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策略融合及Spiking DRL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1
作者 安阳 王秀青 赵明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9-69,共11页
深度强化学习(DRL)已被成功应用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基于DRL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适用于高维环境,是实现移动机器人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而训练DRL模型需要大量的环境交互经验,这意味着更高的计算成本。此外,DRL算法的经验池容... 深度强化学习(DRL)已被成功应用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基于DRL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适用于高维环境,是实现移动机器人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而训练DRL模型需要大量的环境交互经验,这意味着更高的计算成本。此外,DRL算法的经验池容量有限,无法确保经验的有效利用。作为类脑计算重要工具之一的脉冲神经网络(Spiking Neural Networks,SNNs)以其独有的生物似真性,能同时融入时空信息,适用于机器人环境感知及控制。结合SNNs、卷积神经网络(CNNs)和策略融合,针对基于DRL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进行研究,完成了以下工作:1)提出SCDDPG(SCDDP)算法。该算法利用CNNs对输入状态进行多通道特征提取,利用SNNs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时空学习。2)在SCDDPG的基础上,提出SC2DDPG(SC2DDPG)算法。SC2DDPG通过设计状态约束策略对机器人运行状态进行约束,避免了不必要的环境探索,提升了SC2DDPG中DRL的收敛速度。3)在SCDDPG的基础上,提出了PFTDDPG(Policy Fusion and Transfer SCDDPG,PFTDDPG)算法。该算法采用分阶控制模式与DRL算法融合,针对环境中的楔形障碍物实施沿墙行走策略,并引入迁移学习对先验知识进行策略迁移。PFTDDPG算法不仅完成了单纯依靠RL不能完成的路径规划任务,还可以得到最优无碰路径。此外PFTDDPG提升了模型的收敛速度和路径规划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3种路径规划算法的有效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SpikeDDPG,SCDDPG,SC2DDPG和PFTDDPG算法中,PFTDDPG算法在路径规划成功率、训练收敛速度、规划路径长度等性能指标上表现最佳。本工作为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提出了新思路,丰富了DRL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脉冲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下载PDF
融合改进Dijkstra算法和动态窗口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建 杨朋 +2 位作者 曾志豪 黄颖驹 王家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解决移动机器人在智能制造车间的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动态避障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的Dijkstra算法和改进的DWA算法,对传统Dijkstra算法的路径进行平滑优化,使得路径轨迹更加平滑,动态改变DWA算法中速度评价权重函数,提高避障效率。... 为解决移动机器人在智能制造车间的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动态避障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的Dijkstra算法和改进的DWA算法,对传统Dijkstra算法的路径进行平滑优化,使得路径轨迹更加平滑,动态改变DWA算法中速度评价权重函数,提高避障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Dijkstra算法路径平滑优化后,平均路程缩短比例为0.65%,平均偏航角震荡次数减少了67.70%,改进后的DWA算法运行路程缩小9.68%,路径转折次数降低了33%,运行时间缩短3.88%。基于改进的Dijkstra算法和改进的DWA算法提出一种融合算法,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面对静态、动态障碍物,机器人运行线速度平缓,轨迹光滑,角速度波动明显,证明机器人运动稳定,实时调整方位,具有良好的避障能力。并且多次机器人循环定点实验中机器人纵向(X轴方向)平均误差≤30 mm,横向(Y轴)平均误差≤30 mm,定位精度满足工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JKSTRA算法 动态窗口法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实时避障
下载PDF
基于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金雷泽 杜振军 贾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26-229,共4页
针对势场法的障碍物附近目标不可达(GNRON)问题,采用改进斥力势场函数,把机器人和目标的相对距离考虑进去,从而确保目标点为整个势场的全局最小点,使得机器人能够顺利到达目标。针对局部极小引起的陷阱区域问题,提出了增加引导点的方法... 针对势场法的障碍物附近目标不可达(GNRON)问题,采用改进斥力势场函数,把机器人和目标的相对距离考虑进去,从而确保目标点为整个势场的全局最小点,使得机器人能够顺利到达目标。针对局部极小引起的陷阱区域问题,提出了增加引导点的方法,使得机器人能够快速走出陷阱区域,向目标点移动。通过仿真实验,还实现了机器人在限定区域内漫游。改进后的势场法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仿真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人工势场法GNRON局部极小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理论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3
4
