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颈部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曹芷铭 聂雪梅 +1 位作者 余俊豪 焦治兴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的有效措施[1-3]。简单可靠的动物移植模型是器官移植临床前研究的保障。目前关于兔、狗、猪、羊、非人灵长类动物等大型动物移植模型的报道较多。但普遍存在手术时间长、移植物成活率低、重复性差、实验...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的有效措施[1-3]。简单可靠的动物移植模型是器官移植临床前研究的保障。目前关于兔、狗、猪、羊、非人灵长类动物等大型动物移植模型的报道较多。但普遍存在手术时间长、移植物成活率低、重复性差、实验条件复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与大型动物模型相比,小鼠和大鼠是实验移植的理想实验对象,因为其成本更低、生物相容性更好、伦理上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除此之外,大鼠血管直径较大,使得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比小鼠模型更容易建立,并且该模型还具有手术时间短、易于监测移植物功能、组织创伤小等优点。目前常用的心脏移植模型主要有两种: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模型 移植排斥反应 临床前研究 血管直径 非人灵长类动物 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心脏移植
下载PDF
患者源性非小细胞肺癌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研究
2
作者 刘建辉 李惠 +3 位作者 谭邓旭 秦靖 张彩勤 师长宏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7-43,共7页
目的通过将患者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手术标本接种于BALB/c裸小鼠,建立相应的移植瘤模型,为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药物的筛查和临床前疗效的评估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收集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标本并将... 目的通过将患者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手术标本接种于BALB/c裸小鼠,建立相应的移植瘤模型,为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药物的筛查和临床前疗效的评估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收集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标本并将其植入裸鼠体内建立患者源性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分析病理组织学形态,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以及潜在靶标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oxidase A,MAOA)的表达。进一步在此患者源性NSCLC异种移植模型中评估靶向药、临床一线化疗药物顺铂的抗肿瘤功效。结果成功建立了患者源性的NSCLC异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保留了源肿瘤组织病理学形态,且EGFR、MAOA呈阳性表达。使用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联合顺铂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MAOA抑制剂氯吉林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潜能,与顺铂联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结论建立了NSCLC异种移植模型,保留了原发肺癌的分子特征,可以作为探索肿瘤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患者源性异种移植模型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胺氧化酶A
下载PDF
小鼠Lewis肺癌胸腔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彭鹏 杜秀平 宋玉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通过胸腔移植的方法建立晚期肺癌的动物模型。方法:经C37 BL/6小鼠的腋后线第6肋间胸腔(胸腔模型组)或小鼠腋部皮下(皮下模型组)分别移植鼠源性Lewis肺癌细胞0.2ml(5×10^6ml^-1),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小鼠体重、... 目的:通过胸腔移植的方法建立晚期肺癌的动物模型。方法:经C37 BL/6小鼠的腋后线第6肋间胸腔(胸腔模型组)或小鼠腋部皮下(皮下模型组)分别移植鼠源性Lewis肺癌细胞0.2ml(5×10^6ml^-1),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小鼠体重、饲料消耗量、游泳试验、常压耐缺氧试验,大体观察胸腔、纵隔、胸水等肺癌细胞浸润和转移情况。结果:胸腔模型组小鼠中位数生存时间13.5(8~18)d,皮下模型组小鼠中位数生存时间45(25~71)d,胸腔模型组的生存期范围离散程度较皮下模型组小(P〈0.05)。病程中胸腔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摄食减少等恶病质体征较皮下模型组明显(P〈0.01),胸腔模型组小鼠活动减少、睡眠时间缩短、蜷曲、毛发脱落等现象较皮下模型组多见,胸腔模型组小鼠游泳实验及耐缺氧实验时间较皮下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胸腔模型组小鼠早期可出现胸水和肿瘤转移,而皮下模型组小鼠早期未见胸水和肿瘤转移。结论:胸腔移植模型可作为晚期肺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癌 胸腔移植模型 皮下移植模型 晚期肺癌 小鼠
下载PDF
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6
4
作者 甄林林 武正炎 +2 位作者 范萍 查小明 王萱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9-510,F003,共3页
