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洪新 王执民 +8 位作者 曹伟 郭卫平 王义清 李文献 倪代会 关彦 韩瑞炀 樊爱玲 刘毅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用 3种不同植瘤方式建立稳定的兔Vx 2移植性肝癌模型 ,分析移植性肝肿瘤的DSA影像特征。方法  6 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2 0只。第 1组 ,将Vx 2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肝动脉灌注入兔的肝脏 ;第 2组 ,将Vx 2瘤... 目的 用 3种不同植瘤方式建立稳定的兔Vx 2移植性肝癌模型 ,分析移植性肝肿瘤的DSA影像特征。方法  6 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2 0只。第 1组 ,将Vx 2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肝动脉灌注入兔的肝脏 ;第 2组 ,将Vx 2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剖腹途径接种于兔的肝左叶 ;第3组 ,将瘤组织块 (约含 10 6~ 10 8个瘤细胞 )经剖腹途径植入兔肝左叶。之后 ,对 3组兔比较观察 :1.不同方式植瘤的成活率 ;2 .肝内肿瘤体积变化和肿瘤生长率 ;3.大体及镜下 (光镜和电镜 )瘤组织形态特征 ;4 .成熟模型的DSA表现。结果  1.3组植瘤成活率分别为 7/ 2 0、10 / 2 0、19/ 2 0 ,第 3组植瘤成活率最高 (P <0 .0 5 ) ,其瘤体呈指数性生长 ;2 .病理学及CT表明该瘤在肝组织中呈浸润式生长 ,其性状与移植于兔其它部位的Vx 2鳞状细胞癌特征相似 ;3.DSA影像示移植性肝肿瘤具有丰富的血供。结论 成功建立了兔Vx 2移植性肝癌模型 ,瘤组织块种植方式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 移植性肝癌模型 建立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茶多酚对移植性S_(180)小鼠肿瘤模型抑瘤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徐力 侯丽 +2 位作者 刘杰 张燕明 陈信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18-720,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移植性S180小鼠肿瘤动物模型,观察茶多酚灌胃、腹腔注射与局部注射3种途径给药对移植性肿瘤抑制率的影响。方法:移植性S180小鼠肿瘤动物模型建立后,随机分茶多酚灌胃给药(大、中、小剂量)、局部注射(大、中、小剂量)、腹... 目的:通过建立移植性S180小鼠肿瘤动物模型,观察茶多酚灌胃、腹腔注射与局部注射3种途径给药对移植性肿瘤抑制率的影响。方法:移植性S180小鼠肿瘤动物模型建立后,随机分茶多酚灌胃给药(大、中、小剂量)、局部注射(大、中、小剂量)、腹腔注射(大、中、小剂量)、人参皂苷Rg3灌胃、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以及模型对照12组,以观察实验各组抑瘤效应。结果:茶多酚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的肿瘤抑制率均大于30%,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3种途径给药均具有明显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肿瘤抑制率 移植性S180小鼠肿瘤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磁共振表现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彬 王顺金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在SD大鼠上建立一种理想的、适用于介入治疗和MRI观察的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用腹腔肝癌移植种鼠(Walker-256)含癌细胞的腹腔液注入SD雄性幼鼠腹腔内行保种传代;同时行SD雄性幼鼠腋下及腹股沟皮下注射种植,7 d后将皮下... 目的探讨在SD大鼠上建立一种理想的、适用于介入治疗和MRI观察的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用腹腔肝癌移植种鼠(Walker-256)含癌细胞的腹腔液注入SD雄性幼鼠腹腔内行保种传代;同时行SD雄性幼鼠腋下及腹股沟皮下注射种植,7 d后将皮下种植成功的实体瘤组织,切成2 mm×2 mm×2 mm的组织块,并植入40只SD成年雄性大鼠左肝包膜下制成移植性肝癌模型。于移植术后8 d时用MRI观察肿瘤体积及其特征,并取肿瘤标本做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腹腔移植传代鼠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3次传代保种均成功。大体标本观察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呈灰白色鱼肉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较清楚,肿瘤内无明显坏死和出血,其周围血管丰富。MRI检查示37只移植性大鼠肝内出现单个结节状肿瘤,肿瘤平均体积为(0.18±0.09)cm3;其中有2只出现腹水。肝癌病灶在T1 WI上呈低信号,在T2 WI上呈高信号。结论大鼠实验模型建立成功率高,MRI检查效果良好,适用于肝癌的介入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肝癌模型 磁共振成像 肝癌移植种鼠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模型可移植性规范建模仿真框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维平 王超 李群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23-2731,共9页
为满足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需求,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模型可移植性规范建模仿真框架。结合面向服务架构思想,提出了面向服务的模型可移植性规范仿真体系结构,在该体系结构的元模型规范中加入了仿真模型服务描述元素,重新定义了相... 为满足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需求,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模型可移植性规范建模仿真框架。结合面向服务架构思想,提出了面向服务的模型可移植性规范仿真体系结构,在该体系结构的元模型规范中加入了仿真模型服务描述元素,重新定义了相关的模型可移植性规范组件接口,并探讨了面向服务架构下模型可移植性规范的建模仿真过程。针对面向服务架构的网络特征,提出了一个基于图的混合时间同步策略,并给出了模型交互图构建方法、模型并行性评价算法以及混合时间同步策略确定方法。最后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模型可移植性规范建模仿真环境,并以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分析仿真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移植性规范 面向服务架构 建模仿真 时间同步方法