作者 过金超 刘征 崔光照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静态环境下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理论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工免疫网络仲裁机器人的行为,将抗体和抗原类比为机器人的行为和机器人所在的环境,人工免疫网络作为主要的行为仲裁机制,有效地选... 针对静态环境下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理论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工免疫网络仲裁机器人的行为,将抗体和抗原类比为机器人的行为和机器人所在的环境,人工免疫网络作为主要的行为仲裁机制,有效地选择和精炼执行任务,并基于Webots实验平台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的环境中具有高度的自制性、适应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网络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Webots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24
5
作者 郭世凯 孙鑫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3期54-58,共5页
由于惯性权重取值不合适和迭代后期粒子群体多样性下降,导致传统粒子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过程中存在局部最优解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建立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栅格地图模型,在... 由于惯性权重取值不合适和迭代后期粒子群体多样性下降,导致传统粒子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过程中存在局部最优解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建立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栅格地图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随后,引入了基于相似度概念的非线性动态惯性权值调整方法,从而使得粒子的更新速率能够适配寻优过程的各个阶段,并且通过引入免疫算法中的免疫信息调节机制,增加了粒子的多样性,增强了其摆脱局部最优值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具有更高的最佳路径搜索能力,其综合性能显著优于传统的粒子群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改进粒子群算法 栅格地图 相似度 免疫算法
原文传递
蚁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段焜 《电子测试》 2020年第21期117-118,共2页
路径规则是移动机器人领域中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蚁群算法当前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有着广泛应用空间和价值,路径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在处于具有障碍物的工作环境中实现合理依据相关性能指标落实在模型空间当中寻找到最优的路线,从... 路径规则是移动机器人领域中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蚁群算法当前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有着广泛应用空间和价值,路径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在处于具有障碍物的工作环境中实现合理依据相关性能指标落实在模型空间当中寻找到最优的路线,从起点到目标位置的碰撞次数最少。但是不可否认,当前蚁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有待完善,未能够将其利用优势全面展现出来。因此,本文将围绕蚁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为主题来展开分析,再提出促进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应用蚁群算法的可行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7
作者 杨军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3-96,共4页
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开发的核心技术,而传统RRT算法所规划的路径距离长、拐点多,对RRT算法进行改进,引入A*算法思想,改进待扩展节点的选择。引入人工势力场思想,改进扩展方向的选择。对规划的路径消除冗余点,并采用三次样条函数进行平... 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开发的核心技术,而传统RRT算法所规划的路径距离长、拐点多,对RRT算法进行改进,引入A*算法思想,改进待扩展节点的选择。引入人工势力场思想,改进扩展方向的选择。对规划的路径消除冗余点,并采用三次样条函数进行平滑处理。将改进的RRT算法应用于虚拟简单环境地图、虚拟复杂环境地图中,结果表明改进RRT算法所规划的路径平顺性好、路径长度短且所用时间短。最后将改进的RRT算法应用于实际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路径规划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传统RRT算法 A*算法 人工势力场 三次样条函数
下载PDF
多地貌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巩敦卫 耿娜 张勇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8-712,共5页
针对多地貌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微粒群算法解决该问题.首先,采用区域权值表示机器人在各种地形下的通行困难度;然后,结合局部优化准则计算机器人的通行时间,通过计算机器人与危险源之间覆盖的面... 针对多地貌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微粒群算法解决该问题.首先,采用区域权值表示机器人在各种地形下的通行困难度;然后,结合局部优化准则计算机器人的通行时间,通过计算机器人与危险源之间覆盖的面积来衡量路径的危险程度,并将上述问题转化为两目标优化问题;最后,采用多目标微粒群优化算法优化上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多地貌 通行时间 危险程度 微粒群算法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余勇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61,共4页
传统的蚁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过程中,在加速算法收敛时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机器人路径规划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蚁群算法进行了改进,将环境中局部... 传统的蚁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过程中,在加速算法收敛时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机器人路径规划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蚁群算法进行了改进,将环境中局部的机器人路径信息引入到蚁群信息素的初始化和路径选择概率中,提高了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并防止算法早熟。通过引入交叉操作并对蚁群算法中参数进行调整,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最佳路径搜索能力,整体性能优于传统蚁群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新型蚁群算法 数学模型 收敛速度 局部最优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 被引量:15
