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科研创新能力及其提升策略——基于18所高职院校的实证调研分析
1
作者 胥郁 曾娅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构建跨专业组织是高职院校回应社会现实问题重大关切,推进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结构化访谈和跨专业行为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跨专业研究仍处在创建和发展阶段,面临... 构建跨专业组织是高职院校回应社会现实问题重大关切,推进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结构化访谈和跨专业行为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跨专业研究仍处在创建和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跨专业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跨专业活动文化氛围和产学政研合作关系等特征要素对科研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特征水平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显著高于低特征水平院校。据此,高职院校应精准定位组织目标,科学布局跨专业组织发展;加快组织结构变革,构建高效的跨专业组织运行机制;营造支持性组织环境,激发跨专业组织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跨专业组织 科研创新能力
原文传递
“四结合四优化”培养作物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张桂莲 张海清 贺记外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23-26,共4页
当前,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队伍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作物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从高校-企业-基地相结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当前,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队伍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作物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从高校-企业-基地相结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校内外导师与技术人员相结合优化实践教师队伍,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校内与校外管理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作物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结合四优化 作物学科研究生 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管理机制
下载PDF
基于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化工类课程教学研究
3
作者 于专妮 李帅帅 +1 位作者 龚良玉 王强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88-190,共3页
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科技化工人才所必备的素养之一。文章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采用“教+研”融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借助翻转课堂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科学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可行的试验方案,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借助分小组任... 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科技化工人才所必备的素养之一。文章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采用“教+研”融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借助翻转课堂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科学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可行的试验方案,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借助分小组任务协助学生开展科研探索,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条件优化和生产实践,加深学生科研创新的深度。经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发现,“教+研”融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该方法可复制,过程可溯源,为高科技化工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创新能力 翻转课堂 精细化工
下载PDF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内涵解构与提升策略
4
作者 吴一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6,共8页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社会服务成效的保障、办学内涵建设的牵引,其本质特征体现在以技术应用为内核、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以区域高地为指向、以平台协同为支撑,应重点从建设目标、工作机制、推进成效等方面对其进...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社会服务成效的保障、办学内涵建设的牵引,其本质特征体现在以技术应用为内核、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以区域高地为指向、以平台协同为支撑,应重点从建设目标、工作机制、推进成效等方面对其进行实践考量。为全面加快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高职院校应立足办学定位推进战略性变革,聚焦区域发展推进有组织科研,着力多元融合推进共生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创新能力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类型教育
下载PDF
普通院校优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总结
5
作者 王少伟 隋旭鹏 +1 位作者 夏雄 胡坤 《科技风》 2024年第9期47-49,共3页
优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结合导师和学生的自身经验和实施效果,论述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面临的困难,并从科研创新型优秀本科生选拔、科研创新选题标准和指导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普通院校优秀... 优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结合导师和学生的自身经验和实施效果,论述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面临的困难,并从科研创新型优秀本科生选拔、科研创新选题标准和指导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普通院校优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因材施教、成果导向、注重灵活性和时效性”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本科生 科研创新能力 选题标准 指导方法
下载PDF
“三位一体”教学理念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培养为例
6
作者 李翔 肖培英 努尔娅·阿布都热合曼 《科技风》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都要求加大对高级财经类人才的培养力度,本文通过对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研究生自身创新意识薄弱、教学模式不完善、实践环节缺乏、导师队... 中国式现代化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都要求加大对高级财经类人才的培养力度,本文通过对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研究生自身创新意识薄弱、教学模式不完善、实践环节缺乏、导师队伍建设相对缓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构建财经类专业研究生“1-2-3-4-5”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思路,采用“项目驱动+导师驱动”双管齐下的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科研创新能力 财经类 培养质量 培养模式 培养成效
下载PDF
基于混合方法研究的地方高校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高社兰 梁凯琴 +2 位作者 苏明钰 冯少芊 卢运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8期127-131,共5页
目的 分析广西某高等医学院校在校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解释性序列设计的混合研究,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14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使用目的抽样法对18位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 目的 分析广西某高等医学院校在校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解释性序列设计的混合研究,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14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使用目的抽样法对18位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本科护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分为(43.00±8.86)分,不同年级及科研团队角色期望不同的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认为影响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为:课程质量、学术氛围、指导教师因素、科研条件、知识储备。访谈提炼目前阻碍护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的5个要素主题:课程质量待改善、学术氛围需营造、教师指导强依赖、知识储备显不足、科研资源需调控。结论 地方高校护理本科生的总体科研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可以课程质量、学术氛围、教师指导、科研资源作为切入点,分年级制定干预措施,激发其科研意愿,孵化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护理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护理本科生 科研创新能力 混合方法研究
