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许婷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3期265-269,共5页
文章主要考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解释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与职业成熟度之间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可正向预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同时,领悟社会支持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 职业成熟度 领悟社会支持
下载PDF
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的浏览隐私保护
2
作者 王元茂 欧阳婷 《新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9-43,共5页
为保护用户在社交网络中浏览信息的安全,设计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浏览隐私保护方法。先设置用户浏览隐私度量标准,计算用户浏览信息轨迹斜率,获得不同阶段用户浏览信息斜率比,再结合斜率夹角,得到轨迹函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隐私信息... 为保护用户在社交网络中浏览信息的安全,设计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浏览隐私保护方法。先设置用户浏览隐私度量标准,计算用户浏览信息轨迹斜率,获得不同阶段用户浏览信息斜率比,再结合斜率夹角,得到轨迹函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隐私信息分类模型,计算发起者与普通用户之间的相似性,确定用户被正确识别的概率,获取信息分类模型分类精度。设计社交网络用户浏览隐私保护算法,计算虚假轨迹区域的轨迹数目,定义圆心位置,获取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匿名保护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该隐私保护方法在隐私保护度、匿名时延和算法匿名开销等方面均有较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移动社交网络 网络用户 浏览隐私 隐私保护 隐私信息度量
下载PDF
移动社交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信息红利还是数字鸿沟?
3
作者 李江一 荔迪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9-82,共14页
知识溢出是提升人力资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移动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但目前关于其是否具有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仍十分缺乏。本文使用三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采集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家庭... 知识溢出是提升人力资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移动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但目前关于其是否具有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仍十分缺乏。本文使用三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采集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家庭和社区面板数据,以金融知识为研究对象,利用社区是否创建微信群作为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D)与三重差分模型(DDD)实证考察微信群这一移动社交网络是否具有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社区建立微信群可使群内成员的金融知识水平显著提升约17.5%,且这一效应在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年龄较大的群体中更为显著,这表明移动社交网络可通过知识溢出创造信息红利并缩小数字鸿沟。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移动社交网络既可通过其信息源渠道激励群成员学习,也可通过交流渠道促进群成员在互动交流中提高知识水平。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移动社交网络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思想集聚产生的知识外溢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知识溢出 信息红利 数字鸿沟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嵌入与脱嵌:移动社交网络视域下大学生关系行为与教育引导
4
作者 孟育耀 董小玉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112,共4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使用移动社交媒体关系行为的具体样态,从客观、主观、空间、时间四个维度对大学生移动社交关系行为进行解读,对学生触媒行为中的平台摇摆与强弱连带转化形成的人际关系可供性结构、价值与认知判断影响、信息...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使用移动社交媒体关系行为的具体样态,从客观、主观、空间、时间四个维度对大学生移动社交关系行为进行解读,对学生触媒行为中的平台摇摆与强弱连带转化形成的人际关系可供性结构、价值与认知判断影响、信息圈层中的同质化区隔、私人化媒介时间轴下的镜像交往对象等进行论述,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认知、思维、行为三个维度提出教育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大学生关系行为 教育引导
原文传递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冲突竞争的中介效应
5
作者 闫悦 张长英 张馨仪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5657-5664,共8页
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青少年之间的交往方式。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94名中职生进行了研究,探讨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同伴关系以及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中等,同伴关系良好,存... 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青少年之间的交往方式。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94名中职生进行了研究,探讨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同伴关系以及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中等,同伴关系良好,存在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情况;2)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同伴关系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存在显著正相关;3) 未来时间洞察力、冲突竞争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 冲突竞争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之间起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减少中职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 同伴关系 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
