我国2014—2023年101份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和高频词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构建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PMC曲面和雷达图,以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为中心,构建二级对比框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存在政策时效设置不全面、政策执行机制构建不完善、政策工具运用失衡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增强政策时效的“多元性”、提高政策执行的畅通度、协调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评价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挖掘 PMC指数模型 科技服务业政策 量化评价
下载PDF
发展科技服务业 壮大北京生物医药产业
5
作者 贺艳 刘李红 《前线》 2025年第2期80-82,共3页
近年来,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助推北京市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专业化科技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科技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京市科技服务业要从公共服务平... 近年来,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助推北京市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专业化科技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科技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京市科技服务业要从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概念验证平台建设、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发力,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 科技服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PDF
广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6
作者 黄艳芳 宁夏 +1 位作者 李小红 孔令孜 《农业科技管理》 2025年第1期53-58,63,共7页
鉴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文章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内涵和要素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广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和典型模式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战略联盟—县域新型农业科技服务... 鉴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文章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内涵和要素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广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和典型模式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战略联盟—县域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三级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框架及相关重点任务,以期为推动广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典型模式 广西
下载PDF
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效能提升机制探讨
7
作者 任立凯 纪伟 +3 位作者 王一璞 刘晓梅 苏文英 王宝祥 《农业科技管理》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实现科技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纽带。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推动农村社会进步、促进农业发展和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然而,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效能仍未充... 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实现科技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纽带。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推动农村社会进步、促进农业发展和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然而,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效能仍未充分发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创新科技服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在资源配置、人才留用、服务机制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从建立支持激励机制、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和建立成效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构建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创新机制,并探索了科技服务创新机制的实施路径,以推动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应用,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服务 乡村振兴 创新机制
下载PDF
不同类型科技服务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8
作者 刘家树 田中锐 董津津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3,共11页
全球经济下行、地缘政治不稳定、关键技术封锁等背景下,增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尤为重要。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科技服务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两种类型科技服务均对... 全球经济下行、地缘政治不稳定、关键技术封锁等背景下,增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尤为重要。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科技服务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两种类型科技服务均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相比前向科技服务(研发端介入),后向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端介入)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正向影响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创新资源冗余度在前向科技服务增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创新资源冗余度和配置效率在后向科技服务增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过程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门槛效应检验发现,当创新资源冗余度较高时,两种科技服务增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边际效应呈倒U型趋势;当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时,两种科技服务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边际效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 创新生态系统韧性 创新资源冗余 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下载PDF
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化探析
9
作者 胡续楠 高维龙 王金翎 《科技智囊》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研究目的]全面评估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揭示各省份科技服务业在不同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规律,为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化科技服务业的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2010—2021年除... [研究目的]全面评估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揭示各省份科技服务业在不同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规律,为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化科技服务业的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2010—2021年除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科技服务业规模水平、创新投入水平、发展潜力、数字化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环境五个方面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探索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探讨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论]在总体层面上,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在区域层面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第一,东部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科技资源和政策优势,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第二,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且西部地区具有较高收敛速度。第三,科技服务业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由于区域间合作机制缺失和要素竞争,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未来应通过政策引导、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区域合作等手段,驱动中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 熵值法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绝对Β收敛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高职院校开展科技服务的价值蕴意、现实困境和保障策略
10
作者 侯宝刚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5年第2期64-68,共5页
高职院校开展科技服务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发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锻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水平、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所提出的重要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不健全、校企对接不畅通、院校支持力度不强、教师技术... 高职院校开展科技服务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发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锻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水平、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所提出的重要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不健全、校企对接不畅通、院校支持力度不强、教师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了高职院校科技服务发展的困境,面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科学谋划运行机制、加强校企沟通交流、增强支持力度、强化教师能力素养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保障策略,以期能够有效助力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 高职院校 保障策略
下载PDF
中国中央商务区打造科技服务高地的发展实践、国际借鉴与对策研究
11