10
作者 乔茹 章小兵 赵光兴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77-80,共4页
对已栅格化的机器人运动空间中的障碍物预处理,在蚁群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改进了伪随机比例规则,使蚂蚁的下一节点选择更加倾向于目标点,提高了蚂蚁的搜索效率。引入最优-最差蚂蚁思想来更新全局信息素轨迹的强度,增强搜索过程的指导性。... 对已栅格化的机器人运动空间中的障碍物预处理,在蚁群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改进了伪随机比例规则,使蚂蚁的下一节点选择更加倾向于目标点,提高了蚂蚁的搜索效率。引入最优-最差蚂蚁思想来更新全局信息素轨迹的强度,增强搜索过程的指导性。为了防止早熟收敛现象的发生,采用最大-最小蚂蚁思想来限制信息素的强度。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高适用性和灵活性,对解决静态路径规划问题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蚁群算法 最优-最差蚂蚁
下载PDF
花盆搬运机器人动态检测路径优化分析
11
作者 赵亚平 杨艳山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72-76,共5页
针对BA蜂群算法远距离动态检测机器人路径识别不够智能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QBA强化学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优化方法。QBA强化学习算法是BA蜂群算法和Q深度学习算法的融合,QBA强化学习算法旨在以较少的BA迭代次数找到最优路径,利用BA... 针对BA蜂群算法远距离动态检测机器人路径识别不够智能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QBA强化学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优化方法。QBA强化学习算法是BA蜂群算法和Q深度学习算法的融合,QBA强化学习算法旨在以较少的BA迭代次数找到最优路径,利用BA算法的优势来解决动态规划无约束问题,并利用Q深度学习算法来寻找最短路径,为远距离动态检测机器人提供更快更智能的路径优化解决方案。通过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在动态检测机器人寻找最优路径方面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与人工智能不同路径优化算法对比分析,QBA强化学习算法在动态复杂工况下寻找移动机器人最短路径方面具有更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避障 机器学习 优化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下载PDF
结合示例学习的移动机器人免疫进化规划研究
12
作者 李枚毅 蔡自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8-21,共4页
针对变化和部分未知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导航,将示例学习和生命科学中的免疫原理、进化算法相结合,将过去进化过程中的经验(性能好的个体)通过示例表达,提出了一种结合示例学习的移动机器人免疫进化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将示例中的路径... 针对变化和部分未知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导航,将示例学习和生命科学中的免疫原理、进化算法相结合,将过去进化过程中的经验(性能好的个体)通过示例表达,提出了一种结合示例学习的移动机器人免疫进化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将示例中的路径片段通过进化机制与免疫操作等其他进化操作所产生的新路径片段相互高效地组合,能够快速地进化出全局(次)最优可行路径。借助仿真实验和一些理论分析,分析了示例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过去的经验来解决部分未知和变化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问题,分析了所构造的免疫算子对算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示例学习 免疫进化算法 变化与部分未知环境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混合人工鱼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17
13
作者 黄宜庆 彭凯 袁梦茹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策略混合人工鱼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MH-AFSA).为了提高传统人工鱼群算法(AFSA)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引入多策略混合机制,利用加权平均距离策略,扩大了人工鱼的视野范围.采用对数... 针对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策略混合人工鱼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MH-AFSA).为了提高传统人工鱼群算法(AFSA)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引入多策略混合机制,利用加权平均距离策略,扩大了人工鱼的视野范围.采用对数函数作为步长的移动因子,克服了传统固定步长的缺陷.进一步利用高斯变异策略扩大了种群的多样性.通过经典函数优化和旅行商问题(TSP)测试了算法的性能.最后,建立移动机器人的环境模型,给出了基于多策略混合人工鱼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步骤.通过数值仿真说明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群算法移动机器人函数优化旅行商问题路径规划
原文传递
移动机器人模糊逻辑控制系统避障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庞思红 李维 +2 位作者 李春书 富大伟 许波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250-251,304,共3页
本文对全区域覆盖的局部路径规划,采用了一种模糊控制算法,利用模糊控制算法自身所具有的鲁棒性和基于生物学上的感知一动作的行为相结合。对于移动机器人的避障系统提出了充分接近障碍的避障策略,并对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作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全区域覆盖路径规划避障