下载PDF
用户行为感知技术在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中的应用——评《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研究》
6
作者 李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I0052-I0052,共1页
现今已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便捷,尤其是移动社交网络的出现,使用户对个人及他人信息的感知更加及时,人们利用社交网络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组织、维护,这对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 现今已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便捷,尤其是移动社交网络的出现,使用户对个人及他人信息的感知更加及时,人们利用社交网络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组织、维护,这对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并分析互联网用户行为,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持续性服务成为现今互联网行业研究的热点,将用户行为感知技术应用于移动社交网络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用户 移动社交网络 交流互动 互联网行业 信息服务研究 社会和谐稳定 个性化
下载PDF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
7
作者 姚琼 熊欣芳 张涛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5-38,共4页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压力知觉量表》《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评估问卷》对29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压力知觉、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压力知觉量表》《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评估问卷》对29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压力知觉、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存在显著负相关,压力知觉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显著正相关,压力知觉在领悟社会支持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中起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通过压力知觉间接预测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压力知觉 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 手机依赖 网络成瘾
下载PDF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的初步编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英 郑铨 +1 位作者 何翔 周天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5,共8页
本研究旨在编制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用于测量大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并检验其信效度。选取393名大学生进行初测调查,用于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另抽取99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旨在编制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用于测量大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并检验其信效度。选取393名大学生进行初测调查,用于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另抽取99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考察同质性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显示,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共有17题,包括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沟通、移动社交网络自我表露、移动社交网络依赖3个因子,解释总方差的56.393%,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x^2/df=4.057,GFI=0.944,AGFI=0.926,CFI=0.944,NNFI=0.920,IFI=0.932,RMSEA=0.056);总量表和3个因子的Cronbachd系数为0.745~0.855,分半信度为0.735~0.880,表明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有效测量大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移动社交网络 人际交往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
下载PDF
PrivateCheckIn:一种移动社交网络中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68
9
作者 霍峥 孟小峰 黄毅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6-726,共11页
移动设备的发展及无线网络的普及促使移动社交网络的出现及发展.签到服务作为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主流应用,存在着严重的轨迹隐私泄露风险.文中针对签到服务中假名用户的轨迹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了一种轨迹隐私保护方法PrivateCheckIn.该方... 移动设备的发展及无线网络的普及促使移动社交网络的出现及发展.签到服务作为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主流应用,存在着严重的轨迹隐私泄露风险.文中针对签到服务中假名用户的轨迹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了一种轨迹隐私保护方法PrivateCheckIn.该方法设计了一种签到序列缓存机制,通过为缓存的签到序列建立前缀树、对前缀树进行剪枝及重构形成k-匿名前缀树,遍历k-匿名前缀树得到k-匿名签到序列,达到了轨迹k-匿名的隐私保护效果.文中证明了PrivateCheckIn方法既能保护假名用户的轨迹隐私,又确保损失签到位置最少,有效地保证了用户体验.通过构建前缀树的方式获取轨迹k-匿名集降低了计算代价.最后,文中在真实数据集上与(k,δ)-anonymity方法进行了充分的对比实验,验证了PrivateCheckIn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应用 隐私保护 位置隐私 轨迹隐私 移动社交网络
下载PDF
情景感知的P2P移动社交网络构造及发现算法 被引量:24
10
作者 曹怀虎 朱建明 +1 位作者 潘耘 李海峰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3-1234,共12页
如何通过情景感知,获得用户的行为特征,从而自动发现潜在的社会关系,是移动社交网络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该文提出了情景感知的移动P2P社交网络系统架构、聚合模型及发现算法,将用户的位置信息、环境特征、运动轨迹等引入到聚合算法中,... 如何通过情景感知,获得用户的行为特征,从而自动发现潜在的社会关系,是移动社交网络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该文提出了情景感知的移动P2P社交网络系统架构、聚合模型及发现算法,将用户的位置信息、环境特征、运动轨迹等引入到聚合算法中,智能地聚合成潜在的P2P社交网络,根据用户需求自主发现匹配的社会关系,避免了社交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后对该方案和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方案和算法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准确率及用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情景感知 聚合模型 社交发现 P2P 移动互联网