目的 :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并探讨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 MCF- 7人乳腺癌细胞株 ,接种于 2 0只裸小鼠右侧胸壁乳垫下 ,移植细胞总数为 1× 10 6 /只。观察肿块生长情况 ,至 90天处死荷瘤鼠 ,切除肿... 目的 :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并探讨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 MCF- 7人乳腺癌细胞株 ,接种于 2 0只裸小鼠右侧胸壁乳垫下 ,移植细胞总数为 1× 10 6 /只。观察肿块生长情况 ,至 90天处死荷瘤鼠 ,切除肿块作病理切片 ,角蛋白19( KT19) m RNA、雌激素受体 ( ER)检测。结果 :接种后第 10天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 ,肿瘤移植成功率 (成瘤率 )为 95 %( 19/2 0 )。切除肿块平均直径为 ( 14± 3 ) mm,平均重量为 1.4 g,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 ,RT- PCR检测表达人角蛋白 19( KT19)、ER阳性。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成功率高 ,肿瘤可部分保持人乳腺癌生物学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移植模型 生物学行为 治疗
下载PDF
人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系(CNE—2Z)裸小鼠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慰萍 黄培根 +4 位作者 沈淑静 黄书伟 莫梅英 胡利富 李晓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7-251,共5页
本文报告人低分化鼻咽癌裸小鼠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实验动物为NC系裸小鼠(少量Swiss系),使用CNE—2 Z细胞(1×10~6/0.5ml细胞)皮下接种,历时二年,在203只动物传代30次,移植成功率为100%。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显示为... 本文报告人低分化鼻咽癌裸小鼠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实验动物为NC系裸小鼠(少量Swiss系),使用CNE—2 Z细胞(1×10~6/0.5ml细胞)皮下接种,历时二年,在203只动物传代30次,移植成功率为100%。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显示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特征,染色体显示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有EB病毒基因组存在及EB病毒核抗元(EBNA)、膜蛋白(LMP)表达。我们所建立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模型,具有移植成功率高,呈进行性生长,恶性程度高,不会自行消退等特点,可供进一步研究鼻咽癌生物学特性及实验性治疗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CNE-2Z 移植模型 小鼠
下载PDF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3
6
作者 韩克起 顾伟 +5 位作者 胡侠 张亚妮 黄雪强 刘岭 苏永华 凌昌全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肝癌细胞株H22接种于ICR小鼠皮下,建立异位移植模型,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小鼠肝内,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结果: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为95.6%,自...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肝癌细胞株H22接种于ICR小鼠皮下,建立异位移植模型,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小鼠肝内,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结果: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为95.6%,自发转移率为81.8%;大量腹水发生率为40.9%,自发消退率为0%。模型平均自然生存期为28d,约移植14d后进入快速增殖期。结论: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高,有高转移、无自发消退现象,可作为研究肝癌转移机制和药物筛选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肝 肝癌 原位移植模型 小鼠 自发消退 成功率 皮下 目的 结论 方法
下载PDF
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7
作者 汪芳裕 朱人敏 +3 位作者 王琳 孙敬芳 田小芸 潘震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43-344,347,F003,共4页
目的: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将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皮下模型并反复传代,再以第八代移植瘤组织为材料,通过剖腹手术将其移植到裸鼠胃壁,待动物自然死亡后尸检。结果:该模型原位瘤沿... 目的: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将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皮下模型并反复传代,再以第八代移植瘤组织为材料,通过剖腹手术将其移植到裸鼠胃壁,待动物自然死亡后尸检。结果:该模型原位瘤沿胃壁呈浸润性生长,潜伏期为3~4周,以后迅速增长并与腹膜粘连,约12周以后逐渐消瘦,生存期为16~24周,原位成瘤率及局部浸润率均为100%,部分动物(2/6)出现肝脏转移。结论: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肿瘤生长过程与临床胃癌类似,适用于人胃癌转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移植模型 胃肿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抗Ⅳ型胶原酶单抗在人肺癌裸鼠移植模型中的免疫显像 被引量:6
8
作者 戴垚 贾兵 +3 位作者 王凡 杜进 尚伯杨 甄永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43-1248,共6页