下载PDF
学术评价如何影响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基于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调查
8
作者 马立超 姚昊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8,共12页
教育评价改革是提高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挥棒。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的实证调查发现,博士后对评价指标柔性化和激励性评价较为满意,但对学术评价环境和留校转聘制度的评价较低;“操作层”的指标合理性、激励性评价及留校... 教育评价改革是提高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挥棒。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的实证调查发现,博士后对评价指标柔性化和激励性评价较为满意,但对学术评价环境和留校转聘制度的评价较低;“操作层”的指标合理性、激励性评价及留校转聘评价均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子维度发挥显著正向影响,而“环境层”的唯论文倾向、功利化导向则分别产生负向和正向影响;学术评价指标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在性别、学科类型、聘任类型、毕业院校方面存在异质性。高校管理者应科学认识学术评价的“双刃剑”效应,将评价导向转向激励性、赋能性、使动性;重塑“生态评价观”,系统构建人本取向、贡献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根据博士后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性的留校转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科研创新能力 “双一流”建设高校 破“五唯” 教育评价改革
下载PDF
数字赋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为例
9
作者 蓝春娣 聂家红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必备的能力。丰富的数据资源、完善的网络设施和精进的数字技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提供了新的条件,但也面临着个人数字素养和理论... 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必备的能力。丰富的数据资源、完善的网络设施和精进的数字技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提供了新的条件,但也面临着个人数字素养和理论前沿捕捉能力的挑战以及教学和科研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需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的培养可以从内在层面提高学生的个人数字素养和理论前沿捕捉能力、外在层面加强其教学和科研信息化建设两方面入手,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 科研创新能力
下载PDF
师范院校计算数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10
作者 李小林 张守贵 《湘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83,88,共4页
将科研创新能力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是学科建设、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文章根据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数学专业为例,从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培养过程和学术环境等方面探讨了提升师... 将科研创新能力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是学科建设、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文章根据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数学专业为例,从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培养过程和学术环境等方面探讨了提升师范院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这一培养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课程思政 科研创新能力 计算数学 高质量教育体系
下载PDF
提升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常广磊 朱丹 张冬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3期5-9,共5页
培养临床医学科研创新拔尖人才是在新时代健康背景下,推进医学教育全方位改革的历史重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提升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我国医疗行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医药行业搭乘新一轮科技革命便车... 培养临床医学科研创新拔尖人才是在新时代健康背景下,推进医学教育全方位改革的历史重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提升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我国医疗行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医药行业搭乘新一轮科技革命便车、紧抓机遇、应对挑战。然而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传统培养体系落后、导师临床科研创新能力参差不齐、繁重的临床工作挤兑科研实践等现状,不足以满足当下社会对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文章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内涵和培养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讨提升专业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技术路线,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建立专业研究生特色人才培养体制,是今后医学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考量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业型研究生 科研创新能力 医学教育 四证合一 科研训练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创新战略导向下化学类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黎 雷钢铁 +1 位作者 李朝晖 曹琪 《高教学刊》 2023年第7期58-61,共4页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枢,作为科技创新重要的“人才引擎”,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化学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备受瞩目。该文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并...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枢,作为科技创新重要的“人才引擎”,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化学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备受瞩目。该文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从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培养环境、建立进退有序的研究生导师动态调整机制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提高化学类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水平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化学类专业 科研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培养体系
下载PDF
基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月娜 李攀 +3 位作者 赵文革 赵金灿 闰明涛 吕运开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3期56-58,63,共4页
培养本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生活实际与当前科学研究热点,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综合化学实验内容。通过此实验教学,学生可了解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表征技术及应用领域;掌握一些大型仪... 培养本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生活实际与当前科学研究热点,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综合化学实验内容。通过此实验教学,学生可了解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表征技术及应用领域;掌握一些大型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经常用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设计的实验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转化 综合化学实验 科研创新能力
下载PDF
地方高校化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节点驱动式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国成 李爽 +1 位作者 陈勇强 张众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研究生是国家创新人才队伍的核心成员。化学学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振兴至关重要。地方高校需要面对生源质量不高、导师团队不稳定、经费有限等多重压力,导致研究生科研创... 研究生是国家创新人才队伍的核心成员。化学学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振兴至关重要。地方高校需要面对生源质量不高、导师团队不稳定、经费有限等多重压力,导致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困难重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成不同节点进行驱动培养,具体路径包括:培养预备阶段、基础培养阶段、能力养成阶段和能力提升阶段,结合地方高校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短板提出相应培养策略,为地方高校化学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研究生 科研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 节点驱动式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学习动机对专业硕士科研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媛 肖兰 《高教学刊》 2023年第4期11-14,18,共5页