下载PDF
可移植性兔皮肤肿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黎峰 徐世正 +1 位作者 梁虹 江珊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兔皮肤肿瘤模型。方法 手术取出荷VX2鳞癌新西兰大白兔肿瘤组织 ,匀浆 ,取 1× 1 0 6 个VX2肿瘤细胞混悬液 0 5ml,注入 1 0只同种兔背部双侧皮下。密切观察其生长情况。 2周左右 ,切下肿块 ,常规病理活...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兔皮肤肿瘤模型。方法 手术取出荷VX2鳞癌新西兰大白兔肿瘤组织 ,匀浆 ,取 1× 1 0 6 个VX2肿瘤细胞混悬液 0 5ml,注入 1 0只同种兔背部双侧皮下。密切观察其生长情况。 2周左右 ,切下肿块 ,常规病理活检。结果  2~ 3d后 ,注射部位相继出现米粒大小的肿块 ,2周左右 ,形成 1 1cm×1 2cm大小的肿块 ,经病理检验证实为鳞状细胞癌。结论 通过种植VX2肿瘤细胞可以快速 ,简便 ,可靠地复制出兔皮肤肿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兔皮肤肿瘤模型 VX2细胞 肿瘤组织 治疗 皮肤肿瘤
下载PDF
肺癌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6
作者 于国兴 刘翠兰 +1 位作者 张鑫 杜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361-1366,共6页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明确其病因、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方法是目前研究热点。小鼠是肺癌临床前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根据不同的研究策略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小鼠模型。目前常用的小鼠肺癌模型包括诱发性模型、...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明确其病因、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方法是目前研究热点。小鼠是肺癌临床前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根据不同的研究策略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小鼠模型。目前常用的小鼠肺癌模型包括诱发性模型、移植物模型及基因工程模型等,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小鼠模型。回顾国内外肺癌小鼠模型相关文献报道,归纳总结常用肺癌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为肺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小鼠模型 诱发性模型 移植性模型 基因工程模型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牛凯 成宇晶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3期266-267,共2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肝癌的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但很多肝癌发现时已到晚期,丧失了手术的机会。索拉非尼(sorafenib)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被认为是治疗...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肝癌的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但很多肝癌发现时已到晚期,丧失了手术的机会。索拉非尼(sorafenib)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被认为是治疗晚期肝癌的有效药物,它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对抑制肿瘤生长及远处转移有一定疗效。本实验利用裸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来研究索拉非尼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远处转移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肝癌模型 BEL-7402细胞 索拉非尼 疗效观察 裸鼠 carcinoma 抑制肿瘤生长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改良封闭活检术在兔VX2移植性骨肿瘤模型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白磊鹏 吕家兴 +4 位作者 李哲宏 甘新天 杨朝昕 曹海营 金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21-826,共6页
目的探究改良封闭活检技术在兔VX2移植性骨肿瘤模型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切取传代荷瘤兔的VX2肿瘤,经胫骨平台移植至30只家兔的双侧胫骨内,制成VX2移植性骨肿瘤模型,造模后7 d在X线引导下行胫骨近端穿刺活检并对穿刺标本行病理检... 目的探究改良封闭活检技术在兔VX2移植性骨肿瘤模型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切取传代荷瘤兔的VX2肿瘤,经胫骨平台移植至30只家兔的双侧胫骨内,制成VX2移植性骨肿瘤模型,造模后7 d在X线引导下行胫骨近端穿刺活检并对穿刺标本行病理检测,左腿采用改良封闭活检技术进行活检(实验组),右腿采用空芯穿刺针进行活检(对照组)。造模14d行X线检查穿刺孔周围后处死全部家兔,取穿刺孔周围软组织做病理检测。结果至实验结束,共3只家兔死亡,最终27只家兔纳入研究,经穿刺活检获得的髓内标本均检出肿瘤细胞。造模14 d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穿刺孔周围骨膜反应和骨外高密度影出现率、肿瘤细胞转移率均较低[14.81%(4/27)vs.40.74%(11/27);29.63%(8/27)vs.100.00%(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封闭活检技术与穿刺针抽吸活检均可为兔VX2移植性骨肿瘤诊断提供足够的活检组织,而改良封闭活检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肿瘤细胞沿穿刺通道发生局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骨肿瘤模型 VX2肿瘤 穿刺活检 改良封闭活检术 X线检查 病理检查