背景与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多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Ⅳ型胶原酶作为MMPs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已成为肿瘤研究的新靶点。本文通过荷瘤裸鼠的显像实验,评价抗Ⅳ型胶原酶单克隆抗体3G11的... 背景与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多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Ⅳ型胶原酶作为MMPs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已成为肿瘤研究的新靶点。本文通过荷瘤裸鼠的显像实验,评价抗Ⅳ型胶原酶单克隆抗体3G11的体内特异性分布。方法:用Iodogen法将131I或125I标记亲和纯化的单抗3G11,ELISA检测标记前后单抗的活性变化。131I-3G11在3种不同体系(生理盐水,小牛血清,裸鼠血清)中37℃温育,检测体外稳定性。每只正常BALB/c小鼠静脉注入388.5kBq125I-3G11,测定单抗的药动学指标。建立人高转移PG肺癌细胞移植肿瘤模型的BALB/c(nu/nu)裸鼠每只静脉注入6.44MBq131I-3G11,进行免疫显像。结果:单抗3G11经亲和纯化后纯度大于98%,碘标记使单抗活性降低10%~20%。单抗3G11的体内代谢呈二室模型分布,T1/2α为7.2h,T1/2β为345.2h。131I-3G11标记物体外72h能基本保持稳定,在荷瘤裸鼠体内72h显像清晰,至120h效果更明显。结论:显像实验证明单抗3G11对肿瘤组织有较好的特异性和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Ⅳ型胶原酶 肺癌 移植模型 免疫显像 单克隆抗体 碘同位素
下载PDF
我院发现并建立近交系TAII鼠乳腺癌肺转移原位移植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慧 韩宝国 +1 位作者 战忠利 高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99-799,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 肺转移 原位移植模型 近交系TAll鼠
下载PDF
人胃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脱朝伟 吴泽全 +2 位作者 刘秋珍 张宁 王明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517,T003,共4页
为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将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移植裸鼠胃粘膜下层 ,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 ,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 ,及其形态学特征 (光镜 ,电镜 ,免疫组化)。从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标本中筛选出 ... 为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将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移植裸鼠胃粘膜下层 ,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 ,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 ,及其形态学特征 (光镜 ,电镜 ,免疫组化)。从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标本中筛选出 1株人胃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和 1株人胃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分别传至 36代和 2 7代 ,共移植裸鼠 32 9只。自第 3代起移植成瘤率及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 10 0 %。出现淋巴道、血道及种植转移。原位移植瘤的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与来源人胃恶性淋巴瘤相似。人胃恶性淋巴瘤在裸鼠胃内自主生长 ,浸润破坏胃壁各层组织结构。表明此模型可用于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恶性淋巴瘤 裸小鼠 原位移植模型 生物学特性 研究 肿瘤转移 动物疾病模型
下载PDF
兔肝VX_2肿瘤移植模型的复制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11
作者 范林军 何振平 +4 位作者 马宽生 黄晓兰 李锐 冯晓彬 董家鸿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建立兔肝VX2 肿瘤模型 ,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VX2 细胞株复制兔肝肿瘤模型 ,并改进其制作方法 ,观察其肿瘤的生长过程 ,并检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及总胆红素 (TB)在模型制作前、后... 目的 探讨建立兔肝VX2 肿瘤模型 ,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VX2 细胞株复制兔肝肿瘤模型 ,并改进其制作方法 ,观察其肿瘤的生长过程 ,并检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及总胆红素 (TB)在模型制作前、后不同时相的变化 ,同时观察脏器转移、组织病理学改变、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动物的自然生存时间。结果 接种后 3周均可见到肿瘤生长 ,肿瘤直径为 1.5~ 2 .0cm左右 ,肿瘤接种成功率为 10 0 % ;彩超检查显示肝脏有结节样增强回声 ,CT示肿瘤为低密度病灶 ,增强扫描见病灶不均匀强化。移植肿瘤外观呈灰白色 ,扪之质地较硬 ,无明显的包膜 ,剖开肿瘤中心可见灶性坏死 ;光镜下见肿瘤细胞核浆比例大 ,细胞排列紊乱 ,呈浸润性生长 ;动物接种后的自然生存时间为 4 0~ 5 3d ,死亡原因主要为肿瘤生长及转移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兔肝VX2 肿瘤从病理表现、病理过程及转移均与人肝癌相似 ,该模型具有容易复制、生长周期短、成功率高及模型稳定等特点 ,是一种较理想的肝肿瘤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肝VX2肿瘤移植模型 复制 肝肿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Wistar大鼠C6胶质瘤脑移植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易林华 傅相平 +1 位作者 李安民 闫润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C6胶质瘤大鼠脑移植模型,了解该模型的生物学特点,以帮助实验中有效应用。方法 Wistar大鼠20只,将活性较好的C6胶质瘤细胞微量移植入大鼠大脑半球,观察肿瘤生长特点及行为学改变。结果肿瘤移植后第3天,TW2即可出现轻微高信... 目的通过观察C6胶质瘤大鼠脑移植模型,了解该模型的生物学特点,以帮助实验中有效应用。方法 Wistar大鼠20只,将活性较好的C6胶质瘤细胞微量移植入大鼠大脑半球,观察肿瘤生长特点及行为学改变。结果肿瘤移植后第3天,TW2即可出现轻微高信号改变。15/18的大鼠在第5天至少能看到2个层面的信号改变。16/18的大鼠在第11天能看见实质性肿瘤。13/18的大鼠第14天生长至半侧大脑的1/2。14/18的大鼠第20天大部分肿瘤达到半侧大脑的2/3,部分生长至对侧半球。结论实验可能的最佳时间窗在14~18 d。同时,肿瘤移植的初始细胞浓度、细胞活性和移植部位可能也对实验时间窗会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胶质瘤 移植模型 疾病模型 动物 磁共振成像 实验时间窗