作者 张卓群 耿冰 《经济论坛》 2025年第2期17-28,共12页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壮大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商务区作为科技服务的高地,承担着引领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重任。在回顾我国中央商务区科技服务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在...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壮大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商务区作为科技服务的高地,承担着引领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重任。在回顾我国中央商务区科技服务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在强化创新能力、发展科技金融、促进消费升级、打造人才高地、重视国际合作等方面对我国中央商务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践模式进行梳理,其次对世界一流中央商务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作了总结,再次对我国中央商务区科技服务业存在的地区科技服务差距、区域创新协同机制、产学研用生态体系、全球科创辐射能力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我国中央商务区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 中央商务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简介
12
《湖南农业》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湖南省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直属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二期科技成果评价试点评价机构。中心主要职能:提供农业技术支持,科技咨询服务和科技培训,农业新技术开发、试验... 湖南省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直属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二期科技成果评价试点评价机构。中心主要职能:提供农业技术支持,科技咨询服务和科技培训,农业新技术开发、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服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项目实施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独立接受农业科技、农业教育、推广机构、社会组织和科技型企业的委托,对由组织(机构)或个人完成的涉农领域各类科学技术成果提供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农业技术支持 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下载PDF
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服务团赴彭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13
作者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3期76-76,共1页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部署安排,3月17至18日,宁夏农林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彭阳科技服务团前往彭阳县有关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示范基地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并召开培训会就科技服务工作进行深度交流。
关键词 宁夏农林科学院 涉农企业 科技服务 彭阳县
下载PDF
两岸科技服务业标准化合作现状与建议
14
作者 文芳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3期130-135,141,共7页
两岸科技服务业标准化合作一般包括两岸标准共通和两岸标准共融两种形态。基于福建经验与闽台合作规划,本文通过对两岸科技服务业标准化合作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两岸共通标准数量与行业标准的总量和需求不匹配、台胞台企及相关组织的参与... 两岸科技服务业标准化合作一般包括两岸标准共通和两岸标准共融两种形态。基于福建经验与闽台合作规划,本文通过对两岸科技服务业标准化合作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两岸共通标准数量与行业标准的总量和需求不匹配、台胞台企及相关组织的参与情况不理想、共通标准的推广与实施效果仍有限等现实问题,并提出构建较稳定的两岸标准化融合发展服务体系、以发展的理念共同推动两岸标准共通共融、以重点突破带动两岸科技服务标准化建设跃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 科技服务 标准化 合作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黄冈市为例
15
作者 袁海霞 何为东 张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黄冈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展开深入调研与分析,发现其近年来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黄冈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展开深入调研与分析,发现其近年来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基于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投入不足、推广力度不够、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农业科技体系融合、推动农业智库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平台等一系列提升举措,以期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持续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黄冈市
下载PDF
创新驱动背景下重庆市科技服务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16
作者 宋晓英 卜发香 《重庆统计》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科技服务业对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显著,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实现科技服务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对于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 科技服务业对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显著,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实现科技服务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对于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科技服务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耦合协调关系,纵横对比创新驱动背景下重庆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按照中心城区、渝西地区、渝东新城、渝东北三峡库区、渝东南武陵山区地区构建科技服务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揭示两者互动机制与集聚现象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服务
下载PDF
科技服务平台中的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17
作者 陆微 《科技资讯》 2025年第3期35-37,共3页
现代社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性很高,也客观要求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这为信息融合工作提供了思路。以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为例,首先,分析了其在科技服务平台中的应用场景;其次,结合科技金融模式,分析了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在科技服务平台... 现代社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性很高,也客观要求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这为信息融合工作提供了思路。以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为例,首先,分析了其在科技服务平台中的应用场景;其次,结合科技金融模式,分析了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在科技服务平台中的应用方法,对融合平台搭建、融合标准、流程管控等进行具体研究;最后,简单展望该技术在科技服务平台中的应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平台 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 科技金融 融合平台
下载PDF
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区域耦合协调发展
18
作者 贺正楚 王京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14,F0002,共15页
为了把握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简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建立两大产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 为了把握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简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建立两大产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八大综合经济区耦合协调发展的差异水平及差异原因,同时构建纳入空间因素的计量模型对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2011—2020年,全国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但耦合协调度处于过渡和协调发展区间的省市较少,融合发展水平不高;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自东向西呈现递减趋势,不同区域的产业融合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来自区域间差异;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水平的正空间相关关系持续且稳定,呈现显著的高-高和低-低聚集态势。八大综合经济区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水平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八大综合经济区中除黄河中游和西南经济区以外的经济区均存在明显的σ收敛;全国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表现出典型条件β收敛特征,但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不存在绝对β收敛;此外,4个控制变量收敛性检验结果都不一样,表明八大综合经济区收敛的驱动因素也都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制造业 科技服务 产业融合 耦合协调 八大综合经济区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能力短板与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77-86,共10页
以共生理论为分析视域,基于省域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的承载力、辐射力、转化力、创造力等核心数据分析,发现能力短板主要是技术研发能力、合作运营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及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这与高职院校科技研究实力不足、经费投入... 以共生理论为分析视域,基于省域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的承载力、辐射力、转化力、创造力等核心数据分析,发现能力短板主要是技术研发能力、合作运营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及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这与高职院校科技研究实力不足、经费投入与权益保障欠缺、评价导向偏差等原因相关。基于此,提出增强科技服务内生实力、密切共生合作关系、完善共生运行机制、优化共生行动逻辑、增进共生产出效能、促进共生模式高阶演化等优化策略,提升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科技服务 高职院校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发展路径--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服务体系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国平 张志勇 +1 位作者 顾军 葛金涛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15-17,21,共4页
农业科技服务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促进农业农村科技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服务体系”有关机制,从以支持鼓励为动力建立农业科技服务激励机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平台和... 农业科技服务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促进农业农村科技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服务体系”有关机制,从以支持鼓励为动力建立农业科技服务激励机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平台和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设立农业科技服务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科教单位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及有关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亚夫科技服务体系 创新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