研究生是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后备军,随着近年来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质量水平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学业水平的重要考核标准,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影响其科研创新成果的产生,研... 研究生是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后备军,随着近年来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质量水平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学业水平的重要考核标准,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影响其科研创新成果的产生,研究发现,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较强的学习动机有利于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需要学习投入这一路径得以实现。该文提出完善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融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等提升专业硕士科研创新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硕士 学习动机 科研创新能力 学习投入 提升策略
下载PDF
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鑫 冯春莹 +1 位作者 海峰 张林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4期220-221,共2页
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的基础,是提升高等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科技发展的人才保障。本文介绍了中医药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当下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优秀的经验总结了提升中医药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 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的基础,是提升高等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科技发展的人才保障。本文介绍了中医药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当下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优秀的经验总结了提升中医药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欲为提升中医药大学生科研创新水平提出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科研创新能力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创新理念下病理学专硕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17
作者 詹鹤琴 虞红珍 +3 位作者 秦蓉 刘晓利 吴正升 吴强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5期95-97,共3页
在创新理念下,病理学专硕如何在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的同时兼顾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某校病理学教研室通过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实行双导师制度,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及学术交流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加强... 在创新理念下,病理学专硕如何在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的同时兼顾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某校病理学教研室通过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实行双导师制度,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及学术交流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加强临床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两方面的培养。旨在培养毕业后既能独立胜任常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又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结果取得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研究生培养 临床实践能力 科研创新能力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细胞培养实验平台管理探索
18
作者 王英 李珍一 赵秋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3期178-180,共3页
细胞培养实验平台是进行细胞培养以及细胞相关研究工作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力依托和平台。文章从高校细胞培养实验平台在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辽宁中医药大学细胞培养实验平台为例,探讨... 细胞培养实验平台是进行细胞培养以及细胞相关研究工作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力依托和平台。文章从高校细胞培养实验平台在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辽宁中医药大学细胞培养实验平台为例,探讨细胞培养实验平台的管理模式,重点从鼓励学生参与细胞培养实验平台的管理、创新实验室培训及准入流程、充分发挥高端大型仪器设备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三个方面,提出了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细胞培养实验平台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创新能力 细胞培养实验平台 管理 大学教育
下载PDF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宋俊秀 钱力 张轲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从能力视角出发,通过设计、梳理调查问卷剖析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基于创新意识能力、创新活动能力、综合知识更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成果展示能力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合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能力视角出发,通过设计、梳理调查问卷剖析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基于创新意识能力、创新活动能力、综合知识更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成果展示能力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合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实证分析结果分析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提升;自身因素、教师因素、课程设置因素、学校因素均会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自身因素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最大,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研究生性别、研究生类型和院校类型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存在异质性。基于此,提出教师引导研究生参加自己的研究项目,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完善研究生科研奖励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科研创新能力 评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宽口径、非均衡性培养
20
作者 邝海 吴彬瑛 《职业技术》 2023年第12期16-21,共6页
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快速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发生新的变革。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规划高度,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本科生就业,更将为他们攻读研究生学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特色提出更... 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快速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发生新的变革。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规划高度,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本科生就业,更将为他们攻读研究生学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特色提出更高要求。文章针对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相关课程少、训练不系统、学生不够重视等问题,提出了有效应对举措。通过介绍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相关政策,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宽口径、非均衡性培养的重点和难点,总结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宽口径、非均衡性培养的重要意义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创新能力 非均衡性 科技驱动 技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