下载PDF
胃癌细胞鸡胚移植模型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检测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湛 王璐 +3 位作者 李玉林 张丽红 张弘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8-770,共3页
目的 :测定胃癌细胞接种至鸡胚绒毛尿囊膜后的成瘤过程中鸡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 9)含量变化。方法 :利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胃癌细胞接种至鸡胚绒毛尿囊膜后的成瘤过程 ,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鸡胚模型... 目的 :测定胃癌细胞接种至鸡胚绒毛尿囊膜后的成瘤过程中鸡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 9)含量变化。方法 :利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胃癌细胞接种至鸡胚绒毛尿囊膜后的成瘤过程 ,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鸡胚模型血清中 MMP- 9含量的变化 ,并结合胃癌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1× 1 0 6·ml-1 胃癌细胞组于接种 72 h后 ,出现肉眼可见独立结节 ,随时间推移 ,结节体积增大 ,且鸡胚绒毛尿囊膜上较大血管向结节处集中 ;1× 1 0 6·ml-1胃癌细胞组 ,72 h后血清 MMP- 9含量明显增高 ,至 7d时达到最高值。结论 :胃癌细胞的成瘤过程中 MMP- 9水解酶含量明显增加 ,此模型用于胃癌特性的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明胶酶B 鸡胚移植模型 血清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绒毛尿囊膜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小鼠胰岛分离和移植模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爽 崔士华 +2 位作者 孙海晨 李非 罗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9-261,共3页
关键词 胰岛分离 鼠胰岛 胆总管 十二指肠 胆管 小肠 移植模型 小鼠 小家鼠 胰岛移植
下载PDF
颈部袖套法建立小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川 戚峰 +2 位作者 刘彤 李富新 王鹏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816-816,共1页
背景:小动物心脏移植模型是器官移植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常用模型和重要手段,移植部位多为颈部和腹部。其中颈部异位移植最大的优点在于移植心位于颈部皮下,有利于对供心搏动情况进行直接观察,进而早期预判排斥反应的发生。目的:对小鼠-大... 背景:小动物心脏移植模型是器官移植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常用模型和重要手段,移植部位多为颈部和腹部。其中颈部异位移植最大的优点在于移植心位于颈部皮下,有利于对供心搏动情况进行直接观察,进而早期预判排斥反应的发生。目的:对小鼠-大鼠颈部异种心脏移植模型的麻醉方式、手术操作、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建立更加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改良袖套法建立异位异种心脏移植模型,将小鼠供心移植到受体大鼠的右侧颈部,主要改进了摘取供心的方法,并使用小动物麻醉机进行异氟烷吸入性麻醉。模型建立分为练习、稳定和定型3个阶段。取部分实验标本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模型建立练习阶段、稳定阶段和定型阶段手术成功率分别为53.33%,85.71%和96.15%,稳定及定型阶段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练习阶段(P<0.05);稳定和定型阶段手术总操作时间明显短于练习阶段(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异种心脏移植后出现供心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心肌实质损伤、间质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现象,较正常心脏和同系移植均有明显改变,并且有随移植术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的趋势,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提示小鼠-大鼠颈部异种心脏移植模型操作简便、稳定可靠,短时间内即可熟练掌握,成功率高,是研究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模型 大鼠 小鼠 颈部 袖套法 异种 临床研究 器官移植
下载PDF
LJH-OS人骨肉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师长宏 施新猷 朱德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用人成骨肉瘤细胞系LJH- OS的传代移植瘤组织作为移植材料,进行胫骨原位移植及皮下移植。结果发现胫骨原位移植的潜伏期较短,生长快。皮下移植瘤呈局限性膨胀性生长,有不完整的纤维包膜,未见肺转移,观察7 周无明显消瘦;而胫骨原位移植... 用人成骨肉瘤细胞系LJH- OS的传代移植瘤组织作为移植材料,进行胫骨原位移植及皮下移植。结果发现胫骨原位移植的潜伏期较短,生长快。皮下移植瘤呈局限性膨胀性生长,有不完整的纤维包膜,未见肺转移,观察7 周无明显消瘦;而胫骨原位移植瘤浸润基层,无纤维包膜,且发生肺转移,7 周时有明显消瘦。原位移植的裸鼠血清ALP水平高于皮下移植者。说明裸鼠胫骨微环境较皮下组织更适于人骨肉瘤的浸润及转移表达,裸鼠胫骨原位移植模型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临床骨肉瘤患者的实际情况,该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为骨肉瘤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原位移植模型 裸鼠 人骨肉瘤 肺转移 皮下移植 纤维包膜 生长 生物学特性 传代