下载PDF
面向服务移动社交网络中基于信任的分布式服务组合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涛 马建峰 +2 位作者 习宁 刘西蒙 熊金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8-267,共10页
针对服务不透明性、信任需求主观性及移动参与者连接机会性对面向服务移动社交网络中可信服务组合带来的问题,提出基于信任的分布式服务组合方法.该方法基于格模型建立分布式服务信任评估框架,分别在组件和组合级评估服务信任度以避免... 针对服务不透明性、信任需求主观性及移动参与者连接机会性对面向服务移动社交网络中可信服务组合带来的问题,提出基于信任的分布式服务组合方法.该方法基于格模型建立分布式服务信任评估框架,分别在组件和组合级评估服务信任度以避免不可信的数据传输;通过分析服务依赖关系,实现满足全局和局部信任约束可信服务选择;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可信路径选择、优化和容错算法传输服务评估调用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服务评估开销低,在路径选择成功率和信任度高,是适应面向服务移动社交网络的服务组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分布式服务评估 路径选择 服务组合 面向服务的移动社交网络
下载PDF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O2O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54
12
作者 王若宾 杜春涛 张白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智能手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但不当使用也会影响课堂教学。该文提出一种创新的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O2O教学模式,通过移动社交网络连接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不仅解决了手机课堂使用不当的问题,还扩展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智能手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但不当使用也会影响课堂教学。该文提出一种创新的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O2O教学模式,通过移动社交网络连接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不仅解决了手机课堂使用不当的问题,还扩展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实践的数据分析表明,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出勤率、电子学习资源使用频率以及学习成绩,在教师引导、模式新颖性、工具开放性以及师生互动等方面获得较高的学生评价,同时学生普遍认为该模式下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就感较高。该研究为以移动社交网络为工具进行O2O教学模式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O2O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预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刚 董耀众 +1 位作者 文福拴 宋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70,99,共8页
大量电动汽车的自由充放电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向电力系统反向送电(V2G)技术的发展可支持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的调频等辅助服务,但采用不同充放电调度策略时,对V2G和电力系统的交互行为的效... 大量电动汽车的自由充放电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向电力系统反向送电(V2G)技术的发展可支持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的调频等辅助服务,但采用不同充放电调度策略时,对V2G和电力系统的交互行为的效果会有不同的影响。移动社交网络(MSN)作为车联网的一个有益补充,在电动汽车用户进行充放电决策上具有一定的互动性,进而会影响电动汽车充放电的调度策略。考虑到MSN的影响力,研究了在分时电价约束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预测方法,将每辆参与调度的电动汽车看成是MSN平台中的单一个体,受整体影响力的制约,其时空特征类似于交叉粒子群中的基本粒子,在保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电动汽车用户利益最优的目标约束下,结合MSN的影响力因子,建立了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的预测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不同的调度策略下,预测出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G 电动汽车 移动社交网络 分时电价 行为预测
下载PDF
面向移动社交网络的协作式内容分发机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海洋 李忠金 +1 位作者 胡华 赵格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3-625,共13页
在移动社交网络中,具有相似兴趣爱好的移动用户之间可通过移动计算设备连接起来,形成虚拟社区,它们常需要和基站及社区内其他用户间交互以实现数据内容的传送与分发.因此需要提供高效、低费用的内容分发机制,来及时更新移动社交网络中... 在移动社交网络中,具有相似兴趣爱好的移动用户之间可通过移动计算设备连接起来,形成虚拟社区,它们常需要和基站及社区内其他用户间交互以实现数据内容的传送与分发.因此需要提供高效、低费用的内容分发机制,来及时更新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所携带的内容.该文将社区内当前处于邻近物理位置的用户组成临时的虚拟用户组,并以协作的方式通过基站从内容服务商处下载内容,然后在组内完成内容分发.在对用户组的内容传播时间和支付费用这两方面进行优化时,该文首先分析了面向内容分发完成时间的两种优化策略:用户组中内容分发的最大传播时间最小化策略、非服务性用户的内容平均传播时间最小化策略.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所需支付的内容获取费用与网络连接费用,来制定优化的内容分发机制.该文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所提出方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移动计算 移动用户组 协作下载 内容分发 社会计算 移动互联网
下载PDF
神经质人格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的影响:冲动性与人际困扰的双重中介 被引量:26
15
作者 姜永志 王海霞 +1 位作者 蒋怀滨 刘勇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2-282,共11页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神经质、冲动性和人际困扰与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2056名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使用偏差校对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置信区间...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神经质、冲动性和人际困扰与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2056名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使用偏差校对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置信区间法,采用PROCESS插件进行多重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发现:(1)神经质、冲动性和人际困扰与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存在显著正向相关,神经质、冲动性和人际困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2)神经质、冲动性和人际困扰对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3)神经质可以分别通过冲动性、人际困扰,以及冲动性→人际困扰三条间接路径对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产生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质 冲动性 人际困扰 移动社交网络