下载PDF
一种改进多机器人分布式滚动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静 席裕庚 《控制工程》 CSCD 2007年第5期540-543,共4页
针对多移动机器人全局静态环境未知的路径规划问题,采用了一个全局性能指标,在保证路径较优的情况下,最小化机器人的停顿时间,提出机器人之间以修正局部路径为主的协调策略。根据多机器人滚动路径算法的原理,设计了改进的多机器人分布... 针对多移动机器人全局静态环境未知的路径规划问题,采用了一个全局性能指标,在保证路径较优的情况下,最小化机器人的停顿时间,提出机器人之间以修正局部路径为主的协调策略。根据多机器人滚动路径算法的原理,设计了改进的多机器人分布式滚动路径规划算法。在已有仿真系统上进行测试,比较了所提出的协调策略与改变机器人移动速度协调策略对性能指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静态环境未知情况下,机器人可以并行规划各自的协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分布式 滚动规划 局部规划 通信 协调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改进鼠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2
16
作者 解瑞云 海本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0-54,共5页
鼠群优化(RSO)算法求解复杂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时易出现早熟现象导致求解精度不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改进鼠群优化(MRSO)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旋转小孔成像反向学习搜索策略,将其嵌入算法攻击猎物过程中对种群进行反... 鼠群优化(RSO)算法求解复杂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时易出现早熟现象导致求解精度不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改进鼠群优化(MRSO)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旋转小孔成像反向学习搜索策略,将其嵌入算法攻击猎物过程中对种群进行反向学习,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其次,引入Iterative混沌RPOBL反向学习策略保证了算法的初始种群多样性,提高了算法初始寻优效率与收敛精度;最后,在算法追逐猎物过程中,采用“双平滑”和“双碗式”非线性自适应因子动态平衡了算法的全局搜索与局部探索,增强了算法局部和全局寻优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图环境中,MRSO算法的路径寻优结果优于RSO、TSO和GWO算法,MRSO算法可快速和高效地解决复杂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群优化算法 旋转小孔成像反向学习 Iterative混沌 双平滑非线性自适应因子 双碗式非线性自适应因子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下载PDF
《机器人》2004年度(第26卷)分类总目次
17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i001-i002,共2页
关键词 机器人 人工智能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孙立宁 目次
下载PDF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第35卷)总目次
18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I0002-I0014,共13页
关键词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李贻斌 离散线性系统 时间序列 李剑峰 预测模型 数学模型 袁东 闵光辉 粗集 小波变换 麦英 曹升乐 遗传算法 PING 目次
下载PDF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第40卷(2019)目次
19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I0001-I0008,共8页
关键词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DROPOUT IMAGE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SIMULATION AOD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机器人、机械手、自动调节、控制与执行机构
20
《电子科技文摘》 2006年第9期185-187,共3页
0625143服务机器人多通道人机交互感知反馈工作机制及关键技术=Information percep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 and key techniques of multi-modality human-robot inter- action for service robots[刊,英]/赵其杰//上海大学学报(英... 0625143服务机器人多通道人机交互感知反馈工作机制及关键技术=Information percep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 and key techniques of multi-modality human-robot inter- action for service robots[刊,英]/赵其杰//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2006,10(3).—281(E) 0625144可重构星球探测机器人跨越壕沟能力研究=Crossing ditch for reconfigurable planetary robocs[刊,英]/张力平//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2006,10(3).—256-261 (E) 0625145一种2自由度平面并联机器人的精度分析[刊,中]/李贯成//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28(2).—130- 133(G)以一种2自由度平面并联机器人机构为对象,分析了该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误差源,首先利用图解法得到该平面并联机器人机构的可达工作空间和有效工作空间,再利用环路增量法和误差分离技术导出了末端位置误差与误差源之间的映射关系,因而为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自动调节 微控制器 英文版 运动学 人工智能 自动调整 微型控制器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有效工作空间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环路增量法 位姿误差 机器人小车 关节空间 机械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