下载PDF
S_(180)肉瘤,艾氏腹水瘤肿瘤移植模型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叶明霞 周顺长 +1 位作者 孔利佳 任大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应用小鼠S1 80 肉瘤 ,小鼠EAC腹水瘤实体型两种瘤株 ,进行BALB c小鼠、昆明小鼠两种动物移植瘤模型的研究。方法 试验共设BALB c小鼠模型组 ,BALB c小鼠阳性组 ,昆明小鼠模型组 ,昆明小鼠阳性组 ,比较给药 10d后实体瘤大小及其... 目的 应用小鼠S1 80 肉瘤 ,小鼠EAC腹水瘤实体型两种瘤株 ,进行BALB c小鼠、昆明小鼠两种动物移植瘤模型的研究。方法 试验共设BALB c小鼠模型组 ,BALB c小鼠阳性组 ,昆明小鼠模型组 ,昆明小鼠阳性组 ,比较给药 10d后实体瘤大小及其病理学变化特征。结果 BALB c小鼠较之昆明小鼠实验前后体重变化小 ,个体间瘤重差异小 ,其组内标准差占平均值的比例较小 ,肿瘤生长较均衡 ;与此同时 ,病理学观察模型组和阳性组间 ,瘤体切面积和瘤细胞坏死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两模型组的小鼠肝脏内均发现有瘤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80肉瘤 EAC腹水瘤 肿瘤移植模型
下载PDF
人胃癌细胞悬液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建立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平 赵志泉 +3 位作者 张小勇 潘世扬 杨国平 丁小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15-416,共2页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观察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 (SGC- 790 1)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胃壁 ,观察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原位移植成功率 (成瘤率 )为 6 7%。移...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观察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 (SGC- 790 1)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胃壁 ,观察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原位移植成功率 (成瘤率 )为 6 7%。移植瘤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 85 % ,远处淋巴结转移率 5 0 % ,肝转移发生率为 30 %。荷瘤鼠的中位生存期为 16周 ,晚期出现消瘦和全身衰竭。结论 该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具有人胃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 ,但还不能达到理想的肿瘤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细胞 原位移植模型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荧光素酶标记A20鼠B细胞淋巴瘤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莎莎 管立勋 +3 位作者 高哲 王飞雁 王莉莉 高春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158,共6页
目的:建立荧光素酶标记A20鼠B细胞淋巴瘤移植模型,为后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提供实验工具。方法:将萤火虫荧光素酶作为标记基因导入A20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A20细胞株;将其与C57BL/6... 目的:建立荧光素酶标记A20鼠B细胞淋巴瘤移植模型,为后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提供实验工具。方法:将萤火虫荧光素酶作为标记基因导入A20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A20细胞株;将其与C57BL/6小鼠骨髓经尾静脉共同接种于辐射后的BALB/c小鼠体内,建立移植肿瘤模型;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检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并观察小鼠的活存,体重变化以及成瘤部位;取肿瘤组织和动物脏器行石蜡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结果:经慢病毒转染和嘌呤霉素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A20细胞株。活体荧光成像观察发现,在A20细胞接种第8天,即可观察到肿瘤发光,随着观察天数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强。相比较于骨髓移植(BMT)组,BMT+A2 0-Luc^+组小鼠存活率下降,体重降低明显。大体解剖显示,成瘤部位主要波及肝脏和脾脏,成瘤组织特征类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成功构建了荧光素酶标记A20鼠B细胞淋巴瘤移植模型,为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肿瘤作用提供了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细胞株 B细胞淋巴瘤 荧光素酶 骨髓移植 活体荧光成像 移植模型
原文传递
人肝细胞癌裸小鼠肝内移植模型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脱朝伟 丁铭 +5 位作者 唐德媛 刘秋珍 张龙石 刘今方 王东林 王绍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4期60-61,共2页
人肝癌裸小鼠移植模型是在人体外进行人体肝癌整体研究较为理想的实验工具。我院自1989年开始进行人肝癌裸小鼠肝内移植。现已建成我国第一株人肝癌裸小鼠肝内移植模型。现将该模型的形态学特征报告如下:
关键词 人肝细胞癌 裸小鼠 移植模型 人肝癌 超微结构观察 肝内移植 典型肝癌 肝痛细胞 实验工具 肝细胞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