下载PDF
上下文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选择机制研究 被引量:69
16
作者 王玉祥 乔秀全 +1 位作者 李晓峰 孟洛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6-2135,共10页
服务选择机制作为为用户提供智能性、主动性应用服务的一项关键支撑技术,是移动社交网络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文中提出了基于上下文、信任网络和协作过滤算法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选择机制,将上下文相似度引入到服务选择的过程中,并且和... 服务选择机制作为为用户提供智能性、主动性应用服务的一项关键支撑技术,是移动社交网络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文中提出了基于上下文、信任网络和协作过滤算法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选择机制,将上下文相似度引入到服务选择的过程中,并且和信任度相结合,构成"用户-服务-上下文"三维协作过滤服务选择模型.该方法提高了服务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服务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协作过滤推荐算法相比,该服务选择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 服务选择 上下文感知 协作过滤算法 平均绝对误差(MAE)
下载PDF
移动社交网络快速社区并行发现算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楠 乔少杰 +4 位作者 元昌安 黄萍 魏军林 彭京 周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102,共9页
针对传统社区发现技术已无法有效处理大规模移动社交网络数据的问题,基于图论知识、网络性质提出山地模型,设计了滑坡算法,采用GraphX分布式图计算框架实现了并行化社区发现算法。模型首先利用模块度的聚类思想初始化山地模型并求取网... 针对传统社区发现技术已无法有效处理大规模移动社交网络数据的问题,基于图论知识、网络性质提出山地模型,设计了滑坡算法,采用GraphX分布式图计算框架实现了并行化社区发现算法。模型首先利用模块度的聚类思想初始化山地模型并求取网络中每条边的权重,然后利用滑坡算法,迭代削弱社区间的关系,最终获得网络的社区结构。大量真实和模拟移动社交网络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解决传统社区发现算法无法处理的大规模网络社区划分问题,在保证具有较高的社区识别准确率前提下,在时间性能上较现有并行社区发现算法提高140%以上,16台服务器构成的集群对于1000万个结点构成的大规模网络进行社区发现的时间不超过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社区发现 分布式计算 滑坡算法 模块度
下载PDF
移动社交网络用户内容创造与分享行为研究——社会网络与自恋的交互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于玲玲 周密 +1 位作者 赵西萍 刘倩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0-1008,共9页
移动社交网络已成为用户娱乐、社交等的重要媒介。本文选择学者们常忽略的社会网络结构视角,整合并构建了成本-收益框架,引入个体特征变量——自恋,深入分析其对用户内容创造行为、内容分享行为的交互效应。采用问卷调查与客观数据结合... 移动社交网络已成为用户娱乐、社交等的重要媒介。本文选择学者们常忽略的社会网络结构视角,整合并构建了成本-收益框架,引入个体特征变量——自恋,深入分析其对用户内容创造行为、内容分享行为的交互效应。采用问卷调查与客观数据结合的实证方法,分析342份样本发现:社会网络规模增大,会促进用户进行内容创造与分享;社会网络结构复杂化即网络密度、网络多样性的增大,会抑制用户创造内容。自恋显著调节网络规模与内容创造行为关系;同时显著调节网络密度、网络多样性与内容创造行为、内容分享行为的关系。社会网络与自恋对内容创造行为、内容分享行为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网络规模 网络密度 网络多样性 自恋
下载PDF
TraDR:一种基于轨迹分解重构的移动社交网络位置预测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薛迪 吴礼发 +1 位作者 李华波 洪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98,共6页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利用用户发布的位置信息为其提供基于地域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不仅给用户提供了便利,也为商户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利益。位置预测技术作为此类服务中的关键技术,是移动社交网络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结合移动社...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利用用户发布的位置信息为其提供基于地域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不仅给用户提供了便利,也为商户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利益。位置预测技术作为此类服务中的关键技术,是移动社交网络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结合移动社交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轨迹"分解-重构"的位置预测方法 TraDR,利用公开易得的先验知识,为用户建立个性化的位置推理模型,有效解决了常见位置预测算法所面临的"轨迹数据稀疏问题"。基于真实数据集的实验验证了该预测方法在预测有效性及效率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位置预测 数据稀疏问题 签到轨迹
下载PDF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思考与创新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溪川 卢垚 +2 位作者 袁雪 董越 王鸑飞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17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前以微博应用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络得到图书馆界的普遍关注与认同。本文通过多重视角分析移动互联时代科技变革带给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困境与机遇,结合国家农业图书馆微博信息服务的创新实践,探讨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 目前以微博应用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络得到图书馆界的普遍关注与认同。本文通过多重视角分析移动互联时代科技变革带给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困境与机遇,结合国家农业图书馆微博信息服务的创新实践,探讨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方向和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移动社交网络 图书馆 信息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