下载PDF
基于仿真模型可移植性的海战仿真系统开发方法研究
9
作者 李启军 《装备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13-116,共4页
将仿真模型可移植性的标准规范引入海战仿真系统开发。在模型体系框架分析、设计、开发和模型组合、调度与运行的6个步骤中,利用该标准对系统开发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该方法提高了模型的可重用性,能满足不同仿真实验对模型进行快速... 将仿真模型可移植性的标准规范引入海战仿真系统开发。在模型体系框架分析、设计、开发和模型组合、调度与运行的6个步骤中,利用该标准对系统开发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该方法提高了模型的可重用性,能满足不同仿真实验对模型进行快速、灵活组合的需求,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并能为联合论证实验提供技术标准规范和技术基础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模型移植性 模型组合 海战仿真系统
下载PDF
移植性恶性肿瘤模型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伟强(综述) 孔平孝(审校)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7年第3期249-250,共2页
以恶性肿瘤研究的需要出发,以具体的建模方法及范例来阐述移植性恶性肿瘤模型的重要性及其意义,通过对移植性恶性肿瘤模型研究进展及其基本特征的优缺点总结,来探究对恶性肿瘤的合理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动物实验 疾病动物模型 移植性恶性肿瘤模型
下载PDF
磁性化疗纳米粒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 被引量:49
11
作者 龚连生 张阳德 周少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移植性肝癌模型大鼠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并在肝肿瘤区加磁场 ,观察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 ,将肿瘤模型大鼠分为 4组。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 6只 ;肝动... 目的 :通过对移植性肝癌模型大鼠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并在肝肿瘤区加磁场 ,观察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 ,将肿瘤模型大鼠分为 4组。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 6只 ;肝动脉注射游离阿霉素 0 .5mg/kg 6只 ;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相当于 0 .5mg/kg阿霉素 ) 6只 ;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相当于 0 .5mg/kg阿霉素 ) ,肝肿瘤区加磁场 6只。各组动物肝动脉注药后 ,生存超过 1周者 ,记录生存天数 ,生存期满 6 0d者则处死 ,取肿瘤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 ,各组动物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生理盐水治疗组 :生存期平均为 2 3.5d ;游离阿霉素治疗组 ,生存期为 2 2 .5d ;纳米粒不加磁场治疗组 ,生存期平均 36 .2d ;纳米粒加磁场治疗组有 3只动物到 6 0d仍存活 ,最短存活期为 48d。对各组动物进行生存率分析 ,并作Logrank检验发现 ,生理盐水治疗组与游离阿霉素治疗组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治疗 ,肿瘤区不加磁场组动物较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游离阿霉素治疗组生存期明显延长 ,但较肿瘤区加磁场组动物生存期明显缩短。治疗 36h后病理切片发现 ,纳米粒不加磁场治疗组动物 ,肿瘤组织除边缘极少许细胞存活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肝癌模型 磁性白蛋白纳米粒 磁靶向治疗 生存率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考布他汀A4磷酸酯对大鼠移植性肝脏肿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楠 张健 +6 位作者 黄德健 霍介格 方志军 刁银军 孙自平 王小宁 倪以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8-562,共5页
在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脏肿瘤模型上采用磁共振影像检测结合病理诊断,建立血管阻断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方法,并用血管阻断药物考布他汀A4磷酸酯(CA4P)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20只SD大鼠左肝包膜下制成Walker-256移植性肝脏肿瘤模型,采用1... 在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脏肿瘤模型上采用磁共振影像检测结合病理诊断,建立血管阻断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方法,并用血管阻断药物考布他汀A4磷酸酯(CA4P)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20只SD大鼠左肝包膜下制成Walker-256移植性肝脏肿瘤模型,采用1.5T磁共振仪行T1WI、T2WI、DWI、CE-T1WI检查;CA4P治疗后24,48,72h采用以上序列再次进行MRI检查。扫描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肝脏肿瘤组织部位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肝脏比较,肿瘤在T1WI图像上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亮高信号,CE-T1WI呈略高信号。CA4P治疗后CE-T1WI中央区域低信号,边缘高信号,信号强度增强率降低(P<0.01),肿瘤体积增长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坏死面积比率增大(P<0.01)。病理检查显示,对照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扁平,血管内无栓塞;CA4P治疗后,可见肿瘤内大范围的坏死和血栓,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实验结果表明,MRI可以准确、无创性评价CA4P对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脏肿瘤的疗效。应用1.5TMRI结合病理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血管阻断药物的临床前疗效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肝脏肿瘤模型 磁共振成像 考布他汀A4磷酸酯(CA4P)
下载PDF
表阿霉素脂质体纳米粒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阳德 张峰 潘一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3078-3081,共4页
目的通过对移植肝癌模型大鼠肝动脉注射表阿霉素脂质体纳米粒,观察表阿霉素脂质体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并将肿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大鼠正中开腹,暴露肝脏,游标卡尺测定肿瘤的长... 目的通过对移植肝癌模型大鼠肝动脉注射表阿霉素脂质体纳米粒,观察表阿霉素脂质体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并将肿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大鼠正中开腹,暴露肝脏,游标卡尺测定肿瘤的长短径;肝动脉插管固定;依次分组给药。各组动物肝动脉注药后生存超过一周者,记录生存天数。一周后再次开腹,测定并记录肿瘤的生长率、肿瘤的坏死范围及生命延长率。结果治疗前各组间肿瘤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肝动脉注射N S组,平均生存期为12.7 d;肝动脉注射游离表阿霉素(EPI)组,平均生存期18.7 d;肝动脉注射EPI-PBC A-N P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32.5d。治疗后各组间肿瘤体积存在差异性(P<0.05),EPI组、EPI-PBC A-N P治疗组动物平均生存天数较N S组均显著延长(均P<0.01)。结论肝动脉注射表阿霉素脂质体纳米粒组肿瘤生长率明显降低、生命延长率明显提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肝癌模型 表阿霉素脂质体纳米粒 靶向治疗 肿瘤生长率 生命延长率
下载PDF
游离表阿霉素与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蕾 张煦 +1 位作者 张阳德 刘新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和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SD大鼠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36只,从中随机取12只,暴露肝脏,游标卡尺测定肿瘤的长短径,为治疗前的肿瘤体积。并将余下肿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和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SD大鼠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36只,从中随机取12只,暴露肝脏,游标卡尺测定肿瘤的长短径,为治疗前的肿瘤体积。并将余下肿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游离表阿霉素组(EPI组)每只尾静脉给表阿霉素1.67 mg.kg-1。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组(EPI-PBCA-NP组)每只尾静脉给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相当于表阿霉素1.67 mg.kg-1)。1周后记录肿瘤治疗后的生长率、肿瘤的坏死范围、存活天数、生命延长率。结果治疗后两组间肿瘤体积存在差异性(P<0.01),EPI-PACA-NP组肿瘤体积和肿瘤生长率显著低于EPI组(P<0.01)。病理切片见EPI组仍有瘤细胞增生,轻度坏死和中度坏死各占一半。EPI-PACA-NP组可见肿块里有大面积无核结构,纤维组织替代,以重度坏死为主,无轻度坏死。以EPI组为对照组,EPI-PACA-NP组大鼠的生命延长率为80.95%,EPI-PACA-NP组大鼠生存天数比EPI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尾静脉注射EPI-PACA-NP组肿瘤生长率明显降低、生命延长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肝癌模型 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 肿瘤生长率 生命延长率
下载PDF
动脉灌注3-溴丙酮酸对兔移植性直肠肿瘤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翁文采 张文俊 +5 位作者 王峰 梁文波 高宏波 李成刚 艾琦 宋吉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620,共5页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3-溴丙酮酸(3-Br PA)对兔移植性直肠肿瘤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0只移植有直肠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5只。对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兔分别经导管于肠系膜后动脉灌注0.5 m...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3-溴丙酮酸(3-Br PA)对兔移植性直肠肿瘤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0只移植有直肠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5只。对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兔分别经导管于肠系膜后动脉灌注0.5 mmol/L、1.0 mmol/L、2.0 mmol/L浓度的3-Br PA各10 ml;对照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4 d后活体解剖取出直肠肿瘤,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坏死程度并计算坏死率,评估各浓度3-Br PA对肿瘤的作用效果。结果 60只实验兔完成直肠肿瘤移植、动脉灌注实验,镜下实验兔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损坏。低剂量组Ⅰ级坏死3只,Ⅱ级坏死11只,Ⅲ级坏死1只,治疗有效率为6.7%;中剂量组Ⅱ级坏死2只,Ⅲ级坏死10只,Ⅳ级坏死3只,治疗有效率为86.6%;高剂量组Ⅲ级坏死2只,Ⅳ级坏死13只,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Ⅰ级坏死15只。中、高剂量组Ⅲ、Ⅳ级肿瘤坏死率、治疗有效率、4级肿瘤坏死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r PA治疗作用明显,而正常肠组织无损伤。结论动脉灌注3-Br PA治疗兔移植性直肠肿瘤有一定疗效,高浓度剂量组肿瘤坏死率和治疗有效率最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溴丙酮酸 移植性动物模型 直肠肿瘤 动脉灌注
下载PDF
基于优化ELM模型的河北省蒸发预测模型构建
16
作者 张勇顺 单长河 +2 位作者 贾悦 张冉 黄东风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7期61-64,共4页
为找到河北省最优水面蒸发(Epan)估算模型,本研究以Penpan模型计算结果为标准值,以极限学习机模型(ELM)为基础,基于麻雀搜索算法构建了一种优化ELM模型,仅以温度资料为输入项,构建了河北省Epan估算模型,结果表明:SSA-ELM模型在估算Epan... 为找到河北省最优水面蒸发(Epan)估算模型,本研究以Penpan模型计算结果为标准值,以极限学习机模型(ELM)为基础,基于麻雀搜索算法构建了一种优化ELM模型,仅以温度资料为输入项,构建了河北省Epan估算模型,结果表明:SSA-ELM模型在估算Epan日值和月值中均表现出了较高的精度,同时该模型可移植性较高,可作为河北省Epan估算的推荐模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水面蒸发 极限学习机模型 麻雀搜索算法 模型移植性
下载PDF
胰腺癌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17
作者 苗晋鑫 张钟允 +1 位作者 王峥 宋韶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3-719,共7页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恶性癌症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胰腺癌小鼠模型可以表征胰腺肿瘤特征,是研究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最佳工具。胰腺癌小鼠模型分为诱导性模型、移植性模型和基因工程模型。然而,与人类胰腺癌相比,...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恶性癌症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胰腺癌小鼠模型可以表征胰腺肿瘤特征,是研究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最佳工具。胰腺癌小鼠模型分为诱导性模型、移植性模型和基因工程模型。然而,与人类胰腺癌相比,没有简单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胰腺癌的所有特征。已有胰腺癌小鼠模型各自用途不一,本文对不同胰腺癌小鼠模型的造模方法、特征及优缺点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胰腺癌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小鼠模型 移植性模型 基因工程
下载PDF
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4
18
作者 徐静 李旭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移植性肝癌模型 转基因动物 20世纪 建立方法 自发性 诱发性
下载PDF
模型驱动的组件化Agent仿真模型开发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文广 王维平 +1 位作者 李群 雷永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07-1912,共6页
作为一种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建模仿真规范来指导和约束Agent仿真模型的设计、开发、集成和运行,不利于提高Agent仿真模型的可重用性和开发效率。提出将采... 作为一种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建模仿真规范来指导和约束Agent仿真模型的设计、开发、集成和运行,不利于提高Agent仿真模型的可重用性和开发效率。提出将采用模型驱动架构和基于组件设计思想的仿真模型可移植性规范(simu-lation model portability standard 2.0,SMP2)引入到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中,通过把Agent仿真中的元素映射到SMP2的模型设计和开发模式架构下,并根据Agent仿真特性对SMP2进行相应扩展,来支持模型驱动的组件化的Agent仿真模型开发。利用一个应用实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 模型驱动架构 基于组件的设计 仿真模型移植性规范
下载PDF
导航系统服务性能仿真中的模型集成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洪涛 刘颖 +1 位作者 李群 周鸿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63-1768,共6页
服务段仿真(Service Volume Simulation,SVS)主要用于导航系统服务性能的分析与评估,是导航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了导航系统SVS的特点后,建立了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分析模型之间的数据流关系,采用SMP2.0(Simulation Model Portab... 服务段仿真(Service Volume Simulation,SVS)主要用于导航系统服务性能的分析与评估,是导航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了导航系统SVS的特点后,建立了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分析模型之间的数据流关系,采用SMP2.0(Simulation Model Portability)的基于组件的模型设计方法,提出了面向SVS的仿真模型框架,并基于此框架和SMP2.0的集成方法进行了导航系统SVS的模型设计、开发和集成。该框架包含空间段、环境段、用户段以及分析记录等模型、接口和组件,并通过面向导航系统的SVS仿真应用环境检验了该框架的合理性和可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段仿真 导航系统 仿真模型移植性规范 基于组件的设计 模型框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